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源配置的角度理解十大經濟學原理

從資源配置的角度理解十大經濟學原理

來自專欄小矚開講

【寫在前面的話:本文的目的不僅僅是介紹十大經濟學原理,還在於探討如何從資源配置的角度理解十大經濟學原理並儘可能將其中一些原理聯繫起來。】

1. 資源配置與十大經濟學原理

人類的無限慾望和資源的稀缺兩者之間存在的矛盾要求社會充分利用資源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類的需要。這就產生了經濟學這門學科。經濟學就是對社會如何管理其稀缺資源的研究,即關於資源配置的研究。在大多數社會,資源不是通過某個個體來配置的,而是由千千萬萬個家庭和企業的共同行動來配置的。

著名經濟學家N·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在其教科書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一書中歸納總結了十大經濟學原理,包括關於人們如何作出決策的四條原理,關於人們如何相互作用的三條原理,和關於作為一個整體的經濟如何運行的三條原理。

原理一:人們面臨取捨(或權衡)

原理二:某種東西的成本就是你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原理五:貿易(交易)能使每個人受益

原理六:市場通常是一種好的組織經濟活動的方式

原理七: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產品與服務的能力

原理九: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

2. 從資源配置的角度理解關於人們如何作出決策的四條原理

原理一:人們面臨取捨(或權衡)

因為資源的稀缺性和慾望的無限性,所以人們在做決策的時候才面臨著取捨,也就是面臨著必須要配置資源的問題。為了得到我們所喜歡的一樣東西,我們通常不得不放棄另一樣我們喜歡的東西。例如,同樣的一小時時間,如果我們將其用於工作,那我們就放棄了閑暇,反之亦然。一個國家在發展經濟的時候,總是面臨著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兩者之間的權衡。有些國家選擇了先發展再治理,有些國家則選擇了兼顧兩者,不以環境污染為代價來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

原理二:某種東西的成本就是你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面臨取捨時如何配置資源呢?這就涉及到成本和收益分析。經濟學上講的成本是指機會成本,即原理二所說的「某種東西的成本就是你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或者說,從事一項活動的機會成本,是指你為了從事這項活動而放棄的其它事情的價值。機會成本有別於會計成本,後者只包括涉及金錢支出的成本,即顯性成本,而前者還包括隱性成本。

機會成本的原理可以解釋生活中的很多現象。例如,你找老年人與找中年人問路相比,老年人很可能會更耐煩,給你更詳細的回答。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老年人的時間的機會成本要比中年人的低。經濟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之間也有類似的區別,這也與經濟發達地區的人時間的機會成本更高有關。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有些決策無關於數量,而是在「不做」與「做」之間的選擇。對於這種決策,只要收益超過成本,最優決策就是「做」,反之就是「不做」。但生活中的許多決策涉及到數量或程度上的細微變動。例如,消費者在消費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比如說蘋果)後,要決定是否再多消費一斤蘋果;企業在生產一定數量的某種產品之後,要決定是否再多生產一單位;企業在僱用了一定數量的工人之後,要決定是否多僱用一個工人。經濟學家將對現有行動計劃的微小增量調整稱為邊際變動。理性人會怎麼做決策呢?答案是,通過比較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來做決策。

例如,考慮消費者是否要再多消費一斤蘋果的決策。假定消費者把所有的收入用於消費蘋果和橘子,蘋果和橘子的價格之比為2:1。這裡,消費者多消費1斤蘋果就意味著少消費2斤橘子。多消費1斤蘋果的邊際收益是這額外的1斤蘋果給消費者帶來的效用增加值(即消費這1斤蘋果的邊際效用),邊際成本是少消費2斤橘子帶來的效用減少值。如果多消費1斤蘋果帶來的效用增加值超過少消費2斤橘子帶來的效用減少值,那麼,消費者應該多消費1斤蘋果(也許應該繼續增加消費)。反之,就不應該多消費1斤蘋果(也許應該繼續減少消費)。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如果理性人根據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的比較做出的決策對社會或組織是不利的,那麼,就可以通過激勵來改變人們採取某種行動的邊際收益或/和邊際成本,從而誘使理性人改變自己的決策。激勵是誘使一個人採取或不採取某種行動的東西,如獎勵或懲罰的可能性。例如,如果一種產品的價格上升了,那麼消費該種產品的機會成本就增加了,人們就會傾向於減少消費該種產品的數量轉而多消費其它產品。企業也會對成本狀況的改變(如生產要素價格的變化)和/或需求狀況的改變作出反應,對生產計劃做出調整。

認識到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對於政策制定者是很有益的。我國改革開放之初在農村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所以迅速提高了糧食產量,是因為承包到戶使得農民勞動的邊際收益增加了,農民自然會投入更多的勞動;民營企業之所以比國有企業更有活力,國有企業中之所以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都與激勵原理密切相關。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公眾的反應,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果不考慮公眾的反應的話,政策就可能實現不了本來的目標。

3. 從資源配置的角度理解關於人們如何相互作用的三條原理

原理五:貿易(交易)能使每個人受益

有些產品和服務你可以自己生產或提供,你也可以通過跟別人做交易來獲得。你DIY有其機會成本,別人生產或提供時也有其機會成本。如果前者大於後者,這時我們說別人在生產或提供那些產品和服務上具有比較優勢,那麼,你就不會選擇DIY,而會選擇在一個介於兩個機會成本之間的交易價格與別人進行交易,兩人都從中獲益。

注意,在某些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或提供上是否具有比較優勢是看機會成本更小還是更大,而非看生產效率。一個人(國家)可能在所有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或提供上都比另一個人(國家)更有效率(這時我們說前者具有絕對優勢),但他(該國)不可能在所有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或提供上都有比較優勢。

貿易和交易的結果是生產變得更加專業化了。人們(國家)將自己的資源配置於生產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專業化的結果是,每個人(國家)都能以低於自己的機會成本的價格購買自己沒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從而從貿易或交易中獲益。

事實上,只要交易是自願發生的,交易雙方必然都從中獲益。

原理六:市場通常是一種好的組織經濟活動的方式

交易的價格如何來確定?如果(1)市場足夠有競爭性從而每個買者和賣者對市場的影響微不足道,(2)產品是同質的,(3)供給反映了社會的邊際生產成本和需求反映了社會從消費中得到的邊際收益,並且(4)不存在信息不對稱,那麼,由供求量相等所決定的均衡價格就是社會最優的價格。原因在於,社會的邊際收益超過邊際成本的數量都已經被生產出來,若少生產一點,則本該獲得的好處(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之差)白白損失了,再增加生產的話,則社會的邊際收益就會超過邊際成本了。所以,市場通常是一種好的組織經濟活動的方式。

換言之,市場價格由所有的企業和家庭的相互作用來決定,給定市場價格,所有的產出都由邊際成本低於或等於均衡價格的企業生產,都由支付意願超過或等於均衡價格的消費者消費。政府不需要決定價格,不需要指令哪家企業生產和生產多少產量,也不需要分配產品給哪個消費者和決定分配多少數量。

1776年,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國富論》(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一書中指出:在市場上相互作用的家庭和企業,他們的行為好像被一隻「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所指引,這隻看不見的手引導家庭和企業實現了有效的市場結果。所謂有效的市場結果,是指不可能在不損害任何人的福利的條件下提高某一個人的福利,經濟學上把這種情況稱之為帕累托有效(Pareto efficiency)。

「看不見的手」除了可以引導一個行業內的資源配置外,還可以引導不同行業間的資源配置,前提是市場可以自由進入和退出。當某個行業內的成本最高的企業仍具有正的經濟利潤(注意經濟利潤等於經濟收益減去機會成本)時,就會吸引其他企業進入這個行業,直到進入這個行業的成本最高的企業的經濟利潤為零;當某個行業內的成本最高的企業具有負的經濟利潤時,就會有企業退出這個行業,直到留在這個行業的成本最高的企業的經濟利潤為零。

原理七: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看不見的手」指引著家庭和企業的行為,實現了帕累托有效的結果。但是,也存在著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情況,這種情況在經濟學上稱之為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在存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政府可以通過政策來實現更有效的資源配置結果。換句話說,政府可以使經濟蛋糕變得更大。

什麼情況下市場會失靈呢?經濟學上通常提到三種情況:外部性、市場力量和信息不對稱。外部性(externality)是指一個經濟主體從事的活動對旁觀者的福利產生的不涉及任何補償的影響。例如,企業排放的廢水廢氣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會影響到人們的福利。市場力量(market power)是指單個經濟主體擁有的改變市場價格的能力。例如,一個賣糧食的農民只能接受糧食的市場價格,但中國移動則可以改變手機通話費。我們說單個農民在糧食市場上缺乏市場力量,但中國移動在手機通訊市場上擁有市場力量。信息不對稱(informational asymmetry)是指交易雙方所掌握的與交易相關的信息不一樣多。例如,企業在勞動市場上僱用工人時對工人的勞動生產率顯然不如工人本人了解,企業對工人的努力程度的了解也不如工人本人。這三種情況下,通過市場機制達到的結果通常都不是帕累托有效的結果,設計良好的公共政策可以提高經濟效率。

另外,帕累托有效強調的是效率。根據帕累托有效的定義,即使所有財富集中於一個人的手上而其他任何人沒有任何財富,那麼這種配置也是有效的(如果擁有全部財富的那個人對其他人的福利漠不關心,並且他喜歡擁有儘可能多的財富)。因此,帕累托有效的配置並不見得是公平程度合理的配置。如果市場配置的結果公平程度不合理,那麼政府可以通過政策來改變配置。換句話說,政府可以改變經濟蛋糕的分割,以實現更加公平的配置。

市場配置的帕累托有效的結果只關乎效率而無關乎公平。由於人的能力有強有弱,市場配置結果有可能是貧富懸殊的。有些人會富甲天下,有些人甚至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可以通過徵收收入所得稅和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來實現更平等的經濟福利分配。

4. 從資源配置的角度理解關於作為一個整體的經濟如何運行的三條原理

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產品與服務的能力

各國之間生活水平存在著巨大的差別。例如,下面三張照片依次展示了英國、墨西哥、馬里這三個國家的典型家庭所擁有的所有物質財產。

一個典型的英國家庭

一個典型的墨西哥家庭

一個典型的馬里家庭

用什麼來解釋這麼巨大的差別呢?答案是,幾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差別都可以歸因於各國生產率的差別。生產率(productivity)是一個工人每小時能夠生產的產品和服務的數量。如果一國的生產技術先進,可利用的生產要素多,並且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高,那麼,該國工人每小時能夠生產的產品和服務數量就多,也就是說該國的生產率就高,從而人們就能夠消費較多的產品與服務,享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反之,如果一國的生產率低,人們能夠消費的產品與服務就少,生活水平就低。同一時期世界各國的橫向比較是如此,同一國家不同時期的縱向比較也是如此。

當一國的生產要素積累減速甚至數量下降時,如人均資本數量已經很大和/或人口老齡化導致工作年齡人口數量下降,那麼,提高一國的生產率只有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我國政府實施「萬眾創新」和「供給側改革」的戰略,其背景就是資本積累減速和人口紅利消退從而經濟增速減緩。

原理九: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我國曾經有段時間食品價格漲價較快,民間出現了「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糖高宗」、「油你漲」、「蘋什麼」等說法,這些說法生動地反映出物價上漲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經濟學上把經濟中物價水平的總體上升稱為通貨膨脹(inflation)。

是什麼引起了通貨膨脹呢?大多數嚴重或持續的通貨膨脹是由貨幣量的增長引起的。當一個政府創造了大量本國貨幣時,貨幣的價值下降了。例如,20世紀20年代德國曾經經歷了惡性的通貨膨脹。1922年1月—1923年12月,德國的物價急劇上升,例如,一份日報的價格從1921年1月的0.3馬克上升到1922年5月的1馬克,1922年10月的8馬克,1923年2月的100馬克,1923年9月的1,000馬克。然後,在1923年秋季,價格飛漲起來:10月1日一份報紙售價2,000馬克,10月15日則是20,000馬克,10月29日100萬馬克,11月9日1,500萬馬克,而11月17日達到7,000萬馬克。1923年12月,價格突然穩定下來。研究表明,這一時期的貨幣供給與總體物價水平的走勢相當接近。

宏觀經濟學上用貨幣數量論來說明通貨膨脹與貨幣供應量變化之間的關係。若貨幣流通速度大體保持不變,那麼,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速度超出經濟中產出的增長速度的部分必然表現為價格水平的上升速度(即通貨膨脹率)。

如何從資源配置的角度來理解這條原理呢?在貨幣供給增加時,原來的物價水平不能滿足貨幣資源配置的供求平衡,就會造成通貨膨脹。順便說一句,由於資源配置效率取決於相對價格,而在貨幣供給增加時並非所有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同比例變化,通貨膨脹就會影響資源配置效率。當然,後面這句話是用資源配置來理解通貨膨脹給經濟帶來的影響,而非理解通貨膨脹本身。

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

如果一國的經濟既處於長期均衡又處於短期均衡,用宏觀經濟學中的總需求-總供給(AD-AS)模型來描述就是經濟處於總需求AD曲線、短期總供給SRAS曲線、長期總供給LRAS曲線的交點,那麼,所有的生產要素都得到充分和有效率的使用。這時,如果政策制定者不是狂熱地追求GDP,那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就沒有必要調整。下面我將假設政策制定者並非GDP的狂熱追求者。

然而,經濟不時遭受總需求或總供給的衝擊,因而經濟的常態是並不處於長期均衡,也就是經濟中的產出水平(實際GDP)並不等於其潛在水平(或稱自然水平,即經濟中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時的產出水平)。這時,政策制定者,尤其是貨幣政策制定者,有激勵改變政策促使總需求曲線移動:若產出水平高於潛在水平,則實施緊縮性財政政策使總需求曲線向左移動(減少總需求);反之,則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使總需求曲線向右移動(增加總需求)。由於短期總供給曲線是向上傾斜的,產出的變化必然伴隨著價格水平的同方向變化,而產出的變化又意味著失業率的反方向變化(例如,產出增加要求企業僱用更多工人,從而失業率下降),因此,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呈負相關關係。這說明在短期,社會面臨著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權衡。

下面以擴張性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應量)為例進行具體說明。首先,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刺激了支出的總體水平,從而刺激了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接下來,更高的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引起企業提價,但是,同時也鼓勵企業增加產品與服務的供應量和僱用更多工人來生產那些產品和服務。最後,更多的僱用意味著更低的失業。由此,我們看到,在短期,貨幣供應量增加引起物價上升和失業減少,也就是說,通貨膨脹與失業兩者之間存在權衡。

這種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短期權衡取捨的關係被稱為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 curve)。這種取捨關係告訴我們,為了降低通貨膨脹率,政策制定者必須暫時增加失業,或者為了減少失業,他們必須接受較高的通貨膨脹。

如何從資源配置的角度來理解這條原理呢?原理十隻是原理一(人們總是面臨著取捨)的一個應用:同一項政策若被用於降低失業率(增加產出),它就不能用於降低通貨膨脹率。

5. 結束語

由於經濟學是研究資源配置的科學,我試圖從資源配置的角度來理解曼昆教授總結的十大經濟學原理。原理一(人們面臨取捨)是指人們面臨著資源配置的問題,原理二(某種東西的成本就是你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是說在考慮資源如何配置時要使用機會成本而非會計成本的概念,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是思考資源究竟應該如何配置所使用的方法,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是如何誘使人們改變其原本的資源配置。原理五(貿易或交易能使每個人受益)是指人們(國家)可以通過將資源配置於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和服務進而通過交易來獲益;原理六(市場通常是一種好的組織經濟活動的方式)是說在不存在外部性的產品的完全競爭市場,市場可以指引家庭和企業實現帕累托有效的配置;原理七(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是說當市場配置結果無效或公平程度不合理時,政府可以改變市場配置結果,實現更有效和更公平的資源配置結果。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產品與服務的能力)是說一國的生產技術、可利用的生產要素數量以及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決定了一國的生產率從而決定了生活水平。原理九(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是說在貨幣供給增加時,原來的物價水平不能滿足貨幣資源配置的供求平衡,就會造成通貨膨脹。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只是原理一(人們總是面臨著取捨)的一個應用:同一項政策若被用於降低失業率(增加產出),它就不能用於降低通貨膨脹率。資源配置在經濟學中是如此重要,以致我在給大一的學生講「經濟學原理」這門課時會開玩笑說經濟學專業的學生到死都不能忘記資源配置這個關鍵詞。以上理解僅供參考,歡迎持不同意見者與我討論。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可以在我的主頁上想法那一欄找到,也可通過搜索公眾號名稱「小矚漫談經濟學」找到

推薦閱讀:

TAG:經濟學 | 經濟學原理曼昆著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