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逼近中國(2)
【作者:岑 科】 銀行體制扭曲,產生大量壞帳 銀行狀況在金融危機形成和對實質經濟的影響上首當其衝。政府對銀行的干預,往往導致銀行盲目貸款,以及銀行與公司的過度噬合,以至銀行和公司抵禦金融危機的能力降低。這在韓國發生金融危機時表現得最為典型。 上世紀90年代,韓國金泳三政府大力推行產業政策,政府主導金融機構,與財閥、銀行緊密結合,利用各種手段扶植大企業集團,導致企業和銀行的雙重扭曲。 韓國政府規定:私人和私人機構不得單獨擁有一家銀行4%以上的股份;所有銀行的行長、經理都必須由政府任命;銀行的財權和人事權都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官員和財閥在幕後決定貸款的去向。政府不僅控制信貸的流向和利率,也控制貸款的期限和種類。銀行成為政府下屬的一個財務部門,基本上沒有獨立審查貸款風險的能力和許可權。 這種指令性貸款為壞帳大量產生創造了條件。由於韓國政府長期以來對大企業和銀行實現優惠的保護措施,金融監理機構沒有發揮作用,審查不嚴格,導致企業過度借債。例如1996年,韓國上市公司負債金額比1995年增加20.3%,總體資產負債率達到84.1%。與此同時,大部分韓國企業資本效率低下。在發生危機的前十五年,只有四年企業能夠負擔稅前債務成本,整個國民經濟中只有電子和鋼鐵兩個行業在創造價值。由此,銀行產生大量呆壞帳,11家主要銀行的壞帳率占放款額度的14.3%,其中以大企業的壞帳居多。 在正常的市場經濟中,如果企業不能及時歸還貸款,出現財政危機,銀行會很快獲知信息,並及時處理。但在韓國,政府的產業政策把這個非常重要的信息掩蓋起來。由於大企業關係到國民經濟的命脈和基礎,一旦破產勢必引起社會震蕩。再加上企業、銀行和政府官員之間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使得韓國政府對銀行壞帳的真相拚命掩蓋,能拖就拖。 韓國的大企業為了扭轉困境,進一步投資於那些收益高但風險也大的項目。銀行明明知道這些項目風險很大,但如果不支持這些項目,企業就永遠不可能歸還貸款。於是銀行只好被企業牽著鼻子走,銀行系統的壞帳窟窿也越來越大。這種產業政策指導下的企業與銀行的雙重扭曲,為金融危機埋下了禍根。 中國金融系統中銀行壞帳的產生與韓國如出一轍。壞帳產生後,政府對壞帳的處理也讓人不甚了了。在1999年中國金融部門獨創「剝離」壞帳的處理方式之後,國有銀行的壞帳率已經大大降低。但是,剝離出去的壞帳能收回多少?不能收回的壞帳怎麼辦?今後產生的壞帳是否還要通過剝離的方式消除?都是大大的疑問。 政府開支過大,內外債務纏身 在過去發生的數次金融危機中,巨額的外債負擔是一個共同特徵。各國危機爆發之前,都有一個持續的、數額巨大的外債形成過程。例如,在亞洲金融危機發生之前,以美元計算的1年期以內的國外銀行債務,占泰國GDP的45%、印度尼西亞GDP的35%以及韓國GDP的25%。 拉美國家更是以債務問題聞名於世。以阿根廷為例,自1983年結束軍人專制、恢復民主政治後,曾多次推動私有化和經濟改革,但政府開支過大的問題一直未能解決。 阿根廷的問題在,政治選舉中,各政黨為贏得選票紛紛許諾,諸如提高社會福利、提高公務員工資、增加工作機會,等等。但提高社會福利需要錢,增加工作機會就意味著政府增加僱員—1991至1999年,僅首都布伊諾斯艾利絲,政府工作人員從28萬增加到40萬—結果政府開支及財政赤字直線上升。1999年,阿根廷政府開支達到GDP的28.2%,2001年估計達到GDP的1/3。 1991年之前,阿根廷政府對付財政赤字的辦法是對內「曲線借債」,即通過印鈔票填補財政空缺,結果導致惡性通貨膨脹,通膨率最高時達到每年5000%。1991年,阿根廷進行貨幣改革,將本幣與美元掛鉤,防止政府濫印鈔票。在這以後,為彌補財政赤字,政府只能向國外借債。但由於擔心阿根廷的償還能力,國外金融機構在借出大量貸款後,不願繼續貸款。2001年12月,阿根廷政府山窮水盡,宣布停止償還本息,金融危機隨即爆發。 對於中國來說,外債負擔和財政赤字尚未成為一個引人關注的問題。但是,政府開支擴大、公務員工資不斷上漲的趨勢正在加劇。特別是中央財政狀況一片大好,掩蓋了地方政府債務和隱性政府債務(如社會保障基金缺口)問題,應該引起警惕。一旦政府債務問題集中爆發,除了開動印鈔機,以通貨膨脹的方式「賴帳」,別無它法。 對外開放不慎,改革次序顛倒 在總結新興市場國家發生金融危機的教訓時,幾乎所有人都把金融市場自由化和資本帳戶開放列為重要原因。直觀地看,確實如此。例如,1996年,後來發生金融危機的5個亞洲國家共接受了478億美元的外國銀行貸款,而1997年危機發生後,這一資金流入變成了299億美元的資金流出,一進一出相差約780億美元,對金融系統的衝擊可想而知。 但進一步看,籠統地把金融危機歸咎於資本自由流動是沒有意義的。正如銀行必須保障儲戶的提款自由,但所有人同時提款就會導致銀行倒閉一樣;當發生銀行擠兌時,我們應該去尋找發生擠兌的原因,而不是把銀行倒閉作為質疑提款自由的依據。 通常,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向金融市場化邁進的過程面臨三個問題:一是國內金融市場的建設和監管;二是資本帳戶對外資開放;三是貨幣價格(匯率)的自由浮動。這三方面的改革如果次序不當,就會增加發生金融危機的風險。 泰國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泰國的金融改革始於上世紀80年代。至1991年,泰國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加速,基本實現資本帳戶開放。但在那時,泰國金融市場的「裙帶資本主義」問題並未得到解決,政治關係在創立金融企業和安排銀行貸款時影響至深。這使得金融資源的使用往往脫離合理的審查與監督。 另一方面,在允許資本自由流動的同時,泰國並沒有放開匯率管制。它實行一種政府干預下的市場固定匯率制,即央行通過買賣外匯,調節外匯供求,保持匯率不變。這種制度為經濟泡沫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當時,大量外資流入泰國,為了維持匯率不變,泰國政府增加泰銖的供應,用泰銖買入日元或美元等外匯。其結果,增加的泰銖通過銀行體系,流入房地產和股票市場。1993年至1996年,泰國的外匯儲備從250億美元增加到400億美元;住房貸款總額從4700億泰銖增加到7900億泰銖;房地產價格上漲了近400%,正是這種狀況的反映。 泰國經濟當局曾經試圖阻止泡沫膨脹。他們在買入外匯的時候,增加泰銖供應,然後通過出售債券買回等量的泰銖,即所謂的「對沖」政策。但這種政策拉高了當地的利率,對海外資金產生了更大吸引力。結果,更多的外資湧入,經濟泡沫繼續膨脹,直到最後迸裂,引發金融危機。 現在來看泰國的教訓,它應該在金融對外開放之前,首先完善國內金融市場的建設與監管;至少應該在資本帳戶對外開放的同時,放棄固定匯率。但這一教訓並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直到今天,中國的金融改革仍然在走首先對外開放市場,同時放鬆資本帳戶流動,但堅守匯率不變的道路。這條道路的前景已經寫在泰國金融危機的故事中。 審視中國經濟,房地產泡沫和政策調控困境已經隱約可見。能否避免金融危機的到來,正是對中國經濟學者和經濟管理者的嚴峻考驗。
推薦閱讀:
※這八個字出自《周易》,最能代表中國精神,可惜很多人沒讀懂
※中國手機市場2018年1月零售檔位情況
※「深吻」表真愛 中國男人平均吻過4個女人
※中國菜譜233
※欣賞中國女服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