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把抗糖化納入你的三餐!

點擊標題下方藍字「健康指南」快速關注

導讀:目前,公眾對抗氧化在防病保健中的作用已經有了較多的了解,但對新提出的抗糖化概念卻還知之甚少。其實,過多的糖化物與過多的氧化物一樣,也會造成細胞損傷,加速人體衰老,導致疾病甚至引發癌症,這也是醫學專家將糖化、氧化與增齡相提並論,喻為人體衰老「三重奏」的原因所在。所以,從現在起就將您的三餐納入抗糖化戰略中,與抗氧化雙管齊下,定能更有效地祛病延年。

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營養科 龔秀英

一、「糖化」的真相及其危害

所謂「糖化」,指的是人體內重要的蛋白質和通過飲食攝取的「糖」結合,形成一種新的被糖化的分子——蛋白質高度糖化終產物(AGEs)。

糖化程度升高,不僅會使肌膚老化,還可能引起糖尿病等疾病。嚴重的糖化現象還會侵襲眼睛、大腦、神經、血管、血液、骨頭等器官與組織,將您的健康搞得「千瘡百孔」。現將「糖化」的危害列舉如下:

1.肌膚老化 過度糖化可導致皮膚彈性消失、鬆弛,紋理變粗、乾燥,繼而皺紋登場,出現膚色晦暗、色斑等美容問題。頭髮因同樣由蛋白質構成,也會逐漸失去彈性與光澤。

2.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飲食後血液中的糖含量會增高,健康人通過胰腺分泌胰島素,代謝血液中的糖,飯後4小時內即可使血糖值恢復正常。然而,如果胰島素不足或者工作力低下的話,無法順利代謝糖,形成持續慢性的高血糖狀態,即罹患了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皮膚里積蓄著大量AGEs,神經故障、腎機能低下、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的發病率也會增高。

3.眼部異常 AGEs大量積蓄於眼組織中,可引起眼部異常。輕者感覺疲勞、發乾、視力模糊或下降;重者眼中的視網膜、角膜等因糖化引發變性,使得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致盲性重疾接踵而至,最終可致失明。

4.老年痴呆症 醫學研究顯示,痴呆症患者的大腦中AGEs量是同齡健康人的3倍。另外,老鼠實驗顯示,向其大腦里添加AGEs,可對神經產生毒性作用。

5.動脈硬化 AGEs在血管壁聚積,使管壁變得又厚又硬,管腔狹窄,血流量隨之減少,造成心肌與腦細胞等的缺血,輕者出現心絞痛、頭昏腦漲、失眠等癥狀,重者可引起心肌梗死、腦梗塞等致命、致殘性疾患。

6.骨骼脆弱 骨骼的成分有90%是骨膠原蛋白質,如果AGEs大量蓄積,則直接導致骨骼的密度、強度與骨生成降低,骨頭就會變得脆弱,引起骨質疏鬆症,容易骨折。

二、自我測試糖化程度

說了這麼多糖化的危害,您一定很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中招了?醫學專家列出了10道問題,不妨據實回答,即可大致測試平時是否攝入糖分太多,進而作出判斷。

□ 您是否天天吃甜點或點心,從不落下?

□ 您是否屬於外食族,特別愛吃大碗蓋澆飯?

□ 您的提包、辦公桌、家裡是否都有糖果與零食?

□ 您是否青睞冰激凌,冬季也喜歡喝冰紅茶、可樂等飲料?

□ 您是否嗜好辛辣食物?

□ 您是否每餐米面等食物吃得很飽?

□ 您是否很少吃蔬菜或豆製品?

□ 您是否有晚上10點以後吃夜宵的習慣?

□ 您吃飯是否狼吞虎咽?

□ 您是否基本不運動?

結果:根據回答「是」的多少判斷,回答「是」不到3條者屬於正常,表明您基本未被糖化,應繼續堅持;回答「是」達4~6條者屬於糖化初級階段,提示您應著手調整食譜與飲食習慣了;回答「是」若在6條以上者,意味著您的糖化程度已達中度或以上,積極行動起來,抗糖化刻不容緩。

三、抗糖化飲食要則

作為人類最好的朋友——糖,與氧一樣,也同時扮演著天使與殺手的雙重角色。說糖化有害,並不是否定糖分本身,抗糖化不是一概拒絕糖分,而是從調整膳食結構與飲食習慣著手,控制糖分總量攝入,力求使糖分的攝取與利用趨於平衡。具體做法如下:

1.選擇低血糖指數食物配餐

⑴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特點是人的消化與吸收都較快,可導致血糖濃度急速升高,容易使人體糖化過度。如:

①五穀類:大米飯、小麥粉麵條、富強粉饅頭、精麵粉麵包、糯米飯、甜玉米、小米、烙餅等。

②水果類:西瓜、菠蘿、獼猴桃、香蕉、葡萄。

③糖類:葡萄糖、蜂蜜、砂糖。

④根類蔬菜:紅薯、甘筍。

⑤飲品類:汽水、橙汁。

⑥其他:薯片、餅乾。

⑵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可使血糖緩慢但有規律地升高,糖分在體內擴散速度是逐步、漸進的,既可保證持續的能量供給,又不至於使人體過度糖化。如:

①五穀類:即食麵、全麥面、通心粉、薏米。

②奶類:低脂奶、鮮奶、低脂乳酪。

③水果類:柑、梨、蘋果、桃、柚子、李子。

④糖類:果糖。

⑤豆類:青豆、三角豆、腰豆、黃豆。

⑥飲品:蘋果汁。

⑦其他:巧克力、花生。

配餐時宜兩類食物搭配,不要誤以為低指數食物越多越好,或者只吃幾種低指數食物,這樣會導致食物單一化,營養失去平衡,適當的高指數食物也應涉獵。對於健康人,理想食譜的血糖生成指數保持在55~75較為適宜。

2.調整食物的加工與吃法

研究顯示,食物的血糖指數高低不僅與種類相關,還與加工方式、膳食組合、攝入方法等有關。如粗製大米血糖指數低於精白大米;青香蕉低於熟香蕉;蒸米飯低於稀爛米粥;凍豆腐低於鮮豆腐;新鮮食品低於罐頭食品。另外,不易消化的成分越多的食物,血糖指數值就越低,如全麥麵包、全穀類要比白麵包與精製穀物低;單獨食用麵條、稀飯時較高,而與蔬菜同吃時降低。故選擇了低血糖指數食物只是第一步,還要恰當加工與搭配。技巧有:

⑴能生吃的蔬果盡量生吃。

⑵搭配雜糧。

⑶食物粗加工,如糙米、標準麵粉等。

⑷高低血糖指數食物混吃,如豬肉燉粉條、沙拉加土豆(連皮煮)、燴菜配米飯、水果配餅乾等。

⑸盡量少接觸新潮食品,如膨化米、膨化小麥等,血糖指數都在100以上。

⑹水果優於果汁。

⑺多咀嚼(每口飯咀嚼不少於30次),多補充水分,酌用食醋代替部分食鹽調味。

⑻少吃或不吃含精製糖的食物,如麵包、蛋糕等甜點,可樂、汽水等甜飲料。晚上10點以後不再吃夜宵。

3.配合運動

飯後宜散步,使血液少在胃腸集中,減慢消化吸收速度。待飯後一個小時後血糖達到高峰時,可加大運動強度,如快走、慢跑等,以消耗糖分,不使血糖持續升高。

(以上文章版權屬《健康指南》雜誌社,如若轉載,請標示作者及來源)


推薦閱讀:

每天一杯一點點?難怪你比別人丑了不止一點│抗糖化手冊
美人敗給了歲月?不,糖化才是衰老的終極boss

TAG:抗糖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