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緒是個大問題,然而99%的家長,都不知道如何傾聽和支持!

家有兒女必關注,點擊藍字「孩教圈」訂閱哦!

廣告及商務合作請聯繫400-1683-001

孩子情緒是個大問題,然而99%的家長,都不知道如何傾聽和支持!

為此,孩教圈邀請了親子教育專家田香環老師於上周五在孩教圈微信群為大家分享了「家長如何傾聽和支持孩子的情緒?」的專題講座。

本文是6月24日孩教圈在線微課堂為大家帶來的「家長如何傾聽和支持孩子的情緒?」--上篇,以下是由孩教圈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字版,請大家重溫品嘗。更多微課音頻請下載APP 收聽。

從孩子出生一直到高考,大約十八年,這就是我們當家長最重要的使命和責任。 如果錯過這樣一個時期,恐怕很難彌補了。

在我20年的教學經驗中,作為一個老師,同樣作為一個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成長中,還有近幾年的個案諮詢中,我發現這麼一個道理:養育孩子容易,教育是很難的,拆開來說,就是養兒容易,教育難。這恐怕是我們家長們的心聲和呼聲。

在當今這樣一個時代教育孩子更是難上加難。環境變得複雜,生活壓力變得更大,誘惑也變得更多。爸爸媽媽忙於生計,可能就沒有更多的精力來親自帶孩子、照顧孩子。那麼隔代教育或者說散養的教育或多或少多了一些後患,再加上手機和網路的發展,更是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很多的誘惑。 也給我們做父母的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親子教育的是一個浩瀚的話題,今天我們不能面面俱到。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家長如何傾聽和支持孩子的情緒。

我們每個人是靠情緒、情感的支撐來活著的。好的情緒情感,有助於人的健康,不好的情緒情感,甚至能導致疾病,同樣的,好的情緒情感,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不好的情緒情感,可能會阻礙孩子方方面面的成長。

今天第一個主題,我們怎樣在情緒里彷徨?

1 孩子在情緒里彷徨

我在大量的案例和觀察當中看到,我們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在情緒里彷徨,得不到支持。情緒這個東西,是與生俱來的,在胎兒時期就有了。胎兒時期,母子一體,孩子能感受到的是母親的情緒和情感。所以我們在懷孕的時候老祖宗就告誡我們,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等一些教會,避免一生氣動了胎氣,影響胎兒。可見孩子的情緒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那出生之後還就會用哭,這個萬能的呼喚器來表達他的情緒、情感和他的需要。

可是事實上孩子的情緒、情感常常被無視,尤其是三歲以後,甚至父母沒辦法解決自己情緒的問題。大聲地訓斥、責罵孩子,使孩子在情緒里彷徨不定,甚至被嚇著。這也已經不是很稀罕的事兒了。

我現在說這樣一個場景。大家應該非常熟悉的。比方說有家一個孩子,她比較任性,自己說了算,經常用哭鬧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想玩遊戲啊,怎麼喊也不吃飯?大人勸說的話一點也聽不進去。這種情況下,哄也哄了,勸也勸了,各種辦法都用了,也不管用,這時候家長可能就會hold不住去打罵。

這個辦法也許會管用會兒,但是很快又陷入這樣一個惡性循環。大家看到了吧!很多的家庭從孩子三歲的時候就普遍感受到了這種辛苦。從孩子三歲一直持續地煎熬著,就在這樣辛苦的親子關係裡面對抗掙扎。

所以很多家長在智慧父母的課程中,他會給我說,哎呀田老師,孩子不聽話,非常難管,你打了它吧,就好那麼一會兒。甚至有一些中學生的家長給我反映,再大,打也不管用了。在幾個個案的學生當中,甚至有幾個孩子,和大人出現了一種應急抗對打的現象。來訪者、家長非常傷心,甚至絕望,整個身體是蜷縮在那裡的,覺得很無力,被自己的孩子傷到了一般。

世界上的父母無一例外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現在獨生子女為主的時代里,對孩子更是格外的關注和重視,總是以孩子為中心。一旦孩子出現問題,家長見陷入很大的困惑和迷茫。那麼,到底是誰出現了問題呢?

案例分享

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來做諮詢的一個男孩兒。他把他爸爸砍了,就是用刀把爸爸就是砍傷了。砍傷之後呢,這個小孩就不能去上學了,他自己覺得全校的老師和學生都知道了他的醜事,也不敢在小區住了,覺得鄰居都知道了他這麼一樁丟人的事情,就在外面的一個出租屋裡租了一間房,不去上學,宅在屋子裡面,媽媽陪著她。當這個家庭有媽媽帶來做諮詢的時候。我告訴他媽媽,爸爸必須來,如果爸爸不來的話,這個效果恐怕不好的。

因為憑我職業的敏感,我知道孩子問題的背後一定有家庭的問題。那麼一個孩子為什麼會無緣無故把自己的親生父親砍了呢?雖然沒有出現大事情。我猜測到他的爸爸在對待他的方式上,可能長期以來是不當的,要麼是暴躁,打、責罵的方式。

果然就像我料想的一樣。這個爸爸脾氣非常地不好,當孩子還是一個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開始寫作業,寫不好他就會撕掉,還必須重寫,寫不好不能睡覺、不能吃飯,甚至說著說著就變成武打片了。大家想想看。當一個孩子,他很小的時候,他十歲以前離開大的是活不了的,所以大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其實很委屈,很憤怒,他只能就是慢慢地忍著、抗著、撐著。

大家都知道有青春期對不對?青春期又叫逆反期,當一個孩子長到十二三歲,自我意識、獨立意識日益增強的時候,那麼他的自尊心也日益增強。如果家長再用原來那樣的一種方式對待孩子,恐怕就激起了孩子過往人生當中積壓的所有的憤怒的負能量。所以就出現了開頭我給大家介紹的那一幕。

這個孩子的爸爸打了孩子之後呢,他還有一個很壞的習慣。他的脾氣,一旦被激發出來,就是說動不動就容易被激發,沒有什麼事他也自己爆發出來,就好像它裡面的小炸藥包非常非常地多。非常容易發怒,喝點酒啊他發脾氣,稍微不如意呢他發脾氣。

如果看到孩子不聽話呀,或者考考試成績不太好啊,作業沒做好,那麼先是數落,三句過不了就開始動手打,更讓人生氣的是他打完了孩子,有時候還會打老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些朋友也是學心理學的。如果大家有了解的話,肯定知道男孩子天生有戀母情節的,他對母親有強烈的保護欲。

當他的父親打完了他,又去打他的母親的時候,這樣一個青春期的孩子實在受不了,然後情緒一激動,我跟你拼了,這麼一個刀就扔過去了。這個案例後面的我就不給大家多做分享,我就想以這個案例,想讓大家去思考一下,到底是誰出現了問題呢?

我想大家答案已經在心中。那麼這裡我想帶領大家再深入地去聽一聽,這個打人的爸爸他來諮詢室的時候,他的情緒是怎樣的。他情緒很失控,就是很痛苦,他忍受不了被親生兒子砍了一下這麼一個事實。他嘴裡罵罵咧咧的,我攤上了什麼?XX熊孩子,罵得挺難聽的,不能接受。

最後我引導他去看他這樣一個情緒是從哪裡來的?然後他給我分享,在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是這樣的,在那個物資比較匱乏的年代裡,爸爸就是很暴躁的,他通常就是被爸爸打的,打了不許哭。這樣一個挨打的爸爸,情緒的負能量堆積了很久,當它長成一個大人,做了父親的時候,他也是會打人的父親。

由此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如果父母不能讀懂孩子的情緒,不在意孩子的情緒和內心的感受,只是盯住行為,盯住孩子的問題,孩子就會覺得不被理解,不被接納,甚至是不被父母關愛的。

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可能會用哭鬧的、耍賴的方式引起家長的關注,也可能用沉默的、小心翼翼的、討好大人的模式去生存,但是我們作家長的很少能讀懂孩子。就這樣,在早期,親子關係就漸行漸遠了,以至將來孩子與父母之間內心失去連接。

到了青春期,大家會發現,親子關係要麼非常淡漠,要麼就非常激化。父母的話呢,還是聽不進去,孩子與父母呢,也不能很好地進行溝通。原因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我說到這裡,想必大家都有一定的觸動和思考。

那這給我們的啟發就是,孩子接觸情緒、情感的第一所學校就是家庭。孩子是在與父母的互動中學會情緒管理和情緒表達的。在這裡親愛的的朋友們,我想帶領你們一起反思三個問題。最好你能夠回頭再聽一遍這三個問題,反覆去問問自己。

第一,你會不會覺察並調整自己?

第二,你到底有沒有真正感受到孩子的內心和情緒呢?

第三,你對孩子的情緒問題能溫和而堅定地去接納,去面對,去引導嗎?或者說你是一個情緒溫和的家長,還是情緒暴躁急躁的家長呢?

如果你自身情緒比較敏感,波動比較大。易暴易怒的話,你就不會有好的情緒去帶給孩子。在孩子遇到一些情況的時候,就比較容易用情緒化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往往盯住行為,忽略孩子內心的感受。

從上面我們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家庭的能量場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情緒、情感的穩定性。我們就是這麼長大的。

假如你是一個脾氣比較急躁,比較情緒化的人,不妨去回顧一下在你生命的成長曆程中,父親、母親或者其他重要陪伴的人,一定有一個人的情緒也不太好,對待你的方式比較苛刻,比較專制,比較粗暴,或者是忽略了你,這種模式一直影響著你,直到現在。在過往的人生中漸漸塑造了我們今天的這麼一個情緒模式。

所以今天這堂課,不僅能支持到我們的孩子,也會支持到我們成年人,讓我們更好地學會愛自己,學會覺察調整自己的情緒,進而有覺察地進行情緒的管理。

剛才我說表達的主題就是,我們每個人在生命的成長都會在情緒里彷徨。在情緒里會傷人的父母通常在小時候也是受傷的小孩。 我們要不要把這種情緒的模式繼續傳遞給我們的孩子呢?接下來我領大家去看一看情緒不良帶來的後果。

2 情緒不良帶來的危害

如果孩子內心的情緒不被了解,不被理解,家長只盯住成績,只盯住他外在的行為表現,將來那就會有很多不良的後果。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看到過這麼一個案例,是四川一個學生高考之後選擇了自殺。新聞里說的是考了九十八分還會挨打,吃飯有動靜,筷子就會砸過來等等。孩子自殺的原因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深深反思的,甚至在上海幾年前有一個小學生,因為考了九十八分去選擇自殺,原因就是媽媽說了她,如果考九十八分就不要回家了。類似的案例,一個接著一個,今天我們不講別人的案例,我只是想和大家一起去探討去反思一下,如果一個人愛自己的話他會選擇自殺嗎?

那些孩子沒有學會愛自己。愛自己的孩子,就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學會接受自己的情感,不僅僅是快樂的情緒情感,也包括痛苦的情緒情感。哈佛大學有這麼一項重大的研究說,在一個人的成功當中,情商EQ在幸福中占更大的影響,這個作用影響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五。

情商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EQ,他是一個孩子一個人覺察調整自己情緒的能力以及理解接納他的情緒的能力。智商叫IQ,IQ在社會成功率,學業滿意程度,以及對社會對民族貢獻程度上連百分之十的作用都達不到。

可見情緒管理情緒穩定那麼重要,善於情緒調整,他的成功率以及抵抗壓力的能力,人際關係的能力,在社會交往中的能力都非常的出色。善於自我調整,成功的幾率,以及幸福的指數都是非常高的。但是在教育過程中,我們整個國家的教育似乎都錯了位,只盯住成績IQ的部分,卻恰恰忽視了情商教育的部分。

情緒調整能力不好,帶來的第一個後果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情緒不穩定,心臟就會不規則地跳動,會出現心慌,心堵鬱悶,因為情緒與激素緊密相關。那情緒不穩定,會分泌壓力激素,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就會不平衡。長期的情緒壓力會產生內分泌失調,出現一些不安、焦慮,身體也比較容易疲倦。

作為一個成年人,你有這麼一種情況的話。那你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節奏是不是太快,壓力太大?同時要覺察一下自己的情緒,是不是有些不太穩定?有些孩子在家裡就非常地敏感,做作業有一點動靜,他就會發脾氣,「吵什麼吵啊,煩死了!」

情緒穩定的孩子,身心就比較舒適,睡眠也會比較安穩。對於他自己出現的情緒,他有認識的能力,並有獨立的處理的能力,他不容易隨波逐流,也不會因為周圍的干擾而無法集中注意力,而是比較能夠集中注意力投入到他的這個事情當中去。

第二個後果就是情緒不穩定的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普遍較差。在二十年的教學中,我非常喜歡觀察孩子,我發現,情緒不穩定的孩子確實會產生連環反應。

那我們現在很多家長在孩子還非常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報了非常多的興趣班、輔導班。但是如果你細心地去發現的話,你會看到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不理想,尤其時間越久,越能明顯的看得出來。這是因為什麼呢?因為孩子缺少獨立學習的能力和自覺性。雖然投入學習的時間增多了,但是效果是有限的。

如果升入高年級,孩子沒有自主學習能力的話,他的學習效果會更差,家長恐怕會更頭痛,壓力更大。我是中學老師,在剛畢業的前六年帶初中,後十四年帶的是高中,尤其是帶高三的學生,所以對學生的這個情況,我是非常熟悉的。

前段時間做了一個個案,這個初中生就是因為學習實在是一塌糊塗,家長實在沒辦法,帶他來做諮詢。這個孩子在諮詢過程當中給我說了這麼一段話,「田老師,我爹讓我上輔導班,我就上輔導班,我爹讓我上畫畫課,我就上畫畫課。反正他讓我幹啥,我就幹啥,那學不好就不怪我了吧? 」大家聽聽看,這個孩子的話語裡面,他是主動的去學習呢,還是為了應付他爸爸的各種安排,找一些借口,為自己找借口呢?

如果是這樣的一種學習的狀況,這個孩子終究是學不好的。沒有主動學習的能力,累死家長也不管用。上再多的輔導班也不管用,因為他們都處於一種被學習的狀態。大家聽說過「被精神病」吧?我就創造了這麼一個詞,我跟我的學生也經常講。一定不要被上學,要主動上學,主動學習,他才能煥發它內在的活力,熱情,才會對他的生命負責任。

第三個危害就是自我調調整的能力就比較差。情緒不穩定的孩子,他的自控能力就不好,表現在很多方面,包括吃飯,女孩可能厭食,也可能暴食,飲食上不知節制;在行為上比方說衝動購物,情緒化。好多女性長大了以後,在成人關係里也是這樣的,不會做成熟的伴侶。那男孩子呢,比較容易衝動,持刀退學,休學,有暴力傾向,過早地去吸煙,去喝酒;他們遇到一點事情的話,心情就非常糟糕,沒辦法自我控制,比較容易逃避,有的可能亂打、亂砸,發脾氣,甚至出現暴力。這樣從小長大的孩子長大以後他會做成熟的父親和母親嗎?

自控能力不是到大了才形成的,老祖宗有句話說得好,以小看大。自控能力是在我們小時候,在我們的原生家庭,在與父母的互動中所形成的。

本文為孩教圈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孩教圈微信公眾號(ID:HZJYAPP)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孩教圈APP,收聽更多微課音頻!


推薦閱讀:

女孩子更需要學圍棋
孩子假期學習經常心不在焉——如何提升專註力?
教養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
我是如何「逼」孩子到處說外語的
在幽默中提高孩子的情商

TAG:孩子 | 情緒 | 支持 | 傾聽 | 知道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