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戰國(二十二)魯國那些事

春秋時期的魯國一直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自從曹劌論戰擊敗齊桓公後,魯國在春秋歷史上更多是個被其他諸侯欺負的角色,尤其是來自鄰居齊國的騷擾。同時魯國內部也是矛盾不斷,其國君也在春秋諸侯之中屬於沒有權利和地位的。這種奇特的現象在魯國是如何形成的,魯國國君又做過何等努力?至聖先師孔子在周遊列國之前又有哪些故事和經歷,儒家思想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孔老夫子和他所創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國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尤其是漢武帝在董仲舒的忽悠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家思想發揚光大,再加上明清八股取士時就知道看四書五經,搞的中國人骨子裡就有一些如果你做不到仁義禮智孝就不是人一樣的感覺,甚至直到今天我們還被家長們教育什麼「父母在,不遠行」云云。其實孔夫子也不容易,因為後世有著太多太多強行扣在他頭上的帽子,什麼以德報怨,言必信行必果等都不是人家孔夫子說的,甚至是孔子反對的。後世很多人還經常因為一些不是人家孔夫子說的話而把孔子罵的一文不值,甚至連人家祖墳都刨了。

好吧,平心而論,我也是從小在「孔孟之鄉」長大,受到了很多不知道是對是錯的「儒家思想」的教育,以至於我對孔聖人沒啥好感。但是我們談春秋,不說孔子確實說不過去,那麼咱們就從他的國家魯國說起。

個人感覺,春秋時期的魯國故事,可說可不說。因為魯國撐死算個二流國家,不但在國力上被齊秦晉楚四大強國甩出十幾條街,論對於歷史的貢獻連鄭國這種牆頭草都比不上,更不要說以後會提到的吳越等新霸主。如果根據歷史記載總結魯國歷史,基本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晉國快來幫忙呀,齊國人又來欺負我了!其他的都是什麼內亂,參加會盟(誰組織的會盟都去,出勤率極高),對國際事務品頭論足等等。但是為啥要說他們呢,兩個原因,第一是出了個孔聖人,第二是出了個左丘明。倆人都有一個共同職業:作家,還寫了兩本著名的書《春秋》和《左傳》,更要命的是其他諸侯國的人不熱衷於記載歷史。因此後世研究春秋歷史,包括太史公司馬遷,很多時候都要從這倆魯國人的書里找當時的記錄,而那時候沒有網路沒有電視,也沒有什麼書,很多事情都是口口相傳,自然身邊的事情知道的多一些。所以魯國那些雞毛蒜皮的破事情寫的巨多巨詳細,你不可能把魯國歷史視而不見。所以,還是簡單說幾句吧。

前面提到過,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國,而且掌管禮數,本事不大地位不小,還擁有泰山之利。所以春秋初期,魯國還是被人高看一眼,鄭莊公找的第一個朋友就是魯隱公,而且那時候魯國跟齊國關係還不錯,三家還小小的稱霸中原了幾年。然而後面的魯桓公就沒這麼牛了,自己來路不清不楚,最後死得不明不白,篡權當政,卻被齊襄公搶了媳婦,還窩囊的死在了齊國。到他兒子魯庄公時代,魯國就有點撐不住了。但是他們運氣不錯,先是鄉巴佬曹劌幫他一鼓作氣擺平了齊桓公,然後貼身侍衛曹沫提刀子逼著齊桓公還了土地。加上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不好意思拿魯國出氣,因此魯庄公也算是個魯國的太平國君吧,魯國從而消停了幾十年。

魯庄公去世之後,魯國的好日子就過到頭了,歷任魯國國君開始了內憂外患的生活。先看看外患,從齊桓公的兒子齊孝公開始,齊國的國君就沒幾個在家好好過日子的。咱先不說那熱愛武力的齊莊公齊景公兄弟倆,就連個敢公然笑話晉國大臣的齊頃公,也會在哪天不高興的時候發兵把魯國揍一頓,還引發了那場「鞍之戰」。魯國地處齊國南部,晉國東部,楚國北部,這三個國家魯國誰也惹不起,所以基本上他們稱霸會盟的時候,魯國國君都要在場。就遲到了兩次:一次是彭衙之戰後魯文公沒有及時拜訪晉襄公,另一次是魯宣公在趙盾的最後一次會盟中沒有按時到達,結果兩次都被晉國人直接從盟會上轟了出來,別人在屋裡開會,魯國國君在門口蹲著寫檢查,就這地位。後來魯國終於找到一個靠譜的大腿,就是轟他們出來兩次的晉國,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有了共同的敵人:齊國。後來各國弭兵不打了,晉大腿也慢慢開始變細了,魯國難得硬氣了一把,在公元前532年把鄰居小國莒國打了一頓。沒想到晉國正好想找個機會樹立一下威風,晉昭公在六卿的唆使之下,拉上齊景公和許多中原諸侯們針對魯國搞了一個「平丘之盟」,來聲討魯國不熱愛和平的錯誤舉動。雖然魯國心裡不服,晉國也沒那麼可怕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齊景公也不是好惹的,於是魯國選擇了沉默。

再說說內憂,魯庄公去世後,交代了自己的三個弟弟,慶父,叔牙和季友好好輔佐新君從而復興魯國。沒想到聰明的季友為了更好的穩固新君位子,錯誤的殺死了叔牙,後來慶父又發生叛亂,幸好季友還是成功解決了魯國內亂。但是從那時候起,魯國的政權就漸漸落入了慶父,叔牙和季友的後人手中,分別稱為孟氏,叔孫氏,季氏。由於這三個人都是魯桓公的兒子,人們將他們三家成為「三桓」。從某種程度上說,魯國早早的進入了類似晉國晚期的「六卿執政」模式。三桓子孫輪流坐莊,魯國國君就是個行政代表,沒啥權利。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國國君在三桓勢力的陰影下生活了一百多年,終於受不了這口惡氣,在魯昭公時期爆發了。這魯昭公就是敢得罪晉國出兵伐莒,結果被當成反面典型在平丘會盟上批判的那位。在外面受氣已經夠了憋屈,魯昭公回到國內也不爽。當時的掌權大臣是季氏的季孫意如,從來不把魯昭王放在眼裡,跋扈不臣,還把國內的大臣們都得罪光了,尤其是跟叔孫氏矛盾很深。不但如此,季孫意如竟然在一次季氏的祭祀活動中,把魯國的國家舞蹈隊搬到自己家裡,用了「八佾」之禮。按照當時的規矩,只有周天子和掌管禮數的魯國國君祭祀時可以用「八佾」,其他諸侯國只能「六佾」,士大夫祭祀只能用「四佾」。所以,當孔子聽到這件事後,發出了那句著名的感嘆:「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既然季氏變成了全民公敵,那麼公室代表魯昭公就有了替天行道的想法。公元前517年,他在大臣們的建議下,突然發兵攻打季孫意如的府邸。季孫意如權傾朝野幾十年,手下也是兵強馬壯,但是人家魯昭公畢竟是你上司,加上這次魯昭公帶來的人還不少,就想認個慫道個歉完了,以後自己低調點,各退一步盡棄前嫌。可是魯昭公卻在大臣的鼓動下非要致季孫意如於死地,還派人去找季氏的老對頭叔孫氏來幫忙。當時叔孫氏掌門叔孫婼不在家,他的家臣們還是挺清醒的,他們知道,三桓之間雖然有矛盾,但在國君面前卻是唇齒相依,萬一魯昭公滅了季氏,下一個就是叔孫氏和孟氏了。於是叔孫氏不但沒有幫助魯昭公,反而幫助季孫意如對抗魯昭公。魯昭公一看大勢已去,不得不逃出去避難了。

魯昭公的逃難地點是齊國,因為臨淄距離魯國比較近,而且這也不是講究過去恩怨的時候。齊景公倒是很給面子,二話沒說就出兵幫他出氣,很快就打下了鄆城,讓魯昭公起碼在魯國有個住處,並且表示要親自送魯昭公回國。季孫意如迅速採取行動,買通了齊景公的手下,使他放棄了親自護送魯昭公回魯國都城的念頭。這樣一來,魯昭公的回家之路就變的一波三折,最終也沒回成。看著魯昭公太可憐了,晉國也想插一手,當然,他們也是在變相的跟齊國掰腕子。季孫意如再次用金錢解決問題,買通了當時晉國掌權的士鞅,使得晉國也沒有實質性的行動。穩住了兩個大國,季孫意如一不做二不休,出兵鄆城又把魯昭公趕到了齊國。魯昭公在齊國過的不開心啊,因為齊景公越來越不拿他當回事(這是多正常的事,逃難的國王賴人家這裡不走,哪還指望好臉色),還曾經酒後羞辱過他。魯昭王不爽,搬家去了晉國,卻連晉國國君的面都沒見著。沒辦法,魯昭公只好又搬回了齊國,齊景公倒不是不歡迎,但是直接給他降了一級稱呼,魯昭公又折騰回了晉國……反正最終也沒能再回魯國。直到公元前510年,折騰了一輩子的魯昭公終於折騰不動了,客死他鄉,結束了他勇敢而又窩囊的一生。

下一個站出來跟三桓作對的,不再是國君,而是家臣。季孫意如去世後,季氏家臣陽虎篡奪季氏權利,軟禁季氏繼承人季孫斯,掌握了魯國的執政大權。陽虎還聯合晉國,公然與齊國作對,使得齊魯之間戰端再起。與此同時,陽虎為了鞏固自己對魯國的統治,準備出手幹掉三桓勢力。但是季孫斯和孟氏家族聯起手來共同努力,挫敗了陽虎的陰謀,最終陽虎不得不出逃晉國,成為了趙鞅的手下。陽虎在魯國執政期間,由於來路不正,加上他引發的連年征戰,魯國人民都不怎麼喜歡他。但是,有個人卻沒有經受住他的質問和誘惑,不但幫他出主意,還為他做了官,這位有個性的老先生,就是我們的至聖先師,孔夫子。

孔夫子的故事很多很多,當然很多也是傳說,至今沒搞明白的也有不少。比如,孔子是怎麼出生的?按照司馬遷的說法,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這個好日子正在挑戰著今天的教師節),他爹叔梁紇在六十六歲高齡與一位顏氏小姑娘「野合」後懷上了孔子。我們在佩服叔梁紇老先生的戰鬥力和繁殖能力的同時,也對這個野合產生了不同的理解,往好處說吧,兩個人起碼不是符合禮數的生活在一起。別管怎麼合吧,反正倆人就這麼糊裡糊塗的生了一個腦袋有點畸形(有點凹進去),但是長大了有一米九大個子在當時還算帥哥的一個聖人。

聖人一般會成熟的早一點,孔子也不例外。他十幾歲就開始參加工作,同時也痴迷於研究禮數,順便點評一下當時的國計民生,慢慢的在當時魯國的評論界和思想界混出了一點名聲。後來魯昭公討伐季孫意如失敗,自己跑到齊國去避難,孔子因為罵了人家季孫意如「是可忍,孰不可忍」,自然沒法在他們的統治下生活,於是也跑去了齊國。孔子在齊國的地位可比魯昭公高多了,齊景公將其奉為上賓,還拉上晏嬰一起請教孔子治國之策。孔子為他獻出了那條流傳千古的治國方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說各自干好各自的活,有各自的樣子,天下就太平了。齊景公一聽,原來還有這麼好的主意,於是沒事就喜歡找孔子拉拉家常,談談治國。晏嬰不太喜歡孔子,告訴齊景公這都是些務虛的東西,聽聽可以,別拿著當回事。齊景公還是更加信賴晏嬰,對孔子也就沒那麼熱情了。孔子很受傷啊,待在齊國也沒啥意思了,於是就回老家魯國了。

回去以後,孔子開始辦兩件事。一是寫書,後世著名的六經《詩經》《春秋》等大作都從那時候開始的。二是帶徒弟,那些著名的七十八賢弟子,什麼顏回,子貢,冉求,卜商等都開始陸陸續續投奔孔夫子門下。其他的弟子咱們就不再說了,光是語文課本里的「子曰:某某如何,某某如何……」就提到很多次,只是這個卜商後面還會提到,因為他的存在,中原出現了一個新的霸主。

孔子這時候可沒有看破紅塵,像鬼谷子,張三丰等人一樣隱居,不問世事。他只是沒有機會而已,尤其是他那顆想為社會做貢獻的熱心可從沒停止過,否則他老人家也不會主張「學而優則仕」。於是,那個人見人罵的陽虎給了他機會,請他出來做官。開始孔子還裝清高,說自己不與陽虎之流為伍,沒想到陽虎給他家送了幾塊肉,孔子知道後就不再矜持了,於是出仕做官。後來陽虎倒台,孔子的仕途卻沒有太大的影響,反而在其五十六歲的時候,到達了其仕途的最高峰,被魯定公任命為魯國的國相。令人意外的是,給人印象一直很和藹的孔子,一當上國相就殺了一位經常說他壞話的士大夫少正卯,說他妖言惑眾,這件事也為孔子留下了很多的爭議。但是總體而言,孔子在國相的崗位上還是做了一些貢獻的,然而他的工作卻引起了齊景公的不安,他擔心孔子會讓魯國強大,從而對齊國造成威脅。於是齊國送了一個龐大的美女歌舞團,給到魯國三桓之首,實際掌權者季孫斯,讓他天天沉迷在歌舞美女中。孔子一看統治者不務正業,於是心灰意冷,辭職不幹了,從而開始了他周遊列國的生活。

孔子的周遊列國,確實是在信念和堅持的支撐下實現的,其難度遠大於當年重耳的流浪史。當時中原各國之間還是有一些相互的摩擦和侵擾,而且儒家思想畢竟不是當時的主流思想。儘管有一些國君,例如楚昭王等,還是熱情接納了孔子,但孔子最終還是沒能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用儒家思想治國。公元前479年,至聖先師孔子離開人世。當他總結自己一生的時候,說出了那句耳熟能詳的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相信,無論後世如何評價,讚揚和批判孔子,我們都不能否定他對後世的影響和貢獻。尤其是他對於「禮」和「仁」的詮釋,體現出他對外界秩序和內心修為的見解,為後世留下了影響深遠的儒家思想。

孔子去世後,春秋時代也就進入了晚期。春秋的歷史,基本上就是晉楚兩個大國爭霸的歷史。弭兵之後,晉國衰弱,甚至發生內亂,齊國雖然中興,但是也只是齊景公統治下的曇花一現。那麼,弭兵之後的楚國,又在做什麼?(待續)

推薦閱讀:

原來這才是「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代
中國全史百卷本第014卷 [春秋戰國思想史]-613
鐵血時代——以霸業為主線的春秋戰國史(長篇連載) / 醉罷君山 / 第77頁

TAG:二十二 | 春秋戰國 | 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