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階段 父母別忽視「情緒教育」

  為幼升小提前「作戰」,不少父母開始為孩子報拼音班、識字班、算術班,突擊學知識。可是,一項由中福會託兒所等進行的歷時幾年的課題研究顯示:幼小銜接階段,父母最容易忽視的是「情緒教育」。什麼是情緒教育,幼小銜接應如何進行,還有哪些需注意的問題?記者就此採訪了課題負責人、中福會託兒所所長陳磊和科研主任吳玲玲等人。

  幼小斷層變化有哪些

  陳磊認為,從幼兒園邁入小學,對孩子來說,不僅是學習環境的轉變,還包括教師、朋友、行為規範和角色期望等因素變化。來自國內外幼教界將這些轉變概括為幾個斷層問題:

  關係人的斷層。師生關係由幼兒園的類親子關係轉向小學的權威型師生關係,兒童感到更大的壓力和負擔;

  學習方式的斷層。由自由遊戲和探索式的學習轉向課堂式、灌輸式的正規科目學習,孩子需要花費較多精力學習知識;

  行為規範的斷層。自由自主的個別化要求轉向更為嚴格的集體規範,遵循學校規則;

  期望水平的斷層。進入一年級後,家長和教師會對兒童賦予新的期望,兒童以學業為主,會減少遊戲時間。

  在華師大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鄧賜平教授看來,這些斷層說明只進行知識銜接並不是幼小銜接的主要問題,兒童情緒和社會性發展才是核心內容。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辨識不同情緒,以健康的方式表達情緒,也能體諒他人,具有解決衝突和矛盾的初步能力,進而達到合群、樂觀、與人分享。

  「重知識輕情感」行不通了。在美國,情緒與社會性發展就被納入幼兒學前準備的範疇,具體包括自信心、堅持性、自我認同、情緒表達、遵守社會規則、助人問題、對他人感受的同理心等。專家認為,從孩子長遠發展來看,幼兒就學各項準備能力中,社會適應比學業能力更重要。

  別怕孩子「有情緒」

  對一些家長來說,他們很希望孩子乖巧又聽話,特別擔心孩子「有情緒」。陳磊指出,其實兒童伴隨著成長,情緒發展會越來越豐富,孩子有情緒不用擔憂,關鍵是如何合理表達情緒。

  宸宸是幼兒園大班孩子,在一次迎新活動中,他被同學一起推選為活動主持。但是,有一天,老師接到宸宸媽媽電話:「宸宸說他太累了,不想當了。」家長急得團團轉,認為孩子不懂事,鬧情緒。後來,老師了解到,宸宸不願意當主持人,並不是說不出主持詞,而是家庭給孩子太大壓力導致的。一家人反覆對孩子強調:這次就看你的了,我們都會去幼兒園看你主持的,要好好表現,別丟臉。

  「如何引導孩子的情緒,家長很關鍵。」吳玲玲說,這樣的活動對孩子來說是鍛煉自信的好機會,但是引導孩子的過程中,應該用積極快樂的情緒去表達,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這樣的活動很快樂,能站在舞台就是最棒的」,而不是結果導向「你一定要表現好」。

  吳玲玲說,就算再開心快樂的孩子,伴隨年齡成長,也有他的煩惱,家長也應該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不應該壓抑和忽視。最關鍵的是,教孩子學會表達情緒,並給他們宣洩的時間和空間。

  比如,可以通過一起看繪本,告訴孩子生氣的時候不要發脾氣,可以告訴爸爸媽媽,甚至哭一哭、叫一叫,但是不能打擾到別人;可以深呼吸、看看風景、出去運動一下;也可以吃東西、玩玩具、做些喜歡的事情;也可以讓孩子把煩惱畫出來,或者設計一個遊戲……

  小小少年也有人際交往力

  幼兒園裡,小瑤見到樂樂,露出甜甜的笑。樂樂報以同樣的微笑。小瑤說:「我今天早飯吃了麵包。」樂樂說:「麵包一定很好吃吧。」「是啊,媽媽買了我最喜歡的草莓味。」

  別看孩子小,其實已經具備了基礎的人際交往能力。你是否會主動朝別人微笑; 當同伴朝我們微笑時,你是否能報以同樣的微笑;你如何回應同伴的話題。吳玲玲認為,孩子的社會發展能力是情緒教育的重要部分,性格並不是決定人際交往的主要因素,而社會能力的培養也可以從小做起。

  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力,父母其實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在家裡,家長總要把好吃的東西全部留給孩子,其實無意當中抹殺了孩子的分享能力。如果小朋友在家裡懂得與父母和祖輩分享最愛吃的食物,那麼在學校,他也會樂意與同伴分享。再比如,道歉不僅僅是一種禮節,更能讓孩子站在他人立場來認識自己行為的一種方式。家長們,在違背和孩子的約定時,你是否能放下父母權威,對孩子真誠地說一聲「對不起」;當孩子安心做事,家長在一旁大聲喧嘩打擾孩子時,是否也能說一聲「對不起」?

  有的孩子在人際交往中總是容易與同伴發生衝突,其實很多是受家長影響,家長應該注意自己的情緒管理。在家時,當孩子在客廳打球、不肯放下iPad,甚至做出超乎想像的破壞行為時,一些家長往往情緒失控,怒吼或者暴揍一頓。其實這樣的權威只能維持「一分鐘」,當下可以震懾孩子,可最終對於解決問題無濟於事。吳玲玲建議,和孩子發生衝突時,家長可以更多地通過表達自己來告訴孩子感受,平靜並且明確地指出孩子行為的後果,並且給孩子選擇的機會,或者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比如,你要在客廳打球,不如先過來幫媽媽摘豆角。

  無論是分享、道歉、關愛、交流,還是處理衝突、應對挫折等,這些與社會性有關的能力都是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培養出來的,靠上輔導班是突擊培養不來的。

  


推薦閱讀:

目前「父母皆禍害」的流行觀念是否矯枉過正了?可能產生哪些利弊?
解讀權力經濟的野蠻生長——官商模式
有首歌叫《世上只有媽媽好》,你們真的會唱給自己的孩子聽嗎?真的世上只有媽媽好了嗎?
西班牙置業教育私享會

TAG:教育 | 情緒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