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脈分部認識的文獻及病例研究
作者簡介
石強,男,醫學博士,副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學分會委員,江西中醫藥大學姚荷生研究室醫學理論組組長。主要從事呼吸、消化與兒科疾病的診療研究。
浮脈是臨床常用、常見的脈象之一。歷代醫家也非常強調浮脈的重要性,《靈樞·五色》言「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崔氏脈訣》中提到「遲數即得,即辨浮沉」,《傷寒論》中有關脈診的論述有146條,關於浮脈的就有64條,說明了浮脈在中醫的辨證論治過程中有很重要的診斷價值。文獻中雖有有關三部脈俱浮的記載,也有分部認識的記載,但用之於臨床,始終是不夠系統全面,如《崔氏脈訣》所言「察其六部,的在何處」。因此很有必要對浮脈的分部認識進行較為系統全面的研究。
浮脈形成機理
浮脈形成機理大致有三種:一為邪氣犯表,正氣與邪氣相爭於體表;二為風邪(多為內風)鼓動,致使氣血運行於體表;三為陽氣浮越於表。不同的病位則浮脈反應的分部不同。
浮脈分部主病有關浮脈臨床意義方面的論述最早見於《內經》中「浮為陽脈,與秋季、肺臟相應」,而《脈經》描述浮脈為「舉之有餘,按之不足」,並將浮脈與外感病聯繫起來,「寸脈浮而滑,尺脈濡弱主中風(外感風邪);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主熱病(外感熱邪)」。
中醫脈象學認為浮脈主病在表,浮而有力為表實;浮而無力為表虛。多見於感冒及某些急性熱病初期。但應注意某些久病陽氣虛損而不能內守,浮越於外,也可見浮大無力的脈象。
01
寸浮
《頻湖脈學》言:「寸浮頭痛眩生風,或有風痰聚在胸。」《諸病主病詩》亦曰:「寸頭疼眩(目眩)熱(身熱)因風,更有風痰(左寸病)。」故左寸浮屬傷風,症見頭痛頭眩、惡風、發熱。而《訂正太素脈秘訣》言:「心部浮主心虛,觸事易驚,神不守舍,舌強不能,言語錯謬。」左寸確為主心,但左寸浮為心氣血虛的話,必當浮而力弱,按之力減,與左寸主傷風的脈象特徵是不一樣的,症見心悸易驚、鄭聲、舌麻。《諸病主病詩》曰「右咳攻(右寸肺感風邪作咳)」,右寸浮屬肺感寒邪,症見噴嚏、鼻塞、咳嗽、咳吐痰液清稀。《訂正太素脈秘訣》言:「肺部浮,主肺虛。大便閉,面浮多瘡,吐血吐膿嗽喘。」若右寸浮而無力,則有可能肺氣虛,症見咳嗽頻、咳而無力、甚則喘促不寧。肺與大腸相表裡,若影響到大腸則大便不通。兩寸俱浮屬風熱上攻,因寸為陽部,浮為陽脈,風為陽氣,頭為諸陽之會,症見發熱、頭痛、咽痛或鼻衄。
02
關浮
左關浮,若浮而有力,則肝氣疏發太過,症見頭暈、頭痛、煩躁、失眠;右關脈浮屬脾虛,因風助肝木而克脾土,胃氣受制致升降失常,症見腹脹納少、食後脹甚、肢體倦怠、神疲乏力。《訂正太素脈秘訣》曰:「肝部浮,主肝虛,中風癱瘓,筋脈拘攣,面痛牙痛,腸風下血。脾部虛浮,主腹脹嘔逆,飲食少進,氣喘氣急,泄瀉無度。」《頻湖脈學》說「關上土衰兼木旺」,《諸病主病詩》言「關右脾虛(中滿不食)左腹脹」。
03
尺浮
左尺診得浮脈症見尿澀尿赤,因風邪侵入膀胱腑,影響膀胱氣化功能失調,以致氣結水停,小便不利,為蓄水證的一種。右尺脈浮為下焦風,主大腸乾澀,浮為風,風既入肺,不傳於臟,而傳於腑,故大腸乾澀而難通。《訂正太素脈秘訣》言:「腎部浮。主腎虛。腿足生瘡。虛陽淋瀝。腰痛牙痛。小腸疝氣。」《頻湖脈學》曰「尺中溲便不流通」,《諸病主病詩》曰「溲多赤澀(左尺膀胱風熱)糞難通(右尺風邪客下焦,故大便秘)」。
典型病例
1過敏性哮喘案鄧某某,男,3歲2個月,2014年7月14日以「喘息反覆發作二年」為主訴入門診治療。母親代述患兒6月大小開始出現咳喘伴有發熱,1歲半時夜寐喘息,當年3月流涕咳嗽,再次發作喘息,3天前吹空調後,出現有黃鼻涕,難以擤出,咳嗽,夜寐喘息。患兒平素喜食肥肉,小便色偏黃,大便質偏干,夜寐不安,磨牙。既往有蕁麻疹反覆發作史。脈診:脈浮弦,欠流利。舌診:舌質淡紅,苔薄白,滿布。查體:咽不紅,扁桃體Ⅰ°腫大;肺部聽診:兩肺中下部可聞及哮鳴音,未聞及濕啰音。辨證為太陰風濕表裡同病。處方:麻黃7g,杏仁6g(打碎),炙甘草4g,葶藶子9g,桑白皮6g,川貝母3g(碾末吞服),蘆根12g,黃芩6g,姜厚朴6g,熟大黃4g,大棗15g(自備),射干6g。患兒服藥6劑後鼻塞、咳嗽癥狀持續好轉,服藥期間未再出現喘息。繼續給予透表邪、化痰濕、清鬱熱及補氣陰等治療,患兒周身透發出細小皮疹,持續治療後皮疹消退,癥狀未再反覆。
按《凌臨靈方》中記載:「老夫自服風哮有年,遇寒勞秋而發,咳逆痰稠,甚且不能平卧,脈弦滑浮,治宜降氣豁痰。方見肝氣痰飲,同王姓之方。肺風痰喘宜從《指掌》。肺傷痰喘之法加羚角犀黃竹瀝,或用小青龍湯,麻杏甘石湯,射干麻黃湯。」哮喘發作原因之一就是外受風寒,內蘊痰濕。患兒體內痰濕未除,故哮喘反覆發作。表證未解,故皮疹反覆發作。用方乃麻杏石甘湯的變方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方中以桑白皮代石膏清瀉肺熱;麻黃祛寒解表;杏仁、葶藶子、姜厚朴肅肺氣;貝母、蘆根、黃芩、射干清熱化痰;熟大黃通腑氣;大棗護中,防葶藶子苦甚傷胃。
2毛囊炎案付某某,女,30歲,2014年4月13日以「顏面部痤瘡半年余」為主訴入門診治療。患者因飲食辛辣及熬夜後出現顏面部下顎、前額、兩頰相繼出現痤瘡,伴顏面部皮膚乾燥、痤瘡色紅、疼痛,出膿頭後可自愈,外搽激素軟膏後痤瘡色暗脫屑;偶有兩顴發熱感;經常晨起刷牙牙齦出血;平素怯寒;月經夾有少量血塊,伴有痛經、腰酸軟不適。脈診:脈弦細欠流利,左關浮旺。舌象:舌質淡紅,邊有淺齒印,苔薄略膩。證屬陽明風濕濁鬱熱;營分為主,燥濕相兼;素體血虛。處方:麻黃10g,連翹10g,赤小豆15g,路路通8g,金銀花10g,土茯苓15g,牡丹皮10g,赤芍15g(另包),浮萍10g,蟬蛻7g,白鮮皮10g,陳皮8g,紅花10g。患者服方7劑後顏面部痤瘡增多,後繼續服用,痤瘡減少,續用燥濕清營,補氣養陰血等法組方調理後,痤瘡未見再發。
按 《神仙濟世良方》曰:「人生肌膚之病,從腠理而出,較皮毛略深,如人生膿窠瘡、粉刺、頑癬之類是也。」中醫稱毛囊炎為粉刺,發病雖與內在環境不可分,但主要病位在表。用方為麻黃連翹赤小豆加減,麻黃、浮萍發表;連翹、金銀花清營分之熱;丹皮、赤芍、紅花化營瘀;路路通、陳皮通營;土茯苓、白鮮皮、赤小豆祛濕濁。
3蕁麻疹案鄒某某,女,41歲,2012年7月15日以「風團反覆發作1月余」為主訴入門診治療。患者自當年3月開始,每晚6~7點風團發作,發作處皮溫升高,色紅,發作部位以上肢伸側、下肢外側、腰部、臀部明顯,2~3小時可以完全緩解,夜寐發風團時覺燥熱;夜寐欠佳,易醒,夢不多;小便正常,大便有不盡感;月經量、色、質正常,行經前有太陽穴跳痛、腰酸、乳房脹痛。既往有慢性支氣管炎史及蟎塵過敏史。脈診:脈偏細偏弦不流利,兩寸浮。舌診:舌質偏紅,苔薄黃。查體:咽紅,扁桃體Ⅰ°腫大,咽後壁淋巴濾泡增生,手指自溫。辨證為太陰少陽風濕鬱熱;風熱為主,營分為主;肝鬱,略有傷陰。處方:麻黃7g,連翹10g,赤小豆15g,防風10g,防己10g,浮萍15g,金銀花10g,紅花10g,陳皮10g,紫草10g,紫荊皮10g,白鮮皮10g。患者服藥後透發出較多細小皮疹,繼續行透表、清營、養陰、散瘀等方法治療,皮疹逐漸減少至未發。
按《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記載:「傷寒瘀熱在里,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可以解表散邪、清熱除濕退黃,主治兼有表邪的濕熱黃疸病證。上病雖不是黃疸,但與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有相似的病機,都是表有風濕熱。麻黃、防風、防己、浮萍清透在表的風濕;白鮮皮燥濕;連翹、金銀花、紫草清營分風熱;紫荊皮、紅花、陳皮散營瘀。
編者按:該文刊載於《中醫藥通報》2015年第5期。
推薦閱讀:
※考古家出土史前顛覆認識性文物,萬年前的真龍龍骨該如何解釋?
※認識身心的無常規律,是佛法修行的終極目標
※教你認識豬鼻蛇的品系~
※要正確認識聖靈充滿 使徒行傳2章1
※每天認識一種野菜013 | 馬齒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