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人是如何演繹財富神話

借貸,在資本高度活躍的溫州、寧波高度活躍,民間資本高度流動也不斷造就浙江資本往全國擴張的財富神話。但是由於大部分普通老百姓對借貸情感上不能接受,也錯過了很多身邊的發財機會。可以這樣說,中國的富豪,短短二十年,甚至不到十年時間,積累上數百億的財富,無一不是通過銀行資本(那麼便宜的利息,你能借到嗎?誰借誰發財)或民間資本來完成財富擴張的。

當然,借貸,也是一柄雙刃劍,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申萬員工自殺就是最近的例子。為什麼要借貸?什麼時間借貸?借貸的投資理想標的是什麼?借貸的風險有哪些?雨山在此通過本文為你一一解釋。

為什麼要借貸?答案:貨幣創造演繹財富神話

  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實際上也是貨幣化的過程。對於中國M2增長率遠超GDP增速卻沒有導致嚴重通脹的現象,有著不同的解釋,其中之一就是經濟貨幣化或資本化、證券化導致貨幣供應量越來越大。比如,中國原本土地資本化率很低,價格也很便宜,如今全國住宅總價接近100萬億元;原本很多服務都是免費或無償的,如今也都貨幣化了。再如,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原本不需要發揮太多貨幣功能的地方也都增加了對貨幣的需求。  由於貨幣增速太快,貨幣的流向更難以把控,因此,大量的貨幣並沒有均勻分配給各個地區或各個群體。所以,有些地方流入太多,有些地方流入太少;有些人獲得太多,有些人獲得太少,財富神話由此產生。據統計,富人的財富從1億元增長到10億元,在中國只需要3年時間,而西方國家則需要10年。假如有兩戶農民家庭,一個在東部沿海,一個在西部,他們都被征地了,但東部沿海的農戶所獲得的補償收益或許高達500萬元,而西部農戶可能只獲得10萬元左右的補償。但對於過去如10年前被徵用土地的農戶而言,因當初地價便宜,故補償也非常少。同時,對於東部和西部絕大部分沒有被徵用土地的農戶而言,補償為零。因此,級差地租造成的補償差異,會導致收入差距大幅擴大。  從名義上講,土地都歸國有,全體人民都應分享土地增值帶來的收益,但事實上卻因土地使用權的有償轉讓所導致的不同居住地居民的巨大收入差距,而無法用財政的轉移支付或城市反哺農村來彌補,因此,這就有了「拆遷改變命運」之說。中國過去30多年貨幣超速擴張過程中的財富神話,大部分與土地增值有關,2010年中國前400位富豪中,有154位是房地產商。  據波士頓諮詢集團2010年12月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已有67萬個家庭擁有百萬美元以上的資產,數量位列全球第三位,但這一數量僅佔中國家庭總數的0.2%。這說明兩個現象:一是中國個人財富增長的速度非常快,這與M2在過去10年中年均增長18%相對應;二是財富向少數人集中,才會使得富人絕對數的增加追上發達國家。因此,中國的財富神話的產生不外乎以下幾個途徑。  第一,參與高成長行業的實業投資。中國過去30多年中高成長的行業其實非常多,因為中國製造業的增加值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其中,機電產品的規模增長尤其快,比較大且典型的有家電行業。  第二,參與高增值資本品的投資。過去10餘年增值最快且市值最大的資本品就是房地產。過去10年,全國住宅價格平均上漲的幅度大約超過5倍,而M2上漲了4.4倍。超過M2漲幅的還有珠寶玉器、古玩、藝術品、香港國企指數、國內的私人股權投資(PE)等。  第三,運用槓桿率,負債投資是輕鬆實現財富神話的主要手段。投資企業或投資房地產,一般都會運用槓桿,即負債經營或按揭投資。中國過去30多年經濟持續高增長,基本沒有出現過大的回落,而無論實業投資還是房地產的回報率又是非常高,因此,事後看,持續運用槓桿的風險很小。假定購買住宅的首付為30%,那麼10年的回報率就是15倍。  第四,對高端投資品、稀缺品的投資,是獲得超額收益率的必然選擇。其基本原理是中國的貨幣創造過度了,即貨幣已經過量了,那麼,只有通過資產的增值來吸納過量的貨幣,從而導致資產泡沫的出現。而在貨幣過量的情況下,高端投資品、稀缺品的增值幅度會更大。根據英國萊坊公司的報告,上海高端房產的價格2010年上漲了21%。中國億萬富豪人數增長較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購買古玩、珠寶玉器,藝術品收藏和對高端房產的投資,如購買古瓷器、翡翠,收藏名人字畫和投資老洋房、四合院等。

  綜上所述,中國的財富神話,從金融的角度看,與通脹一樣,都是貨幣現象。財富神話是過量貨幣在資產上的體現,導致不同資產有不同漲幅;而通脹是過量貨幣在商品上的體現,但資產因具有資本屬性和財富屬性,故資產價格的漲幅一般遠遠超過商品。因此,誰敢要更多的資產,敢用槓桿工具去購買高端且稀缺的資產,那麼,誰就實現了財富神話。

借貸在美國的應用

  舉債是美國消費的核心所在,金融危機後,美國夢變噩夢,如今的美國消費者已經痛定思痛,減少借債消費,增加儲蓄。中國執行擴大內需的戰略,需要汲取美國的教訓,避免過度刺激消費,並注重培育中產階級群體。

  中國「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可以說,擴大內需戰略成功與否,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進一步成熟有著深遠意義,但在執行這一戰略時,我們需要汲取以往對新政策片面理解、一哄而上、矯枉過正的做法,並參考美國的經驗與教訓。  美國的內需消費佔GDP的70%,這常為眾多經濟學家津津樂道,然而,內需消費並不是經濟發展的仙丹妙藥,而是一把雙刃劍。次貸危機及其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都與美國消費者寅吃卯糧導致消費畸形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研究美國消費的經驗與教訓,必要而且有益。要知道,對一國的經濟發展模式給予客觀的定論,常常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遭遇就是一個例證。他曾因維持低利率政策帶來了美國經濟的持續穩定而備受推崇,1996年美國大選時,《財富》封面那句「真笨!誰當總統都一樣,只要格林斯潘當美聯儲主席」是對他當時如日中天威望的最佳寫照。可是2008年,他居然上了CNN「金融危機十大罪魁禍首」的名單,原因恰恰是他的低利率政策和對金融監管的放任自流,導致了美國人揮霍無度地消費。歷史的嘲諷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借貸的風險:無節制消費,美國夢變噩夢

  美國人有個重要的人生觀:人生是旅途,走好每一步。就是說,由於生命短暫,要把「現在」看作「禮物」(兩個詞同為「present」),好好享受。這本身無可非議,但過度強調就變成了及時行樂。中國人的及時行樂還有所節制,「今朝有酒今朝醉」;美國人則是「今朝無酒舉債醉」,可以說,舉債是美國消費的核心所在。最能說明中美不同消費觀的就是國人耳熟能詳的兩個老太太的故事。金融危機前,美國老太太的消費方式被當作聰明和現代的,中國老太太則是愚蠢和落伍的;而現在,美國老太太無節制的舉債和過度消費則被看作金融危機的重要根源。債是水,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美國人舉債消費有兩個大項,一是住房,一是汽車。住房,往往被公認為實現美國夢的標誌;次貸危機爆發後,它則成為「美國夢的噩夢」。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美國房主收到喪失抵押房產贖回權通知的數字又創新高,達到287.1891萬戶,比2009年增加2%,比2008年增加28%。可見,次貸危機殺傷力的滯後性被大大低估了。  美國夢變噩夢,引來了人們對白宮、美聯儲和華爾街的譴責。但令人深思的是,CNN「金融危機十大罪魁禍首」中,名居榜首的卻是消費者自己。想想倒也不無道理,理財最終是個人和家庭的責任,作為消費者,你要對自己負責,寅吃卯糧,偶爾為之不失為權宜之計,一旦成為積習,必然是飲鴆止渴。  次貸危機不但殃及窮人,中產階級和富人、名流也都陷入泥潭不能自拔。雖然他們房子的價值可能從幾萬美元到幾千萬美元不等,但病根都一樣:入不敷出地舉債。我在歐迪辦公(Office Depot)的一位同事當時身居副總裁之職,基本工資加獎金、股票的收入一年不過40萬美元。職場上的人都知道,獎金和股票的收入是不能指望的,要拿到手才能算數。他老兄倒好,2004年來到公司所在的佛羅里達州,一下子就看中了價值200萬美元的海景房。一邊是房價飛漲,一邊是銀行只付貸款利息即可供房的金融創新,他一咬牙買下了是自己年薪10倍的住房(在美國通常是3-4倍)。結果伴隨利息上揚、房價暴跌,再加上股票和獎金的收入時有時無,不得不忍痛賣房,全家搬到了一處租賃的公寓里,幸運的是避免了個人破產。  我這位同事是典型的上中產階級(upper-middle class),而受到重創的還是低中產階級(lower-middle class)。恰恰是這樣一個龐大群體的非理性行為,才導致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住房危機。這一危機的負面影響迄今還未消失,美國的住房市場持續低迷,截至2011年2月,約有1500萬美國人是「負翁」,比前3個月的1390萬有增無減。這意味著,美國有1/4以上房主的住房資不抵債。多麼觸目驚心!  輿論非常關注美國的就業,因為失業率居高不下已經很長時間。其實,就業常常被住房所累。在美國,換工作常常意味著要搬家,房子賣不掉就不能搬家。所以,很多美國人今天面臨的尷尬是,一方面身負重債,急需就業或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一方面卻被房子綁住,不能在更大的範圍內尋找工作機會。我一個密歇根州的朋友是很有才華的工業設計師,經濟復甦後,她好不容易在德克薩斯州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幹了不到7個月卻不得不辭職,原因是密歇根的房子賣不掉,如果一定要賣,就要賠得不認得家。她反覆思量,只能打道回府。  擁有一輛喜歡的汽車是另一個美國夢,可這個夢也是用舉債的方式編織的。美國消費者購買新車的平均貸款是27600美元,占車款的87%。金融危機期間,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中有兩家破產,並不得不尋求政府的救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量消費者破產或是拖欠貸款。

  借貸的風險之二:濫用信用卡現象觸目驚心

  我剛到美國的1984年,同學向我介紹了信用卡這個神奇的怪物。儘管當時我怎麼也想不通,一個人怎麼能憑著這張塑料卡暢通無阻。申請信用卡的過程可以說是我這個在計劃經濟制度里生活了32年的中國人最生動的一堂市場經濟啟蒙課。  我的申請前後被好幾家銀行拒絕,理由都一樣:沒有信用史。當時的銀行是如何嚴謹地把關,從中略見一斑。我於是提筆給一家銀行寫信據理力爭:如果你不給我一個開始的機會,我的信用史從何而來?這家銀行負責客戶關係的一位高級副總裁給我回信說,只要我提供過去6個月按時付水電費、電話費的賬單,證明自己的信用,就可以接受申請。這樣,我拿到了生平第一張信用卡,也對「信用」在美國的價值留下了深刻印象,從此小心呵護。  在我看來,對資本主義最精闢的概括,來自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教授《中國的經驗》:「資本主義最顯著的特色為『負債經營』,亦即deficit financing。」負債經營的基礎就是信用。其實,金融危機說白了就是信用危機,出問題的並不是資本主義經濟,而是信用受到了褻瀆和摧殘。  金融危機前的美國,早已不再是我留學時代的美國。申請信用卡根本不再需要什麼信用史,很多銀行還針對信用史有問題的消費群體,用鋪天蓋地的廣告煽動這些本就入不敷出的人申請信用卡。沒有信用史?沒問題!若有過私人破產保護記錄?也沒問題!你還是無動於衷,銀行就給你100美元現金,你開不開戶?銀行當然不傻,它們的算盤在於,這些人的還款風險越高,銀行收的利息就越高;利息越高,消費者產生拖欠的可能性就越大。大量發給低信用者的信用卡,埋下了終究要引爆的不定時炸彈,其拖延的時間越長,殺傷力越大。  用零售業的話說,信用卡消費滲透了美國人從尿布到墓碑的人生每一細節。而崇尚「今朝無酒借酒醉」的美國消費者一旦信用卡在手,彷彿如虎添翼,濫用信用卡也變得肆無忌憚,看看這組觸目驚心的數字:  —平均每個家庭的信用卡債務為15788美元;  —76%的大學生擁有信用卡,2004年平均欠債2200美元,這還不算人均2萬美元的教育貸款;  —美國消費者的可循環債務(consumer revolving debt)2008年底一度高達9580億美元,其中98%為信用卡債務,截至2010年底,這個數字估計為11770億美元;  —每張信用卡的平均欠款從2006年底的1300美元猛升到2008年的1443美元,兩年增長11%,而截至2010年,美國的持卡人高達1.81億,他們共持有15億張信用卡,人均8.3張;  —截至2008年第四季度,美國消費者可支配收入的13.9%被用來支付信用卡債務。  消費者濫用信用卡的第一個苦果,就是《白毛女》中黃世仁式的高利貸:一旦不能按期還債,銀行就可以對其採取懲罰性的違約利息(default rate)。在美國,違約利息平均可達27.88%,而且是又合理又合法的事,絲毫不會像黃世仁那樣受到譴責。

  借貸風險之三:借貸是把雙刃劍,發展莫忘風險

  近些年,消費負債越來越被當作拉動GDP的一個有效方式。理論很簡單,如果債務很容易取得,利息又很低,那麼,消費需求的增長就會導致生產和供給的增長。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有個著名的「永久收入假設」(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其結論簡單說就是,偶發和短期的收入變化對於消費者的行為並沒有什麼影響,而對長期和未來永久收入的期望值才決定他們當今的消費。而期望值畢竟只是一個期望值,當人們的心態在政策刺激和商界、媒體宣傳的衝擊下失去平衡後,消費的雙刃劍傷害消費者的一面就會顯現。美國的次貸危機和信用卡債務危機提供了最無法抗辯的例證。  事實上,過度地刺激消費常常與制定政策者的初衷背道而馳,它留下的不但是金融海嘯的沉舟折桅,更是一個被深深扭曲了的社會。金融危機時,美國頻繁出現的謀殺後畏罪自殺(murder suicide)現象引起廣泛的關註:加州的歐文·魯珀在槍殺妻子和5個孩子後把槍瞄準了自己,歐文債台高築,房貸付款滯後又失去了醫院的工作;拉斯維加斯的唐納·羅曼羅在槍殺妻女後飲彈自盡,留下遺言承認他的選擇是債務所致  其實,美國消費者在經歷金融海嘯後已經開始痛定思痛,很多家庭的當務之急是減少債務。從零售業的角度觀察,他們變得比過去更斤斤計較,更講究實際。更有「嬰兒潮」一代為了還債,或是重返工作崗位,或是延遲退休時間。美國人的儲蓄率一向很低,可2009年居然上升到6.9%的15年來最高水平,這對一向舉債過日子的美國消費者來說,的確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我多年的美國朋友肖梅克博士現已90多歲,他雖然沒有在1929年大蕭條時直接承擔壓力,但父母的艱辛讓他記憶猶新,也從小養成了節儉的美德。依他的觀點,金融危機的最大益處就是讓所有美國年輕人親身體驗了生活的不易,重溫一些被忘卻的美德,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量入為出。而在中國,由於未受到危機的衝擊,則是另一番奢侈品消費激增的景象,這固然是經濟發展的反映,但仍然值得警惕。  中國在發展內需戰略時,可以從美國的教訓中得到啟迪。中國的一大國情是13億人口,擴大內需的重點應該首先放在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解決就業、培育消費者群體和中產階級上。只有他們成長和壯大了,消費才能得到可持續的健康發展。所謂本固則末茂,源浚則流清,任何過度的刺激、無節制的舉債消費、畸形的金融創新等,都只能是拔苗助長,欲速則不達。

推薦閱讀:

富人為什麼移民?
歷史只寫文化人不寫富人的原因?
窮人羊性 富人狼性
」窮人受窮的根源在於這六個弱點,全被富人利用「說的真好
中國富人的B計劃 移民歐美

TAG:中國 | 富人 | 財富 | 神話 | 演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