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自當「白鼠」 探索8年找到「肥胖細菌」

你還在為自己為何肥胖煩惱嗎?經過八年堅持不懈的努力,近日,上海交大教授趙立平實驗室的一項研究給胖友們帶去了福音,「肥胖細菌」終於找到了!他們通過臨床實驗發現,一種叫做「陰溝腸桿菌」的腸道條件致病菌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元兇之一。這是國際上第一次證明人體腸道有些細菌的確有引起肥胖的能力。該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微生物生態學領域的頂級學術期刊《The ISME Journal》(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會刊)上。親自當「小白鼠」成功減重人體的腸道里生活著大約1000種細菌,統稱為腸道菌群,總重量大約有1.5千克,其細胞總數量是人體自身細胞總數的10倍,編碼的基因總數量是人體基因總數的100倍。腸道菌群如何影響人體的健康,一直是微生物學家關注的問題。2009年,趙教授創造「菌群養生法」。他們當時研究發現,人類的很多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和冠心病等,都與腸道細菌密切相關。而且飲食結構與腸道菌群組成關係是最為密切的。通俗點說,吃什麼飯就養什麼菌。趙教授把自己當成 「小白鼠」,實踐「菌群養生法」。身高1.73米的他,體重最高曾達到90公斤。他用中國葯食同源的食品和一些新資源食品調理自己的菌群,成功地將體重減少到70公斤,高血壓、脂肪肝和慢性疲勞症等亞健康狀況也全部消失。今年6月,連同瘦身前後的對比照片一起,他的減肥故事登上了美國《科學》雜誌。除了身體力行外,趙教授還將他的「綠色減肥法」放在博客上,與大家分享。裡面毫無保留地列出了減肥菜單,甚至具體到食物的製作過程。探索八年捕獲「肥胖細菌」為了研究腸道菌群和肥胖的關係,2009年,趙立平開始進行他的第一項臨床試驗。他們召集了123名「肥胖志願者」,為他們確定了一個9周的方案,量身定製膳食,讓他們定期接受腸道菌群和代謝參數的檢測與監控。他們在規定飲食終止後的14周內對90位患者進行了追蹤。 93%完成該實驗的參與者體重減輕了約7公斤,同時,腸道中產生毒素的細菌減少,有益菌增多。受這個實驗的鼓舞,趙立平又在另外3個城市開始了試驗,希望在超過1000名志願者身上進行試驗。其實,早在2005年,當趙立平將腸道菌群的工作開始向肥胖聚焦時,他就堅信,一定會找到一些具體的細菌種類,它們在肥胖的發生中起著關鍵作用,或者促進肥胖,或者抑制肥胖。經過八年的不懈努力,他終於為第一個這樣的細菌「驗明正身」,它叫「陰溝腸桿菌」。在狩獵「肥胖細菌」的實驗中,趙立平挑選了一名體重175公斤的男性肥胖症患者,他們在臨床研究中發現,有一種可以產生內毒素的條件致病菌在這名肥胖患者腸道里過度生長,佔總菌量的三分之一,它就是「陰溝腸桿菌」。經過一種特殊設計的營養配方干預後,這種細菌數量很快下降到檢測不出來的水平,患者的體重在近半年裡下降了51.4公斤,血糖、血壓和血脂也從「三高」恢復正常。隨後,趙教授的博士生費娜把這個細菌分離出來,接種到無菌小鼠體內,造成了嚴重的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早期癥狀——胰島素抵抗。「我們發現,在這名肥胖患者的腸道內,陰溝腸桿菌比正常人要高很多。當他開始變瘦時,這種細菌幾乎找不到了。 」趙教授說,類似這種陰溝腸桿菌的條件致病菌幾乎人人都有,一般情況下不會引起健康問題,只有在某種特定條件下才會致病。比如,人體動了大手術,做過放療或化療後,身體受到嚴重損傷,菌群結構會嚴重失調,這種細菌從腸道移位到血液和內臟中,就會引起嚴重的敗血症,甚至導致個體死亡。過去,人們可能認為,這種細菌只有在發生移位時,才可能引起危重病人的死亡,這是一種很特殊的情況。如今,趙教授研究發現,腸道內「陰溝腸桿菌」數量增加,也會引發炎症,造成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等癥狀。首次證明腸道細菌引起肥胖趙教授實驗室找到的這種病菌可以產生內毒素,能夠讓本來吃高脂飼料吃不胖的無菌小鼠發展出嚴重的肥胖症,同時能夠引起小鼠炎症和胰島素抵抗,也可以關閉消耗脂肪需要的基因、激活合成脂肪的基因,是國際上一直在尋找的能引起肥胖的細菌。趙教授實驗室在做這項研究時,遵循了證明某種細菌是引起傳染病的病因的「科赫法則」的要求,先在人體內發現某種細菌與肥胖相關,然後把這種細菌分離出來,讓動物發展出肥胖症,從而證明這種細菌是該病人肥胖的原因而不是結果。在趙立平看來,這次研究最重要的意義在於,第一次證明人體腸道有些細菌的確有引起肥胖的能力,它們在人的腸道里過度生長是肥胖的原因,而不是結果。趙教授說,比如,肥胖的動物腸道里的條件致病菌多了,但究竟是胖了以後才多的,還是多了才導致肥胖了,過去的實驗並不能說明兩者之間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而現在,我們在人體中拿到了最直接的證據,是因為腸道里的條件致病菌多了,所以才引起肥胖等癥狀。 」「這項工作為分離鑒定更多的參與人體肥胖和糖尿病的細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術方法。 」趙教授說,陰溝腸桿菌只是「致胖細菌」的一種典型代表,沿著這個方向深入下去,可以闡明腸道菌群如何與飲食互相作用,引起肥胖和糖尿病的機制,有望發展出以腸道菌群為靶點、預防和治療肥胖、糖尿病的新方法。營養干預減肥法因人而異「肥胖細菌」找到了,令不少胖友們歡欣鼓舞。他們最關心的是,找到肥胖細菌,如何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養配方干預,最終消滅它們?「常常有不少網友、朋友問我,到底怎樣吃才能減肥。這確實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事。 」趙教授非常謹慎,在他看來,營養干預也要因人而異,如果籠統地說,盲目效仿,可能會引起讀者誤會,效果不佳。「比較理想的狀態是要分析人體菌群結構,以及內毒素和炎症情況,通過『葯食同源』的食物改變腸道菌群。」趙教授說,比如通過食用一些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以及苦瓜和黃連素等苦的食物和植物,對有害菌進行壓制,對有益菌進行扶持。另外,薏仁、山藥等食物也對有益菌的生長有促進作用。 「不過,也要根據人體體重和炎症的變化,不斷調節營養干預方案。 」因此,針對腸道菌群進行減肥,需要在受過訓練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切忌道聽途說,盲目跟風。


推薦閱讀:

3招最快最有效的運動減肥法,讓你從此告別肥胖!
愛吃薯條的男人容易痴呆、肥胖、患冠心病
肥胖帶來的4大心血管危害
肥胖也是一種營養不良?

TAG:細菌 | 教授 | 肥胖 | 探索 | 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