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保健就是養生

養生即保養身心,通俗地說,就是保健。

養生就是保健,也有養生保健之說。養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歷來都受到人們的重視。

我國傳統醫藥學文獻以及文學、歷史、哲學和儒家、道家、佛家等眾多非醫藥學典籍中都對「養生」有很多議論:有的稱「養生」為攝生、厚生、遵生以及衛生,也有的稱它為道生、保生、頤生以及頤養……其主旨都是在告訴人們應該順應自然規律以保養身心,達到健康增壽的目的。

養生包羅萬象,眾說紛紜,傳統養生流派也非常多,大體有:道家主張天人合一、清靜無為;儒家重視實用性、理性和自強不息;佛家推崇禪定、推拿、素食和飲茶;雜家注重動靜結合。

養生包括養生之道與養生之術。養生之道並不等同於養生之術:養生之道指的是養生的理論;養生之術指的是養生的方法。

古代的養生之道,幾乎涵蓋了醫藥、飲食、宗教、民俗以及武術等各方面的養生理論,內容極其龐雜,但具體不外乎以下4點:

1.順應自然。講求天人合一,重視人與自然和社會的和諧統一。正如《內經》上主張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老子·道德經》稱「道法自然」,就是指的要順應自然規律。

2.形神兼養。一方面要注重形體養護,另一方面更要重視精神心理方面的調攝。正所謂「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3.動靜結合。主張「動則生陽」,也主張「動中取靜」、「不妄作勞」。

4.審因施養。主張「審因施養」和「辨證施養」,即不拘泥於一法一式,而要因時、因地、因人施用不同的養生方法。

古代養生之術則要求在養生之道的指導下施行,內容包含以下7個方面:

1.神養。包括精神心理調養、情趣愛好調養和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其中涉及的內容以中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居多。

2.行為養。包括衣、食、住、行以及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為的調養。

3.氣養。主要是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內容涉及中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武術文化等方面。

4.形養。主要包括形體鍛煉和體育健身等活動。主要是融合了醫學文化和武術文化的內容。

5.食養。為中醫養生之術的主要內容之一,應用範圍比較廣泛,適應人群也比較多。主要內容為養生食品的選配、調製與應用,以及飲食方法與節制等。涉及到醫、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

6.葯養。以養生藥劑的選配調製為主要內容。其製劑多為純天然食性植物葯;其製法一般是粗加工調劑;其劑型也多為與食品相融合。所以,中醫學界常有「葯膳」的說法。

7.術養。利用按摩、推拿、針灸、沐浴、熨燙、磁吸、器物刺激等療法進行養生。主要涉及醫藥文化,是上述養生之術以外的一種非食非葯養生方法。

不得不提及的是,古代養生的特點就是要強調在養生之道和養生之術基礎之上的「因人施養」,在群體中並不強求統一性。例如,甲需要養護形體;乙需要著重調理飲食;而丙則需要著重調適精神等,如果我們對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要求他們加強形體鍛煉或一律改變某種飲食結構就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養生需要了。

現代養生在理論上主張自我保健。

現代養生在繼承古代養生諸多精華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實際,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開放的、不斷完善的體系。關於養生的書籍也是琳琅滿目。概括起來,現代養生大致包括如下範疇:心理養生、行為養生、環境養生、運動養生以及飲食養生等。

現代養生在理論上主張自我保健。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健康應該由四個元素組成:父母遺傳佔15%;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各佔10%及7%,共17%;醫療條件佔8%;個人生活方式佔60%。前兩項為不可控因素,共佔32%;在可控因素的68%中,個人的生活方式因素佔60%,即接近可控因素的九成。因此,健康的鑰匙掌握在您自己的手裡,要想健康長壽,九成靠自己。

現代養生方法主張較多,不能盡數。流傳最廣的主張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也就是健康生活的四大基石。

養心將成為21世紀的健康主題。養心就是養生。

所謂養心,就是從精神上保持一種良好的狀態,從而有效保障機體功能的正常發揮,以求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之目的。

我國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之一、著名文學家、養生學家嵇康在《答向子期難養生論》中指出:「養生有五難,名利不滅此一難也;喜怒不除此二難也;聲色不去此三難也;滋味不絕此四難也;神慮轉發此五難也。」「五者無於胸中,則信順日濟,玄德日全,不祈喜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大理之所效也。」這裡提及的養生五難,屬於心理方面的有四難,也就是說,幾乎全部都與心理有關。

可見,古代養生學家談養生保健就是以心理保健為主,對心理保健的重要作用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

有人說,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而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所以,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也就是說,在中醫看來,養心是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生的核心和關鍵。

現代養生提倡自我保健,心身並養,但更注重養心。在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的健康構成元素中,個人生活方式佔60%,接近可控因素的九成。針對個人生活方式占的60%,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先生說:「在這60%當中,膳食佔30%,心理佔30%。對待這30%的心理因素,我們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呢?然而,對健康起最關鍵作用的,恰恰是心理。」所以說,健康取決於心理健康。

著名作家蘇叔陽認為,健康就是和諧,包括兩種和諧,一是心理和諧,二是生理和諧。首先要心理和諧。心胸寬廣了,心理就容易平衡;心理平衡了,生理就穩定;生理穩定後,病就沒有了,即使偶爾生病,恢復起來也很快。也就是說,心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石。

有專家預計:養心將成為21世紀的健康主題。很多養生大師都認為,過度的心理壓力是疾病的根源。人要健康,最為關鍵的是心理健康,甚至可以說,養心就是養生。正因為如此,洪昭光先生說:「說得更嚴肅一些,其實一個人的一切就取決於心態,心態一變,整個世界就會在你眼中發生徹底的改變。換個角度想問題,你會覺得世界太美了,生活多麼美好,多麼值得你去創造、去欣賞、去享受。」所以說,誰能保持心態平衡就等於擁有了健康的金鑰匙。

如何舒緩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促進身心健康呢?答案就在於養心。現代社會,壓力形形色色,無處不在。社會大眾主要面臨三大壓力:學習壓力、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隨著壓力的增大,養心在養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信息更新速度之快,已經超出了人類所經歷過的任何一個時代。在這種形勢下,為了自己的工作,也為了不落後於時代,終身學習已經成為了必然。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競爭異常激烈,企業對員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高學歷,還要有相當的工作經驗,在這種情況下,求職難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即便是目前有了工作,許多人也時時面臨著下崗的威脅。也正是因為如此,相當多的人根本沒有機會做他們專業對口的工作,只能是找著工作就做,選擇的餘地很小。

有相關領域專家指出,整個就業人群中有將近50%在工作中並不愉快,90%的人正在從事與他們生活目標關係不大的工作,而且還在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前所未有的巨大工作壓力正在威脅著都市白領一族的健康。相關調查表明,85%的白領人士擔心失業,認為自己的職業不穩定,缺乏職業安全感、歸屬感,時時對可能出現的失敗感到緊張、憂慮。

社會在發展,人口在增長,我們不得不面對快節奏生活帶來的一系列難題,諸如住房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污染以及撫養子女、贍養老人、支付醫療保險等等。現實生活中,很難避免種種利益衝突,人際關係也因此變得越發複雜,情感交流也在日益減少。即使遇到了挫折和困難,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地方宣洩。生活的多變給人們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增加了情感受挫機會。很多人經常無奈地感嘆,物質條件好了,精神壓力也大了,開心一笑竟然也變成了一種奢求。心理學專家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感受,是因為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中,人們的心理壓力過大,而心理承受能力卻非常有限。

各種壓力給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都帶來了諸多不良反應。常見生理方面的不良反應有頭疼、頸痛、背痛、疲勞、失眠、食欲不振以及消化不良等。常見心理方面的不良反應有緊張、焦慮、憤怒、悲觀、厭世、玩世不恭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更為嚴重的甚至可能表現出抑鬱症徵兆,孤僻、絕望,以至於想自殺。壓力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但不得不承認,任其日積月累會造成心理障礙和生理機能失調,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從某種意義上說,壓力正在吞噬著人們的幸福生活。

壓力無處不在。既然無法逃避壓力,那我們就一定要學會與壓力相處。如何舒緩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促進身心健康呢?答案就在於養心。學習養心理論,掌握養心技巧,積極投身養心實踐,適度轉移和釋放壓力,是目前最為有效的養生之道。

文章摘自《健康是想出來的》

三、養心,您準備好了嗎

養心不難,樹立正確觀念,掌握養心技巧是關鍵。

經過前面的討論,我們已經知道養心的重要性了。此時的您,可能已經十分迫切地想知道怎樣養心了吧?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先來看看,為了養心,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

選擇本書,您就已經完成了準備工作的第一步。讀完開篇語和第一篇,樹立心境決定健康的觀念,您就完成了準備工作的第二步。

您現在所需要做的,其實已經很簡單了,花上一點時間,繼續讀下去,深刻理解不良心境是健康的大敵,體會並實踐本書教給您的駕馭心境的技巧,最好有朋友一起討論,在討論中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養心之道。相信,不久的將來,您也會成為養心高手。因為養心不難,樹立正確觀念,掌握養心技巧是關鍵。

您,準備好了嗎?讓我們開始吧!

第二篇 不良心境是健康的大敵

不良心境是健康的毒草,會導致諸多心理障礙與心身疾病,一定要經常注意調適自己的心境,這對維護健康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健康靠自己,良好心境關乎一生的健康與幸福。學會駕馭心境,別讓不良心境害了自己。

第一章

第一章重新審視您的健康

健康不僅僅是身體沒有病,還應當包括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也就是說,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必須包括心理健康。在強調健康是生物學因素與心理社會因素交互作用的動態整體的概念的同時,也應當強調心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石的觀念。

一、健康新概念

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必須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石。

人人都想要健康,但怎樣才能算是健康呢?很多人對此並不十分清楚。過去人們都認為,身體沒有生病就是健康,這種認識是非常膚淺的。那麼健康到底是什麼呢?常言道,體壯曰健,心怡曰康。所謂健康,就是既要身體好,也要心情好。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健康不僅僅是身體沒有病,還應當包括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也就是說,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必須包括心理健康。

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在分子生物學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開發了大量的生物新技術。科學家在這些成就的基礎上,廣泛應用生物新技術,使得腦科學的研究不斷深入。結果在神經細胞膜、受體、信號蛋白和生物酶等分子水平找到了心理紊亂的生理生化基礎,證實不良心理因素不僅僅導致心理疾病,也會導致生理疾病,也就是所謂的身心疾病。與此同時,社會醫學,特別是人類學、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實踐和研究也提示,心理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應當得到更多的重視。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的進步,特別是生物醫學的飛速發展,軀體的感染損傷醫治已經變得相對容易,問題也越來越少。與此同時,心理問題和社會適應問題卻與日俱增,而且也日益嚴重。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類自然壽命應當比現在的實際壽命更長,可達120~150歲。但因為疾病、創傷或心理、社會等有礙健康的不良因素影響,人們沒有能達到預期壽命而過早死亡。從疾病譜的演變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惡性腫瘤、心臟病以及腦血管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這些疾病都屬於心身疾病,而且也都表現出慢性遷延的過程。在這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不良情緒、吸煙、酗酒、飲食過度、睡眠和休息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佔到病因的50%以上。而在這50%中,不良情緒又是最重要的因素。由此看來,要降低這些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必須對心理健康給予足夠的重視。

衡量一個人是否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呢?標準很多,但是最為權威的當數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標準。世界衛生組織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的10條標準是:

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向上,樂於承擔任務而不挑剔,責任心強;

3.善於休息,睡眠好,食慾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5.對感冒等一般傳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體重適當,身材勻稱,頭、臂、腿等各部位動作協調;

7.眼睛明亮有神,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化膿現象;

9.頭髮有光澤;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

可以說,心理健康對這10條均會產生影響。當然,這10條標準是對一般人而言,對不同年齡的人應有所差異,不能等同要求。

大量研究表明:人的心境的變化,不僅對心理功能造成影響,同時也通過植物神經系統和神經內分泌系統,影響人體免疫、代謝和內分泌機能,從而對心身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後,乃至於對腫瘤等惡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後造成影響。總之,在強調健康是生物學因素與心理社會因素交互作用的動態的整體性概念的同時,也應當強調心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石的觀念。

衡量心理健康有10條標準。判定心理健康有5個要點。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衡量心理健康的標準又是什麼呢?提法也很多。在這裡,我們把制定得比較具體的標準列舉出來,供您參考。判斷心理健康的標準也有10條: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並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出恰當、合理的評估;

3.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和理想;

4.與現實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

5.能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總結的能力;

7.能夠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8.能夠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9.在不損害集體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10.能適當滿足個人的基本需要,但一定是在不違反社會道德規範的原則下。

此外,也有學者綜合國內外心理學專家對心理健康標準的研究結果,總結出了判定心理健康的5個要點:

1.沒有感覺和知覺方面的障礙,思維正常,記憶良好。也就是說,對事物的感知比較客觀、準確,不發生視覺、聽覺以及觸覺等方面的錯覺和虛幻感;在回答問題時,能夠應答自如;在分析問題時,條理分明,邏輯清晰;在說話做事時,言語有度、思維連貫,無強迫性思維和無端的敵意;在回憶往事時,記憶清晰,沒有異常的遺忘。

2.沒有情緒和意志方面的障礙。也就是說,積極的情緒多於消極的情緒,沒有感覺過度壓抑、緊張、焦慮和恐懼,也沒有無端的興奮和激動,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能正確評價自己和外界的事物,做事不盲目、不衝動;意志力堅強,對外界事物的較強烈刺激有抵禦能力,有正確的睡眠和飲食規律,也有正確的學習和工作態度。

3.沒有人際關係方面的障礙。樂於幫助他人,也願意接受他人的幫助;與家人能和睦相處,保持情感上的融洽;與新老朋友都能保持良好的溝通,與人為善,不求全責備,不過分要求於人。

4.沒有社會認知方面的障礙。對社會認識正確,與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基本態度保持一致。

5.沒有行為方面的障礙。沒有過於壓迫或衝動的意向,沒有傷害自身和他人的企圖,對事物沒有破壞衝動。另外,能堅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學習和娛樂等活動。在各種場合的行為符合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許多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都給出了心理健康的具體標準,儘管這些標準的提出都是基於各自的研究角度,但這些標準卻都不約而同地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基本正常」,也就是一個人在認識問題、邏輯思維、說話辦事、人際交往等方面都處於基本正常的狀態之中。只要不偏離「基本正常」這條軌道,那麼,他的心理健康就算是達標的。

二、您處於亞健康狀態嗎

亞健康狀態是介乎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

錢某,男,29歲,研究生畢業後到某研究所工作。對工作環境和人際關係等都不滿意,很快就對工作喪失了興趣,繼而心煩、胸悶、多汗、倦怠無力、失眠。半年後,食量減少,體重下降5公斤。到醫院檢查,沒有發現異常問題。

趙某,女,56歲。高級工程師。55歲退休後極不適應。雖然生活條件非常優越,家庭也和睦,但總是高興不起來,有莫名的失落感。隨之出現失眠、煩躁的狀況,每天早晨四時到五時出汗不止。到醫院檢查,也沒有發現異常問題。

可以說,錢某和趙某的情況在我們周圍並不少見。按照判定健康的標準,他們肯定稱不上完全健康。但是,醫院檢查卻並未發現問題。因此,他們的狀況介乎於健康和疾病之間。從專業角度講,他們處於亞健康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全球性調查的結果顯示,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僅有5%,經醫生檢查、診斷有病的人也只佔20%,處於健康和患病之間的過渡狀態的人佔75%,世界衛生組織稱這種過渡狀態為「第三狀態」,也就是所謂的「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狀態已經成為國際上醫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它的特徵是體虛睏乏、容易疲勞、失眠、休息質量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同時,在醫院經過全面系統的檢查找不到肯定的病因所在。

亞健康狀態泛指從健康到疾病之間的中間狀態,包含的範圍很廣。與健康緊緊相鄰的狀態可稱作輕度心身失調,主要表現為失眠、疲勞、胃口差、情緒不穩定等,但是這些失調都比較輕微,比較容易恢復。處於這種狀態的人約佔人群的25%~28%。如果這種失調向與疾病相鄰的方向持續發展,則會進入亞臨床狀態。此時,已經呈現出發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傾向,潛伏著向某種疾病發展的高度可能。在人群中,處於這類狀態的人數超過1/3,而且在40歲以上人群中的比例陡增。他們的表現呈現出明顯的多樣化,可歸納為活力減退、反應能力減退和適應能力減退等三個方面。

如果您有這些表現,您就需要留意了。

亞健康狀態的常見表現有:睡眠不良,容易失眠;頭腦不清,思想渙散,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心煩意亂,易發脾氣;渾身乏力,容易疲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眩暈,起立時眼發黑,耳鳴;眼睛疲勞,視力下降,眼睛乾燥易流淚;面色蒼白、晦暗;皮膚乾燥、缺乏彈性;易便秘,易感冒或感染其他病毒、細菌;易口腔潰瘍,經常咽喉疼痛、發炎;肩頸僵硬,手掌發粘,手足發涼、麻木。

如果您有上述這些表現,您就需要留意了。測量亞健康狀態的量表很多。第四篇附錄一是一個簡單易用的亞健康自評表,供大家參考。

亞健康可以分為三類。

亞健康可以分為軀體性亞健康、心理性亞健康以及社交性亞健康等三類。

1.軀體性亞健康。以頭疼頭暈、兩眼乾澀、胸悶氣短、心慌、疲倦乏力、少氣懶言、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及胸脅脹滿等為主要癥狀,但是在醫院檢查項目中又不能發現異常指標。導致軀體性亞健康的主要原因是長期勞累過度,不能及時解除疲勞、緩解壓力,最終積勞成疾甚至導致死亡。

2.心理性亞健康。以情緒低落、抑鬱寡歡、脾氣急躁、緊張易怒、焦慮不安、心中懊悔、睡眠不佳、記憶力減退、興趣愛好減少及精力下降等為主要癥狀。其中最為常見的癥狀是焦慮,一旦持續存在,就很難解脫和控制自我,從而進入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階段,甚至誘發軀體疾患。在上班的特定環境中,由於工作不理想,心理壓抑和緊張逐漸加劇,導致煩躁頻生,稱為職業性煩躁。職業性煩躁所產生的負面情緒會藉由影響精神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進而影響全身,導致免疫水平下降,抗病力減弱,內分泌失調,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3.社交性亞健康。以孤獨、冷漠、自卑、猜疑、自閉、虛榮及驕傲等為主要表現。現代人際交往包括社會交往、同事人際關係、家庭人際關係、鄰里關係以及社區人際關係等。人際交往離不開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道德水準。現代人之間的情感溝通越來越少,這也是現代人患心理障礙和心理疾患人數眾多的原因。

造成亞健康狀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口數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呈上升的趨勢。日本公共衛生研究所的一項最新調研結果表明,在日本,長期(半年以上)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口數佔總人口的35%。

據相關權威機構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亞健康人群發生率在45%~70%之間,發生年齡主要在35~60歲之間。人群分布特點為:中年知識分子、以從事腦力勞動為主的白領人士、領導幹部、企業家、影視明星是亞健康高發的人群,老年人亞健康問題複雜多樣,特定職業人員的亞健康問題突出,就連青少年的亞健康問題都令人非常擔憂。

造成亞健康狀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結起來,主要包括以下4個方面:

1.過度緊張、壓力過大。長期的緊張和壓力會影響大腦功能,導致大腦疲勞和認知功能下降;影響胃腸功能,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影響心血管功能,導致血壓升高、動脈硬化,促使心血管病變的發生;影響免疫功能,造成免疫力下降,增加發生惡性腫瘤和感染的機會;破壞生物鐘,影響睡眠質量。

2.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

3.環境污染。如水源和空氣污染、微波、電磁波、雜訊及其他化學、物理因素污染。

4.生活方式和習慣不良。如高鹽、高脂和高熱量飲食,大量吸煙和飲酒以及久坐不運動等。

要實行「預防性健康策略」,就是要重點防治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狀態到底有哪些危害呢?歸結起來,主要有5大危害:

1.亞健康是大多數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病前狀態,大多數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均是從亞健康人群轉入的。

2.亞健康狀態明顯影響學習、工作效率和

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特殊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業人員和競技體育人員等。

3.心理亞健康極易導致精神心理疾病,甚至會導致自殺和家庭傷害的發生。

4.多數亞健康狀態與生物鐘紊亂構成因果關係,直接影響睡眠質量,加重身心疲勞。

5.嚴重亞健康可明顯影響壽命,造成早病和早殘,甚至會導致英年早逝。

亞健康狀態實際上已經在警告人們,如果不加以重視,疾病就會接踵而來。最近,世界衛生組織提出,要實行「預防性健康策略」,就是要重點防治亞健康狀態。那麼,我們怎樣知道自己是否處於亞健康狀態呢?有兩種方法,即常見表現和量表測試。

對我們來說,到底應該如何預防亞健康呢?有5大原則:第一,調整心態,這是預防亞健康最重要的原則;第二,調節生物鐘;第三,適當運動;第四,充分休息;第五,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三、別讓不良心境害了您

心境對健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導致亞健康的主要原因多與社會壓力和心理壓力有關。社會壓力和心理壓力常常導致不良心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與生活實踐都表明,積極良好的心境有利於身體健康,而消極不良的心境則會對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古人曰:「憂則傷身,樂則長壽」,也就是說,憂鬱或憂愁的心境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愉悅或歡快的心境則會令人健康長壽。可見,心境對健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生理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情緒的變化會引起明顯的生理變化。人在發怒的時候,心跳會加快,常常可以達到120~160次/分;血壓也會上升,收縮壓可從正常的120mmHg上升到200mmHg以上;呼吸會加速,每分鐘可達40~50次。人在震驚或恐懼時,呼吸會變得強烈而短促,甚至會出現中斷的情形;心跳加速,每分鐘可達120次;血壓也會隨之上升。人在焦慮、憂鬱時,胃腸蠕動會減弱,消化液的分泌會減少。

生物學實驗和臨床實踐證明,抑鬱、煩惱、發怒等消極不良的心境往往引起或激發某些疾病的發生。例如,過分抑鬱或恐懼,會導致高血壓、胃潰瘍等多種疾病。更為重要的是,消極不良的心境會影響機體的免疫系統,會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從而容易引起癌症或其他疾病。

人體大約有60兆個細胞,其中每天都有20多個細胞發生突變,一個人的免疫系統功能如果正常,肌體就能夠依靠自身的力量吞噬掉那些發生突變的細胞,這樣就能有效避免突變細胞進一步增殖,從而避免癌症的發生。相反,當消極不良的心境導致免疫能力低下時,突變的細胞就不能被及時清除,從而生存下來不斷增殖,久而久之,癌症就發生了。臨床上有許多癌症患者在發病前大多都曾經有持續較長時間的消極情緒,或者曾遭受過重大的情緒挫折。

科學研究表明,積極良好的心境可以增進身體健康,延年益壽。因為積極良好的心境,如愉快、歡樂等可以引起心臟輸出量增加,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使人精神振作,大腦工作能力增強,對健康有好處。俗語說,「笑一笑,十年少」。據研究,笑對多種生理功能有促進作用。大笑一次,身體內的橫膈膜一般可以蠕動18次左右,而小笑的蠕動次數會略少一些。笑還可以放鬆肌肉。臨床觀察發現,很多疼痛是因為肌肉緊張造成的,大笑可以降低或緩和肌肉的緊張程度,從而減輕或消除疼痛。

不良心境是健康的毒草。學會駕馭心境,別讓不良心境害了您。

心境是心理活動的核心,對身心健康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學會自覺地調節和控制心境,對維護健康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我們大多數人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無論做什麼事都會帶有一定的情感色彩,都會處於某種良好的或不良的心境下:當考試取得好成績時、升職或加薪時,我們會感到愉悅;當失去珍視之物時,會感到惋惜;如果追求目標反覆受阻而不能達成時,就會感到悲觀失望甚至怒不可遏等。在這些心境下的情緒活動,都會在體內引發一系列的生理變化。

現代人常常因工作擔子重,精神壓力大而處於某種緊張狀態,持續的心理緊張和心理衝突會惡化心境,造成精神上的疲勞,使工作效率降低,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不良心境有時會很自然地產生,如果它經常出現而且持續不斷,就會對人產生負面影響。

例如,不良心境對人際關係會造成重要影響。因為人際關係的好壞取決於一個人情緒的表達是否恰當。假如常在他人面前任由負面心境支配,絲毫不加以控制,如亂髮脾氣,久而久之,他人就會把我們視為難以相處的人,甚至把我們列為拒絕往來戶。人際關係受到影響,也會進一步惡化心境,形成惡性循環,危害健康。

不良心境是健康的毒草。值得注意的是,不良心境導致疾病,通常都是由一些無關緊要的情緒波動日積月累造成的結果,所以我們一定要經常注意調適自己的心境。

健康靠自己,良好心境關乎您一生的健康與幸福。學會駕馭心境,別讓不良心境害了您

第二章

不良心境往往導致心理障礙

每個人都有可能遭遇危機情況、特殊生活事件,從而導致不良心境。不良心境一旦長期存在或反覆出現,就會對認知功能造成很明顯的破壞,極有可能就會導致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等心理障礙。

不良心境源於不良刺激。

不良心境源於不良刺激。我們每天都面臨著來自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刺激。面對這些刺激,我們不斷地進行分析、認知與評估,出現正常的喜怒哀樂情緒和忙碌的適應行為。正常範圍內的緊張而活潑的工作與生活節律,有益於我們保持穩定的心境,有益於身心健康。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遭遇危機情況、特殊生活事件,造成一貫性的高度精神緊張或持續的精神緊張狀態,從而導致不良心境,對維持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由於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我們每個人的心境對刺激的敏感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有的人面對刺激,心境波動的程度很小;而面對同等的刺激,另外的人可能發生劇烈的心境變化。在日常生活中,心境和情緒兩個詞語經常混用,而且我們用得最多的也是情緒一詞。由於心境的含義和情緒沒有本質區別,作為一本通俗讀物,不需要進行太過深奧的心理學探討,因此我們也沒有必要嚴格地區分心境和情緒兩個詞。附錄二提供了一個情緒穩定度自測表,可以幫助您了解自己的心境在受到刺激時保持穩定的能力。

不良心境往往導致心理障礙。主要就體現在不良心境對認知功能的破壞上,如恐懼、悲哀、憤怒等,這些都會干擾或抑制認知功能。恐懼情緒越強,對認知活動的破壞就越大。如考試焦慮,考試壓力越大,考砸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來說,中等緊張程度是考試的最佳情緒狀態,過於放鬆或過度緊張都會破壞考生的認知功能,不利於考生髮揮正常水平。當一個人悲哀時,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思維流暢性也會降低,從而嚴重影響他的工作或學習狀態。

不良心境一旦長期存在或反覆出現,就會對認知功能造成很明顯的破壞,可能就會導致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等心理障礙。

是否存在心理障礙,首先要判斷是否存在不良心境。

我們在判斷是否存在心理障礙時,往往首先會判斷是否存在不良心境。心理學家大都從三個方面對心境進行考察:一,在認知層面上的主觀體驗;二,在生理層面上的生理喚醒;三,在表達層面上的外部行為。在評定心境時,主觀體驗、生理喚醒和外部行為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同時存在,並且有一一對應的關係,才能確定真正的心境是什麼。例如,當一個人假裝興奮時,他只有興奮的外部行為,而沒有真正的內在主觀的興奮體驗和生理喚醒,所以也就不能算是有真正的興奮心境。

心境的主觀體驗是大腦的一種感受狀態,也是人的一種自我覺察。人有喜怒哀樂、愛憎懼恨等許多主觀感受,對不同的事物會產生不同的感受。人對自己、對他人、對外在事物都會產生某種態度,如對不幸朋友的同情,對凶暴敵人的仇恨,遇事不順的悲傷,事業成功的歡樂……凡此種種的主觀體驗只有個人內心才能真正意識到或感受到,如我感受到「我很內疚」,我意識到「我很痛苦」,我知道「我很欣慰」等。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在有情緒反應時,一般會伴隨著一定的生理喚醒。如激動時血壓會升高;緊張時心跳會加速;害羞時面部會漲紅;憤怒時會渾身發抖。肌肉緊張、脈搏加快、血壓升高以及體溫變化等生理指數常常是伴隨著不同情緒產生的,是一種內部的生理反應過程。

在情緒產生時,一般還會出現一些外部反應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心境的表達過程。如人在興奮時會手舞足蹈,開心時會開懷大笑,悲傷時可能就會痛哭流涕……伴隨不同情緒出現的這些相應的身體姿態和面部表情就是情緒的外部行為,它經常成為人們判斷和推測某種情緒的外部指標。

我們可以從上述三個方面對自身是否存在不良心境進行判斷,同時也能判斷出不良心境的性質。這是我們判斷心理障礙的前提條件。當然,要確切診斷某種心理障礙,還需要有具體的診斷標準,我們會在各小節中做進一步的討論。

一、 恐懼症

所謂恐懼症,是指對某種特定的客體或處境或與人交往時發生的無理性的、不適當的恐懼感,並且千方百計採取迴避方式以解除這種不安。

常見的恐懼症多表現為對物體、場所及社會交往等方面的恐懼。

恐懼症的表現有多種形式,但常見的恐懼症多表現為對物體、場所以及社會交往等方面的恐懼。恐懼症以恐懼的對象為分類依據。例如,物體恐懼症、場所恐懼症和社交恐懼症等。有統計表明,恐懼症患者佔到心理諮詢門診人數的2%~10%,可見恐懼症並不少見。

您對某些特定物體感到特別恐懼嗎?比如,動物(貓、狗、老鼠、蛇、毛毛蟲、蜘蛛等)、鮮血、尖銳物體、手術台、注射器等。只要對其中一項過分害怕就可能是物體恐懼症了。物體恐懼症也稱作簡單恐懼症。患上簡單恐懼症的人群害怕的對象主要是比較特定的物體。在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是動物恐懼。恐懼症輕者不敢摸,也不敢看那些所恐懼的物體,嚴重的甚至不敢聽到或看到與所恐懼的對象有關的事物。

您是否存在如下表現呢?

1.當進入空曠的廣場、擁擠的公共場所、封閉的環境等一些特殊場所時就會不自主地產生恐懼感;

2.總是擔心在所處場所中,會昏倒,或發作某種病症,或失去控制,或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形而又無法逃離現場;

3.只要一處於恐懼環境之中,就出現害怕出事的感覺,不自主想逃避,如若不能實現,就會頭腦混亂、心慌心跳、呼吸急促、出冷汗、手足發抖、肌肉抽動,甚至昏厥。但一經離開恐懼環境,就可以自行恢復正常。

以上這些就是場所恐懼症的表現。場所恐懼症患者,病情一般是由淺入深。一開始只要身邊有熟悉、可信任的人陪同就可以控制,逐漸發展到任何安全保障都失去作用。嚴重者,恐懼場所還會泛化,導致最終不敢走出家門。

美國有一位保險公司的職員,在觀看了「9?11恐怖事件」的電視節目後,就害怕上班。他擔心自己工作的大樓也會發生類似的情況,雖然他明白這種可能性十分渺小,但還是無法剋制內心的恐懼。每次上班都十分勉強,而且都是憂心如焚,內心非常痛苦與不安。最後,不得不辭職回家。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是在社交場合下感到害羞、尷尬、笨拙、局促不安、怕成為他人恥笑的對象。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劉某17歲手淫之後,感到羞於見人,認為這是骯髒、下流的行為,為此內疚、自責,在學校不敢面對同學,害怕被人發現自己曾有手淫的行為。但是,由於手淫帶來的興奮和快感,總是控制不住想嘗試。另一方面,因手淫而致的自責感和害怕被同學發現的擔憂又使他儘力克制自己不去手淫。就這樣,衝動和對衝動的剋制幾乎每天都發生。在學校不敢和同學交往,不敢正視別人的目光,總是擔心別人會看出他曾有過手淫行為。

手淫給他帶來了一系列困擾,學習成績也在滑坡,他開始變得自卑,逐漸迴避與別人的交往。每逢不得不和別人說話時,總是緊張地直冒汗,當感覺到對方的目光在注視著他時,就更是手足無措,不知道說什麼好。自從手淫以後,他逐漸變得自卑、膽怯、過分敏感,並儘可能地迴避社交。

劉某的情況就是典型的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患者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交或表演場合,有一種顯著且持久的恐懼,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會引起羞辱或難堪。有些患者特別不願意參加聚會,也不願意打電話,甚至連到商店購物都感到窘迫。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對參加聚會或其他會暴露在公共場合的事情都會感到輕微緊張,但這並不會影響到他們出席。真正的社交恐懼症會導致無法承受的恐懼,嚴重患者甚至會長時間地把自己關在家裡,以此孤立自己。

恐懼是一種警告危險和提早防備的信號。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恐懼不斷地刺激著我們。恐懼症的種類也有了明顯的增加。比如,有人擔心可能被隕星砸到自己;有人患了電腦恐懼症,不敢敲鍵盤,擔心會弄壞程序;有人擔心有一天機器人和克隆人會來操縱人類的命運……

有一項調查顯示,某地人們最普遍的恐懼竟然是對地鐵的恐懼。據說,莫斯科就有近10%的人有地鐵恐懼。亞歷山大?波列耶夫是俄羅斯心理分析研究所教授、精神療法醫生,他認為,現今的人類變得越來越不安,最近10年世界上恐懼症的種類幾乎增長了3倍還多,由1996年的300種增至2006年的1030種。

心理學家還指出,患恐懼症的人已大大地「年輕化」,如今30歲前的年輕人極易得這個毛病。智商高的人也易患恐懼症。

恐懼是人的一種很正常的感覺,是一種警告危險和提早防備的信號。例如,我們從高樓上往下看時總是心驚膽戰。有人說,如果沒有這些恐懼的話,人類可能早就不存在了。

人類大腦底部有一個叫做杏仁體的結構,它是大腦中的恐懼中樞,是專管恐懼感和不信任感的區域。人只要感到危險逼近,這個區域就會變得非常活躍,即使想制止也制止不住。一旦這種感覺不再受到約束,發展成為一種持續的恐懼心境,那麼,一般的害怕就會被賦予一種非理性的、不合邏輯的東西。比如說,害怕犯罪團伙這一特定人群,這合乎邏輯,但如果害怕大街上和自己根本沒有利害衝突關係的人群,這就是一種病態了,需要治療。

一般而言,恐懼症的診斷比較容易。但是,對於非專業人士的讀者而言,還是有些困難的。為此,我們在附錄三中給出了一個簡單易用的恐懼自測表,供您參考。

對恐懼症的治療就是要讓患者逐步調適,使自己從恐懼心境中走出來。

對恐懼症的治療其實就是要讓患者逐步調適自己的心境,從恐懼心境中走出來。目前調適恐懼心境最常用的方法是脫敏,也就是一個人逐步學會在容易產生恐懼的情況下讓心靜下來。患者可以隨身帶上一張小卡片,卡片上寫著同醫生一起草擬的2~3個「咒語」,「膽小的人」一看那些「咒語」也就不再膽小。

一定要記住,我們害怕的東西有95%都不會發生。只要我們能穩住自己的內心,就不會再感到害怕。俄羅斯實證心理學中心主任亞歷山大?斯維雅什建議採用如下步驟擺脫恐懼心境。

1.閉上眼睛,在體內找到恐懼的感覺(比如坐汽車出車禍慘死,患上重病等),想像它是什麼樣子。一般來說,這種恐懼的映像都很不雅,往往是一把寒氣十足的刀、一隻蟾蜍、一攤血或其他令人毛骨悚然的東西。找好自己心目中的映像。

2.從內心深處真誠感謝心中這個映像,感謝它對自己未來與安全的警示。在愛意作用下,心中的恐懼便會變成一種能賦予自己信心與寧靜的良好情緒。

3.再將全新的映像固定起來,想像自信心的樣子。自信心將是一個令人賞心悅目和心曠神怡的全新形象,就像一輪初升的紅日,就像一個風平浪靜的港灣。

4.將自己所想像的自信心映像畫在能經常看到的一個物件上,比如筆記本。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就能夠讓自己逐步從恐懼的不良心境中走出來,擺脫恐懼症。

恐懼其實來源於自己的主觀意念,是自己強迫性消極觀念所導致。所以,要消除恐懼,就應該勇敢地面對那些能引起自己恐懼的事物或情景,調節自己的害怕情緒。

另外,當產生第一次持續時間較長、強度較大的恐懼感時,一定要坦然面對現實,及時排解,而不能轉移迴避,否則只能加重心理矛盾,進而加重病情。

二、 焦慮症

所謂焦慮症,是指以發作性或持續性情緒焦慮、緊張和恐懼為主要表現的心理疾病。常伴有頭暈、呼吸困難、胸悶、心悸、口乾、出汗、尿頻、震顫和運動不安等明顯的軀體癥狀,其焦慮、緊張或恐懼的程度與現實情況不符。

焦慮症分為急性焦慮症和慢性焦慮症兩大類。

焦慮症很常見,國外有關報告顯示,一般人口中發病率大約為4%,美國估計正常人群中終身患焦慮症的機率為5%。我國焦慮症發病率大約為7‰。一般來說,焦慮症分為急性焦慮症和慢性焦慮症兩大類。

急性焦慮症又稱為驚恐發作,占焦慮症的43%。

有一名21歲的女大學生,近半年來,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的緊張和恐懼。每天至少發作1~2次,每次發作持續10~20分鐘。發作時心神不定、焦躁不安、心慌、胸悶、氣急,總感覺要大難臨頭,非常痛苦。她的情況後來被診斷為急性焦慮症。

臨床實踐表明,急性焦慮症發作時,表現為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突然出現的恐懼和緊張不安。一般伴有大禍臨頭感、失去控制感、喉部窒息感和死亡來臨感,並出現劇烈的心跳、胸悶、呼吸急促、咽部受阻、站立不穩等癥狀。每次發作持續時間長短不一,短者幾分鐘,長者可達一小時以上,但一般約為15~30分鐘。由於急性焦慮症發作時呼吸急促,並有劇烈的心跳,患者往往都去心臟科就診,但大部分病人心臟檢查發現,除了竇性心動過速之外,一切正常。有的人一生中僅有數次發作,而有的人卻可以反覆發作多次。

慢性焦慮症又被稱為廣泛性焦慮症,占焦慮症的57%。

張某,男,17歲,某高中二年級學生。張某自小學到初中,學習成績一直較好,考入高中後,成績落到中下水平。高中一年級時,在課堂上和老師發生衝突,受到嚴厲批評和冷遇,心裡非常害怕。事後他的母親找老師做了些「工作」,老師就找他談話,表示關心。「我以前認為老師是世界上最神聖的人,現在感覺不過如此,太令人失望了。」張某這樣說。

看到同學中發生的種種矛盾和不良現象,覺得太沒意思,不想和同學交往,人際關係淡漠,同學都說他怪。他漸漸產生了「世上無好人」的不良心態,有被社會遺棄和最終被淘汰的感覺。即使心裡有話也不敢對別人說,偶爾說了,又非常後悔、緊張、苦惱,以致於失眠。

焦慮癥狀已經持續了一年多。面對自身癥狀,他這樣描述自己:「有時莫名其妙地感到緊張、焦慮,四肢發軟。思維停止、坐立不安,感到壓抑,有時想哭,但又哭不出來,為了一件事,會反反覆復地想。」

這是一個典型的慢性焦慮症的案例。慢性焦慮症常與生活緊張、工作重壓、事業受挫、人際關係不良等心理因素有關。常出現心跳、胸悶、氣促、頭昏、眼花、疲乏、震顫等癥狀,睡眠障礙,如入睡困難、做惡夢、易驚醒等,這些一般都是慢性焦慮症的重要特點。這種病人常常就診於內科各系統門診,但查不出陽性器質性病症所在。

對焦慮心境的調適常常需要綜合治療。

焦慮是針對預感到的未來的威脅出現的,與懼怕不同,後者是對客觀存在的某種特殊威脅的反應。正常人的焦慮是人們預期到某種危險或痛苦境遇即將發生時的一種適應反應或為生物學的防禦現象,是一種複雜的綜合情緒。焦慮也可以是所有心理疾病的一種癥狀。病理性焦慮是一種控制不住,沒有明確對象或內容的恐懼,其焦慮的程度與所預料到的威脅很不相符。

一般來說,焦慮症的診斷主要依靠心理學家。但是,我們也可以對自己的狀態進行自評,以大致估計自己的狀態。附錄四提供了一個焦慮自評量表,供您參考。

焦慮是一種複雜的綜合性情緒,長期處於焦慮狀態還有可能引發身體病變,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治療焦慮症,也就是對焦慮心境的調適常常需要綜合治療。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

1.脫敏方法。與恐懼症的治療相同,脫敏方法對於治療焦慮症有同樣良好效果。我們在恐懼症部分所介紹的方法在治療焦慮症的時候同樣適用。此外,有規律地進行鬆弛訓練,如繪畫、種花、聽音樂等,對焦慮症的治療也有較好的療效。

2.支持療法。積極尋求心理學專家的幫助,在心理學家專門營造的指導、勸解、疏導和調整環境中,逐步恢復自己的正常心境。

3.積極尋求家人和朋友在心理、生活上的關懷和幫助,這樣也有助於滿足自己正當的心理需求,維護靜逸的心境。

4.對該疾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消除對該病的神秘感和恐懼感,從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5.催眠療法。通過該療法可以分析產生焦慮的原因,並且能夠改善焦慮、恐懼的情緒及軀體癥狀。但是,該療法一定要在心理治療學家的診所或適當的場所,需要心理治療學家施行。

另外,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也應該特別注意把握焦慮心理的相關防治原則:一,要給自己放鬆的機會,在現實生活中不要把自己逼得太辛苦,要知足常樂,懂得平心靜氣,畢竟絕對完美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二,對生活也要有正確的認識,遇到困難需冷靜,在全面分析後再尋求解決方法;三,要有堅定的信念,相信天無絕人之路,山窮水盡之後必會柳暗花明。

三、 強迫症

強迫症,是指以反覆出現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特徵的心理疾病。

強迫觀念是指刻板形成反覆進入患者意識領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對患者來說,是不必要的或者多餘的,沒有現實意義;患者意識到這些都僅僅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擺脫,但又無能為力,因而非常苦惱。

強迫動作是指反覆出現的刻板行為或意識,是患者屈從於強迫觀念,為求減輕內心焦慮的結果。強迫症患者總感到如果不做某一特殊的動作,就會發生一些可怕的事情,一旦果真沒有完成這一動作,就會立即出現嚴重的焦慮或非常不適,不斷嘮叨,就會難以擺脫沒有完成這件事的心情,甚至會走向極端。

強迫症已經被列入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四大心理障礙之一。

強迫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發病年齡多見為16~30歲,無性別差異,以腦力勞動者居多。

目前,強迫症已經被列入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四大心理障礙之一,成為21世紀精神心理疾病研究的重點。我們先來看幾個強迫症的案例。

案例1譚某,男,16歲。在一次考試前感覺自己複習得挺好的,試卷上有一道題目自己是看過的,可當時就是想不起來,結果考試成績不理想。從那以後,他看書就感覺特別怪,剛翻過一頁,就覺得前面的東西遺漏了,再翻回去看,一會兒又覺得可能什麼東西忘了沒看到,又從前面重新看,像小孩子一樣用手指字,一個個地指著看,總是無法擺脫這樣的學習過程。

案例2黎某,男,26歲。自「非典」發生以後,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每次洗手的時間都在十幾分鐘以上,每次洗完還想再洗,洗完後一定要拿酒精棉球消毒,總覺得手上的細菌洗不掉,冬天手都洗得發白了,凍瘡都起來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還是要洗,心裡也很痛苦,可就是無法控制。

案例3 劉某,女,29歲。剛搬入某小區時,該小區有幾家鄰居連續被盜,從那時開始,她就有一種很不放心的感覺,出門時鎖門的動作要重複上幾遍,在樓梯上來回跑兩三次,甚至到了工作單位以後,還不放心,甚至從單位特意回家看看門鎖好了沒有。

在這幾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強迫症對於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嚴重危害人們的生理健康。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伴隨有某些強迫性的意識和活動,因為我們必須適應社會。但是,一旦心理壓力過大,長期處於緊張的心境之中,這些活動就有可能失控,結果可能就會導致強迫症。

患上強迫症的人相當苦惱,以至於極度不安。例如,一個深知自己並非

同性戀的人為不斷冒出「我到底是不是同性戀」的念頭而感到痛苦萬分。強迫衝動來自於內心的緊張心境,然而,人體驗到它的時候是一種闖入式的、不適合的衝動,所以常常感到這種衝動在自己的控制能力之外。這就是強迫症最難辦的地方,人無法控制這種儀式化的行為,哪怕明白這是一種適應不良和自我毀滅的行為。人很想抵抗住這樣的衝動,但是每次抵抗之後都會導致更大的焦慮。最後,很有可能完全成為強迫性衝動的奴隸,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消耗在專門去做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往往同時出現,有強迫觀念的人幾乎也總是有強迫動作。

最常見的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的組合就是洗手。覺得自己的雙手很臟,無法擺脫這種想法,特別是在有過接觸之後,比如握手或去

衛生間之後。接下來就會不停地洗手,怎麼洗都還是覺得沒有洗乾淨。

另外一種比較常見的強迫症就是強迫懷疑與強迫檢查。比如,有人會檢查燃氣開關10次以上,看看它是否真的關掉了,但為了絕對安全,對是否關掉還是產生了懷疑,還會忍不住去看第11次,過不了一會兒又去看第12次、第13次……家門也可能容易出問題,有些人上班總是遲到,因為他們必須反覆查看大門是否鎖好了。另外一些人每天都會花很多時間從廚房走到門口,又從門口走到廚房,以確保進屋的時候是把房門關好了的。更有甚者,睡前會花好長時間從床頭到大門來回跑。

還有,秩序性強迫症也很常見。比如,花大量時間確保牆上的鐘錶、掛曆等都端端正正,或者每一件傢具、用具的擺放都必須完全合乎某種規則,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反覆整理。

強迫症在沒有經過正確治療的情況下,多數患者會經歷時輕時重的病情發展模式,病情惡化一般與壓力有關,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在較輕的情況下,會因為強迫衝動體會到相當大的壓力,但功能還是正常的。個別十分不幸的人,他們幾乎會把醒著的所有時間都浪費在毫無意義的強迫性活動上。

對強迫症的治療不能採取硬性對抗措施,要循序漸進。

強迫症的診斷當中,最核心的要求就是這些想法和行為造成了嚴重的抑鬱情緒,導致功能的損害,或者耗費太多的時間,因而擾亂了日常生活。屢次三番地檢查燈、電器、水龍頭是否關上,燃氣是否關掉,所有的門是否都鎖好了,窗戶是否全都緊閉了。這些行為有可能是小心謹慎而不是病症,譬如當準備出遠門旅遊、出差的時候。但是,反覆不斷地一次又一次檢查,讓自己為此經常上班遲到就不行了。

系統地整理文件,看看自己的工作程序安排,整理清除桌上的文件,這些都是好的工作習慣。但是,如果以重複和儀式化的形式來反覆做這些事情,從而佔去自己大部分的工作時間的話,那就說明已經形成了強迫症性質的心理障礙了。可以參考附錄五進行強迫症的自我診斷。

強迫性思維一旦干擾正常心理活動,一方面會影響智力水平的發揮,另一方面也會造成心理壓力,讓患者更覺得自卑、緊張和焦慮,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一旦診斷有強迫症,就應該積極進行心理治療。針對發病基礎進行治療,是治療強迫症的首要原則。很多患者的強迫症與過去的不幸遭遇和曾受到的心理創傷有關。把內心的痛苦、恐懼以及緊張情緒盡情地發泄出來,也就降低了壓力,緩解了緊張。

對強迫症的治療不能採取硬性對抗措施,要循序漸進。患者在進行自我調整時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任其自然。對任何事情都任其自然,做完就不再去想,擔心門窗沒關好就讓它沒關好吧,東西沒收拾利落就先那樣兒唄……專門拿出一段時間來努力克服由此帶來的焦慮情緒,強迫癥狀就會慢慢消失。

2.宣洩。說出自己的緊張情緒,如自己過去曾在某個情景或某個時候受到的不幸遭遇、心理創傷和長期的恐懼心理等,把內心的痛苦情緒盡情地發泄出來。要知道,說出自己的緊張,也就緩解了緊張;說出自己的恐懼,也就降低了恐懼。

3.轉移注意力。當強迫癥狀出現時,要想方設法轉移注意力,儘快脫離現實癥狀,擺脫痛苦。

4.不做完美主義者。心理學專家研究表明,大多數強迫症患者都有完美主義性格傾向。實際上,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對工作、學習和生活採取樂觀的態度,對人和事都要盡量表現得隨和一些,當然,對自己也完全沒有必要過分苛刻。

另外,患者也特別需要提高對強迫症的認識,學會正確對待,及時疏導、排遣精神上的緊張和焦慮,進行放鬆性引導,改善情緒狀態,調節心理功能,增強康複信念,從而緩解強迫癥狀。

四、 抑鬱症

抑鬱症又稱心境惡劣障礙,是一種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狀態為特徵的心理疾病。常常伴有焦慮、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

抑鬱症對人類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我們無論對它如何重視都不為過。

抑鬱症是不良心境導致的心理疾病中最為常見的疾病,約佔該類疾病的70%,也是人們談論得最多的一種疾病。國外醫學統計表明,在普通人群中階段發病率可以高達10%左右。據全國12地區神經症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本病的患病率為3.1‰。據華西醫科大學精神科報告抑鬱性神經症患者占精神科門診患者的21.2%,占神經症的70.6%。

抑鬱症對人類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每年都有大批的抑鬱症患者陷入失眠、恐懼、絕望的境地之中,有的甚至走上了自殺的絕路。

香港藝人張國榮,因患有抑鬱症,長期不能自拔,在自己藝術表演事業正處於巔峰的大好年華,突然跳樓自殺。一時間,海內外輿論一片嘩然,誰都無法想像,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大腕兒」,竟然會選擇這樣一種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來結束自己最為寶貴的生命。

在我國的各大高校里,幾乎每年都傳出有高學歷、高職稱的碩士、博士、教授等跳樓自殺的事件。因患抑鬱症而長年失眠的人更是數不勝數。因此,我們無論如何重視抑鬱症都不為過。

抑鬱症常由心理社會因素所誘發,如工作困難、人際關係緊張、夫妻吵架、離異、親人分別、意外傷殘以及嚴重的軀體疾病等因素,使患者擔心、焦慮,以至發生苦悶、抑鬱、沮喪。對於正常人,經過疏導,這種壓抑的情緒在短時間內就會消失。但抑鬱症患者抑鬱持續時間較久,抑鬱情緒會緩慢遷延,很難驅除。

抑鬱的主要特徵是情緒低落,寡言少語,喜歡沉思,精力不足,遇事悲觀,回憶過去譴責自己,面對現實困難重重,展望未來缺乏信心,有明顯的自卑感。

抑鬱症的臨床表現可以用以下6點來概括:

1.無興趣。以前的興趣愛好如打球、郊遊、下棋等變得索然無味,體驗不到生活的樂趣,更鮮見愛的激情。性慾、食慾均減退,整個人都變得麻木不仁,無所愛,更無所求。

2.無望感。感覺不到任何希望,只感覺前途黯淡無光,無論是自己的身體還是學業、事業,一切都變得異常糟糕。就好像世界末日即將來臨,自己也行將灰飛煙滅,這種感覺走進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削弱自己的信心,吞噬著自己的靈魂……在不知不覺中變得無所適從,甚至連下頓飯吃什麼這樣的小事都無法作出決定。會很注意身體的每一個異常感覺,甚至將一些正常的生理變化當作癥狀而惶惶不可終日。

3.無助感。患者會覺得自己軟弱,孤獨無援,沒有人能救自己,一切已經不可能挽回。更可怕的是,他根本不想改變,因為他認為那是徒勞的,不可能成功。所有的安慰憐憫、任何熱情關懷都不能打動他的心。

4.無動力。不願與人交往,也不願意上班,就連日常生活如吃飯、洗澡都需要他人催促。患者感到整個人都垮了,精神、軀體都喪失了動力,對生活處於放棄的狀態。

5.無用感。患者感到自己什麼事情也幹不了,一無是處,是一個十足的廢物,對社會毫無價值,沒有用處,常常自責,感覺活在世上是別人的累贅,腦力與體力均消耗殆盡。

6.無意義。人生就像一潭死水,活著除了默默地承受無奈、孤寂、痛苦之外,毫無意義。

患者度日如年,生不如死,死亡往往被當作是永恆的寧靜和恐怖的終結,常有輕生念頭,甚至實施自殺行為。15%的抑鬱症患者以自殺死亡而終結。

抑鬱症危害嚴重,必須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我們來看一個抑鬱症的病例。

李某,女,69歲,以前精神十足,最近半年卻變得動作緩慢、僵硬,也不愛運動了,一點家務勞動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做完;也不主動講話了,以最簡短的語言、最低弱的聲音回答家人的問題;雙眼經常長時間凝視一個地方,面部表情也沒有多少變化,對外界發生的事情無動於衷。但有一個例外,就是在提到她去世的老伴時,她才會淚流滿面,然後才說她有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了,因為不記得怎麼做了,頭腦一片空白。

李某的表現可以診斷為抑鬱症,而且是抑鬱症中常見的遲滯性抑鬱。

老年抑鬱症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繼發於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各種軀體疾病。很多患者在家庭刺激下誘導起病,也有很多患者發病沒有明顯病因。老年期是人生的一個特殊時期,因為生理方面的變化,老年人對生活的適應能力減弱,在任何狀態下都容易引起抑鬱等心理障礙。

有關研究表明,35歲以後,無論男女,其發病率呈升高趨勢。60歲以上的老年人抑鬱症的發病率佔5.7%,可見患老年抑鬱症的並不少見。有的老年抑鬱症患者患病多年,程度很重,甚至數次自殺卻沒有得到有效治療,主要原因就在於社會和醫生對該病的識別率低。

抑鬱症危害嚴重,我們必須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那麼,哪些表現提示有可能患上抑鬱症呢?如果有下述表現,就一定要注意了。

1.長時間很壓抑、傷心、心情沮喪;

2.以前喜歡做的事情,現在完全沒有興趣,也不能從中得到任何快樂了;

3.胃口比平時好得多或者差得多,以致體重大增或大減;

4.很難入睡,或者睡得太多;

5.非常激動,坐立不安,或者慢慢騰騰,拖拖拉拉,別人都明顯注意到了;

6.很累,渾身無力;

7.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如,一無是處,或者因為剛剛做過或沒有做過的事情深感內疚;

8.無法集中精力,無法清晰地考慮問題,無法作出決定。

如果您對自己是否患上抑鬱症有疑問,最好找心理學專家諮詢一下,附錄六列出了一個抑鬱自評量表,可以輔助您進行自我判斷。

如果患上抑鬱症,應儘快找心理醫生就診,以便得到及時治療。另外,自我調適對儘早康復也會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調適:

1.學會調整情緒。在遇到壓力時,一定要以樂觀的態度看待問題,相信這不是對自己的一次打擊,相反,而是對自己能力的一次考驗和鞭策;

2.學會全面看待問題。世界上的事情沒有絕對的,每一次危機背後都會有一次機遇,要懂得在困難面前思考分析,不把時間浪費在猶豫和自責上;

3.學會合理評價自己,懂得自我讚賞。要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意識,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學會揚長避短。

另外,當出現持續性的抑鬱情緒時,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應該及時調整,避免發展成抑鬱症,對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特別是人到中年以後,更應該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學會放棄一些不合實際的幻想,要腳踏實地地生活,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貪求。

五、癔症

癔症或稱歇斯底里,是由於明顯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衝突或強烈的情緒體驗、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一組病症。癔症沒有神經系統或相應器官的病理形態學變化,是大腦興奮與抑制過程平衡失調造成的。

癔症是在各科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類心理疾病。

癔症在各科臨床上是較為常見的心理疾病,但近年來發病有所減少。在綜合醫院的心理諮詢門診中,該病也比較少見,僅佔全部諮詢病例的0.3%。本病的病人在病前常有情感豐富、富於幻想、善於模仿、易受暗示、自我中心等人格特點。

這類人通常會在某些心理、社會因素的刺激或暗示下,突然出現短暫性精神異常或運動、感覺、植物神經、內臟方面的紊亂。這些癥狀可由暗示而產生,也可以通過暗示而使之消失。該病多發生在16~36歲之間的青年中,且女性遠多見於男性。

我們先來分析一個案例。

患者梁某,女,21歲,某市大專生。梁某從小好勝心強,對自己的生活和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但高考兩次落榜,對她的打擊很大,第三次雖然勉強榜上有名,但看到昔日那些不如自己的很多同學都考上了比自己好的大學,內心又深受刺激,憤憤不平,繼而鬱鬱寡歡。雖然她也踏進了高等學府的大門,但她的內心深處卻極其不平衡,感覺到很壓抑,行為逐漸變得很讓人費解,無所適從。

有一次,她的一位好友責怪她兩句,她就把那位同學的書都摔到了地上,還宣稱與之絕交,消氣之後,她又主動要求與之和好,弄得那位同學哭笑不得。還有一次,她高高興興地幫一位男同鄉洗衣服,因為一件小事,她又大發雷霆,把已經洗好的衣服扔到了樓下。然後又抓起同學辛辛苦苦從樓下提上來的水潑了個底朝天,這些讓在場的人驚詫不已。

近來,每逢她感到壓抑、心情不爽時,晚上睡覺就會發出驚恐的喊叫聲,把同寢室的同學嚇醒,推她搖她都不起作用,還嚷嚷說「胸悶」、「憋氣」;如果不拉她,她就四肢打挺,自己無法坐起,繼續說夢話。

其實,梁某患的是輕度情感爆髮型歇斯底里,情感上突然爆發和喜怒無常是這類病人的最大特點。「飛得越高,摔得越痛」,高考的不如意和學校不理想,使梁某失去了內心的平衡,她無法發泄心中的苦悶,於是就沖著同學和老鄉「出氣」,導致人際關係緊張,內心衝突和外部壓力兩方面直接導致疾病的產生。

對癔症有突出療效的是心理暗示治療。

癔症的表現可謂多種多樣,既可有運動、感覺障礙等類似神經系統疾病的癥狀,又可有內臟機能失調和植物神經機能障礙的癥狀,也可有短期發作的精神癥狀(變態心理癥狀)。

癔症的精神癥狀也可以多種多樣,但其癥狀呈現出盡情發泄和表演的特點,使人印象很深,有的可能也會出現很多幼稚性動作和行為,甚至離家出走,到處遊盪等。

可以說,癔症的表現與臨床各科的任何疾病的表現相仿,因此很容易被誤診。已經有很多最初診斷是癔症而實際上是軀體疾病而拖延了治療的教訓。所以,在臨床上,要對癔症的根源作出正確的判斷比較困難。

一般來說,癔症的第一次發作,絕大多數是在一定的精神刺激下發病的,以後遇見類似的刺激,或在病人回想起這種刺激的情況下,也可以促使癔症的再次發生。

此外,癔症所出現的諸如感覺障礙、運動障礙、內臟病變等各種表現,其臨床癥狀常是多變的,易通過暗示而改變病理表現的程度、範圍,而且這些病理表現常不符合人的解剖生理上的特點或疾病的固有規律,這些對於正確判斷癔症非常有幫助。

有關研究表明,導致癔症的直接病因往往是心理因素,如委屈、氣憤、驚恐、羞辱、窘迫以及悲傷等精神刺激。另外,不良的心理暗示、不當聯想等不健康心理作用,都可能導致癔症。

對癔症的治療,有效方法仍然是以心理治療為中心的綜合治療。當然,對癔症有突出療效的是心理暗示治療。因為癔症患者的特點富有暗示性,在治療時要特別注意利用這一點。

六、 疑病症

疑病症是一種對軀體狀況的先入為主的認識,由於對軀體癥狀的錯誤解釋而害怕罹患某種疾病。

疑病症發病前往往有精神緊張刺激的前提。

疑病症患者固執地相信或擔心自己患有某種或多種嚴重的軀體疾病,反覆就醫,雖然經過反覆的醫學檢查都呈陰性,加上醫生的解釋、其他沒有相應疾病的證據都不能打消其顧慮,常常伴隨有焦慮或抑鬱癥狀。

老范今年58歲,自從幾個月前,一向身體健壯的同事老康因為突然頭痛發生腦溢血而去世後,他就總感覺心悸、頭暈、出汗,還老覺得胸口堵得慌,經常能聽到自己的心跳。於是,一個念頭開始在他的腦海中縈繞:自己一定也是得了腦血管病,這個病實在是太可怕了!

隨後,他就開始生活在緊張恐懼之中,四處求醫。幾乎跑遍了所在城市的各大醫院,做了各種各樣的檢查,醫生的回答都是一樣的:沒有問題。但老范卻認為自己的病太複雜了,一直沒有找對大夫。後來,終於在某心理衛生中心的幫助下,他才認識到自己的「腦血管病」完全是想出來的。

老范的情況就是典型的疑病症。本病比較少見,患者中以中年人居多,男性多在40歲以後發病,女性多在50歲之後發病。

疑病症的發病與病人的性格基礎有關。這種人往往主觀多疑、敏感執拗、謹小慎微,過分地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對身體上一點點不舒服的感覺如輕微的疼痛、發脹等都極為敏感。他們凡事要求十全十美,如有一丁點兒差錯就疑慮重重,就會相信自己患了某種重病。於是四處求醫,在醫生確診沒病後仍舊懷疑,以致達到不相信事實的地步。

疑病症發病前往往有精神緊張刺激的前提。或者是因為某親朋好友患重病或死亡而心有餘悸;或者是因為自己患某種疾病而緊張恐懼,擔心同時患有另外的疾病;或者是因為工作、家庭、人際關係而苦惱;或者是在身體病患痊癒之後,在心理上常常自我暗示或無端想像,懷疑自己又生病了;或者是曲解了醫生的言語和醫學知識,誤信了不正確的宣傳;或者是因為醫生言語不慎而造成不良暗示。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不少疑病症是醫源性的,也就是由於醫生不恰當的言語、態度和行為所造成的。反覆檢查和長期不能確診、錯誤的診斷治療、錯誤的觀念,如認為手淫和遺精會傷身體等,都是造成疑病癥狀的因素。

疑病症的治療以心理治療為主。

疑病症的表現有4類:

1.疑病感覺。往往為身體上出現的正常的微小的變化而感到不安,進而懷疑自己得了什麼病,或過分關注。描述較含糊不清,部位不恆定。

2.疑病觀念。描述形象逼真、生動具體,認為患有某種疾病,患者自己其實也不確信存在疾病,但仍然要求做各種檢查,要醫生同情,儘管檢查正常,但醫生的解釋並不足以消除其疑病觀念,仍然固執地認為檢查可能有誤。於是擔心憂慮、惶惶不安。

3.感覺疼痛。疼痛是疑病症最為常見的表現。大約有2/3的疑病症患者有疼痛癥狀。有局部疼痛,也有全身疼痛,一般是微痛和燒傷痛的感覺,這種疼痛描述不清。患者常輾轉於醫院各科,毫無結果後才到心理門診。常常伴有失眠、焦慮和抑鬱癥狀。

4.軀體癥狀。涉及身體許多不同區域,表現多樣而廣泛,如噁心、吞咽困難、反酸、胸痛、呼吸困難,擔心患有心腦血管疾病。

疑病症的治療以心理治療為主。診斷確立以後,開始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的目的在於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質,解除或減輕精神因素的影響,因為疑病症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心理疾病。

首先,樹立正確的認識,自覺配合心理治療,懂得暗示自己「很健康」;

其次,順其自然地接受所謂的「癥狀」,不加排斥,帶著「癥狀」去學習、工作和生活,就會使「癥狀」慢慢淡化並消失;

最後,讓自己靜心、鎮定、放鬆,這樣對改善身體狀況有很好的作用。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懂得一定的預防措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形成良好的個性,克服敏感多疑、主觀自我的個性,培養開朗大方、謙虛豁達的良好個性,這也是預防各種心理疾病的關鍵所在;保持良好的心態,只要樂觀,疑病症就無從產生;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及時疏導不良情緒,排解壓力。

七、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一詞最先由美國醫生Beard提出,指的是由於長期的情緒緊張和精神壓力,導致精神活動能力減弱,其主要特徵是精神容易興奮和大腦容易疲勞,常常伴有情緒煩惱、睡眠障礙、頭痛和多種軀體不適等癥狀。

心理社會因素是導致神經衰弱的重要原因。

本病患病率較高。根據全國流行病學調查,總患病率為13.03‰。但是,有單位對被診斷為神經衰弱的50位患者進行深入分析後發現,其中58%為重症抑鬱或心境惡劣障礙。國內對本病的診斷有一些爭議,但絕大多數專家認為,神經衰弱是存在的,只是應當避免診斷的擴大化。

目前,「神經衰弱」這個概念所指的疾病範圍正在不斷縮小,隨著診斷的細分,很多傳統意義上的「神經衰弱」常常被分診為焦慮症、心境惡劣、疑病症等。國內外專家已經證實,原有「神經衰弱」的患者中有80%伴有抑鬱情緒。

大多數學者認為,心理社會因素是導致神經衰弱的重要原因。學習、工作負擔過重,經常為完成任務而犧牲休息時間,睡眠不足;或者長期對工作不滿,卻又被迫不得不完成;或者工作困難,超過了自身實際的工作能力,難以完成……長此以往,造成精神持續處於過度緊張和疲勞狀態,從而導致神經衰弱。

此外,諸如親人死亡、夫妻離異、事業挫折、人際關係緊張等負性情緒因素也會長期使人感到壓抑、怨恨、委屈,這也容易導致神經衰弱。

有關研究表明,神經衰弱的發生也與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有關。膽怯、自卑、敏感、多疑、缺乏信任、依賴性強、任性、衝動、急躁、自制力差的人,都比較容易患上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是一種較常見的功能性疾病。

神經衰弱的表現多種多樣。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5種:

1.精神容易興奮。無論工作還是學習均容易引起興奮,表現為回憶和聯想增多,無法控制,但是話語卻並不多,不容易專心於做某一件事情。同時常常特別敏感,對強烈的光線或雜訊等刺激十分厭煩,稍微不如意就會暴怒,容易與人發生爭吵,但事後常常又會十分後悔。

2.大腦容易疲乏。看書學習時容易疲乏,反應遲鈍,感覺「看不進去」。常有頭脹、頭痛、頭昏等癥狀,同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記憶力差,看書難以掌握中心內容,肢體乏力,懶散,不願意外出活動。常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學習成績下降,工作效率降低。

3.緊張性頭痛。頭痛一般沒有固定的部位,時而痛,時而不痛,痛的時候可以忍受。如果看書學習的話,頭痛會加劇,如果情緒鬆弛,或者得到充分的休息,頭痛可以明顯減輕。有時會感覺頭部有一種壓迫或者緊箍感。

4.睡眠出現障礙。一般表現為入睡困難,難以熟睡或早醒,醒後不容易再睡,感到精神疲勞難以恢復,常常做夢,並認為夢會影響睡眠,導致睡眠不足。

5.生理表現差。可以出現心跳過快、血壓偏高、多汗、厭食、便秘、尿頻、腹瀉、月經不調、早泄或陽痿等癥狀。過分關注這些生理上的不適,會更加容易煩惱、焦慮不安,導致惡性循環。

神經衰弱是一種較常見的功能性疾病。那麼怎樣知道自己是否神經衰弱了呢?下面有一組問題,可以幫您了解一下自身的實際情況。請您回答下列問題,選擇與自身情況相符合的答案(a是b否)。

1.一方面容易興奮,另一方面精神又容易疲勞嗎?

2.情緒低落、心煩,愛發脾氣,常為小事而大吵大鬧嗎?

3.自我控制能力下降,還時常感到委屈嗎?

4.往往白天疲勞,夜間難以入睡;一做事就犯困,上床睡覺反而興奮;睡著之後又易被驚醒,醒後又感到疲乏不堪嗎?

5.往往為多夢而痛苦;又為睡不好而擔心;並伴有頭痛、腰酸、四肢痛等癥狀嗎?

6.不論工作、學習、看電視或是閑談,都可以引起許多聯想嗎?

7.言談並不多,而大腦卻高度興奮嗎?

8.當浮想無法控制時,感到很痛苦嗎?

9.思維能力下降、記憶力差、注意力難以集中嗎?

10.情緒緊張,「虛性」興奮,很累,並且想活躍而活躍不起來嗎?

如果您選了1~3個a,說明您可能有輕度的神經衰弱;如果您選了4~6個a,您的神經衰弱症可能已經比較嚴重了;如果您選的a超過6個,則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及時診治。

神經衰弱在治療中應以各種形式的心理療法為主。

由於神經衰弱的致病因素主要是心理問題,所以在治療中應以各種形式的心理療法為主。在治療過程中,應該同時合理安排作息制度,從事一定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這樣效果會更明顯。患者可從以下幾方面做好自我調節:

1.減輕心理負擔、堅定治癒本病的信心。以積極的態度了解神經衰弱的基本知識,如病因、調節原則和方法,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分析自己發病的原因和影響疾病恢復的各種因素,學會一些自我保健和自我調節方法,努力改善自己的情緒,樹立治好疾病的信心,創造良好的調養環境,適當調整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的節奏和人際關係。

2.放鬆精神,合理髮泄負性情緒。體力和精神負擔過重的人、情感和理智過度衝突的人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只有這樣,才能強健精神,使心情愉悅,神經系統得到調理,才能預防或治療神經衰弱。

3.不局限思維,培養現實主義精神。讓自己充分認識到痛苦的存在並且鼓勵其去承受,勇敢地採取行動改變自己的性格,體現自己的價值,把注意力轉移到外界,而不是局限於自己的思維當中。通過這種心理治療讓自己不斷戰勝自我,並最終戰勝疾病。

4.分析神經衰弱的個性特徵,消除負性心理影響。一般來說,神經衰弱患者都是因為負性的人格特徵而致病,所以這類人預防和治療疾病的重心應該是改造不良個性,消除負性心理。

5.學會開闊自己的心胸。在現實生活中,難免遇到很多失意的事情,過多地糾纏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中不能自拔,只會加重心理負擔,引發精神疾病。因此,應當正確對待,注意排解心中的煩惱,學會及時調整自己的不良心態,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壓力。

6.通過自我暗示法加以自我調節。在睡前自我暗示時,要針對自己的病情選擇、組織自我暗示語,一般可以這樣,如「我現在安靜地躺著,渾身都很舒服,很輕鬆,我的頭頂部輕鬆了,頸部輕鬆了……」按照自己的意志從頭部、頸部、雙手、胸部、肩部、腹部、腿部,逐步放鬆全身肌肉,從而獲得心理上的鬆弛。

特別注意,在進行自我暗示時,應該緩緩默念暗示語,在念到身體某一部位時要將注意力集中於此,並儘力體驗輕鬆無力的感覺。做時一定要按順序,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漫不經心。如果一次效果不理想,可以重複做1~2次。

一旦渾身輕鬆就可以進行催眠誘導。催眠誘導的暗示語可以是:「我的全身輕鬆了,睏乏了,全身都充滿了倦意,手、腳已無力動了,我很想睡了,我的眼睛已睜不開了,我真想閉上眼睡一覺了,我閉上眼吧,我很快就會睡著了……」上述催眠暗示語可以重複使用,直至睡去。當然,每個人的暗示語可以不盡相同。

即使這種類似的自我暗示語一時記不住也沒關係,可以事先錄音,在調節時邊放錄音邊練習。千萬不要去想這類暗示語是否有道理、有作用,只要認真跟著做就是了。如果催眠效果不錯,則可以在催眠暗示語中加一些類似「我處在非常舒適的環境中,無憂無慮,心態很平和」等治療用語。這樣不僅易於睡眠,同時還有利於消除神經衰弱癥狀。

不良心境與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與心理和社會因素密切相關,但以軀體癥狀表現為主。不良心境首先影響到大腦等中樞神經系統,繼而再影響到植物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通過這些系統的中介,最後使內臟器官發生病變,從而導致心身疾病

一、 什麼是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指與心理和社會因素密切相關,但以軀體癥狀表現為主的疾病。

根據科學的推測,人類自然壽命應比現在實際的壽命更長。但由於疾病、創傷或心理、社會等不良因素的影響,使人們未能達到預期壽命而過早死亡。

過去,造成人類死亡的多發病為結核、窗體頂端、窗體底端、天花、鼠疫、血吸蟲病、霍亂、傷寒、白喉、猩紅熱等傳染病,現在這些病很多已經基本被消滅,與這些疾病相關的發病率、死亡率已明顯下降。而當前的多發病為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窗體頂端、窗體底端、糖尿病、腫瘤、哮喘、潰瘍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據統計,現在67.59%的死因是心臟病、腦血管病和腫瘤。這些疾病均都屬於心身疾病。可見,心身疾病對我們的健康有著巨大的影響。

既然心身疾病對我們的影響如此巨大,那麼什麼是心身疾病呢?所謂心身疾病,又稱心理生理障礙,是指與心理和社會因素密切相關,但以軀體癥狀表現為主的疾病。

有人將心身疾病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會因素引起的軀體疾病;而廣義的心身疾病還包括由心理社會因素引起的表現為軀體癥狀的心理疾病。根據這樣的定義,我們在考察一個疾病是不是心身疾病的時候就應該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

1.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中一定要有明顯的心理社會刺激,也就是說,一定要有心理因素。

2.通過檢查,能夠發現軀體癥狀、陽性體征,能夠找到明確的器質性病變。

3.所說的心身疾病不包括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

4.在患者心身疾病發生髮展的過程中,應當有下述部分或全部特點:

(1)患者具有一定的遺傳素質、性格特點或心理缺陷。換句話說,就是這類患者因為自身的特點,造成心理狀態不穩定,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響。

(2)存在心理社會緊張刺激的因素。這一點對於心身疾病的診斷尤為重要。在心身疾病的發生髮展過程中,一定要有心理社會因素的刺激,而且這種刺激要麼在時間上比較長久,要麼在強度上比較劇烈,或者兩者兼備,它們長期作用,導致患者的心境長期不穩定,最終導致心身疾病。

(3)心理社會緊張刺激與疾病的發生有密切的時間關係。一般來說,應該是先有不良刺激,然後才有心身疾病的發生,不良刺激和發病不可能顛倒過來,那樣的話,這個疾病也就不是由心理刺激引起的了,當然不是心身疾病。此外,也不會是刺激結束若干年才發病。因為此時,刺激造成的影響早已消失,如果此時發生了一種軀體疾病,要將它和早年的刺激聯繫起來,顯然也會很牽強。

(4)心身疾病的演變過程與心理社會刺激因素呈現出一種正比例關係。也就是說,刺激因素越強烈,持續的時間越久,那麼心身疾病的表現就會越重;反之,如果刺激因素變弱了,心身疾病的表現就會相應減輕。

(5)如果單純進行生物醫學的治療措施而不從心理上進行調適,治療效果較差。

心身疾病不是身心疾病。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心身分離觀念和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已經成為歷史。人們開始用整體的醫學觀點去認識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本質,心身疾病與心身醫學備受關注。然而,此時,也存在著另外一個概念,也就是身心疾病。

心身疾病和身心疾病兩個概念,乍看起來好像沒有多大的區別,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常常是這樣認為的。其實不然,這兩個概念還是有著比較明顯的區別的,心身疾病不是身心疾病,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發病的過程不一樣。

從發病過程上看,心身疾病是由於患者對自身的認識發生了改變,導致心理狀態不平衡,心境惡化,並進一步影響到身體的生理變化,從而導致身體上的疾病。心身醫學認為,心理、環境、社會因素以及生活事件中個體不能耐受的嚴重客觀事件,是患病的外部條件,而性格缺陷、人格障礙等,則是引發心身疾病的內因與基礎。心身疾病具有內因與外因交錯影響及聯合作用的特點。

與之相反,身心疾病是因為人的機體發生了生理改變而引發了個體心理、行為上的變化,如老年性痴呆、經前精神緊張、更年期綜合征等。這些生理變化所導致的心理、行為變化與當事人的社會認識無關,也與當事人對自身的認識無關,其心理、行為的變化不受自我意識的控制。

當然,心身疾病也會出現與神經系統或其他生理系統損傷相似的生理痛苦,身心疾病也會出現精神問題。但稍加留意,二者之間的差別並不難分辨。

心身疾病主要包括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以軀體癥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心身疾病目前包含的範圍相當廣泛,主要包括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以軀體癥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由於世界各國對心身疾病分類方法不同,包括的疾病種類很不一致。我們在這裡按照各系統順序列出在分類上比較認同的心身疾病。

循環系統的心身疾病有: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冠狀動脈痙攣、神經性心絞痛、陣發性心動過速、功能性早搏、雷諾病、原發性循環動力過度症等。

呼吸系統的心身疾病有:支氣管哮喘、過度換氣綜合征、神經性咳嗽、心因性呼吸困難、喉頭痙攣等。

消化系統的心身疾病有:消化道潰瘍、潰瘍性結腸炎、部分慢性胃炎、過敏性結腸炎、食管痙攣、賁門或幽門痙攣、反胃症、反酸症、神經性厭食、神經性嘔吐、心因性多食症、習慣性便秘、直腸刺激綜合征、腹部飽脹感等。

內分泌系統的心身疾病有:肥胖症、 窗體頂端、窗體底端糖尿病、神經性低血糖、心因性尿崩症、心因性煩渴、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泌尿生殖系統的心身疾病有:夜尿症、過敏性膀胱炎、原發性性功能障礙(陽痿、早泄、性慾低下等)、尿道綜合征等。

神經系統的心身疾病有:偏頭痛、肌肉收縮性頭痛、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心因性知覺障礙、心因性運動障礙、慢性疲勞綜合征、面肌痙攣等。

婦產科的心身疾病有:痛經、原發性閉經、假孕、月經失調、功能性子宮出血、心因性不孕症、原發性外陰瘙癢症、泌乳障礙等。

骨骼肌肉系統的心身疾病有:慢性風濕性關節炎、全身肌痛症、脊柱過敏症、書寫痙攣、痙攣性斜頸等。

兒科常見的心身疾病有:哮喘、心因性拒食、神經性腹痛、遺糞症、遺尿症、神經性尿頻、心因性發熱、夜驚症、口吃、睡眠障礙、心因性咳嗽等。

皮膚科常見的心身疾病有:神經性皮炎、原發性皮膚瘙癢症、斑禿、多汗症、慢性蕁麻疹、過敏性皮炎、慢性窗體頂端、窗體底端、濕疹等。

五官科常見的心身疾病有:眩暈綜合征、嗅覺異常、窗體頂端、窗體底端、過敏性鼻炎、咽喉異感症、神經性耳鳴、神經性耳聾、暈動症;原發性青光眼、飛蚊症、心因性溢淚、眼肌疲勞、眼瞼痙攣、眼瞼下垂;特發性舌痛症、口臭、口腔粘膜潰瘍、部分口腔炎、心因性牙痛、口腔異物感等。

老年病科常見的心身疾病有:老年冠心病、老年原發性高血壓、老年心律失常、老年腦血管病、老年性甲亢、部分老年癌症、老年尿失禁、老年神經症等。

二、 西醫對心身疾病的認識

真正的醫學應該趨於心身兼顧。

人類社會早期,人們對心理現象還不理解,所以普遍相信鬼神。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是身心二元論者,他認為靈魂可以脫離人體而獨立存在,精神可以與物質分離。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等人則與此相對立,他們是身心一元論者,認為精神與肉體不可分離。

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臘的名醫,也是古希臘醫學的創始人,被譽為「醫學之父」,他的著名「體液說」認為,人體含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4種體液,如果比例正常就屬健康,否則就是病態。心理在希波克拉底看來屬於「靈魂」範疇。「靈魂」源自大腦,體液正常與否,對「靈魂」是否正常起決定作用。希波克拉底的「四體液學說」對當今心理學的性格分類仍有一定影響。古希臘醫學認為身心是密不可分的。希波克拉底認為,醫師治療的不僅是疾病,更是患病的人。所以,診治疾病不應該忽視患者的性格心理特徵以及社會生活對患者疾病的影響。

文藝復興時期,大多數學者認為,身心是不可分離的。而法國著名哲學家笛卡兒認為軀體與精神截然有別:軀體具有廣延性,思維則沒有廣延性,思維寄居於軀體。但該理論面臨一個問題:完全沒有廣延性的精神是怎樣寄居在具有廣延性的軀體的呢?哲學界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18世紀,隨著生物學和生理學的發展,該問題從哲學層面獲得了較好的解決。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並不是所有物質都具有心理或精神屬性,只是某種特殊結構的物質,如大腦和神經系統,才具有心理活動。

例如,哈特萊(英國唯物主義的聯想主義心理學體系的建立者)創立的理想主義心理生理學以震動解釋神經活動與心理過程。卡巴尼斯(法國哲學家和生理學家)則認為大腦分泌思想,就像肝臟分泌膽汁。而拉美特利(法國哲學家、醫學博士)則認為,藉助醫生的手術刀可以從人體「把心靈解剖出來」。這些思想,尤其是具體研究成果,為其後心身醫學的真正創立與發展奠定了基礎。然而,由於受機械論自然觀(一種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看問題的形而上學觀點)的影響,這個時期總在尋找精神、靈魂或思維所屬具體物質的形態結構,實際上,這對於心身醫學科學的發展是非常有局限的。

19世紀,心身相關認識的主流是心身同一論。生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極大地推動了心身醫學的發展,心身醫學不再是憑藉主觀臆測,而是建立在了科學研究及實證知識的基礎上。此後,心身醫學的發展出現了廣義和狹義兩種觀點。

加拿大心身醫學的先驅者之一維特哥夫是廣義論的代表。廣義論學者認為,並不存在沒有心理異常及其反應的疾病。實際上「心身疾病」幾乎占人類疾病總數的50%~80%。他們預言,「真正的醫學應該趨於心身兼顧」。該學派建議,在國際疾病分類中不必再用「心身」和少用「心因」這兩個辭彙。

在美國《精神性疾病診治手冊》第1版中有心身疾病分類,而在第2版,則更名為「心理生理性植物神經與內臟功能障礙」。按累及的器官分類,該組障礙以情緒因素引起軀體癥狀為特徵。通常只累及受植物神經支配的一個器官。正常時,某種情緒可激發有關生理變化;在疾病狀態,異常情緒激發的不良反應較強烈而持久,且患者本人並沒有意識到自身情緒激發疾病。該手冊在其後的版本中,狹義「心身疾病」分類不復存在,而將心理因素的影響擴展至更大範圍疾病。這主要是認識到,任何疾病的發生都不是單一因素,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不再特彆強調心理病因在軀體疾病發生中的作用。

以海立坦為代表的學者倡導狹義論,主張心身疾病是一類獨立的疾病,應實施專科診治。他注重內科疾病,並將心理因素在發病中起重要作用的,如消化性潰瘍、原發性高血壓等疾病,特稱為心身疾病。並提出,心身疾病可以用下列特徵界定:情緒障礙為發病因素之一;通常具有特殊的性格類型;發病率有明顯性別差異;同一病人可罹患數種類似性質的疾患;常有同一疾病或類似疾病的家族史;常有緩解—複發傾向。

三、 中醫對心身疾病的認識

形神統一為健康狀態,而形神失調則是疾病狀態。

中醫的基本理論體系大約創立於春秋戰國與漢代。《黃帝內經》、張仲景的《傷寒論》、王叔和的《脈經》、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以及《神農本草經》等都是該時代著名的經典醫學著作。中醫理論的核心是陰陽氣血以及臟腑經絡,理法方葯則是中醫診治疾病的基本方法和技術途徑。中醫以樸素的唯物論作為指導思想,醫學模式屬於自然哲學範疇。

古代中醫學家很早就發現,人具有「身」和「心」兩個方面。《黃帝內經》對心身醫學現象進行了傳神的描述。軀體稱為「形」,心理稱為「神」;「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現象的總稱,是功能的表現。從起源看,「形」具而「神」生;而從功能作用而言,「神」又是「形」的主宰,是生命現象的標誌,所謂「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與「形」相互依存。

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則稱:「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無形則神無以生,無神則形不可活」。在病理上,「形衰則神無所主,神亂則形有所傷」。形神統一是健康狀態,而形神失調則是疾病狀態。

中醫將「神」歸屬於具體器官的活動。「心」為君主之官,主神明。在其主管的體制下,又細分為神、魄、魂、意、志。中醫認為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太過可以導致心理甚至心身疾病,並分別對應相關臟器:怒傷肝、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驚傷心。雖然這種心身理論的抽象思辨成分比較多,但在古代就如此注重研究心身生理與病理的關係,並進行了理論思考,已經相當難能可貴。

在中醫文獻中也記載了一些有借鑒意義的心身疾病案例。其中介紹了一些有效治療心身疾病的中醫方葯。還提出,可應用五行生剋、情志相勝的理論做心理治療,即「悲勝思,恐勝喜,思勝恐,怒勝思」。其中某些記載和論述,對今天發展心身醫學仍有不小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四、 心身疾病的發病機制

不同的疾病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生理中介途徑。

中醫學將病因分為內因、外因、不內外因。具體到心身疾病中,內因是正氣不足,外因是七情過激,情志內傷。西醫認為心身疾病的發生也分為內外兩個原因。內因,指的是易感體質或者具有某些易患素質(性格缺陷),具體是個人對外來刺激的敏感程度以及耐受能力,與個性、性格、人生經歷等因素相關;外因,指的是外界中存在對個體產生心理刺激的客觀事件。由此看來,在總體思路上,中西醫學對心身疾病致病因素的認識是一致的。

中醫非常重視情緒與健康的關係。中醫學認為,氣機升降失調是心身疾病產生的主要發病機制,由於氣機升降失調進而影響臟腑功能,若臟腑功能失調,則會出現一系列相關的軀體癥狀。

雖然中西醫學對致病因素的認識輪廓基本一致,但在心身疾病發病機制這一問題上,西醫學顯然比中醫學闡述得更為全面,研究得更為深入、具體。西醫認為,心理社會刺激通過中介機制導致心身疾病。心理神經中介途徑、心理神經內分泌途徑和心理神經免疫學途徑是心理社會因素造成心身疾病的三項形態學意義上的心理生理中介機制。

因為不同的人對心理社會因素可能產生不同的生物學反應,以及不同生物反應過程涉及不同的器官組織。所以,不同的疾病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生理中介途徑。

現代醫學對於心身疾病的發病機制到底是怎樣闡述的呢?

現代醫學對心身疾病發病機制認識的趨勢是應用系統論和控制論的原理,吸收各派有用的觀點,以形成新的理論。那麼,現代醫學對於心身疾病的發病機制到底是怎樣闡述的呢?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心理因素之所以能夠影響人體內臟器官的功能,一般認為是通過情緒活動作為中介手段來實現的。

情緒可以分為積極的情緒或良好的情緒,消極的情緒或不良的情緒兩大類。積極的情緒對我們機體的生命活動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可以提高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效率,使人保持健康。消極的情緒如恐懼、憤怒、怨恨、焦慮、憂鬱和痛苦等的產生是人體適應外界環境的一種必要反應。例如,人在感到恐懼時,會出現瞳孔變大、口渴、出汗、臉色發白等一系列變化。在正常的情況下,這些生理變化可以使身體各部分積極地動員起來,以適應外界環境變化的需要,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如果強度過大或持續過久,便會對機體器官功能產生不利影響,最後導致某些器官或系統的疾病。例如,過度的消極情緒,如長期不愉快、恐懼、失望等,會抑制胃腸運動,從而影響消化機能,久而久之,可能就會導致潰瘍等疾病的發生。

早在19世紀,科學家們就注意到了情緒變化和胃腸生理功能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繫。1922年,有科學家在研究了人體各個器官功能與不良情緒的關係後認為,胃是最能表現情緒的器官之一,並提出焦慮、憂鬱、憤怒等情緒可以使消化活動受到抑制。研究還證明,情緒對心血管、肌肉、呼吸、泌尿、新陳代謝和內分泌等功能之間也存在類似的關係。

近代研究通過動物實驗以及模擬心理壓力的環境,可以使受試者以及實驗動物產生各種軀體功能的改變,使機體對許多致病因素的抵抗力降低。由於反覆或持續地引起內臟功能發生改變,最後可以導致器官產生不可逆轉的組織形態上的變化,此時,我們就有可能在臨床上檢查到身體出問題了。

2.心身疾病與心理社會因素有著緊密的聯繫。

隨著工業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日益發展,生活和工作節奏不斷加快,矛盾衝突和競爭意識也逐漸加強,這些都可能造成人們心理緊張。但是,在大致相同的心理刺激條件下,不同的人可能患上的心身疾病並不一樣,當然,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

臨床研究顯示,不同性格的人,容易患上不同類型的身心疾病。例如,某些人雄心勃勃,競爭性強,富有闖勁,愛顯示其才能,比較急躁和難於克制自己的衝動,這種人就容易發生膽固醇、甘油三酯、去甲腎上腺素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的增高,患上冠心病的幾率就很高。

對其他疾病的臨床心理學研究也發現,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大都比較被動、依賴性強、順從、不好與人交往、缺乏創造性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常表現為寧靜、敏感、不輕易外露情感,並有潔癖、求全及刻板等特點;而癌症患者則往往善於克制自己的情感,不善於任意發泄,並長期處於孤獨、矛盾、憂鬱和失望的心境中。

臨床研究還表明,客觀環境的變化,特別是人際關係的變化對患者發病有著重要的影響。美國心理學家格林很早就對白血病的患者進行了研究,發現大多數患者在患病前都遭遇過心理創傷,並且病情的惡化也與患者的損失感密切相關,特別是親人死亡,人際關係破裂等。與此相似的是,有配偶的人在配偶死亡後,存活一方的死亡率和冠心病的患病率都有明顯增高。有專家曾對一組寡婦進行觀察,發現她們在配偶死亡的最初6個月內因冠心病而死亡的比其他同齡人高6倍。

大量的研究資料表明,心理社會刺激等外來因素本身並不能直接導致疾病,對於我們是否患上心理疾病有著關鍵性影響的是我們自身對刺激的評價和應對方式。也就是說,出現一個心理社會刺激之後,它們是否會影響我們的健康,還得通過我們的評價和反應才行。

美國心理學家拉澤魯斯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通過不同的指導語言改變受試者對刺激的察覺和評價,觀察對受試者心理變化的影響。實驗過程如下:讓受試者觀看一個故事短片,片中描述了3個故事:一個工人被鋸子割去了一個手指尖;另一個工人則失去了整個手指;還有一個工人被木頭擊倒在地,不省人事。受試者分為3組:對照組,不給予任何解釋,要求受試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情節上;理性組,要求受試者從技術上分析影片的內容,一邊看一邊評價工人安全操作的有效性;否認組,告訴受試者影片中的故事是演員的特技表演。

結果發現,理性組和否認組的受試者對影片內容沒有明顯的情緒反應,而對照組卻出現了明顯的情緒反應,如心率加快等。

這說明,個體的認知評價在覺察刺激的威脅時起了調整作用,通過認知評價可以使威脅刺激貶值。也就是說,面對一個刺激,如果我們不把它當回事兒,那麼它就不大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健康。

當人們受到短期突然發生的強烈情緒因素的刺激或者長期慢性情緒因素的刺激時,都會很容易產生一種情感發泄的衝動。如果不能通過理智和心理調適加以處理,勢必會影響健康。

3.心理社會刺激引起心境或情緒的變化,那麼心境的變化到底是怎樣影響到各內臟器官,從而導致心身疾病的呢?

這個問題非常深奧。簡單地說,不良的心境或情緒主要是通過影響大腦等中樞神經系統,繼而再影響到植物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通過這些系統的中介,最後才使內臟器官發生病變的。

研究表明,不良心境可以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的邊緣系統和下丘腦等使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發生明顯的改變,並引起有關臟器的功能活動過度或不足。植物神經系統是體內支配各內臟器官的主要神經系統,一般而言,植物神經系統的反應可以有效防止機體受損,也就是說,對機體是起保護作用的。但是,如果心境的變化過於強烈或過於持久,超出了植物神經系統的適應範圍,就有可能導致它所支配的內臟器官產生實質性的損害。

內分泌系統在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內分泌腺體參與機體的各種代謝過程,它們本身的功能又受到中樞神經系統的腦垂體和下丘腦所分泌的相應激素的調節和控制。所以,不良心境可以通過內分泌系統引起機體的各種病變。在不良心境的影響下,機體的免疫功能也可能發生變化。應該說,免疫系統就是人體的衛士,可以直接清除各種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突變的細胞,防止感染性疾病和惡性腫瘤的發生。

研究證實,不良心境可以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導致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削弱,從而容易發生感染或導致惡性病變。

心身疾病的發病要突破3道防線。

雖然心身疾病十分常見,但是,它的發病過程並不簡單,心理社會刺激想要導致心身疾病,需要突破3道防線才行。

第一道防線——心理防線。

認知和評價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心理活動,認知是接受信息,評價是對信息的性質作出判斷。與軀體性疾病過程不同,心理社會因素能否致病,認知評價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心身疾病發病中有「扳機效應」。積極的評價不僅不會致病,還可能使心理社會刺激成為激勵人奮發向上的動力。有許多因素會影響認知評價過程,其中,人格特徵、對刺激的應付策略和社會支持是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

許多研究證實,人格特徵對心身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具有重要的影響。美國心理學家弗里德曼等人在研究性格與冠心病發病關係時發現,多數冠心病發病之前均表現出特殊的性格特徵:雄心勃勃、做事認真、競爭性強、固執己見、急於求成、有敵意感,稱為A型性格;而從容不迫、耐心容忍、不爭強好勝、會安排作息,稱為B型性格。癌症患者則常將不愉快的體驗指向自身,表現出憂鬱、失望、易悲哀、缺少情感表達和情緒壓抑等性格特徵。因為病人常依其人格特徵來體驗疾病,並建立了對特殊刺激的反應模式,所以一般認為,人格特徵對心身疾病發病產生影響。同樣的疾病發生在不同人身上,其病情表現、病程長短以及轉歸都可能不盡相同。

深陷危險境地,有人能夠採取積極有效的行為方式,有人則可能採取自罪、自責、自傷、甚至自殺等比較極端的行為方式。個體採取怎樣的應付策略,與他的人格特徵有著密切關係。一般來說,內向和情緒不穩定的人,其應付策略的有效性明顯低於外向和情緒穩定的人。

知名心理學家苗丹民教授在一項關於心理社會刺激應付策略有效性的研究中發現,應付策略無效將會導致身心健康水平下降;應付策略有效與否有著重要的人格結構基礎;應付策略失敗,將主要導致強迫、焦慮和恐怖的負性情緒發生。

社會支持是人通過社會聯繫而獲得他人或團體的支持,也就是個體與他人或團體的依存關係。這種依存關係不但影響個體對生活事件的認知評價,也會改善個體面對心理和社會刺激時的適應和應付能力。

有人研究了成人社會支持與缺血性心臟病的關係,發現社會支持能降低缺血性心臟病和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社會支持主要來自家庭和社會支持系統,包括客觀的、實際可見的支持和主觀的、心理或情感上的體驗,如個體在社會中感受到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緒體驗和滿意程度。其特點是,不同群體對社會支持主體的需求不同,如對戰士來說,來自排長或連長的支持和鼓勵,比來自一般戰友顯得更為重要;不同的社會支持主體提供的支持形式在不同情景下作用不同,如同學提供的支持對處理家庭問題不如對非家庭問題有效;個體對不同支持主體給予的支持的理解不同。

此外,同一類的心理社會刺激發生次數越多,造成心境變化的強度就越低,對心身疾病發生髮展的影響就越小。這是因為個體已經積累了多種適應和應付能力的結果。

第二道防線——心境調適。

一般來說,積極的認知評價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同樣,消極的認知評價也將導致消極的情緒體驗。即使不良的心理社會刺激引起了消極的情緒體驗,也不一定會影響身體健康,因為憤怒、焦慮、悲傷等消極情緒本身是人類適應環境的正常心理反應。

人類如果沒有這類情緒反應,就無法適應千變萬化的環境。特別是當這些情緒波動是短暫的、輕度的,人體完全可以通過心境調適讓情緒活動恢復正常。但是,當負性認知評價達到一定程度,突破了心境調適的能力時,就會出現焦慮、抑鬱、否認、猜疑等負性情緒反應,就可能導致軀體病變。

有兩種心理社會緊張刺激引起的情緒反應可以致病。

第一種是突然性的超強度緊張刺激。比如,親人突然死亡、生活中的意外傷亡、威脅生命安全的突發事件等。這種應激刺激達到極高程度,可以突然性地突破心境調適能力的極限,使機體喪失適應能力,進而導致生理學方面的變化。

第二種是持久性的劣性刺激。劣性刺激接踵而來,或某種劣性刺激導致長期的不良心境,壓抑的情緒反應得不到必要和有效的疏泄等,以持續累積的方式逐漸攻克心境調適的防線,使機體自我調節功能受損,失去心理平衡,繼而導致植物神經系統活動的紊亂和機體器官的病理改變。

另外,在同樣應激刺激條件下,人與人在情緒反應的程度上有很大差異。

第三道防線——生理屏障。

心理社會因素通過激發負性情緒體驗而引發一系列軀體生理生化變化,特別是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的改變,導致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加快等。這些生理反應是人體動員全身潛能以應付面臨的刺激的生理屏障。

在心身疾病的病因學和發病過程的研究中,生理屏障的研究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生理始基和生理中介機制。

生理始基指的是心身疾病患者在患病前機體的生理學特點。例如,在潰瘍病的發病中,胃蛋白酶原增高起著重要的作用。相關調查發現,發病前,潰瘍病患者的胃蛋白酶原水平很高,由此推測,胃蛋白酶原增高可能是發生潰瘍的生理始基。假如只有心理社會刺激,心理屏障遭到破壞,但沒有潰瘍病的生理始基,也不會發生潰瘍病。

另外,心理社會因素以各種信息形式作用於大腦皮層,而大腦皮層又是通過生理中介機制,使各器官產生病變。比較重要的中介機制是植物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

五、心身疾病的防治原則

心身疾病的預防應當同時兼顧心、身兩個方面,從早做起。

心身疾病是心理社會因素和生物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心身疾病的預防也應當同時兼顧心、身兩個方面。心理社會因素大多需要相當長時間的作用才會引起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預防應從早做起。

按照預防醫學的觀點,心身疾病的預防包括三級。

1.第一級預防是防止心理社會因素長時期反覆刺激並導致心理失衡的主要措施。培養比較完整的健康心理素質,提高應付危險因素的能力是預防心身疾病的基礎。

《內經?上古天真論》上提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又提到「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能害」。也就是說,只要能夠在心理社會因素刺激的情況下不斷進行自我調試,保持心理平衡,增強自身適應社會的能力,一般就不容易患上心身疾病。

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應當越早越好。

2.第二級預防是防止心理社會因素導致的心理失衡階段發展成為功能失調階段的重要措施,因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第二級預防的核心。

祖國傳統醫學特別重視對心身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在華佗的《青囊秘錄》一書中早有「醫者先醫其心,而後醫其身,其次醫其病」的論述,又如,《漢書?昭明文選七發》中記載:吳客只以要言妙道勸導生病的太子,使之幡然悔悟,端正了思想,放棄了驕奢淫逸的生活方式,使身體恢復了健康。這些都表明祖國傳統醫學在心理衛生和心理治療方面早已開了先河。

3.第三級預防是針對患者在經歷心理失衡、功能失調進入軀體疾病階段情況下防止病情惡化的重要措施。這個階段一方面依靠有效的藥物,另一方面也應該充分估計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作用。

此外,也可以將心身疾病的預防劃分為個體預防和社會預防兩個方面。個體預防是針對我們每個人而言的,包括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加強個人修養,提高辨別能力,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以及培養健全的性格等。

心身疾病的個體預防還包括改善社會適應能力。例如有目的地豐富個人生活經歷,學會一些緩解心理刺激的技巧,如自我解脫、自我安慰等,提高個人的社會忍耐力以及建立友善的人際關係。因為協調友善的人際關係,有助於增加社會支持,也會幫助改善個體認知能力,緩解情緒體驗的強度,疏通負性情緒外泄的渠道,促進良好情緒的保持。

另外,有目的地培養個人良好的情緒防禦機制,提高個體抵禦挫折的能力。這樣,才能在強刺激作用下,懂得採用合理化手段,消除內心所產生的緊張、不安和痛苦,從而恢復心理上的平衡。

社會預防是通過改善我們生活的社會環境,形成優良的社會氛圍,避免人為的精神創傷,以此來達到預防心身疾病發生的目的。

心身疾病的治療要兼顧生物和心理社會因素諸方面。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會因素誘發的軀體性疾病,所以,原則上心身疾病的治療應包括軀體和心理兩個方面。採取綜合防治措施,包括軀體疾病治療、精神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三者相互配合,可獲較佳療效。

在具體治療過程中,採用的方法可有所側重。或以心理治療為主,配合精神藥物治療及軀體疾病治療;或以藥物治療為主,輔以心理治療。

許多心身疾病都已經有了非常有效的軀體治療措施。每種心身疾病都有其藥物治療常規,應依病情具體實施。例如,支氣管哮喘採用支氣管擴張劑治療,高血壓採用降壓藥治療,潰瘍病採用制酸劑治療等。由於這些疾病都有組織結構方面的病理改變,軀體治療一般能夠緩解癥狀,達到一定治療效果。但療效可能不理想,停止藥物治療後癥狀很可能會複發,所以,非常需要適當的精神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

精神藥物指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可以影響人的認知、情感和行為,但對正常精神活動無明顯影響的藥物。注意:精神藥物的應用應當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療應遵循心理治療的一般原則。其重點包括減輕自身的抑鬱、失望、焦慮、否認、依賴等異常心理反應,學會情緒表達,並以新的認知取代舊有的錯誤認知。適當的心理治療有助於減輕甚至消除異常心理,促進機體的代償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從而使軀體癥狀減輕甚至消失。

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療目前採用的方法有:精神支持療法、放鬆療法、行為矯正療法、自我訓練與生物反饋療法、心理分析、認知療法、暗示療法等。可依據自身及其周圍環境的具體情況選擇應用。

認識常見的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一類精神軀體疾患,心理因素在發病和發展中起重要作用。心身疾病的核心問題是「心身相關」,心與身的辨證統一是機體正常的生理心理過程。認識了解常見的心身疾病,將會有效促進自身的心身健康。

一、 原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又稱高血壓病。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

43歲的張女士,突然頭暈、頭痛、心悸,經心臟科醫生診斷為高血壓,並制訂了相應的治療方案。但她服藥20多天後,血壓波動很大,仍舊不穩定,不適感更加明顯,只好住院治療。住院兩個星期,上述癥狀好轉不明顯,於是到心理門診就診。

她向心理醫生講述了一些情況:丈夫半年前被安排到外地工作至今仍未被調回,為了照顧讀初中的孩子,她辭掉了工作,生活很空虛。此外,為了保持身材,她曾服減肥藥,感覺全身不適,擔心藥物毒副作用傷害身體。

心理醫生分析認為,張女士的高血壓應屬於心身疾病,血壓的不穩定狀態與其交感神經不協調活動有關。丈夫外出、自己放棄工作,導致她人際交往減少,不良情緒無從分散、轉移;生活的空虛,使她有更多的空閑時間去「體驗」身體的不適,加重了緊張情緒;減肥藥帶來的不適,使她過分緊張。所有這些因素,都可能使其交感神經活性亢進,血壓升高。

根本的措施是,消除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並增強應對生活事件的能力。在經過半年的心理調適之後,張女士的血壓恢復了正常。

高血壓病是指體循環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的持續升高。也就是說,無論是只有收縮壓升高,還是只有舒張壓升高,還是收縮壓和舒張壓同時升高,都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人群中血壓水平呈連續性分布,正常血壓和高血壓的劃分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界線,高血壓的水平也是根據臨床以及流行病學的資料人為界定的。

目前,我國採用國際上的統一標準,即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40mmHg和(或)舒張壓大於或等於90mmHg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根據血壓增高的水平,可以進一步分為1、2、3級。這個診斷標準適用於男女兩性任何年齡的成人,對於兒童,目前還沒有公認的高血壓診斷標準,但通常低於成人高血壓的診斷水平。

此外,我們的理想血壓是收縮壓小於120mmHg,舒張壓小於80mmHg。需要注意的是,在診斷高血壓時,必須以在沒有服藥的狀態下,兩次或者兩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複血壓測定的平均值為依據。偶然測得一次血壓增高不能診斷高血壓,必須重複測量和隨訪觀察。

高血壓是最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除了引起與血壓升高本身直接有關的癥狀以外,長期高血壓還會很容易導致心、腦、腎等重要臟器官產生嚴重的、危及生命甚至招致殘疾的併發症,也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和腎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儘管人們對高血壓的研究或認識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相應的診斷或治療方法也在不斷的進步,但是,高血壓迄今為止仍然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理社會因素在高血壓發病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原發性高血壓是最早確認的一種心身疾病。一般認為,主要是由於高級神經中樞功能失調而致病,而心理、行為和社會因素在其中起主導作用。外界及內在的不良刺激,引起劇烈的、長期的應激狀態,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失調,使全身細小動脈痙攣,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導致血壓升高。

同時,由於內分泌功能發生紊亂,引起水、鈉瀦留,血容量增加,更加劇了血壓的升高。曾經對23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調查,發現74.5%的患者病前存在不良心理因素。

我們很容易發現,心理社會因素在高血壓發病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如人格因素、人格特徵對高血壓發病的影響是醫學心理學很關注的問題。不過,到目前為止,還不能確定高血壓的特異性人格特徵。有研究發現高血壓病人具有過分謹慎、急躁易怒、好奇任性、要求過高過急、敵意、好鬥等特點。此外,進一步分析認為,焦慮情緒反應和心理矛盾的壓抑,即抑制性敵意是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心理原因。

從心理生物學的角度,凡是能影響心臟輸出量和血管緊張度的因素都能導致血壓的變化。具有高血壓遺傳素質的人處於心理社會應激或情緒應激的時候,其大腦皮質與邊緣系統功能失調,通過植物神經及內分泌途徑使全身細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

研究表明,若焦慮或憤怒情緒外露時,血液中去甲腎上腺素濃度升高,於是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使舒張壓明顯上升;如有敵意情緒或被強烈壓抑時,血中去甲腎上腺素及腎上腺素水平則明顯增高。因此把被壓抑的敵視情緒看作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心理因素。

過度緊張與精神刺激,使大腦皮質的功能失調,皮質下血管運動中樞失去平衡,腎上腺素能活性增加,使交感神經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增多,導致全身小動脈痙攣收縮,使血壓升高。同時,腎上腺素髓質釋放腎上腺素增多,血中腎上腺素水平增高,又使交感神經末梢釋放更多的去甲腎上腺素,進一步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開始時,血壓升高是暫時性的,一旦心理社會緊張刺激或情緒刺激被解除,影響血壓的各項生理變化都很快自動恢復正常。但是,如果心理社會應激或情緒應激強烈、持久,就會使神經、體液、內分泌等的血壓調節機制遭到破壞,導致血壓較長時間的反覆波動,最終形成持續高血壓。

高血壓是與現代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心身疾病。

大量事實證明,高血壓的發病與社會環境因素、心理因素、遺傳及行為因素有關,是與現代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心身疾病。其致病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因素。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高血壓發病率的總趨勢是發達國家高於發展中國家,城市高於農村,老年組高於其他年齡組,知識階層高於非知識階層。精神緊張的、責任重大的職業群體傾向於有較高的發病率。我國因經濟的快速發展、競爭日趨激烈以及生活方式的明顯改變,使得高血壓的總體發病趨勢已與發達國家接近。

2.心理因素。有關研究結果顯示,高血壓的發生和人格特徵和行為類型密切相關。高血壓病人的人格特徵是焦慮性情緒反應和被壓抑的敵意。A型行為與高血壓有關,國內有報道稱,在63例高血壓病人中,有A型行為者43例,佔68.5%。高血壓患者的性格特徵往往是對一切事物要求過高,並企圖靠自己的努力達到滿足,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發怒。

動物實驗證明,條件反射法可以讓狗形成神經精神源性高血壓。人在長期的精神緊張、壓力、焦慮刺激下,發生反覆的情緒波動導致大腦功能失調,對皮質下中樞不能正常調節,以致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兒茶酚胺類介質釋放增加,使小動脈收縮,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肥大,從而促使高血壓的形成,並使高血壓狀態維持。發病原因中還有內分泌等其他因素的參與,但心理社會因素佔有重要地位。反過來,高血壓也可引起心理的異常,形成惡性循環。

高血壓時,由於小動脈痙攣使腦供血不足,腦缺血導致中樞神經細胞發生營養不良、腦缺氧甚或腦水腫等,進而可引起腦部暫時性功能失調或神經結構改變,出現心理障礙,如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表情呆板,思維遲鈍,行動緩慢;或可出現幻覺、精神運動性興奮,可有自傷或自殺行為,嚴重時可致意識障礙。心理障礙的程度,與高血壓的波動、不穩定性有一定關係。

對於高血壓如果單純應用降壓及利尿等藥物治療,效果並不十分理想。現代心身醫學專家認為,高血壓病人除了服用降血壓藥物以外,心理治療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解除心理負擔。一般來說,高血壓病病程較長,輕度和重度相距甚遠,而大多數患者屬於輕度,有極大的可治性與可逆性,病情大多屬於功能性的,心血管系統並沒有器質性的改變。所以,患者只要能放下思想包袱,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可能一生就會保持在輕度。如果終日緊張恐懼,長久下去,一定會引起血管壁的破壞,導致嚴重的後果。

2.保持心境平和。情緒和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社會心理因素致病是通過情緒這個中間機制而起作用的。人在緊張、憂慮、悲傷、恐懼、激動等情緒異常的時候,可以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出現心慌、氣急、血壓升高等。所以,一定要把自己從不良的體驗中解救出來,把握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避免大喜大悲。在生活、工作中保持一種從容、淡定、豁達的心態。

3. 針對造成緊張、壓抑的心理因素進行治療,可以採用生物反饋、心理諮詢、鬆弛療法等方法。此外,自我調適也非常重要,包括改善不良個性,提高心理素質,工作、生活、休息有規律,保持足夠睡眠,避免增加心理負擔。

二、 冠心病

心境是心理因素的核心,通過情緒影響冠心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後。冠心病,全稱是冠狀動脈性心臟病,也叫缺血性心臟病,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和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痙攣)。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管腔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它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最為常見的類型,通常所說的冠心病就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是指心外膜下傳導動脈發生一過性收縮,引起血管部分或完全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冠心病多發生在40歲以後,腦力勞動者較多。在歐美國家,冠心病十分常見,在美國,冠心病占人口死亡數的1/3~1/2,占心臟病死亡數的50%~75%。在我國,本病不如歐美多見,約佔心臟病死亡數的10%~20%。但近年有增多的趨勢。冠心病嚴重威脅著中老年人的健康和壽命,近年來,甚至青壯年也受到了該病的嚴重威脅。所以,對冠心病的防治已經成為當前國內外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冠心病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吸煙、心理因素等,這些因素被稱為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其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是心理因素。

調查顯示,冠心病人群中有80%能夠意識到不良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發病中的作用,但大多數病人卻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冠心病病程長,反覆發作,患者思想負擔重,情緒低落,多有憤怒、沮喪、焦慮、消沉、抑鬱等不良個性心理特徵。有關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合併焦慮、驚恐等不良心理因素,勢必將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將明顯增加心血管併發症和心源性猝死。這說明,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的發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冠心病的發生與性格有關。性格是一種複雜的心理因素。前面提到,美國心理學家弗里德曼最早提出冠心病和心理因素的關係,並將人的性格分為A型和B型。A型性格和行為對患者健康的不利之處在於,他們不斷拼搏,要在少而又少的時間內完成多而又多的事情,就會很容易變得惱火、激動、發怒和不耐煩,並會因此使體內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導致血粘度增高,加速血栓形成,容易引起冠心病和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據統計,A型性格患冠心病的比例是B型性格的3倍甚至更高。早在1979年,國際心臟病與血液病學會就已經確認A型性格是引起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心境是心理因素的核心,通過情緒影響冠心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後。不良的情緒如憤怒、焦慮、煩躁、抑鬱、緊張、驚恐、憎恨、過分激動等都會誘發冠心病心絞痛發作,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甚至是猝死。據研究,老年冠心病人的情緒狀態中,存在的諸如焦慮、恐懼、敵對、偏執、人際關係敏感等不良情緒均明顯多於正常老年人。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三四千萬人患冠心病,每年死於冠心病者達數百萬之眾,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心肌梗死。其中,95%的心肌梗死病人在發病前有明確的情緒誘因,主要為驚嚇、緊張、生氣、激動、悲傷等,大多數的發病也屬於不良情緒刺激所誘發。有人調查了100餘例急性心肌梗死存活者,心梗發生前一周普遍有過激動、緊張、焦慮或抑鬱等情緒劇變。

在嚴重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若有強烈的精神刺激,則體內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首先是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交感神經興奮亢進。繼而使冠狀動脈急劇收縮,心跳加速,心肌供血嚴重不足;同時,又使血小板聚集功能亢進,形成血栓,堵塞冠狀動脈。這樣就會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室顫動,造成心源性休克而猝死。

調適心境、穩定情緒對於預防冠心病很重要。

雖然心理因素與冠心病的發生髮展有重要關係,但是,冠心病患者往往疏於注意這點。這還得從兩個病例說起。

秦大叔最近剛剛診斷冠心病,心臟科醫生囑咐他一定要注意多休息,可是他卻沒有聽醫生的話,把病歷一扔,就又回單位發揮餘熱了。秦大叔年輕時工作幹練,精神頭兒足,常常為了工作連飯都忘記吃。現在雖然已是接近六旬的老人,可是他做起事來還是那樣風風火火。但是,好景不長,兩個月後,他因心肌梗死不得不住進醫院。

溫大媽是冠心病的老病號,這些年來她可真是為此吃盡了苦頭。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她十分注意保養,但心慌、胸悶、胸痛等癥狀還是經常會發生。因此,她每天都生活在冠心病的陰影下,時常會莫名其妙地擔心會不會發生心肌梗死,如果發生了該怎麼辦,等等。結果,她整日心神不寧、憂心忡忡,常常失眠。有時她心裡會暗暗地想:活著真是沒有意思,還真不如早點走了算了。

看了這兩個病例,我們會發現秦大叔和溫大媽在對待冠心病這個疾病時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像他倆一樣,現實生活中很多冠心病患者也認識不到自己所犯的心理問題。在他們的思想中,一想到冠心病,就立刻想到要去看心臟科醫生,卻絲毫沒有意識到冠心病和心理因素的密切關係。

在醫學上,冠心病屬於心身疾病。因此,在防治冠心病的過程中,除了要進行常規的內科治療外,還要特別注意心理方面的調適。對於心身疾病的治療,有專家說,解決心理問題是成功的一半。可見,心理治療對於冠心病的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我們還是結合上述兩個病例來談談冠心病的心理治療。不難發現,秦大叔的心理問題在於他具有較強的A型性格和行為。目前醫學界公認A型性格是引起冠心病的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對冠心病的影響和危害,可以與高血壓、高血脂相比。因此,針對秦大叔的情況,改變A型性格和行為至關重要。

首先,要認識到自己是A型性格,並且了解其危害,還要懂得A型性格與冠心病的關係:A型性格越典型,發生冠心病的危險性就越大。

其次,要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學會忍耐,遇到問題學會冷靜思考,理智分析,且不可放縱自己的感情,任其發展,更不要火上澆油。簡單來說,就是要轉變自己的A型行為。一旦做到這些,就一定能使冠心病向好轉的方向發展。在實際生活中,學會觀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緒體驗和行為反應,糾正錯誤認識和不良行為方式。如,要時時提醒自己「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比什麼都重要」。

最後,要學會制怒,這一點對於冠心病人尤其重要。閻敬銘先生是清代光緒年間東閣大學士,他曾寫過一首《不氣歌》:「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倘若生氣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氣之危害大可懼,誠恐因病將命棄。我今嘗過氣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這首歌應該成為冠心病人的座右銘。

溫大媽的情況屬於冠心病所致的焦慮、抑鬱情緒反應。許多研究結果表明,即使冠心病患者經治療癥狀得以改善之後,與發病前相比,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如情緒抑鬱、社交退縮等。抑鬱、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變化都可以影響心跳的頻率、節律與心搏出量,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

可見,調適心境、穩定情緒對於預防冠心病很重要。患者需要進行情緒的表達和宣洩,尤其是消極的情緒;同時,還要認識到,焦慮、抑鬱等負性情緒對冠心病治療有不良影響,所以,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各種問題,保持穩定的情緒。只有保持健康的心態,才會大大增加對冠心病的抵抗力,也就是心理免疫。

三、 腦血管病

腦血管病是危害人類生命與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腦血管病是指腦部動脈或支配腦的頸部動脈發生病變,從而引起顱內血液循環障礙,腦組織受損的一組疾病。

腦血管病是危害人類生命與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複發率高等特點,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殘的主要疾病。由於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

在人類各種疾病死因的排序中,腦血管病一直列於前3位之內,成為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1991年我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城市腦血管病占死因的第3位,年發病率為2.17/‰,與日本接近,高於西方。腦血管病患者中約3/4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勞動力喪失,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顧。因此防治腦血管病,對保護健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按其進程,腦血管病可分為急性腦血管病和慢性腦血管病兩種。急性腦血管病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血栓形成、腦栓塞、高血壓腦病、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等;慢性腦血管病包括腦動脈硬化、腦血管病性痴呆、腦動脈盜血綜合征、帕金森氏病等。通常我們所說的腦血管病,一般是指急性腦血管病,發病急,常常危及人的生命,因此,也容易引起人們的重視;相反,慢性腦血管病病程長,容易被人忽視。

不良情緒是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已成事實。

研究表明,不良情緒是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但是大笑、狂喜等也可能導致中風發生,早在《黃帝內經》就有「喜中風」的記載。臨床觀察顯示,之所以會發生急性腦血管病,往往就是因為突如其來的憤怒、驚恐、狂喜、興奮、焦慮等各種情緒應激而觸發。

不良情緒引發腦血管病的機制是多方面的。緊張情緒引起交感神經系統興奮,使其末稍釋放出大量的去甲腎上腺素,同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在兒茶酚胺與皮質類固醇的作用下,使血壓升高,脈搏增快,血糖增多並動員儲存的脂肪,大劑量兒茶酚胺使血小板聚集、粘附和釋放功能增強,這些都成為腦血管病發生的因素之一。

有研究報道,腦血管病患者發病前有情緒變化因素者佔67.5%。有情緒變化的腦血管病患者血中血管緊張素Ⅱ含量明顯高於無情緒變化的腦血管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諸如失戀、離婚、失業、晉陞、親人死亡、環境變化等生活事件也可引起過強的反應。這些都與急性腦血管病的發生有一定相關性。

許多資料表明,腦血管病人的A型行為類型明顯高於正常人,其比例為4:1。對患腦血管病病人進行性格類型比較,A型行為類型者是非A型行為類型的3~4倍,提示腦血管病人以A型行為佔優勢,即具有敵意競爭和時間緊迫感等特徵。

由此可見,如何正確地讓自己認識自身個性缺陷,並加以干預、矯正,對腦血管病的防治有著積極作用。

腦血管病人的腦卒中發作,極易產生特殊的心理壓力,表現恐懼、發怒、猜疑、悲觀、抑鬱和社會隔離感等不良的心理行為反應。臨床實踐表明,即使疾病穩定的患者,看到自己肢體癱瘓、言語障礙、生活不能自理時,也很容易產生無價值感和孤獨感,甚至產生悲觀厭世的心境;在治療上採取抗拒態度,對生活沒興趣,煩躁、抑鬱、緘默;也有的情感幼稚、脆弱,因小事哭泣、傷感,以及行為上的退化、依賴等。因此,對腦血管病人來說,要根據其不同心理特點來進行心理治療。

腦血管病一般發病快。在出現肢體功能障礙、失語,或不能與他人交談時,患者多表現為焦慮、恐懼、悲觀,甚至對生活失去信心。所以,應該儘快適應由健康人轉變為病人這一角色,不要害怕自己不能恢復健康。此時應重點調節自己的焦慮、恐懼心理,消除不安情緒,保持良好的平和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當然,也可以進行適度發泄。因為發泄能使心理放鬆,有利於度過急性期。

四、 潰瘍病

消化道潰瘍是最為常見的心身疾病。

胃腸道被認為是最能表達情緒的器官。實驗室研究發現,心理因素可影響胃液的分泌、胃粘膜血管充盈的程度以及胃壁蠕動的變化。當心理因素與各種體質因素聯合作用時,就會導致胃腸道的心身疾病。常見的胃腸道心身疾病的有潰瘍病、激躁性腸胃症候群、胃腸神經症、神經性嘔吐等。

潰瘍病,主要指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即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是最為常見的心身疾病,是人類的常見病,呈世界性分布,估計全球約有10%的人口一生中患過該病。

吳女士今年44歲,性格爭強好勝,自我要求非常嚴格。近段時間她頗為忙碌。她的父親患肺癌住進了醫院,而母親也剛剛手術康復出院,現在家卧床休息。前一段時間,她的丈夫幫她照顧兩位老人和兒子,但不巧的是,她的丈夫最近突然患上了膽囊炎,也已經住進了醫院,正準備手術。這個時候,兒子也正趕上要參加高考。吳女士本人工作任務很繁重,不能脫身,每天除了完成大量艱巨的工作任務以外,還要奔波於兩所醫院,照顧父親和丈夫,回家後還要關心和照顧兒子的高考複習。終於,在持續高度緊張和憂慮的心境下,她發生了突發性的應激性消化性潰瘍。

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心理社會因素與潰瘍病的發生有直接的關係。那些性格內向、順從依賴、過分自我剋制、壓抑、易緊張、情緒不穩、內心矛盾重重的人,在遇到壓力時很難排解不良情緒,而是更多地依靠抽煙、喝酒來緩解緊張,這就更容易發生潰瘍病。

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學教授,退休後被請去做某著名IT公司的經理。他本人其實並不情願做這個工作,但礙於朋友的面子,只好勉為其難。在年終要核算時,他連續工作,沒有好好休息,結果胃部潰瘍處血管大面積爆裂,導致急性胃出血,幾乎性命不保。

這位大學教授的性格特點就很具代表性。具有這類性格特點的人習慣於自我剋制,使自己在應激時的情緒得不到宣洩,從而使迷走神經反射更為強烈,胃酸和胃蛋白酶原水平增高明顯,所以就很容易發生消化性潰瘍。

性格特點既是病因,又影響病情的轉歸。

研究表明,性格特點與本病的發生有一定關係,它既是病因,又影響病情的轉歸。病人往往有如下特點:

1.爭強好勝,不能鬆弛。多數患者工作良好,有的還取得一定成就,但精神生活過於緊張,即使休息也仍不能鬆弛,生活的弦總是綳得緊緊的。

2.矛盾心理。蘇聯著名心理學大師亞歷山大?魯利亞認為,患者具有典型的矛盾心理,求幫助的願望和心情受到意外挫折,不得不相反表現出自信、堅持獨立的態度。

3.情緒易波動但又慣於剋制。患者情緒不穩定,遇到刺激經常會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受挫折時特別容易產生憤怒或抑鬱,而他們的自制力又比較強,喜怒不形於色,所謂「怒而不發」。這類情緒雖然被壓抑了,但卻導致了強烈的植物神經系統的反應,引起疾病的發生。

4.過分關注自己,不好交往。表面上看,他們的人際關係處理得不錯,但這是自我控制的結果,從本身性格而言,他們並不是外向、熱情、喜好社交的一類人,只是由於加強了自我控制,所以才能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患者之所以會有這種性格,通常與他們成長的家庭環境有關。有人研究了患有潰瘍病的人的家庭情況,發現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特徵。比如,不太愛玩兒,不太表露內心體驗,情緒表達不明朗,溝通不太直截了當,又相對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但又從來不向別人提要求。他們通常都是「非常乖,非常有孝心」的人。這可以稱為是「黏黏糊糊」的家庭。還有一種「工具型」家庭,談事情的時候顯得呆板、機械,就事論事,不帶任何感情色彩。這樣也容易導致潰瘍病。

心理分析學派特彆強調,兒童早年性格發展在發病中有重要的作用。他們認為,嬰兒期飢餓-哭泣-餵乳-滿足-睡眠-飢餓的循環是嬰兒的情緒緊張-發泄-滿足的表現。如果嬰兒的口部有需要,而母親卻沒有能夠給予滿足,兒童以後就可能產生包括吮指、咬指甲、咬鉛筆、抽煙和喜歡嚼口香糖等相關行為,以「補充」口部需要,而過強的未能滿足的「口部需要」常常會導致潰瘍病。

心理社會性緊張刺激與潰瘍病的發生有直接關係。潰瘍病也與人們的職業有關係。大量臨床資料證實,心理社會性緊張刺激與潰瘍病的發生有直接關係。強烈而持續的心身緊張狀態,以及由此產生的焦慮、憤怒、抑鬱、沮喪、痛苦等情緒體驗,可以引起神經興奮,導致胃液分泌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原水平升高。如果這種升高持續存在,就可以損傷胃和十二指腸而發生潰瘍。

主要的心理社會性緊張刺激包括:

1.嚴重的精神創傷,特別在沒有一點兒思想準備的情況下,遇到重大生活事件和社會的重大改變。如失業、離異、失子、喪偶、自然災害和戰爭等意外事件。

2.持久不良的情緒反應,如長期家庭不和、人際關係緊張、事業不如願等各種各樣的失落感。

3.長期的緊張刺激,如不良的工作環境、繁重的工作任務、缺乏休息、睡眠不足等。

從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開始,研究人員就不斷發現,一些生活中的壓力事件可以對人的胃部造成刺激。

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傘兵訓練季節結束後,患胃潰瘍的比平時高出4倍。說明了緊張、壓力和焦慮對胃潰瘍的發生有影響。於是,研究人員開始用「人在一定時間內經受的生活改變」作為指標,來衡量人的應激。結果發現,6個月之內或前一年經歷過較多應激性生活事件的人比普通人有更多患病的機會,尤其是患胃潰瘍。

應激指的是迫使人必須做出改變的壓力,既包括像結婚、升遷、搬家這些傳統意義上的喜事,也包括像受懲罰、丟錢、生重病等消極的生活事件。它們都使人被迫做出改變,因此都對人的軀體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此外,潰瘍病也與人們的職業有關係。那些需要不停地適應新變化的職業,如駕駛員、警察、管理者、記者、急診科醫生等人患潰瘍病的比例更大。臨床研究表明,環境變化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比飲食不規律對胃造成的影響要大得多,因為前者需要人不停地調動情緒,情緒的改變直接影響了胃部功能的改變。動物試驗也同時證明了這一點。

有這樣一個實驗,把兩隻健康的猴子分別關進不同的籠子里,讓它們各自坐在一張約束椅上,每隔20秒鐘給它們一次電擊。兩隻猴子各有一個開關,只有甲猴子的開關是真的,能切斷電源,使兩隻猴子都免遭電擊。只要甲猴子在接近20秒時按一下,即將來臨的這次電擊就不會出現。很快甲猴子就學會了按開關。而乙猴子因為開關不起作用,所以只有坐等受惠。一個月後,甲猴子突然死亡,經解剖發現,它患有嚴重的胃潰瘍。


推薦閱讀:

男性保健19
王澤濤教授談保健灸法
為什麼一定要穿絲綢服裝?看看絲綢強大的保健功能吧!
澳洲本土消費者對澳洲市場複合維生素品牌的評價和比較
sn飛雪的文件夾【養生保健-男性空間】

TAG:養生 | 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