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古代中國緣何未能推廣活字印刷

淺析古代中國緣何未能推廣活字印刷——從11至15世紀中國與西歐的新媒介需求看活字的補償作用

眾所周知,印刷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已知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最早使用的物證和記載都出現在中國。然而活字印刷在中國長期發展緩慢,始終未能取代雕版印刷的地位,更沒有產生明顯的社會變革;15世紀之後數百年的一系列印刷技術改良也幾乎全都發生在歐洲而不是中國。那麼,究竟是何原因導致這種傳播史上劃時代的技術在東西方的發展軌跡如此不同呢?真的像以往通常歸納的那樣,是中國長期的封建專制阻礙了技術進步嗎?本文擬從活字印刷在中國與西歐出現時的背景環境及技術本身的特點進行分析,探討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從畢升到古登堡:活字印刷在東西方的出現和早期應用

印刷術起源於中國古老的印章和拓碑技術,人們最晚在公元7世紀的唐代即開始使用雕版印刷。公元11世紀中葉的北宋,工匠畢升用膠泥製成了活字,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比西歐古登堡發明印刷機早了400多年。然而這種泥活字由於自身性能所限,並未被後人廣泛採用。 【易碎?】 13世紀末,元代的王禎用硬木代替軟木,製作出了外表較為均勻、不易變形的木活字和相應的排版設備,成為此後幾百年間中國活字印刷的主要手段。 【技術方面應該和印章差不多,中國的印章是很發達的】然而直到19世紀外國人開始在中國進行出版活動,活字印刷在中國始終居於次要地位,無論主要用於收藏的經史子集,還是時效性強的邸報、話本,大部分仍使用雕版印刷。

在整個中世紀西歐,各國教會和貴族壟斷了唯一的書面信息生產方式——手抄羊皮紙,其原料不易獲得、複製慢、容量小,除可以長久保存之外幾乎一無是處。直到十字軍東征時期,西歐人才從阿拉伯人受眾學到造紙術,而本土的造紙中心直到1275年才出現在義大利,紙張在14世紀初才基本取代羊皮紙。在中國使用數百年的雕版印刷也是13世紀才開始傳入的,最初主要用於印製宗教版畫和贖罪券。1457年,在萊茵河畔的美因茨,兩個德國人使用金匠古登堡發明的活字印刷機,出版了第一本日期可考的印刷書《美因茨聖詠》。此後不久,美因茨受到戰火衝擊,當地印刷工人流散到德意志和西歐各地,印刷活動開始蓬勃開展。到15世紀末,歐洲的印刷書籍達到1500~2000萬冊 【這個數字值得關注,和中國比較】,活字印刷佔據了絕大部分。

二、背景分析:11至15世紀中國與西歐的媒介使用概況

1.信息需求與限制

從中世紀晚期到古登堡的印刷機出現的15世紀中葉,西歐的在農業生產力提高的基礎上,貿易、金融、教育和城市化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地中海沿岸的義大利和北海沿岸的漢薩同盟出現了手工業、商業發達的城市群,一些地區萌生了新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金融制度,溝通兩地交通的萊茵河流域也成為貿易活動頻繁的地區;信息交換活動也隨著商品交換的帶動而發展起來。然而,當時歐洲的這些進步尚不足以立刻推翻舊的封建生產方式和專制制度,工商業發展水平仍更接近中世紀而不是近代。航海大發現、宗教改革和現代科學等其實都是印刷機應用後的事情。當時大部分國家的專制王權尚未形成,高度自治的城市中除布告外基本只需要人際傳播。大學、圖書館和民眾教育雖已在11世紀末開始興起,但大多數「識字人口」只是能讀寫自己名字而已,民間的書面文學創作和其他各方面著書到15世紀都只是剛剛開始,人們最需要的讀物只有《聖經》和一些神學、法律書籍。

與此同時,各地教會還對民眾思想進行長期禁錮,宗教裁判所隨時準備搜捕異端,手抄新聞則僅限貴族閱讀,此外形形色色的行會也阻礙著商業信息的流通。甚至當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最初應用時,抄書人行會還對其進行強烈阻撓。從15世紀末到16世紀,英國、法國、俄國和德意志一些諸侯國都採取了出版特許、出版檢查、限制書市等措施限制出版活動,甚至隨著出版業的發展而有加強管制的趨勢。

而在畢升發明活字印刷之後的600年內,中國的生產力和商業水平一直位居世界首位,金融借貸業也強於當時仍受宗教觀念束縛而發展緩慢的西歐,還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城市群。雖然中國經濟中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仍是主體,但商品經濟已開始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資本主義萌芽也在明代出現。平民的商業交往趨於頻繁,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也高度發展,廣闊的帝國既保證了大的市場,也需要快捷、大量的信息傳播來維持統治。由於科舉制度的激勵和私塾、書院的廣泛設立,從宋到明中國的文化教育普及程度並不低,尤其明代之後意在培養平民基本讀、寫、算能力的大眾教育逐漸在江南等經濟發達地區開展起來。

與同時期的西歐相比,宋、明的社會管制相對寬鬆,如明朝雖也嚴格限制危害社會秩序和專制統治的書籍報刊,甚至開展過文字獄,但總體而言對民間私人辦報房、刻印書籍和出版文學作品還是比較寬容的,並沒有嚴格的檢查制度和特許制度。邸報中大量報道官場鬥爭,民間出版的書籍和文藝作品也常諷喻時政,說明當時社會對言論的限制並不很嚴密。

從經濟生產、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三大社會結構的發展程度來看,中國在11~15世紀均高於西歐,對信息的需求和保證信息正常流通的環境也好於後者。在這些方面,西歐經過17世紀末的英國光榮革命、18世紀的啟蒙運動和18、19世紀的工業革命之後才逐漸趕上中國曾經有過的水平

2.新媒介需求

從13世紀中葉起,西歐各國在貿易、教育和城市化等方面進入一個迅速發展的時期,迫切需要能迅速生產、複製且價格低廉的信息載體。此時紙張在西歐正在逐步取代羊皮紙,也出現了標準化、工坊化的抄寫業,但仍然難以滿足與日俱增的信息需求。施拉姆在《人類傳播史》中介紹,印刷機發明前夕的1450年,整個西歐只有幾萬本書,大部分是木板印刷(雕版)或手抄本。

同一時期的中國,雕版技術已經應用了幾百年,製作工藝已相當成熟,一些優良刻本在書法、繪畫和版式上的精美程度完全可與手寫本媲美。由於宋代以後儒家思想統治地位繼續加強,經史子集等經典著作是出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再加上中國是「書同文」的社會,因此典籍一旦雕刻成版,就可在時間與空間上進行大量傳播。至於商業信息和民間文學的印刷工作,在專業書坊、雕版技師遍布各大中城市的情況下也並非難事。費正清在《美國與中國》一書中寫道,直到18世紀中葉以前,「用中文印刷的書籍比全世界所有別種文字印刷的書籍還多」,活字印刷的萎靡並沒有妨礙中國印刷業的興盛。因此,印刷術在中國與西歐出現時面臨的市場和競爭對手是迥然不同的。西歐當時嚴重缺乏合用的書面傳播媒介,已有媒介對活字印刷威脅很小【這句話很關鍵】 ;而中國早已具備強大的雕版印刷生產能力和相應的雕版印刷業階層,雖然直到明末社會經濟、文化仍高度發達並處於發展狀態,但對新媒介的要求並不迫切。

3.新技術的實用性

中國是木活字、泥活字和金屬活字的發明地,世界其他各地的活字印刷術都是源自中國。然而直到19世紀西人在華進行印刷出版活動以前,這幾種活字在印刷使用中都有各種各樣難以克服的缺點,如木活字易變形、泥活字粗糙易碎、金屬活字著墨性差且價格昂貴【總結的太概括、太簡單】 。而且漢字結構複雜,當時製造字模的方法又是一個個手工雕刻而非鑄造,對技工的要求非常高,不比整版雕刻更節省人力。沈括當初評價畢升的活字印刷術「若止印三二本,則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因為製作一套漢字字模需要大量投資,只有進行規模化生產才能收回成本,而當時的中小書坊難以承擔這筆費用,大型的政府、私家印書機構又恰恰是雕版印刷的人力、物力資源最集中的場所,進行技術改革的風險太大【新技術取代舊技術的阻力太大,除非是更大的需求】 。此外,書寫在古代中國不僅是工藝也是一門藝術,讀書人普遍看重印刷品上字體的精美程度,而活字印刷的工藝方法使其在這方面無法與刻印本相抗衡。

而西歐15世紀出現的金屬字釘是由鉛、錫、銻等金屬熔鑄而成的合金,並用適於金屬著墨的脂肪性油墨取代中國人使用的煙墨,印刷質量得到提高,配套的印刷機械也使排版較為簡易。雖然早期的手動印刷機效率並不高,排一頁古登堡聖經需要一天,印刷速度只有每小時100~150張,但比起手抄本已經快得不可思議了 【這就是後發優勢?】 。而且字母文字的制模、排版只需要考慮幾十種字母和其他符號,比起漢字簡便許多,活字印刷在這種環境下正好得以發揮自身優勢。此外,17世紀以前西歐各民族的地方性書面語使用較少,各國雖然語言不同但大都使用拉丁文書寫,這就使同一套活字印出的作品可在傳播範圍內擴散,以彌補當時西歐識字人口密度較低的不利因素。

從上文的對比介紹可以看出,從11世紀畢升發明活字印刷到15世紀古登堡發明印刷機的數百年間,中國社會對各方面信息流通的需求並不低於西方,環境甚至還寬鬆些。然而活字印刷在這裡是一種歷史悠久、工藝成熟的技術的替代品,漢字系統的複雜性、書法文化的深入人心【這是一個重要因素】 又使活字印刷難以發揮其所長,因此缺乏技術革新的動力,沒有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而西歐的活字印刷術即將取代的是在標準化程度和生產效率上均無法與之抗衡的手抄書,木刻雕版技術也缺乏應用傳統,基本與活字處於同一起跑線上。在當時的社會、經濟和語言環境下,活字比另外兩種更適合人們的信息需求。

三、從「補償性媒介」看活字印刷在東西方的不同軌跡

以往有一種流行觀點認為,活字印刷在中國發展緩慢的原因是因為漢字數量多、活字與雕版相比優勢不明顯。其實,符號的客觀限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技術改進的方向和難易程度,但畢竟是使用「不適宜活字」的漢字的中國人最早發明並使用了活字印刷,使用「適宜活字」的拉丁字母的歐洲人卻要經過中介學習中國的印刷技術。漢字本身並不是阻礙活字在中國推廣的根本原因,同樣所謂「封建制度」、「封建文化」的限制也不是根本原因。在古登堡前後各200年間,西歐大部分地區在宗教、政治和經濟上的管制絲毫不比中國寬鬆,而且大一統的中華帝國在許多應用技術上領先西歐數百年,有些甚至直到工業革命後才被西方人採用。

從技術發展史的角度看,並非後出現的技術就一定比舊技術更實用,在特定的環境下也未必比舊技術更有前途。何況技術的改變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成本,已有技術使用的程度越高,這種成本也就越大。新之所以能取代舊,只能是因為它所帶來的預期收益不僅超過舊技術的收益,也能彌補更新所需的成本。具體到媒介技術,就是其優點足以補償以往媒介的缺陷,這就是「補償性媒介」(remedial medium)理論。

「補償性媒介」是加拿大學者萊文森(Paul Levinson)對媒介演化規律進行的一種解釋。作為麥克盧漢的後繼者,萊文森同樣強調媒介技術對社會變革的巨大作用,但比麥氏更突出人與技術關係的另一面,即人對技術是有控制能力的,能讓技術按適合人們感知和需要的路徑進行演化。萊氏認為,「每一種媒介都是對前一種媒介的革命,都補救其不足;每一種媒介都有其不足,都要靠新一代和新一種媒介來完善」 。人們藉助發明各種媒介來拓展傳播,使媒介不斷超越肉體感官的限制、重新捕捉在之前的延伸中已失去的內容,能獲取更易得、更大量的信息。從這個角度講,所有的媒介演化過程(包括種類的更替和同種媒介的改進)都是人類對以往媒介的補救措施,而這種補救或曰改進則會讓媒介變得越來越適合人的感知和需要,也就是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趨勢」(anthropotropic)。不過,萊文森將主導媒介演化的力量歸結為「人類理性和控制力」,並未進一步深入到經濟規律、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層面進行分析。從本質上說,媒介技術是信息的物質載體,而信息作為維持社會系統運轉的必要成分,雖然在現代社會中才真正被納入商品體系,但其實自古以來一直是重要的社會資源,一個社會的信息生產能力與其信息需求具備高度的正相關性。社會意義上的信息生產體現為人類的精神交往,其中一部分直接作用於生產力,另一部分則主要受到上層建築(社會狀況)、意識形態的控制。作為信息載體的傳播媒介,也正是在這三者的相互作用下不斷得到「補償」、在發展中體現出「人性化趨勢」的。

在現代大眾社會出現以前,媒介所承載的內容主要是商業信息、政府公文,還有政論及哲學、宗教等方面的作品,這三類信息分別對應社會中的經濟生產、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三大社會結構。而正是這三大社會結構組成的整個社會場域在發展中對信息的需求,決定了媒介技術這個小場域的演變歷程。

在14、15世紀的西歐,古登堡的印刷機出現前並沒有太理想的傳播媒介,尤其是雕版印刷的規模很小;社會各方面卻迫切需要更有效的信息載體,尤其是《聖經》篇幅長、需求量大、又需要盡量少出現錯漏,而手抄一本需要大約一年時間且易於出錯;而且當時採用的鑄造金屬字模比木刻雕版壽命更長、比金屬雕版(印刷機出現後才有人嘗試)經濟靈活。可以說活字印刷是在需求大又缺乏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引進的,這種方法有效彌補了手抄複製慢、易出錯和雕版兼容性不強的缺點,而且在技術成熟度上與後者並無明顯差距;印刷機出現後被廣泛採用也是很正常的了。

而在宋明時期的中國,雕版印刷技術成熟、使用普遍,主要缺點則是刻印費工、不易拆版。但當時手工製作的字模也需要花費大量成本進行製作、保管,排版和固定也很麻煩,而且還缺乏消費者要求的印刷質量和藝術美感,克服雕版的缺點有限,自己的缺點還很多。雖然大規模排印時活字比雕版更具備經濟性和靈活性,但當時中國印刷場所和印刷品種類眾多,能夠一次印刷上千本的作品很少,在這方面雕版需要活字對其補償的程度並不高【這句話有點自相矛盾】 。從雕版改為活字,對廣大印刷品生產者而言投入產出比不夠,缺乏吸引力。和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青銅冶煉工藝太好,導致鐵器經過相當長時間才趕上青銅器的性能並基本取而代之、造成華夏文明比西亞和近東晚數百年才進入鐵器時代類似,古代中國雕版印刷的普遍、實用反而削弱了技術革新的動力,無論從成本上還是觀念上都不利於活字印刷的迅速普及。限制活字印刷的因素,不是出版業不發達,而是當時的成熟技術足以支撐發達的出版業,而作為新技術的活字卻長期在投入產出比上超越之。

結語

同許多中國人最先發明的技術一樣,活字印刷在被近代歐洲人採用之後發揮了巨大的社會功能,在進行了一系列改進之後又回傳中國供人學習。然而這種單一技術上的落後並不是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悲劇,活字在中國的冷遇主要是由於當時不足以補償成熟的雕版技術,而雕版也沒有阻礙中國當時的出版業發展(而且中國的活字印刷技術幾百年來也一直在前進)。部分關鍵技術的缺失,的確影響了活字印刷的推廣,但與中國未能產生現代新聞出版事業、思想啟蒙和科學體系並無多大關係,須知西歐開始文藝復興的14世紀無論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不如當時的中國發達,活字印刷也尚未發明。而且如果不是滿清入主造成社會發展停滯,很難說中國的活字印刷技術一定不會產生足以趕超西方的改進,正如戰國時期中國的冶鐵業後來居上成為世界領先一樣。

不過,正如印刷術在西歐引起的社會變革也是在古登堡後一兩百年間才浮出水面,西班牙、奧地利等國甚至直到19世紀的幾次歐洲革命後才逐步擺脫傳統的封建專制社會,位列發達國家的法、德在19世紀末小農經濟仍占相當比重,中國的活字印刷技術本身是否先進、普及,並不等於是否會必然出現社會變革和走向近代化。 【那些執著四輪馬車的人真應該好好看看】


推薦閱讀:

中國帝王陵墓 北魏帝陵(下)
中國應更多研究宋朝歷史/方德豪
中國最佳隱居地——大若岩
中國古星圖:夜空重演生活與詩意
中國通信簡史 

TAG:中國 | 印刷 | 古代 | 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