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丨中醫學理論體系

一、形成

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於先秦兩漢時期,以《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相繼問世為標誌。

1.《黃帝內經》

我國現存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為中醫理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2.《難經》

成書於漢代。該書以基礎理論為主,涉及生理、病理、診斷、病證、治療各個方面。尤其對脈學特別是「寸口脈診」有較詳悉而精當的論述和創見,對經絡學說以及藏象學說中命門、三焦的論述,則在《內經》的基礎上有所闡揚和發展。

3.《傷寒雜病論》

漢代張機(仲景)所著。分《傷寒論》《金匱要略》兩部分。確立了中醫學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傷寒論》是中醫學第一部辨證論治的專著,確立了六經辨證的綱領;《金匱要略》以臟腑論內傷雜病,確立了臟腑辨證論治的綱領。

4.《神農本草經》

我國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全書載葯365種,分為上中下三品。根據功效分四性五味,為「四氣五味」的藥性理論奠定了基礎。明確了「治寒以熱葯,治熱以寒葯」的用藥原則,提出七情和合的藥物配伍理論。

二、發展

1.魏晉隋唐時期

(1)《脈經》

晉·王叔和著。中醫學第一部脈學專著。該書第一次系統全面論述24種脈象及主病,提倡「寸口診法」,明確三部脈位。

(2)《針灸甲乙經》

晉·皇甫謐著。中醫學第一部針灸學專著。

(3)《諸病源候論》

隋·巢元方著。中醫學第一部病因病機學證候學專著。

提出疥瘡是疥蟲所致;漆瘡與體質有關,某些傳染病是自然界的「乖戾之氣」引起。

(4)《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唐·孫思邈著。中醫學最早的醫學百科全書。提出「大醫精誠」,開創了中國醫學倫理學之先河。

2.宋金元時期

(1)《三因極—病證方論》

宋·陳言(無擇)著。將病因分為三大類:外因,內因,不內外因。系統闡述了三因理論。

(2)「金元四大家」

金元時期: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震亨

寒涼派:劉完素(守真),倡導火熱論,認為「六氣皆從火化」、「五志過極化火」。治療善用寒涼葯,故稱寒涼派。代表著作《素問玄機原病式》。

攻邪派:張從正(字子和,號戴人),倡攻邪論,主張「病由邪生」,邪去而正安,治療多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為主,故稱「攻邪派」,代表著作《儒門事親》。

補土派:李杲(字明之,號東垣老人),後人尊稱李東垣,力倡脾胃論。主張「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善用溫補脾胃之法,後人稱「補土派」,代表著作《脾胃論》。

滋陰派:朱震亨(字彥修),後人尊稱朱丹溪(因世居浙江義烏丹溪),他主張相火論,認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治療上善用「滋陰降火」,後人稱「滋陰派」,代表作《格致餘論》。

3.明清時期

(1)命門學說

張介賓(字景岳),趙獻可(字養葵)等醫家,重視命門學說,創新對命門概念及其功能的認識。

(2)溫病學說

溫病理論源自《黃帝內經》。到明清成熟。

吳有性(字又可),著《溫疫論》,創戾氣學說。

葉桂(字天士),著《溫熱論》,創衛氣營血辨證理論。

薛雪(字生白),著《濕熱病篇》,創新溫病學說的濕熱病因理論。

吳瑭(字鞠通),著《溫病條辨》,創立溫熱病的三焦辨證理論。

王孟英,著《溫熱經緯》。

(3)醫學全書

明李時珍著《本草綱目》,載葯1892種,為馳名中外的中藥學著作。

明徐春甫著《古今醫統大全》,輯錄230餘部醫籍,為著名中醫學全書。

明王肯堂著《證治準繩》,為著名中醫臨床醫學叢書。

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著名中醫學類書。

清吳謙《醫宗金鑒》,太醫院的中醫學教科書

(4)其他

清代王清任,著《醫林改錯》,肯定靈機性不在心在腦,發展了瘀血理論。

4.近現代時期

20世紀30年代曹炳章主編《中國醫學大成》,是集古今中醫學之大成。

形成了中西醫匯通派。如朱沛文,張錫純,唐宗海等。

現代……


推薦閱讀:

孫立平:緊關係的弊端與進一步的理論思考
理論深度:刑法中「行政處罰」入罪要素的立法運用和限縮解釋
 八字命理論天干:十干喜忌歌,運勢可預測!
韓毓海:自由主義者的理論貧乏———天益:學習型社會領航者
八字理論 2

TAG:醫學 | 中醫 | 理論 | 中醫學 | 理論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