<黃帝內經1000問>1
關於《內經》的作者,縱觀全書162篇,所反映的學術觀點、理論水平、技術運用、語言文字等皆存在一定的差異。其材料來源久遠而地域亦多,自非一時一人之作。它是彙編者收集、整理、彙編的一部醫學典籍。
《黃帝內經》是如何流傳下來的?
西漢中晚期,《內經》成編,當時並未分為《素問》、《靈樞》。統稱為《黃帝內經》,共18卷。見於《七略》及《漢書·藝文志》。東漢,《內經》一書存在,是否完整不詳。據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序,《內經》分為《素問》、《九卷》兩書。丹波元簡曰:「九卷即今之靈樞。」晉,《內經》一書存在。當時分為《素問》、《針經》兩部書。皇甫謐曰:「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亦有所亡佚。」《針經》是皇甫謐為《九卷》所命之名。恐與開篇《九針十二原》「先立針經」之語有關。南北朝,《內經》存在。《素問》第七卷亡佚。丹波元簡《素問識》題解雲:「據林億等說,全元起所注本乃無第七一通。」《靈樞》不詳。出現第一部註解《內經》的專書。書名《內經素問訓解》,元起著。隋,《素問》尚存,乃沿用《九卷》之名。楊上善引《靈樞》經文,仍稱《九卷》或《九卷經》。楊上善對《內經》(包括《素問》、《靈樞》)進行分類編排,並加以注釋,書名為《黃帝內經太素》。唐,《內經》存在。《素問》仍闕第七卷。《靈樞》仍以《針經》或《九靈》為名。王冰將《針經》或《九靈》改為《靈樞》。王冰補入《素問》的闕卷,其補入內容即今之七篇大論。王冰修訂《素問》並加以注釋,由9卷改為24卷。宋,《內經》存在。《素問》在王冰本基礎上又經林億等重新考證,定名為《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今稱《新校正》),元、明、清至今皆據此翻刻影印,未再改易。《靈樞》遺失散落,無全本。元祐八年正月,高麗獻書,有《黃帝針經》,篇帙俱存。南宋時,史崧(公元1155年)獻出家藏舊本《靈樞》9卷,共81篇,即今之通行的《靈樞》。《黃帝內經》的主要注家與注本有哪些?南朝·全元起《內經素問訓解》是《內經》最早的注本。注釋《素問》當時已存的八卷。本書已亡佚,但其目錄收錄於《素問識》中,《新校正》中保留其部分篇目及全元起註解。隋·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該書將《內經》的《素問》、《靈樞》合在一起進行分類編排,共分十九大類,每類分若干篇目,並加以注釋。該書《素問》的經文保存了王冰改動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唐·王冰《黃帝內經素問》王冰將《素問》重新整理編次,刊正謬誤,補入運氣七篇,並加以注釋。以二十四卷本行世。明·馬蒔《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是通注《內經》的全書。其所注《靈樞》頗為人稱道。明·吳昆《吳注內經素問》以王冰的二十四卷本為底本加以注釋,注文闡發醫理深入而不流於空泛。該書有直改經文或增減經文現象。明·張介賓《類經》將《內經》分類並注釋,共分十二大類,三百九十目,是現存全部類分《素問》、《靈樞》最完整的一部書。其注釋義理周詳,曉暢。清·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黃帝內經靈樞集注》是張志聰及其門人集體注釋《內經》的一部書。對前人之注,到了取其精華,釐正誤說,且有新意。清·高士宗《黃帝素問直解》其注釋簡潔明白,要言不繁。元·滑壽《讀素問鈔》是《素問》的摘要選注本。明·李中梓《內經知要》系摘《素問》、《靈樞》之要文、要義編纂而成,是醫學入門讀物。日·丹波元簡《素問識》、《靈樞識》;日·丹波元堅《素問紹識》三部書精選諸家註解,並提出個人看法。持論公允,注重考據。
黃帝內經1000問
葉學益著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黃帝內經》成書於什麼年代?關於《黃帝內經》(簡稱《內經》)的成書年代,是千百年來學者、醫家爭論不已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說法:書於戰國及秦漢;彙編成書於西漢。《內經》的成書年代,經考證,一般認為在西漢的中後期。其依據為:西漢末期劉向、劉歆父子奉詔校書並撰寫我國第一部圖書分類目錄《七略》,其中記載《黃帝內經》18卷。其中分工方技類(醫藥類)書籍的是侍醫李國柱。史載李國柱校勘醫書的時間是西漢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就是說西漢末成帝年間,《黃帝內經》就已成書。李國柱校勘醫書的時間應定為《內經》成書的下限。《內經》成書的上限,主要依據陰陽五行學說應用於中醫學中的時間。陰陽五行學說形成於戰國末期,陰陽家鄒衍深觀陰陽消息,提出「五德終始」說,至西漢著名思想家淮南子劉安和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2年)陰陽五行學說才體現得比較完善。《內經》中接受並應用陰陽五行學說必然在其後。至於可以參考的時間,用《黃帝內經·素問》開篇語加以證實。開篇語中「弱而能言,徇齊,長而敦敏」之語佐證,該語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五帝紀》。此書約於漢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間(公元前104年~公元前91年)撰成。這樣也可以確定《內經》成書的上限為西漢中期或偏晚,大約是公元前104年~公元前91年以後。綜上,《內經》成書於西漢中晚期,大約於公元前91年~公元前26年。
《黃帝內經》的書名從何而來?
經,《辭源》:「凡道義、法制不可易者,皆謂經」;「書也,古有十三經」。據此,經,是指只能遵循而不可改易的規範或書籍。在醫藥書籍中除《內經》外,尚有《難經》、《本草經》等。內,一種看法是對待之義,內與外相對而言,丹波元胤《醫籍考》所說:「內外,猶《易》內外卦,及《春秋》內外傳、《莊子》內外篇、《韓非子》內外諸說,以次第名焉者,不必有深意。」內外除有相對之義,尚有價值品位高低之分,如《莊子》內外篇,一般認為內篇是莊子所著;外篇,可能摻雜他的門人和後來道家的作品。《春秋》內外傳,專主解釋經義的為內傳;廣引事例,推演本義的為外傳。這樣內外就有純駁,本義與演義的次第之分。另一種看法,張介賓認為:「內者,生命之道也。」兩說:一從此書的價值而言;二從內容而言,各有所長。至於《內經》書名冠以「黃帝」,其義在於「取重」。正如《淮南子》所說:「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托於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
《靈樞》的含義是什麼?
《靈樞》是演變的書名。西漢時無名,合編於《黃帝內經》十八卷之中。東漢名《九卷》,見於《傷寒雜病論》序中。晉名《針經》,恐與《九針十二原》中「先立針經」之語有關。唐名《九靈經》,·陸心源《儀顧堂題跋》靈寶注:「以針有九名,改為九靈;又以十二經絡分為十二卷。王冰又因《九靈》之名而改為《靈樞》,雅,其去古益遠,實一書也。」目前無資料反映王冰命名《靈樞》的含義。明·馬蒔認為本書是醫學之門戶,注曰:「正以書為門戶合辟所系,而靈乃至聖至元之稱。」張介賓從醫學效應解,認為:「神靈之樞要,謂之《靈樞》。」今人錢超塵教授提出「這些解釋恐怕都是求之過深,未見符合王冰當時改《九靈》為《靈樞》的原意」。據陸心源「以針有九名,改為九靈。」「九」言九針,「靈」之義可能指物之不笨拙者,即小巧玲瓏。《內經》已體現出針具由原來粗糙的石材的砭石、針石改革為金屬材料製作的精細的針具,「微針」、「小針」。「九靈」可能指九種精巧的針具,以此為命名。「樞」、「骨」在《內經》中又指針具。《靈樞·官能》記載:「左引其樞,右推其膚,微旋而徐推之。」《靈樞·邪客》記載:「左手執骨,右手循之,無與肉裹。」據此,《靈樞》之義可能取之於靈巧的針具,而以此命名其書。
《素問》是什麼含義?
對《素問》含義的認識大體有四說:一說,《素問》即問本,探索人與自然的根本性問題。全元起認為:「素者,本也;問者,黃帝問岐伯也。方陳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問。」二說,平素問答。馬蒔、吳昆、張介賓等人則認為《素問》之義即「平素問答之書」。其三,認為《素問》是問素女。《雲笈七籖·神仙通鑒》雲:「天降素女,以治人疾,帝問之,作素問。」四說,《素問》是問太素。太素是天地宇宙萬物形成及人們認識發展的完備階段。《新校正》按:鑿度》雲:『夫有形生於無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痾疾由是萌生,故黃帝問此太素,質之始也。《素問》之名,義或由此』。」後人認為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的書名,更接近於「太素者,質之始也」的說法。
《黃帝內經》的全書共有多少篇章?
現存《內經》分為《素問》、《靈樞》兩大部分,每部各81篇,合計162篇。《黃帝內經》理論的建構方法有哪些?建構《內經》理論體系的方法很多,其中整體的方法、系統的方法、辯證的方法,可以認為是《內經》方法的最高層次。在這些哲學方法指導下,《內經》採用了司外揣內、援物比類、直覺領悟、揆度奇恆等獨具特色的方法。所謂司外揣內,又稱「以表知里」,即通過事物的現象、徵象來把握內在本質的方法。所謂援物比類,又稱「取象比類」,即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通過把兩個或兩種不同的事物或現象聯繫起來加以比較,找出它們之間類似或共同的地方,然後把已知的某一事物或現象的知識和理論推論到與之相類似或有共同現象的事物,能具有相同的知識和結論。所謂直覺領悟,屬於非邏輯性的思維方法,是在對研究對象深刻感受的基礎上,獲得某種靈感,突然領悟到某種普遍形式的客觀規律。所謂揆度奇恆,就是用比較的方法揣度、測度事物的正常(恆)和異常(奇)。《黃帝內經》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有哪些?(1)養生學說:闡述防病強身、延年益壽的理論和方法,突出《內經》未病先防的醫學思想。(2)陰陽五行學說:本屬古代哲學範疇,是人類認識宇宙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被引進醫學領域後已經賦予了醫學的內涵。(3)臟象學說:是《內經》通過人體內部所表現的徵象來認識內部臟腑器官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以及這些活動和外界環境的相互關係的學說。(4)氣血精神:是生命之根本,《內經》著重闡述其生理功能及其變化規律。(5)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與臟腑關係的學說。(6)病因病機學說:主要探討引起人體疾病的各種因素及其致病特點、發病機理與傳變途徑、規律等。(7)病證:包括疾病與證候,《內經》共介紹了180多種病證的病因、病機、病狀和治法。(8)診法:是診察疾病的方法,包括望、聞、問、切四診。《內經》論述切診最詳,望診次之。(9)論治:包括治則、治法、制方等。《內經》制定了論治的基本法則。(10)運氣學說:是古代的醫學氣象學,以陰陽、五行為理論框架,天干、地支為演繹工具,推究氣象變化及其與物候、人類疾病的關係。
《黃帝內經》理論體系形成的緣由是什麼?
(1)社會的變革,巫術的衰落。春秋戰國時期是封建社會取代奴隸社會的變革時期。生產關係的變革,大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以及經濟的繁榮,這些均促進了科學文化的發展,而自然科學的發展,使巫術逐漸衰落,醫學的發展成為時代的需要。(2)醫療實踐經驗的積累。勞動人民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連年戰爭,又為解剖學的產生提供了一定的條件。這些均為人們進一步認識人體生理病理的活動規律及掌握防治疾病的手段創造了條件。(3)古代哲學思想的滲透。《內經》理論體系的形成與中國古代哲學的「氣一元論」、「陰陽五行學說」密切相關,是古代哲學將醫療經驗上升為理論的典範。(4)古代科學技術和科學思想發展的影響。古代天文、曆法、農業、手工業、冶金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醫療技術的進步,而且借鑒古代科學思想的影響,對醫學科學的思維方式、有關學術思想的形成具有很大促進作用。
《黃帝內經》的理論體系有什麼特點?
(1)天人合一,五臟一體———整體地把握生命規律。人類是宇宙萬物之一,與天地萬物有著共同的生成本原。人的生命現象是自然現象的一部分,自然變化的某些法則與人的生理活動原理是一致的。人本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構成人體的各個器官,在結構上相互溝通,在生理上相互為用,相互協調,具體體現在五臟是一個系統的整體,形神一體。(2)人生有形,不離陰陽———辯證地對待生命活動。《內經》藉助古代陰陽學說的觀點解釋人體生命活動中存在的對立、統一規律,人體陰陽對立雙方在矛盾運動中此消彼長,此盛彼衰,不斷維持動態平衡的過程。生命活動中充滿著辯證法。(3)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從功能概括生命本質。候,是表現於外的各種現象、徵象;道,是法則和規律的意思。根據事物的外在表現,可以概括事物變化的規律。《內經》的臟象學說,就是通過分析人體對不同環境條件和外界不同刺激的不同反應,來認識人體的生理活動規律,即從外在「象」來把握內在「臟」的。
《黃帝內經》在中醫史上有什麼樣的學術價值?
(1)奠定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這些理論原理至今仍對中醫學術的發展和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2)確立了「天地人三才」醫學模式,這一模式與近年醫學界提出的「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的基本觀點相通,治具有深遠意義。(3)《內經》是一部治病的法書,書中所闡述的理論體系可直接指導臨床,而且書中還對熱病、瘧疾、咳嗽、風病、痹證、痿證等病證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做了專題討論,仍是今天臨床所必須遵循的原則。(4)樹立了多學科研究醫學的典範。《內經》廣泛吸收了古代天文學、曆法學、氣象學、生物學、地理學及哲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並與醫學融合、滲透,提出了許多科學的假說,對今天的科研有很大的啟迪。(5)創建經絡學說,發明針灸療法。《內經》以樸素的形態揭示、證明了人體是一個具有多種多樣內在聯繫的統一的整體系統,法的發明,是世界醫學史上一大發明,充分體現了中醫學的特色和獨特的功效。(6)《內經》的醫學成就在世界醫學史上獨樹一幟,其對世界醫學的貢獻不可低估。
為什麼說《黃帝內經》是中國古代認識實踐的一次科學
總結?《內經》綜合了中國古代在天文曆法、地理學以及氣象學等領域的科學技術知識,形成了比較科學的理論總結:(1)天文曆法:①天文學:天文學的知識與方法不僅影響《內經》學術體系的形成,稱為「天人合一」內容之一,而且還滲透到中醫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之中。宇宙演化、宇宙結構觀:引導人們從宇宙整體角度探索生命規律,認識到人受養、受制於自然,因而必須順應自然。為探索生命規律提供方法學借鑒,以天喻人,將天文學研究方法移植過來,變為醫學的研究方法。天象變化:運用北斗星柄所指確定地平方位與四時十二月,推知氣候變化規律及對人體的影響;以二十八宿節度太陽運行,把握衛氣運行規律。天地日月星辰系統:《內經》運用古代天文學關於地球與宇宙天體相互作用的理論,探索天文因素對地球生物及人的影響。②曆法:《內經》運用古代四分曆、太陽曆、陰陽合曆,確定一回歸年等於365.25日,一年二十四節氣歷,五運六氣歷。以此闡述天度、氣數、氣候、物候變化對人與萬物的影響、疾病的發生變化、防治規律。(2)地理學:《內經》運用古代九州、五方之說,解說五方地勢高低,揭示氣候、氣象的差異,並與疾病、治則聯繫起來,創建「因地制宜」的治療原則。(3)氣象學:古代氣象知識對《內經》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①充實天人一體的整體觀:將人與氣象相關思想納入《內經》學術體系,確立人與氣象關係的基本格調。認識到地球氣象的周期變化造就萬物的生生化化。《內經》把它們與人體適應這種周期性的功能結構聯繫起來,形成了五臟功能活動系統。突出了氣象的太過、不及和災害性變化是疾病發生與變化的重要因素,並貫穿於診法、防治中。《內經》還藉助於氣象術語及其變化機理表述醫學內容。②創建中醫氣象醫學:以運氣推算氣象變化規律及其對人體的影響,判斷疾病的發生與流行、疾病的防治,是審察病機、處方用藥的法則。
《黃帝內經》與古代哲學思想的淵源如何?
戰國、秦漢哲學,是以精氣論、陰陽、五行學說為代表,它們是《內經》學術體系的哲學基礎,並發揮重要影響。(1)觀象明理和思維模式化:①《內經》觀象明理,創建臟象學說,也就是外在「象」與內在「臟」有機聯繫的理論。②思維模式化,建立多種理論模型。如臟象方面有陰陽模型論臟腑、氣血、營衛;三陰三陽模型論六經;五行模型論五臟等。在病機方面有表裡出入、寒熱進退、邪正虛實、陰陽盛衰模型等。(2)辯證思維:辯證思維是古代最為突出、最為系統、最為豐富、最為珍貴的一種思維方式,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①整體思維:它建構《內經》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體醫學思維模式;臟腑、精氣神觀及形神、心身一體的理論;目診、面診、尺膚診全息診法的思維模式。②變易思維:從運動變化角度研究人的生命活動,並使之理論化。③相成思維:整體聯繫、運動變化,都要依賴事物內部相互對立兩方面相互作用而成,即相反相成。相成的前提是相反,而相反之雙方是相互依存而不離的;相反雙方相互作用的結果是相成。這種和諧觀被中醫學所接受,因而,「守中貴和」稱為中醫學分析生理、病理,確定診斷、治法,制定養生方案的基本原則。
《黃帝內經》反映出中國古代中醫醫療實踐的成果有哪些?
(1)解剖學:《內經》依據解剖記載了臟腑的大小、堅脆、容積;經脈的長短、深淺、廣狹;人體的結構等。說明《內經》學術體系的形成有堅實的解剖學基礎。(2)人體生命觀現象的觀察:對於人體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包括生理的、病理的、有目的、無目的治療反應等等,成為醫療經驗的總結。發現眾多生理、病理現象之間存在著自然、有序的聯繫。再經過理性思維,進而整合為臟象學說中的各種功能模型。這是中醫理論形成的重要方法學模式之一。(3)醫療實踐反覆驗證:反覆的臨床實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是中醫學理論形成的基本過程,造就了中醫學經驗、知識與理論的客觀真實性,使中醫按自己的理法方葯治病,千百年重複不忒。
《黃帝內經》提出了怎樣獨特的醫學理論觀?
(1)人體觀:在「人與自然相參」思想指導下,《內經》把人放在宇宙中來考察,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和有機的組成部分,形成了天人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生命整體觀。(2)疾病觀:《內經》根據「奇恆常變」的觀念,確立了自己的疾病理論,認為陰陽失調而為病。關於疾病的發生,《內經》以「邪正相爭」闡發其機理;關於病理變化機制,《內經》著眼於動態分析整體機能失調的方式、狀態和過程,提出了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病變為基礎的表裡出入、寒熱進退、邪正虛實、氣血運行紊亂和疾病傳變等理論。(3)疾病防治觀:①疾病的治療:《內經》審機論治的診治原則,後世演化為辨證論治。其特點是整體機能狀態綜合之協調,提倡各種方法配合應用,強調綜合療法;它的逆從求本、標本緩急、病異治同以及虛實補瀉、寒熱溫清、因勢利導等治則,頗似系統調控方法。②疾病的預防:《內經》提出以增強體質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適應自然變化,內以促進機體抗病能力、機體協調能力的養生原則。
《黃帝內經》具有怎樣的方法論特點?
(1)從功能角度把握生命規律:在中國古代,當意識到解剖不能直接揭示生命現象與指導醫療活動後,轉而採用當時盛行的自然哲學方法,首先對生命現象及與其相聯繫的各方面進行觀察,然後把觀察內容中的「共相」提取出來,按其形態、功能格局、演化方式進行分類,並將具有代表性的具體事物表達,進而以類相推,探討生命現象的機理。(2)從整體角度把握生命規律:中醫學的整體觀念源於把生命現象放在其生存的環境,即自然、社會進行總體的直觀察驗。並接受中國古代自然哲學指導,將這種觀察引向理性認識的層次。古人觀察到人的生命活動與其生存環境有著密切關係,形成了「天人一體」觀念;觀察到生命能力與軀體形骸之間,精神心理與軀體生理之間有著密切關係,形成了「形神一體」、「心身一體」觀念。(3)從變化角度把握生命規律:運動變化是事物存在的本質屬性,也是生命運動的固有特徵。中醫學觀察對象是變動不息的生理、病理現象,從而形成從運動變化角度把握生命規律的方法學特點,具有動態化的理論表述。一是在醫學理論中,明確表述了運動變化原理。如生長壯老已的生命過程;臟腑經絡氣血升降出入運動。二是醫學概念具有時間內涵,一般概念中表示出時間含義,便說明這一概念具有動態的內涵。三是辨證論治中體現中醫診治動態觀。中醫學認識到證隨病變而變,證的形成與內外環境的時序流轉也有密切關係。治療中重視時間因素,強調「無後其時」、」無逆天時」、「無失氣宜」。
《黃帝內經》對世界醫學的貢獻如何?
(1)揭示了生命活動規律:中醫學注重研究生命體的機能結構,調整機能的整體、動態和諧,並概括為臟象學說、經絡學說、病機學說等。經過長時間研究、整理,人們才認識到其部分科學內涵,其中蘊涵著中醫學特有的醫學發現,如人與自然對立統一關係;生命活動的系統法則、調控法則與節律現象;心身相互作用現象;經絡現象;生命全息現象等。(2)建構了天地人「三才」醫學模式:《內經》在建立自己的學術體系時,吸收了天文曆法、地理、氣象、生物、社會、心理、哲學等中國古代傳統的人文、自然多學科的研究方法與成果,人「三才」的醫學模式,正如《素問·氣交變大論》引《上經》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內經》天地人三才醫學模式重視人與自然、社會的協調,將人與生存環境的和諧、人體心身的和諧視為健康的基本標準,並貫穿於疾病的防治和抗衰老的理論與實踐中,這是《內經》對於世界醫學的貢獻。它與近年醫學界提出的「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的基本觀點是相通的。(3)創建了世界特有的疾病診療體系:在收集疾病信息方面,古人創造性地提出望、聞、問、切「四診」之法,最大限度地為疾病診斷提供了全面而系統的資料。在治療方面,運用「天人合一」、「形神一體」、「心身一體」理論,藉助自然藥物、針刺、飲食、精神調控治療疾病。中醫學的診療體系,無論是理論上,還是醫療實踐中都表現出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在世界醫學中具有代表性。《素問·熱論》對張仲景的《傷寒論》有什麼影響?《傷寒論》是在《素問·熱論》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素問·熱論》構築了熱病六經分證的框架,《傷寒論》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六經辨證體系。《素問·熱論》只提及實熱證而沒有論及虛證、寒證。《傷寒論》在此基礎上又補充了虛證、寒證。《素問·熱論》所述傳變方式是先三陽後三陰的六經單傳。《傷寒論》在此基礎上又補充了「循經」、「越經」、「直中」、「合病」、「並病」的傳變方式。《素問·熱論》對熱病的治療提出汗泄兩法,《傷寒論》則提出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素問·熱論》在熱病禁忌護理方面提出忌多食、食肉,論》補充了「勞復」,從而使熱病的證治理法趨於完善。
《黃帝內經》提出了怎樣的獨特診治方法?
受古代文化背景、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影響,通過長期醫療實踐,中醫學形成了自己的診治方法。在診察方面,充分發揮醫者眼、耳、鼻、手等人體感官的自然機能及其病者的自身感受,最大限度地獲取對辨別病情有價值、有意義的客觀體征與病證。這種診法是基於臟象理論,即《靈樞·本臟》所說:「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在治療方面,使用天然藥物組成的方劑治療疾病,又有針灸、按摩、精神療法、飲食調養等單獨使用或配合實施。治療中充分發揮人與自然兩大要素的作用。
什麼是陰陽五行學說?
中醫的陰陽五行學說,基本上體現了古代自發的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由「氣」組成的,「氣」又化為「精」而構成各種有形的物體,因此萬物都包含著陰精和陽氣兩個方面,而陰陽的矛盾運動則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產生和滅亡的根本原因。所以說,陰陽學說就是以對立統一規律認識宇宙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樸素自發的古代唯物辯證法。五行學說認為世界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所構成的,五者之間又相互資生和相互制約,循環往複地運動變化,由此產生物質世界的統一性、多樣性和複雜性。所以說,以事物在相互作用中運動變化的觀點來認識物質世界的原始樸素的辯證唯物論。
陰陽的基本含義是什麼?
陰陽的概念並不神秘,也不陌生,在生活中常常提到它。如說這間房子向陽,這棵幼苗長在背陰處等等,有些臨床化驗和醫學實驗,也常以陰性、陽性來表示結果。物理學講陰電、陽電;化學講陰離子、陽離子,如此等等,人們是明白其含義的。不過中醫學講的陰陽,與上述並不完全相同,它的含義更為廣泛一些,至少包括如下兩層意思:(1)它是對一些事物矛盾運動的概括,如晝、夜、寒、暑、動、靜等等。(2)它又代表矛盾雙方的不同屬性,作為一種定性分析的分類方法。凡是動的、在上的、上升的、在外在表的、明亮的、溫熱的、剛強的、無形的、輕清的、亢進的、興奮的……等等,靜的、在下的、下降的、在內在里的、晦暗的、寒涼的、柔弱的、有形的、重濁的、衰退的、抑制的……等等都屬於陰。可見陰陽是「一對」辯證法的哲學範疇,但是它與唯物辯證法的矛盾範疇又有本質的區別。矛盾範疇對於對立面的屬性,們是對立統一以外,不加任何其他限定,而陰陽範疇卻對矛盾雙方的性質做了某種限定和概括。這樣,它的內涵和外延都比矛盾範疇小得多。應該看到,陰陽範疇還沒有超出直觀觀察的廣度和深度,在表現形式上,缺乏概念的確定性。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清陽為天,濁陰為地」,「水為陰,火為陽」,「陰靜陽躁」,「陽化氣,陰成形」。這說明古人就是這樣樸素地直觀地用陰陽來概括矛盾的現象及雙方矛盾著的屬性。不過有的地方也表現了古人高度抽象概括的能力,似乎給陰陽下了個定義。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這樣看,陰陽又與矛盾差不多了。這裡起碼有三點符合唯物辯證法:認為陰陽法則是宇宙的根本規律;承認陰陽矛盾的普遍性;認為陰陽對立是一切生殺變化的根本原因,大自然的一切奧秘都在於陰陽矛盾之中。所以說陰陽就是一對古代的辯證法哲學範疇,切矛盾運動的概括,同時又各自代表著矛盾雙方的不同屬性。正因為陰陽是辯證的範疇,所以其屬性只能是相對地確定,不是固定不變的。看在哪一個範圍內分析問題,在陰陽之中,可以再分陰陽,不斷地一分為二,以至無窮。如白天為陽,黑夜為陰,而上午為陽中之陽,下午為陽中之陰,前半夜為陰中之陰,後半夜為陰中之陽,心屬陽,又可分心陰、心陽,腎屬陰,又可分腎陰腎陽。因此《素問·陰陽離合論》說:「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這就是陰陽的相對性和無限性。
陰陽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其實質就是論述矛盾的統一性和鬥爭性問題。(1)陰陽對立:陰陽學說認為一切事物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陰陽對立就是互相制約、削弱對方之意,也就是講矛盾的鬥爭性。例如溫熱可以驅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溫。溫熱屬陽,寒涼屬陰,這就是陰陽之間互相抑制,削弱對方,也就是互相鬥爭。中醫應用這些樸素的道理於臨床治療,就是以寒治熱,以熱治寒的原則。再如人的機能興奮屬陽,抑制屬陰,二者互相鬥爭,以致誰也不至於太過,從而維持相對的動態平衡,這就是人體的生理狀態。由於某種原因,使矛盾鬥爭的結果出現一方太過,這就必然導致另一方不足,動態的平衡便遭到了破壞,人體就出現病理狀態。如陰盛則陽衰,陽盛則陰衰。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素問·瘧論》則說:「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這裡不僅指出了陰陽的對立鬥爭,而且「更作」、「相移」還包含有陰陽經過鬥爭而相互轉化的意思。這些內容就成為中醫學解釋病理變化的理論基礎。(2)陰陽互根:陰陽互根,即雙方互為存在的條件和根據,也就是陰陽互相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方而單獨存在。這是講矛盾的統一性問題。例如許多矛盾著的概念就是在對比中建立起來的,有上就無所謂下,沒有進也無所謂退,沒有寒就無所謂熱,沒有興奮也無所謂抑制……就寒熱感覺的本質來說,它只不過代表了一定的溫度差,是一個事物的兩方面。在生理範圍內,超過體溫就感到熱,低於體溫則感到寒。但是感覺是能適應的,手泡在15℃的冷水中感到寒,若再浸入4℃的水中,則反而覺得原來的冷水是溫的了。可見寒熱就是在對比中存在的感覺,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再如人體的興奮和抑制更是如此,若白天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只是躺在床上大睡,晚上肯定要缺少抑制而發生失眠,因為沒有興奮便沒有抑制,二者是統一的。反之,晚上胡思亂想而失眠,或玩個通宵不休息,白天必定精神委靡,興奮不起來。陰陽的原理正好說明了物質和能量、結構和機能的對立統一關係,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就是這個意思。可以認為陽是物質的運動,陰是運動的物質基礎,陰陽的互根,有如物質和運動的對立統一關係。(3)陰陽消長:陰陽消長,就是說陰陽雙方不是處於靜止狀態,而是處於不斷地消長變化之中。所謂消長,即一方太過,導致對方不及,又稱此長彼消,若一方不及而導致對方太過,則稱此消彼長。這是從運動變化的角度講矛盾的鬥爭性問題。陰陽的消長,相當於量變過程,古人可能是首先從四季氣候的變化來認識這一點的。如《素問·脈要精微論》說:「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古人對這種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道理雖不一定了解,但卻能從直觀的角度正確理解這種寒暑消長的自然現象,這就是科學的抽象。再如人的夙興夜寐,也是陰陽消長過程。《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現代時間生物學證明,人體內許多內分泌激素的消長變化,存在著日和年的周期性節律。現代研究初步表明,腎上腺素、甲狀腺素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等都有相當於陽氣的作用,所以這些激素的消長變化,也就是陰陽消長的證據。(4)陰陽轉化:陰陽的消長變化,當發展到極點時,便各自向對方轉化。也就是陰陽雙方可以各向相反的方向轉化,轉化為陽。這是從運動變化的角度講矛盾的統一性問題。陰陽轉化就相當於質變過程。消長與轉化是事物發展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兩個階段,正如由量變而引起質變一樣。當然轉化是有條件的,「物極必反」,這個「極」就是向反面轉化的條件,不過這只是內部條件,按現代辯證法的理解,轉化還必須有外部條件。《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這裡的「重」和「極」,是陰陽轉化的臨界線或稱關節點,而對轉化的外部條件,古人的認識是不夠明確的。陰陽轉化的實例相當多,如晝夜寒暑的轉化、物質與功能的轉化、機能興奮與抑制的轉化等等。在病理方面也屢見不鮮,病,初期多表現為大熱、大汗、大渴、脈洪大等陽熱證,差時,往往可出現感染中毒性休克,由於正氣不足,熱到了極點就轉化為亡陰亡陽證,表現為面白、冷汗、肢冷、脈微、精神淡漠等一派陰寒之象。這是因為患者的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的適應代償能力下降,在病原體毒素的作用下,機體反應性由亢進轉化為衰退,出現了血壓下降、體溫下降的休克表現,此即由陽轉陰的道理。若搶救及時,治療得當,病人可四肢轉溫、汗止、脈和,於是陽氣漸復,血壓、體溫皆可回升,又由陰轉化為陽了。明白這一道理,對指導治療有很大意義,許多臨床療效的發揮,正是建立在陰陽轉化的基礎上的。同時還要注意,臨床用藥寒熱補瀉都不可過量,要適可而止,否則過寒傷陽,過熱傷陰,如此等等就會出現證候轉化的副作用。
陰陽基本概念有什麼重要意義?
《內經》對陰陽基本概念的論述,指出世界是物質性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斷地運動、變化、新生和消亡。其變化的根本,在於事物本身相互對立統一的陰陽兩方運動的結果。這就反映出陰陽學說,是我國古代一種樸素的唯物辯證法哲學思想。這一觀念為《內經》理論體系的正確哲學觀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原文還將陰陽的理論與醫療實踐結合起來,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現象,同樣是陰陽對立統一矛盾運動的結果,從而提出「治病必求於本」的觀點,對《內經》診治原則的確立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陰陽學說是怎樣運用在中醫理論體系中的?
陰陽學說作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綱領和指導思想,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藥理等各個方面。(1)用來分析人體的組織結構:在這方面,有時只是根據表面現象按陰陽屬性進行分類的一種方法,但有時又能說明某種對立統一的內在聯繫。例如:屬陽的有:男、上、表、外、背、六腑、心肺、心陽、氣、衛、神、津等。屬陰的有:女、下、里、內、腹、五臟、脾肝腎、心陰、血、營、精、液等。這樣分析人體組織結構,雖失之於籠統,但在指導臨床醫療上,卻可以簡化認識,使人容易得到要領,抓住主要矛盾,不致如墜煙海。(2)用以說明人體生理功能:新陳代謝是生命的基本特徵之一,在這一過程中,一刻不停地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消長轉化,表現為結構和機能的矛盾。在形態結構方面,有局部和整體的矛盾,在機能活動方面有興奮和抑制的矛盾等等。這些,中醫學都概括為陰陽的矛盾運動,陰陽雙方通過消長轉化,維持著動態的平衡,這就是人體的生理狀態。所以《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3)可以說明人體病理變化:陰陽的動態平衡,由於某種原因而遭到破壞,出現偏勝偏衰的陰陽失調現象,這就是人體的病理狀態。所表現的癥狀,也都用陰陽盛衰來解釋。簡單地說,邪氣可以分陰陽兩類,正氣也分為陰精和陽氣。一般地說,陽邪能使陽盛而傷陰,多出現熱證;陰邪能使陰盛而傷陽,多出現寒證。因此《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例如有的人受寒著涼之後,往往出現腹痛泄瀉,這就是陰寒之邪盛,損傷脾胃之陽氣。寒凝則氣滯,「不通則痛」,脾陽受損運化失職,水濕下注則瀉。若中暑之後,則出現煩熱、多汗、口渴,這是陽熱之邪盛而耗傷陰液。陽邪盛則煩熱多汗,津液虧則口渴引飲。再如慢性腎炎病人,常見浮腫、形寒肢冷,這是「陽虛則寒」,由於陽氣不足,相對陰盛,表現為虛寒之象。肺結核病人往往有潮熱、盜汗、顴紅、咽乾等表現,這是「陰虛則熱」,由於陰精不足,相對陽盛,所以表現為虛熱證。此外,由於陰損及陽,陽損及陰,還可以出現陰陽兩虛的病理狀態。(4)用於診斷:《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任何複雜的疾病,都可按陰陽的屬性先分為兩大類,這是認識疾病的科學的思維方法,也就是不斷地進行一分為二的方法,這樣就簡化了認識疾病的過程,可以提綱挈領,執簡馭繁。例如簡單的陰陽分證:望診聞診問診切診陽色鮮明聲高氣粗口渴、發熱、尿黃、便秘浮、數、滑、實陰色晦暗聲低氣怯不渴、惡寒、尿清、便溏沉、遲、澀、虛(5)用於治療:《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這種以調節陰陽平衡為目的的治療手段,饋控制的意義,能使人們集中精力去解決主要矛盾,因而也是很科學的治療方法。例如:「熱者寒之」,即針對「陽盛則熱」,以寒來瀉熱存陰,是一種「負反饋」調節,可防傷陰。若為「陰虛則熱」,是陰不足以制陽,則應「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即「滋陰潛陽」。「寒者熱之」,是針對「陰勝則寒」,應以熱來消陰存陽,以防傷陽。若為「陽虛則寒」,是陽不足以制陰,當「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即補陽制陰。不但用陰陽來確定治療原則,而且用以對藥物治療作用進行分類,這也是掌握調節手段的一種簡便方法。例如藥物性味分類如下:藥物分類味氣性質陽辛、甘、淡薄溫熱、燥烈、升浮、發散陰酸、苦、咸厚寒涼、滋潤、沉降、收斂
中藥氣味的陰陽屬性及作用是什麼?
氣味分陰陽,則「陽為氣,陰為味」,指出氣屬陽,味屬陰。氣味各有厚薄,它們的陰陽屬性又有區別。「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說明味厚重者屬純陰之品,而味淡薄者,雖總體屬陰,但又包含一定的陽的屬性。「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說明氣濃厚者屬純陽之品,而氣輕薄者,雖總體屬陽,但又包含一定的陰的屬性。由於氣味陰陽屬性及其再分屬性不同,故其運動趨向及作用有所區別。大體「陰味出下竅」說明陰味有下行之趨向;「陽氣出上竅」,陽氣有上升之趨向。味厚者,由於其有下行之趨向,其力專,其作用為瀉下,如承氣之類;而味薄者,由於陰中有陽,降中微升,疏通氣機,如木香、柴胡之類。氣薄者,由於其氣輕薄升散,故有發泄作用,如桂枝、麻黃、荊芥之類;氣厚者,由於其氣濃重,守而不散,故生熱,如烏頭、附子之類。
如何理解「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這句話的涵義?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出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王冰注云:「陰靜故為陽之鎮守,陽動故為陰之役使。」張景岳說:「守者守於中,使者運於外。以法象言,則地守於中,天運於外;……以氣血言,則營守於中,衛運於外。」(《類經》)可見守是守持於內,運是運使於外的意思。這段經文,可從兩方面理解:(1)闡明陰陽的概念,表示陰陽的屬性。陰是內部保存,陽是外部使用;陰是一種靜止、穩定的勢力,陽是一種運動變化的力量。美國一學者曾以這種理解,把陰陽學說推廣到解釋自然界諸系統的內部關係,如解釋原子核里的中子與質子的關係,人體細胞核里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關係,以及人的右左兩大腦半球的關係等等。中子、脫氧核糖核酸、右大腦半球等都具有使該系統穩定或內部保存的性質,反面一方,則都具有運動變化或外部使用的性質。(2)闡明陰陽學說的部分內容,說明陰陽相互依存的對立統一關係。陰陽儘管性質和作用不同,但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相需而不可離的。陰為陽守持於內,作為陽的物質基礎,陽為陰運使於外,作為陰的功能表現,二者是一體的,缺了任何一方,該事物都不存在。這正如物質和運動、結構和機能的關係一樣。
如何理解「治病必求基本」?
本者,即陰陽。張志聰注:「本者,本於陰陽也。」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產生,根源於人體內部陰陽的變化。「陰平陽秘」為其生理;陰陽失調則為病理。從而確定了中醫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就是「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因此,治病求本就是要找出陰陽虛實盛衰之變化所在,即「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然後加以糾正,使陰陽恢復平衡協調,乃為治本之法。
如何理解「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及「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這兩句經文的意思?
「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和「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針刺法則,是陰陽學說在針刺中的應用。引,是指引經絡之氣來調節虛實。陰,泛指內臟、五臟、陰經、胸腹部、下部等。陽,指體表、六腑、陽經、背部、上部等。從陰引陽,是針刺陰的部位的穴位,治陽的部位的病變,如取下部的穴位,治療上部的疾病;取陰經的穴位治療陽經的病等。從陽引陰,是針刺陽的部位的穴位,治療陰的部位的疾病,如取背部穴治五髒的病;取陽經的穴位,治療陰經的病;取上部的穴位,治療下部的疾病等。這是因為人體的陰陽氣血,是內外上下相互貫通的,所以針刺陰或陽的部位腧穴,能調節相對一方經脈的虛實,使陰陽氣血恢復為平衡協調,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以右治左,以左治右,是針刺右側腧穴,治療左側疾病;針刺左側的腧穴,治療右側的疾病。這是因為人體三陰三陽經脈,左右交叉,互相貫通。通過左右交叉取穴針刺,可以調節陰陽,使之平衡協調,恢復健康。《內經》稱此為繆刺法。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這句經文是什麼意思?
氣,指人體正氣。「之」為語助詞。衰與壯是形容詞,當活用為動詞。句義為壯火使正氣衰減;少火使正氣增強。火,即熱,據本文「(氣)厚則發熱」,說明壯火、少火是葯食之氣所生。其所以有少壯之分,取決於用量是否過多,應用時間是否過長。熱蓄積而生壯火,由於生熱過多,超出機體的需求,則反對人體正氣產生危害。即經文所說:「壯火散氣」、「壯火食氣」。如果葯食之氣厚者在應用的時間、量適合,所生之熱正好滿足機體的需求則為少火,則對機體有益無害,正如經文所說「氣生形」、「氣食少火」、「少火生氣」。
清陽、濁陰在人體的分布與運動形式是什麼?
清陽,是水谷精微、天陽之氣中具有清輕上浮、清稀且流動性較大性質的精微物質;濁陰,是指水谷精微、天陽之氣中具有重濁下沉、稠厚、流動性小性質的精微物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從中可以看出清陽、濁陰分布於人體的內外、上下不同部位;而其運動形式則有升有降、有出有入。
為什麼陽勝病則「能冬不能夏」,而陰勝病則「能夏不能冬」?
「能」同「耐」,即忍耐、忍受之義。冬夏不僅代表季節,亦代表環境與條件的寒熱。「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陽勝生熱,遇熱而熱增,遇寒而熱減,故陽勝病則耐冬(寒)不耐夏(熱);陰勝則寒,遇熱則寒減,遇寒則寒增,故陰勝病則耐夏(熱)而不耐冬(寒)。正如張介賓注曰:「陰竭者,得冬之助,猶可支持;遇夏之熱,不能耐受矣……陽衰者,喜暖惡寒,故能夏不能冬也。」
為什麼說「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
飧泄,指完谷不化的泄瀉;?脹,脹起也。清氣、濁氣是攝入的自然之氣和飲食水谷在人體所化生的兩類精微物質。大體而言,三陰經接受的天陽之氣為清陽,六腑三陽經接受的水谷精氣為濁陰。飧泄與?脹是陰陽清濁升降失調所致的疾病現象。水谷精氣為濁,濁中之清者,當上注於肺,由肺注之於脈。清氣不升,滯留於中焦,則水谷不分,清濁不別,則生飧泄。天陽之氣為清,清中之清者不能上走孔竅;清中之濁者不能下行諸經而滯留於胸中,則引起胸中滿悶;水谷之氣的濁中之清與濁中之濁不能升降外運,滯留於胃腸則引起腹部?脹。
為什麼治病要依據四時和五行進行治療?
人的五臟與四時(五時)五行相聯繫,具有通應關係,人受四時五行之氣的影響,可以發病,亦可不病。一旦發病,四時五行可使病有輕重的變化、預後的好壞。正如經文中所說:「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臟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其意義有三方面:(1)擇時治療:根據「自得其位而起」的病情變化規律,選擇五臟所主的相應的季節、時日、日段治療這一臟疾病。如「肝主春,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2)根據五臟病的苦、欲選擇藥物:運用五行生剋制化之理,藥物五味作用治療五臟病。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3)防病護理:運用五臟四時通應理論,防止四時的不利於病情的自然因素、條件或邪氣對五臟病的影響。如「病在肝……禁當風」,「病在脾……禁溫衣飽食,濕地、濕衣」。
五臟病藥物五味補瀉治療的基本理論是什麼?
五臟病的藥物五味補瀉,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其治療的基本理論:一是運用逆從、得失之理,即用藥五味的作用,滿足五臟病的所苦、所欲的治療。在治療中,逆其五臟所惡,所用藥物的治療作用為瀉;而從其五臟所欲,所用藥物的治療作用為補。二是運用藥物之間制化關係,防止主葯治療作用的太過,應用與主葯治療作用相反的藥物加以制約,在治療中起反佐作用。
四時中五臟病病情變化的基本理論是什麼?
四時中五臟病的輕重變化是愈、甚、持、起。愈,病癒;甚,病情加重;持,病情穩定;起,病情好轉。(1)變化規律:在病臟所生之臟(子臟)對應的季節病癒;在病臟所不勝之臟對應的季節病情加重;在病臟之臟母相對應季節病情穩定;在病臟自身對應季節病情好轉。即經文所說:「邪氣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2)病情變化的基本理論:五臟四時之氣相通應理論。四時之氣決定五臟之氣的盛衰變化,以及五行五臟之間的生克制化理論。因而表現出疾病在不同季節的輕重變化。(3)意義:根據五臟四時相應理論和五行的生克制化關係判斷五臟病的輕重變化和預後。即經文所說:「必先定五臟之氣,乃可言間甚之時,死生之期。」
六氣的承製關係及意義是什麼?
(1)關係:自然之氣,處於盛衰動態平衡運動之中,進而促進人與萬物的生化。然而盛衰變化如果失控則出現太過(亢)則為害,使人及萬物生病,進而引起五臟之氣的生克制約機制失調。在自然界六氣主時同時存在自我調節制約機制,這一機制抑制主氣過亢,而使四時六節主氣保持在動態平衡狀態下的盛衰,從而保持各時氣候正常,相互承襲,順序不亂,生化不受戕害。(2)意義:維持六氣動態平衡,使四時六步之氣在正常範圍內的盛衰變化,促進萬物的生化。
怎樣理解「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這是王冰註解《素問·至真要大論》關於「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一段原文的注文。一般用「以寒治熱」的原則治療「陽勝則熱」的實熱證是可以的,療「陰虛則熱」的虛熱證便無效。這是由於陰虛不足以制陽的緣故,並非真正陽勝,因此應當補陰以配陽。水屬陰,「水之主」即腎陰,也稱元陰,為一身陰精的根本,所以「壯水之主」即補腎陰之意,這樣就可以制約陰虛造成的相對陽亢。陽光,即陽熱亢盛之意。同理,「陰勝則寒」可「治寒以熱」,若為「陽虛則寒」,即當補陽以配陰。腎之元陽為一身陽氣之源,火屬陽,益火之源即補腎陽之意,這樣就可以消散瀰漫的陰邪遮蔽,即消陰翳。總之,「強壯陰精之主———腎陰,以制約亢盛之陽邪,補益陽氣之源———腎陽,以消除陰邪的遮蔽」,就是這句話的原意。臨床上以「六味」治陰虛、「八味」治陽虛就是這一理論的具體運用。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認為人體陰陽清濁、升降出入的生理表現是什麼?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認為人體陰陽清濁、升降出入的生理表現是「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清陽之氣向上向外升發和濁陰之氣向下向內沉降的觀點,中醫治療學中的多種治法提供了理論基礎。如治療耳目失聰的益氣升提法,治療表證的宣肺發散法,治療手足厥逆的溫陽法,治療腸胃積滯的攻下法,治療水腫的利水逐水法等,都是在這一理論的啟發下發展而成的。因此,這一理論對後世醫學的理論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天地之氣的虛實與人耳目四肢視聽動作的關聯性是怎樣的?
經文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經文是用四方高下之理,人之左右上下的陰陽屬性作比照,設定天人相應的對應關係,如下圖。自然之理,天地分東西南北。地勢有高低,西高東低。同是西方,西北高而西南低。同是東方,東北高而東南低。地勢不同,所主之氣亦不同,《素問·五常政大論》曰:「高下之理,地勢使然也。崇高則陰氣治之;污下則陽氣治之。」天地四方虛實與人上下耳目手足虛實陰氣、陽氣具有升降之運動,清陽上天,濁陰歸地,就西方而言,西北方陰氣不足而西南方陰氣盛;就東方而言,東南方陽氣不足,而東北方陽氣盛。比象於人,在右側,氣血的分布則是下盛而上虛,因而右側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在左側,氣血分布上盛而下虛,因而左側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以上下的左右作比較,由於右耳目氣血虛,而左耳目氣血盛,因而右耳目不如左耳目明。由於右手足氣盛,而左手足氣虛,因而人左手足不如右手足強也。以上主要說明天地地理氣象條件對人體機能活動的影響。說明四方四維之人身體狀態,視聽運動功能方面的微弱差別,而非疾病狀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氣味中,陰。這種陰陽分類的根據是什麼?
這是根據五味的不同作用趨勢而分類的:辛主行散,向上向外;甘乃中央之味,而灌溉四旁,故辛甘為陽。酸主收斂,苦主泄下,向下向內,故酸苦為陰。如何理解「寒極生熱,熱極生寒」?(1)這是以寒熱互變為例,說明陰陽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規律。極,是轉化的條件。(2)以四時為例:春夏屬陽,氣候溫熱,夏至一陰生,氣候由熱變寒,為「熱極生寒」;秋冬屬陰,氣候寒涼,冬至一陽生,氣候由寒變熱,為「寒極生熱」。《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地氣上為雲,雨出地氣,雲出天氣。」這段經文的意義是什麼?(1)《內經》作者為說明「陰陽應象」之理,特舉出雲雨變化這一自然現象,蓋陰陽的對立、互根、消長、轉化、升降的規律均可體現於此:①雲屬陽,雨屬陰,二者是對立的。②雲的出現是由雨水升騰而成,而雨水則由天空中的雲凝聚下降而成,因此二者是互根的。③天空中的雲下降為雨水,必然使天空中的雲減少;地面上的雨水上升為雲,而使雨水減少,因此二者是互為消長的。④雨水上升為雲,雲下降為雨水,這又是陰陽的相互轉化、陰陽的升降規律的體現。(2)這段經文也反映出自然界與人體有共同的運動規律,陰陽升降出入之理。
陽病與陰病指的是什麼?
(1)原意:辛甘為陽,酸苦為陰。過用酸苦涌瀉之品則陰勝,陰勝則人之陽分受損,而導致陽分病,是謂「陰勝則陽病」。過用辛甘發散之品則陽勝,陽勝則人之陰分受損,而導致陰分病,是謂「陽勝則陰病」。(2)後世發揮:根據陰陽消長的規律,陰邪偏勝,則導致人體陽氣虧損之證;反之陽邪偏勝,則見陰精耗傷之證,是謂「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以此作為人體陰陽寒熱盛衰的病理原則。
天地、陰陽的作用有哪些?
(1)萬物之綱紀:綱紀,張介賓注:「大曰綱,小曰紀,總之為綱,周之為紀。」在古代主簿一府之事,稱綱紀。萬物之綱紀,言天地陰陽是萬物的主宰者。(2)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變化,是指事物變化過程中量的過程與質的突破。《素問·天元紀大論》曰:「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生殺,分別代表發生與發展,死亡與消失。兩句經文可以概括天地陰陽的作用,即主宰萬物的生死與變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記載:「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又有記載:「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3)神明之府:神明,《易經》有雲:「陰陽不測謂之神,陰陽昭著謂之明。」《淮南子·泰族訓》又曰:「其生物也,莫見其所養而物長;其殺物也,莫見其所喪而物亡,此之謂神明。」據此神明當概括為自然界存在的能夠作用於萬物的潛在的力量和這種力量效果。神明存在於天地陰陽之中,故稱之為「神明之府」。(4)治病必求於本:本,指天地陰陽。天地陰陽災變可使人發病,其變化不同,生病有異。天地陰陽、運氣變化是用藥及針刺治療的依據。張志聰注:「本者,本於陰陽也。人之臟腑氣血,表裡上下,皆本於陰陽;而外淫之風寒暑濕,四時五行,亦總屬陰陽之氣。至於治病之氣味,用針之左右,診別色脈,引越高下,皆不出陰陽之理。故曰:治病必求於本。」
五行是什麼?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中醫學的五行學說是原始樸素的辯證唯物論,它認為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於五行的演化而產生的,事物之間存在著互相助長和互相制約的聯繫,從而維持著動態的平衡,併產生周期性變化。比起現代對物質微觀世界的認識,這種學說當然是相當古老而幼稚的,但是古人能認識到世界是物質的,而且是在相互聯繫和制約中運動變化的,這就難能可貴了。古人從宏觀現象上發現的一些規律,今天看來對某些微觀現象也是適用的,用《控制論》原理來分析,五行學說仍有一定的科學價值。根據考證,五行的概念是從「五材」發展而來的。《尚書·大傳》說:「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也,是為人用。」《左傳》則說:「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這說明五行的概念和陰陽一樣,毫不神秘。古人對這五種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質早有深刻的認識,就是現在又何嘗不是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物質呢?只是由於歷史條件所限,古人還不可能認識這些物質的微觀結構,只能從宏觀現象上對它們的用途、性質加以概括,再按思維邏輯,用歸納法從個別上升到一般,於是就認為一切事物都是這五種物質構成的。如《國語·鄭語》說:「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這說明古人不但認識到物質世界的統一性,而且認識到其表現形式的多樣性、複雜性,只是這種認識太樸素罷了。後來又把對物質運動變化的認識也概括進去,於是五材的概念就變成了五行。「行」即運動的意思。古人用這五種物質的屬性及其相互關係,進行抽象、演繹,企圖說明整個物質世界的運動變化,現代看來,顯然是很不夠的。但其中的辯證唯物主義精神仍然是正確的,何況在歷史上曾起過反對神權迷信的進步作用,因此不應全盤否定。其中關於生克乘侮的規律,對今後發展新醫藥學理論,可能是很有價值的啟示。
五行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五行歸類,一是生克乘侮。(1)對事物的五行分類:這是一種「取類比象」的方法,邏輯學上叫「類比」。因為是以某一點相似之處加以歸類,不一定能真正反映內在聯繫。但是,《控制論》中的「同構系統」的概念就具有類比、模擬的意義,並認為「同構」概念「是對研究工作者最有用的而又最實際的一種幫助」。同樣,仿生學亦是運用類比的方法進行研究的。對五行分類法不應全盤否定,今後藉助這種類比的啟發,也許能發現一些規律性的聯繫。古人觀察到人與自然及社會的密切聯繫,求致病因素及診斷治療方法,因此五行歸類就概括了如下幾方面的關係:人體臟腑及其他各部分的關係;六淫和七情等致病因素與人體臟腑的關係;藥物等的性味、色澤與人體的關係等等。茲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及《素問·金匱真言論》的內容列表如下。五行與自然五行與人體△△△△△△△△△△△△△五五五五五五五五氣時象五五六五九五五五五變發五星谷畜臭方味色化候令數行臟腑官竅液體志聲動病音歲麥雞臊東酸青生風春八木肝膽目淚筋怒呼握驚駭角熒惑黍羊焦南苦赤長熱夏七火心小腸舌汗脈喜笑嗄五臟徵鎮稷牛香中甘黃化濕長夏五土脾胃口涎肉四肢思歌噦舌本宮太白稻馬腥西辛白收燥秋九金肺大腸鼻涕皮毛悲憂哭咳背商辰豆彘腐北咸黑藏寒冬六水腎膀胱耳二陰唾骨驚恐呻栗溪羽這一歸類表,有縱橫兩種聯繫。橫的聯繫中,一般是「同氣相求」,有助長的關係,但是「亢則害」,也可能有損害的關係。如甘能補脾,但也能產生濕熱,使氣機壅滯而害脾。縱的聯繫即是「生克乘侮」關係。但是有的項目不一定有此種聯繫,如五官七竅之間就談不上什麼生克乘侮。其中帶△符號項目,是對目前臨床診治疾病有一定意義的聯繫,其餘僅供參考。至於道理,古人並沒講清,只有這樣的結論。即使從木性條達、升發、柔和,火性陽熱、炎上……抽象的屬性來講,也很難解釋清楚其本質的聯繫。我們現代人的任務,實際出發,來考察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待做出肯定的結論後,再探討其機理。(2)五行的生克乘侮規律:這部分內容的價值在於有更多的辯證法思想。它說明了事物之間互相助長和制約的對立統一關係,陰陽學說的不足。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繫是多方面的,是怎樣對立又怎樣統一時,五行學說提供了科學的分析方法。這種多因素的關係,以生、克的矛盾來談,可概括為生我、克我、我生、我克四種關係,這就必然聯繫著五個方面,即五行的模式。因此「五行」不一定就是「框框」。所謂相生,即滋生、助長之意;相剋,即克伐、制約之意。五行的生克關係,如右圖所示。《類經圖翼》載:「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生相剋中維持動態的平衡,這在人體,就是正常的生理狀態。如因某種原因造成某一「行」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這種平衡,對人體來說,就是病理狀態,這時的生克關係就變成了乘侮關係。「乘」是乘虛侵襲之意,即被克一方不及(虛),造成克制太過;「侮」是恃強凌弱之意,也就是被克一方太過,反而「欺侮」主克的一方,即反克的意思。但是五行生剋圖是一種穩定機制的模式圖,通過「五行勝復」這種複雜的反饋聯繫,會自動重新建立平衡的。五行乘侮示意圖(以金、木、土為例)見下圖。
五志致病與情志療法有哪些主要內容?
五志,即喜怒悲憂恐,是五臟之氣功能在情志情感方面的表現。《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五志致病的條件是情志過激。《素問·經脈別論》曰:「生病起於過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暴怒傷陰,暴喜傷陽。」五志致病的對象,一般引起五志所生之本臟病,如經文所言「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五志致病的情志療法,即經文中「悲勝怒」、「恐勝喜」、「怒勝思」、「喜勝憂」、「思勝恐」。這一情志療法是以五行相勝理論為基礎提出的以情勝情的療法。如何理解「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足,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這段經文的含義?這段經文見於《素問·五運行大論》,是以五行學說的乘侮規律說明臟腑的病理傳變。大意是:臟氣有餘,則制約自己所克制的臟器,反侮克制自己的臟器。臟氣不足,則克制自己的臟器便乘虛侵襲,克制太過,叫做相乘;自己所克制的臟器則輕而易舉地反侮自己。這就說明有兩種情況可以出現五行的乘侮傳變:一是臟氣太過,一是臟氣不足。以肝木為例,肝氣強時,則乘脾土,侮肺金。臨床上常見一些肝炎患者,既有抑鬱、煩躁、失眠、脅痛等肝旺癥狀,又有納呆、噁心、乏力、黃疸等脾經濕熱癥狀,這就叫木旺乘土。也有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既有急躁易怒等肝旺癥狀,又有咳嗽、咯血等肺的癥狀,這就是木旺侮金,習慣上叫木火刑金。若肝氣不足,則出現土壅侮木或木虛金乘。臨床有的肝炎患者,由於飲食不節,內生濕熱,肝血又虧,初見納呆、噁心、腹脹、黃疸等脾胃濕熱癥狀,繼之出現脅痛、頭暈、目眩等肝經癥狀,這就是土壅侮木。有的胸膜炎患者,症見頭暈、失眠、多夢、胸脅痛等肝經癥狀以及乾咳、吐白沫痰、氣短等肺經癥狀,這就是木虛金乘。余臟可仿此類推。如下圖。
《內經》中說「陽化氣,陰成形」,這句話說明了什麼樣的人體生理病理現象?
(1)化氣與成形是事物兩種不同的運動形式和存在形式。化氣,由固態、液態而為氣態,運動趨勢向外向上,故屬陽;成形,由氣態、液態而為固態,運動趨勢向內向下,故屬陰。(2)生理上,由於氣屬陽,所以人體之氣稱為陽氣;形屬陰,人體之精血津液稱為陰精。(3)病理上,陽熱內盛則化氣太過,可表現為口渴少津;若陰寒內盛則津液代謝失於宣化,成形太過而為痰為水。
《內經》中闡述氣、味、形、精的關係是怎樣的?
氣,一指藥物、食物中成分,鼻嗅可知;二指人體之氣,如衛氣。味,指食物、藥物的成分,口嘗可得。形,指人體和構成人體的各器官組織,如臟腑五體。精,是人體中賴以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味、精、形之間的關係是比較複雜的。在不同關係中體現其不同作用。(1)形與氣的關係:氣,包括葯食之氣和人氣。人體及其臟腑五體,在生命過程中賴以飲食之氣而生存,在疾病狀態下,需藉助藥物之氣治療疾病、補充人體正氣,即經文所說「形歸氣」。葯食之氣的作用主要是滋養,即經文所說「氣生形」。(2)形與味的關係:味,指葯食的五味,人的生命活動需要進食飲食五味;在疾病狀態下需要服食藥物五味治療疾病。人與臟腑對於五味,以及五味對所入五臟又具有選樣性,因此稱「形食味」、「味歸形」。五味固然是人體所必需,但是運用不當或攝入過多則發生「味傷形」的結果。(3)氣與精的關係:無論是葯食之氣,還是人氣,對精的生成和精轉化為氣都發揮作用。在精的生成與轉化為氣的過程中,並消耗一定量的葯食之氣和人氣,因此有「精食氣」的關係。精在利用並消耗葯食之氣和人氣的同時又可以轉化為人氣,葯食之氣對精有時表現出損害作用,即「氣傷精」,這種情況往往是藥物選擇不當、用量過大、用藥時間過長或者人體之氣過盛所致。(4)人體之氣與味的關係:葯食五味固然能補養人體之氣,但同時也會表現出它的損害作用,即「氣傷於味」。
陰陽偏勝的臨床表現和預後如何?
陰陽偏勝的臨床表現和預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從原文論述說明,陽偏勝出現身體發熱,無汗而喘;甚則陽極陰竭,出現齒干、煩冤、腹滿癥狀,預後不良。由於陽勝喜寒惡熱,故「能冬不能夏」。陰偏勝出現身體惡寒,汗出,身體戰慄;甚則陰極陽衰,出現四肢厥冷,腹脹滿而預後不良。由於陰偏勝喜熱惡寒,故「能夏不能冬」。
五氣致病的特點對臨床有什麼指導意義?
五氣致病的特點,《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對五氣致病的論述,不僅強調了病因辨證的要點,而且豐富了「六氣為病」的病機學說,如後世將動搖不定、振顫等癥狀視為風之象;將津液乾涸的證候,認為是內燥所生等,皆由此引申而來。劉完素補充病機十九條的「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皆屬於燥」一條,其理論根據之一,就是「燥勝則干」的觀點,從而提示我們在臨床上可據因辨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見濡瀉之證,可知是因濕所致,治以健脾利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闡述的精氣陰陽之間的轉化對臨床有何指導意義?
原文指出:「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該文討論了精與氣之間的生化過程及其轉化關係:(1)供給形體發育成長的陰精來源於飲食五味。(2)形體得到飲食五味的滋養才能產生氣化。(3)有了氣化功能才能化生精微。說明人體的陰精和氣化是相互依存和轉化的。精可作用於氣,化為氣,即精歸化之義;氣又可作用於精,轉化為精,即氣歸精之義。而精為形質屬陰,氣為功能屬陽。因此,精與氣之間的互根轉化,也就是質與能、體與用的互根轉化。這一理論對後世臨床指導意義很大。臨證中,凡遇到精氣、陰陽虛損之病證,往往要陰陽雙補,氣精雙補。據精氣相互轉化的理論,對氣虛為主的病證,治療時,在補氣的基礎上要考慮補血,如補中益氣湯中用當歸便是例證。又如治療血虛為主的病證,在補血基礎上,也要補氣,如當歸補血湯中用黃芪便為例證。恰如張景岳所言:「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生而泉源不竭。」
怎樣用五行學說說明和概括臟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關係?
中醫學是以五行抽象的屬性來說明和概括臟腑功能的。如木曰曲直,其性生髮、條達而柔和。肝的功能是藏血而主疏泄,惡抑鬱,具有欣欣向榮的生髮之機,主少陽春升之氣,因此一言以蔽之「肝屬木」。火曰炎上,其特點是炎熱、上行、變動不居,而心的功能是主血脈與神志,具有溫煦、明朗、使人迅速做出反應的作用,所以說「心屬火」。土爰稼穡,可以長養、變化、生化萬物,而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運化水谷與統血,因此「脾屬土」。金曰從革,具有肅殺、變革、清凈和收斂的特性,而肺主氣司呼吸,為清虛潔凈之嬌臟,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所以「肺屬金」。水曰潤下,具有滋潤、下行、藏貯的特性,而腎主水液,能藏精納氣,所以「腎屬水」。這樣說明和概括臟腑的生理功能雖失之於籠統,全面,但是用以說明臟腑之間的生克關係,卻是有些符合臨床實際的。五行分類的目的還在於總結臟腑功能變化的規律及其相互間的影響。如木生火,可以概括肝藏血以濟心血,肝的疏泄升發有助於心陽的旺盛。生活經驗表明,當情緒激動時,心跳就加快,情緒激動就是肝臟疏泄功能的表現,心跳加快是心陽旺盛的結果。木克土,說明肝的疏泄功能可調暢氣機,有助於脾的運化,防止脾胃獃滯,這是生理上的相剋。事實上,當情緒高漲時,不但食慾旺盛,而且消化也好,這就是正常的
推薦閱讀:
※黃帝內經(上)
※江夏黃氏--族譜研究(上) 黃帝
※《黃帝內經》中的語音診療 五音——宮商角徵羽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五十九黃帝靈樞經
※《黃帝內經》的經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