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訪者拒絕分離怎麼辦?| 結束諮詢是門手藝

來訪者拒絕分離怎麼辦?| 結束諮詢是門手藝

來自專欄心理諮詢師別慌!

面對諮詢結束的到來,你的來訪者突然情緒崩潰……你會怎樣理解和應答呢?

心理諮詢師的工作總是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辭舊迎新」,那麼當諮詢目標達成,心理諮詢的「辭舊」階段是不是也會自然而然地發生呢?當諮詢師說「我們結束吧」,是不是就真的可以順利地與來訪者揮手作別了呢?

諮詢關係的結束是指心理諮詢的一方或雙方停止諮詢,是諮詢中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環節(於魯文, 1999)。然而在心理諮詢的臨床實踐中,諮詢關係的結束其實並不簡單,如果處理不好,也可能會對來訪者造成傷害。

在今天的困境中,諮詢師遇到了一位不願意結束諮詢的來訪者。面對來訪者的崩潰和憤怒,諮詢師又該如何回應呢?

本期「諮詢師別慌!」邀請到了四位簡單心理合作諮詢師,和大家分享一下他們的看法。讓我們一起帶著自己的「解題思路」來看一看他們對於本期困境的見解,同時我們也期待你的分享。

諮詢師A來訪者T已經保持了一年多穩定的咨訪關係,諮詢的主要議題是T在人際關係中的討好

隨著諮詢目標的逐漸達成,A和T在近期共同探討了4次關於諮詢結束的問題了,尤其因為T原本就對分離有很強的焦慮感,諮詢師也特別留意和T討論了這個部分,T還表示自己也覺得可以結束了。於是諮詢師A評估T對於即將到來的諮詢結束已經做好了準備。

諮詢師A與來訪者T約定的最後一次諮詢到來了。A原本計劃對T這個階段的諮詢進行大概的回顧和總結,並對TA送出祝福。

沒料到,諮詢師剛說:「那這是我們的最後一次了。」 T突然爆發了強烈的情緒,指責諮詢師要拋下TA,並說,自己這一周發現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結果諮詢師也不問問TA這周怎麼樣,就要結束。

面對來訪者突如其來的情緒崩潰,諮詢師A應該如何理解和應答呢?

許玥

簡單心理認證合作諮詢師

精神分析流派

諮詢師A和來訪者T持續工作了一年多的時間,如果一周一次,應該有50次會面了,T在人格層面差不多上了一個台階,有了一個的穩定的、實質性的變化。

從最後一節T突然爆發的強烈情緒和對的諮詢師的指責看,T的主要議題——人際中的討好,似乎有了改善,T可以表達內心的不滿和需求,不再順應和服從諮詢師的節奏,看起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只是表達的方式,比較猛烈,可能讓諮詢師有些意外,不知道T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會這樣。

人際中的討好,後面可能有很多的原因:早年經歷到的被忽視、被嫌棄,真實或想像中的被拋棄和分離的體驗,以及由此帶來的恐懼、焦慮、無力、無意義以及無價值感。

讓這些感覺下降到不再困擾來訪者的人際關係,也許需要很長的時間,比如要上3-5個台階(一個台階50次左右),所以,有可能1年多的時間,對T而言是不夠的。

如果T希望繼續諮詢,可以保持原來的頻率,一年兩年或更長的時間,直到諮詢師可以看到T在生活中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彈性,面對衝突可以做自己,面對別人的期待可以拒絕……

這時,可以告訴T降低頻率,兩周一次或一個月一次,當然這個降低的頻率也是有彈性的,如果T感覺不好,還可以恢復原來的頻率,這樣做會讓T有確定感,知道諮詢師就在那裡,自己隨時可以回來

就像學習騎自行車,開始需要有人在後面扶著,慢慢的,那個人也許只是跟在後面,不再扶了,但還在後面,直到學習的人知道並且確定,沒有人扶的情況下也可以騎的很好,才真的不需要扶了。


曹凱 @曹凱

簡單心理認證合作諮詢師、實習督導師

心理動力流派

來訪者T在諮詢結束時的情緒反應,說明其由來已久的分離焦慮還有很大一部分沒有被處理好。考慮到T在人際關係中習慣討好,對TA來說,完全坦誠地談論自己的感受,可能比諮詢師原來設想得更加困難。

首先,諮詢師可以通過共情安撫來訪者的情緒,比如對T說:「很抱歉,我忽略了諮詢結束會讓你這麼難受。你現在好像感覺被我拋棄了。」共情可以幫助諮詢師與來訪者重新站在同一陣線,並肩面對棘手的困境,而不是位於彼此對立的陣營里。

其次,諮詢師需要從現實層面慎重考慮繼續諮詢的可能性,即諮詢雙方中任何一方是否存在經濟、地理、時間安排等方面的客觀因素限制諮詢的延續。

如果來訪者方面的狀況不明晰,可以嘗試與TA討論:「我不知道有沒有可能延長我們的諮詢,來就你今天的感受展開一段時期的工作?」

客觀條件允許而且來訪者有意願的話,咨訪雙方可以延長諮詢,針對分離焦慮的主題繼續深入地進行工作。

另一部分重要的工作內容則可能涉及表達訴求的困難,包括前階段分離討論中來訪者隱藏和壓抑的感受、來訪者內在的發展時間表與根據外在條件建立的諮詢時間表不同所引發的內心衝突、來訪者人格中的過度適應性催生的痛苦。

第三,如果在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下,確定該次諮詢為雙方的最後一次見面,諮詢師還可以考慮轉介的可能性。來訪者是否願意接受一名新諮詢師的幫助,對本次諮詢所遺留的議題繼續工作?

如果願意,諮詢師需要耐心地徵求來訪者的意見,為TA推薦合適又可靠的新諮詢師,並詢問來訪者被轉介的感受。

第四,如果確定為最後一次諮詢,諮詢師必須留出時間陪伴T完成對諮詢結束的哀傷

哀傷內容可能包括:對能永遠和諮詢師在一起的幻想進行哀悼,接受諮詢關係的局限性,表達對諮詢沒有完全治癒自己的失望等。

第五,上述努力也未必能獲得理想的結果。很多時候,諮詢師自己需要嘗試接受在失控局面中結束諮詢所帶來的永久遺憾和負疚感,並反思該個案的得失。


李威

簡單心理認證合作諮詢師

敘事療法,催眠治療師

諮詢結束階段來訪者分離焦慮的反應,其實往往反映的不只是來訪者諮詢議題是否得到充分且滿意的處理或成長,也不能只看作是來訪者對諮詢師的依賴,這背後其實還要考慮的是來訪者是否對諮詢師存在某種移情或投射的問題。

面對來訪者的移情投射,諮詢師是否要成為來訪者所移情的對象來繼續與來訪者工作,這是諮詢師的選擇。

弗洛伊德曾說:「當諮詢過程中發生移情現象的時候,也才是諮詢真正開始進入對話的時候。

因此,以今日的案例來說,因為來訪者T本身的議題就是在人際關係中的討好,所以有沒有可能來訪者之前所說「已準備好結束諮詢」,其實也只不過是想要討好諮詢師呢

又或者在來訪者的討好行為背後,其實真正的議題是可能是來訪者的分離焦慮,甚至是對於情感上被拋棄的恐懼

對於這種情況,我會對來訪者說:「從你的反應我感受到你似乎覺得我對於你的一些議題甚至情感仍然有一些部分是忽視的,不知道你現在是否願意說說看,讓我知道我有哪邊做得不好,而我也應該對於我之前的忽略先向你說聲抱歉。」

之後再由來訪者的反應中理解這個情緒是真有尚未處理的議題,或是基於移情與對諮詢師的依賴

另外,在案例中的諮詢師花四次的諮詢時間來進行結束工作,我想應該是有一定的細膩度,這是這名諮詢師在這件事情上,應該給予肯定的地方。

只是對於在分離議題上有高焦慮的來訪者而言,在諮詢工作結束前先拉長與來訪者諮詢的頻率,作為諮詢結束前的準備階段,或許有一個可以參考的策略,就是由每周一次變為兩周一次、三周一次,甚至是一個月一次之後,再進行諮詢結束期的相關工作。

這樣的結束方式或許能讓來訪者更有信心獨自面對生活中的困難,進而降低因諮詢結束所帶來的分離焦慮感。


彭靜

簡單心理認證合作諮詢師

舞動治療師,精神分析流派

通過情境:

1)T似乎正在用一個更直接的方式表達自己,並且不同於過去的討好性的應對。在某種程度上這可能是過去工作中獲得的成效部分

2)聽起來T感覺被忽視,對於T而言,似乎A更多的關注到「我們要結束關係」,而非「T的體驗和感受」。T對A和結束都產生了憤怒和失望,這可能會激活T曾經體驗到與被剝奪或者未被滿足的需要相關的感受,體會到被拋棄喪失等。

我認為可以考慮以下幾部分:

1)諮詢師要允許來訪者此刻的反應,提供容器讓來訪安全地表達這些體驗。幫助來訪者接納並提供空間看見這些感受,而這些感受可能是TA在過去經歷分離時被忽略的。

也可從身體和動作層面幫助來訪確認感受,這可以具身化,增加自我存在感和減少羞恥感。

2)在準備結束階段時要充分討論關係結束時來訪者可能發生的積極和消極的反應

3)討論這次關係的結束與以前經歷的結束相似和不同的地方,而不同的地方往往具有建設性的意義。

4)關係的結束在某種程度也會觸碰到來訪者關於「獨立和連接」的議題,有時來訪無法在獨立個體化的同時保持連接,認為獨立個體化則意味著喪失了這份關係的連接。

在確認面對諮詢關係結束時,諮詢師經過各方面評估,如果未來可以繼續和來訪工作的前提下,諮詢師也需要讓來訪者清晰了解到:來訪在危機時仍然可以聯繫諮詢師尋求幫助。

5)諮詢師覺察自己的反移情。當來訪如此反應時是否激起了自己相似議題或者內疚,並因此和來訪一起迴避結束。

6)該情境中諮詢目標並不明確,聽起來是階段性目標完成後進行的關係結束,在諮詢師非防禦、有能力、經過評估並且雙方都願意繼續工作等前提下,也可以考慮和來訪一起制定下一個目標繼續工作


讀完了這4位諮詢師的觀點,你有沒有獲得新的啟發呢?

小編看到的是:

  • 諮詢師需要首先與來訪者共情,包容來訪者安全地表達出諮詢結束時的情緒體驗;
  • 面對比較長程的有分離焦慮的個案,諮詢師在處理諮詢結束時可以先降低諮詢的頻率;
  • 諮詢結束或是降低頻率都可以是有彈性的,要讓來訪者認識到「諮詢師就在那裡,當我有需要的時候,仍然可以回來尋求幫助」;
  • 不願意結束的來訪者可能還有其他未被處理的議題,這時諮詢師可以考慮繼續下一個階段的諮詢。

心理諮詢是一種積極的人際關係,因此告別的時刻常常也伴隨著困難與不舍。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來訪者總有一天要離開諮詢師,獨自去面對人生中的悲歡離合。

與來訪者討論和處理諮詢的結束,也是對來訪者生命中其他的結束/離別的一次回顧與展望。每一次難捨的告別都有意義,也都將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 作為諮詢師,你會怎樣去和你的來訪者討論諮詢結束呢?
  • 作為來訪者,你在諮詢結束的時候想對自己的諮詢師說些什麼呢?

參考文獻

於魯文. (1999). 如何有效地結束心理諮詢的關係. 心理科學進展, 17(3), 70-75.


原文發表於:來訪者拒絕分離怎麼辦?| 結束諮詢是門手藝

學心理諮詢,到簡單心理Uni: 簡單心理Uni - 最有態度的心理諮詢學習社群

免費心理課程領取點擊→:《聽曾奇峰講俄狄浦斯期》

人人都能學習的心理諮詢專業課程→:了解一下

推薦閱讀:

無法笑著說出只是不能原諒自己的愚蠢
遇到自殺信號怎麼辦?| 關於自殺干預的十個建議
瘋傳的「分房睡」年齡,坑了無數孩子
知識不能治癒心理問題
【微觀影】《東京教父》what?這種形象也能理解?!

TAG:心理諮詢師 | 心理諮詢 | 分離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