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大師禪宗思想的特色
慧能大師的禪學思想的核心是頓悟自性,見性成佛。他在大梵寺第一次升壇說法時就明確地對大眾宣示:「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壇經·行由品》)這是佛教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禪宗宗旨。? 慧能六祖在五祖弘忍處因聞《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徹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隨即以五個「何期自性」來描述他的悟境:「何期自性本來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在這裡,六祖從心性論的角度出發,深刻地揭示了人類心靈主體的高度廣度,自我覺悟及其透過迷情而顯示的無限功能作用。
人類之所以不能把握「本不生滅」、「本無動搖」、「本自清凈」的「菩提自性」,就是因為我們一舉心、一動念都是處在自他相對、主客分離的對立狀態,通過般若觀照,打破自我情見執著,就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在六祖看來,人類要打破自我迷情,超越對立的思維模式,只有「頓悟本性」才是最究竟的捷徑。故慧能祖師反覆地告誡學道者: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故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
……若起真正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
這裡引證六祖的這幾段語錄的目的,是想說明在六祖的思想體系中「頓悟」的實踐對於超越對立、「識心見性」的重要性。
不言而喻,「頓悟」的另一面無疑便是「漸悟」。從六祖思想的整體來看,他無意把二者置於對立的地位。他說:
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
由此可見,慧能大師根據「人性有利鈍」的事實,在強調「頓悟」的同時,並不否認「漸修」也有其適應一類根機的重要意義;同時承認頓漸之間除了「見有遲疾」之外,在「自識本心,自見本性」方面並無差別。
如果說「菩提自性」說是慧能大師禪學思想的本體論觀點,那麼「頓悟」說就是他的實踐論觀點;而「頓悟」說又以「般若觀照」為核心,進而形成了他的禪學思想的認識論觀點。為了使人們認識事物、判斷事物有一個標尺,慧能大師提出了無念、無相、無住的「三無」思想作為他認識論的基本範疇。他說: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離念,無住者人之本性。
從認識論的角度來分析,慧能大師在這裡所說的「念」,可理解為主觀的精神現象(能緣之心),「相」可理解為客觀的認識對象(所緣之境),「無住」可理解為真心應物、任運隨緣的主體超越。我們試舉《壇經》中六祖本人對「三無」思想的解說,以幫助我們對此獲得正確的理解。
(一)關於「無念」,慧能大師的解釋是:
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為無念。
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
所謂「無念」,就是「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這種以實踐為基礎「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的「無念」觀點,是慧能大師禪學思想體系的宗旨,故曰「無念為宗」。
(二)關於「無相」,慧能大師的解釋是: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凈,此是以無相為體。
所謂「無相」,就是「外離一切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凈」。主觀的「能緣之心」即「無染無雜」,則客觀的「所緣之境」亦能離相離名。能緣和所緣,或者主觀和客觀,在討論問題時似有先後次第,但在實證上是同時默契,並相互增上的。以諸法「緣起無自性」的真理觀照,消解附著於緣起法上的虛妄分別之相,則無能所主客觀的分別,使諸法的清凈本體顯露出來,即是「無相為體」。實際上等於說「諸法以無相為體」,或無相乃諸法之體。這裡所說的「無相」是「實相」的另一名稱,實即諸法以實相為體。
(三)關於「無住」,慧能大師的解釋是: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系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所謂「無住」,實際就是使 「人之本性與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剌欺爭之時,知一切法性空不可得;念念之中無所黏著」。因為了悟諸法無生無滅消除了妄情妄執,「真如本性」便能從系縛中解脫出來。超越對立面,處於高度和諧的精神狀態之中,隨緣應物,任運無礙。
我們透過《六祖壇經》對慧能大師禪學思想體系進行了初步分析之後,就不難看出,慧能大師的思想實際上是繼承《般若》等經的甚深般若。所以他的思想如日中天,朗照萬物,摧邪顯正,破暗醒愚;也正因為他繼承並發展了《涅槃》等經度生嚴土的思想,所以他高標「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宏旨,以大悲心,「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和光接物」,普利有情。
佛教的理論,不外「真俗雙翼,空有二輪」。慧能大師以其卓越的智慧,熔空有於一爐,匯真俗於一體,極大地發揚了智悲雙運、真不廢俗的大乘精神。
生活在盛唐時期的慧能禪師創立的南宗祖師禪,不僅繼承了他以前的最上一乘佛學思想,更重要的是,由於他的思想清新活潑,簡捷明快,又大大地豐富活潑了他以前的佛學思想,調整了佛教與不斷變化的情器世間的關係,從而使禪宗成為八世紀以來獨步天下、歷久不衰的中國佛學思想的主體。
推薦閱讀:
※烤全羊介紹 | 天沁神農生態園 | 天沁神農生態園特色生態餐飲娛樂休閑場所,甘肅餐飲,甘肅...
※棒針編織鏤空花樣圖解,幾款特色鏤空花樣|棒針編織圖解
※《失樂園》譯者:渡邊情愛文學的特色
※【家庭版】老少皆贊 發酵面烙制特色蛋灌餅(28幅圖解)
※世界上各具特色的琥珀出產地有哪些?他們的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