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論壇」溫經湯在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本公眾號為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首都中醫」進行關注。

溫經湯出自仲景《金匱要略》,是一首著名方劑,但因其「溫經」的方名,多被人誤以為只能用於婦科疾患,從而限制了本方的臨床應用及發揮。實際上,在慢性呼吸系統疾患中,溫經湯多有應用機會。

病案舉隅

案一

孫某,31歲,近3年來冬季易咳。本次因乾咳無痰1月余就診,遇冷加重,咽癢,口中和,納可,二便調,無四逆。但平素易疲乏,月經量偏少,小腹涼,無痛經。脈沉細弱,舌尖略紅,有齒痕,苔薄。

本患者雖以咳嗽為主症,但臨床診治仍要四診合參,結合月經量少、小腹涼、脈沉細弱、舌胖大,考慮存在血虛有寒。故而給予溫經湯為底方,合入半夏厚朴湯加減。具體處方如下:

吳茱萸9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党參10克,桂枝10克,阿膠珠10克,丹皮10克,生薑10克,炙甘草6克,麥冬10克,紫蘇子10克,厚朴10克,茯苓20克,清半夏10克,7劑,水煎服。

二診,患者訴服藥5劑,咳嗽基本痊癒,後調理而安。

案二

李某,女,29歲,慢性咳嗽4年余,夜間咳嗽明顯,平卧則咳嗽,咯少量黃痰,憋氣,聞及油煙則不適。咽癢,咽痛,口乾不苦,眠差,無反酸燒心,月經量少,四肢涼,近來腹涼。小便頻,夜尿4~5行,大便偏溏,脈沉細弱,舌暗偏紅苔薄膩。輔助檢查:呼出氣一氧化氮輕度增高,肺功能大致正常。

首診給予當歸芍藥散合半夏厚朴湯加減,癥狀減輕。三診時,咳嗽明顯減輕,但四肢涼、月經量少、便溏、夜尿頻仍存在,故改為半夏厚朴湯合入溫經湯。

四診時,咳已,月經量較前增多,便溏,夜尿頻,以溫經湯加減,處方如下:

吳茱萸10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川芎6克,党參10克,桂枝10克,阿膠珠10克,丹皮10克,麥冬20克,鹿角粉2克,炙甘草6克,生牡蠣30克。

五診,諸症改善。僅說話多時則會咽痛,脈仍偏弱,舌淡苔薄,齒痕已不明顯。繼以上方加入桔梗10克,繼續溫經養血治療。

臨證體悟

溫經湯關鍵著眼點在「亦主婦人少腹寒」,為病機關鍵

溫經湯出自《金匱要略·婦人雜病》:「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里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乾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其方後注曰:「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溫經湯方:吳茱萸三兩、當歸二兩、川芎二兩、芍藥二兩、人蔘二兩、桂枝二兩、阿膠二兩、生薑二兩、牡丹皮二兩(去心)、甘草二兩、半夏半斤、麥門冬一升(去心)。

本方關鍵著眼點在「亦主婦人少腹寒」,為病機關鍵。女子以血為先天,女性的虛多表現在血虛。溫經湯中以吳茱萸、人蔘、桂枝、阿膠、當歸、川芎、芍藥來溫經養血益氣,半夏、生薑、甘草和胃止嘔,以麥門冬、丹皮滋陰養血、活血祛瘀兼清上熱。

溫經湯中蘊含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當歸四逆湯條文見於《傷寒論》351條:「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傷寒論》352條:「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以桂枝湯為底方,主症為手足厥寒、脈細欲絕、內有久寒,方中細辛、通草祛飲,故方證屬於血虛有寒而兼水飲內停較為明顯。病在太陰,因桂枝湯治太陽表,故經方名家馮世綸教授認為本方證當屬太陽太陰合病。溫經湯包含有桂枝、白芍、當歸、吳茱萸、生薑,故可以看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去細辛、通草、大棗,加味而成溫經湯。溫經湯證以血虛有寒為主,而水飲不著,故去細辛、通草。因此溫經湯的臨床病機包含有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證,即存在手足厥寒、脈細欲絕、內有久寒。

溫經湯中蘊含吳茱萸湯

仲景論吳茱萸湯的條文共4處。《傷寒論》243條:「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傷寒論》309條:「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傷寒論》378條:「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吳茱萸湯方葯為:吳茱萸(洗)一升、人蔘三兩、生薑(切)六兩、大棗(擘)十二枚。故可以看作吳茱萸湯去大棗,加味而成溫經湯。吳茱萸湯證為太陰病,陰寒內盛、水飲上逆而致嘔吐、吐利、頭痛等主症,且4條條文均有嘔、吐的癥狀,且溫經湯在吳茱萸湯的基礎上,加入半夏增強和胃止嘔。因此可以推測溫經湯亦多有嘔、吐的消化道癥狀。

溫經湯中蘊含麥門冬湯

麥門冬湯出自《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方葯組成為:麥門冬、半夏、人蔘、甘草。故可以看作麥門冬湯去粳米、大棗,加味而成溫經湯。麥門冬甘寒滋陰潤燥,當有火逆上氣的癥狀,多表現為口乾,故溫經湯條文有「手掌煩熱,唇口乾燥」的癥狀。當理解為血虛血瘀日久則多伴有鬱熱,所以溫陽養血的同時,合入麥門冬湯。麥門冬甘寒生津潤燥,丹皮涼血活血,若血虛鬱熱明顯,麥門冬量可適當增大。溫經湯病屬厥陰上熱下寒,其中本方的清上熱主要在麥冬、丹皮,麥冬甘寒滋潤,量大可以清熱,如後世增液湯。因熱為虛熱,並非實熱,故仲景並不加入柴胡、黃芩、石膏、知母之類。

本方重在溫經養血

女子以血為先天,女性的虛,多體現在血虛上,臨床多表現為脈細弱,月經量少或月經不調,或痛經,或腹涼,多有手足涼,甚則手足厥寒等。因此本方重在溫經養血。溫經湯除蘊含有上述方劑外,亦可認為方中蘊含有炙甘草湯、當歸芍藥散方義。亦可看做炙甘草湯去乾地黃、火麻仁,加味而成溫經湯。因方中有當歸、芍藥、川芎,也可看作含有一半的當歸芍藥散。

溫經湯方葯藥味較多,但從其方中包含有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吳茱萸湯、麥門冬湯、炙甘草湯、當歸芍藥散等,可以看出其歸屬於半表半里陰證的厥陰病,病機為血虛內寒而伴有鬱熱,從而表現為上熱下寒,下寒常見癥狀有四逆、舌淡脈沉細弱等為表現,在女性多見月經量少、小腹涼等,上熱則多有口乾或心煩。若口乾等上熱明顯,可增大麥冬劑量。

總之,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是中醫學兩大基本特點,在呼吸系統疾患的診治中,雖以咳痰喘等為主訴,但臨證時仍要四診合參,整體辨治,強調整體治療基礎上注重呼吸系統癥狀的改善。慢性呼吸系統疾患如慢性咳嗽等,多存在內傷(里虛),需要重視內傷疾患的解決。而女性的里虛多表現在血虛有寒,所以女性的慢性咳嗽等疾患,多有溫經湯的應用機會。方名為溫經湯,但本方並不僅僅用於婦科疾患,男性患者若有適應證,同樣可以應用。

*文中方葯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作者:馬家駒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推薦閱讀:

周易天地在線排盤系統
人工濕地系統:修復環境的好幫手
初識自主神經系統
網上投票系統 -- 北大青鳥湘潭金貝帆中心「感恩.分享」演講徵文
神經系統檢查(二)

TAG:疾病 | 呼吸 | 呼吸系統 | 系統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