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里的情 天倫無盡
狂放不羈的李白,蔑視權貴,笑傲王侯,甚至「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醉中仙」,但對待子女卻也柔情如水,父愛深深的。請看他的詩《寄東魯二稚子》,這裡的李白,可不是什麼謫仙,而是一位普通的父親,胸中涌動著的是尋常人都具有的既懷鄉,更思念子女的真情: 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 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 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 樓東一枝桃,枝葉拂輕煙。 此樹我所種,別來已三年。 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 當時李白的家暫住在山東,他去南方遊歷,家裡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平陽,小的是兒子伯禽。詩人看到江南吳地已經是春耕時節,蠶已三眠,馬上就要結繭了,遂想起了自己家裡的土地誰來耕種呢?家樓東的桃樹是自己當年親手種的,現在應該與樓一樣高了。桃樹這樣,那家裡的孩子呢,當然也長高了,可憐這兩孩子,一定會思念父親而淚下如泉。想到這裡,這位本來不以兒女之事記掛心裡的硬漢肝腸寸斷,很快地寫了這首詩告訴孩子們,父親也在思念著他們! 我們在李白的詩集里很少看到有關家庭生活的詩篇,但這首詩卻深深地震撼我們的心靈!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只有懷著赤誠之心,愛兒女,愛家庭的男人才是真誠的男人,當之無愧的父親! 確實,血濃於水的親情總在我們的生活里不斷增長而光景長新,有許多事情,當時語笑渾閑事,過後思量盡可憐,縱是無情也動人。隨著歲月的流逝,人丁的消長,愛我們的親人只會減少,不會增加。所以,古往今來,人們格外珍惜親情,把得到親情的滋潤說成是享受天倫之樂。誠然,我們大多數人註定了一輩子默默無聞,但擁有一個溫暖的家,才是生活之根本。冬日的寒夜裡,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圍著火爐,品嘗著父母精心為我們做的飯菜,雖然很普通,但心裡卻是平靜、安詳、幸福;不在一起時,有的是思念,牽掛。相聚時刻其樂融融,分離日子是殷殷思念,不也是別樣的一種美麗?所以,人們特別喜歡孟郊的《遊子吟》,詩里將兒子臨行時母親對他的關心和呵護刻畫得如在目前,很拿喚起讀者對慈母的感恩之心: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據說在新加坡,孟郊的這首詩被評為流傳最廣的古詩。為什麼流傳千古而歷久彌新呢?母親——這個世界上和我們最親的人,因為那一根臍帶,任子女走到哪裡,母愛也會延伸到哪裡,兒行千里母擔憂啊!每一個人都有母親,都沐浴過母親慈愛的聖潔的光輝。母親不僅用人世間最無私最博大的母愛哺育了我們,還以寬厚待人、勤儉持家的高尚品德教育了我們,使兒女們從小就知書達禮,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的人生道理。母親溫良恭儉讓,處事謙和善待生活的良好風尚啟蒙和拓開了後人的成長之路。 這首詩說出了古今無數兒女心中的話——感謝母親,孩子永遠無法報答母親對自己的關愛。你看,詩里描寫的是一幅多麼動人的畫面:白髮蒼蒼的母親在燈下給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補衣服,雖然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但母親總怕孩子很遲才回來,所以,她縫了好多,而每一件衣服每一道針線都縫得那樣的密,那樣的牢。天下的兒子看在眼裡,誰不感動?父母一生的心血都獻給了孩子,而孩子報答父母又是多少呢?古語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往而不來者,年也;不可得再見者,親也。」父母撫養子女之日長,而子女贍養父母之日短。因此孟郊覺得,自己的感恩之心,正像小草感激太陽在春天帶給的溫暖,不過像螢火一樣微不足道啊! 孟郊走了,離家遠去,離母親遠行了。但他的心還系著白髮蒼蒼的媽媽。他知道,媽媽的這顆新,一定為牽掛他的安危而逐漸衰老。於是他寫信給老娘了: 淚墨灑為書,將寄萬里親。 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現在好多朋友沒有寫信給父母的經驗了,想要什麼,打個電話完事,所以也就很難理解為什麼「家書抵萬金」。而從前的人們接到家信時的喜悅實在難以言狀。這首《歸信吟》是他在長安時寄信給母親時。他功名未成,不能回去,但卻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母親。他知道娘也一定非常非常的想念他,而他卻不能衣錦還鄉還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想到這一點,淚水撲簌蔌地流,信請人帶走了,自己的魂也隨著遠去,心空蕩蕩的,像丟掉了什麼。 像白雲眷戀著山岫,像清泉嚮往著海洋,兒女的心總是依戀著父母。母愛是上帝給與人們最尊貴的恩賜。 傅庚生之《中國文學欣賞舉隅》第一章「精研與達詁」在分析了《遊子吟》後,舉了蔣心餘(蔣士銓,乾隆時江右三大家之一)《歲暮到家作》,進一步說明慈母之愛撫,如春暉之無盡。詩云: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嘆風塵。朋友,你遠行過嗎?去外面讀書,或者工作,時間久了,當你把準備回家的消息告訴家裡的時候,知道誰最激動=最開心嗎?是母親!為了你的回來,她準備了好多天,你喜愛的食品,家鄉的土特產,溫暖柔軟的被卧……然後是天天倚門翹首,盼望人歸。當你踏進家門時,母親會上上下下地仔細看一遍,長胖了、高了,她高興,瘦了,臉色黃了,她焦急。在父親的催促聲里,她又趕緊為你淘米、洗菜,做上一頓最可口的飯菜…… 這首詩感情特別真摯,詩人用樸素的語言,細膩地描寫出母親看到兒子歸來的喜悅與關心。詩把母親愛兒子的種種舉狀盡皆寫出:母親縫製的棉衣非常細密,惟恐兒子在外穿破;家信又剛剛寫完,墨痕猶新;一看到兒子回家,就愛憐孩子瘦了;把兒子喊到身邊,仔細地問在外面是否困苦艱難……如此種種,我們不是都經歷過,感受過嗎?面對母親的深厚無比的愛,詩人是慚愧自己沒能盡到兒子的責任,低著頭,不願意把在外面的風塵之苦告訴她。親愛的朋友,當母親用粗糙的雙手拂拭著你的臉,仔細地端詳久別的你時,你的心中有什麼感受呢? 我讀清人作品不多,但記得在早年讀過蔣士銓的《〈鳴機夜課圖〉記》,印象十分深刻。蔣母最賢惠之處就是善於教育孩子,規勸丈夫好好為官。可謂是賢妻良母。這篇文章寫蔣父任俠好客,家產中落,其母毫無怨言,丈夫遠行他鄉,她在孩子四歲的時候就教他讀書明理。其中一段尤其感人: 記母教銓時,組綉績紡之具畢陳左右,膝置書,令銓坐膝下讀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讀,咿唔之聲軋軋相間。兒怠,則少加夏楚,旋復持兒泣曰:「兒及此不學,我何以見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於床,擁被覆雙足,解衣以胸溫兒背,共銓朗讀之。讀倦,睡母懷。俄而母搖銓曰:「可以醒矣。」銓張目視母面,淚方縱橫落。銓亦泣。少間,復令讀,雞鳴卧焉。諸姨嘗謂母曰:「妹一兒也,何苦乃爾?」對曰:「子眾可矣,兒一不肖,妹何托焉?」 這段話讀來令人感嘆唏噓,潸然淚下。天下的母親都是這樣愛子女,為孩子的成材費盡心血。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體察父母的苦心,在今天獨生子女普遍的情況下,應該毫不猶豫地擔負起贍養老人的責任 也許是父母之恩高若天,深若海,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所以,古今詩詞里,少有寫父母的詩詞,而多的是兄弟姐妹之情的詩篇。
可能王維父親早喪,家裡弟妹多,為了維持家裡的經濟開支,他早早地離開家鄉,去尋找別樣的生活。自覺挑起家庭經濟的重擔。他先是投到玄宗大哥寧王李憲門下,由於得到李憲的青睞,引薦於太平公主,遂高中解頭(狀元)。這段時間,家裡的千斤重擔都壓在母親的肩上,他總覺得不應該讓母親一個人挑著全家的重擔,母親太苦了;總覺得自己對弟妹們照顧不夠,對不起他們。對家庭,對弟妹,總懷著一份深深的愧疚。 高中魁首以後,他興沖沖地回家,把這消息告訴母親,告訴弟妹,又匆匆赴大樂丞任,《別弟妹》詩兩首,就是他匆匆而回又匆匆而別的情況下寫給弟妹的。從中可見他們骨肉深情之一斑: 其一 兩妹日成長,雙鬟將及人。 已能持寶瑟,自解掩羅巾。 念昔別時小,未知疏與親。 今來始離恨,拭淚方殷勤。 其二 小弟更孩幼,歸來不相識。 同居雖漸慣,見人猶未覓。 宛作越人語,殊甘水鄉食。 別此為最難,淚盡有餘憶。這兩首詩就是他年輕時走上仕途不久的作品,用非常樸素的語言很真實地表達了對弟妹的熱愛與眷戀,還帶有一絲別離的憂傷。 第一首寫與妹妹的離別。詩人回家不久,又要遠行了。最不舍的是妹妹。幾年不見,兩個妹妹成長起來了,終於長得亭亭玉立,漸懂人事了。她們學著對銅鏡打扮,也知道笑的時候用羅巾掩臉。想到當初遠行時她們還很幼小,不懂得什麼是親疏遠近,現在知道我是她們最親愛是大哥了,這次離別時她們依依難捨,眼淚像斷線的珍珠不斷地流,一直擦個不停。 柔情似水,女孩子的眼淚總是很多的。王維看到妹妹落淚,心裡怎麼不傷感呢?但是,為了生活,為了讓她們過得好一些,他不能不遠行。你看,詩人筆下的兩個妹妹是多麼的可愛,他對妹妹的情意又是何等的真摯深厚!詩里既有對妹妹長大懂人事的歡欣,更有兄妹情深而別離的惆悵。感情非常真切。 第二首是寫與幼弟分別。這個弟弟是全家年齡最小的,詩人去長安時他什麼也不懂,所以王維回來時他也不認識,睜大了眼睛望著他。相處了一段日子他也漸漸習慣了,知道這是自己的大哥,但他非常頑皮,常常玩得找不到人影。小孩具有學人言語的愛好,學江南人的說話學得惟妙惟肖,也愛吃江南水鄉的食物。與這個天真的弟弟分別是最難的,抱著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流著淚,離開家後還不斷地想念他。 有這樣一個熱愛自己關心自己的哥哥,真是極大的幸福。 他與老二王縉的感情更加不同,兩人年齡相差不多,在一起的時間最長,風雨里患難與共,感情尤其深厚。安史之亂中,他來不及跟隨玄宗駕幸西南,被叛軍捉住,拘於普施寺。安祿山以前去朝廷的時候就非常欣賞王維的才華,逼他到洛陽供任偽職。他便服藥稱喉嚨失聲。叛軍頭目在凝碧池舉行宴會,召集眾多梨園弟子合樂,王維十分悲痛,賦詩曰: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花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當時傳到肅宗皇帝行在(皇帝臨時住所),肅宗讀後也很感動。西安洛陽相繼收復後,凡任偽官者皆定罪,但王維的這首詩描寫叛軍作亂後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表達自己眷念舊朝的忠貞,其情可憫;同時王縉全力懇求肅宗,願以自己的官職納乃兄之罪,王維遂得以免遭縲紲之苦。從中我們可以見到他們兄弟之間的深厚情誼。 王維17歲那年,正逢一個人在京都過重陽節。以前每年這一天,他都要和自己的兄弟插上茱萸,登高飲酒賞菊,而現在第一次一個人單獨在外,很自然地想起家裡的父母兄弟來。於是,寂寞的王維,寫了那首不朽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要知道,王維兄弟情誼很深很深。王維有四個弟弟,兩個妹妹,其父早逝,早慧的王維十五歲就開始了兩京的遊宦活動,自覺擔當家庭責任的使命感,形成了他特殊的心理狀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是他十七歲時孤身一人在長安的作品。身居異鄉,獨為異客,「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家中只有寡母一人支撐,每當佳節臨近,怎麼不引起了他強烈的思念之情?二十剛出頭,他就進士及第,從此進入仕途。這首詩很通俗,婦孺皆懂。但它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能夠揭示出人們最普遍的心理——每逢節日格外思念離別的親人。也正因為這樣,它才成了我國流傳最廣泛的名篇,第二句也成了經典成語而被人們廣泛引用。 唐人作詩之妙,就在於將本來可以直接抒發的思想感情,蘊涵在詩的深處,曲折致意。明明是自己思念,卻背面敷粉,寫對方想念自己,轉了一層,欲說還休,吞吐含蓄,情致宛然,讀來回味無窮。 司空圖在二十四詩品里說「實境」是「取語甚直,計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見道心。清澗之曲,碧松之陰。一客荷樵,一客聽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尋。遇之自天,泠然希音」。王維這首詩就是「取語甚直,計思匪深」,樸實無華,似乎也沒有精心構思寫作的技巧,但「遇之自天,泠然希音」,奠定了他在唐代詩壇上的地位。 現在的孩子,十八九歲了,上大學時父母一直送到學校,忙著為他們報名註冊,鋪床打水。但以後幾年裡,除了打電話向父母要錢外,在佳節來臨之際,有幾個真正能夠想到故鄉,想到給父母送上一份祝福! 與王維這首詩的寫法相似的,除了杜甫的《月夜》還有高適《除夜作》和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等。高詩是這樣的: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高適早年未達,後經宋州刺史張九皋的推薦,舉「有道科」,授為封丘尉,縣尉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地方治安,緝賊捕盜。他上有縣令、縣丞,是一個不到九品的小官兒。在高適看來,這是一個「拜迎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封丘作》)苦差使,他心裡實在不能忍受過這種低三下氣的日子,不久就辭官。安史之亂起,隨哥舒翰守潼關。以後在玄宗、肅宗、代宗各朝,不斷升遷,最後官散騎常侍,進封渤海縣侯。成為唐代詩人中最顯赫的一位。 這首詩當是他在未顯達而四處遊歷時所作。除夕之夜,獨居旅館,寒燈熒熒,心裡頓感凄然。多年奔走權門,四處流離,迄無成效,心好冷好冷。在這除夕之夜,心裡想得很多很多。為什麼胸有文武術,卻不能貨與帝王家?外面,人們都在慶祝新年的到來,陣陣熱鬧使他倍感孤寂,在家千日還,出門半時難,不禁想起昔日在家裡的溫暖日子。此刻,親人們一定會思念遠方的自己吧?離開家庭這麼多時間,年老的父母何時不在想念自己啊?明天,新的一年又要開始了,他們雙鬢也一定會增添新的縷縷白髮,而我,卻一事無成! 中國的知識分子千百年來一直面臨著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懷才不遇。「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本是苦守寒窗十年的終極目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人生的全部,其中的「治國、平天下」大概就是「文武藝」的最高成就。但生活總常常和你開玩笑,雖然自己文成武就,滿腹經綸,或者「胸中自有百萬兵」,但就是找不到一個好買主,找不到一個識貨者,因此胸中的貨色一直賣不出去。於是,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家,而產生回家去吧,回到溫暖的家,享受人間的至愛的念頭。這樣,也就徹底拋棄了所謂的理想。 眼前無路想回頭,本是人之常情。但是,高適儘管懷念親人,心情悲涼,無奈。卻沒有打退堂鼓,路總是坎坷不平的,把它看作是對自己毅力和意志的考驗吧,還是堅持走下去,鳳凰不會永遠與麻雀棲宿在一起,總有一天會發跡的! 高適就是這樣不斷地自勉著,沿著坎坷的路走了下去。後來終於發達了,貴為王侯,成為唐代知識分子奮鬥的一個成功的案例。 他比李白杜甫幸運得多。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也採取相似的寫法: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冬至是北方民眾的一個重要節日(江南一帶不太重視這個節日),古代,每逢冬至,朝廷里放假,民間互贈飲食,穿新衣,賀節,一切和元旦相似。這樣一個佳節,在家中和親人一起歡度,其樂融融。白居易在大家庭里排行二十二,可見他們白姓家族人丁也頗為興旺,兄弟們在一起過節時一定熱鬧非凡。我們年輕時過節就最喜歡與兄弟姐妹們在一起胡鬧,年長了,有了許多心事,才會在「千家笑語漏遲遲」時一個人跑出來,「一星如月看多時」。這樣的情況,只有結婚生子的人才能體會得到。 傳說白居易還未弱冠,便以文謁當時大文學家顧況,顧況看到他的名字,便開玩笑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意思是年紀輕輕,竟然跑到京城裡來混日子了,怎麼混得下去?但當他披卷讀白詩《賦得古原草送別》後,遂感嘆說:「我謂斯文遂絕,今復得子矣,前言戲之耳。」這首詩頷聯婦孺皆知,而知全豹者不多;也有一些選詩的集子單選前四句,而把後面四句刪去,這實在是不懂詩的人胡搞所致: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須知,這是一首送別詩,詩最後兩句,點明了賦此詩的本意。詩人送別友人,他指著眼前無邊的春草說:你看那原野上的草長得多麼茂盛,像一張巨大的地毯把大地覆蓋起來。儘管一年之中也有枯黃的時節,但只要到了春天,它就蓬蓬勃勃地生長起來,任何野火和外力都不能消滅它們,生命力是何等的頑強。現在,那綠草蔓延擴展,一片翠綠,把古道都佔滿了;在晴朗的春日照耀下,顯得是那樣的生機勃勃,一直蔓延到遙遠的荒城。是在這樣的情境里,你要走了,向著自己追求的目標前進。而我的那顆多愁善感的心,裝著滿滿的離情,它像眼前的青草一樣無邊無際,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深! 要知道,詩人那時只有十六歲,就能夠化情思為景物,以形象恰切的比喻來表達自己胸中對友情的珍愛,以前的詩人們還從來沒有以草喻別情的比喻,這比喻又是非常地恰巧形象,怎麼不使顧況驚嘆呢!從這裡,我們足可以看到,白居易是一個重情且多情的詩人。可是,為了生活,為了前途,年紀很輕他就出門遠行了。冬至又宿在一個邯鄲的客店裡,獃獃地守著一盞昏燈,獨自抱著雙膝凝想。沒有親人的笑語,沒有同伴的豪飲,他怎不思念親人呢?他想,雖然夜已經深了,家裡人一定還坐在燈下,念叨著我現在在哪裡,正在做什麼呢。 白居易早年學習非常刻苦,「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與元九書》),廣采博取,為我所用,才成為唐詩的一代大家。他明明自己思念親人,思念兄弟,卻偏偏說家人在這個時候一定思念著自己。這和王維、杜甫、高適所作異曲而同工。 詩人總是有一顆敏感且多情的心靈,身在遠方,無論大小節日,都會情不自禁地思念家人。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寫的是寒食節的思念: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自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寒食節禁火是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在晉文公重耳出亡在外最困難的時候,無食果腹,介子推毅然地割下自己的股肉讓晉文公吃。重耳回到國內當了君主,大封一起流亡的大臣,卻忘掉了介子推。子推不求利祿,與老母一起躲到山上自力其食。後來晉文公想起這位恩人,非常內疚,力請子推下山為官而無果。他想,我放火燒山,看你下來不下來。結果一把火把介子推母子燒死在山上。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很有氣節的介子推,在他被燒死的這一天禁火吃冷的食物,故稱寒食。 唐代寫關於寒食節的詩歌很多,有關禁火風俗的有韓翃的《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翃寫了這首詩名聲大振。據孟棨《本事詩》載:一日,夜將半,韋(韓的朋友)叩門急,韓出見之,賀曰:「員外除駕部郎中、知制誥。」韓大愕然曰:「必無此事,定誤矣。」韋就座,曰:「留邸狀報制誥闕人,中書兩進名,御筆不點出,又請之,且求聖旨所與,德宗批曰:『與韓翃。』時有與翃同姓名者,為江淮剌史,又具二人同進,御筆復批曰:『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又批曰:『與與此韓翃。』」 這個韓翃因寫了這首詩而老來得就功名,皇帝不會不知道此詩所含的譏諷意思,但「春城無處不飛花」的美妙景色,美不可言,令他喜愛不勝了! 寒食節是古人享樂的節日。在清明前兩三天,那時正是春天最美好的時候,春和景明,萬物向榮,綠草如茵,百花鮮妍。每臨這一天,許多紅男綠女紛紛去郊外踏青賞春遊玩,偶爾也有社交活動。尤其是在京城,寒食節更成了男女們幻想得到奇遇的節日。崔護的「人面桃花相映紅」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的。韋應物宦遊異鄉,孤單伶俜,在這傳統節日里,分外想念在京城裡的幾個弟弟,故而寫了這首詩,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首句寫時,寫地,寫氣候,又重在寫冷。時是禁火的寒食節,地是寂寥無人的空齋,氣候又是霏霏春雨,詩人一個人在這樣的環境里過節,能說不寂寞嗎?雖為春天,但春寒料峭,加上心理上的異樣孤獨,也就格外感到寒意陣陣。這裡的「空」字,不僅是官衙空空蕩蕩,更是內心的空虛無憑!外面,小鳥兒愉快地歌唱著,它們快樂的鳴叫聲使作者想起在家鄉時的情景,每當春天,總是與弟弟們一起走出書齋,到外面欣賞春天的大好景色。看草綠花紅,聽鳥聲宛轉,有時甚至狂放地躺在如茵的綠草上,盡情地享受春天的美。正如王羲之所說的「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信可樂也」。而現在卻一個人靜靜地立在這偌大的官衙里,任憑外面流鶯百囀千啼,悅耳如樂,也喚不起他的興奮了。無聊極了,便以飲酒賞花來消除自己的寂寞憂悶,但是,看到花兒鮮艷,也就更加思念弟弟他們了。這時候他們在做什麼呢?以前,每逢寒食節,自己總和他們一起,帶著食物,去芳草如茵的杜陵一帶,飲酒賞花,瘋狂地玩上一天。按照以往的這一習慣,如果今天長安天氣晴明的話,他們一定興緻勃勃地到城南的杜陵一帶踏青去了。是啊,良辰美景,豈無賞心樂事?詩人以擬想的諸弟在家鄉春遊之樂對照自己眼前實際上的空齋之冷,而不直接抒發自己懷念諸弟,感嘆孤寂的感情,但作客情懷,思親情緒的旅思,盡皆包融其中,詩味也更深沉茹永。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節日降臨之際,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出門在外,人們都因親人不能在一起共度佳節而遺憾,而思緒綿綿。 古人說「士窮節乃現」,同樣,在戰亂頻仍,餓殍遍地的情況下,更能夠見證兄弟姐妹之間情誼的深淺厚薄。「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到來各自飛」,這是無情人說的無情話。珍惜人間情義的人決不會這樣。試想,親人離散之後,不知道何年何月能夠重新見面,也許是永訣。因為分手後所遇到的種種困難,簡直難以想像:缺衣挨凍,少食餓死,染疾病死,拉丁戰死,盜賊殺死……所以,有時候兄弟分手,姐妹離散,也就是永別。 杜甫不僅熱愛國家社稷,更是一個深愛自己弟弟的模範兄長,他的《月夜憶舍弟》就是反映戰亂歲月里思念親情的名篇,至今銘刻在人們的心田: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安史之亂的爆發,使老杜四處流浪,乾元二年(759)秋,他流浪到秦州,這年九月,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於戰亂之中。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於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 四年多的戰爭使無數的人們失去家園,詩人也像無根的浮萍一樣在天地之間飄泊。道路阻斷,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切斷了。一到晚上,荒野了無人跡。偶然傳來失群的孤雁在天邊一兩下凄厲的叫聲。詩人在暫棲的小屋前躑躅,寒寒的月光照在他的身上,冷冷的露水默無聲息地潤濕著他的衣服,看到月亮,想到弟兄們像被驅散的鳥兒,各自東西,如今也不知道在何方,更無法了解他們的近況。戰爭還未結束,在這「家書抵萬金」的時代里,寄信根本不可能送到。唉呀,不知道他們是否平安?這場戰爭什麼時候才能結束?老百姓什麼時候能夠過上安心的日子啊? 往昔兄慈弟悌,一起讀書寫字玩耍,飲酒賞花品茗,享盡天倫之樂;現在家亦無家,國也不國。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對血脈相連的骨肉兄弟的擔心,令詩人憂心如焚! 詩人的心靈被煎熬著,痛苦著,那種兄弟友於其樂融融的生活已經是一個遙遠的夢。今生今世,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與弟弟們相聚在一起。《楚辭》有言「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別後無望相聚,那種揪心的痛苦是最難熬的。要知道,在當時的情況下,無數的兄弟姐妹逃難離散,所以不能簡單地認為詩人只是吟唱自己的感情,實際上詩人作為時代的歌手,他所吟唱的是千百萬百姓心聲。 杜甫於上元元年(760)飄泊到成都後,造好草堂後終於可以定居下來,總算能夠過上安心的日子了,這時候,他又想起幾個弟弟來了。安史之亂還未平息,中原板蕩,除了一個弟弟隨同他到了成都,其餘生死不明。作為大哥,他怎麼不牽掛?七律《恨別》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寫的: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與弟弟在洛陽分別,現在相隔幾千里之遙,安史叛軍在中原騷擾破壞急有五六年之久,給百姓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不要說莊稼被毀,連草木都衰敗不堪,茫茫大地,荒無人煙,有的只是白骨累累,餓殍遍地。自己與弟弟們被兵戈阻隔,很久不得相見。現在自己安家在離中原很遠的蜀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去相會。每當想念家裡親人的時候,就常常佇立在月光下,靜靜地看著天上明月皎皎,月亮缺了也能夠圓,親人分離了難道不能團聚嗎?有時候,白天無心寫詩,就躺在那兒,看天上雲捲雲舒,便會想到親人的分離聚散,真是人世無常啊!「憶弟看雲白日眠」,似乎很安閑,很舒適,其實哪是這樣呢?只是躺在那裡對著藍天白雲苦苦想著兄弟而無可奈何而已。能眠得著嗎?他的心情,比黃連還苦! 上元元年三月,檢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於懷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於河陽西渚。這就是詩中「乘勝」的史實。當時李光弼又急欲直搗叛軍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這一消息也傳到了老杜的耳朵里,他真切地盼望李光弼率軍能夠早早攻破幽燕、平定叛亂,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自己也可以回到中原,與弟弟們團圓了。 值得注意的是,杜甫的詩總把思念家鄉和親人合在一起。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和親人一樣血脈相連。思鄉離不開思親,思親就是思鄉。家事國事交匯在一起,構成了這首詩的內容,詩聖是永遠不會忘記大唐社稷和天下百姓的。 白居易也有類似的作品。安史之亂平定之後,社會依然沒有得到安定,那些在平定安史之亂中有功之將紛紛獨霸一方,政令自出,藩鎮割據的局面也就逐漸形成。藩鎮之間經常摩擦,戰爭依舊沒有停止。白居易所處的中唐更是一個多難的時代,朝廷尾大不掉,藩鎮向中央要物要權,戰爭連綿不斷。白居易從十多歲開始,即因戰亂而離家四處飄泊。德宗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軍(治所在開封)節度使董晉死,其部下舉兵叛亂;繼之彰義軍(治所在汝南)節度使吳少誠亦叛,朝廷不得不發兵征討,河南一帶再次淪為戰亂的中心。由於漕運受阻,加上旱荒頻仍,關內(今陝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肅一部分地區)饑饉嚴重,百姓嗷嗷待哺,餓殍遍野。他的《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一詩大概寫於這一時期,真實地表達了在亂世中思念兄弟姐妹的感情: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時代多難,戰亂頻仍,天怒人怨,禍不單行,年景一塌糊塗,詩人世代所傳的基業蕩然而空,弟兄們為生計所迫,各自奔走在他鄉的道路上(文化大革命時可不行,這樣的行為叫「盲流」,或者是破壞「農業學大寨」),從此,兄弟再也不能相聚,家裡田園荒蕪。骨肉離散,猶如那分飛千里的孤雁,只能獨自在空中叫幾聲而已;辭別故鄉流離四方,又多麼象深秋里斷根的蓬草,隨著蕭瑟的西風,漫無目標而飛,隨風飄轉,去向不定。在這樣的情況下,遠離家鄉的詩人對兄弟們的懷念越發深沉。中夜難寐,舉首遙望那孤懸夜空的明月。啊,明月啊明月,你是否知道,我的兄長弟妹們今晚淪落何方,他們是否安康?如果此時大家都在舉目遙望你,也一定會和我一樣潸潸垂淚吧!詩人知道,在這月明之夜,流散五處深切思念家園的心,一定會有心靈感應,真的能夠「在這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的妙處不僅在於把分離各地的親人以千里孤雁、九秋斷蓬作了形象貼切的比擬,而且以弔影分飛與辭根離散這樣傳神的描述,刻畫出他們遠離家鄉無依無靠而孤苦凄惶的情態,深刻揭示了那些飽經戰亂的人們流落他鄉之苦。是非常精妙的比喻。 我想,詩里所描寫的這種情景,所表達的這樣的感情,應該是許多讀者不會陌生的。對社會現象的無可奈何的感嘆,對兄弟姐妹們難以相聚的刻骨甚至痛徹心肺的思念,都令我們產生強烈的共鳴!
推薦閱讀:
※你是唐詩里的那束月光
※唐詩底蘊講稿(1-64)講
※《小兒垂釣》| 陪孩子學唐詩宋詞3.27
※看《唐詩三百首》
※智永楷書集《七言字唐詩》,好字配好詩,絕配!
TAG: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