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心理學概論——彭凱平教授
可愛的黑狼2014-04-16一. 緒論(1)第1課 心理學不是什麼大數原則 心理學研究大眾心理,不是個人心理心理學可以解釋常識的錯誤證據、證明、證偽第2課 心理學研究領域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科學。心理學研究外在的行為和內在的心理。感覺:感覺是個體對刺激物個別屬性的覺察,它是客觀的、直接,是大腦的一種機能。知覺:知覺是對刺激物的整體覺察,是對感覺信息的整合和解釋,它主觀色彩更濃。記憶:記憶是人獲取信息進行加工,並儲存、提取信息的過程。學習:人們由經驗產生的知識或行為,產生相對永久的改變。思維:思維就是對信息的交換、加工和理解的過程情緒:情緒是由內、外在刺激所引發的一種主觀的感受、生理的反應、認知的評估、行為的反應等四種成份交互而成。意識:意識是對我們自身、對行為、對周圍世界的覺知,是對人類特有的心理現象。自我概念:自我指個人歐諾個對自我的印象,包括對自己存在的認識,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動機和需要:激發、維持和調節個體進行某種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心理傾向或動力。社會心理學:人在社會環境中的行為、思想和情感,包括社會認知、社會關係、社會影響等。發展:發展心理學研究行為和能力的逐步變化,包括生命從一個受精卵到死亡的每個階段。第3課 心理學是什麼心理學研究的問題:創造:創造力,或創造性、才思,是一種基於概念工具及精神上技巧的人類精神現象而最終產生或發展為創意啟發及直覺的過程。審美:即人所進行的一切創造和欣賞美的活動。是構成人對現實的審美關係,滿足人的精神需要的實踐、心理活動。是理智與直覺、認識與創造、功利性與非功利性的統一。幸福:幸福不單單是快樂的情緒,快樂與幸福的區別在於,快樂常指個人的、短時間的情緒感受;幸福則涉及到與他人、家庭的長期正面的交互過程,以及對事業、生活發展的積極的體驗和認識。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準。文化:指生物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步積累起來的跟自身生活相關的知識或經驗,是其適應自然或周圍環境的體現,不同的人對「文化」有不同的定義,廣義上的文化包括文字、語音、建築、飲食、工具、技能、知識、習俗、藝術等。科學的方法三大原則:證據、證明、證偽研究的方法:(1).提出問題(2).設計實驗(3).收集數據,觀察證據第4課 心理學實驗方法1.數據收集方法:(1)觀察法(2)自我報告法(3)自動採集法,如微博、微信真實驗:指有操縱、有控制、能夠隨機分派被試的實驗研究。准實驗:無需安排被試,運用原始群體,在較為自然地情況下進行實驗處理的研究。考慮研究的倫理學的問題所有這些完成以後,我們還要進行探索、討論、分析,最後發表數據收集的觀察方法:(1)視覺法:攝像機、單向玻璃、計時器、測量量表、評定量表(2)聽覺法:錄音機(3)生理計量法:腦波儀、生物反饋儀自我報告法(心理學奠基人馮特採用):心理學用來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由被測試者對自我的主觀體驗和主觀狀態進行自我觀察,並進行自我評定。最常用的實驗方法叫做內省法,心理學的內省和哲學上的內省的區別:心理學的內省是希望把外界的刺激和內在的活動進行匹配;哲學的內省往往是根據哲學家個人的思維、判斷、分析、邏輯,來對人性進行判斷、進行描述第5課 社會讚許性及數據採集社會讚許性(social desirability):個體為了給他人留下好印象或處於自己心理的需要,而表現出良好形象的傾向。樸素現實主義:我們經常不認為自己不知道,而認為自己知道,也就是我們認為自己所認為的世界就是現實世界。簡單重複效應(單純曝光效應):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第6課 實驗研究設計1.描述性的研究:通常只能給出一個大致的描述2.相關性的研究:通過分析兩個事物之間的關係來幫助我們了解人類心理活動的一些規律3.實驗的研究方法:通過控制變數的一些變化來觀察它的影響效果,從而驗證兩個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為什麼相關研究不能夠滿足因果分析的要求:1.因果關係比相關關係信息更複雜 更多一些2.可能存在有第三種變數相關分析一定是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方面,但它不是心理學研究的核心第7課 倫理問題三個很重要的原則:1知情同意:需要被試在自覺、自願的條件下,參加心理學的實驗,不能強迫、不能欺騙,實驗前應盡量地告訴被試實驗的足夠多的內容,可以隨時退出實驗2.事後說明的原則,被試要求事後說明,如果實驗中有不適當的地方,不應該牽涉到的隱私,必須讓被試有足夠的了解,如果被試在實驗過程中間,有身體的不適、心理的不適,必須使其恢復3.最小風險原則:就是不能侵犯被試的隱私,不能造成傷害,最起碼的標準就是被試走進實驗室是啥樣,出來也應該是什麼樣子NBICS:人類有五大的終極問題:N代表了納米技術B就是生物技術I就是我們的信息技術C就是跟我們心理學有關的S就是社會科學二、心理學的歷史1.1879年12月,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建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2. 結構主義心理學愛德華·鐵欽納在康奈爾大學創建美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斯坦利·霍爾:兒童心理學運動之父和青春期發展理論家鐵欽納作為馮特的學生,把心理學的實驗傳統帶到了美國,創立完善了結構主義的心理學理論結構主義:認為心理學應該研究人類的意識,而人類的意識就是由一塊塊意識的元素所組成3.機能主義心理學:機能主義是心理學史上的第二個流派,主張研究人類意識及其功能威廉·傑姆斯(William James)是公認的美國心理學的奠基者,創造了一個概念叫意識流是機能主義的奠基人。3.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引用一些夢的分析,來探索人類的內在的、無意識的衝動現在的心理學早已經發現弗洛伊德的很多觀點和理論其實沒有現代科學的證據,而且大部分的證據來自於對病人的分析,所以有很多以偏概全的傾向性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論包括冰山理論,意識、潛意識理論,心理發展階段理論,心理防禦機制4.行為主義其代表人物包括華生和斯金納華生認為心理學家應該更多地研究一些可以觀察、可以測量、可以定義的心理學變數,這個變數他稱之為行為,華生最著名的實驗是小艾伯特實驗斯金納認為心理學家不應該花時間去研究不可捉摸的人類意識,我們應該去研究人類的行為,人類行為都是可以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加以塑造、加以改變的。最著名的斯金納的行為研究就是他的斯金納箱,斯金納的行為主義對人類的學習、記憶、教育研究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行為主義,郭任遠先生做出了世界性貢獻5.人本主義兩個代表人物,一個叫羅傑斯,一個叫馬斯洛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1)生理的需求:本能層次的需要,包括食慾、睡眠、慾望等(2)安全的需求:避免對生命構成威脅的需要(3)社交的需求:社會需要,包括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求(4)尊重的需求:想被人承認的需要(5)自我實現的需求:對理想實現,發揮最大潛能的需要自我實現的人應該具備的一些心理特質:(1)全面和準確地知覺現實(2)接納自然、自己與他人(3)對人自發坦率和真實(4)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5)具有超然於世和獨處的需要(6)具有自主性,在環境和文化中能保持相對獨立性(7)具有永不衰退的鑒賞力(8)具有難以形容的高峰體驗(9)對人充滿愛心(10)具有深厚的友情(11)具備民主的精神(12)區分手段與目的(13)富於創造性(14)處事幽默、風趣(15)反對盲目遵從未來心理學的三大重要領域:(1).認知神經領域它是七十年代興起的認知革命的延續,它借用了生物科學的一些全新的技術,特別是核磁共振技術來研究人類心理活動的腦機制,看一看我們的心理活動,是不是受到了人腦的生物的具體的局限,它的腦區的範圍在什麼地方,表現又有如何(2)文化革命文化心理學研究領域的一個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我的導師理查德.尼斯貝特(Richard·Nisbett)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學的終身教授和美國科學院和文學院雙料院士,他和我以及其他同事做了很多文化差異的基本研究,發現東方人和西方人在思維、判斷、情緒、認識等各個方面(3)積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學奠基人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和奇克森特米海伊(M.Csikszentmihalyi),他們認為心理學家應該多多關注人類的優點、美德和最佳行為人類的優勢其實是多方面的三、感覺和知覺第1課.感覺是什麼感覺:人腦對直接作用於各種感官系統的一種個體屬性的直接反應。五大感官系統:視覺系統、聽覺系統、觸覺系統、嗅覺系統、味覺系統可從三方面來理解感官系統:一、信息來源二、感官的生理器官三、產生的各種心理現象1.視覺系統信息來源:眼睛。70%的信息來源於視覺視錐細胞:晝視、感受物體的細節和色彩,視桿細胞:夜視、感受敏暗可見光三色光:感紅、感綠、感藍四色說(對立過程理論):分解(減色模型),合成(加色模型)視錯覺現象時間效應2.聽覺系統3.觸覺系統觸覺給我們帶來舒適、安全、幸福和快樂的感受4.嗅覺系統嗅覺和味覺相關,感冒時嘗不到味道,因為嗅覺被屏蔽5.味覺系統四種味覺:苦、酸、咸、甜,敏感度依次降低第2課 知覺的特性1.定義:知覺是我們人腦對刺激物體的整體的觀察、感受、整合、加工和解釋。2.感覺和知覺的區別:感覺:事物的個別屬性、直接反應、客觀知覺:事物的整體屬性、間接反應、主觀3.感覺和知覺的關係:自下而上加工:對刺激的分析始於感覺受體,然後再上升至大腦和心理的層次。自上而下加工:根據以往的經驗和預期,先從較高水平的心理過程來完成信息的加工和處理,進而形成感官認識。4.知覺的特性①知覺整體性:多個個別屬性的有機綜合,反應事物的整體和關係格式塔 Gestalt認為: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意識不等於感覺元素的集合行為不等於反射弧的循環格式塔心理學四大原則:接近律相似律連續律:使知覺對象的直線繼續成為直線,使曲線繼續成為曲線相關律面孔倒置效應:正面加工得快,倒置加工得慢②知覺選擇性:刺激信息作為知覺對象,其他事物作為背景雞尾酒會效應: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人的談話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對話或噪音兩可圖:對象和背景可以互換③知覺理解性:人在理解事物過程中,不是被動地把知覺對象的特點記錄下來,而是以過去的知識經驗為依據,力求對知覺對象作出某種解釋,使它具有一定的意心理知覺的文化差異:東方人更關注背景,西方人更關注對象棒框實驗:東方人場依存性,西方人場獨立性東方人進行相對判斷時動用的認知資源少,絕對判斷時認知資源多,西方人相反④知覺恆常性:當客觀條件在一定範圍內改變時,知覺映像在相當程度上保持著穩定性大小恆常性、顏色恆常性、形狀恆常性雙眼線索:雙眼共同提供視空間深度知覺的線索,強調雙眼的協調活動中產生的反饋信息的作用單眼線索:單憑一隻眼即可用於感知深度的線索,包括視覺對象的相對大小、遮擋等視崖實驗:深度知覺是先天能力四、思維第1課 什麼是思維思維: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最高級的形式思維的目的:行動thinking is for doing思維如何進行:幫助我們組織信息,通過表象、概念、語言把我們產生的各種各樣的信息整合起來 利用起來思維如何利用:幫助我們加工信息做歸納、推理和判斷推論:往往還要根據我們的信息做出超乎信息之外的推演思維所藉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工具:表象表象:對外在世界的形成的各種直觀的形象表象是對世界的一種知識表徵,特點:形象鮮明、活躍、具有動感表象思維就是形象思維表象來源於生活和體驗,存在於大腦中表象的特點:直觀、概括(大腦裡頭有一個雞蛋盒的形象,這就是概括,同時又很具體和形象)心理旋轉:漢字反過來第2課 想像與概念想像:人類另外一個非常偉大的思維過程想像就是利用我們記憶裡頭已經有的各種各樣的表象去加工、改造、充實、創造新的形象想像的特點:新穎性和形象性想像主要是用來處理圖像,還不是用來處理詞和符號想像的四大功能:1.預見未來2.補充我們知識和經驗的不足:想像自己在懸崖邊3.替代作用:設身處地地想像別人的感受4.生理調節作用:賣火柴的小女孩想像的四種進行的方法1.聯合:把各種不相關的事情聯合在一起2.誇張:誇張事物之間的比例、形狀、大小、關係3.典型化:通過深化事物的典型特徵達到想像的目的4.聯想概念:人類形成的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它包括特徵的認識,也就是這個事物它有什麼特點,同時它也包括區別性的認識,也就是這個事物跟其他的事物,有什麼樣的不同概念是互相聯繫的概念是有層次的差別的概念往往通過辭彙來表達概念可以非常具體:風花雪月也可以很抽象:美麗、崇高、道德概念的三個特點:1.概念具有層次性:層次網路模型啟動效應(priming effect):就通過啟動某一種概念引發與之相關概念的活動。語義網路聯繫2.概念由定義性的辭彙來確定:本質性的定義、差異性的定義英文的名詞偏差中文的動詞偏差3.原型理論:人們根據原型來對概念進行組織。原型是一個概念中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自然概念大多有原型椅子的原型:四個圓腿加一個面體育活動的原型:田徑和球類社會概念原型不一致第3課 問題解決1.問題解決2.思維判斷算術的方法:搜索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來尋找一個最佳的方案最常用的算術的方法:嘗試錯誤法非算術方法:啟發式的問題解決策略最常見的啟發式的問題解決策略1.代表性的啟發式:我們通常用一些特別鮮明的形象來幫助我們做出思維和判斷。飛機零件和鯊魚殺人2.可用性的啟發式:任何信息如果很快的進到我們的大腦裡頭,我們就會充分地使用這樣的信息。啟發式有效、迅速、積極,但是它也可能犯基本的判斷錯誤第4課 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1.知識表徵:我們對信息的整合和存儲。專家和新手在組織儲存信息方面有很大的差別2.思維定勢: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常會傾向於使用以前曾經成功使用過的策略路徑依賴(經濟學):用過去成功的經驗來解決現實的問題3.功能定勢:對某一件事物的應用,往往局限於它最常用的功能上,而對其他可能的創造性應用視而不見,這會大大限制問題解決的效率4.動機和情緒證實誤差:我們往往只關心那些能證明我們的結論是正確的證據,而對那些可能推翻我們結論的事實視而不見證實誤差是問題解決的最大障礙影響問題解決的其他因素:還包括環境、文化、組織、客觀條件的影響第5課 創造性思維人類最偉大的思維活動還不是問題解決,是創造思維創造思維讓我們能夠想像、設計、生產創作出我們以前生活中間、經驗中間沒有存在的形象、事物、方法創造的研究的四個問題1. Personality人格也就是有創造才華的人他到底有什麼樣的特點,換句話說什麼樣的人能夠做出創造性的工作2.Product產品什麼樣的產品它有創造精神、創新能力3.Process思維過程有什麼樣的特色、規律、表現形式、調節的方法4.Place什麼樣的環境、條件、組織結構更加利於創造、更加利於創新弗洛伊德認為人類的創造力來自於無意識的衝動的結果,所以創新人才的人一定是有一些神奇的、與眾不同的、不一樣的地方第6課 創造性思維的特點二維度理論(判斷一個產品是否具有創新的特性):新穎性:像我們想像的不一樣適用性:它有一定的功能、效用,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創造性(恍然大悟的效應)=創新性Originality+有用性Utility橫坐標:辭彙的新意程度(廣度)豎坐標:概念之間的緊密關聯(深度)斜線:思維的密度創新的思維的三個重要特點「1.獨特性:能夠想出來別人想不到的2.流暢性:在單位時間內能想到很多很多有關聯的 有意義的事物3.變通性:在條件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有其他的替代方案托倫斯發明了思維能力的測量提高我們個人的創造力1.提高敏感力2.鍛煉變通能力3.想像力和好奇心五、意識與自我第1課 什麼是意識意識:我們對自己主觀體驗的覺知,它包括我們的感情、思想、行動我們心理學對意識有什麼樣的研究發現:1.意識的生物學基礎2.意識的文化差異心理學家勞倫斯.巴斯勞最近發現人類的意識,它不光是存在於我們的大腦皮質之中其實也存在於我們的身體之中具身認知:生理體驗與心理狀態之間有著強烈的聯繫,生理體驗」激活「心裡感覺,反之亦然。具身是我們對周圍世界的一種認識的一些方式當我們點頭的時候,其實我們容易相信這個概念的意義當我們搖頭的時候,我們往往容易懷疑這些概念的意義當我們想老年這個概念的時候我們的言談、舉止、行動就會變得遲緩想年輕的時候我們的行動、姿態、表達方式就會變得生機勃勃人類的資本其實有三種表現形式1.社會資本:社會地位和社會關係2.經濟資本:資源的掌控3.文化資本:人通過教育與學習,形成的身體、精神、行動三位一體的知識、教養、人際關係、氣質等表現第2課 意識的特性意識的特性:1.主觀性:點黑痣實驗,心中有佛,眼中見佛2.選擇性3.連續性:意識流4.自發性和主動性:能夠由外在的刺激、外在的概念不斷的啟發出來斯特魯普效應stroop effect:在心理學中干擾對反應時間影響的實驗。如測試者被要求說出某個顏色和其字面意義不符的詞語時,被測者往往會反應速率下降,錯誤率上升。第3課 意識的表現形式1.夢睡眠的五個階段:1.睡意來臨 2.淺睡 3.深度睡眠 4.西波或慢波睡眠 5.快速動眼睡眠從第一階段到第五階段,每一循環大約在90分鐘,每晚大約經歷4-6個循環夢發生在快速動眼睡眠階段白日夢2.冥想3.自由意志:人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慾望、追求、控制能力白熊實驗:如果試圖控制自己的意識反而有負面的效果人在很多的方面其實都存在這種控制的幻覺第4課 自我效能誤區著名的自我效能誤區:只要自己下了決心去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就一定能夠做成自大效應:很多情況下我們都相信自己對社會的貢獻、對他人的幫助比其他人對社會的貢獻、對他人幫助要大不現實的樂觀主義:我們往往相信未來對自己要好,未來的正面的事件要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不是發生在別人身上虛假的獨特性:我們往往認為自己的智商、情商、人品要比其他人要高很多虛假的共識:我們往往從自己的心理和行為的習慣,去推測其他人的心理的習慣和行為過分自信:很多人往往過分的相信自己的能力、未來、結論、結果第5課 什麼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我們對自己的認識。我是誰,我有什麼樣的特點,我要幹什麼,我需要什麼,我追求什麼自由意識是由兩個方面來決定的1.主體的自我:人類認識自我的過程和對自己行為的調節機制2.客體的自我:主體作為客觀存在的個體所認識到的自我,是個體在與環境、他人之間的作用中產生的,是主體通過客觀反映和評價而認識的自我在心理學中,自我意識往往也有很多其他的表達方式,比如說自我概念、自我認同自我的意識還可以分為1.個人的自我:對自己的人格、經驗、價值、特質的認識和判斷2.社會的自我:人與社會團體的關係,社會的認同、社會的歸屬感幾種效應1.自我參照效應:當信息與自我概念相關時,我們會對他進行快速加工和很好的回憶。與我們自己有關的事物我們記得清楚、明白,我們有很好的記憶的結果2.焦點效應:通過對自我關注的觀察,我們可能會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人類往往會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並且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注意度。 因為我們自己關注自己的行為,我們老以為自己住在聚光燈下,是大家關注的焦點3.透明度錯覺:人們會高估他人洞悉自己內部狀態的程度。相對真實的情況,人們總是錯誤地認為自己的內部狀態會泄露出來。 我們老以為自己的心理活動表露無餘,別人都能夠看得見,都能夠知道第6課 自我意識的文化差異1.心理學家史蒂夫.凱澤發現:東方人的自我知識往往是情境性的知識西方人的自我知識往往是個體性的知識第三人的自我意識2.心理學家多夫.科恩發現:東方人的第三人意識非常強烈西方人的第三人意識相對而言比較薄弱3.自我相關的動機:東方人的自我意識自我減弱的現象非常明顯而西方人的自我意識增強的意識非常明顯羅森伯格的自尊量表維持一致性的傾向性:我們人不願意讓別人認為我們言行不一致東方人長期以來受到辯證思維的影響,對自我的一致性其實不是那麼的關注,作用也不是那麼強烈第7課著名心理學家沃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就意外地發現人類從小培養自我調節的能力可以預測未來的成功,這就是他的著名的延遲滿足實驗為什麼延遲滿足的能力能夠預測未來的成功呢,心理學家鮑邁斯特(Baumeister)就認為這是與我們的自我調節的力量有關係的,這種力量其實和我們的身體的能量是相同的鮑邁斯特實驗:一組被試只准吃胡蘿蔔,另一組可以吃胡蘿蔔和糖,隨後兩組都進行與被試需要堅持的無關任務,進行過自我調節的被試會更難控制自己心理學家發現自我調節力量的消耗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心理效果增強我們自我調節的力量:1.增加我們自我調節力量的總量,也就是訓練我們做一些平時不太願意做的事情2.隨時隨地恢復我們自我調節力量的消耗,睡個覺,吃頓飯,聽一場音樂,讓我們自己開心六、語言與溝通第1課 什麼是語言語言: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通過高度結構化的聲音組合,或通過書寫符號、手勢等構成的一種符號系統人類的語言獲得能力是天生的新出生的嬰兒大約可以鑒別將近150種不同的聲音,但是到了1歲的時候,他就只能夠辨別自己的語言的語聲現在人類的語言將近6000種語言,其實只是用了70多種語聲如果我們人類的小孩,從小就生長在多種語言的環境之下,他們的語言的學習能力就會比較強。而且,他們的語言的加工,和母語的兒童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如果我們成年之後再去學習其他的語言我們中國的語言,是世界上唯一以視覺加工為主的語言我們中文的加工區域,是接近於我們大腦的布洛卡區,而這個布洛卡區與人類的動作加工往往緊密相連。而英文的加工區域,經常發生在威尼克區,而這些又與人類的聽覺加工區域緊密相連第2課 語言與文化的關係薩皮爾曼-沃爾夫假設:認為人類的思維都是受到語言的影響伯克利加州大學心理學的著名教授Eleanor Rosch的成名的研究:他請說英文的美國人和說丹尼言的巴布亞紐幾內亞人,對不同顏色進行分析和判斷,他就發現,這些人雖然他們的語言在顏色描述上有巨大的差異,但是他們對這種顏色的判斷、知覺其實非常相同語言心理學家七十年代基本上達成了一個共識:人類的語言雖然對我們的心理有很大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它不應該算是一種決定性的影響,而是一種相輔相成的促進性的影響這種促進的影響表現在:1.我們的算術能力可能受到我們語言中對數的概念的描述中文、阿拉伯語、日本語、韓國語對數類的描述是十進位的描述英文的進位採用的十二進位法文是到了十七以後說十進位的語言相對而言孩子的算術的能力就要強一些其他進位的語言孩子的算術能力就要弱一些2.影響到我們的視覺記憶著名心理學家伊麗莎白.洛芙斯(Elizabeth F. Loftus)發現,在法庭上如果律師使用不同的言語,那麼人們對事件的記憶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3.對我們的物品記憶有非常大的影響有些語言,對物品其實是區分雄性和雌性蘋果在德文裡頭就是一個陽性的事物,但是在西班牙語裡頭就是一個陰性的事物大橋在德語裡頭就是一個陰性的事物,而在西班牙語中就是一個陽性的事物4.語言對於我們思維的影響,還表現在時間概念上的差別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雷拉.波洛狄特斯基(Lera Boroditsky)就發現中文的時間概念和英文的時間概念其實是有很大的差異的,我們中國人講時間通常用的是上下的概念,而英文的時間通常用的是前後的概念他問了中國人和美國人一個簡單的一個問題也就是說原來星期三要開的會,現在提前了兩天,請問現在這個會定在什麼時候?我們中國人肯定會說這個會現在是星期一召開,而英文的人一定會說這個會是在星期五召開5.語言還與我們的空間知覺有關係6.語言對於我們思維最大影響,可能還在於我們的判斷、決策和分析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布魯姆(Alfred H. Bloom)所做的他就發現在中文裡,我們對虛擬的表示其實缺少語言的幫助,我們在談明天要見你這個問題的時候,只有一種表達方式,就是明天見你,但是從英文的角度來講,它是有不同的虛擬的狀態:I will see you tomorrow基本上見你I would see you tomorrow可能見你,也可能不見你I could see you tomorrow基本上可以不見你這種虛擬語氣的表達,是不是會影響到我們的創造性思維,或者是說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反現實思維第3課 什麼是溝通溝通學奠基人邁克爾.羅勒夫(Michael E. Roloff)對溝通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定義溝通:處於某種關係之中的甲乙雙方協商交換資源和交換資源的符號傳遞過程這個概念牽涉到三個非常重要的元素1.關係2.資源3.符號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的意義的交換不是簡單的通過語言來完成的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意義的交換,通過很多其他的言語線索和非言語線索來完成同樣一句話如果我們表達的姿態、語速、語氣不一樣的話產生的意義是不一樣的第4課 非言語的溝通方式著名心理學家波.艾克曼Paul. Ekman他就發現人類的非言語溝通行為,大致可以分為五種:1.演示言性的非語動作:強化、表達、演示某個概念時經常出現的手勢和姿態2.適應性(操縱性)的非言語動作:反映的是我們的身心的狀況,困了,我們在打瞌睡,煩了,我們在打哈欠3.手勢語5.控制性的非言語動作:它是用來調節、控制、管理我們溝通進程的一些姿態、手勢和表情最早最重要的非言語溝通方法就是我們的面部表情第5課 溝通的風格社會學家愛德華.霍爾(Edward Twitchell Hall)提出來人類的溝通其實有很多潛在的維度、風格,其中一個特別典型的風格差異,就是高語境的溝通風格和低語境的溝通風格高語境的溝通風格:指在與他人溝通交流中,不僅關注對方的言詞,更注重對方說話的方式、場合及其他情境性因素低語境的溝通風格:指在與他人溝通交流中強調關注話語本身的內容,而不太關注情景的背景信息的影響高語境:1.需要猜測別人的意圖2.藉助自己的情感來決定溝通的方式和方法3.強調感情、關係、聯繫4.間接委婉5.不需要戲劇性的誇張低語境:1.不需要猜測別人的意圖2.不藉助自己的情感來決定溝通的方式和方法3.強調就事論事、公事公辦4.直截了當5.需要戲劇性的誇張七、情緒與情感第1課 什麼是情緒1.情緒:一種軀體和精神上的複雜的變化模式,包括生理喚醒、感覺、認知過程以及行為反應,是對個人知覺到的獨特處境的反應2.情緒與情感的區別情緒和情感都是與人的特定的主觀願望相聯繫的一種整體的反應,所以我們有時把它叫做感情情緒:主要指感情的過程及個體需要與情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也就是人的腦的神經生理機制反應的過程,具有較大的情景性、機動性和暫時性,代表了感情的種系發展的原始的、直觀的、生理的方面情感:具有穩定的、深刻的、社會意義的感情,具有較大的穩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3.情緒的功能:①.激發心裡的能量②.心理活動的組織者③.人際交流的工具和手段④.連接群體的紐帶第2課 情緒的心理學研究1.美國心理學的奠基人威廉·詹姆斯和卡爾·蘭格提出來了著名的詹姆斯-蘭格情緒理論:情緒刺激引起身體的生理反應(植物性神經系統),而生理反應進一步導致情緒體驗的產生這個理論認為我們是因為有了生理的反應,然後才有對這種生理反應的一種知覺「詹姆斯-藍格認為生理反應和情緒體驗不需要一一對應」2.坎農-巴德(Cannon-Bard)理論:認為人類的情緒其實是首先對我們的丘腦進行了刺激,然後傳達給我們的大腦,大腦產生了情緒,再傳達到我們的內臟、到我們的骨骼、到我們軀體的前端坎農-巴德理論糾正了詹姆斯-蘭格理論的不足但是在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種理論也不是完整的理論下丘腦有快樂中樞、有痛苦中樞,人類的大腦皮質可能是我們情緒活動的最重要的指令中樞3.七十年代,心理學家發現情緒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的認知判斷沙赫特-辛格實驗:(1).實驗目的:①當人們處於生理喚醒狀態時,人們是否會體驗情緒狀態呢?②環境事件是否會影響人們的情緒狀態呢?(2)實驗設計:①為了使受試者處於同樣的生理喚醒狀態,研究者對受試者說,實驗的目的是為了研究一種新維生素化合物(稱為Suproxin)對視覺敏度的效果;而實驗真正注射的是腎上腺素②實驗將受試者分為3組,進行不同的引導:組一:心悸、手顫抖、發燒組二:僅身上發抖,手腳麻組三:不做任何解釋③實驗將每一組分成兩小組,分別待在快樂和憤怒的情景中(3)實驗結果:組一:沒有快樂和憤怒的情感體驗組二:分別感到快樂和憤怒組三:分別感到快樂和憤怒(4)實驗結論大腦對來自環境中的刺激(快樂或憤怒的情景),自身的生理反應(藥物作用)加以認知評估(實驗者的引導),而其結果會使人產生了某種情緒體驗4.伯克利大學著名心理學家理查.拉扎勒斯(Richard Lazarus)認為所有的情緒活動其實首先是由評估所引起的,認知評估是情緒活動中間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也是決定我們情緒體驗最重要的一種因素第3課 達爾文的情緒進化理論達爾文認為人類所有的情緒活動其實都是六千萬年進化的產物,人類的各種情緒都是我們選擇出來,利於我們生存適應的有效的工具達爾文甚至認為,人和動物都有很多相對應的情緒的體驗著名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教授認為人類的情緒都是通過面部表情表達出來的,它可以由同樣的心理的因素所激發,它在中央和自主神經系統中,都有獨特的生理信號艾克曼在全世界做了很多跨文化的比較研究對憤怒、厭惡、恐懼、快、樂悲傷、驚訝的表現和認識 辨別都是基本上一致的他做了四個經典的跨文化研究:1.請美國 阿根廷 巴西 智利和日本的被試對各種各樣的表情進行識別和判斷,他發現這些不同文化的人,雖然來自世界的各個地方對基本情緒的辨別,有非常高的相同性和一致性2.研究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人,他們沒有受到人類現代化的影響和工業化的衝擊,請他們去識別各種各樣的面部表情的照片,發現這些人,其實也能夠辨別人類的各種各樣的情緒,他們之間的一致性和認同感是非常高的3.請美國人去判斷巴布亞紐幾內亞人的各種各樣的面部表情,意外地發現美國人雖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人生活方式、生活習慣、文化理念都不一樣,但是他們對巴布亞紐幾內亞人的面部表情也有非常高的判斷準確率4.研究的是人的自動產生的自發的表情。在這個研究中艾克曼請美國人和日本人同時觀看一個讓緊張的電影,他發現在同一個時刻,日本人和美國人都表現出相同的情緒體驗心理學家還發現人類的嬰兒在相同的時間段表現出相同的情緒體驗,沒有多大的文化差異在大約兩個星期左右就會出現相同的厭惡表情四到六周的時候表現出微笑的表情三到四個月表現出憤怒的表情五到七個月表現出恐懼的表情甚至那些天生失明的兒童,他們沒法學習模仿其他人的情緒的表現,但是也會在相同的時候,表現出相對應的情緒發展的順序。艾克曼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叫做面部表情反饋假設面部表情反饋假設:每一種基本情緒都在自主神經系統和中央神經系統中有著固定的生理反應,訓練被試控制其面部肌肉,可以引發特定情緒。艾克曼請受試者來做擺出的面部表情,受試者做這些表情時要盡量做到與自然表情相似。實驗證明:A.保持一種面部表情能夠引起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B.不同的面部表情產生不同的反應推論:不僅情緒可以決定表情,表情也可以決定情緒艾克曼認為我們的面部表情其實和我們的自主神經和中央神經的固定的生理反應是相對應的,當我們出現這樣的表情的時候,其實我們可以引發自己的自主神經和中央神經系統的同樣的生理反應。知識小結:一、情緒是基於進化的普遍的身心反應;二、情緒表達、情緒評價,情緒的生理反應,以及再認他人的面部表情,都存在著普世的一致性;三、這些普遍的情緒過程,對我們的適應、反應和應對社會生活,有著巨大的價值和作用。第4課 情緒的文化差異1.不同文化的人對情緒的價值和意義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Tsai提出情緒價值理論,她認為在西方文化下,情緒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東方社會對情緒帶有排斥、壓制、瞧不起的作用在馬來文化中有一種情緒體驗叫做amok,指的是一種殺人狂般的狂喜在日本文化中常見的情緒叫Amae,指的是我們對親人之間的感情的一種濫用中國人的怨可能是一個複雜的情緒,很難用其他的語言表達出來2.情緒活動的生理定位也是不一樣的美國人、中國人通常把情緒定位於我們的心臟的活動日本人通常把情緒定位於自己的內臟和腹部歐洲人很多人把情緒定位於我們腦區的活動馬來西亞人把情緒定位於自己的肝臟3.情緒發生在某一種文化環境下的頻率羞恥文化是我們東方文化的一個特點4.情緒表現規則(1)衰減情緒反應(2)放大情緒反應(3)綜合情緒反應(4)限定情緒反應(5)掩飾情緒反應(6)偽裝情緒反應著名心理學家邁克爾.科爾(Michael Cole)發現這樣的情緒表現規則是我們從小就學習到的一種行為的方式艾克曼教授比較了日本人和美國人,在一個人觀看電影和與試驗者一起觀看電影時候的情緒表現的差異。他發現當日本的被試和美國的被試都是單獨看電影的時候,他們的面部表情基本上是同步的,但是如果日本被試在和試驗者一起看電影的時候他會表現出微笑的表情,也就是說他要掩飾自己的負面的情緒的體驗。我的導師理查爾.尼斯本發現美國南方的白人較北方的白人在受到侮辱和挑釁的時候,會表現出更強烈的身心反應。情緒反應的文化差異還體現在不同的階層,有心理學家發現,中產階級的家庭強調對自己情緒控制採用間接的替代式的方法。在孩子痛苦的時候,中產階級的父母親往往希望孩子更快樂一些,更積極一些;而低層階層的家庭採用的是直接的、粗魯的控制方法。東方人情緒的表現強度實際上是要弱於西方人的情緒表現的強度。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差異就是我的研究領域,辯證情緒的文化差異長時間以來,達爾文、艾克曼和美國主流的心理學家不承認人類有悲喜交加這樣的複雜的混合情緒,他們認為人不可能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情緒體驗和情緒活動,這更多的是一種外在的社會的要求和行為表現,但是我和我的同事發現美國人其實和東方人一樣,,都可以體驗到辯證情緒。第5課 情緒智力(情商)情緒智力這個概念是由著名記者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提出來的,其實這個概念的首先提出,還是他們的老師Peter Salovey和Mayer在耶魯大學的研究所提出人類的情緒智力主要在四個方面表現出個體的差異:1.我們感受情緒的能力的差異2.如何監控、管理我們的情緒3.會不會利用我們的情緒來幫助我們思維、生活和工作4.對情緒意義的理解方面法國醫生提香(Duchenne)認為,人類的真實的微笑一定是笑容飽滿,牙齒露出來,面頰提高,眼周還要出現皺紋。微笑,特別是提香式的真心微笑給我們的幸福有積極的意義微笑也讓我們變得更加善良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錢包丟在街上,大概有52%的可能性回到失主的手中,但是錢包裡頭裝有名片的話回還的可能性提高8%,裝有一對老夫婦照片回還的可能提高11%,裝了一隻寵物狗的照片照片的回還率提高19%,如果是一個快樂的全家福照片,大家都在微笑,這個錢包的回還的可能性會提高21%,也就是說有將近73%的可能性這個錢包會回來,而最有效的就是一個微笑嬰兒的照片可以讓一個錢包的回還率提高35%心理學家艾克曼認為我們可以訓練自己識別情緒的能力5.情商的能力還表現在我們能不能利用情緒來建立有效的社會關係,來幫助我們思考和決策提高情商的辦法:1.了解情緒的意義、價值2.管理和控制情緒3.觀察理解他人4.正確分析解決問題5.富有同理心和同情心培養積極活動的習慣體育鍛煉,聽音樂,和朋友在一起,一件負面的事情如果我們能夠從環境外在去找一些可以解決的策略和答案,就會讓我們能夠有正面的態度,正面的心情,應對社會生活中間複雜的、焦慮的、甚至有些時候有挑戰性的問題八、社會心理學第1課 什麼是社會心理學理學家講社會是人的集合,社會心理學談的是一群人的互相影響、互相認識、互相相處社會心理學的三大問題:社會認知、社會關係、社會影響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阿爾波特認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人如何與現實中的他人、想像中的他人、隱含中的他人,相處 、思考、對待和影響其他人的一門科學著名心理學家米爾格曼(Milgram)提出一個六度分離理論。他就認為,我們任何人與世界上其他任何陌生人,中間最多只隔了5個人牛津大學的人類學院鄧巴(Dunbar)就提出了一個神奇的150概念,他根據動物的大腦皮質和人的大腦皮質做出推算,發現動物需要的夥伴的數目和人需要的夥伴數目,其實可以有一種對應的對比的關係,人由於我們大腦皮質的高度的發達,我們需要將近150個人作為我們親密的朋友克特.魯溫(Kurt Lewin)——費思汀格(Festinger)——沙赫特(Schachter)——理查爾.尼斯本特)——彭老師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柏森(Daniel Batson)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研究,他讓一個人躺在教室的門口,顯然需要其他人的幫助,再看一看有多少人,真的停下腳步來幫助這個需要幫助的人心理學家發現,在很多情況下,個人的特性不能夠預測這些過路路人的行為,表現的差異更多受到環境的影響、情境的影響心理學家班杜拉( Bandura)就認為人類的行為更多的是環境和特質交互作用的產物第2課 社會認知社會認知:社會認知是個人對他人的心理狀態、行為動機和意志作出推測和判斷的過程。著名心理學家海德爾是第一個系統的研究,人是如何去分析理解判斷自己和他人行為的,這樣的研究在心理學上叫做歸因的研究;海德爾發現我們對人類自己和他人行為的歸因主要是在三個維度上進行:1.行為的原因:內在還是外在2.行為穩定與否3.行為可控與否海德爾認為人有一種分析理解自己和他人行為原因的傾向,因為我們有強烈的控制外在世界的動機和需求我們特別希望外在的世界和我們的理解是一致的,如果出現不一致,我們就會很焦慮、很難受對應推理理論由著名心理學家叫瓊斯和戴維斯提出來,他們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研究,要美國的大學生讀一篇支持古巴前總統卡斯特羅的文章,然後公開的念這樣的文章,或者讓另一組大學生念一遍反對古巴總統卡斯特羅的文章,讓其他人判斷這兩組人到底誰支持卡斯特羅、誰反對卡斯特羅這是通過人的行為簡單的推論他具有什麼樣的特性和特質三維歸因理論由著名心理學家凱利(Harold Kelley)提出來的,他認為如果我們真的要分析一個人的行為的原因三維歸因理論三個很重要的因素:1.共同性:這個人的行為和其他人的行為是不是一樣的2.獨特性:這種獨特的情境和行為是不是造成大家一樣的反應3.一致性:也就是說這個人是不是在所有情境下都表現出同樣的行為基本歸因誤差理論:人有一種基本的傾向性,容易忽視環境對人行為的影響,過分的誇大了個人原因,由著名心理學家裡若斯(Lee Ross)提出。基本歸因誤差理論三個影響因素:1.觀察的角度:知覺顯著性:那些成為人們注意焦點的信息,被認為是重要的信息。謝利·泰勒(Shelly E.Taylor)的試驗:兩名實驗者,六名被試,每個人認為看得最清楚的人最具有影響力。2.時間的長短:短:個人原因;長:環境和背景的影響3.文化的差異:東方人容易去談外在環境的影響,西方人容易去談個人原因的影響第3課 態度態度是指我們對人和事物的一種基本信念心理學家提出來態度對行為的影響通過兩種路徑來實現:1.中央路徑:它是我們自己的證據、判斷、意識、理性對於我們行為的影響2.邊緣路徑:它是通過我們感受、感覺、心情來影響到我們的行為但是也有很多研究發現登門檻效應:一個推銷員只要是能夠邁進顧客的家中,進了他的門檻,這個行動本身就會下意識改變顧客自己的身心反應路西法效應:津巴多的斯坦福監獄測驗費思汀格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讓斯坦福的大學生去做一件非常沒有意思的事情,然後去跟別人解釋、說服人家來參加這個試驗,他把來做試驗的學生分成三組一組學生得到10塊錢來做這件不太光彩的事情,有的學生得了1塊錢來做這種不太光彩的事情,他就意外的發現那些只得了一塊錢的同學往往會改變自己對這件無聊事情的判斷,雖然他自己覺得很無聊,但是他不能夠解釋為什麼,我會對其他人說這件事情有意義。第4課 群體(社會影響)群體是有共同目的的一種集合群體對我們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身份確認2.社會認同社會心理學的第一個試驗由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特普勒(Triplett)完成,他想觀察一下其他人的存在會不會對我們的工作效率有正面的促進作用,一個的研究就是讓人去繞魚線竿子,他發現如果人多的時候我們繞的比較快一些,人少的時候他們繞的比較慢一些。他把這叫做社會促進的效應。群體的懈怠和促進是硬幣的兩個方面,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有沒有評價。如果有評價,我們容易變得促進如果沒有評價,我們容易變得懈怠羅伯特·扎喬克(Robert Zajonc):喚起能促進優勢反應:觀察者或共事者在場合會提高簡單任務的作業成績,但會降低複雜困難任務的作業成績。團體動力指的是群體對於我們的行為的一種決定性的影響作用風險遷移試驗:斯通(Stoner)在做他自己的畢業論文時發現,團體如果互相之間有很多的討論、分析、交流,有的時候就會出現風險遷移的現象團體極化:指的是由於團體之間互相交流、互相溝通,我們的觀點其實是可以往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往更偏激的方向發展,也可以往更加謹慎的方向發展,關鍵在於起始的平均的意識是什麼。如果偏向於偏激的風險的方向,那麼討論的結果一定是往冒險的方向進行。如果偏向于謹慎小心的方向,那麼討論的結果是往謹慎小心的方向去偏移群體思維有如下幾個特點:1.不可戰勝的錯覺:團體成員認為團團是無敵的,不會出錯。2.對外團體的刻板觀點:以過分簡單而刻板的方式看待敵對群體。3.自我檢查:成員們決定自己不要提出任何反對意見,以防破壞團體合作,對反對者直接施壓使其無條件順從。4.集體一致的錯覺:不徵求異議者的觀點,從而造成集體統一的錯覺。5.衛道士:成員保障領導領導聽不到任何反對的意見。群體思維往往會妨礙我們的決策,讓我們犯一些簡單性的錯誤,所以,如何避免群體思維是社會心理學在應用中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第5課 從眾一、從眾行為:我們做自己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做的事情,僅僅是因為有其他人的存在從眾產生的原因有兩種:1.信息性從眾:我們通過他人的行為來了解事實的真相、原因、收集信息信息性從眾有一個著名的試驗叫做謝里夫試驗2.規範性從眾:由於其他人的行為形成了一種壓力,讓我們不得不順從這樣的壓力,做出自己不太願意做的行為有一個著名的試驗驗證了規範性從眾的存在,就是阿希試驗影響到我們人類的從眾行為的因素:1.團體的大小2.團體的重要性3.是否有同盟軍、戰友、同志的影響二、服從:有的時候由於權威人士的存在,我們會做一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甚至會做一些對其他人有傷害的事情米爾格曼電擊試驗服從權威的要求的原因:1.沒有判斷2.自我安慰3.與受害者的情感的距離4.同盟軍第6課 社會關係一、惡意的互動歧視:1.自視社會地位比別人高2.社會化教育的結果3.體制性的作用4.自己的動機:替代、社會認同的需要5.受到了威脅二、善意的互動原因:1.親緣性的利他:也就是我們與別人有親緣的關係,容易產生幫助他人的傾向2.互惠利他為什麼互惠會讓我們更願意幫助別人:(1).我們知道我們應該遵守一種社會規則(2).互惠有一種社會讚許的效應3.無私的利他心理學家班森( Batson)曾經設計出一個有趣的心理學試驗,讓人去觀看一個婦女正在受到痛苦的傷害,你可以代替這個婦女接受其餘剩下的這種電擊的傷害,或者是逃離現場,他發現很多情況下,人其實是願意去代替這個婦女接受後面的痛苦,而不是僅僅就去解除自己的痛苦和難受而逃離現場影響人們幫助他人的主要因素:天氣、心情4.旁觀者效應心理學家丹尼爾.巴特森(Daniel Batson)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研究,就是讓人自己在完成心理學的問卷,或者是跟其他人完成心理學的問卷,如果他們同時看到我們的通氣孔有白煙冒出來,有誰願意挺身而出告訴別人危險的存在,他們發現人越多我們報告警情的精神反而就會受到限制和影響人類的利他行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時間、知識、人口密度、責任感5.替罪羊理論:人類攻擊的原因一種心理學理論如果人他追求目標的進程受到了阻礙,那麼這種強烈的挫折感,會讓人產生對其他人一種攻擊傾向、攻擊的行為,這就是著名的挫折攻擊假說和攻擊有關的因素:(1)特殊的遺傳的特性(2)具有強烈的攻擊歷史的民族和文化(3)情緒因素的影響(4)榜樣(5)從小在暴力的視頻 遊戲 電視的影響下成長的兒童九、文化心理學第1課 什麼是文化心理學1.文化心理學研究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對別人的比較,我們來發現自己、了解自己、超越自己、升華自己。2.文化心理學的研究範圍:①文化是如何影響到我們的情感、我們的行為、我們的社會關係②我們的心理活動是如何影響我們對文化的組織、文化的創造、文化的傳承、文化的強化③文化差異它到底是有什麼樣的特點,它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超越④什麼是文化3.文化心理學的定義著名文化學者泰勒(Tyler)就認為基本上每一個學者自己都對文化有不同的定義文化的定義其實還有東西方的差別:西方的文化定義通常強調文化、它的一種非物質的特性、它的精神的特性、它的內在的特性我們的東方文化比較關注文化的外在的特性,我們通常把文化理解為文治教化的意義文化的定義還可以體現在不同的分析水平上:有些人關注客觀的文化,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文物、古典、古迹生活方式還有的人關注的是主觀的文化差異,包括我們的精神、氣質、文化沉澱出來的人格特性文化心理學是一種研究人類的主體文化心理特性,以及心理對文化影響的規律的一種科學文化心理學建立在兩個前提基礎之上:①文化影響到我們的心理活動:不同的語言、社會結構、生活方式、思維和行為的方式能夠影響到我們的心理活動②人類的心理活動也影響到人類文化的形成、傳遞和發展所以文化與心理這二者之間是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互相依賴的一種辯證的統一關係文化心理學希望解決什麼樣的問題:(1)理解文化(2)通過文化的跨文化比較研究來了解我們人類的心理活動①首先我們是希望檢驗已經存在的一些心理學的理論和證據,到底是不是具有普遍的價值、普遍的意義②文化是不是可以變遷③了解人與人之間的共同性④通過我們的研究證據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對話、溝通和理解文化心理學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其實也是與心理學歷史緊密相連心理學的創造者馮特教授不光創建了實驗心理學,還創建了另外一個心理學流派,叫做民族心理學通過對神話、典故、傳奇等的分析,來了解各個民族文化之間的心理的差異以魯溫(Kurt Lewin)為首的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行為受到文化場的影響,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環境,其實對我們的行為有很大的影響弗洛伊德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也關心人類的一些文化現象,我們的圖騰、禁忌、文明的方式,在弗洛伊德看來都是對人的行為有巨大影響的文化象徵社會文化歷史學家Vygotsky提出來:人類的心理活動從來不是發生在真空之中,它一定發生在一定的社會文化歷史環境之下文化人類學家包括早期的米德(Margaret Mead)、本尼狄克(Ruth Benedict),他們就發現人類的社會文化心理活動在某種意義上講都是獨特的文化環境的產物在這一領域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Michael Cole和芝加哥大學的人類學家Richard Shweder都是對文化心理學有過突出貢獻的文化人類學派三種主流的文化心理學研究:(1)跨文化比較心理學:把一些心理學已經發現的現象和理論在其他文化下進行驗證,試圖了解分析這些現象的普適性和獨特性(2)本土心理學的研究:它試圖用本土的理論來解釋獨特的文化現象(3)文化心理學的研究範式:不光是關注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差異,它也關注我們人類的心理活動的共通性和相似性第2課 文化心理學的經典研究領域(一)文化心理學的第一個經典的研究領域就是有關個人主義和團體主義的心理學研究社會心理學家赫爾夫塔德(Hofstede)當年在美國商用電器公司IBM調查了很多的員工,試圖發現有什麼樣的心理學的指標能夠預測員工的公司的行為,在IBM公司的環境之下起碼有四種穩定的文化特有的價值理念:(1)權利距離:權力距離是一種文化與另一種文化相區別的第一個維度,指的是社會承認和接受的權力在組織中的不平等分配的範圍(2)不確定性規避:指人們面對不確定時所感受到威脅以及試圖通過制定安全規則和其他手段來避免不確定性的程度(3)男性化和女性化:強調性別差異一一男性化價值理念,強調共同性一一女性化價值理念(4)個人主義和團體主義赫爾夫塔德的研究影響了心理學,因為他第一次用實證的測量的方式,研究文化價值對於我們人類的行為的影響,但是這個研究也有很多的局限性因為他只研究了IBM這樣一個國際公司的文化價值理念,是不是代表人類的真實的文化差異,實際上是一個需要探索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他的研究也偏重於企業的行為,是不是在人類的其他的社會行為方面,這種文化價值也是有影響的作用,更主要的是他的研究沒有反映出人類社會變化的文化環境。心理學家哈里·特蘭狄斯(Triandis)發明了個人主義和團體主義測量量表,發現美國文化是比較典型的個人主義傾向文化,而中國文化是比較明顯的團體主義傾向的文化個人主義和團體主義扥差異體系在哪些方面:(1)在自我概念的認識方面:個人主義的文化強調個人的獨特性,團體主義的文化強調團體的相似性(2)對個人態度和社會規範性的相對重要性判斷:典型的個人主義文化強的人,他的行為更多的受到自己態度的影響,典型的團體主義文化價值理念高的人,他的行為更多的受到社會規範的影響(3)個人戀愛的選擇方面(4)對任務和關係的相對重要性的選擇:集體主義文化強調工作中間關係的重要性,個人主義文化強調完成任務的重要性(5)記憶的內容上: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王琪就發現中國人的記憶更多的是與群體關係有關係,而美國人的記憶更多的是與個人的經歷和體驗有很大的關係(6)衝突解決的方式上特蘭狄斯被公認是社會心理學中研究個人主義和團體主義文化差異的先驅第3課 文化心理學的經典研究領域(二)1.文化心理學的第二個經典的研究領域就是有關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別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馬庫斯(Hazel Markus)和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北山忍(Shinobu Kitayama)他們提出來人類的自我概念是文化的產物,個人主義文化弘揚提倡獨立的自我概念,團體主義文化提倡弘揚相依的自我概念這兩種不同的自我概念對我們人類的行為的影響:最典型的影響就是我們對變異的不同反映,獨立自我的人相對而言容忍變異,而相依自我的人相對而言不太容忍變異這個研究可以由Hazel Markus和他的學生昆的經典研究來反映:三角形圖2.文化心理學研究的第三個經典的領域就是有關整體性知覺和分析性知覺的研究,這是由我的老師理查尼斯本特教授和我多年研究發現出來的一種系統性的有預測意義、實踐價值的文化差異東方文化相對多的強調整體性的知覺方式:強調變易、共性、背景西方文化相對多的西方文化相對多的強調分析性的知覺方式:強調本質、特性、對象強調整體性知覺風格的人通常根據事物之間的關係來進行歸類強調分析性知覺風格的人願意根據事物之間的邏輯從屬關係來進行歸類中文特彆強調動詞的意義和價值,而這些動作強調的事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英文有更多的名詞偏差整體知覺的人相對而言能夠容忍事物之間的矛盾的差異而分析知覺相對而言不太容忍事物之間的矛盾,容易產生極化的判斷,更加容易接受他以前相信的信息如何證明文化對於我們的心理有決定性的影響作用:(1)文化啟動的範式:這種啟動範式通常是使用某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充滿了不同的文化價值理念,來看一看這個故事的影響下,我們人類的心理和行為判斷有什麼樣的差異(2)採用代詞的不同,比如說是強調我,還是強調我們,通過這樣不同的持續的強調來看一看它是不是引發人們不同的行為和心理的差別(3)各種不同的文化符號,來啟發人們已經存在的各種觀念、價值、行為方式,看一看這樣的不同符號啟動之後,能不能造成人們判斷的差別心理學家趙志裕、康瑩儀夫婦採用不同的文化符號,比如說中國文化符號——長城、孫悟空、毛澤東,以及西方文化的文化符號,比如說自由女神像、美元華爾街,通過這樣的不同符號的啟動看一看具有雙重文化認同的香港被試在不同的文化符號啟動條下,是不是對經典的彭凱平和莫里斯的魚的判斷產生差別。彭凱平和莫里斯的魚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ef1d980100lmkg.html十、個體差異第1課 個體的心理差異中國古代就有一個六韜觀人術的說法,講的就是用一些行為的指標,可以測一個人的志向、智慧能力、道德等等。比如說他們提出來:問之以是非以觀其志窮之以辭辯以觀其智咨之以計謀以觀其識告之以難以觀其勇醉之以酒以觀其性臨之以利以觀其廉心理學家高爾登( Francis Galton)是最早研究人類的智力差異的心理學工作者,他認為人類的智力,也就是人在解決問題分析問題能力方面上的差別受到遺傳的影響是非常之大他所能夠想到的智力測量的方法包括測人的肌肉的能力,測量人的反應速度的能力,對人的大腦進。心理學家斯皮爾曼( C.Spearman )提出雙因素理論:還有的學者認為人類的智力其實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我們的一般智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G因素,G因素指的是我們人在解決問題、分析問題表現出來的一般性的能力差異;還有一個叫做特殊能力差異,就是通常所說的S因素,它指的是在特定的領域每個人表現出來的差異的不同著名心理學家卡特爾提出: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理論流體智力指的是我們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加工信息方面的,一些個體能力的差異,它受我們的年齡影響是非常之大,年輕人的流體智力能力是比較強的,那麼還有一種能力叫做晶體智力,是我們人的文化智力的高低,對語文知識、數學知識,對於一些已經形成的人類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差異,它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固定的知識能力著名心理學家斯坦伯格(Sternberg)還提出來一種三元智力理論的差異:他認為人的智力大小其實可以體現在三個不同的方面:(1)一個叫做情境智力也就是我們在複雜的社會情景下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的差異,也有人把它叫做實踐智力的差異(2)也有的人他的分析智力比較高,斯坦伯格把它叫做成分智力,這就包括分析問題、處理問題、邏輯分析,學習的能力比較強(3)還有一種能力叫做經驗的智力,也就是我們體會社會、體會社會關係,創造出新的事物的能力,所以也有人把這種經驗智力稱作為創造智力心理學家加登納(Gardner)認為好些智力其實可能跟我們大腦的加工其實有很大的關係加登納提出來我們大概有六種非常重要的自然智力(1)言語的智力(2)空間智力(3)邏輯數學能力(4)身體運動的智力(5)音樂智力第2課 智力的測量方法1.世界上第一個智力測量由法國醫生比納(Binet)提出來的智力測量的方法,篩選一些智力有障礙的兒童,提出來心理年齡這個概念,他同時還發明了一個概念叫常模。2.另外一套比較穩定可靠的智力測量是由斯坦福心理學家特曼(Terman)修訂的比納測驗,我們通常叫做斯坦福——比納測驗,斯坦福比納測驗比最早的比納測驗比較優越的地方,是他提出來一個全新的概念叫做智商IQ,它的測量方法就是用人類的心理年齡的高低來除以他的自然年齡,3.後來IQ的測量方法變得更加的精確引進了標準差的概念。中國最早引進各種比納測量的心理學家是前燕京大學校長著名心理學家陸志韋和他的學生吳天敏,陸先生和吳先生根據中國文化的一些特色修訂改編了斯坦福——比納測驗4.現代心理學界比較常用的智力測驗是韋氏智力測驗,包括言語智力測驗,人的領悟能力的測驗,倍數的智力測驗(測的是我們人的記憶的能力,以及對事物相似性的判斷和分析),人類的算術的能力以及辭彙的記憶和了解能力另外一類韋氏智力測驗的能力是叫做操作性的智力測驗,包括填圖、擺積木、拼圖,還有數字元號的對應關係分析5文化公平測驗,在其中最有名的是瑞文漸進測驗,它不依賴人類的常識、知識、辭彙,而是用各種圖案,來測人對這個圖案裡頭內在規律的分析和判斷但是近年來,很多心理學家發現這個文化公平的測驗其實也有一些文化的差異,即使在著名的瑞文漸進測驗中,東方人特別是我們中國人和美國人對圖片的分析、處理就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智力測驗還有一些其他的問題,比如說性別的差異,不同的種族、不同的社會階層、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區域、城鄉之間也存在著智力的差異第3課 人格的差異心理學家阿爾伯特(Allport)認為人格是一種心理的動力的結構:阿爾伯特的人格理論強調的是特質本身而不是環境因素決定著行為,認為特質是人格的構造單位,是真實存在於人內新的「一般傾向」,是對個別行為的習慣整合的結果。特質之間是相對獨立又是彼此重疊的,一系列特質相互交織整合在一起,構成了人格。個人特質:個人所具有的個人特質並不是對一個人的人格起相同的影響和作用的。他進而把個人按其對人格不同的影響和作用,區分為三個重疊交叉的層次:首要特質、核心特質和次要特質首要特質即根本特質、樞紐特質,主導著整個人格滲透於人的一切活動中;核心特質也是具有概括性和彌散性的行為傾向,滲透性遜於根本特質;次要特質是指這些特質常因人的習慣、態度、及環境因素而改變或轉換。心理學家卡特爾(Cattell)認為人類的人格其實遠遠不止這些,它應該是包括人的行為的豐富多彩的方方面面,他提出來人格的16個因素卡特爾把特質分為:「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表面特質就是只有每個具體的行為表現出來的人格特質,是從根源特質里派生出來的。根源特質反映一個人整體人格的根本特質方面,一個根源特質可以影響多種有形的表面特質。開朗性(有保留的)、聰慧性(不聰明的)、穩定性(易感的)、支配性(溫順的)、興奮性(嚴肅性)、有恆性(有權術的)、勇敢性(膽小的)敏感性(強硬的)、懷疑性(信任的)、幻想性(實際的)、機敏性(直率的)、憂慮性(自信的)、實驗性(保守的)、獨立性(依賴集體的)、自律性(無控制的)、緊張性(輕鬆的)著名心理學家艾森克的人格理論就比較強調人格的生物特性,他認為根據人的生物特性、精神狀態的差異,我們可以把人格分為內外傾人格、神經質人格、精神質人格:(1)外傾性:表現為內、外傾向的差異上;(2)神經質:表現在情緒穩定性上的差異(3)精神質:表現為孤獨、冷酷、敵視等負面人格特質上。所有這些人格理論能夠幫助我們了解人類的性格的差異,但是這些理論都缺乏系統的完整的、實證的科學分析著名心理學家諾曼教授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在六十年代計算機出現之前用手工計算了各種英文辭彙對人的個體差異的描述,發現人類的個體差異:內外向、隨和性、盡責性、情緒穩定性、才智後來有很多心理學家通過計算機來完成大規模的因素分析,解決了諾曼花了將近一年時間探索出來的個體的性格差別,其中做出突出性貢獻的是麥科洛(McCrae)、科斯塔(Costa)和我伯克利加州大學心理學的同事奧利弗.約翰(Oliver John)他們認為人類的性格基本上具備五個維度的差異,這就是現在大家所公認的、所接受的大五人格第4課 價值觀的差異價值觀:我們對事物的意義和重要性的評價和看法如何判斷一個價值觀念是我們的核心價值:當它被侵犯的時候是不是引發我們強烈的情緒和動機伯克利加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克拉克洪(Kluckhohn)和斯德爾伯格(Strodtbeck)提出來人類的價值傾向理論,他們認為人類由於共同的進化歷史,我們必須回答一些共同的問題,根據人類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他們提出來不同價值的測量心理學家阿爾伯特(Allport)還提出來人其實是有不同的側重社會心理學家(Rokeach)更加認為人類的價值觀念是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物,因此他發明了系統的價值觀測量,來分析、了解、預測人類的價值及其它對人的影響他把我們的價值觀念分成兩類:1.終極型價值:舒適自在的生活、有成就感、平等、智慧、家庭幸福、內心的和諧、自我尊重、社會認可、真正的友誼、國家安全2.工具型價值:有抱負、心胸開闊、有勇氣、寬容的、樂於助人、誠實的、富於想像、有獨立精神以色列心理學家施瓦茨(Shalom H.Schwaxtz)發現人類的普適的價值理念應該包括:1.權力:權威,領導地位;2.成就:成功,能力,影響力;3.享樂:快樂,享受生活;4.刺激:大膽刺激的行為,多樣精彩的生活;5.自主:創造力,自由,獨立6.道德:博大胸懷,社會平等公正,美麗與自然地融合內心的和諧;7.慈善:樂於助人,誠實,寬容,責任,友誼;8.傳統:生活中的自我定位,謙讓,虔誠,尊重傳統;9.社會整合:自律,服從;10.安全:國家和家庭安全,社會秩序穩定,健康,歸屬感。十一、學習與記憶第1課 什麼是學習學習:通過經驗和訓練所產生的行為和心理的相對持久的變化心理學家有關學習的理論通常就分為兩種(1)關心行為變化的學習理論(2)關注心理變化的學習理論聯想學說——行為變化最核心的的學習理論第一位對聯想學說做出貢獻的學者是著名的心理學家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他就提出試誤聯結學說。餓貓實驗:由桑代克設計,就是把一隻飢餓的貓放在迷宮裡頭,看這個貓是不是能夠找到一些方法來獲得箱外的食品,這個迷宮有很多的機關,如果這(只)貓無意之中接觸了這些機關以後,發現的如何走出箱得到食品的方法,這就是說這個貓形成了對刺激,就是各種機關和行為,就是逃出這個迷箱之間的一種聯繫所以,試誤聯結說認為人類的學習是對刺激和反應之間建立聯繫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心理學家通常所說的刺激與反應聯結理論桑代克提出學習的三個定律:(1)準備律:準備不是指學習前的知識準備或成熟方面的準備,而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開始時的預備定勢,屬於動機範疇。(2)練習律:指學會了的反應,經過多次重複練習後,會增加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否則這種聯結就會減弱。(3)效果律:指決定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機體的行為後果,凡是導致滿意後果的行為被加強,而帶來煩惱的行為則被削弱或淘汰。第2課 刺激與反應(經典條件反射)俄國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對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繫過程做了一系列的有趣的實驗,有關巴甫洛夫狗對食物的一種反應食物:無條件刺激;鈴聲:條件刺激時間間隔:間隔半秒到五秒條件:條件刺激在無條件刺激之前,另外條件刺激一定要給我們產生一種預示的作用,也就是讓人和動物對條件刺激有一定的心理的準備和提示學習就是對中性刺激形成條件反應的一種努力過程條件反應其實也可以消失,也可以恢復。很多情況下,只給條件刺激不給無條件刺激,這種條件反應就會逐漸消逝,如果我們再將這樣的反應給予無條件的刺激,我們也會恢復動物之間的條件反應刺激泛化:對類似條件刺激的其他的刺激,人和動物都會產生條件反應,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人對娃娃臉的偏愛辨別的效應人和動物都能夠辨識各種條件刺激高級性的條件反應:一些強的條件刺激本身也可以變成無條件刺激經典的條件反射可以解釋人和動物的很多的學習問題,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它更多的關注的是機械式的刺激和反應,沒有分析 理解 考慮人的主觀意識人其實是經常做的是一些有意識的行動,這種有意識的行動心理學家斯金納就把它叫做操作操作:我們大腦指導下的有意識的行動斯金納B. F. Skinne設計的一系列的實驗來驗證他的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那麼著名的斯金納箱就是這種研究範式很重要的設計第3課 懲罰與強化1.操作性條件反射正是因為人類的行為需要很多結果的獎勵,因此斯金納提出促進人類學習的強化理論和懲罰理論強化是增強反應頻率的一種方法正強化:獎勵我們喜歡的事情負強化:排除一些負面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比如:如果你好好學習我就不會把電視關掉不讓你看世界盃的足球比賽懲罰是為了降低某種行為出現的頻率正懲罰:直接提供負面的刺激,讓他不出現這樣的頻率負懲罰:移除一些正面的刺激,如:如果你睡覺,就不讓你晚上看球及時強化產生的學習效果更好,延遲強化產生的學習效果要差無序的強化相對不規律的強化,反而產生積極的結果強化分成一級強化和二級強化:一級強化:指滿足人和動物的基本生理需要二級強化:指任何一個中型刺激如果與一級強化反覆聯合,就能自身具有強化的性質經典條件反射與操作條件反射的區別:經典性條件作用:(1)反應:無意的,自動的(2)習得性:事件的相互聯結,條件刺激可以預示無條件刺激(3)消退:當反覆只呈現條件刺激時條件反應會減少(4)認知過程:被試會形成一種期待,即條件刺激可以預示無條件刺激(5)生物傾向:自然傾向會抑制那些容易聯結的刺激與反應操作條件反射:(1)有意的,操作於環境的(2)講反應與其結果相聯結(3)當強化停止時反應會減少(4)被試會形成某種反應會得到強化或懲罰的期待,他們也可以表現出在沒有強化下的潛伏(5)生物傾向:有機體在學習與他們自然行為相似的行為時效果最好,非自然性行為也會本能地後退到自然行為。2.觀察波波娃娃實驗——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觀察其實也是我們學習的一種有效的途徑,班杜拉設計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心理學實驗,就是請小孩去觀察大人對待波波娃娃的行為。從這個實驗我們看出人類的暴力行為有可能是我們模仿其他人的行為所產生的一種結果直接強化:行為者的行為直接通過外部因素得到強化替代強化:觀察者看到榜所受到的強化而得到強化。班杜拉提出來我們的強化除了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條件反射所提出來的這種直接的強化,其實還有一種替代的強化,也就是說用其他的概念、思想、獎勵來代替直接的強化自我強化——通過設定某種目標來體會目標實現以後的快樂3.頓悟學說科勒(kohler)的頓悟學說,科勒發現在觀察猩猩解決問題的過程就可以看出猩猩在很大程度上,其實是通過頓悟來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他設計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猩猩其實一開始對所有解決問題的方案都是茫然無知、一片空白,但是通過自己的嘗試,它就不斷地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產生了一種頓悟的效應。對頓悟學說來說,學習就是對各種知覺的重新組織我們伯克利加州大學心理系系主任托爾曼教授是行為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觀察老鼠學習迷宮的時候就發現老鼠其實通過不斷的學習形成了對迷宮的一種認知地圖的認識,一條路走不通,它嘗試走另外一條路,這條路走不通,嘗試走第三條路這就是後來認知心理學圖式學說的起源我們人和動物的學習除了產生行為的變化、認知的變化,也可以產生情緒的變化習得性無助研究:著名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教授設計了一個有名的實驗,讓動物不能夠解決它目前的困境,它將一(只)狗放在斯金納箱中,就想看一看這(只)狗能不能學習到逃脫電擊的方法。如果已設計出一種情境,讓這隻狗無論嘗試什麼樣的方法都不能夠逃脫電擊的命運,這隻狗就很快變得無助、無奈,躺著等電擊而不去解決自己的問題第4課 什麼是記憶程序性記憶:程序性記憶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記憶,包括對知覺技能,認知技能,運動技能的記憶。自傳體記憶:自傳體記憶指對個人複雜生活事件的混合記憶,與記憶的自我體驗緊密相聯。記憶就是我們創建、維持、提取與自身過去有關的信息的心理操作工具心理學家認為人其實從一出生就有記憶的過程,我們對自己最早的記憶大概是兩到四歲之間,這個時候我們人能夠記得住當時發生的很多的一些事情,但是只有到了七歲以後,我們早期的記憶才會形成有聯繫、有邏輯、有聲有色的故事記憶是如何形成的呢?記憶又是如何被我們使用的?心理學對記憶的研究分成對信息的編碼、信息的儲存和信息的提取三個過程1.信息的編碼:我們把感官信息變成可以操作、可以使用的心理信息的過程編碼類型還可以分成語義編碼(快速)、表象編碼和組織編碼(身份證、電話號碼)2.信息的儲存海馬是我們人類記憶信息儲存非常重要的區域,神經化學激素對於我們的記憶儲存也有很大的作用外顯的記憶:陳述性、知識性的記憶內隱的記憶:儲存在我們的身體、行動之中3.信息的提取人類的記憶系統沒有回放的過程,我們往往要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來提取各樣的信息(1)回憶的方法有順序的回憶:根據時間的流向,來回顧已經發生的事情對偶的回憶:通過某一種關鍵的詞來對應過去發生的一件事情自由的回憶:不受限制的,隨意的回憶過去發生的事情(2)再認的方式:通過呈現某種刺激,看一看我們能不能識別這種信息是過去已經經歷過的信息,還是一種全新的信息(3)內隱記憶的方法來實現最常見的內隱記憶方法就是詞幹補充方法:我們讓被試完成一個沒有完成的詞,看一看被試是不是能夠準確的填充 完成所對應的詞句第5課 增強記憶的方法感覺記憶:人對我們經歷過的各種外在事物的感官系統的記憶,如雞尾酒會效應,講的就是在一個熙熙攘攘的酒會上,如果有人喊你的名字,你會很直覺的對他做出反應,因為你的感官記住了與你有關的信息。心理學家斯珀林(Sperling)就發現我們人其實存在著感官記憶,讓我們對過去閱讀過的字句進行全面的回憶,我們往往不能夠記住很多事情,但是如果讓我們部分的回憶我們記過的事物。我們反而能夠把所有閱讀過的詞句報告出來。所以部分報告方法深刻的揭示了人類看到的、記得的東西其實比他能夠回答出來的東西要多很多短時記憶:著名心理學家喬治.米勒發現我們的短時記憶能夠記住的容量不超過七加減二長時記憶:長時記憶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它的組織性,所有的信息都是按照某種特定的規律、方式、特性而組織起來,語義網路應該是我們大量的信息存在於長時記憶系統的主要的表徵形式,各種概念、各種事物、各種辭彙組成了相互關聯的網路系統,觸發其中一個網路系統,我們一定能夠記得住其他有關的系統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由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發現前攝抑制:舊信息對於新的信息的提取、儲存的干擾作用倒攝抑制:新的信息對於舊的信息的提取作用有什麼辦法可以提升我們的記憶,讓我們編碼更有效一些,儲存更長久一些,提取更快速一些呢?(1)練習時間對於我們的記憶(2)語義加工的能力(3)位置(4)減少干擾(5)環境的恢復(6)情緒(7)行動: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已故教授賽斯·羅伯斯(Seth·Roberts)在去世之前從事的一個有效的工作,就是要探索一下運動對於我們學習記憶外語單詞的幫助的作用十二、積極心理學第1課 什麼是積極心理學聯合國前年(2012年)宣布3月20日是國際幸福日2009年4月2號的《時代周刊》公布了美國總統的一個治國秘密,就是他有20多位心理學家作為他的國策顧問,英國首相卡梅隆他的行為決策團隊就有十幾位心理學家哈佛大學幸福課的主講人泰勒·本沙哈爾他就發現,過去幾十年人類的心理學家討論了很多負面的心理的問題,討論了很少的積極心理學問題,有關抑鬱、焦慮、恐懼的研究遠遠多於幸福、希望、快樂的研究著名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的成名的工作是有關人和動物的習得性無助人類的自然選擇其實還需要另外一種選擇機制:異性選擇、文化選擇、愛和責任人類和動物不一樣的地方:我們是一個直立的動物人類與動物第二個很重要的差別:人類的女性有比較狹短的骨盆,雌性動物的骨盆比較大人類與動物的第三大組織形態學的差異:我們有大量的裸露的表皮,它的主要作用是讓我們增加接觸的快樂;我們人類的巨大的不成比例碩大的大腦,也是我們人類選擇出來的積極的天性,如此巨大的大腦,主要是與我們的語言加工能力、我們的理解能力、創造能力、想像能力密切相關當我們抬頭挺胸的時候我們的迷走神經舒展、開放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人類世界有兩件偉大的事物,天上的星星和心中的道德第2課 什麼是幸福維斯康辛的心理學家理查森就發現我們人類在觀看快樂嬰兒的照片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前額葉的左邊,也就是我們左耳朵的前方其實有一個對應的幸福活動中樞;如果我們在觀看悲慘的照片的時候,我們的大腦的對應的區域在右半球我們也會出現一些活動的區域幸福也與我們的健康密切相關,幸福的人得抑鬱症的概率要少,得冠心病的概率、風險要少,幸福的人得重大疾病的比例要低非常之多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就發現,積極心理的治療方法,傳統的醫藥的治療方法,心理治療的方法對抑鬱症都有同樣的積極的治療作用幸福也與我們的工作密切相關,快樂的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強,談判的效率要高,工作的效率要高非常之多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阿瑪.貝爾就認為幸福其實是巨大的創造力的心理源泉,他研究了一些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著名的創造力的人才,就發現這些人在獲獎之前其實都有一些特別快樂的幸福的經歷著名心理學家艾德.迪納十九年一直研究一批積極快樂的人,就發現這些人十九年以後他們的基本工資就要比那些不快樂的人、不積極、不樂觀的人要多2.5萬美金,幸福可以讓你比別人多得將近一倍的收入積極心理學的奠基人馬丁·塞利格曼教授提出來著名的PERMA模型:P指的是積極的情緒E指的是(engagement):指的是幸福的人,它一定是與人相連、與人聯繫在一起、與生活緊密與工作絕對的融入R(relationship)指的是關係M(meaning)代表的是意義A指的是(accomplishment)一種成就第3課 積極樂觀的人生積極心理學發現弘揚優勢的人其實比修正缺點的人更容易發揮自己的特長著名積極心理學家艾德.迪納就認為如果一個人滿意自己的生活,覺得自己已經獲得生活中應該取得的事情,如果生活可以重新來一遍,沒有什麼需要改變的地方,那麼這個人一定體驗到了主觀的幸福感。主觀幸福感:主觀幸福感是指個人根據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進行整體評估而產生的體驗。包括正性情緒、負性情緒和生活滿意度三個方面。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就發現那些特別成功的人往往報道在生活和工作中間一種特別的經歷,就是在做自己特別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往往容易進入到一種物我兩忘、天人合一、酣暢流離的幸福境界,他把它叫做福流體驗(flow):福流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1.內在動機,想做;2.高度注意,不分心;3.自我意識的暫時喪失,廢寢忘食;4.行動與意識相融合;5.時間過得好快;6.對當前活動有控制感,感覺能做好;7.活動中一直收到反饋;8.挑戰性與能力平衡;9.有明確的活動目標。這種福流狀態有五個特別重要的行為特徵1.全神貫註:沉入在你自己所喜歡的事情之中2.物我兩忘:忘掉了時間和空間的存在3.駕輕就熟:對所從事的事情有一種控制感,有一種快樂感4.體驗過程:也就是我們知道每一個回饋,知道我們需要達到什麼樣的境界5.主動積極:一種發自內心的快樂的、幸福的、積極的體驗第4課 幸福的方法中國人幸福的五道,這五道就是五種施捨:1.顏施2.身施心理學家瑞恩.富勒就發現積極的運動甚至可以治療人類的一些抑鬱症:體育活動的效果與抗抑鬱葯和抗焦慮葯的藥效基本上是一樣的。每天十分鐘的體育鍛煉就能產生積極的效果,三十分鐘產生理想的效果。3.言施積極心理學家羅薩達研究了人類各種各樣的夫妻關係和工作團隊,他就發現那些充滿了積極溝通的方式的夫妻和團隊,工作效率、忠誠度、互信度、滿意度和效率其實都更加的突出4.眼施5.心施著名哲學家王陽明就提出來,不需要思索就能夠判斷出對錯的觀念,那麼這就是我們的良知著名的心理學家喬納森.海德(Jonathan Haidt)就認為道德意識很大程度上是與我們的情感反應緊密相連看見一件不道德的事情,有的時候我們都不一定能夠找到它的一些原則上的錯誤和問題,但是我們直覺上就覺得它不對,不應該著名的電車難題:就是讓我們判斷當一個電車失去控制,沿著軌道轟隆隆的跑過來,軌道上不幸的綁了五個人,如果你什麼都不做,這五個人就會被電車撞死,但你正好站在一個扳道的旁邊,如果你一推這個扳道,這個電車就會轉向到另外一個軌道上。但不幸的是那個軌道上綁著另外一個人,很多情況下,人們覺得我們是可以接受這樣的道德挑戰。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個故事稍微換一換,這時候也是有一輛電車失去控制沿著軌道轟隆隆地跑過來,如果你什麼都不做,軌道上綁的五個人就會被撞死,但是這個時候你沒有扳道可以用,不過有一個大胖子正好站在你的旁邊,你把他一推下去,這個電車就會被這個大胖子的體重給阻擋住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喬舒亞.格林(Joshua Greene)就認為在後面這個情況下,我們的情感反應是更為強烈一些,因此人類的良知其實是與我們情緒的持久反應密切相關積極心理學發現,善良的人對生活更加滿意,善良的人其實也更加慷慨,善良的人獲得的社會支持、社會回報其實比自私的人更加多一些,善良的人更加容易有道德的追求,更加有強烈的社會關係、社會網路最後我希望以我們清華大學著名教授中國社會學奠基人費孝通先生的16字決來完成我們心理學概論這個模塊的教學,費先生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7.嘗試錯誤理論是誰提出來的: BA 斯金納B 桑代克C 班杜拉D 華生8. 下面哪幾項與記憶的神經生物基礎有關: ABCDA 神經突觸B 顳葉C 間腦D 海馬E 前額葉皮層13 下列哪些是屬於視網膜的感光細胞:ABCA 視錐細胞B 雙極細胞C 視桿細胞
推薦閱讀:
※男士商務著裝:怎麼穿是一門大學問(多圖)
※和大家聊聊我的城市觀和職場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斯坦福大學開少林功夫課 大和尚執教(圖)
※如何看待每天早起晚歸學習成績還是平平甚至比較差的同學?
※大學刀術第二段----楊永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