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與中國外交
(作者:吳澤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外交官,前駐剛果民主共和國、黎巴嫩大使)
1963年3月5日,周恩來總理微笑的瞬間(攝影:孫毅夫)
周恩來,是深受中國人民愛戴並在國際上受到廣泛尊重的領導人。194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天,他出任總理兼外交部長。他身兼兩職共9年,但一直親自抓外交工作直至1976年與世長辭。在周恩來總理誕辰120周年之際,我們深切緬懷他,紀念他為中國外交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言出必行 與發展中國家廣交朋友
大多數亞非國家都是二戰後剛剛獲得獨立,中國針對戰後新的國際形勢提出了指導國際關係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期間
1955年4月,本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中國政府派代表出席了萬隆會議。周恩來擔任中國代表團團長。這是亞非29個國家的一次重要聚會,也是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在眾多亞非國家面前展示其形象。許多國家與中國命運相似,但對中國並不了解,一些國家由此對中國抱有疑慮,致使會議出現了分歧和矛盾,幾乎陷於僵局。鑒此,周恩來果斷放棄原先準備好的講話稿,作了18分鐘的臨時發言。他強調:
「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
「十六萬萬亞非人民期待著我們的會議成功。全世界願意和平的國家和人民期待著我們的會議能為擴大和平區域和建立集體和平有所貢獻。」
他呼籲:「讓我們亞非國家團結起來,為亞非會議的成功努力吧!」
他的發言贏得了長時間熱烈的掌聲,成為會議的高潮。
最終,經過充分的協商,會議一致通過了《亞非會議最後公報》,並提出了處理國際關係的十項原則。萬隆會議開啟了亞非國家團結合作之路,周恩來為會議成功所作的貢獻和他的人格魅力給各國與會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萬隆會議後,中國面向亞非國家的外交更加活躍。自1956年至1965年,周恩來多次出訪亞非國家,足跡遍及兩大洲20餘國。
周恩來總理訪問埃及
1963年底至1964年初,他訪問北非四國和撒哈拉以南六國。在此次訪非的第一站開羅,周恩來舉行了一個記者招待會。他稱:「我們訪問非洲國家的目的,是尋求友誼,尋求合作,多了解一些東西,多學習一些東西。」
周恩來總理對非洲的訪問掀起了中非建交的浪潮。
周恩來總理在訪問非洲期間
幾十年來,中國不僅與非洲國家建立友誼,更用實際行動支持非洲國家的獨立和發展。中國信守承諾,周恩來宣布的中國政府各項對非援助援建都得到了落實。從上世紀50年代到周恩來去世的1976年,中國對55個發展中國家的援助總計達到37.585億美元。中國當年最大的援外項目當數全長1860.5公里的坦贊鐵路。為修建這條鐵路,中國先後派遣工程技術人員5萬多人次,高峰時期在現場施工的中國員工逾1.5萬人。66人在施工過程中獻出了寶貴生命。
靈活應變 積極促成與西方國家建交
在重點加強與發展中國家關係的同時,中國政府也不忽視同西方國家打交道。周恩來善於利用每一個機會做工作。
周恩來總理在日內瓦會議期間
1954年日內瓦會議期間,他就曾與法國總理孟戴斯·弗朗斯相互宴請並談及中法關係。孟戴斯·弗朗斯表示法中關係應該改善,周恩來則祝願中法關係在新的友好基礎上得到發展。
1957年5月,周恩來出席了為歡迎法國前總理富爾來華作私人訪問而舉行的晚宴。1963年10月富爾再次訪華,形式上仍是私人訪問,實際上是作為戴高樂總統的代表來談中法建交事宜。周恩來同他舉行了多次會談。商談的難點是台灣問題:既要維護中國的原則立場,又要考慮到法方在具體操作上的一些不便。最終周恩來提出了變通辦法並得到毛主席贊同。
1964年1月28日,中法同時發表了兩國建交公報。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世界當時還處於冷戰時期,西方媒體將中法建交比作原子彈爆炸。毛主席和戴高樂將軍高瞻遠矚的這一戰略決策改變了戰後歷史,而周恩來在其中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
1973年9月,周恩來總理會見法國總統蓬皮杜。
1973年9月法國總統蓬皮杜訪華。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接待的第一位西方國家元首。周恩來親赴機場迎接,為其舉行歡迎宴會,與之深入會談。此訪取得了圓滿成功,雙方發表聯合公報,表明了繼續推動兩國合作的共同願望。訪問期間,雙方還簽署了引進法國設備建設特大型石油化工廠的協議。
上世紀國際關係史上的另一個重大事件是中美關係解凍,周恩來同樣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美國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之時就對其採取敵視態度。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更是加深了美國對中的敵意。但新中國的成長壯大使美國認識到遏制中國毫無意義,美國開始重新思考其對華政策。從中國方面來說,基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國願同所有國家,包括美國,建立和發展關係。
1971年7月,基辛格博士秘密訪華,為尼克松總統訪華做準備。周恩來與基辛格進行了長談,強調解決台灣問題的重要性,指出這是中美關係正常化的主要障礙。10月,基辛格再次來到北京,進一步討論尼克松訪華的具體事宜,特別是雙方擬發表的聯合公報。周恩來又一次顯示出他既堅持原則又不失靈活的外交技巧。經過反覆商談,基辛格接受了周恩來的基本思想,雙方就公報內容達成初步一致。
1972年2月21日,周恩來總理赴機場迎接美國總統尼克松。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乘專機抵達北京。周恩來赴機場迎接並隨即參加了毛主席與尼克松的會見。尼克松訪華期間,周恩來與之進行了兩次大範圍會談及五次小範圍會談。2月28日,尼克松結束訪華,中美聯合公報發表,中美關係由此開啟了新的篇章。與時同時,中國的對外交往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許多國家隨著中美關係的解凍紛紛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1978年12月15日,中美簽署第二個聯合公報,宣布兩國建交。美方在公報中確認:「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繼往開來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到今天,儘管時代在發展,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周總理一生遵循的基本外交原則卻延續至今。中國外交的主題始終是和平與發展,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及促進共同發展所做的一切都與此理念相符。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了開展「一帶一路」合作的倡議,得到許多國家的積極響應。迄今中方已經同80多個國家和組織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了機制化產能合作,在沿線24個國家推進建設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創造了近20萬個就業崗位。
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演講,就如何應對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挑戰提出了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這一主張贏得普遍贊同,並被聯合國正式文件所引用。
縱觀中國外交,其力度及成果前所未有。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中國如今是130多個國家的頭號貿易夥伴。自2018年起,中國將每年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創舉,目的就是要讓世界各國產品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實現多贏共贏。
在履行國際責任和對外援助方面,中國共向聯合國維和團派出累計超過4萬人次的維和人員,目前中國共有2500多人正在執行維和任務,是安理會五常中出兵最多的國家;自1950年以來,中國累計對外提供援款4000多億元人民幣,實施各類援外項目5000多個;醫療衛生方面,自1963年以來,中國堅持向非洲國家派遣醫療隊,目前共有43個中國醫療隊的1000多名中國醫護人員在42個非洲國家工作 ,多年來中國醫療隊累計診治非洲患者逾2.8億人次。
如果周恩來總理能看到這一切,一定會無比欣慰,他的理想正在不斷地進一步實現。
在中國外交非凡歷程中的很多關鍵時刻,都有他的身影。在其誕辰120周年之際,我們謹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推薦閱讀:
※拷問底線:中國乳企有多少原罪可以原諒?
※中國立法:人大主導還是行政主導?
※中國式離婚指數不斷飆升,三種方式讓離婚不再發生
※血糖指標-中國糖尿病網
※共識在線:秋風談「儒家傳統與中國政治走向」正在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