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
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階段,總有一批先進青年走在時代前列,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當代青年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將個人夢想融入中國夢,在用辛勤汗水創造個人幸福美好生活的同時,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廣大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深刻闡明了青年發展進步與國家前途命運之間的關係,表達了對青年擔負起實現中國夢歷史重任的殷切期盼。
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敢於拼搏、勇於創造,代表著希望,昭示著未來,蘊含著推動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強勁能量。回顧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不難發現,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階段,總有一批先進青年走在時代前列,引領廣大青年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齊榮辱,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一
在民族面臨生死存亡時,率先奔走呼號的是青年。在目睹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境地後,28歲的孫中山產生了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極大的民族義憤,萌發了救國救民的崇高理想,於是在檀香山組建興中會,此後畢生為了拯救中國人民於水火之中殫精竭慮、九死不悔。在諸種救國道路屢試不通的情況下,年輕的李大釗、毛澤東毅然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在28歲那年與其他青年志士(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平均年齡為27.8歲,其中30歲以下的有9位)組建成立中國共產黨,為中國革命迎來了新的曙光。這些時代巨人只是萬千愛國青年的傑出代表。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結束中國千年帝制的起義新軍大多是20餘歲的青年戰士;拉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序幕的五四愛國運動,從青年學生的愛國示威開始並最終席捲全國;掀起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一二·九」運動,核心力量依然是愛國青年和進步學生。正是由於一代又一代青年滿懷革命理想、飽含愛國熱情、懷抱民族尊嚴,不怕流血犧牲、不怕困難挫折,前赴後繼、緊密團結,中華民族才能從千瘡百孔中迎來轉危為安的希望。
二
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中,積極響應號召的是青年。新中國成立後,之所以能在短短3年時間內就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僅用4年時間就提前完成「一五」計劃所規定的各項任務,僅用5年時間就成功研製出第一顆原子彈,離不開廣大青年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以及夜以繼日的拼搏奮鬥。在這激情似火的年代,神州大地到處是青年們生龍活虎、幹勁沖天的動人景象。有資料顯示,僅1955年秋冬兩季,全國就有6000多萬名青年在500多萬畝的荒山荒地上,種植了21億多棵樹木,有7000萬名青年掀起了千車萬擔的積肥運動,共積肥3500多億斤。除此之外,還有一批諸如鄧稼先、朱光亞這樣年僅20餘歲的青年科學家,在海外學有所成後,積極響應新中國的號召,毅然放棄優厚待遇,衝破重重阻撓,回到貧窮落後的祖國。正是由於一代又一代青年捨身忘我的工作、甘於奉獻的精神、實幹創業的追求,中華民族才能在歷經千年風雨、百年滄桑後展現出古琴彈新韻、舊貌換新顏的生機。
三
在改革開放時代浪潮中,勇於創新創造的是青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一批思想活躍、敢想敢拼的青年成為新時代的弄潮兒。1985年,30多歲的張瑞敏力排眾議砸碎了76台有缺陷的冰箱,這在當時是一個瘋狂的、不可理解的舉動,因為一台冰箱的價格是普通員工工資的20餘倍。然而正是張瑞敏的鐵鎚砸醒了員工的質量意識、危機意識,使得海爾從一家資不抵債的街道小工廠逐漸成長為世界品牌500強。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互聯網的興起,28歲的馬化騰推出了第一個即時通訊軟體「騰訊QQ」、32歲的李彥宏開發了百度搜索引擎、35歲的馬雲創立了阿里巴巴公司。如今這些互聯網公司都已經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在科學技術領域,青年人才已經成為攻堅力量,載人飛船、嫦娥衛星、北斗衛星、東方紅四號衛星等領域的科研人員,平均年齡都只有30歲左右。除了這些時代弄潮兒,還有數以萬計的普通青年,特別是來自農村和偏遠地區的打工青年,是他們離鄉背井、走進改革開放的最前沿,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為中國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的奇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歷史充分表明,青年是我國社會發展中一支最為活躍、最有生氣的力量。正是由於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力奮鬥,我們的國家才能從山河破碎走向繁榮昌盛,我們的民族才能從歷盡屈辱走向興旺發達,我們的人民才能從飽嘗艱辛走向意氣風發。
四
中國夢是國家的、民族的,更是青年一代的。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大青年只有繼續團結奮鬥、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才能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承接先輩事業,需要青年不斷增強「三個自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特別是青年的接力奮鬥。而且我們還應清醒地認識到,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雖然前途光明,但過程絕不會一帆風順。廣大青年要在這接力奮鬥中經受住各種風險、挫折、干擾的考驗,需要不斷增強進而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要求廣大青年深刻認識人民群眾在反覆比較、試驗後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辯證理解社會主義改造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關係,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和實踐優勢。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要求廣大青年全面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深刻內涵,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與中國實踐的互動關係,自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發展。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要求廣大青年深刻認識中國的基本國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現實基礎,準確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和具體體現,在歷史與現實、本國與世界的廣泛比較中清晰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生命力。「三個自信」歸結到一點,就是要求廣大青年始終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激發青春能量,需要青年積極踐行「三個倡導」。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三個倡導」精闢概括了國家發展目標、社會運行秩序、個人行為準則等三個層面的基本價值理念。廣大青年踐行「三個倡導」,基本立足點在於「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愛國就是在任何時候都把國家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特別是在對外交往中要牢記國格人格,堅決不做有損國家名譽、利益的事情;敬業就是要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對待工作,堅決避免尸位素餐、人浮於事;誠信就是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和一諾千金的作風,要在利益面前固守做人的底線;友善就是要在人際交往中恪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基本原則,真正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青年是引領風氣的社會力量。廣大青年積極踐行「三個倡導」,便是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進步,為實現中國夢增添青春能量。
實現人生價值,需要青年自覺實現「三個結合」。青年要順利地成長成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需要自覺將個人前途和祖國命運相結合,自覺將增長才幹與錘鍊品格相結合,自覺將理想信念與艱苦奮鬥相結合。個人前途與祖國命運息息相關。沒有青年的奮力拚搏、創新創造,國家的繁榮富強就失去了希望和動力;沒有國家的興旺發達、和平穩定,青年的發展進步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礎。增長才幹與錘鍊品格是青年成長的一體兩面。沒有積極的人生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生活情趣,增長才幹就會缺乏精神動力,甚至會偏離正確的方向;沒有全面的人文素養、知識技能,錘鍊品格就會無所依託,成為空中樓閣。當代青年要在提升綜合文化素養的同時培養積極樂觀的態度、健康向上的情操、創新創造的意識,要在投身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將增長才幹與修身養德有機結合。理想信念與艱苦奮鬥是青年實現人生價值的兩個必要條件。沒有理想信念,艱苦奮鬥就會失去方向和動力,艱苦奮鬥的價值就要大打折扣;沒有艱苦奮鬥,理想信念就會成為空想奢談。當代青年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要將個人夢想融入中國夢,在用辛勤汗水創造個人幸福美好生活的同時,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
在這「三個結合」中,最根本的是要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因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當廣大青年能夠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時,他們就會擁有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個人知識才幹的積累、意志品德的錘鍊、幸福生活的創造就會加速實現。
五
每一時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環境和存在的問題,因而總會或多或少地被人們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曾經,人們將70後視為「失落的一代」,將80後視為「垮掉的一代」,將90後視為「叛逆的一代」。但70後已經成為社會的棟樑,80後已經成為社會的主力,90後已經開始證明自己。社會總是在青年的成長中穩步前進。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在青年的接力奮鬥中成功實現。
推薦閱讀:
※日、月建在八卦六爻中的重要性
※【德國人的禮儀】禮儀的重要性
※《法華經》重要偈頌解讀
※在唐朝會寫詩有多重要?造反可免死,強盜送你錢
※論外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