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諸葛亮的《隆中對》到田中義一的《奏摺》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慎(1488--1559)的這首《臨江仙》,本是為其所著的《二十一史》彈詞第三章《說秦漢》的開場詞,被毛綸、毛宗崗父子在改編《三國演義》時,借來用做開篇詞,卻有天衣無縫之妙。  《三國演義》由史書《三國志》演義而來,故又稱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志》由西晉史家陳壽(233-297)完成。又由南朝史家裴松之(372-451)旁徵博引,引許多雜書作為注釋。敘述由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到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九十七年的中國史。百年戰亂,百年興衰。「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興亡之道,因於人事。消長之路,因用賢愚。得賢才,天下興,親奸黨,家國亡。當事者不察,而後人察之,當事者不明,而後人明之。讀史使來者事後分明。每一讀者都成為事後諸葛,好生愜意!這也就成為歷史吸引人的地方。  三國的歷史,英雄輩出,各方為爭奪天下,絞盡腦汁。胡適之在《三國演義·序》一文,指出三國故事流行原因,頗為中肯。胡適在分析中國七個分裂時期後,拋開有胡、夏嫌疑之爭的南北朝、宋金對峙,剩下春秋戰國、楚漢、三國、隋唐、五代十國。春秋戰國因時代久遠,資料偏少。楚漢、隋唐分裂時間太短,故事不夠熱鬧。五代十國人物過於複雜。而三國人物、情節,相對易記,加上陳壽的記史,裴松之的作注,豐富翔實的史料,故此,成為演義家絕好的選材,三國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  裴松之注中引《曹瞞傳》,出自三國吳人之手。所記曹操故事,頗為風趣,引人入勝,已有小說家筆意。注引《江表傳》出於西晉虞溥之手,所記孫吳舊事,多為史家不屑於顧的詳盡見微之趣聞。而所引干寶的《搜神記》,更被後人歸之為小說類。這些情節,無疑為《三國演義》的形成提供多家佐料,剩下只是後輩作家的眼光和取捨。頗像日本電影《羅生門》,同一事件,不同人有不同人解讀。  三國故事經過五百年演義後,由一位高手羅貫中集大成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一書。羅之後,又有零星變化,現流行版本為毛綸、毛宗崗父子最後改定。  《三國演義》正是基於《三國志》的事實,而加演義,為增添戲劇效果,或添枝、或加葉、或張冠李戴,此皆為作品人物描寫之需要。如將正史中劉備怒杖督郵變成小說「張飛怒鞭督郵」,正史中孫堅殺死華雄變成小說「關雲長溫酒斬華雄」。為突出正史的劉備與關羽、張飛的親密關係,小說中添加「桃園三結義」一節。為突出正史中的虎將關羽,小說添加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情節。為說明呂布英雄,小說添加「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一節。為說明董、呂之間殘殺原因,小說添加王允用美人貂蟬離間董卓、呂布一節。所有這些,全為文學鋪墊,為小說增添色彩服務。因為正史確記董卓為王允、呂布所殺。正史確記關羽為曹操俘獲,後又不避艱險尋找劉備的事迹。小說虛構情節的加入,使正史人物更加鮮明突出,不像史書,人物記錄缺少生動,個個像道德符號。小說中有時竟大段節錄正史《三國志》。如孫策臨死傳位孫權。《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三國演義》第29回寫孫策「乃取印綬與孫權曰:『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儘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因此,正因為小說中的這種虛虛實實,給許多後來之人,造成錯覺,誤將《三國演義》作正史,因而忘記小說戲說之談,這也是《三國演義》成功的地方,戲說壓倒正說,野史顛倒正史。  《三國演義》對《三國志》最大顛倒是將劉備偏安的蜀漢作為正統,而將雄居中原、人口最多、版圖最大、人才輩出的曹魏,歸於叛逆。此觀點最早源於東晉史家習鑿齒(328-413)的《漢晉春秋》。基於此點,《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所采史料,偏頗明顯,史料不足之處,又以演義發揮。如曹操殺呂伯奢一節,曹操殺楊修一節,假假真真,真假全有。無非凸現曹操「奸詐」一面。如採用《漢晉春秋》之說,極利詆毀東吳周瑜、魯肅。無非認為周瑜、魯肅在漢室未亡之際,謀佐孫氏,分裂天下。其實,客觀評述,當世之時,曹操、孫權、劉備三人,又有誰忠於漢室?只不過劉備姓劉而已,才成正統。魯肅見孫權,使孫權完成稱霸江東戰略。曹操南來,魯肅力排眾議,說服孫權抗曹。赤壁之戰勝利後,魯肅又力勸孫權借荊州之地與劉備,以抗曹操。終使劉備有立錐之地,為其入川奠定基礎。此與諸葛孔明三分之計殊途而同歸。諸葛英雄,魯肅亦豪傑矣!然在劉氏正統的成見之下,諸葛升天,魯肅入地,誠不公也!  羅貫中(約1330—約1400)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事迹淹沒不可知。據明人無名氏《錄鬼簿續編》,該文作者在至正甲辰(1364年)曾見過羅貫中,且為羅貫中忘年之交。由此可以判斷羅貫中活動時代為元末明初。當時的亂象,各路豪傑蜂起,情形頗似東漢末年。有戰爭便思將士,「得人者得天下」,羅貫中借《三國演義》一書,對此論尤其著重發揮,遠甚於正史的《三國志》。如《《三國志·周瑜魯肅呂蒙傳》寫孫權見魯肅一節,「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三國演義》將正史改動數字:「肅從其言,遂同周瑜來見孫權。權甚敬之,與之談論,終日不倦。一日,眾官皆散,權留魯肅共飲,至晚同榻抵足而卧。夜半,權問肅曰:『方今漢室傾危,四方紛擾;孤承父兄餘業,思為桓、文之事,君將何以教我?』」。「悅之」升成「敬之」,「合榻對飲」改為「同榻抵足而卧」,「何以佐之」變為「君將何以教我」,「「悅」升「敬」,「佐」遷「教」,一字之差,意思相差千里。「佐」者,輔臣,「教」者,帝師。豈可同日而語!憑三寸舌為帝王師,籌帷幄中而天下平,此難道不是亂世之下不遇明主的才子羅貫中所想?士擇明主、主思能臣,在劉備、諸葛亮的君臣關係上最能體現。羅貫中抓住此點,居於史實,在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舌戰群儒、周公瑾火燒赤壁等章節,做足文章,真乃大家風範,小說楷模。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因為徐庶推薦,「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僅此數言。來到小書家筆下,竟成為長達六千餘字長篇。諸葛亮的《隆中對》乃名垂千古的妙計,如不經心誠志堅之途而輕易許人,不足彌珍貴。劉備不「三次枉屈」,不足顯赤誠。作家正是抓住「珍貴赤誠」之意,大做文章。得之不易,惜之亦堅。合於常理。  劉備一顧,足未出門,聽報一人「峨冠博帶,道貌非常」來見。劉備大喜過望,以為諸葛亮親至。劉備整衣出迎,乃熟客司馬徽。通過司馬徽之口道出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徐元直等名士,皆諸葛亮密友。諸葛亮獨出其右,每自比管仲、樂毅。關羽、張飛驚嘆,司馬徽又道「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逐促使劉備一顧茅廬。路上,又聽人歌「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陽有隱居,高眠卧不足!」觀世界如觀棋局,真乃「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出此意境,非卧龍莫屬。問之,果然。劉備再見諸葛亮住處卧龍岡,「果然清景異常」。作者意猶未盡,又加古詩一首,讚歎卧龍岡風水。「襄陽城西二十里,一帶高岡枕流水;高岡屈曲壓雲根,流水潺湲飛石髓;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松陰里;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卧不起。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囊里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掛七星。廬中先生獨幽雅,閑來親自勤耕稼: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安天下」。劉備來到宅前,通過門前小童,報上一堆官名「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小童一句「我記不得許多名字」加與回絕。世俗之物,在此不起作用。潛移默化之下,連門童也如此清雅,豈非人間仙境。孔明不在,劉備撲空。回程,劉備依依不捨,對岡上景色,又做一番觀察。「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儼然有劉禹錫《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身,有龍則靈」之意。劉備正猶豫間,望見一人「容貌軒昂,丰姿俊爽」,以為孔明降至,急忙做揖以待。問之,孔明友崔州平來也!劉備盛情邀崔州平入幕,被崔婉拒。  劉備二顧,卻是冬天。「天氣嚴寒,彤雲密布」,紛紛揚揚,下起大雪。張飛生出退意。被劉備阻止。將近茅舍,卻聽路旁酒店有人引亢高歌。作者故意改動李白的《梁甫吟》「壯士功名尚未成,嗚呼久不遇陽春!君不見東海老叟辭荊榛,石橋壯士誰能伸?廣施三百六十鈞,風雅遂與文王親;八百諸侯不期會,黃魚負舟涉孟津;牧野一戰血流杵,朝歌一旦誅紂君。又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中隆準公;高談王霸驚人耳,二女濯足何賢逢;入關馳騁誇雄辨,指麾眾將如轉蓬。東下齊城七十二,天下無人能繼蹤。二人功跡尚如此,至今誰肯論英雄」。詩中引述姜太公垂釣渭水得遇周文王,後佐周武王滅商事迹。漢高祖禮賢下士,重用狂生酈食其。酈食其憑三寸之舌,說服齊七十二城歸漢故事。再次強調文士治亂之謀遠勝武夫制暴之勇。劉備趨前一問,歌者二人,為孔明友人石廣元、孟公威。通過作者巧妙安排,正史記載的諸葛亮的密友全部出現。而「卧龍」卻仍未現身。卧龍仍然深藏不露,劉備胃口已經吊足。來到堂前,劉備終可入門,一幅字畫先入眼帘「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此句原本出自諸葛亮寫給兒子的家訓。小說作者加以剪裁,用在此處,恰到自然。接下,聽到歌聲:「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歌中依然表達賢士擇明主而依的情操。劉備等到歌畢,趨前施禮,又認錯人。歌者為諸葛均,與諸葛亮差一字。諸葛亮外游未歸,「或駕小舟游於江湖之中,或訪僧道于山嶺之上」。用句頗為模仿陶潛《歸去來辭》中「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劉備又撲空,只得留書一封,連杯茶亦不得,悻悻而歸,張飛憤怒。回程,遠見一人,狐裘暖帽,「騎著一驢,後隨一青衣小童,攜一葫蘆酒」,踏雪賞梅,吟詩而來。劉備「滾鞍下馬,向前施禮」,又拜錯了。來人為諸葛亮岳父黃承彥。  劉備三顧之時,不只張飛不悅,連熟讀《春秋》的關羽也不高興。劉備卻持定恆心,「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龍岡謁孔明」。等來到堂前,諸葛亮午睡未醒,劉備恭候階下,不敢驚聲。關羽、張飛候於門外。關、張等候多時,不見動靜,闖進門來。張飛見此大怒,要放火燒屋,被關羽止住。劉備又將二人轟到門外。如此大動靜,諸葛亮應該早醒。但諸葛亮翻個身,又假裝睡去。劉備「又立了一個時辰,孔明才醒,口吟詩曰:『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吟後,故意問道:「有俗客來否?」。好一位俗客---「劉皇叔在此,立候多時」。諸葛亮卻不立刻出迎,而是轉入後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諸葛亮如此,頗像秦末傳授張良太公兵書的黃石公。傳授兵書前,極盡考察張良之能事。張良終能忍,才得過關。《三國志·劉備傳》評價劉備「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演義》便一而再、再而三舉例證之。「三顧頻繁天下計」,只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罷了。諸葛亮見到劉備,先是再三推託,等到劉備道出實情,諸葛亮才和盤說出「西出巴蜀、東聯孫吳,以荊、益州為基地,靜觀天下變化」的重大戰略決策。以「隆中對」為名,載於史冊。後事發展,完全按照諸葛亮的預料,劉備從此結束東奔西竄的狼狽局面。「天時、地利、人和」,曹魏、孫吳、蜀漢三方各取一勢。三足鼎立,於劉備草廬三顧得來。這就是劉備的韌性。以後七八十年的中國政治格局全源於此。源於一個二十七歲,茅廬未出的青年奇士。小說非如此描寫,不足為得此奇謀。  正史中有諸葛亮遊說孫權一節,而「舌戰群儒」部份,又為小說家戲說。因為不必拘泥史實,作家的想像力得以充分發揮。諸葛亮抓住眾人各懷鬼胎,貪生怕死的心理,進行應戰。發難者,張昭、虞翻、步騭(zhì)、薛綜、陸績、嚴畯、程德樞。  依據史傳,孫權部屬,唯周瑜、魯肅主戰。其餘主降。主降的張昭乃孫策臨死顧命第一謀士,孫權聘張昭為軍師,倚之如肱股。虞翻為會稽名士。初屬會稽太守王朗。孫策征敗王朗,虞翻改投孫氏,與東漢名士孔融相知,敢冒死直諫。步騭原為北方避難窮人,後發憤自強,「晝勤四體,夜誦經傳」,自學成材,有文韜武略,最後成為孫權宰相。薛綜為才子。一次,面對西蜀使臣張奉的嘲諷,以拆字法解『蜀』字為「有犬為獨,無犬為蜀,橫目苟身,蟲入其腹」解『吳』字為「無口為天,有口為吳,君臨萬邦,天子之都」,對蜀使假以顏色。陸績四歲懷橘獻母,少有才名,「博學多識,星曆算數無不該覽」,並且自知死期。嚴畯曾為吳國尚書令,使蜀,與諸葛亮相善。程秉字德樞,儒生,東漢大儒鄭玄弟子。  小說中,諸葛亮首先遭遇張昭。張昭首先發難,意在情理之中。軍師對軍師,旗鼓相當。  張昭既為軍師,自然想到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一節。管仲相齊,佐齊桓公首稱霸主。樂毅奔燕,助燕昭王下齊七十餘城。你諸葛亮可曾吹此大牛?  諸葛亮答以「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先以大話壓陣。接下,張昭提問當下最急於解答難題:曹操大軍當前,你能如何應對?諸葛亮先將荊州之失歸為劉備不忍奪同宗基業。以致劉表一死,群龍無首,劉琮孺子暗通曹操。後述劉備正屯兵江夏,以待時機。  張昭認為諸葛亮落入圈套,開始進攻。你諸葛亮那麼能吹牛!你現身之前,劉備尚能「縱橫寰宇,割據城池」,你自號「卧龍」,得你之後,反倒使劉備「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你的能耐又在那裡呢!?張昭的進攻確實猛烈,攻到諸葛亮死穴。諸葛亮答:久病之人,不能用猛葯。劉備寄居劉表門下,兵不滿千,將只關羽、張飛、趙雲,依然「博望燒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輩心驚膽裂」。當陽之敗,乃劉備不忍離棄百姓的自取的仁義行為。並且勝敗兵家常事,韓信也不是常勝。你這樣「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難道不使天下人笑話?!諸葛亮的反擊異常精彩。夏侯惇、曹仁均為曹操猛將,帶幾萬雄師,對陣數千弱兵,依然被殺的膽裂心驚,諸葛用計確如管仲、樂毅再生。  虞翻以曹操擁兵百萬,席捲江夏為題,開始設問。諸葛亮:「曹操收袁紹蟻聚之兵,劫劉表烏合之眾,雖數百萬不足懼也」。虞翻認為諸葛亮落套,發動攻勢:「軍敗於當陽,計窮於夏口,區區求救於人,而猶言『不懼』,此真大言欺人也!」。虞翻認為揭到諸葛亮的短痛,得意冷笑。諸葛亮:劉備以區區之兵,尚思反抗。而你們這群庸才卻唆使擁兵幾萬、坐鎮江東的主子輸誠,竟是誰不懼曹操!諸葛亮既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步騭直接挑戰諸葛亮為蘇秦、張儀一樣的說客。諸葛亮:你只提其一,不提其二。蘇秦、張儀還曾佩多國相印,冒死遊說,「非比畏強凌弱,懼刀避劍之人也」。諸葛亮以蘇秦、張儀不避生死反擊步騭貪生怕死。  薛綜:「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薛綜明知故問以下圈套。諸葛亮:「漢賊」。薛綜:漢室氣數已盡,劉備「以卵擊石,安得不敗乎?」諸葛亮斥之不忠不義。對之不加理睬。諸葛亮一心效忠劉備,而非漢帝,故不加深入,採取迴避態度。  陸績接過薛綜話頭,又襲來。陸績:曹操為曹參之後,劉備雜出旁門,身微下賤。諸葛亮開始教訓道:小兒之見。曹操既為漢相曹參之後,更應效忠漢室。曹操之為,不但欺君,而且蔑祖。劉備出於皇室,有譜可查。況且,自食其力,「織席販屨,又何足為辱乎?」  嚴畯開闢另一戰場,開始進攻。問道:「請問孔明治何典籍?」諸葛亮:「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太公、張良等經世大才,未見治何經典。諸葛亮對嚴畯提問,已起反感。  儒生程德樞接下話頭:「公好為大言,未必真有實學,恐適為儒者所笑耳。」諸葛亮:「小人之儒,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諸葛亮對程德樞,簡直憤怒至極。  諸葛亮終於殺過重圍,直奔中軍,開始與吳主孫權對陣。先前安排,似為鋪墊,又像吳主孫權對諸葛亮才思的考驗。考驗通過,才能見到主人。  諸葛亮以欲擒故縱之策,激怒孫權。孫權問:軍中虛實?諸葛亮以哀兵之勢答道:劉備兵微將寡,曹操擁兵百萬。孫權:軍數有詐?諸葛亮:實數一百五十萬。勸你不要首尾兩端,早降為是。「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其不能,何不從眾謀士之論,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孫權:劉備為何不降?諸葛亮:義不忍辱。「昔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又安能屈處人下乎?」  孫權終被激怒。諸葛亮遊說孫權的段落,載於正史《三國志·諸葛亮傳》。小說幾乎抄襲原作,略加改動。孫權一向圖有異志,不甘人下。劉備區區之兵,尚能如此,何況擁有江東六郡、橫跨吳、越的孫權!  赤壁之戰,雖為歷史上驚天動地的大事件,但史書只是寥寥數筆帶過。這為小說家的想像開拓廣大空間。龐統的連環計,周瑜的反間計,黃蓋的苦肉計,蔣乾的隔江盜書,曹操的橫槊賦詩,徐庶的全身而退,孔明的草船借箭,周瑜、孔明之間的鬥法,真可謂妙計聯翩,精彩絕倫。  小說家的功力在於善於取材,烹成佳肴。蔣干渡江會周瑜,載於正史,並非發生在大戰之時。草船借箭源自大戰後五年,孫權夜窺曹營,「權乘大船來觀軍,(曹)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橫槊賦詩,引用蘇東坡《前赤壁賦》里稱曹操「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黃蓋詐降載於正史。小說家將此許多故事移花接木,變換時空,有機連在一起,非大手筆不能為。因為作者深恨蔡瑁、張允鼓動劉琮投降,故安排曹操將蔡瑁、張允殺掉一節。龐統的連環計為小說杜撰,徐庶的脫身之計也不見正史,孔明的借東風,更是子虛烏有。可見,要做好文章,要下一番功夫!  戰爭是雙方綜合實力的大決戰,是各種力量的總較量。將己方力量最大組合化,以己之長功彼之短是為首要。而重中之重又在主帥人選。舉個近代的例子。二次大戰中期,美國因日軍偷襲而參戰。總統羅斯福的決策圈,最後選定了艾森豪。艾森豪從參戰初期的一名默默無聞的中校戰略參謀,半年升一級,進而上校、准將、少將、中將、上將,直至盟軍總司令。艾森豪的戰略決策,先北非、繼爾登陸義大利西西里,再登陸法國諾曼地,再德國本土的謀劃,成為盟軍戰勝法西斯德國、義大利的決定力量。這種拔將帥於微時的獨特慧眼,不得不讚歎。看看當時二戰形勢,日軍偷襲珍珠港後,世界之格局竟是;德、意橫掃於非、歐,日軍無敵於亞、太。美軍最後被迫應戰,在先機已失的狀況下,卻選擇毫無大戰經驗的戰略家艾森豪主帥歐盟,對付德、意的百勝戰將。只有主帥具有全方位駕馭的偉力,各方面的英才才能各得其所,充分顯山露水。大自然的神力的充分利用,間諜戰的盡情發揮,心理戰的絕妙運用,奇襲戰的大膽突破,成為兵力之外的戰略中其他重要力量。自然力的運用如盟軍登陸諾曼地,對潮汐時間的準確把握。間諜戰如盟軍編造「傑伊計劃」,在法國加萊故布戰雲,使希特勒中計。又如二戰中的太平洋戰場,美國海軍對日本聯合艦隊密碼的破譯。心理戰如德國對盟軍的色情傳單,如被美軍稱為「太平洋海妖」的日軍「東京玫瑰」電台的宣傳廣播。奇襲戰的例子有盟軍登陸諾曼地,日艦萬里奔襲珍珠港,都是這方面絕好的案例。所有這些案例,我們在赤壁之戰的描寫中,均可發現其中之縮影,這又使我們不得不感嘆。  首先,要我們看看決戰雙方的主帥。孫吳一方,周瑜,三十四歲,諸葛亮,二十八歲,魯肅,三十七歲。曹魏一方,曹操,五十四歲。赤壁大戰前,曹操在北方中國轉戰二十餘年,戰敗群雄,獨領風騷。近來南下,荊州受降,劉備奔竄。東吳危如壘卵。孫權,作為一方霸主,選賢以能,無出其右。孫權力排眾議,採用魯肅、周瑜抗戰之策。如果周瑜的重用,還在於孫策的遺訓,而魯肅的重用全在孫權的眼力。周瑜雖然屢經沙場,但毫無大戰經驗。諸葛亮初出茅廬,空有眼力,實無經驗。魯肅同諸葛亮一樣,實為戰略家。周瑜、諸葛亮選擇曹操立足未穩之際,以舟楫之強,抗鐵馬之弱,可謂知己知彼,先勝一棋,足見年輕戰略家的真知灼見。周瑜作為主帥,非但謀略深遠,用將亦自然到位。如智服老將程普。程普為經歷孫堅、孫策、孫權的三朝老將,資歷遠在周瑜之上而受歸周瑜節制,心中當然不服。周瑜對程普如處置不當,抗敵勢力一定大受影響,甚至失敗。歷史上的例子層出不窮。遠的不說,《三國演義》中所述各路英豪討伐董卓一節,即為明證。各路英豪,互相不服,互相拆台,如袁術在孫堅大功垂成之際,不濟糧草,致使孫堅失敗。但周瑜恩威並用。周出任主帥之時,已討到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是謂用威。周瑜點兵軍營,程普稱病不出,周瑜不怒,可謂施恩。周瑜調動的五隊攻擊大軍,第一隊的黃蓋,第二隊的周泰,第三隊的凌統,第四隊的呂蒙,第五隊的陸遜,均為能獨當一面的一路將才,在以後的格局中,凌統、呂蒙、陸遜三人相繼成為東吳軍事統帥。周瑜的膽識,折服了程普。程普來到周瑜的大營,負荊請罪。周瑜程普終於擰成一股。孫吳、劉備一方的合作,依靠孔明、魯肅的維持而凝聚一起。孔明深知,非孫權不足以抗曹。魯肅亦明,唯劉備才可制魏。雙方的任何破綻,都會給盟軍帶來致命之災。孫、劉聯合,孫吳處在強大方,故周瑜屢次出手,加害孔明。瑜、亮鬥法,孔明又處於上風,孔明在破除周瑜陰謀之後,又屢次挑破,向周瑜深明大義。祭東風之後,孔明又巧計脫離險境。其實祭東風一節,本身就為脫身之計。因為大戰發生之時,東南季風與西北季風處於交界之季,孔明因知天文,算定換風時間,因此故弄玄虛,以為脫身。曹操來自北方,對南方風雨不明,深信西北風的北方天氣,因此不做堤防。另外,曹操又被勝利沖昏頭腦,大軍未到,荊州已降。由荊州順流東下,以為天下底定。尤其曹操橫槊賦詩一節,躊躇滿志之情,躍然紙上。又加入曹操搠死劉馥情節,使部下膽戰心驚,縱有人識破周瑜詭計,亦不會出頭點破。從而使曹操一錯再錯,先中反間計,殺掉蔡瑁、張允;又中龐統連環計,鏈鎖樓船;再中黃蓋苦肉計;直到最後,依然認為時下天氣不會出現東南之風,最終一發不可收拾,鑄成敗局。貌似強大的曹操,困在自編的神話下,步步走向毀滅。看為渺小的孫劉,步步為營,巧設圈套,牽著曹操鼻子,最後利用大自然這個最強大的武器,乘其不備,對曹操致命一擊,終成大業。  間諜戰的精彩,在蔣干、周瑜之間產生。蔣干立功心切,急於要在曹操面前表現。周瑜面對荊州水師,一籌莫展。蔣乾的到來,無疑送來一件寶貝。但周瑜對付蔣干容易,真要對付以奸詐為本的曹操,卻要下大功夫。周瑜故意布出群英會,先要蔣干觀看孫吳人物,周瑜明知蔣干作間細,卻敞開胸懷。像是家財萬貫的財主,故意露富竊賊。竊賊能不生竊心!接下,以只論友情為名,以軍法行酒,迷醉蔣干,亂其心智。然後,與蔣干同榻而眠,周瑜假醉,蔣干真醉矣!蔣干醉於汲汲之功名。周瑜睡前,揮劍高歌:「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與其說是周瑜的言志,不如說是對蔣乾的誘惑。師出同門,周瑜為孫吳主帥,蔣干為曹操食客,如此巨大反差,能不使蔣干動心?蔣干在功名的薰誘下,見到蔡瑁、張允的降書,像是見到上爬的階梯。在遊說周瑜不成,無法像曹操交差的形勢下,如同得到救命稻草。蔣干先是盜書,繼又偷聽江北來人私語,對蔡瑁、張允一事,深信不疑,連夜逃回曹營,急於立功。因為曹操得取荊州,過於輕鬆,以至懷疑荊州假降,藉機殺掉蔡、張,以奪其軍,也在情理之中。曹操隨即醒悟,卻不敢承認,否則,更失荊州人心。  心理之戰,在曹魏、劉備、孫吳之間充分展開。首先,曹操虛張聲勢,「兵十萬,號百萬」,直到今天,也沒弄清當時曹操究竟有多少人馬。孫、劉之間的心理戰,以諸葛孔明向孫吳搬取救兵開始。孫權的謀士,以曹操百萬大軍相問,諸葛卻以曹操收袁紹殘兵敗將、劉表烏合之眾告以實情。等見到孫權,諸葛卻故弄玄虛,誇大曹操強兵至百五十萬,縮小劉備人馬到幾千殘弱。最後,孫權決意應戰,諸葛又大肆擴張劉備兵力,爭大合作的籌碼。實者虛之,虛者實之,所謂「兵不厭詐」,全為心理之戰。又如諸葛亮為激怒周瑜,故意篡改曹植詩作為「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原句為「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謂曹操南下,為大喬、小喬美色而來。所有這些心理戰描寫,不一而足。  歷史上最著名苦肉計莫過於兩千五百年前吳越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俘虜,甘為下賤,甚至當夫差生病時,親嘗夫差的糞便,以察其病情。勾踐的苦肉計,最後得到回報,夫差徹底消除對他的戒心,將勾踐放虎歸山。勾踐歸來十年,卧薪嘗膽,終於滅掉吳國,迫夫差自殺。小說中黃蓋的苦肉計雖不見正史,但不代表不真實。作為歷史真實的黃蓋詐降計演出前,一定需要必要的鋪墊。而苦肉計的安排,作為詐降計的前奏,有邏輯上的合理性。在苦肉計的安排中,作家又犧牲蔡家兩員戰將,蔡中、蔡和,可見作家對賣主求榮的蔡氏一門深惡痛絕。苦肉計中,計中有計。孫吳一方黃蓋的苦肉計,套著曹操一方蔡中、蔡和的苦肉計。黃蓋挨打是假,蔡瑁被殺卻真。蔡中、蔡和不但不為兄長復仇,而且再次聽命曹操,甘當間細,假降周瑜。周瑜卻能識破蔡氏孬種「有奶便是娘」的心腸,虛與盤旋。周瑜將計就計,要蔡中、蔡和傳達黃蓋挨打的情報給曹操。黃蓋的苦肉計自謀於對主子的忠心,蔡氏的苦肉計來源與主子的導演。出於真心者成功,源於導演者失敗。出於真心者能夠赴湯蹈火,故能成功。源於導演者只是逢場作戲,破綻百出。闞澤下降書一節,曹操觀看十數次,決疑不定,「忽然拍案張目大怒曰:『黃蓋用苦肉計,令汝下詐降書,就中取事,卻敢來戲侮我耶!』便教左右推出斬之。」闞澤聽罷,大笑不止。正是這赴湯蹈火的忠心征服曹操。反觀蔡和、蔡中,在甘寧拔刀相向時,嚇得馬上和盤道出。曹操與周瑜的情報戰,又輸一局。  「連環計」的應用,又用上蔣干。蔣干一次渡江,導致蔡瑁、張允被殺。蔣干二次渡江,引來龐統來獻連環計。北方軍馬,暈船水上,此為常識。龐統獻計連鎖樓船以抗風波,堪為良策。關鍵只是風向,「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曹操敗在初來乍到,不懂南方季風變化之故。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源自孫子兵法。原則雖然人人能知,但卻非人人敢用。奇襲戰的案例,中外歷史出現許多傑作。如日俄戰爭中,日本海軍東鄉平八郎奇襲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德國希特勒的閃電戰;美軍韓戰時的仁川登陸。中國史上,曹操官渡之戰;東晉時的肥水之戰;都是著名以少勝多的奇謀典型。赤壁之戰中的火燒連營,處身在這些著名戰例中,依然有著神彩照人的光芒。設計之妙,詭計之多,時機把握之准,像是綜合了古今中外的各個案例。難怪許多人從中學到謀略,學到智慧,學到知識,故有「老不看三國」的評語。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最為突出的人物,集智慧和道義於一身。智慧除前所述隆中對、戰群儒、說孫權、祭東風之外,在以後謀劃蜀漢先主開業、輔佐後主守成,諸葛亮都建有奇功。詩聖杜甫評之為「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又評之為「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對諸葛亮推崇備至,評價恰當中肯。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毅然放棄前仇,改弦更幟,與東吳重新修好,便是例證。諸葛亮作為戰略家,對曹魏力量之強大始終有著清醒的認知。聯吳抗曹始終是諸葛亮的戰略。最後戰略未全部實現,完全歸於關羽的「大意失荊州」。關羽身處曹操、孫權包圍之下的荊州,本應奉諸葛亮「東結孫權,北抗曹操」叮嚀為至要。關羽卻在諸葛亮離去後,剛愎自負,將戰略變成「東拒孫權,北抗曹操」。一字之差,導致關羽腹背受敵。在曹魏、孫吳聯合夾擊下,關羽敗走麥城,為呂蒙擒殺。荊州一失,荊、益犄角之勢,無復存在。蜀漢偏居一隅,終於孤掌難鳴,少有作為。諸葛亮出任蜀相任內描寫,小說作者基本遵從歷史原貌,如諸葛亮《出師表》所云「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諸葛亮「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是成功的,南方平定之後,諸葛亮才有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之舉。但諸葛亮有謀略家之長,少戰術家之膽。後世評之為「諸葛一生唯謹慎」,因不敢用險,故每次曹魏都能應付自如,使蜀漢北伐都功敗垂成之際。小說為彌補諸葛亮錯用馬謖之失,又故意杜撰空城計一節,作為補償。其實,「人非聖賢,豈能無過」。小說過分美化諸葛亮,「壯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魯迅語),成功與否,也是仁、智之見,各置一詞。但諸葛亮秋風五丈原一節,小說描寫精彩異常。如同諸葛亮的出山一樣,諸葛亮的歸天也非比尋常。諸葛亮在交付後事之後,「孔明強支病體,令左右扶上小車,出寨遍觀各營;自覺秋風吹面,徹骨生寒,乃長嘆曰:『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心有餘而力不足,業未竟卻人將亡。諸葛戎馬一生,最後一次遍巡各營,心中五味,如翻江倒海,小說家非經親歷,竟能如此體會之深!「空餘門下三千客,辜負胸中十萬兵」!死不瞑目,痛哉!諸葛亮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對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終於病亡北伐途中,實現自己誓言。諸葛亮死後,蜀漢後繼無人,不久被曹魏攻破。蜀漢一亡,三足缺一,定勢不在,孫吳亦亡。三國之後,統一於晉。  《三國演義》的故事,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在日本亦是盡人皆知。日本人對諸葛亮也是崇拜地五體投地。那麼,《三國演義》的計謀是否影響過日本人的思維?我腦中始終產生諸葛亮的《隆中對》和日本首相田中義一(1864-1929)的《田中奏摺》(TanakaMemorial)有著關聯。《田中奏摺》為田中內閣於1927年向天皇上書關於世界格局走向的戰略書。1929年,為中國政府公開。田中義一為中國通,對中國文化有深刻了解。田中本人長於研究戰爭謀略,曾隨日軍到過中國,與中國上層過從甚密。田中又曾留學俄國,遊歷歐美,對當時世界局勢有深刻了解。世界一戰後,1922年在華盛頓簽定九國和約,日本海軍爭到僅次英、美的地位。由於海軍技術的發展,各國列強謀奪全球霸強的戰略成為議事日程。日本的地位,頗像三國局勢下的劉備。日不落帝國英吉利,好比曹魏。安居美洲一隅的美利堅,像是孫吳。當時動亂之下的中華,頗像劉表控制下的荊州。張作霖治下之滿洲,因先前滿清政府以龍興之地為名,限制漢人移民,人為造成真空狀態,好比張魯治下的漢中。印度、小中亞細亞像是劉璋治下的益州。田中義一提出開發滿蒙,征服中華,進而印度、小中亞細亞,再與美、英分治全球的戰略,如同大一號版本的《隆中對》。其最後結局亦頗為相像。劉備雖占荊、益,但關羽後失荊州,打亂局勢,最後至使蜀漢覆滅。同樣,日本雖在中華步步得手,先滿蒙,繼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將國民政府逼到重慶一隅。但最後亦是功敗垂成。原因在於田中之後,日本政府的操作節奏發生變化,不可一世的日本陸軍,壓迫明智的日本海軍,陰錯陽差之下,在日本未完全壯大時,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提前與美國政府交戰而自取滅亡,猶如蜀漢、孫吳為爭奪荊州的大戰,致使關羽、張飛、劉備相繼敗亡。日本在1927年之後的走向,完全遵從《田中奏摺》的方略。多年以來,關於《田中奏摺》的真偽問題爭論不休,然墨寫的謊言掩蓋不住血寫的事實。任何蘇俄陰謀論者不能反駁《田中奏摺》出現後的十幾年中,日本帝國的戰略步驟與《田中奏摺》如出一轍的事實。  歷史往往反覆,使人常常捉摸不定。所以,蘇軾在赤壁古迹,先歌《水調歌頭·大江東去》,抒發「人生如夢」之感慨,然後意猶未盡,又在《前赤壁賦》中,書道「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zhúlú)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慎(1488--1559)的這首《臨江仙》,本是為其所著的《二十一史》彈詞第三章《說秦漢》的開場詞,被毛綸、毛宗崗父子在改編《三國演義》時,借來用做開篇詞,卻有天衣無縫之妙。  《三國演義》由史書《三國志》演義而來,故又稱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志》由西晉史家陳壽(233-297)完成。又由南朝史家裴松之(372-451)旁徵博引,引許多雜書作為注釋。敘述由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到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九十七年的中國史。百年戰亂,百年興衰。「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興亡之道,因於人事。消長之路,因用賢愚。得賢才,天下興,親奸黨,家國亡。當事者不察,而後人察之,當事者不明,而後人明之。讀史使來者事後分明。每一讀者都成為事後諸葛,好生愜意!這也就成為歷史吸引人的地方。  三國的歷史,英雄輩出,各方為爭奪天下,絞盡腦汁。胡適之在《三國演義·序》一文,指出三國故事流行原因,頗為中肯。胡適在分析中國七個分裂時期後,拋開有胡、夏嫌疑之爭的南北朝、宋金對峙,剩下春秋戰國、楚漢、三國、隋唐、五代十國。春秋戰國因時代久遠,資料偏少。楚漢、隋唐分裂時間太短,故事不夠熱鬧。五代十國人物過於複雜。而三國人物、情節,相對易記,加上陳壽的記史,裴松之的作注,豐富翔實的史料,故此,成為演義家絕好的選材,三國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  裴松之注中引《曹瞞傳》,出自三國吳人之手。所記曹操故事,頗為風趣,引人入勝,已有小說家筆意。注引《江表傳》出於西晉虞溥之手,所記孫吳舊事,多為史家不屑於顧的詳盡見微之趣聞。而所引干寶的《搜神記》,更被後人歸之為小說類。這些情節,無疑為《三國演義》的形成提供多家佐料,剩下只是後輩作家的眼光和取捨。頗像日本電影《羅生門》,同一事件,不同人有不同人解讀。  三國故事經過五百年演義後,由一位高手羅貫中集大成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一書。羅之後,又有零星變化,現流行版本為毛綸、毛宗崗父子最後改定。  《三國演義》正是基於《三國志》的事實,而加演義,為增添戲劇效果,或添枝、或加葉、或張冠李戴,此皆為作品人物描寫之需要。如將正史中劉備怒杖督郵變成小說「張飛怒鞭督郵」,正史中孫堅殺死華雄變成小說「關雲長溫酒斬華雄」。為突出正史的劉備與關羽、張飛的親密關係,小說中添加「桃園三結義」一節。為突出正史中的虎將關羽,小說添加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情節。為說明呂布英雄,小說添加「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一節。為說明董、呂之間殘殺原因,小說添加王允用美人貂蟬離間董卓、呂布一節。所有這些,全為文學鋪墊,為小說增添色彩服務。因為正史確記董卓為王允、呂布所殺。正史確記關羽為曹操俘獲,後又不避艱險尋找劉備的事迹。小說虛構情節的加入,使正史人物更加鮮明突出,不像史書,人物記錄缺少生動,個個像道德符號。小說中有時竟大段節錄正史《三國志》。如孫策臨死傳位孫權。《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三國演義》第29回寫孫策「乃取印綬與孫權曰:『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儘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因此,正因為小說中的這種虛虛實實,給許多後來之人,造成錯覺,誤將《三國演義》作正史,因而忘記小說戲說之談,這也是《三國演義》成功的地方,戲說壓倒正說,野史顛倒正史。  《三國演義》對《三國志》最大顛倒是將劉備偏安的蜀漢作為正統,而將雄居中原、人口最多、版圖最大、人才輩出的曹魏,歸於叛逆。此觀點最早源於東晉史家習鑿齒(328-413)的《漢晉春秋》。基於此點,《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所采史料,偏頗明顯,史料不足之處,又以演義發揮。如曹操殺呂伯奢一節,曹操殺楊修一節,假假真真,真假全有。無非凸現曹操「奸詐」一面。如採用《漢晉春秋》之說,極利詆毀東吳周瑜、魯肅。無非認為周瑜、魯肅在漢室未亡之際,謀佐孫氏,分裂天下。其實,客觀評述,當世之時,曹操、孫權、劉備三人,又有誰忠於漢室?只不過劉備姓劉而已,才成正統。魯肅見孫權,使孫權完成稱霸江東戰略。曹操南來,魯肅力排眾議,說服孫權抗曹。赤壁之戰勝利後,魯肅又力勸孫權借荊州之地與劉備,以抗曹操。終使劉備有立錐之地,為其入川奠定基礎。此與諸葛孔明三分之計殊途而同歸。諸葛英雄,魯肅亦豪傑矣!然在劉氏正統的成見之下,諸葛升天,魯肅入地,誠不公也!  羅貫中(約1330—約1400)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事迹淹沒不可知。據明人無名氏《錄鬼簿續編》,該文作者在至正甲辰(1364年)曾見過羅貫中,且為羅貫中忘年之交。由此可以判斷羅貫中活動時代為元末明初。當時的亂象,各路豪傑蜂起,情形頗似東漢末年。有戰爭便思將士,「得人者得天下」,羅貫中借《三國演義》一書,對此論尤其著重發揮,遠甚於正史的《三國志》。如《《三國志·周瑜魯肅呂蒙傳》寫孫權見魯肅一節,「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三國演義》將正史改動數字:「肅從其言,遂同周瑜來見孫權。權甚敬之,與之談論,終日不倦。一日,眾官皆散,權留魯肅共飲,至晚同榻抵足而卧。夜半,權問肅曰:『方今漢室傾危,四方紛擾;孤承父兄餘業,思為桓、文之事,君將何以教我?』」。「悅之」升成「敬之」,「合榻對飲」改為「同榻抵足而卧」,「何以佐之」變為「君將何以教我」,「「悅」升「敬」,「佐」遷「教」,一字之差,意思相差千里。「佐」者,輔臣,「教」者,帝師。豈可同日而語!憑三寸舌為帝王師,籌帷幄中而天下平,此難道不是亂世之下不遇明主的才子羅貫中所想?士擇明主、主思能臣,在劉備、諸葛亮的君臣關係上最能體現。羅貫中抓住此點,居於史實,在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舌戰群儒、周公瑾火燒赤壁等章節,做足文章,真乃大家風範,小說楷模。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因為徐庶推薦,「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僅此數言。來到小書家筆下,竟成為長達六千餘字長篇。諸葛亮的《隆中對》乃名垂千古的妙計,如不經心誠志堅之途而輕易許人,不足彌珍貴。劉備不「三次枉屈」,不足顯赤誠。作家正是抓住「珍貴赤誠」之意,大做文章。得之不易,惜之亦堅。合於常理。  劉備一顧,足未出門,聽報一人「峨冠博帶,道貌非常」來見。劉備大喜過望,以為諸葛亮親至。劉備整衣出迎,乃熟客司馬徽。通過司馬徽之口道出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徐元直等名士,皆諸葛亮密友。諸葛亮獨出其右,每自比管仲、樂毅。關羽、張飛驚嘆,司馬徽又道「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逐促使劉備一顧茅廬。路上,又聽人歌「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陽有隱居,高眠卧不足!」觀世界如觀棋局,真乃「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出此意境,非卧龍莫屬。問之,果然。劉備再見諸葛亮住處卧龍岡,「果然清景異常」。作者意猶未盡,又加古詩一首,讚歎卧龍岡風水。「襄陽城西二十里,一帶高岡枕流水;高岡屈曲壓雲根,流水潺湲飛石髓;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松陰里;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卧不起。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囊里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掛七星。廬中先生獨幽雅,閑來親自勤耕稼: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安天下」。劉備來到宅前,通過門前小童,報上一堆官名「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小童一句「我記不得許多名字」加與回絕。世俗之物,在此不起作用。潛移默化之下,連門童也如此清雅,豈非人間仙境。孔明不在,劉備撲空。回程,劉備依依不捨,對岡上景色,又做一番觀察。「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儼然有劉禹錫《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身,有龍則靈」之意。劉備正猶豫間,望見一人「容貌軒昂,丰姿俊爽」,以為孔明降至,急忙做揖以待。問之,孔明友崔州平來也!劉備盛情邀崔州平入幕,被崔婉拒。  劉備二顧,卻是冬天。「天氣嚴寒,彤雲密布」,紛紛揚揚,下起大雪。張飛生出退意。被劉備阻止。將近茅舍,卻聽路旁酒店有人引亢高歌。作者故意改動李白的《梁甫吟》「壯士功名尚未成,嗚呼久不遇陽春!君不見東海老叟辭荊榛,石橋壯士誰能伸?廣施三百六十鈞,風雅遂與文王親;八百諸侯不期會,黃魚負舟涉孟津;牧野一戰血流杵,朝歌一旦誅紂君。又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中隆準公;高談王霸驚人耳,二女濯足何賢逢;入關馳騁誇雄辨,指麾眾將如轉蓬。東下齊城七十二,天下無人能繼蹤。二人功跡尚如此,至今誰肯論英雄」。詩中引述姜太公垂釣渭水得遇周文王,後佐周武王滅商事迹。漢高祖禮賢下士,重用狂生酈食其。酈食其憑三寸之舌,說服齊七十二城歸漢故事。再次強調文士治亂之謀遠勝武夫制暴之勇。劉備趨前一問,歌者二人,為孔明友人石廣元、孟公威。通過作者巧妙安排,正史記載的諸葛亮的密友全部出現。而「卧龍」卻仍未現身。卧龍仍然深藏不露,劉備胃口已經吊足。來到堂前,劉備終可入門,一幅字畫先入眼帘「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此句原本出自諸葛亮寫給兒子的家訓。小說作者加以剪裁,用在此處,恰到自然。接下,聽到歌聲:「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歌中依然表達賢士擇明主而依的情操。劉備等到歌畢,趨前施禮,又認錯人。歌者為諸葛均,與諸葛亮差一字。諸葛亮外游未歸,「或駕小舟游於江湖之中,或訪僧道于山嶺之上」。用句頗為模仿陶潛《歸去來辭》中「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劉備又撲空,只得留書一封,連杯茶亦不得,悻悻而歸,張飛憤怒。回程,遠見一人,狐裘暖帽,「騎著一驢,後隨一青衣小童,攜一葫蘆酒」,踏雪賞梅,吟詩而來。劉備「滾鞍下馬,向前施禮」,又拜錯了。來人為諸葛亮岳父黃承彥。  劉備三顧之時,不只張飛不悅,連熟讀《春秋》的關羽也不高興。劉備卻持定恆心,「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龍岡謁孔明」。等來到堂前,諸葛亮午睡未醒,劉備恭候階下,不敢驚聲。關羽、張飛候於門外。關、張等候多時,不見動靜,闖進門來。張飛見此大怒,要放火燒屋,被關羽止住。劉備又將二人轟到門外。如此大動靜,諸葛亮應該早醒。但諸葛亮翻個身,又假裝睡去。劉備「又立了一個時辰,孔明才醒,口吟詩曰:『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吟後,故意問道:「有俗客來否?」。好一位俗客---「劉皇叔在此,立候多時」。諸葛亮卻不立刻出迎,而是轉入後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諸葛亮如此,頗像秦末傳授張良太公兵書的黃石公。傳授兵書前,極盡考察張良之能事。張良終能忍,才得過關。《三國志·劉備傳》評價劉備「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演義》便一而再、再而三舉例證之。「三顧頻繁天下計」,只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罷了。諸葛亮見到劉備,先是再三推託,等到劉備道出實情,諸葛亮才和盤說出「西出巴蜀、東聯孫吳,以荊、益州為基地,靜觀天下變化」的重大戰略決策。以「隆中對」為名,載於史冊。後事發展,完全按照諸葛亮的預料,劉備從此結束東奔西竄的狼狽局面。「天時、地利、人和」,曹魏、孫吳、蜀漢三方各取一勢。三足鼎立,於劉備草廬三顧得來。這就是劉備的韌性。以後七八十年的中國政治格局全源於此。源於一個二十七歲,茅廬未出的青年奇士。小說非如此描寫,不足為得此奇謀。  正史中有諸葛亮遊說孫權一節,而「舌戰群儒」部份,又為小說家戲說。因為不必拘泥史實,作家的想像力得以充分發揮。諸葛亮抓住眾人各懷鬼胎,貪生怕死的心理,進行應戰。發難者,張昭、虞翻、步騭(zhì)、薛綜、陸績、嚴畯、程德樞。  依據史傳,孫權部屬,唯周瑜、魯肅主戰。其餘主降。主降的張昭乃孫策臨死顧命第一謀士,孫權聘張昭為軍師,倚之如肱股。虞翻為會稽名士。初屬會稽太守王朗。孫策征敗王朗,虞翻改投孫氏,與東漢名士孔融相知,敢冒死直諫。步騭原為北方避難窮人,後發憤自強,「晝勤四體,夜誦經傳」,自學成材,有文韜武略,最後成為孫權宰相。薛綜為才子。一次,面對西蜀使臣張奉的嘲諷,以拆字法解『蜀』字為「有犬為獨,無犬為蜀,橫目苟身,蟲入其腹」解『吳』字為「無口為天,有口為吳,君臨萬邦,天子之都」,對蜀使假以顏色。陸績四歲懷橘獻母,少有才名,「博學多識,星曆算數無不該覽」,並且自知死期。嚴畯曾為吳國尚書令,使蜀,與諸葛亮相善。程秉字德樞,儒生,東漢大儒鄭玄弟子。  小說中,諸葛亮首先遭遇張昭。張昭首先發難,意在情理之中。軍師對軍師,旗鼓相當。  張昭既為軍師,自然想到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一節。管仲相齊,佐齊桓公首稱霸主。樂毅奔燕,助燕昭王下齊七十餘城。你諸葛亮可曾吹此大牛?  諸葛亮答以「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先以大話壓陣。接下,張昭提問當下最急於解答難題:曹操大軍當前,你能如何應對?諸葛亮先將荊州之失歸為劉備不忍奪同宗基業。以致劉表一死,群龍無首,劉琮孺子暗通曹操。後述劉備正屯兵江夏,以待時機。  張昭認為諸葛亮落入圈套,開始進攻。你諸葛亮那麼能吹牛!你現身之前,劉備尚能「縱橫寰宇,割據城池」,你自號「卧龍」,得你之後,反倒使劉備「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你的能耐又在那裡呢!?張昭的進攻確實猛烈,攻到諸葛亮死穴。諸葛亮答:久病之人,不能用猛葯。劉備寄居劉表門下,兵不滿千,將只關羽、張飛、趙雲,依然「博望燒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輩心驚膽裂」。當陽之敗,乃劉備不忍離棄百姓的自取的仁義行為。並且勝敗兵家常事,韓信也不是常勝。你這樣「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難道不使天下人笑話?!諸葛亮的反擊異常精彩。夏侯惇、曹仁均為曹操猛將,帶幾萬雄師,對陣數千弱兵,依然被殺的膽裂心驚,諸葛用計確如管仲、樂毅再生。  虞翻以曹操擁兵百萬,席捲江夏為題,開始設問。諸葛亮:「曹操收袁紹蟻聚之兵,劫劉表烏合之眾,雖數百萬不足懼也」。虞翻認為諸葛亮落套,發動攻勢:「軍敗於當陽,計窮於夏口,區區求救於人,而猶言『不懼』,此真大言欺人也!」。虞翻認為揭到諸葛亮的短痛,得意冷笑。諸葛亮:劉備以區區之兵,尚思反抗。而你們這群庸才卻唆使擁兵幾萬、坐鎮江東的主子輸誠,竟是誰不懼曹操!諸葛亮既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步騭直接挑戰諸葛亮為蘇秦、張儀一樣的說客。諸葛亮:你只提其一,不提其二。蘇秦、張儀還曾佩多國相印,冒死遊說,「非比畏強凌弱,懼刀避劍之人也」。諸葛亮以蘇秦、張儀不避生死反擊步騭貪生怕死。  薛綜:「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薛綜明知故問以下圈套。諸葛亮:「漢賊」。薛綜:漢室氣數已盡,劉備「以卵擊石,安得不敗乎?」諸葛亮斥之不忠不義。對之不加理睬。諸葛亮一心效忠劉備,而非漢帝,故不加深入,採取迴避態度。  陸績接過薛綜話頭,又襲來。陸績:曹操為曹參之後,劉備雜出旁門,身微下賤。諸葛亮開始教訓道:小兒之見。曹操既為漢相曹參之後,更應效忠漢室。曹操之為,不但欺君,而且蔑祖。劉備出於皇室,有譜可查。況且,自食其力,「織席販屨,又何足為辱乎?」  嚴畯開闢另一戰場,開始進攻。問道:「請問孔明治何典籍?」諸葛亮:「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太公、張良等經世大才,未見治何經典。諸葛亮對嚴畯提問,已起反感。  儒生程德樞接下話頭:「公好為大言,未必真有實學,恐適為儒者所笑耳。」諸葛亮:「小人之儒,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諸葛亮對程德樞,簡直憤怒至極。  諸葛亮終於殺過重圍,直奔中軍,開始與吳主孫權對陣。先前安排,似為鋪墊,又像吳主孫權對諸葛亮才思的考驗。考驗通過,才能見到主人。  諸葛亮以欲擒故縱之策,激怒孫權。孫權問:軍中虛實?諸葛亮以哀兵之勢答道:劉備兵微將寡,曹操擁兵百萬。孫權:軍數有詐?諸葛亮:實數一百五十萬。勸你不要首尾兩端,早降為是。「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其不能,何不從眾謀士之論,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孫權:劉備為何不降?諸葛亮:義不忍辱。「昔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又安能屈處人下乎?」  孫權終被激怒。諸葛亮遊說孫權的段落,載於正史《三國志·諸葛亮傳》。小說幾乎抄襲原作,略加改動。孫權一向圖有異志,不甘人下。劉備區區之兵,尚能如此,何況擁有江東六郡、橫跨吳、越的孫權!  赤壁之戰,雖為歷史上驚天動地的大事件,但史書只是寥寥數筆帶過。這為小說家的想像開拓廣大空間。龐統的連環計,周瑜的反間計,黃蓋的苦肉計,蔣乾的隔江盜書,曹操的橫槊賦詩,徐庶的全身而退,孔明的草船借箭,周瑜、孔明之間的鬥法,真可謂妙計聯翩,精彩絕倫。  小說家的功力在於善於取材,烹成佳肴。蔣干渡江會周瑜,載於正史,並非發生在大戰之時。草船借箭源自大戰後五年,孫權夜窺曹營,「權乘大船來觀軍,(曹)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橫槊賦詩,引用蘇東坡《前赤壁賦》里稱曹操「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黃蓋詐降載於正史。小說家將此許多故事移花接木,變換時空,有機連在一起,非大手筆不能為。因為作者深恨蔡瑁、張允鼓動劉琮投降,故安排曹操將蔡瑁、張允殺掉一節。龐統的連環計為小說杜撰,徐庶的脫身之計也不見正史,孔明的借東風,更是子虛烏有。可見,要做好文章,要下一番功夫!  戰爭是雙方綜合實力的大決戰,是各種力量的總較量。將己方力量最大組合化,以己之長功彼之短是為首要。而重中之重又在主帥人選。舉個近代的例子。二次大戰中期,美國因日軍偷襲而參戰。總統羅斯福的決策圈,最後選定了艾森豪。艾森豪從參戰初期的一名默默無聞的中校戰略參謀,半年升一級,進而上校、准將、少將、中將、上將,直至盟軍總司令。艾森豪的戰略決策,先北非、繼爾登陸義大利西西里,再登陸法國諾曼地,再德國本土的謀劃,成為盟軍戰勝法西斯德國、義大利的決定力量。這種拔將帥於微時的獨特慧眼,不得不讚歎。看看當時二戰形勢,日軍偷襲珍珠港後,世界之格局竟是;德、意橫掃於非、歐,日軍無敵於亞、太。美軍最後被迫應戰,在先機已失的狀況下,卻選擇毫無大戰經驗的戰略家艾森豪主帥歐盟,對付德、意的百勝戰將。只有主帥具有全方位駕馭的偉力,各方面的英才才能各得其所,充分顯山露水。大自然的神力的充分利用,間諜戰的盡情發揮,心理戰的絕妙運用,奇襲戰的大膽突破,成為兵力之外的戰略中其他重要力量。自然力的運用如盟軍登陸諾曼地,對潮汐時間的準確把握。間諜戰如盟軍編造「傑伊計劃」,在法國加萊故布戰雲,使希特勒中計。又如二戰中的太平洋戰場,美國海軍對日本聯合艦隊密碼的破譯。心理戰如德國對盟軍的色情傳單,如被美軍稱為「太平洋海妖」的日軍「東京玫瑰」電台的宣傳廣播。奇襲戰的例子有盟軍登陸諾曼地,日艦萬里奔襲珍珠港,都是這方面絕好的案例。所有這些案例,我們在赤壁之戰的描寫中,均可發現其中之縮影,這又使我們不得不感嘆。  首先,要我們看看決戰雙方的主帥。孫吳一方,周瑜,三十四歲,諸葛亮,二十八歲,魯肅,三十七歲。曹魏一方,曹操,五十四歲。赤壁大戰前,曹操在北方中國轉戰二十餘年,戰敗群雄,獨領風騷。近來南下,荊州受降,劉備奔竄。東吳危如壘卵。孫權,作為一方霸主,選賢以能,無出其右。孫權力排眾議,採用魯肅、周瑜抗戰之策。如果周瑜的重用,還在於孫策的遺訓,而魯肅的重用全在孫權的眼力。周瑜雖然屢經沙場,但毫無大戰經驗。諸葛亮初出茅廬,空有眼力,實無經驗。魯肅同諸葛亮一樣,實為戰略家。周瑜、諸葛亮選擇曹操立足未穩之際,以舟楫之強,抗鐵馬之弱,可謂知己知彼,先勝一棋,足見年輕戰略家的真知灼見。周瑜作為主帥,非但謀略深遠,用將亦自然到位。如智服老將程普。程普為經歷孫堅、孫策、孫權的三朝老將,資歷遠在周瑜之上而受歸周瑜節制,心中當然不服。周瑜對程普如處置不當,抗敵勢力一定大受影響,甚至失敗。歷史上的例子層出不窮。遠的不說,《三國演義》中所述各路英豪討伐董卓一節,即為明證。各路英豪,互相不服,互相拆台,如袁術在孫堅大功垂成之際,不濟糧草,致使孫堅失敗。但周瑜恩威並用。周出任主帥之時,已討到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是謂用威。周瑜點兵軍營,程普稱病不出,周瑜不怒,可謂施恩。周瑜調動的五隊攻擊大軍,第一隊的黃蓋,第二隊的周泰,第三隊的凌統,第四隊的呂蒙,第五隊的陸遜,均為能獨當一面的一路將才,在以後的格局中,凌統、呂蒙、陸遜三人相繼成為東吳軍事統帥。周瑜的膽識,折服了程普。程普來到周瑜的大營,負荊請罪。周瑜程普終於擰成一股。孫吳、劉備一方的合作,依靠孔明、魯肅的維持而凝聚一起。孔明深知,非孫權不足以抗曹。魯肅亦明,唯劉備才可制魏。雙方的任何破綻,都會給盟軍帶來致命之災。孫、劉聯合,孫吳處在強大方,故周瑜屢次出手,加害孔明。瑜、亮鬥法,孔明又處於上風,孔明在破除周瑜陰謀之後,又屢次挑破,向周瑜深明大義。祭東風之後,孔明又巧計脫離險境。其實祭東風一節,本身就為脫身之計。因為大戰發生之時,東南季風與西北季風處於交界之季,孔明因知天文,算定換風時間,因此故弄玄虛,以為脫身。曹操來自北方,對南方風雨不明,深信西北風的北方天氣,因此不做堤防。另外,曹操又被勝利沖昏頭腦,大軍未到,荊州已降。由荊州順流東下,以為天下底定。尤其曹操橫槊賦詩一節,躊躇滿志之情,躍然紙上。又加入曹操搠死劉馥情節,使部下膽戰心驚,縱有人識破周瑜詭計,亦不會出頭點破。從而使曹操一錯再錯,先中反間計,殺掉蔡瑁、張允;又中龐統連環計,鏈鎖樓船;再中黃蓋苦肉計;直到最後,依然認為時下天氣不會出現東南之風,最終一發不可收拾,鑄成敗局。貌似強大的曹操,困在自編的神話下,步步走向毀滅。看為渺小的孫劉,步步為營,巧設圈套,牽著曹操鼻子,最後利用大自然這個最強大的武器,乘其不備,對曹操致命一擊,終成大業。  間諜戰的精彩,在蔣干、周瑜之間產生。蔣干立功心切,急於要在曹操面前表現。周瑜面對荊州水師,一籌莫展。蔣乾的到來,無疑送來一件寶貝。但周瑜對付蔣干容易,真要對付以奸詐為本的曹操,卻要下大功夫。周瑜故意布出群英會,先要蔣干觀看孫吳人物,周瑜明知蔣干作間細,卻敞開胸懷。像是家財萬貫的財主,故意露富竊賊。竊賊能不生竊心!接下,以只論友情為名,以軍法行酒,迷醉蔣干,亂其心智。然後,與蔣干同榻而眠,周瑜假醉,蔣干真醉矣!蔣干醉於汲汲之功名。周瑜睡前,揮劍高歌:「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與其說是周瑜的言志,不如說是對蔣乾的誘惑。師出同門,周瑜為孫吳主帥,蔣干為曹操食客,如此巨大反差,能不使蔣干動心?蔣干在功名的薰誘下,見到蔡瑁、張允的降書,像是見到上爬的階梯。在遊說周瑜不成,無法像曹操交差的形勢下,如同得到救命稻草。蔣干先是盜書,繼又偷聽江北來人私語,對蔡瑁、張允一事,深信不疑,連夜逃回曹營,急於立功。因為曹操得取荊州,過於輕鬆,以至懷疑荊州假降,藉機殺掉蔡、張,以奪其軍,也在情理之中。曹操隨即醒悟,卻不敢承認,否則,更失荊州人心。  心理之戰,在曹魏、劉備、孫吳之間充分展開。首先,曹操虛張聲勢,「兵十萬,號百萬」,直到今天,也沒弄清當時曹操究竟有多少人馬。孫、劉之間的心理戰,以諸葛孔明向孫吳搬取救兵開始。孫權的謀士,以曹操百萬大軍相問,諸葛卻以曹操收袁紹殘兵敗將、劉表烏合之眾告以實情。等見到孫權,諸葛卻故弄玄虛,誇大曹操強兵至百五十萬,縮小劉備人馬到幾千殘弱。最後,孫權決意應戰,諸葛又大肆擴張劉備兵力,爭大合作的籌碼。實者虛之,虛者實之,所謂「兵不厭詐」,全為心理之戰。又如諸葛亮為激怒周瑜,故意篡改曹植詩作為「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原句為「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謂曹操南下,為大喬、小喬美色而來。所有這些心理戰描寫,不一而足。  歷史上最著名苦肉計莫過於兩千五百年前吳越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俘虜,甘為下賤,甚至當夫差生病時,親嘗夫差的糞便,以察其病情。勾踐的苦肉計,最後得到回報,夫差徹底消除對他的戒心,將勾踐放虎歸山。勾踐歸來十年,卧薪嘗膽,終於滅掉吳國,迫夫差自殺。小說中黃蓋的苦肉計雖不見正史,但不代表不真實。作為歷史真實的黃蓋詐降計演出前,一定需要必要的鋪墊。而苦肉計的安排,作為詐降計的前奏,有邏輯上的合理性。在苦肉計的安排中,作家又犧牲蔡家兩員戰將,蔡中、蔡和,可見作家對賣主求榮的蔡氏一門深惡痛絕。苦肉計中,計中有計。孫吳一方黃蓋的苦肉計,套著曹操一方蔡中、蔡和的苦肉計。黃蓋挨打是假,蔡瑁被殺卻真。蔡中、蔡和不但不為兄長復仇,而且再次聽命曹操,甘當間細,假降周瑜。周瑜卻能識破蔡氏孬種「有奶便是娘」的心腸,虛與盤旋。周瑜將計就計,要蔡中、蔡和傳達黃蓋挨打的情報給曹操。黃蓋的苦肉計自謀於對主子的忠心,蔡氏的苦肉計來源與主子的導演。出於真心者成功,源於導演者失敗。出於真心者能夠赴湯蹈火,故能成功。源於導演者只是逢場作戲,破綻百出。闞澤下降書一節,曹操觀看十數次,決疑不定,「忽然拍案張目大怒曰:『黃蓋用苦肉計,令汝下詐降書,就中取事,卻敢來戲侮我耶!』便教左右推出斬之。」闞澤聽罷,大笑不止。正是這赴湯蹈火的忠心征服曹操。反觀蔡和、蔡中,在甘寧拔刀相向時,嚇得馬上和盤道出。曹操與周瑜的情報戰,又輸一局。  「連環計」的應用,又用上蔣干。蔣干一次渡江,導致蔡瑁、張允被殺。蔣干二次渡江,引來龐統來獻連環計。北方軍馬,暈船水上,此為常識。龐統獻計連鎖樓船以抗風波,堪為良策。關鍵只是風向,「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曹操敗在初來乍到,不懂南方季風變化之故。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源自孫子兵法。原則雖然人人能知,但卻非人人敢用。奇襲戰的案例,中外歷史出現許多傑作。如日俄戰爭中,日本海軍東鄉平八郎奇襲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德國希特勒的閃電戰;美軍韓戰時的仁川登陸。中國史上,曹操官渡之戰;東晉時的肥水之戰;都是著名以少勝多的奇謀典型。赤壁之戰中的火燒連營,處身在這些著名戰例中,依然有著神彩照人的光芒。設計之妙,詭計之多,時機把握之准,像是綜合了古今中外的各個案例。難怪許多人從中學到謀略,學到智慧,學到知識,故有「老不看三國」的評語。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最為突出的人物,集智慧和道義於一身。智慧除前所述隆中對、戰群儒、說孫權、祭東風之外,在以後謀劃蜀漢先主開業、輔佐後主守成,諸葛亮都建有奇功。詩聖杜甫評之為「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又評之為「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對諸葛亮推崇備至,評價恰當中肯。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毅然放棄前仇,改弦更幟,與東吳重新修好,便是例證。諸葛亮作為戰略家,對曹魏力量之強大始終有著清醒的認知。聯吳抗曹始終是諸葛亮的戰略。最後戰略未全部實現,完全歸於關羽的「大意失荊州」。關羽身處曹操、孫權包圍之下的荊州,本應奉諸葛亮「東結孫權,北抗曹操」叮嚀為至要。關羽卻在諸葛亮離去後,剛愎自負,將戰略變成「東拒孫權,北抗曹操」。一字之差,導致關羽腹背受敵。在曹魏、孫吳聯合夾擊下,關羽敗走麥城,為呂蒙擒殺。荊州一失,荊、益犄角之勢,無復存在。蜀漢偏居一隅,終於孤掌難鳴,少有作為。諸葛亮出任蜀相任內描寫,小說作者基本遵從歷史原貌,如諸葛亮《出師表》所云「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諸葛亮「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是成功的,南方平定之後,諸葛亮才有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之舉。但諸葛亮有謀略家之長,少戰術家之膽。後世評之為「諸葛一生唯謹慎」,因不敢用險,故每次曹魏都能應付自如,使蜀漢北伐都功敗垂成之際。小說為彌補諸葛亮錯用馬謖之失,又故意杜撰空城計一節,作為補償。其實,「人非聖賢,豈能無過」。小說過分美化諸葛亮,「壯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魯迅語),成功與否,也是仁、智之見,各置一詞。但諸葛亮秋風五丈原一節,小說描寫精彩異常。如同諸葛亮的出山一樣,諸葛亮的歸天也非比尋常。諸葛亮在交付後事之後,「孔明強支病體,令左右扶上小車,出寨遍觀各營;自覺秋風吹面,徹骨生寒,乃長嘆曰:『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心有餘而力不足,業未竟卻人將亡。諸葛戎馬一生,最後一次遍巡各營,心中五味,如翻江倒海,小說家非經親歷,竟能如此體會之深!「空餘門下三千客,辜負胸中十萬兵」!死不瞑目,痛哉!諸葛亮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對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終於病亡北伐途中,實現自己誓言。諸葛亮死後,蜀漢後繼無人,不久被曹魏攻破。蜀漢一亡,三足缺一,定勢不在,孫吳亦亡。三國之後,統一於晉。  《三國演義》的故事,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在日本亦是盡人皆知。日本人對諸葛亮也是崇拜地五體投地。那麼,《三國演義》的計謀是否影響過日本人的思維?我腦中始終產生諸葛亮的《隆中對》和日本首相田中義一(1864-1929)的《田中奏摺》(TanakaMemorial)有著關聯。《田中奏摺》為田中內閣於1927年向天皇上書關於世界格局走向的戰略書。1929年,為中國政府公開。田中義一為中國通,對中國文化有深刻了解。田中本人長於研究戰爭謀略,曾隨日軍到過中國,與中國上層過從甚密。田中又曾留學俄國,遊歷歐美,對當時世界局勢有深刻了解。世界一戰後,1922年在華盛頓簽定九國和約,日本海軍爭到僅次英、美的地位。由於海軍技術的發展,各國列強謀奪全球霸強的戰略成為議事日程。日本的地位,頗像三國局勢下的劉備。日不落帝國英吉利,好比曹魏。安居美洲一隅的美利堅,像是孫吳。當時動亂之下的中華,頗像劉表控制下的荊州。張作霖治下之滿洲,因先前滿清政府以龍興之地為名,限制漢人移民,人為造成真空狀態,好比張魯治下的漢中。印度、小中亞細亞像是劉璋治下的益州。田中義一提出開發滿蒙,征服中華,進而印度、小中亞細亞,再與美、英分治全球的戰略,如同大一號版本的《隆中對》。其最後結局亦頗為相像。劉備雖占荊、益,但關羽後失荊州,打亂局勢,最後至使蜀漢覆滅。同樣,日本雖在中華步步得手,先滿蒙,繼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將國民政府逼到重慶一隅。但最後亦是功敗垂成。原因在於田中之後,日本政府的操作節奏發生變化,不可一世的日本陸軍,壓迫明智的日本海軍,陰錯陽差之下,在日本未完全壯大時,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提前與美國政府交戰而自取滅亡,猶如蜀漢、孫吳為爭奪荊州的大戰,致使關羽、張飛、劉備相繼敗亡。日本在1927年之後的走向,完全遵從《田中奏摺》的方略。多年以來,關於《田中奏摺》的真偽問題爭論不休,然墨寫的謊言掩蓋不住血寫的事實。任何蘇俄陰謀論者不能反駁《田中奏摺》出現後的十幾年中,日本帝國的戰略步驟與《田中奏摺》如出一轍的事實。  歷史往往反覆,使人常常捉摸不定。所以,蘇軾在赤壁古迹,先歌《水調歌頭·大江東去》,抒發「人生如夢」之感慨,然後意猶未盡,又在《前赤壁賦》中,書道「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zhúlú)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推薦閱讀:

古隆中到底在哪?
為何明朝嘉靖鄧州志記載古隆中歸鄧縣管轄,難道南陽郡在當時管轄古隆中?
襄陽隆中的古景為什麼沒有歷史滄桑感?
隆中三策

TAG:諸葛亮 | 隆中 | 葛亮 | 諸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