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府攬勝
一、宋、金、元時期
北宋之前,這裡原是古晉陽城東北30里的唐明村(史書也稱唐明鎮),晉文公重耳廟廟址。趙光義滅北漢毀晉陽時,大將潘美的帥府就設在此廟內。
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趙光義毀晉陽後,曾在他指揮作戰時駐紮過的崇聖寺,新建一座象徵其勝利的平晉城,但晉陽人民不願到此居住,許多無家可歸的百姓逃到唐明村和三交村投親落戶。
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三交都部署潘美奏乞在晉陽城廢墟北30里的唐明村、三交村建立一座新城,並將州治設在潘美曾作過帥府的晉文公重耳廟址。據清道光《陽曲縣誌》記載:「陸遊筆記,唐明鎮有晉文公廟,平太原後,潘美奏乞為并州,從之,以廟址為州治。」
北宋修築的太原新城,遠不及晉陽古城,是一座非常狹窄的長方形土城。城周長僅10里270餘步,土城四周築四門:東曰朝曦,西曰金肅,南曰開遠,北曰懷德。北城牆緊挨後小河,今後小河為北宋時太原城的護城河,城東至橋頭街,橋頭街因其是北宋時城東門外的弔橋而得名。南城牆在今鐵匠巷、起鳳街一帶。西城牆在今南海街以東附近。
由於太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到宋仁宗在聖三年時(公元1023至1060年),又對太原城進行了修建。公元1025年太原知州陳堯佐為了防阻汾水泛濫,在汾水東岸築了長堤,並引水瀦成周圍2.5公里的湖泊,堤旁湖畔,栽種了柳樹幾萬株,名之曰「柳溪」;東山上長滿遒勁蔥籠的古柏蒼槐,稱為「錦繡嶺」,自然環境十分優美。所以宋、元時,有「花花正定府,錦繡太原城」的贊語。公元1059年,趙宋又以并州為太原府,府治設在并州治。公元1060年修建了著名的晉祠聖母殿;公元1069年在東山根的馬庄修築了一座大廟「芳林寺」。這兩座寺東西輝映,遊人香客絡繹不絕。據《宋史·地理志》記載:到宋崇寧年間(1102—1106年),太原建製為大督府,至此,晉文公重耳廟,由州治易為大督府。
金熙宗統一北方以後,地方行政組織沿宋制,分路、府、州、縣。當時太原為河東路,
路府即設在北宋時修築的大督府治內。
金興定二年(公元1218年)8月,元軍在木華黎的指揮下圍攻太原,金守將烏古倫德升頑強抵抗,激戰半月後,9月16日元軍從西北角攻入城池,佔領了河東路治,至此河東歸元統治,從金天會四年(公元1126年)至興定二年(公元1218年)金人在這處院落統治河東長達92年之久。
元世祖忽必烈為了鞏固他的統治,建立一套封建中央集權的統治機構。在中央設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台,分別管理全國的行政、軍事和監察。在地方設行中書省,統管地方行政大事。行中書省下設路、府、州、縣各級機構。山西同河北、河南、山東及內蒙一部分為「腹里」,直屬中央管轄,當時山西行中書省衙門就設在金朝河東路治舊址,即今府東街101號。
二、明清時期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廢除了行中書省,改山西行中書省為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提行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別管理行政、司法和軍隊。三司直接向中央負責,中央都察使司下設都察御史。出巡時為巡按御史,代皇帝巡視地方,彈劾官吏,監察民情。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派遣大理寺丞孫時巡視山西,考察吏治,安撫軍民(巡撫由此而得名)。巡撫在明初設時,為臨時性差遣,有事則置,事畢復命,事平則止。第一位來晉巡撫的治所(當時不稱山西巡撫,而稱巡撫山西都察御史),先在東鼓樓社,後移在此院。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又命兵部右待郎于謙巡撫山西,之後巡撫山西,之後巡撫固定的地方官。始置山西巡撫衙門。
明思宗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佔太原後,封韓文銓為太原節度使,陳永福為駐太原總兵,分別主管山西軍政。韓文銓在明巡撫衙門辦公,陳永福在晉王府駐紮。
9月,清廷派北路英親王阿濟格率重兵入晉,包圍太原。10月初三,太原城陷落。大順政權在這處院落僅存在8個月。據清光緒《山西通志》對重修後的巡撫衙門有詳細記載:巡撫衙門主要建築及其布局是:署前照壁一座,石獅雄峙,左右轅門時列,三座牌坊從東列西排列,東「撫綏全晉」坊,西「提督三關」坊,中「文武為憲」坊。文官廳在左,武官廳在右。大門、二門、西隅有關帝廟、酇侯祠(酇侯即漢丞相蕭何),一面東西列書吏房。正北有懸山式大堂五間,上懸康熙皇帝御書「清慎勤」匾額(賜巡撫倭倫)。又掛有御書「保百重任」匾額及「正己風群吏,精心理庶民」對聯(康熙賜巡撫蘇克濟)。雍正御筆「澤潤丞黎」匾額(賜巡撫諾岷)及其上諭《恤刑》一道,(雍正八年頒,巡撫覺羅石麟刊)懸於堂中。大堂後為穿堂,穿堂後為二堂。二堂里懸康熙五十二年御書,「宏粹經遠」匾額及「撫安千里路,宣布九宵恩」的對聯(賜巡撫蘇克濟)。二堂後為內署,署北建衙書樓,康熙皇帝御書匾額、對聯、詩賦、刻石以存。東西各建牌坊,東北隅有顯臨閣(順治七年,公元1660年)巡撫白如梅建,按察使錢受祺有記。在橫軸線上另有許多附屬建築及東西花園、煤山等,總佔地面積為3萬餘平方米。
煤山,原是明代巡撫衙門堆煤的地方,清朝沿用之。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張之洞出任山西巡撫。為使衙門形成北高南低有靠山的風水格局,使之官運旺盛長久,特差派勞役,堆土造山,築起高九丈、東西寬九丈南北長二十七丈的假山。山中建有「當仁洞」「隨緣洞」,最下層是會議室,名為「邃密深沉之館」,館名是張之洞親筆所題。二層有亭,亭牆園門上方刻有「啟明」二字。取自《詩經》小雅谷風之大東詩「東有啟明、西有長庚」。「啟明」,星名,即金星。黎明見於東方叫啟明,意為迎朝。黃昏見於西方叫長庚。煤山正面的小路旁鑲嵌刻石「發華」二字,意為迎夕,即夜間賞月之意。正面山腰「當仁洞」,洞頂端石壁上有清嘉慶年鐫刻的高3米的「虎」字大碑。洞壁上嵌有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御臨的五言《蘭亭詩五首》。
靠煤山東脈並排建兩座碑樓,內聳御碑兩通。其中一通為清乾隆皇帝的御筆題詩。其一:《御制山西巡撫農起,奏報得雪詩為志慰》碑。其二:《賜山西巡撫鄂弼書》。
三、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2月12日,南北議和告成,清帝退位,袁世凱繼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在孫中山先生和黃興總司令的力爭下,迫使袁世凱承認了山西為起義省份,並於3月15日任命閻錫山為署理山西都督。
閻錫山的政治地位得到鞏固之後,開始對明清時期的巡撫衙門陸續進行了改建和擴建。其工程大致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為民國七、八年(公元1918—1919年),首先新建了禮堂(時名為「自省堂」,現在改名為梅山會議廳),接著又新建了「進山鐘樓」(現為梅山鐘樓),在穿堂、二堂後,修建了一棟面闊10間、進深2間的二層木樓,當時閻錫山就在此樓辦公。對東花園進行了部分改造擴建。
第二階段即1932年至1937年「七·七」事變前,這一時期,閻錫山復出,任綏靖公署主任,改建明、清巡撫大堂為督軍府二層大辦公廳,時稱一樓。改建原巡撫為門為督軍府二層門樓,門樓東西兩側直至大堂的廊房改建為對稱的前後兩組廊樓,並將原大堂後的穿堂、二堂改建為兩座二層樓,稱二樓、三樓,日偽統治時期,二樓、三樓才陸續竣工。1945年日軍投降後,閻錫山返並,高級官僚搬入二、三號樓辦公,此外在大堂西側,拆除關帝廟、酇侯祠,修建西花園及廚房、餐廳、庫房等建築,在東花園新建「中和齋」等建築。
1929年開始拆除前清大堂,興建督軍府辦公大樓,並準備陸續對督軍府進行大規模的翻修擴建。中原大戰,閻錫山兵敗下野,逃居大連,1931年8月回到五台河邊老家。原督軍府的興建擴建工程停滯。
「一·二八」日軍侵入上海的戰事爆發,中國發放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1932年2月27日太原綏靖公署成立,閻錫山復出,總管山西、綏遠兩省軍政。從民間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開始,再度對其督軍府和清代巡撫衙門內的二堂、穿堂、門樓、廊房等建築陸續進行了翻修改建,均為二層樓結構。新修建築在形式和結構上帶有近代西洋建築的色彩,但仍不失中國傳統古典建築的風格。它兼容了東西方建築文化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
改建後的原督軍府大院仍沿明清布局,座北朝南,中軸線上與門樓相對的四棟建築分別為一樓(原大堂)、二樓、三樓(原穿堂、二堂)、其後四樓、清御書樓、自省堂(梅山會議廳)、進山樓(梅山鐘樓)。軸線兩側對稱建有廊樓等附屬建築,總佔地面積約3.5萬平方米。
原督軍府南大門是在清代巡撫衙門單層門樓的基礎上改建成為重檐歇山式二層中式門樓,紅門紅柱,綠瓦白牆,雕樑畫棟,十分雄偉壯觀。一層面寬5間,進深3間,沒設門洞,利用一層闢為三門,一個正中門,兩側各有偏門,偏門兩翼建有門房,平日只開正中門。大門內側東門(門衛房)有木梯可上二層,二層面闊3間,進深兩間,四周圍廊,可憑欄賞景。頂上飾綠地黃色雕花琉璃脊,綠色琉璃瓦滿鋪屋頂,均施旋子和蘇式彩畫相結合的堆錦圖案,呈浮雕狀,有強烈的立體感,門樓建築典雅莊重,具有顯著的中國傳統建築風格,有很高的觀賞性。正門前廊出檐,兩石獅昂立門前,東西八字牆向外延伸,有空間擴大之感。門樓到大堂為二進院,中間設有二門,兩旁各有便門,是一般官吏出入之處。原督軍府一樓是在清巡撫大堂原址上重建的。大黨是清代巡撫衙門原有的主建築,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拆除重建成二層樓。水泥磚石結構,石砌台基,主體建築平面呈「凹」字形。後檐中三間辟圓拱形門窗,石質門窗框,二層上有虛廊,中間為大廳,兩側為承重磚牆築成的二層樓房。大堂正面牆為石質立面,由半圓形壁柱、圓拱門構成。中門上方鐫刻有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石匾。西偏院在南廳西南,是一個方形庭院。有卷棚頂,面闊5—7間的兩座帶廊院子和仿歇山式北內廳組成。分別是北內廳、秘書長、參謀長和參謀處辦公處。統稱「中和齋」。
東花園中部花園鑿魚池,架小橋,築涼亭,疊假山與崛園門相對。四周種植丁香、牡丹、月季等花木和攀援植物,環境十分優美。南面有七間廳堂、值稱南廳,分前後兩院。
東花園各庭院,均有迴廊相連,門洞相通,十分方便。
自省堂(即:原督軍府禮堂,現更名為梅山會議廳)位於御書樓後,建於民國七——八年(公元1918-1919年),「自省堂」堂額是晚清變法維新派發起人康有為所書。堂內有仿顏體「悔過自新」四個大字。外表計策典雅,廳內富麗堂皇,寬闊高大,明敞悅目,雕樑畫棟,古色古香。
自省堂後檐懸有「可以棲遲」橫匾一塊,是傅山先生親書。「可以棲遲」出自《毛詩·陳風衡門》中,詩曰:「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飢。」詩的意思是說,在陳國的衡門之下,可以遊玩休息;在泌水之濱,可以高興地忘掉飢餓。這種熱愛國土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傅山書此,具有此義。
進山,清光緒年間張之洞任山西巡撫時所建,時已初具規模。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在其原基礎上再度從左、右、後三面積土疊石,擴大加高,建成東西有山脈的山景園,改名為「進山」。山頂部建有鐘樓稱「進山鐘樓」。何以為進山?其寓意:一是要「改進」 山西,使山西「進步」。二是《論語》中:「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之意。其意義是,比如平地堆土造山,開始只是倒一筐土,但堅持下去,就有成山。藉以激勵後人努力奮進。擴建後的進山園林東西寬約十丈八尺,南北長三十六丈,山體高十餘丈,佔地面積約六畝多,山間有數條小路,皆置石階可攀登而上,直至山頂,山上建鐘樓一座,上有自鳴鐘,每到正點,發出震耳的鐘聲,久遠都聽得清晰。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省府大院
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省城解放當日便成立了以徐向前為主任,羅瑞卿、賴若愚、胡耀邦為副主任的太原軍事管制委員會。
1949年4月25日清晨,中國人民解放軍太原前線司令部的首長及太原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的領導人徐向、羅瑞卿、周士第、楊得志、楊成武、胡耀邦、李天煥、陳漫遠、賴若愚、羅貴涉及、肖文玖、裴麗生、解學恭、康永和等進入太原綏靖公署。徐向前等主要領導的辦公室設在二號樓、三號樓。這座歷經宋、金、元、明、清封建統治者的衙門,從此翻開歷史新的一頁,成為人民當家作主的象徵,成為人民政權的象徵,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山西人民奔向美好未來的決策場所和指揮部。
1949年9月1日,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解放軍山西省軍區正式成立,同時撤銷軍管會。程子華任省委書記、省民人政府主席、省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賴若愚任省委副書記,武新宇、裴麗生、王世英任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呂鴻安任省委秘書長,衛逢祺任省政府秘書長。山西省人民政府從此正式誕生。駐址仍設在原軍管會院內。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在二號樓辦公。
人民政權建立之後,程子華、賴若愚、裴麗生等省領導對舊城改造,城市建設及對省府大院的建設、改造十分重視,將其列為政權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1950年省領導批准,在省府東院新建省委辦公大樓。1951年初開始施工,次年竣工,當年省委從四號樓搬至新樓(現省經貿委辦公大樓)。同時對省政府一號樓(民國時稱一樓)因頂部漏水嚴懲進行揭頂翻修,由原平頂改為「人」字木架結構,水泥頂面。
1952年,人民政府對梅山進行了修整、改造、綠化美化,使其成為省城太原的一大景觀。梅山,清朝時稱煤山,民國期間閻錫山曾將煤山改稱「進山」,但人們一直沒有接受這個稱呼,解放後人民政府借用「煤」、「梅」諧音改稱「梅山」。並將山前的「自省堂」改稱為梅山會議廳,還會議廳內做了金字梅花屏風,把毛主席《詠梅》詞寫在上面作為象徵。新建的鐘樓高20餘米,為鋼筋水泥結構,外表呈硃紅色,銀色邊,底座外圍設有平台,鐵欄環繞,憑欄俯瞰,太原景緻盡收眼底。鐘樓塔身頂部有直徑2米的大鐘,白天每到正點均發出宏亮悅耳的鐘鳴聲。鐘錶頂端焊有紅五星,象徵著光明進步,它如閃爍的北斗,放射著耀眼的光芒。
東西山脈茂密的青松翠柏一年四季鬱鬱蔥蔥。山腰下面有一平台,建有數間涼亭,亭下有石桌石凳、噴泉水霧,五彩繽紛,令人心曠神怡。其下有一尊石龍,口中緩緩湧出一股清泉,匯入蓮花池中,池邊石欄上蹲有神態各異的數只小石獅、石猴。石山、鐘樓、清泉、亭閣、古碑、樹木、花卉同中國傳統古典與近代西洋建築兼容為一體的梅山會議廳相映互襯,構成一處和諧而絕妙的景觀。
這一時期,省府大院的建設主要翻修改建了二、三號樓東側的勤遠樓和西側的二層木樓。改建後的勤遠樓編為六號樓,西側的原二層木樓為八號樓。
勤遠樓的改建工程是1959年開始的。此樓為清代建築,西闊8間,進深兩間,是一座懸頂、筒布瓦、格欞窗的古典建築。樓基高達五尺、因夏日漏水嚴重,無法辦公。1958年底,省領導決定拆除,修建一座與西面計委樓(七號樓)相對稱的四層樓房,不時由於某種原因,只蓋了三層西南角樓,1960年初省人事廳、省政府辦公廳、人事處、機關黨委等一些科、室遷入,編為六號樓。1990年,拆除北部的低矮建築,擴建六號樓北部,並加層為與迎面的七號樓相對稱,中間五層,兩邊四層樓房。竣工後,省體改委、省扶貧辦、省法制局等單位於1991年遷入。二、三號樓西側的清建二層木樓的翻修重建是於1964年至1965年進行的。新樓座北向南,面闊9間,東西兩側進深4間,中間進深兩間加廊,樓高四層,鋼筋水泥結構,竣工後統一編為八號樓。省農委、財委遷入,「文革」後期,省民政廳、省委統戰部在此辦公。1989年、1998年省委統戰部、省民政廳分別遷出,省政府辦公廳領導和有關處室遷入。御書樓是清代建築的一座典雅的小四合院。下面有二層木樓,械、右兩側有形制相同的平瓦房,南有門樓,是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古代建築。在建築方法和形制上,廳堂樓閣和歇山式、卷棚式、硬山式相結合,琉璃瓦與布瓦相間,別具風格。顧名思義,此樓在清代是珍藏皇帝御旨、批文和重要文書資料的場所。民國時為圖書檔案室,解放後御書樓為省府圖書資料室,內有許多珍貴的圖書資料。文化大革命「1·12」奪權以後,一部分珍貴的圖書資料被造反派劫走,1969年擴除此樓時,所有圖書資料全部失落,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1971年,在原御書樓舊址、戰備工事頂部的平台上修建了五號樓穿後四合院,內設常委會議室、領導辦公室。
隨著經濟飛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省府大院的建設向著開放、整潔、務實、高效的現代化決策機關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
1983年拆除了二號、三號樓東西兩側的小平房,使院內的進出口路由3米拓展為8米。路邊植有長青灌木花叢,一年四季鬱鬱蔥蔥。
1990年四號樓全部拆除後,三號樓、五號樓之間闢為院內園林。園中間有噴泉、水池、荷花,周圍草坪綠茵如織。草坪內種有排列有序的花卉和灌木,每天上下班及中間操噴泉開放時,梅花池中數百條水柱竟相噴放,高達數十米,萬千激流水柱交織在一起,翻飛聯綴,水霧迷漫,在陽光照射下,顯現出美麗壯觀的彩虹。在炎熱的夏天,站立院內,觀賞花木噴泉,涼風撲面沁人心脾,心曠神怡,其樂無窮。
1985年省府決定,將一號樓改造為貴賓接待廳。內部結構進行了大的改造,1986年竣工後,原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薄一波親筆題名為「淵誼堂」。1992年再度進行改造加頂戴帽,內部也重新裝修。
改造後的淵誼堂寬敞明亮,絢麗典雅,富麗堂皇。淵誼堂分上下兩層,樓上為會客廳,樓下為接待廳。接待廳面寬三間13.6米,進深三間13.2米。廳正中央距後牆2米處建有5米高與頂相接的垂蓮柱花罩畫龕。畫龕內裝貼著省文史館員、著名書畫家李夜冰先生創作的高3.3米、寬2.4米巨幅國畫《青松贊》。其畫山峰險峻,青松挺拔,流水潺潺。給人以高雅、病態的享受。畫龕北面上半部分是省文史館員趙承楷先生書寫的李石詩:「莽莽高原金龍舞,滔滔汾河瑞氣升,褐馬雞歌百鳥囀,國槐銘刻故鄉情,堯舜禹都古傳今,當代英豪叱風雲,三晉文章寫不盡,世代風流續雄文」。下半部分是孫里人先生創作的《褐馬雞圖》。
西壁掛有傅山先生巨幅狂草四條屏。《晉公千古一快》拓貼,筆辦雄健,氣勢磅礴,蒼勁有力。1961年春郭沫若先生來晉見此欣然提筆寫下:「傅青主書豪邁不羈,脫略蹊徑,晚歲作此,真可謂志在千里」的贊語。
會客廳寬13.5米,深10米,南面為暢亮的玻璃通窗,北、東、西三面壁上各嵌制著代表山西特點的書畫作品,運用山西傳統推光漆創新手法,及多種漆器工藝的表現形式,反映我省的壯麗山河,美好風光。正面壁上鑲嵌著6米長、1.8米寬的推光漆雕填貼金畫《黃河頌》。望著波濤洶湧,氣勢磅礴的黃河之水,彷彿聽到轟隆的巨響。西壁有長4米、寬1.8米的《太行鐵壁》,東壁是與其相對稱的《太岳金秀》。太行、太行山勢莽莽,蜿蜒而上,直通雲宵,在邊塞的天際各題數行小字,遠望如一行飛雁。整個牆壁用白櫸木畫板裝飾。鮮紅的地毯上圍放著紫檀木茶几、沙發椅,兩組翡翠燈懸掛大廳中央,給人以高雅溫馨之感。會客廳東西兩側的小會議室 是專為對外經濟技術洽談而設置的。據統計,自1986年以來省領導都要在這裡接見世界各國政界、文化教育及客商、友好人士。淵誼堂這處建築同山西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緊緊連在一起,也將與山西的發展進步一同載入史冊。
五號樓後院的翻修改造工程是於1998年開始的。當時因地基下沉,房間出現較大的裂縫,故將其所有建築連同戰略工事頂部的平台全部拆除,新建了寬49米、深38米、總佔地面積為1862平方米的五號樓後院。此項工程於1999年8月竣工。新建築內設省長辦公室,省政府常務會議室,貴賓接待室,電話會議室,第一、二、三會議室等項設施,內部裝飾考察。巨幅書畫作品《太行雄姿》、《引黃入晉》、《壺口瀑布》、《五颱風光》等,為新修建築增添了高雅的文化氣息。整個院落用龍骨架玻璃封頂,設有排風換氣裝置,院內四周漢白玉欄杆環廊,並擺放各種花卉盆景,散發出陣陣清香,使人有清新、安靜、優美、舒適的感覺。
彈指千年已過,晉府歷經多次修葺改建,至今仍巍然而立。它是千年滄桑的見證者,也一直是山西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正所謂: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推薦閱讀:
TAG:攬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