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椅子治療法到底有什麼作用?

不太明白空椅子到底有什麼作用,案主帶著一些負面情緒對著一個空椅子說話,難道就能得到緩解了?而且空椅子更多是假想和別人溝通,本身得不到任何回應,而且案主本身也明白這只是一個空椅子而已。


想像來訪者走進諮詢室,開始訴說自己的遭遇和感受,此時諮詢師面對的不僅僅是來訪者,還有他帶進來的各種關係,這些關係就好像諮詢室的「隱形人」。

這些內在關係給來訪者帶來遺憾、創傷、憤怒等複雜情緒,影響著個體的思維方式 (陳榮翠, 2015),進而影響新關係的建立 (王華, 陶嶸, 2010)。因此,探討來訪者的內在關係是諮詢中重要的課題。

對於諮詢師來說摸索黑箱中的世界是困難的,空椅子技術可以幫助來訪者直接展示這些內在關係。

本回答內容由簡單心理認證合作諮詢師——龐美雲提供

一.空椅子技術是什麼

-1.什麼是空椅子技術?

-2.使用空椅子技術過程中發生了哪些微妙的變化?

-3.空椅子技術的關鍵在於?

二.使用時機

-空椅子技術什麼時候使用比較合適呢?

三.使用過程的基本要點

-1.把握時機

-2.使用第一人稱

-3.輔助情感表達

-4.評估執著點

-5.跟隨節奏與總結

一.空椅子技術是什麼

什麼是空椅技術?

空椅技術 是在完形治療和心理劇治療中被廣泛使用的一種技術,通常在諮詢室中擺一把椅子或者多把椅子(或者抱枕)等象徵性的物品,如果來訪者選擇其他的東西來代表母親、父親或者自己也可以,來訪者通過這些象徵性的物件有機會把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呈現在諮詢室內。

空椅(抱枕)代表著他內心的另外一個角色(可能是他人或者是自己的另外一面),在諮詢師的協助之下,來訪者可以表達自己對某些事,某個關係的認識或者感受,然後得到對方或者一個不同自己的回應,他就更進一步的表達他的需要和期待,對方進一步回應他,多次的反覆。

使用空椅技術過程中發生了哪些微妙的變化?

空椅技術是一種形式,幫助我們把故事更加清晰地呈現出來,而且有機會在雙角色甚至多角色的關係中呈現、表達出來。在諮詢中,來訪者往往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多次重複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但是空椅技術中角色來回交換的過程,可以幫助來訪者,抽離單一的角色和情感,從更多角度、更整合、更全面地察覺自己和配對的角色的關係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對方的聲音會是什麼?自己的聲音會是什麼?諮詢師在現場可以作為一種積極力量去支持來訪者,並可以幫助來訪者有不同的整合。

空椅技術的關鍵在於?

這個過程的呈現,實際上是來訪者內心的故事和內心關係的呈現,其連接和整合的是來訪者的內心。值得注意的是,對話整合或者呈現的並不是完全真實客觀的外在關係,來訪者在自己的對話當中,代替父親或者代替自己講的話是此時此刻,在諮詢過程中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沒有必要在現實生活中再演一次,因為現實生活中不一定能夠得到來訪者想要的回應。關鍵的是在修復來訪者的內在關係

二.使用時機

空椅技術什麼時候使用比較合適呢?

情況1:來訪者內心衝突或者矛盾,反覆呈現的時候

就像前面提到的來訪者C,她總是糾結爸爸為什麼總是先照顧東西而不是自己,到底是架子重要還是自己重要?這個衝突對她來說是和父親關係中很基礎的矛盾,所以,利用空椅技術演出她和父親的的關係,能夠發現不同的東西。比如:她之前把注意力都放在父親對她的忽略上,反而自己忽略了父親對他的愛,在空椅對話中,這些積極的部分也慢慢呈現出來。

情況2:來訪者執著於事情的單一方面而感受不到事物的多個方面的時候

我們可以利用空椅技術的對話讓來訪者在對話當中,看到事物的多面性(諮詢師也可以參與在過程中)。案例中C小姐感到懷疑和憤怒,彷彿不太理想的爸爸是個壞爸爸,然而這其實只是爸爸某個方面的特徵。我們通過對話希望C能夠感受到父親更真實的多面性和豐富性。

情況3:來訪者表達遺憾,悔恨,創傷或者壓抑的時候

諮詢師可以利用空椅技術創造情景,讓來訪者有機會完成生活當中沒辦法完成的願望。

再舉個例子,我的一個很年輕的來訪者,他失戀了,他女朋友跟他分手的時候非常堅決,而且沒多久就他就知道那個女孩就已經和另外一個男士發展戀愛關係。他知道以後特別失望,他有很多話想跟這個女孩子談,他說「我並不是為了挽回什麼,我知道我們已經不可能了,我就是必須最後和她談一談,只談一次,談清楚之後就放手」。然而,前女友完全不見他,他也沒有機會說這些話,這就是他最痛苦最壓抑的地方。

因為他在現實中完成不了這個心愿,在諮詢中我建議他,在諮詢室里完成這個心愿。雖然在現實中完成心愿最好,但是也有可能進一步受到傷害,因為那個女孩也可能不會那麼如他所願的去回應。

所以,我們在諮詢室裡面擺一把椅子,代表他的女友,他就開始講和他女友之間很多的事情,回憶他們曾經是怎樣互相欣賞,互相幫助,在非常困難的時候,又互相照顧的。後面發生了一些事,雙方之間開始有衝突。他對女朋友越來越不信任,現在他想不通的是什麼,並且講到自己特別擔心女友,因為她生活中不太會照顧自己,他不放心那個男朋友能夠照顧她,一邊說一邊哭,當時諮詢師也非常的感動。之後,他再坐到代表他前女友的椅子上進行回應,因為他自己說了很多柔軟的、溫馨的話,所以他作為「前女友」的回應也很容易地進行了,「我希望你也能照顧好自己,希望以後再找一個比我脾氣好一點的女朋友」。這些話都是一些祝福的,療愈性的話,總體而言是一個比較美好的完成。

情況4:來訪者需要和自己對話的時候

人常常長大以後,或者是經歷過一些事情以後,一方面有一個堅強、理性的自己,另一方面,有一個充滿憂傷和恐懼的自己,這都是自我的一部分。所以來訪者常常需要去整合自己,尤其是在來訪者整理了自己的客體關係之後,他可能會有一個新的視角,獲得了一些新的力量,這樣再回過頭來照顧自己,有可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空椅技術當中,自我對話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整合部分。

空椅技術中,來訪者可以拿一把椅子作為自己的替身。比如說一個來訪者可以和他的內在小孩(比如說6歲、10歲、或者15歲的自己)對話,這個小孩可能經歷過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在對話的過程中,他作為比較年長的,有力量的角色,可以去和那個曾經無助受傷的孩子進行對話。那個已經長大成熟的自己去安慰、共情、支持年幼的自己對話,這本身就是自我整合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自我安撫的練習。

情況5:模擬練習的需要

有社交焦慮的來訪者總是擔心,不知道自己跟別人接近,或者加入別人談話的時候,別人會有什麼樣的反應。這種情況下可以利用空椅來代替同伴,也可以代表特殊場景中的一些人,在諮詢室進行模擬練習,之後可以把諮詢室里習的經驗遷移到現實生活當中。比如一個來訪者之所以很難去跟別人接觸,是因為他認為別人並不喜歡他,覺得他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他自己有很強的自我否定傾向。所以我們在練習當中,就可以讓那些人回應他。如果來訪者方者缺乏相應能力,諮詢師也可以參與到當中。

三.使用過程的基本要點

1. 把握時機

當來訪者的需求和現實出現矛盾時,我們可以抓住時機進行練習或者對話。在使用空椅技術的過程中,諮詢師要幫助來訪者理解為什麼要使用空椅技術,空椅技術的原理是什麼,能幫到來訪者的哪些部分。

2. 使用第一人稱

因為空椅技術需要扮演和交換角色,有的來訪者一開始不知道如何做,或者不知道如何進入角色。在練習中,讓來訪者使用第一人稱講話,可以更好地幫助他進入角色。同時這個過程也需要諮詢師的投入和真誠,去感染和影響來訪者。

3. 輔助情感表達

空椅的對話過程,諮詢師是可以參與的。諮詢師的介入是因為,有時候來訪者不善於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願望,或者明明有某種情感,但是他很難去表達無助和脆弱。這種情況下,諮詢師可以在他的角色上幫助他表達。就像第一部分講到C小姐的案例,我有參與進去。

但是要注意諮詢師不要隨便轉換角色,比如說先幫來訪者表達又幫他的父親表達,來訪者會覺得諮詢師並不是總是站在他這一邊。諮詢師並不完全是站在誰一邊。但是,來訪者比較脆弱無助的時候,要給來訪者支持,讓他去表達。

有些來訪者可能表達能力非常強,但當他換到另外一個角色時,好像有被壓抑或者被壓迫的部分,變得很難表達。這時候,諮詢師也可以適度地去調整雙方力量的不平衡。有時可以共情椅子所代表的角色,但是在共情的過程中也要很小心,因為在關係中是很微妙的,如果在來訪者的客體關係當中,兩個人是敵對的關係,那麼諮詢師站在對方的角度,會讓來訪者感受到諮詢師是敵對的一方。這樣,諮詢師對來訪者的支持和共情和這部分就會引起來訪者的混亂。就像之前舉例的那樣,可以說「我感受到你的父親有其他的話要說,你猜他要說什麼?」

4. 評估「執著點」

在對話的過程中不會一帆風順,有時候會遇到困難,但是這種困難恰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開始。當來訪者感受到困難,或者和他配對的關係他無話可說,感到非常無助、失望,甚至不抱任何期待的時候,可以看作是對話中的「阻抗」。這時候諮詢師不必執著在把對話馬上進行下去,而要把關注點繼續放在來訪者身上,去評估來訪者到底感受到了什麼?他的「阻抗」的點到底是什麼?

有時候阻抗的是情感問題,來訪者內心有很多悲傷和憤怒。這時要優先處理來訪者的情緒,來訪者的情緒需要被看到、被處理,然後他才有力量,他與別人溝通表達的通道才能被打通。諮詢師可以幫助來訪者進行身體覺察,情緒表達,甚至宣洩。

這種情況下,對話暫時中斷,處理好來訪者情緒這個部分,可以繼續詢問來訪者是否願意回到空椅對話中。來訪者同意,則繼續回到對話當中。如果來訪者依然不願意,說明來訪者內心還有很多抵觸。這時可以不對話,對來訪者的那部分情感進行工作,可能會有認知方面的誤解或者偏差,諮詢師需要用支持、挑戰或者面質的技術與來訪者一起探討。只有這些固著的點鬆動之後,才有可能繼續進行對話。

5. 跟隨節奏與總結

在對話過程中,要緊跟來訪者的節奏,要盡量去陪伴、支持並適度引導來訪者完成對話。當對話結束之後,無論是諮詢師還是來訪者,都需要進行總結和分享,尤其是來訪者,要分享他在對話過程當中的感受和現在的感受。來訪者如果有覺得不舒服或者沒有表達完全的部分,可以提供機會讓他表達出來,這樣,來訪者的思路、情感都會更加更加清晰、更加真實。

空椅技術需要一個比較完整的時間,所以如果打算使用空椅技術,需要從諮詢開始做準備,不要最後10分鐘、5分鐘的時候使用

講者介紹:龐美雲

簡單心理認證諮詢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心理學副教授

中美精神分析聯盟(CAPA)會員

長期接受個人分析和督導

參考文獻:

陳榮翠(2015).童年虐待經歷與精神疾病之間的客體關係.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23(2), 313-316

王華, 陶嶸(2010). 五「觀」客體關係理論. 社會心理科學, 25, 1053-1057.


原文發表於:諮詢室里的「隱形人」 | 用空椅技術顯化來訪者的內在關係「課堂筆記」

學心理諮詢,到簡單心理Uni: 關注知乎-最有態度的心理諮詢學習社群

免費心理課程領取點擊→:《聽曾奇峰講俄狄浦斯期》

人人都能學習的心理諮詢專業課程→:了解一下


心理治療和心理諮詢通常認為來訪者自身擁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只是一時困難,難以突破這層束縛,治療效果歸根到底都是自己治療自己,諮詢師通常只是扮演一位促進者,明晰者,作為來訪者一個助力。

這就像化學裡面的催化劑,一些反應物必然有能力變成生成物,只是活化能過大,邁不過去,空椅子技術就像一種催化劑,把這種活化能降低了。

來訪者之所以內心糾結,一般都是自己的觀念內部的衝突,空椅子技術就是讓他們外化出來了。


空椅子技術原本就屬於人本主義的範疇,

而人本主義的理論與人性理論的觀點不同,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們有時會對環境中的刺激自動地作出反應,有時會受制於本能,但我們有自由意志,有能力決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動方向。

並且,人本主義有一個重點就是信念,一個類似人心向善的信念。

空椅子其實也就是諮詢師的一個信念,諮詢師相信來訪者可以通過自己愈聊,我們內心有善有惡,也常會有兩個聲音在打架,一個聲音是你,一個聲音是對方。只要你足夠放鬆投入,改變你的角色,你的立場就會決定你的思維方式。從而達到一個傾訴,發泄,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目的。

不同的椅子就代表那個你知道,但不願意接受的別人的想法。

這個過程,來訪者在做的,恰恰就是下意識的接納。而這樣的一個接納,恰恰也是在為自己負責。


推薦閱讀:

在心理諮詢師自己遇到與職業無關的心理問題而求助時,應採取怎樣的自我定位?
很介意男朋友的過去怎麼辦(性經歷)?
強迫症加拖延症怎麼救?
該不該放棄語言班回國?
診斷抑鬱症需要做腦電圖嗎?

TAG:心理諮詢 | 心理諮詢師 | 心理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