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雜談】美英法的轟炸,炸出了中國未來的一片藍天!——兼談對俄羅斯的認識
拋開現實,用靜止的觀點去分析問題,無異於「刻舟求劍」;罔顧歷史,用虛無的目的來比較矛盾,相當於「一葉障目」。
熟悉小刀的朋友們,在過去看過我分析半島問題的朋友,一定會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分析國際大博弈,首先要看本質,其次要看博弈變化,再次要深入分析。朝鮮問題同樣如此,在中朝領導人見面之前,多少文章是對朝鮮問題的錯誤認識?多少文章是對朝鮮問題的膚淺表達?
而一段時期以來,尤其最近幾天,圍繞俄羅斯的錯誤認識,就跟之前錯誤認識朝鮮一樣,出現在了網路空間;令人擔憂的是,對俄羅斯的錯誤認識,不僅僅是出現在美國主導的話語權體系中,還出現在中國立場的正能量群體中。
猶豫再三,依舊想談談這個問題:不能繼續再「黑化」俄羅斯。
之所以打上引號,是因為近期的有些對俄羅斯的分析和批評之聲來自於部分正能量「大V」,從其中國立場來看,出發點沒有問題;但是對俄羅斯博弈於敘利亞的表現進行刻舟求劍一樣的評價,不僅僅是對俄羅斯的不公正對待,同時也是罔顧博弈的動態變化。最為重要的是影響了很多關注博弈的愛國網友對俄羅斯產生錯誤認識,更深層次的問題是,中俄兩國領導人構建中俄戰略同盟,穩定世界,從西太和中東應對末日帝國美霸的戰略博弈共振,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正在一步步達成中國的戰略目的。此時錯誤的認識和評價俄羅斯,於中俄戰略博弈有何益處?
我們看集中在美英法轟炸敘利亞之後,對俄羅斯的錯誤認識主要是什麼?
首先,對美英法的轟炸過度反應,強化了俄羅斯軟弱的所謂後果。因世界博弈變化而出現的美英法三國不惜挑戰世界秩序而發動的對敘利亞的打擊,讓部分人產生了過度反應。對美英法打擊敘利亞的過度反應,強化俄羅斯的所謂軟弱隨之而來。
這種邏輯是這樣的,你俄羅斯不拚死搏擊美帝西方,導致敘利亞四分五裂,還受到了無端打擊,這是你俄羅斯不對。
美英法打擊敘利亞,明顯效果不佳,不佳的原因在於美英法也不願意在敘利亞公然誘發和俄羅斯的真正對壘。更多意義上,從美國的黑莉的表現看,美國轟炸敘利亞的目的就是不想在敘利亞失去話語權。而俄羅斯支撐的敘利亞,當前已經清除了東古塔地區的反對派力量,敘利亞政府的安全更加穩固,俄羅斯的戰略支撐作用巨大,怎麼會是俄羅斯導致了敘利亞四分五裂呢?俄羅斯不出擊敘利亞,都不用美國出手,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早就完蛋了。逆向思維不就是這樣嗎?有的人看到了俄羅斯的軟弱,我看到了俄羅斯的強硬。有的人認為敘利亞被打擊和現狀是俄羅斯的原因造成的,我認為沒有俄羅斯敘利亞早就被美國控制。
那麼事實是什麼呢?事實是美英法的轟炸,已經是最後的末日餘輝,已經不能阻擋俄羅斯主導敘利亞的和平進程,從而鞏固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成為美帝控制中東的強大的反美釘子,給俄羅斯和中國在中東與美國抗衡,直至擊潰美國石油美元霸權,打造了巨大的戰略基礎。
其次,過度強調俄羅斯「軟弱」,而看不到歷史的變化和現實的條件。有的文章強調俄羅斯太軟弱了,比當年的中國人民抗美援朝差遠了,從而整篇文章的立意雖是正的,但是效果就是讓大量愛國網友對俄羅斯反感。
這些對比不是不行,但是拋開歷史條件的變化和現實的要素,怎麼可能是正確的?
拿中國抗美援朝來對比俄羅斯普京出擊敘利亞,「要求」普京的俄羅斯在敘利亞短時期內「擊潰」美國陣營,這不是刻舟求劍和強詞奪理是什麼呢?
在對比中國人民的反美精神和俄羅斯當前的所謂的「軟弱」的時候,根本沒有顧及歷史的不同,條件的不同。
簡單地講,當年的世界大博弈格局和今天不同;當年的朝鮮對於中國的重要性和地緣位置和今天的敘利亞之於俄羅斯不同;當年的蘇,中,美三國的力量對比和今天的美,中,俄不同;當年的中國人民的精氣神和今天的俄羅斯的人民的認識也不同;當年的軍事鬥爭特點、軍事科技發展和今天的不同;當年的中國和今天的俄羅斯不同,等等。
如此多的不同,單獨拿出俄羅斯的勇氣和決心,對比與中國的不同,是不全面的分析。
相比較於當年的中國,俄羅斯雖然在軍事實力上與美國的差距和當年中國與美國的軍事實力的差距,顯得更小一點;但是,當年蘇聯和美國形成了不同的博弈陣營,而今天的中國強大到和美國形成不同的陣營了嗎?今天的中國剛剛顯現了和美國決裂的徵兆而已;而這個徵兆,首先體現在經濟發展上,而不是劇烈的軍事對抗上。如果談軍事對抗,今日的中國是正在打破美國封鎖的中國。
第三,無謂的比較,「要求」俄羅斯決戰美帝的可笑。在談到中國和美國的博弈的時候,尚能夠正確認識中國的得失利益和博弈智慧的重要性;而在敘利亞的俄羅斯對弈美國的過程中,就「要求」俄羅斯決戰美國,將美國力量從敘利亞,從中東徹底而迅速的潰逃,不僅俄羅斯做不到,中國也做不到將美國從西太如此之模式退卻。
美國對西太和中東,美國對世界的霸權,最終是要潰敗的;但是這個過程相當漫長,博弈相當複雜。當前的中俄,在西太和中東,形成的博弈共振,既是美國在這兩個博弈要衝反覆衝擊的防守,更是對美國的牽制,也是對未來美國霸權崩塌的準備。
誰都想將霸權一舉擊潰,誰都不願意受剝削壓迫,想是對的,鬥爭是複雜的;很少有人能夠全盤了解中國領導層所面臨的博弈環境和全方位的對世界局勢的把握,也很少有人能夠了解俄羅斯的普京所面臨的整個俄羅斯的博弈環境和全方位的把握。
在「埋怨」俄羅斯對美軟弱的時候,是不是也有俄羅斯人在「埋怨」中國呢?
第四,自私的強調俄羅斯的「有私」,罔顧俄羅斯戰略利益而產生分析偏頗。有的人認識問題也是朝三暮四。一會兒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當做神聖的教條捧在手裡高呼!一會兒又強調俄羅斯有「私心」,所以在敘利亞問題上,存在裹足不前和與美西交易甚至「通敵」嫌疑。
為什麼美國的基辛格強調打破中俄伊陣營的重要性,而美國的幾乎所有的總統和統治集團都沒有做到讓中國、俄羅斯和伊朗抱團取暖?甚至一定程度上,還促成了這一現象的出現?
拋開原因看表面,不就是美國無法也不願意顧及俄羅斯的戰略利益和國家安全嗎?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際利益,戰略利益,每一個國家都首先會想到自己;保護自己才能消滅敵人。
更重要的是,中國之所以能夠團結越來越多的國家,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道路,走合作共贏的道路,不就是中國在保證自己的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利益的同時,能夠不傷害其他國家的戰略利益,從而達到共同發展的合作嗎?
俄羅斯的戰略利益,不可能是中國當前的博弈戰略布局之下,與美歐決戰!甚至反過來,美歐也不會與俄羅斯決戰。這兩種情況之下,誰的博弈利益最大呢?
俄羅斯基於打破美國對俄羅斯國家安全進逼和保證俄羅斯中東戰略利益的考量,已經做出了出兵敘利亞,保證巴沙爾政權不倒,首先打擊意思,其次打擊反政府力量,再次聯合土耳其制約庫爾德,最後實現俄羅斯構建的中東什葉派之弧的目的。
俄羅斯的戰略目的,正在被不斷推進的戰術實施所實現;一個只打傷了三民平民的美英法空襲,就能夠影響俄羅斯的戰略推進和戰術安排嗎?就能夠把「自私」的大帽子扣在俄羅斯頭上嗎?
第五,利用中俄歷史問題,離間中俄戰略同盟。一段時期以來,中國的反俄力量也是很強大的。
一方面,中國曾經一度和美國過「蜜月」,和蘇聯一定程度上的對立。這是歷史現實,但是歷史改變了,改變的歷史變化,已經是中俄抱團取暖,對抗美國霸權了。面對這個變化,有的人不適應,有的人各種破壞。估計也會有人在看到我的這篇文章之後罵我「黃俄」,就像我寫朝鮮問題的時候,罵我「精朝」吧?如果涉及意態的分析和研究,這個問題極度發雜和深層次,恕我在此文中不展開了。
中俄歷史問題,已經完成了一個相當長歷史條件下過程中的「結束」;這個問題得用多大的篇幅才能從地球的演變和中國戰略安全的構建等等角度說明白。利用中國和俄羅斯的歷史問題,誇大中俄矛盾,製造中俄對立,要麼是支持美國各個擊破,要麼是有政治謠害動機,要麼是對這個問題認識的不足。
核武平衡之下,如何活著完成對世界的改造和成為人類文明的引領者和世界的領導者?
是依靠武力,搶奪別人的東西,或者因為歷史問題「收回」自己的東西嗎?注意,問題是不同的,千萬別把我的問號和當前的台灣和釣魚島等問題混淆!
中國未來引領世界,實現民族的崛起與復興,將是軍事保駕護航,文化和經濟發展為主要模式的。如果能夠站到這個認識高度,就不會糾纏於所謂的歷史問題了吧?中俄的歷史遺留問題,已經在中俄抱團取暖,先在美國霸權的窒息之下活著的戰略目的之下,階段性解決了。
看到今天的強大的中國力量很欣慰,但是你想到中國面對美霸的時候,毫無力量反擊的時期了嗎?當然,怎麼造成的呢?這是另外的一個龐大問題了。當中國面臨美國霸權的遏制和絞殺的時刻,北方中俄問題的解決,是對中國戰略安全問題的有益呢還是破壞呢?(此處可能有廣而告之動手點)
第六,罔顧敘利亞博弈變化,認識不到俄羅斯的巨大戰略作用。
美英法打傷了仨個敘利亞平民的轟炸,讓如此之多的質疑俄羅斯的聲音突然爆發,實在想不出究竟是認識不足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敘利亞問題的爆發,包括很多世界地緣動蕩問題的爆發,都是有一個過程的。敘利亞博弈的變化,已經基本明確的走過了七年動蕩和戰亂。
俄羅斯在整個敘利亞博弈的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戰略作用;拋開俄羅斯自己的利益,單說現在,美國企圖搞掉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從而主導敘利亞控制權,接下來將目標指向伊朗,進一步實現對能源重地中東的整個控制權,其戰略目的是因為誰而基本面臨失敗呢?
當然是俄羅斯和背後的中國。
巨大的戰略作用基本實現,美國的驚天的戰略圖謀基本失敗,怎麼又因為一次性打擊,現在正在整個世界範疇內炒成一團的打擊,而忽略呢?
總的來講,用歷史現實的條件做分析俄羅斯中東博弈的基礎,看到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巨大的作用,以及展望中俄伊對中東地區的未來戰略的成功,都不能用刻舟求劍和一葉障目的方式,繼續「黑化」俄羅斯了。
就如同在紛繁複雜的半島局勢和朝核問題上,摻雜著相當複雜的意態鬥爭的朝鮮問題上,如何真正的把握事物的本質,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保持自己的戰略定力,同時認清敵人的戰略企圖和朋友的戰略困境,這才是我們大中華用巨大的戰略智慧崛起於世界東方應該做的。
情同此理,我們在中東的博弈後台,支撐俄羅斯的前台博弈,更需要這一些基本判斷。
經過了第一輪蠻橫的吆喝得很響的空襲敘利亞之後,我們再來自信觀察和深入分析,當前圍繞敘利亞展開的中東和世界大博弈。我們看各方的博弈變化:
·美國黑莉告訴我們美國的階段性意圖。
據俄羅斯衛星網4月16日報道,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妮基·黑莉稱,不達自己的既定目標,美國就不會從敘利亞撤軍。
黑莉解釋稱,「直到我們確信完成了所有任務才會離開」。這些任務中包括打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確認化學武器不會對美國構成威脅、對伊朗的行為實施監視。此前美國政府稱,他們在敘利亞的目標只是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阿盟的變化。
人民網沙烏地阿拉伯宰赫蘭4月16日電,阿拉伯國家領導人15日呼籲國際社會對據稱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事件展開獨立調查。
·敘利亞總統的態度表示,敘利亞重建。
俄羅斯國家杜馬與敘利亞議會聯絡小組負責人德米特里·薩布林向媒體表示,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在會見俄羅斯代表團時表示,敘利亞經濟重建需要10-15年和4000億美元。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15日報道,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會見了俄羅斯代表團。德米特里·薩布林援引阿薩德的話說:「基礎設施重建將需要至少4000億美元,10到15年時間。」
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成員謝爾蓋·熱烈茲尼亞克表示,敘利亞總統阿薩德非常積極評價了俄羅斯武器,並指出其優於西方武器。
·國際社會呼籲公正調查「化武襲擊」事件。
英國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賓說,英國在採取軍事行動前應尋求議會批准,這次軍事行動「合法性存疑」,有可能使敘利亞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英國自由民主黨領袖凱布爾發表聲明,稱英首相「本可以、也應該在此次行動前尋求英國議會批准」。
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14日發表聲明,稱美英法軍事打擊敘利亞是「犯罪行為」。伊朗總統魯哈尼當天說,美英法對敘利亞發動軍事打擊將導致該地區進一步「毀滅」。
古巴外交部14日發表聲明說,這是美國以敘利亞政府對平民使用化學武器為借口,在聯合國安理會框架外採取的「單方面」措施,違反《聯合國憲章》。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14日強烈譴責美英法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並稱這是「犯罪行為」。他說,美國及其盟國的行為完全背棄了國際法,「是恐怖主義行為」。
另據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14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聯合軍事行動已執行,並表示「任務已完成」。法國外長勒德里昂14日晚些時候說,軍事行動的目的已經達到,法國願意與各方展開對話。
科威特常駐聯合國代表14日呼籲成立一個獨立、中立、專業的新機制,以調查在敘利亞發生的「化武襲擊」事件。
阿爾及利亞總理烏葉海亞14日表示,希望成立國際調查小組對敘利亞「化武襲擊」事件進行調查,政治解決敘利亞危機。他認為,使用武力只會加深中東地區的矛盾衝突,西方國家對敘的軍事打擊會使中東局勢進一步複雜。
秘魯總統比斯卡拉14日說,秘魯主張尋求在聯合國框架內建立尋找解決辦法的政治機制。秘魯外交部當日發布公報,支持聯合國秘書長進行斡旋,推動向敘利亞派遣禁止化學武器組織調查團,呼籲有關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危及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行動升級。
巴西外長努內斯14日說,巴西對有關國家針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表示擔憂,巴西政府認為敘利亞人民應該通過政治協商解決有關問題。
愛沙尼亞和希臘外交部14日分別發表聲明,支持在聯合國領導下,通過政治途徑永久解決敘利亞衝突,並呼籲國際社會「致力於為敘利亞問題找到政治和持久的解決方案」。
阿根廷總統馬克里14日也表示,希望國際社會採取行動維護世界和平和安全,用對話解決分歧。(下方高能!關注雪夢刀點擊下方二維碼!)
·俄羅斯的表現。
在美英法強勢空襲之後,俄羅斯開始行動了,正如其高官所言,不會坐視不理。據白羅斯國家通訊社4月14日報道稱,集安組織在官方網站上發布聲明稱,鑒於敘利亞形勢,應俄羅斯聯邦倡議今天召開集安組織常設理事會緊急會議,秘書長尤里·哈恰圖羅夫將出席會議。目前集安組織成員國有俄羅斯、哈薩克、白羅斯、亞美尼亞、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
·中國的表現。
中國開放南海自貿區大建設,要將南海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中國拒簽澳大利亞總理訪華。
中國外長訪問日本。
中國擬引入外資鐵礦石期貨投資。
中國強調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
上述內容,簡單囊括了部分圍繞敘利亞被美英法打擊之後的國際博弈變化;從中我們能夠看到:
首先,美國不會無限放大敘利亞戰爭動作。不排除美國副總統彭斯宣稱的那樣,要「二次打擊」而且已經準備妥當;但是美國在敘利亞,很難發起對敘利亞的全面攻勢。美國的戰術目的無他,一個是「賴」著不走了,至少現在是推翻了特朗普的撤兵;一個是警告各方不要動美國曼比季在內的軍事力量,包括土耳其;一個是警告俄羅斯和敘利亞,美國的敘利亞存在;一個是已經發出了對付伊朗的信號。
為何如此判斷?我們看美英法的打擊邏輯,這是美國的敘利亞存在包括反政府武裝力量在內,已經逐漸對抗不了俄敘;同時,西太中國美國迎頭碰到了中國的強硬,包括貿易和台海問題。而中國的經濟大戰略,對美國石油美元的本質衝擊,雖然現在還在萌芽,但是世界範疇內的貨幣起義已經就要星火燎原了。
用化武為借口,撕下普世的麵皮,撕裂敘利亞博弈的口子,為了下一步對伊朗這個重點下手做準備。這就是美國意圖。
其次,俄羅斯不直接對抗美英法的打擊敘利亞,但是做好了深度博弈的準備。美英法的打擊,是沖著俄羅斯小弟敘利亞而來。由於俄羅斯實質存在,美英法的打擊又不能肆無忌憚,所以我們看第一輪打擊,死亡人數據說是零。法國馬克龍自擺烏龍,宣稱已經通知了俄羅斯。
東古塔地區的反政府力量,沒有在美英法的支持下獲得重生;國際社會在打擊之後的幾天之後,終於反映了最合適的態度。包括伊朗,委內瑞拉,古巴,黎巴嫩,阿爾及利亞等國家的支持態度,包括阿盟等國家的傾向於調查化武的態度,這些變化深刻說明美英法的踐踏國際法單邊戰爭行為是不得人心的。
巴沙爾稱讚俄羅斯的武器,強調重建,這是依靠俄羅斯,用重新建設國家這種聲明來告訴世界,敘利亞和平的到來和重要性。反襯美英法的戰爭的邪惡,也是巴沙爾的以進為退。試想,美英法的導彈打擊還會來不能確定,這個時刻重建,可行嗎?!
俄羅斯充分利用心理戰術,外交動作,國際反戰爭的合力,意圖在敘利亞的未來博弈中掌控主動。總的來講,俄羅斯的軍事部署應該更加縝密,未來美英法的軍事動作,一旦繼續會承受比第一輪打擊時更加危險的戰爭成本。
再次,中國的發展,讓美英法打擊敘利亞的動作成為戰術敗筆。當前的大博弈,本質上中國和美國的博弈,是中國全方位發展構建國際新秩序,對美國全方位霸權的挑戰。
美國的貿易大戰進入窗口期,未來如何發展有待觀察;但是美國顯然在強硬的中國面前失去了撕開貿易戰的勇氣,美國的國力已經不能承受和中國經濟對決。
制約中國的地緣策略呢?台海,顯然中國做好了勇敢者博弈的底線劃設,用台海來制約中國只能促使更早的中國國家統一。
地緣控制力鬆動,是美國自特朗普執政之後明顯的徵兆;只不過是由於這個資本的壞孩子用強硬和虛張聲勢,暫時掩蓋了美國的虛弱。
隨著中國的發展,俄羅斯中東博弈,美國國內問題的發酵,未來的世界,美國的話語霸權和地緣控制霸權,將會越來越弱。
第四,其他國家的博弈變化。土耳其的變化,正在顯示左右的搖擺,這個搖擺的幅度並沒有達到,讓美國徹底掌控和讓俄羅斯徹底決裂的程度。更多意義上,土耳其是在觀察美俄鬥法的風向,選擇自己的要價而已。本質上,個人認為土耳其並沒有選擇絕對的站隊,而是在等到更好的利益。
日本正在和中國試圖溝通,尤其是經貿往來。安倍的醜聞發酵,日本公布731部隊的實名名單,這些變化依舊是日本在經濟一方面,軍事一方面,既不和中國決裂,又藉助美國的軍事支持的表現。一個國家,從經濟和軍事兩個方面來與地區博弈主角中美同時打交道,既是日本的作為也是當前世界的一個表現方式。
澳大利亞的現政權正在失去中國的耐心,拒簽總理訪華的簽證已經說明中國不再客氣。
金三帥剛剛觀看和欣賞了中國歌舞團的舞台劇《紅色娘子軍》,半島問題正在中國的力撐之下,走一步看一步的靠近和平。
印度的「無頭」火車和日本新幹線的沒動靜,說明印度離開中國的經濟大戰略,並不能滿足其國家需求。更有意思的是,美國還沒有啟動對中國的匯率大棒子,先拿印度開刀。這說明美國急需補血,已經到了飢不擇食的階段。而美國試圖啟動的印太,好像也沒什麼戲了。
博鰲論壇的金融和汽車行業大開放,對資本和汽車強國德日的吸引作用明顯;上海正在構建和英國的金融蜜月,未來的倫敦——上海模式,將和華爾街分庭抗禮;美國想玩金融,只能三巨頭了;雄安開啟內陸發展模式,海南打造輻射整個東南亞的自貿區,未來的世界貿易,將會發現南海和西太明珠——中國海南。
原油期貨,鐵礦石期貨,資本市場,人民幣國際化,正在逐步推進;此時此刻,美國正鏖戰在敘利亞和中東,不得不說,天時和地利,都不如人和。
怎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抓主要矛盾和主要問題?在民族發展與崛起的路上,誰是我們的敵人?怎麼正確認識歷史和現實,怎麼評價俄羅斯的中東博弈?
想起來一個故事,兩個獵人,揪著餓狼的兩個幼崽的耳朵,在兩顆高樹上;狼跑到東頭的時候,揪西邊的狼崽子耳朵,狼跑到西頭的時候,東邊的狼崽子就開始叫喚。
形象的故事說明了美國的世界大博弈戰略正在面臨東西不能兼顧,同時東西都決勝不了的囧境。
本文完。還是強調一下,正確認識事物,千萬不要用自己的主觀來代替客觀事物的發展,也不要用自己的片面,來認識全面。
雪夢刀於4月17日正午。感謝支持,多多轉發!(小賞下方二維碼!)
推薦閱讀:
※別被 「戰鬥民族」 的彪悍騙了, 旅途中的俄羅斯萌你一臉血
※莫洛夫:中國和俄羅斯為何有很多共同命運?
※俄羅斯真不在乎歐美聯合制裁?
※美國衛星飛到俄羅斯上空搞偵察,中俄一舉動讓美專家完全不敢相信
※俄羅斯美女來中國相親,不要聘禮車房,但男人卻無法忍受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