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德經詳註第二十九、三十章

二十九章

原文: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

王弼註:神,無形無方也。器,合成也。無形以合,故謂之神器也。

今譯:神,是沒有形象、沒有輪廓。器物,是物質聚合而成的。以無形之物聚合成的東西,就叫做神器。

原文: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王弼註:萬物以自然為性,故可因而不可為也,可通而不可執也。物有常性,而造為之,故必敗也。物有往來,而執之,故必失矣。

今譯:萬物以自然為本性,所以可以遵循,但是不能改變、施加影響;可以通曉,但是不能作為工具任意使用。事物有它永恆、抽象的本質,而要創造一種本性、改變一種本性是必然失敗的。事物有來就有往,人要是非得抓著不放,最終還是必然會失去的。

備註:(蘇轍《老子解》:「聖人之有天下,非取之也,萬物歸之,不得已而受之。其治天下,非為之也,因萬物之自然而除其害耳。若欲取而為之,則不可得之矣。凡物皆不可為也。雖有百人之聚,不循其自然而妄為之,必有齟齬不服者,而況天下乎。雖然,小物寡眾,猶有可以力取而智奪者。至於天下之大,有神主之,不待其自歸則叛,不聽其自治則亂矣。」)

原文: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王弼註:凡此諸或,言物事逆順反覆,不施為執割也。聖人達自然之性,暢萬物之情,故因而不為,順而不施。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亂而物性自得之也。

今譯:上面四對相反的概念,是說事物的變化,是不受人施加的作為、佔用和劃分所影響。聖人能夠將自然的規律和能量發揮充分,體貼而順從萬物的意志,所以只是因循規律而不妄自作為,順從潮流而不施加自己的影響。去除了引起迷惑的美進、榮利之心,所以心中寧靜不混亂,事物的本性也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和發揮。

備註:(蘇轍《老子解》:「陰陽相盪,高下相傾,大小相使,或行於前,或隨於後,或歔而暖之,或吹而寒之,或益而強之,或損而贏之,或載而成之,或隳而毀之,皆物之自然,而勢之不免者也。然世之愚人,私己而務得,乃欲拒而違之,其禍不覆則折。唯聖人則知其不可逆,順以待之,去其甚,去其奢,去其泰,使不至於過而傷物,而天下無患矣。此不為之至也。堯、湯之於水旱,雖不能免,而終不至於敗者,由此故也。《易》之《泰》曰:『後以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三陽在內,三陰在外,物之泰極矣。聖人懼其過而害生,故裁成而輔相之,使不至於過。此所謂『去甚、去奢、去泰』也。」)

全文今譯:隳:衝撞、破壞。

想要治理天下而靠強力去做,我看他是達不到目的的。天下是無形合成之物,是不能憑主觀意願施為而改變的,不能妄圖佔有而任意使用的。憑主觀意願施為的必定失敗;把天下據為私有的,也必定失去。所以得道的人不肆意作為、妄加改變,因此不會失敗;不妄圖佔有,因此不會失去。

世間的人與物有的先,有的後;有的緩,有的急;有的強,有的弱;有的平安穩重,有的動蕩衝突。因此聖人要排除極端的、奢侈的、過度的。

三十章

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王弼註:以道佐人主,尚不可以兵強於天下,況人主躬於道者乎?

今譯:用道來輔佐君王,尚且不敢以武力在天下逞強,何況身體力行於道的君主自己呢?

原文:其事好還。

王弼註:為治者務欲立功生事,而有道者務欲還反無為,故云「其事好還」也。

今譯:想要通過自己的作為造成改變、影響的人努力想要創立功勛、創造新事物,而有道的人努力想要無所作為,所以說做事返還到最初什麼都沒有做的狀態為妙。

原文: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王弼註:言師凶害之物也。無有所濟,必有所傷,賊害人民,殘荒田畝,故曰「荊棘生焉」。

今譯:戰爭是兇惡、有害的東西。不能給人帶來任何好處,卻一定會帶來傷害,對百姓造成損害,使田地荒蕪,所以說打仗的地方就會生出荊棘。

備註:(蘇轍《老子解》:「聖人用兵,皆處於不得已。非不得已,而欲以強勝天下,雖或能勝,其禍必還報之。楚靈、齊湣、秦始皇、漢孝武,或以殺其身,或以禍於孫,人之所毒,鬼之所疾,未有得免之者也。兵之所在,民事廢,故田不修;用兵之後,殺氣勝,故年穀傷。凡兵皆然,而況以兵強者耶!」)

原文: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王弼註:果,猶濟也。言善用師者,趣以濟難而已矣,不以兵力取強於天下也。

今譯:果,就是達到目的的意思。善於用兵的人,緩解了危機就停下來,不以武力在天下逞強。

原文: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王弼註:吾不以師道為尚,不得已而用,何矜驕之有也。

今譯:我不崇尚武力,不得已的時候才使用,怎麼會自大自傲呢?

原文: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王弼註:言用兵雖趣功濟難,然時故不得已後用者,但當以除暴亂,不遂用果以為強也。

今譯:用兵是為了取得戰功、緩解危難,不得已的時候才使用,只應該用來消除暴亂,不能用戰果來炫耀武力的強大。

原文: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王弼註:壯,武力暴興,喻以兵強於天下者也。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故暴興必不道,早已也。

今譯:壯,是說武力強盛,用來比喻以武力在天下逞強。疾風暴雨不會長久,所以短暫的勃興必然不符合道,很快就會衰敗。

備註:(1、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蘇轍《老子解》:「果,決也。德所不能綏,政所不能服,不得已而後以兵決之耳。勿矜、勿伐、勿驕、不得已,四者所以勿強也。壯之必老,物無不然者,唯有道者成而若缺,盈而若沖。未嘗壯,故未嘗老,未嘗死。以兵強天下,壯矣,能無老乎?無死乎?」)

全文今譯:

依照道的原則來輔佐君主的人,不靠軍事力量在天下逞強。用兵這種事必然會得到報應。軍隊所到的地方,田地里必然會荊棘叢生。大戰之後,一定會出現荒年。

善於用兵的只求達到用兵的目的就立即停止了,並不以兵力強大而逞強。達到目的而不自大、不自誇、不自傲、不自鳴得意,認為戰勝乃不得已,達到目的而不逞強。事物強盛到極點,就會走向衰亡,就不合於道了,不合於道很快就會敗亡。

推薦閱讀:

山東聊城於歡刺死辱母者被判無期事件-——輿論的導嚮應該導向哪裡?
老漢逼女孩讓座道德嗎?
如何看待急救人員判斷無法安全轉運後,拒絕強行轉移81歲病人這種醫患關係?
通過里根總統聯想到美國為何不衰落及對我們的啟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經典分享,古今通用)

TAG:道德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