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妙果老師講解道德經之學用者感悟】信,能讓你站上偉人的肩膀看世界

新年伊始,有幾位老師要我講講為什麼要放下學了許多年的《易經》,轉學《道德經》?還有我學《道德經》有什麼體會?

說來慚愧!因為過去數十年,我其實一直鑽在《易經》的枝葉之中,而沒有真正找到過根,我總是在用人為外求的方法,去研究和化解命理人事以及風水環境中的各種問題,雖然在不下萬件的案例中,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實在說:儘管我曾經自以為已經認識了一定的生命法則,內心裡卻始終不踏實,始終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困惑:那就是催官求財這些與因果定律背道而馳的做法,在它有效的背後意味著什麼?

為此,我九十年代初,又開始兼學佛經,但因資質愚昧,確切地說是始終還是放不下自我的觀念而少有收穫。

帶著許多問題,2010年我有幸走進了對《道德經》系統探討的課堂——《道德經》學用研習營。之前,我對老子有些文句有很大的誤解,甚至產生過一些偏見。那時,如果說《易經》是無字天書,那麼我總覺得要讀懂《道德經》這本有字天書,也許更難。不然,近三千年來它也不會一直不入民間,而成為歷代帝王之學,成為學者們放在象牙塔中研究的文章而束之高閣。

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2012年,我經歷了一場生死之災,這也是我十年前就自測到的,而且我一直認為:有些病是可以治的,但命是難以逆轉的。但是這一次,我生命不可思議地逆向改變,也終於讓我讀懂了老子那句「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特別是後面那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這句話對我是當頭棒喝,也讓我如夢初醒!方知以往所學,其實只是一種小術,完全不是大道!

這讓我聯想到,以往所謂讀《道德經》難,那是因為我雖然找到了一個好老師,但是沒有入心去聽、去讀、去悟,反而用我的膚淺認為去理解老子智慧深邃的教導,這就好比是一個小學生去解1十1的哥德巴赫猜想,其實是自己的智慧欠缺和學習的方法有問題。從此以後,我就帶上恭恭敬敬的心再去讀,再和大家一起牽手探討。忽然覺得她就是我們中國老祖宗最早的實話實說,句句在理。說它容易,因為其實她早就深入人心,比方老子所說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知足常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等等,幾乎老孺皆知,哪有什麼望而生畏?

從此以後,再碰到疑難問題的時候,我有時會按照老師指導隨便翻開《道德經》的某一章去細細地品味,總覺得老子就像在面對面告訴我什麼……譬如老子那句:「吾所以有大患者,以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更讓我學會了坦然。你憂,有什麼用?怕,有什麼用?這種小我式的恐懼害怕,只能對人起到一個雪上加霜的壞作用。後來,每當我碰到一些足夠揪心問題的時候,反倒變成了我最能去領悟《道德經》內涵的時候,什麼都會輕鬆飄過。所以,人到迷茫的時候,《道德經》就是一本人生說明書,就是一冊生命的導遊圖!

所以,我經常會想:如果我到今天沒有接觸到《道德經》,那將是一種遺憾;如果我沒有和大家一起牽手人生,進入對《道德經》的這種研討,我到今天也許都很難能體悟到宇宙生命的真相和人生的價值意義——正是在《道德經》這本東方三千年前的最早的自然科學大典、最偉大的智慧庫中,我才真正找到了能改変人生命運的至簡大道,才讓我至今有了清醒的認識:一個人即使身懷法術萬千,遠不如留存真和善之初心一念!

說實在的,我並沒有放棄繼續學習《易經》,而是在學著把《易經》、佛經、《道德經》三本書結合在一起讀,一起重新用的時候,我真正感受到了大道智慧的圓融,給我生命帶來的那種全新的覺知和衝擊。

至於這些年來,我學習《道德經》的其中幾點個人體會,同大家一起分享探討,更主要的請各位老師斧正!

一、《道德經》81章,在我心中都講了什麼?

簡而言之,《道德經》是講述宇宙萬物生命真相的百科全書。但我對老師指出其中著重論述的是人道、聖人之道、天道三個層面,倍感受用。老師把學用《道德經》,用攀登人生三層樓來比喻,這既指出了學用的過程,又講明了學用的方法。這種深入淺出的形象講述,對我可謂綱舉目張,很容易就把我引領進入《道德經》的殿堂。

1、先說人道

《道德經》中包括講孝道、師道、用兵之道、為人處事之道等等。人道更講和諧;講虛心謙下,講厚德載物等,其中包涵許多哲理,比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曲則全,枉則直」,「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等等。東漢未年的張道陵,還以老子的修身養性之道,創立了道教。

2、聖人之道

講「為而不爭」;「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講「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等等。《道德經》有三十多處都是對聖人之道的描述,可謂重中之重,隨處皆可引用。

我想談談我個對「聖人」兩個字的過去和今天的理解:過去我是敬畏有加,只覺得神聖而又離我們的生活十分遙遠,有誰能進入到「無我、無為」的境界呢?

今天當我用毛主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九個字去解讀時,卻豁然開朗:毛主席說的人民,是全世界人民大眾!因為只有服務大眾,才能產生大愛之心,才會升華到這個「全心」,而這個全心,正是一種無我的境界!當人生全意之時,實際已進入「無為」的境界!因為正是這種不懷任何目的性的付出,才能真正在自然的無為中,做到「無為而無不為」!人民的好兒子雷鋒、焦裕祿就是這樣代表。

3、天道:講「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這是起平衡作用。這是與人道的最大區別,因為「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會造成二極分化的矛盾!而 「天之道利而不害。」「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之道,不爭而善勝?等等。什麼是天道?我認為這是宇宙間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無形自然法則力量,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4、回過頭來,我們再從哲學的角度看這三層「道」義的根,都源自於那個無形無象,無始無終,創造了時間、空間,卻又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大道。

二.讀《道德經》不可不知四個字:「正言若反」,即正面的話好像反說一樣。

比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讓人一時難以接受,但細想起來,這才是種絕無文過飾非的實話實說!我們還要記住老子的另一句話「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怎麼說?因為有些深奧的德行,初看不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鑒定,最終會看到他的通達和圓滿。所以,如何掌握學習方法和理解的過程很重要。

1、比如:我這些天常在想一個問題:老子說的「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和「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說的到底是不是矛盾相反的兩回事?還是一回事?

幾千年來,社會都在講仁義禮智信和孝道,以此來教育引導百姓。「仁」的本意是同情友愛,但這些本來很好的倫理觀念,帶上了明顯的階級性時,就成為了一些人假仁假義的外衣。以種種理由為自己辯解標榜掩飾,致使道德的淪喪越演越烈。

我們常會把凶暴行為稱成為虎狼之心,這是因為虎吃人。但正因為人又把虎皮做成褥子顯威風,吃虎太多,虎又成了保護動物。還有殊不知虎狼也皆具骨肉之親,不乏仁義之道,更不要說畜類之乳羊跪哺,鳥類之烏鴉反哺等,更絲毫不比人差親情之仁。

而標榜自由世界的美國,處處以國際警察自居,以保護人權為名,骨子裡進行顛覆別國政權,製造戰爭動亂,讓千百萬人顛沛流離。這種假仁假義的所謂人權,又居心何在呢?

所以,老子對這個世界,用「道生之,德蓄之」六個字,直接指出:這個由大道所生的宇宙世界萬物,根本上必須要靠「德」來蓄養。而真正反應德性的,是老子所說的「聖人之德」,是對人有德,而從不自以為有德;雖用仁而從不自以為有仁!處事自然而心裡從來沒有什麼親疏、貴賤之分。當這樣一種社會正氣——由物形之的形式體現,到一定階段成為勢成之時:也就是說,當尊道貴德成為社會普遍風氣之時,才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各種矛盾問題。

所以,老子說的這個「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真正的平等,是毫無偏私地按照自然規律而造福天下萬物!而不是為一人、一事、一物之私而施!因為它恰恰是天下為公的大仁!是一種沒有區別心的「至仁至義」!

2、那怎麼來看「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關鍵詞在所謂的「聖人」和「百姓」上。為什麼要說「百姓百心」?因為百姓大都以如何符合我的認為、我的理念、我的喜好為己心,很多時候帶著執著和自私。

什麼叫聖人?這是已悟得了大道自然,知道萬物同一體的人。所以聖人不是以自己或哪一個、甚至也不光是以多數的百姓心為心,因為就像毛主席說過的,有時真理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所以所謂的聖人,是能夠既圓融大部分人的意志,又能將一切引導到遵循大道規律辦事的人。因此這兩句話,其實說的是同一回事。我就是這樣不斷地舉一反三,覺得能夠比較輕鬆地走進《道德經》的內涵。

三、《道德經》五千言,其實大道至簡。

1、比如我們上面講到了「道生之,德蓄之」;講到了萬物同一體。

但有個問題:我們同山河大地,禽獸樹木等等一切東西,怎麼會是一體呢?《道德經》42章做了簡單的總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首先要注意,這裡的:「生」不是生出、產生的意思,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演變。這裡老子告訴了我們宇宙萬物生命的簡單真相——那就是「宇宙萬物」都出自於這個「道」,道生出負陰抱陽的太極「一」,太極則分出二儀陰陽;二儀又生清、濁、和三氣:分別為天、地、人。所以這個三:由天施、地化而洐生出萬物,成為了萬物的本源!

那萬物與人的關係又是什麼?它們是與人來共同亙相長養的,是一種平行又平等的關係。所以老子說:「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矣」。人在四大里起什麼作用?古有女媧補天,愚公移山之說,可見人是來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不是來破壞自然環境的!我們人是與天地萬物共同互補,共求生存發展的!當然可喜的是,保護環境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人類總想知道天地是如何創造生命萬物的?老子告訴我們:「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就如同父母交合,陰陽開始運動之時,這種沖氣的最終目的及結果是和!所以說「和」是萬物生成和發展的必須過程和大根!所以由此再追根溯源,從萬物回到的生她的「三」,從「三」回到生她的「二」,從「二」再回到「一」這個大道源頭,我們就會發現所有萬物,都是這個一生出來的!所以萬物同「一」體!這實在是至簡的大道!

2、還有很久以來,歷史上對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爭論,至今未休。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到六十歲時候,對此問題也講不清所以然。只是一味地用書本上學來的一管之見,像井底之蛙看天,認為只有現代那種觀測求證才叫科學,其他都是唯心主義觀。因此很長時間我的這種人云亦云的學習態度,實際上正好似活生生地把一個人的思想和他的肉身一分為二。但老子一句話,最終讓我茅塞頓開:「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觀其徼。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在老子的眼裡,唯心與唯物都是了解宇宙世間無窮奧秘的對立的統一。原來「一分為二」是「用」,是分析問題的方法;「合二為一」才是「體」,這是缺一不可的二者,這才是這個世界完整的本來的面目。

四、記住老師的「學用」二字。

學習《道德經》,是為了覺知生命的力量和意義,而這種覺知最終還是為了覺悟!因為只有覺悟了,我們才能更好地去服務全人類!

1、有人問我,覺知和覺悟有什麼區別?

我想,覺知充其量是通過學習和經歷,親身對世事萬物產生的一種感知,至多成為一種常駐心靈的智慧。而這一切,只是在為學日益的過程中產生!而覺悟是在這層基礎上,再通過踐行認知後,對宇宙萬物生命價值意義的又一次升華,是沒有了分別心後,一種無掛無礙的完全放下,這隻能是在為道日損的過程中產生!就如我們今天,在字義上的學習探索為了明道,在踐行中實習檢驗是在行道。明而不行,行而不明,都偏離了一陰一陽之謂道!

面對所有的發生——如果能夠從對《道德經》的學習中去內觀和思考:我們會發覺,其實一切都是自己的創造!而我們今天所做的,完全是在創造明天的一切。既然如此,我們只有首先改變自己從我做起!因為學以致用,學用結合,才是解決社會問題,提升人心道德的根本。

2、很多人都渴望能夠達到天人合一。生命要達到天人合一難嗎?難!難在我們不想,也不能用老子的聖人之道,去替代我們的人道觀念、百姓之心!

但說簡單又很簡單,簡單的只要放下自我,按照聖人之道去做,自然就聯繫上了天之道!比如孝道,儒家有句話「父母病子不遠行」。但在我們身邊,有不少老師對自己的父母敬愛有加,但她們在父母有病時,卻為了弘揚《道德經》的需要,還是義無反顧自費遠出為天下更多的父母付出愛心。這是「愛以身為天下」,這就是《道德經》里的真孝、大孝!

再深入說孝敬父母:孝是人道最起碼的做人準則。但若單是在生活物質方面去體現對父母的孝,還不是一種大道的高境界!老子說:「子孫以其祭祀,世世不輟」。這是告訴我們要不忘繼承祖宗之德!所以有不少老師,在明白了生命所以然後,知道人活著就要有一個責任和擔當:必須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善知識,一代代傳承下去,這才是大孝!

所以,他們不但帶著孩子學,還會常牽手他們的父母一起學習傳統文化。父母一旦過世,她們不會捶胸頓足嚎啕,因為他們已經覺知到萬物紛紜,都始終不離生死的變化,真正的盡孝是讓老人最後復歸本源時,能一路走好。

要說學好《道德經》,給我最大的啟示是:只有站在偉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才完全可以領悟到像「無」和「妙」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

那麼如何才能站上去?

我個人最深切有用的體會就一個字:「信」!因為如果今天我要想表達個人的什麼智慧,而不信老子所說,不學著老子的思想努力去做的話,恐怕再空悟五百年,也難入其境!

註:原文摘自《趙妙果老師講解道德經.學用者感悟集錦》

作者: 國良

編輯整理:道德經學用編輯部

(悟道心得,不設版權,歡迎轉載)


推薦閱讀:

孫婉容老師促我初識孫氏太極拳
第一節搖鞭斷宅概述 第一節搖鞭斷宅概述少年時跟師學藝,無意中在老師書簍里發現一冊
前妻助他成為台灣首富,58歲娶了小自己24歲的漂亮老師
胡松年先生與南懷瑾老師.准提法的因緣
老師看到這些考卷後,當場陣亡了~~~

TAG:感悟 | 道德 | 世界 | 道德經 | 偉人 | 肩膀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