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這樣感知中國)

日報

周報

雜誌

人民日報 2015年08月17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顧人民網檢索數字報用戶中心返回目錄人民日報圖文資料庫(1946-2015)180位青少年參加第三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通過漢字體悟中國文化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這樣感知中國)本報記者 任姍姍 謝振華 李亞楠《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17日 12 版)

第三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錄製現場。資料圖片中國是本書,常讀常新。讀懂它的途徑很多元:當幼童開蒙識字,中華文化的基因便融進其血液里;當漢學家來華訪學,他者的眼光幫助我們更好地反觀自身……今起,文化版推出專欄「這樣感知中國」,尋找體悟中國文化的角度和路徑。——編者8月14日晚,中央電視台第三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舉行了複賽第五場。兩支傳統強隊河北隊、廣西隊平分秋色,各有兩人晉級……一支筆、一個寫字板、一次次奮筆疾書,在「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的舞台上,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港澳台地區和其他國家的180位青少年因為漢字聚集在一起。從筆畫到結構,從單字到篇章,藉助千家萬戶的電視屏幕,觀眾與小選手們一起重溫著漢字里綿延的文化基因,也體會著漢字描繪出的中國模樣。「笑」字令人愉悅,「哭」字像流淚的臉……琢磨漢字妙不可言對於廣西大學附屬中學初二學生羅懿筠來說,她的「漢字故事」從認識自己的名字開始。「剛上小學時,班上幾十個同學沒一個能認出我名字。」苦惱的小懿筠纏著爸媽問:懿筠,究竟是什麼意思?班上一位小朋友姓禤,小懿筠又開始琢磨:為啥小朋友們的名字「長」得不一樣?姓與名,都代表什麼?探究漢字魅力的種子,自此萌發。「上中下、人口手,弓車舟、坐立走。」從課堂上學,從動畫片中學。一筆一畫,一字一詞,小懿筠學得認真,寫得仔細。很快,她就找到了樂趣,在她眼裡,漢字方正有型、字正腔圓,越琢磨越有味。「你看,『明』字由『日』和『月』組成,一看就欣然會意;『輕』字給人飄浮之感,『重』字看著就感到沉墜;『笑』字令人愉悅,『哭』字像流淚的臉。」漢字讓小懿筠覺得奇妙,「真像書里說的,象形字如畫,會意字傳神。一字一趣味,一詞一世界。橫豎撇捺,組合變幻。中國漢字,妙不可言。」與羅懿筠一樣,高泉瑞也參加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高泉瑞就讀於新疆石河子第十中學,家住西北的她對漢字的交流功用感觸很深,「因為高山與河流阻隔,各地有各地的方言,漢字突破了口語的障礙,讓中國人有了共同的文化命脈。」一字一字的積累,鋪成一條路,把青少年送進中國文化的懷抱中如同一把鑰匙,漢字為這些孩子打開了中華文化的大門。看到小懿筠對漢字有感覺,她的父母因勢利導,買來《三字經》《弟子規》《論語》。雖不明其意,小懿筠卻也搖頭晃腦念得起勁。隨著認識的字逐漸多起來,她開始「啃」大部頭。最先讀的是有拼音標註的《西遊記》,光怪陸離的妖魔世界、匪夷所思的神通變幻,「就像走進了一個奇妙絢麗的大花園,這看看、那瞧瞧,一切都是新鮮的、有趣的。」後來是《三國演義》,靠著父母指點和自己翻詞典通讀下來,並喜歡上了單騎救主、一身是膽的常山趙子龍。這個暑假,高泉瑞也在「啃」一本大部頭——《三國志》,手邊是翻了不知多少遍已有點毛邊的字典。與高泉瑞一同代表新疆參賽的靳開顏,尤其迷戀漢字的精巧,「民間的對聯、字謎燈謎、成語接龍等文字遊戲,藏頭詩、迴環詩、寶塔詩等文學形式,無不體現著漢字的巧妙」。借著漢字的翅膀,這些少年遇見了雄辯滔滔、暢達自然的先秦諸子散文,恢宏瑰麗、蔚為壯觀的唐宋八大家的傳世名篇;也因為漢字,他們沉迷於李白「三萬六千日,夜夜當秉燭」的豪雄奔放,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超然曠達,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委婉蘊藉。一字一字的積累,鋪成一條路,把青少年們送進中國文化的懷抱中。在人們動輒「提筆忘字」的今天,這些對漢字有特殊情感的青少年,讓書寫成為一個有美感、有趣味、有象徵意義的行為。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啟發公眾如何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文化。藉助漢字,接通古今的對話頻道,讓文化基因作用於當代人心靈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酈波,是連續3屆「漢字聽寫大會」的文化嘉賓。相比於認識漢字的數量,他更看重如何通過漢字了解其背後的文化。「藉助漢字,要能呼喚出引起大眾共鳴的民族文化基因,在文明的長河中,找到曾經支撐我們整個民族文明向前走的核心、有價值的東西,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在他看來,所謂「活起來」,便是藉助漢字接通古今對話的頻道,激活古代經典的生命力。「我們不可能把浩如煙海的古代經典不加篩選地全部復活,而是要把那些與我們今天的生活、精神狀態有關係的信息傳播出去。」節目總導演關正文說。2015年節目錄製之前,他向參加節目的文化嘉賓發了一封5000多字的公開信,坦承節目在考題設計上出現了一定問題,一些漢字為難而難,失去了與大眾溝通的可能,減弱了文化傳播的價值。他認為,原文有趣,例句就會被激活;例句有趣,字詞就會被激活。這樣的話,觀眾接收到的,就不再是生冷的字詞,而是歷經千年積澱、鮮活的前人智慧,以及為了更好感知這種智慧所需要克服的語詞障礙。再難的字詞,也因此有了道理,有了趣味,有了傳播的價值。「此中趣味、此中智慧可以滋養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對經典產生髮自內心的需求。」關正文說。激活漢字的當代價值,最終是作用於人的心靈,這個過程可能是潤物細無聲。小懿筠的媽媽黃鶯已經在女兒身上看到了變化,原以為孩子會因為在「漢字聽寫大會」中失利而消沉,但小傢伙並沒有。「熱愛漢字、鑽研古文,讓孩子少了浮躁,多了嫻靜,更懂得了寵辱不驚、得失淡然的道理。學習和熟悉漢字,好比是孵育精神的內丹。」正如余光中的散文《聽聽那冷雨》,「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裡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返回目錄 下一篇

我要評報|關於人民日報社署名: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推薦閱讀:

糖友們:水果應該這樣吃
震撼!照片能拍成這樣
糖尿病吃出好血糖,但是有些人愛犯這樣的錯!
戚夫人為何被民間奉為「廁神」?真相竟然是這樣
成功男人的背後一定有一個這樣的妻子

TAG:中國 | 感知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