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說|林麗珠:中醫特色療法助您渡過化療難關
▲指導專家:林麗珠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主任、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擅長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中晚期惡性腫瘤,長期致力於肺癌、肝癌、結直腸癌等惡性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案例:林叔是結腸癌術後複發的患者,腹腔只有一個大小約2×3cm的淋巴結轉移,已經行了四程的化療,儘管他的CT檢查提示病灶縮小到一半,治療效果非常好,但林叔非常痛苦,幾次都想放棄治療。因為每次化療都讓林叔感到「痛不欲生」,因為每次化療開始,就出現劇烈的嘔吐,水米難進,而且需要一個星期才能恢復過來,體重也較前下降了。他的家裡人很著急,其一是不忍心見到林叔痛苦的嘔吐,其二是因為腫瘤的治療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林叔放棄治療,腫瘤必然會進展,之前再好的療效也付諸東流水。
醫生為此開展了中醫特色療法,考慮林叔出現了明顯的的消化道反應較大,所以給他做了穴位埋線治療。在足三里、天樞等穴位進行埋線,果然,林叔的嘔吐明顯減少,而且精神體力明顯恢復,體重不但沒有下降,反而降漸上升。林叔對化療的恐懼程度下降了,很配合地完成了所有療程的化療,終於複查CT提示腹腔的病灶已經消失,而且經多次複查未見複發。現在繼續在門診行中醫藥治療,預防腫瘤複發轉移,生活如正常人。
噁心、嘔吐是化療中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往往使一部分患者難以接受預期的治療,甚至產生恐懼心理,從而影響療效。化療所致嘔吐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病理反射過程,與延腦嘔吐中樞及化學感受區受到抗癌藥物代謝產物刺激有關。化療中患者出現嘔吐的因素有多種,如化療藥物不同、存在個體差異,及精神因素有關。
針對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展了多種中醫特色治療,如耳穴壓豆、針刺療法、穴位埋線及穴位注射等。從多年的臨床實踐中,證實了中醫特色療法的有效性,讓無數患者能夠成功「闖關」。
一、耳穴壓豆
耳穴壓豆是用膠布將王不留行籽敷貼在耳朵相應的穴位上,通過對對耳穴的刺激,達至防病治病的目的。中醫學認為耳為宗脈之所聚,十二經脈皆上通於耳,全身各臟器皆連繫於耳,刺激耳穴可有效作用於全身經絡,調整機體的功能,減輕不良反應。採用耳穴壓豆法,可通過經絡俞穴作用,以達到疏通經氣、調和氣血、調節胃腸作用,對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操作簡單上,將王不留行籽敷貼於相應的耳穴上,並給予適當按壓,使耳郭有發熱、脹痛感。每天患者可自行按壓數次,3-5天更換1次。針對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在選穴上,我們主要選用胃、神門、交感、皮質下等作為主穴,以肝、脾兩穴為配穴。胃穴具有健脾和胃、理氣降逆作用;神門穴具有鎮靜、止吐作用;交感穴具有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緩解因迷走神經興奮而產生的噁心嘔吐,皮質下穴具有調節大腦皮質興奮性和胃腸功能作用,脾穴與胃穴和用增強健脾和胃之功。
根據病人的病情隨證加減。該方法簡單易行,而且無創,已經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開展。在我院對化療的患者,常規地開展耳穴壓豆的治療,已經得到良好的效果。
二、針刺治療
針刺治療在預防和治療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方面也是一個重要的治療手段。因其取穴靈活,可根據患者癥狀的多樣性在選穴上進行加減,針對患者嚴重的程度上在針刺時間上進行適當調整,所以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手段。
針刺防治化療所致的噁心嘔吐足三里、內關、中脘、三陰交等穴位是常用的穴位。足三里穴為足陽明胃經要穴,具有調理脾胃、培元固本、通經活絡的作用,《四總穴》有「肚腹三里留」,《靈樞· 四時氣》亦有云:「胃氣逆則嘔苦,取三里以下胃氣逆」,可以調節、胃腸功能,健脾和胃,調暢氣機。
而且《醫說》有記載:「若要安,三里長不幹,」 意說若要身體安康,就要常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自古為補虛之穴,是胃經的合穴,五輸穴之一,亦是胃腑的下合穴,「合治內腑」,凡一切胃腑之病皆可治。內關能寬胸理氣,能通降三焦逆氣,治療胃痛、嘔吐、呃逆等胃腑病變。三陰交為脾經要穴,是脾、腎、肝經三經交匯之穴,具有補益肝脾腎之效,對脾胃虛弱之諸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足三里配合三陰交,表裡經穴位相配合可增大對脾胃的調節功能。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用,對嘔逆、嘔吐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在治療上,根據病人進行取穴,進針行針得氣後,留電針20-30min。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辨證取穴及電針的時間,癥狀明顯者取穴較多,電針時間長,癥狀較輕者,取穴較少,電針的時間短。因其靈活性較強,在臨床上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三、穴位埋線
穴位埋線法是將羊腸線埋入腧穴,利用羊腸線對腧穴的持續刺激作用,起到激發經氣、通調氣血的作用,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羊腸線是一種異種蛋白,可誘導人體產生免疫應答,使淋巴組織致敏,配合抗體、巨噬細胞來破壞、分解、液化羊腸線,使之分解為多肽或氨基酸等。羊腸線在體內軟化、分解、液化吸收,對穴位產生的生理及生物化學刺激可長達20天或更長,具有刺激時間長,刺激強度大等缺點。
在臨床上,穴位埋線法根據病症特點,辨證論治,取穴配方,發揮針刺、經穴和「線」的綜合作用,同時具有刺激性強、療效持久的特點。從中醫角度來看,埋線療法的治療體現在協調臟腑、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補虛瀉實幾個方面。埋線療法利用特殊的針具與羊腸線,產生更為強烈的針刺效應,有「制其神,令其易行」和「通其經脈,調其氣血」的作用。
在本文的案例中,我們就是採用穴位埋線的方法幫助患者止嘔,該方法具有作用力強,持續時間長、多重功效等特點,所以在嘔吐劇烈的患者身上可以使用。
穴位埋線取穴多以四肢及腰腹部肌肉較豐富的地方進行,足三里、中脘、天樞、胃俞等是常用取穴,其作用與針刺治療相似,但與針刺治療比較,具有刺激較強,作用力較強,作用持久,取穴少等特點。
四、穴位注射
在針刺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穴位注射把中西醫有機結合起來,常用滅吐靈、地塞米松等西藥注入足三里、內關等穴位,起到藥物及穴位的雙重作用,從而達到優於單純肌注西藥的效果,起到1+1大於2的療效。
專家提醒:無論中醫也好,西醫也好,都是對抗疾病的一種手段,只有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根據患者的癥狀,充分調動這些治療手段,才能更好地對抗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和惡性疾病。中醫藥特色治療為您化療保駕護航,減少化療帶來消化道反應,減少患者對化療的恐懼,提高患者抗癌的信心。
【來源: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文/林潔濤 陳壯忠】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做術前化療
※不要輕信「野生靈芝」抗腫瘤及化療的作用
※腫瘤患者化療,家屬如何選擇適合患者的化療方案
※「原始點療法」改變了我的「化療人生」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