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冬至

(2012-03-02 14:34:01)標籤:雜談分類:校本課--中國傳統節日我們的節日---冬至一、天文學上的冬至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二、民俗學的的冬至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根據周朝的記載,民間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在周代的正月等於我們現在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1、冬至的習俗與傳說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祛寒嬌耳湯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醫治凍瘡。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葯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2、九九消寒歌與九九消寒圖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按照我國傳統的曆法計算,從冬至次日開始數起,每九天為一個時段,這個時段便是與夏季的「伏」相對的「九」;共有九個時段,第一個九天叫一九,其後依次稱二九、三九、…九九,合稱「九九」,與「三伏」相對。整個冬季中,這九九八十一天氣候較冷,此期過後,天氣回暖,大地將春。在這較冷的「最難將息」時節,人們以九數之,屈指度日,因此叫「數九」;這一段的天氣也相應地稱「數九天」。屈指數日的人們比較閑暇,於是通過對天氣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物事的觀察,聯綴了九九歌,廣泛流傳,以志數九消寒。九九消寒歌全國大部分地都有流傳,尤以北方為多。由於各地氣候寒暖不一,人們創作時著眼點各有差異,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區別。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消寒圖的形式很多。簡單的是畫縱橫九欄格子,每格中間再畫錢形,共得八十一錢,每天塗一錢,塗法是「上陰下晴、左風右雨雪當中」,民間歌謠謂:「上陰下晴當中,左風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點盡,春回大地草青青。」或者選擇九個九畫的字聯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塗一筆。一般選用的九畫字聯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划,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筆劃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為紅;陰則為藍;雨則為綠;風則為黃;落雪填白。此外,還有採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又稱作「雅圖」,是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記載:「試數窗間九九圖,余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徧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緻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為九九消寒迎春聯。然而,不管哪種九九消寒圖,在消磨時日、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簡單記錄了氣象變化。據說有經驗的老人,還能根據九九消寒圖,推測出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豐歉情況。三、冬至祭天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這一慣例一直延續到明清。

1、祭天大典的前奏---齋戒n齋戒的內容:不吃葷、不飲酒、不聽音樂、不近妃嬪、不弔喪、不理刑事等。n齋戒的時間:祭天大典前三天n齋戒的地點:天壇齋宮。自清朝雍正皇帝之後,制定了在紫禁城皇宮內建齋宮的辦法。每逢祭天先在皇宮內「致內齋」二日,在祭天前一日的夜間11點鐘,他才從「內齋」來天壇齋宮做個樣子—「致外齋」。這樣,齋宮就成了皇帝祭天時的一個臨時歇息之處。2、祭天的儀仗---大駕鹵簿皇帝的儀仗隊形勢最浩大,有幾千人,稱為大駕鹵簿。鹵簿儀制最後定型在乾隆十三年,共為四等,即:大駕鹵簿、法駕鹵簿、鑾駕鹵簿,騎駕鹵簿。大駕鹵簿,用於郊祀祭天;法駕鹵簿,用於朝會和太廟祭祖;鑾駕鹵簿,用於平時出入;騎駕鹵簿,用於行幸。乾隆十三年冬至,乾隆皇帝由故宮前往天壇祭天儀式之盛大壯觀的場面,圖中包含3770餘人,330餘馬匹,11頭大象,5輛大型彩車及248人的皇家樂隊,886件器皿。

3、祭天大典的流程祭天大典分為九個步驟。分別為「燔柴爐迎帝神」「獻玉帛」「祭俎」「初獻、讀祝版」「亞獻」「終獻」「撤磚」「送神」「望燎」。到了天壇,皇帝到齋宮休息。第二天凌晨四點來鍾皇帝離開齋宮前往祭壇。當他走到齋宮東宮門的時候,鐘樓上就敲起了太和鍾。皇帝在鐘聲中起程,走向祭壇。鐘聲傳遍了全天壇,提示陪祀官員皇帝已經起駕,各就各位。祭壇這時候就把望燈升起來了,望燈就是在高高的燈桿上掛著的燈。皇帝出了齋宮東門向東走,走30多米以後往南轉,就走到三座門的地方。皇帝的隊伍有幾十人,有大臣,有提燈的,有提爐的。此時鐘聲停止進一步告訴祭壇的人,現在皇帝離你又近了一步,大家就更緊張起來。皇帝的隊伍走到南頭向東走,一直走到昭衡門向北轉,然後到達聚福台。進入聚福台的帳篷裡面,皇帝在這裡面稍微休息一下換上黑色的祭服,然後等待四點一刻到四點半這個時間的到來。與此同時一部分專門的官員到皇穹宇,把神版請出來,用轎子抬到祭壇上,一個一個地按相對的位置放好。陪祀的王公大臣、樂隊各就各位。太長寺卿到皇帝換衣服的帳篷里奏請皇帝登台行禮。皇帝走出帳篷,然後由鸞衣衛拿著水盆,皇帝在這兒把手洗一下,然後才能去敬神。皇帝從欞星門走進來,再走進內門,沿著圜丘台的台階一步一步地上,上到第二層台南台階的上邊,就在那兒站住了,臉向北,因為祭壇還在北邊。這時候陪祭的王公大臣才是魚貫而入,從西邊那個門上來,按等級站好。1、燔柴爐迎帝神大典開始有一個典儀官站在檯子的左邊,向全場唱「燔柴爐迎帝神」。這個柴上燒著一個牛犢,這是一種很原始的方法,柴被點著了,牛犢也被烤得冒煙。司樂高呼「樂奏始平之章」,這時候鐘磬和鳴,望燈高懸,燔柴舉火,很隆重。皇帝從中層壇面上到上層,行三上香禮,然後再向兩側的八個祖宗牌位上香。這就是「燔柴迎帝神」。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點著了這個火,煙已經上去了,我們這兒也奏樂了,也上香了,我請各位神,包括皇天上帝,你們下降到我的祭壇上。祭天大典整個等於就是一個宴會。這些禮儀做完了,皇帝就從壇上下來了,又下到開始的位置上,樂隊指揮讓音樂停下來。大家可以想像就等著神降落下來。

上香

燔柴2、獻玉帛獻玉帛向就是向宴會宴請的尊貴的神獻玉和帛。這時候司樂用低一點的聲音喊了一句「樂奏景平之章」。然後皇帝再上到壇面上。他在皇天上帝的供桌前面跪下,然後從旁邊拿著玉和帛的官員手中接過玉和帛,然後向高處雙手舉幾下,表示奉獻。然後他把玉和帛恭恭敬敬地放到供案上,然後站起來。再到各個配位依次地把帛獻過去。行禮完畢退回原來的位置,又下了台階,音樂又停下來了,等待第三個禮。玉在古代是很重要的祭祀禮器,不同的祭祀場合要使用不同的玉器。《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3、祭俎這時候進行第三禮,就是祭俎。俎里是什麼呢?是整個牛犢。九個俎先擺好在供桌前,,由九個執壺官手裡拿著銀壺,銀壺裡裝著肉湯,滾燙的。他們上來給上帝的俎裡頭澆肉湯。那台上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估計也有肉味了,於是就霧氣昭昭,而神秘。這時候樂奏咸平之章,皇帝再次上祭壇,再跪,然後雙手做請的動作,什麼意思?我把肉獻給您了。

4、初獻、亞獻、終獻第四個程序要上酒了。第一次是初獻,典儀官就高聲唱初獻,他喊了以後樂隊就奏「壽平之章」。這時候「舞武聲」方隊就到祭壇前面正中了。一邊喝酒,一邊吃肉,一邊看舞蹈。凡是用武力得天下的,先上舞武。清代是這樣,所以先上舞武。舞武生手裡拿著斧子和盾牌,64個人在這兒跳。皇帝登上了祭壇,下跪敬酒。這時候樂隊突然停下來了,下面就是讀祝版。應該是皇帝念,但不是,是皇帝請另一個人念。皇帝得跪在那兒,那人也得跪在那兒,把這一篇祝文給讀完。這是初獻,第二次獻酒是亞獻,第三次獻酒是終獻。這三次應該說是一樣的,就是下邊的音樂不斷變化,舞蹈也不斷變化,在很黑的夜裡還是很隆重的。第三次獻酒的時候多了一個是音樂突然停下來了,典儀官就唱了,象徵上帝返回來賞給皇帝酒和肉。宴會到這兒應該說就要結束了。

5、撤磚、望燎

下一個禮儀是撤磚,就是把宴席的主要東西撤下來,再下一個禮儀是送帝神。皇帝出來行禮,三跪九叩,恭送上帝回天上去。後邊的陪祀人員把貢品一步一步撤下來。撤下來送到哪兒呢?就是圜丘外面擺的鐵燎爐和燔柴爐,要擱在那裡燒掉。個人相對個人一個爐子,燒掉。這個過程就如同今天說的吃完飯了打包。一燒,隨著煙就上了天了。這是最後一個禮儀,叫望燎。皇帝必須站在指定的位置,恭恭敬敬地看這個火燒東西。望燎不是等著燒完,大概燒了一半大典就宣布結束,皇帝再回到聚福台,把衣服換掉,就可以回宮了。這時候燈也落下來,一切都結束了,天也稍微亮了,這大約就是咱們所說的八點,因為大典也就是兩個多小時結束了。皇帝直接從祭壇上下來,脫下祭服出昭衡左門,再瞪上御輦回宮,和來的時候不一樣了,是大吹大擂,樂隊是鼓樂齊鳴了,為什麼?是慶成,就是慶祝祭天成功,也就是對自己和上天的來往表示滿意。北京天壇就有22個皇帝舉行過654次的典禮。皇帝舉行祭天大典儀式,舉行的次數也是標明勤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他到天壇一百多次,明朝的萬曆皇帝在位40多年,但沒來過幾次。天壇作為祭天之所,最後的使用者是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袁世凱。1914年冬至,他在此舉行了隆重的祭天儀式,為他策劃中的登基稱帝做了一次綵排。12月23日從新華門到天壇,全部是黃土墊道,警察出動,全城戒嚴,沿途街巷一空。清晨3點,一輛裝甲汽車載著袁世凱出了總統府,向天壇駛去。在南門外,袁世凱下了汽車,換乘早已準備好的四角裝飾著瓔珞的轎車,到昭亨門,下了轎車,又坐上竹椅轎直到天壇前。到了天壇,袁世凱開始步行,這時天還沒亮,天壇前點著明亮的燈火,他在更衣殿換上古時的衣冠,登壇頂禮膜拜,一切儀禮完全模仿封建帝王,只是由跪拜改為多次鞠躬。他祭天所用的祝板,和清朝皇帝的幾乎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子臣」兩字改為「代表中華民國國民袁世凱」。祭天大典從凌晨3時開始,一直進行到8時50分才算結束。當時許多國外記者對這次祭祀進行了拍攝報導,也為後來的世界遺產天壇記錄了最後一次典禮。


推薦閱讀:

布衣中國:中國傳統服飾之美(一)
中國傳統農曆月份的別稱,名字簡直美到醉。
中國傳統山水畫新技法實驗1
中國傳統文化(易醫與養生)之四—子午流注話養生
中國傳統弓箭勝過現代弓箭,事實真的如此嗎?

TAG:中國 | 中國傳統 | 節日 | 中國傳統節日 | 傳統 | 冬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