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記穴位的按摩法:神奇的四指按摩
無需記穴位的按摩法:神奇的四指按摩第1節:序 四根手指,就能讓你擁有健康(1) 序 四根手指,就能讓你擁有健康! 本書所提出的"四指",就是每個人自己手掌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這四指的寬度是人體同身寸的三寸。 每一個人都需要身體的智慧 我自九歲起因為家父的關係開始接觸針灸療法,之後一直系統地學習針灸,並取得了中醫師的執照。將近三十年和針灸、推拿理療為伍的歲月里,我發現了人體的穴位點大多在關節的上下四指幅甚至數倍於四指幅的橫切線上,在那些地方有許多與十二經絡、任督二脈"恰好相合"的重要穴位(如合谷、列缺、手三里、足三里、三陰交、內關、外關、委中、大椎、關元等)。而從運動醫學的角度來看,人體的運動點和扳機點也大都在關節上下四指幅的位置。 我就想,這種現象是不是表示人體是有特定系統存在,而此特定系統與"四指幅"有關。 就一般人而言,頸部為其1個四指幅寬,上臂為2個四指幅寬,前臂為3個四指幅寬,小腿為4個四指幅寬,大腿為5個四指幅寬,軀幹為6個四指幅寬,而且每個人的身高約為其四指幅寬的22倍。所以,每個人身體的骨度分寸,都有一定的邏輯關係,若有誤差,必定有些問題,例如:如果你的四指幅寬乘22倍小於你自己的身高,表示你氣血不足或身體瘦弱,有較高的健康風險;如果你的四指幅寬乘22倍大於你自己的身高,表示你氣血旺盛或身強體壯,健康風險低。 我由此總結且發展出的"四指理論",可以讓所有人不需要強記穴位就可以很輕鬆地進行自我按摩或替家人按摩。 我在總結"四指理論"時還發現如果在按摩時使用輔助性工具如繃帶,可以起到協助按摩的效果,並且可以對患處進行"持續性的刺激"。譬如:加壓在膝蓋往下四指幅處小腿會變輕且不易抽筋;加壓在膝蓋往上四指幅處會使大腿變輕,柔軟度增加甚至立即減輕腰部酸痛;加壓在手肘往上四指幅處會使肩膀變輕且容易上舉。 現在我們有太多的身心問題與我們個人"錯誤使用身體"有關,而我們每天的身體活動,都離不開站、坐、卧、行。現代人通常每天平均都坐著超過8小時,想想看坐著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是不是有許多"折"(如臀部、膝蓋、腳踝、手肘),這些"折"使我們的身心陷入了健康的風險之中,可能就會導致本書中所提到的各種身心的問題。我真誠地希望每一位讀者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學會如何正確地使用自己的身體,也希望讀者能夠將本書中所提出的簡單又好用的保健養生方法與他人一同分享。 第2節:序 四根手指,就能讓你擁有健康(2) 忙碌的社會,我們每一個人所最需要的就是:身體的智慧! 四指理論讓癱瘓兩年的男子站起來 2007年7月中旬,我隨著一支醫療志願隊前往非洲的馬拉維。這是我第三次來到馬拉維了。 和三年前相比,馬拉維明顯現代化了許多。不過,馬拉維人的熱情絲毫未減,當我們進到村落時,男女老幼歡欣地唱歌跳舞歡迎我們。 馬拉維氣候乾燥,沙塵多,早晚溫差大,所以當地人身上常見慢性咳嗽和肺炎;又因為媒體廣告誤導,當地人以為多吃鹽有益健康;加上取水不容易,喝水量不足,多半飲用生水,所以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有經常性拉肚子、皮膚病和慢性發燒等癥狀。而心臟病、高血壓病、糖尿病、失眠、關節疼痛,同樣困擾著當地的中老年人。 2005年,當我第一次來到馬拉維時,大排長龍的病患當中,有一位被村導致大腿骨折,到醫院進行過治療,但是出院後傷腿依舊不能站立和行走。醫生告訴他,若想要站起來,必須再開一次刀。而他因為第一次治療就已經負債纍纍,現在又沒有工作能力,根本就沒辦法支付醫藥費。 我在檢查時發現他的腿骨其實已經接好,但是因為肌肉內傷加上血淤氣滯,導致傷處附近粘連嚴重,大腿長期疼痛且無法使力。用藥根本解決不了他的問題,他所需要的不是止痛藥,而是疏通傷處附近的氣血循環和粘連。所以我開始在他的膝蓋關節上下四指幅左右的穴位針灸及按摩,之後又在同樣的兩處各綁上一條加壓繃帶。沒多久,男子便站起來了。一時間,整個會場騷動起來,在場的馬拉維人無不驚奇。男子更是熱淚盈眶地頻頻感謝:"謝謝!謝謝!現在我可以繼續工作養家了!」 雖然這位患者想痊癒還是需要再經過持續的理療,但是讓一個完全或幾乎不能行走的患者在短時間內可倚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甚至慢慢移動,對馬拉維人來說,可謂相當神奇。很多人都問我是不是擁有魔法。其實,我怎會有什麼魔法呢?我所應用的就是中醫里的經絡療法,然後再搭配運動醫學的概念,兩相呼應,很快地就讓患者的體能提升,站起來自然不是問題。 第3節:正確地使用我們的身體(1) 在回程的飛機上,我都在思考醫療隊每年只能前往馬拉維義診兩星期,我的診療也許可以讓當地人免於幾天的疼痛,但是不能從根本上改善他們的體質!正因為這樣,當地人非常習慣向外地來的醫療隊索取止痛藥,因為他們大部分沒有錢買葯,只能在醫療隊到時"貯存"一點止痛藥。但是,給止痛藥終究不是辦法,短期來說,也許是幫助,但長期來看,無疑是加害。 能不能讓他們學會自我理療,進而減輕疼痛呢?能不能讓他們在不了解中國傳統療法的狀況下,也能學會自我保健和理療? 第一章 正確地使用我們的身體 現代人的身體"打結"了 疲勞、酸痛是現代人的通病。人們因為疲勞累積引起的腰酸、肩頸僵硬、頭痛、背痛、胃痛、關節炎、神經痛等非明確病因的病痛,就像是生活的附屬品,不但揮之不去,而且有越來越烈的趨勢。 許多人為了解除病痛求諸眾多醫生,但各式各樣的辦法用了無數,可病痛還是時好時壞,終究還是擺脫不了疼痛的糾纏。最後也只能把疼痛當成身體的一部分,只要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便任其在身體里佔有一席之地。 過去,人們習慣將這類難以用藥物治療的酸痛稱之為"老化病"或是"體質病";但隨著時代演變,人們的腦袋動得比身體多,在計算機和辦公桌前坐著的時間,比走路和運動的時間多了許多,酸痛早已不是老人家的專利。特別是網路時代來臨,就連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甚至十幾歲的青少年,都會得到酸痛"一視同仁的青睞"。因為人體的大部分組織都處於不斷更新中,所以如果疼痛的問題始終存在,那麼必須要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錯誤地使用身體了。 生活當中,經常會聽到身旁的人無奈地抱怨著:"痛死了!""怎麼會痛成這樣?"中醫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身體會感覺到酸痛,最主要就是因為"身體打結"。所謂打結,其實指的就是氣血淤滯,血液循環功能低下,進而造成傳導身體氣流的經絡阻塞,導致肌肉或筋骨腫脹疼痛。 古人的筋骨酸痛,原因多為勞動不當和姿勢不良所造成的"身結";但是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紛擾增加,加上有強大壓力的催化,酸痛的原因很多是源自"心結"。因為心理不暢快,導致氣血不順,造成經絡功能低落的"氣結",進而氣血淤滯形成"身結"。 第4節:正確地使用我們的身體(2) 當身體疼痛時,常會在經絡循行位置,尤其是關節四指幅處發現氣血淤積的結塊。俗話說心有千千結,其實,許多人的身體也常有千千結。只要花點時間一一按壓尋找(利用刮痧手法或是藉助遠紅外線經絡按摩棒等儀器更易檢查出來),很快就可發現大大小小的局部氣血淤結,特別是疼痛處,更會發現一大堆被戲稱為"鑽石"的體液結晶,這些結晶正是導致身體疼痛的主要原因。 再者,現代人都知道運動的重要,但不少人也納悶,為何努力運動,卻不見疼痛改善?其中很大的原因,正是"身結""心結""氣結"未解。運動固然是強身健體的重要法門,但是除了要正確運動之外,還必須透過按摩或針灸等理療方式,徹底清除結塊,並且去除心結,如此才能讓氣血通暢,也才能從根本上達到"通則不痛"的功效。 老祖宗的智慧--經絡學 談到治療疼痛和疾病,必須要先了解經絡運行。經絡由何而來並不可考,上古醫書有雲,古人曾經以"內觀"方式看到體內許多發光的線,就是經絡。古人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後,觀察到人體的氣血運行脈絡,因而發展出經絡學說。經絡分布全身,對外聯繫腧穴,對內聯繫臟腑,是中醫學基礎重要理論,同時也是針灸學和"四指理論"的基礎。現代也有許多科學方式已經證明了經絡的存在,其理論仍然與氣血循行有關。 所謂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指全身氣血運行的大小通路。 "經"有直線和經過的含意,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人的全身有"十二經脈",另有不同於此十二經脈的"奇經八脈"。十二經脈加上屬奇經八脈中的任督二脈合稱為"十四經"。另外自十二經脈分出的別支,稱為十二經別,經別並無所屬穴。十二經脈的外圍有十二經筋,有聯繫筋肉的作用。 "絡"則有網路和聯絡的含意。絡脈是由經脈分出的小支,由絡脈再分出的小支稱為孫脈(或孫絡)。人體經絡以粗細分有經脈、絡脈、孫脈(或孫絡)遍布全身。人體經脈中最主要的有十五絡脈,各絡脈各有一絡穴,共有十五絡穴。絡脈中細小者稱三六五絡,遍佈於體表。 第5節:正確地使用我們的身體(3) 經絡系統中,最常被應用的就是十二經脈,它包含了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左右兩側對列。 十二經脈分內行、外行兩部分。對外分布於四肢及軀幹,有所屬穴位,稱"有穴通路",對內則與臟腑有絡脈相連,互相影響。 現代人治療疼痛和疾病時常常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事實上,從疼痛點和身結的位置,還可以推估出五臟六腑以及情緒的健康狀況。 關於經絡,其實很多讀者都聽說過,但是對各條經絡循行的方向與邏輯,以及所對應手指或腳趾的末梢可能知之甚少,所以我在這裡詳細地給朋友們說明一下。 從手腳看健康 有句話說得好:"凡走過必留下痕迹。"我們使用身體的方式也會造成一些結果和現象,就是身體在與我們說話。 在初步了解了十二經脈循行的原理之後,便可發現其實我們的身體一直通過經絡循行路徑,給予人們健康上的明示。自我診斷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通過手腳"。每個人的手腳,長短胖瘦不一,寬窄厚薄不同。但是不管先天手腳形狀為何,手與腳在訴說著一個人年紀或是工作性質的同時,也透露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以及情緒狀況。 首先,請您張開雙手,看看自己是標準的"五炷香"(圖1),還是指縫間隙太緊的"四炷香"或是"三炷香"。 手形和腳形,基本是先天基因決定的,但是手腳指尖距離、結繭、隆起、凹陷等等狀況,就與後天的生活習慣以及健康狀況有密切關係了。因為手與腳是人體關節最多的地方,同時也是經絡運行交會最為頻密的地方,所以手與腳往往也透露出健康以及情緒狀況的警報。 當您張開雙手、張開五指,倘使髮指與食指距離過近或張不開(與其他指離相較),即可明顯辨別(圖2),則表過拇指與食指連接處的胃經氣血不順,象徵腸胃功能不佳,情緒容易緊張,導部痙攣,另外也容易情緒亢進以及自主神失調。 若是食指與中指距離過近(圖3)或張不(圖4),則表示通過食指大腸經和中指的心經(指心血管方面的狀況)氣血不足,因此身體帶氧量不足,容易有閉氣、胸悶、呼吸方式不以及氣管方面的疾病。另一方面,當呼吸方式問題時,表示有"身心症"或"神經官能症"同時也表示容易便秘或腹瀉。 第6節:正確地使用我們的身體(4) 若是中指和無名指距離過近(圖5)或絡沿線筋肉僵緊與氣血不順。 若是無名指與指指縫間距太近(圖7),表示三焦經和小經氣血不順,通常會有小指的力氣不夠的題,常常無法舉重物,也意味著心臟力量不,容易有心悸、頭暈和牙周病,背部、肩頸、膝蓋容易酸痛,女性也常有婦科毛病。氣血不足(圖8、圖9),氣血飽滿(圖10、圖11)的手部特徵分別如圖所示。大腳趾與腳掌連接處的皮膚如果出現硬則代表著個性急躁,思慮太多。為了求走路時甚少整個腳掌著地,總是小快步行因此腳拇趾和腳掌接連處用力過度,進而,其實就是一種身結,同樣會阻礙氣環。當腳拇趾與腳掌連接處出現繭或硬皮意味著該處的氣血流動不佳,亦即腎經經環受到阻礙。由於腎經主的是身體能源與否,因此這類型的人,往往容易感覺疲動不動就會覺得很累,但是生活上卻又感覺煩躁不安,始終無法沉靜下來。 走路有"外八"或"內八"傾向的人,通常會在腳掌外緣及腳跟處出現硬皮或是結繭。此處膀胱經經過,因此這類型的人往往會有尿頻和下背痛的問題,時間一久也會影響到腸胃和腎臟功能。 由於腳(腿部)是第二個心臟,而它離心臟又最遠,所以如果功能出問題,心臟一定會很吃力,因此每一隻腳趾所對應的經絡,讀者有必要進一步去認知才行。當人們身體使用錯誤或不當時,會出現一些病症,所以讀者有必要在平日就對自己的每一隻腳趾做檢查。 快速診斷,了解自己的身體 除了上述方法,還可通過手指與腳趾的用力,自我診斷身體的健康狀況。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方式,使自己感覺到經絡的"線形路線"與經絡有問題的區域或點。 首先,將手伸直,一根根手指輪流"用力按牆"或"使用輔助性器具如彈性繃帶等進行如拉弓一般的動作(圖12) "。按壓或拉伸的過程中,主血或主氣的經絡會有不同的感覺。若是大拇指感覺到酸麻痛或無力,表示肺經不順暢;若是食指感覺到酸麻痛或無力,表示大腸經不順暢;若是中指感覺到酸麻痛或無力,表示心包經不順暢;若是無名指酸麻痛或是無力,表示三焦經不順暢;若是小指感覺到酸麻痛,表示小腸經和心經不順暢(以上每一根手指出問題時,甚至可見到手指有退化、萎縮或指甲變形)。 第7節:正確地使用我們的身體(5) 再者,利用有彈性的帶狀物如彈力繃帶一一圈拉腳趾(圖13),若是腳拇趾酸麻痛,表示脾經和肝經不順暢;若是腳第二趾和腳第三趾酸麻痛,表示胃經、腎經不順暢;若是腳第四趾酸麻痛,表示膽經不順暢;若是腳小趾酸麻痛,表示膀胱經不順暢(和手指一樣,以上每一隻腳趾出問題時,甚至也可見到腳趾有退化、萎縮或指甲變形) 。 經絡與臟腑有直接的對應,循行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上半身的經絡主血者(陰經)由身體往手指走,主氣者(陽經)由手指往身體走。下半身主血者(陰經)由腳趾往身體走,主氣者(陽經)由身體往腳趾走。 經絡循行的方式相當合乎"人體使用邏輯"。因為"腿是第二個心臟",而且又是以"向下踩地"的方式在使用,需要較大的助力將血從靜脈回到心臟,所以腿部的陰經主血走向皆由外向內,主氣的陽經就負責將力氣由內往外循行,強化血液的迴流,所以依時辰來看時,腿部的經絡為了幫助心臟回血,會先走陽經再走陰經。 相對的,手是"第三個心臟",它的使用是"往上甩動",依重力加速度的原理,血液會很容易就迴流,所需要的是氣的善用,手部經絡為了省力,手部的陰經主血走向皆由內向外,主氣的陽經就負責將氣由外往內,因此依時辰來看時循行就會先走陰經再走陽經。 對的時間,對的飲食作息 經絡循行順暢與否和健康息息相關,人體五臟六腑也有各自運作的黃金時間,吃喝拉撒,各自有各自的執行最佳時辰。能夠在對的時間,進行對的作息和飲食,才能讓身體好好休養生息,讓氣血循行順暢,五臟六腑的功能自然也能提升至最佳狀態。 凌晨三點至凌晨五點:肺經運行 呼吸系統會在此時進行修復,有呼吸道疾病者,特別是老人和孩童,常會在這段時間出現咳嗽的現象,那是因為肺經會於此時進行排痰。相對的,經常在此時無法好好休養者,往往也會產生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凌晨五點至七點:大腸經運行 排泄系統在此時慢慢啟動,隨著日照初升,身體也逐漸蘇醒,接著進行排便。通常此時休養不夠,或是沒有進行排便者,易有代謝方面的問題,身體也容易累積不凈的體液或宿便,長期如此會造成腸道負擔,導致諸多疾病。 第8節:正確地使用我們的身體(6) 值得一提的是,凌晨三點至早晨七點是人體生命現象最為低下的一段時間。氣血大量發散,人體需要大量用氧。若肺經和腸經虛弱,又疏於保養和保暖,嚴重者易於此時死亡。也因此,老人家猝死,往往多發生在此時。 早晨七點至九點:胃經運行 此段時間是一天當中,補充氣血的最佳時刻,因此早餐也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通常此段時間不吃早餐者,除了腸胃功能容易受損,也常見體型過胖或過瘦,原因就是腸胃吸收不佳,或是餓過頭之後的暴飲暴食導致。 早晨九點至十一點:脾經運行 人體氣血運行在此時進入高峰,腦力和體力運行也最為旺盛。前一夜能夠好好休養生息,早晨能夠好好吃早餐的人,往往能在此時展現最佳活力,思緒和決斷力都能在此時發揮極致。相反的,前一晚熬夜、失眠或是睡眠質量不佳者,身體帶氧量不足,自然容易呵欠連連,思緒不清而且感覺疲累。若是加上不吃早餐,氣血相形虛弱,更會像電力耗盡的電池,整個人顯得倦怠無力,甚至因此而變得煩躁易怒。 中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心經運行 同時也是血液運行的高峰。此時心臟需要較多的能量來推動血液循環,加上午間陰陽氣交接,因此人體會感覺些微倦怠,適合小憩以補充體力。特別有心臟疾病者,中午時應該好好用餐並稍作休息,千萬不可一邊捧著便當在計算機或辦公桌前,一邊工作一邊進食,否則容易出現心神不寧或是心律不齊等毛病。 下午一點至三點:小腸經運行 血液準備往全身運送,有利消化。此時不適合運動,適合休養,讓小腸好好工作。有句俗語說"過午不食",多數人都以為是中午以後不再吃東西,事實上,從經絡循行角度來看,指的是中餐時間不宜超過下午一點,此時不要繼續進食,加重胃部的負擔,而讓血液流注於小腸,好好消化來自胃部的食物。 下午三點至五點:膀胱經運行 + 下午五點至七點:腎經運行 一般在下午三點左右,上班族都會有十分鐘的休息或下午茶,因為由小腸經接過來的氣,將由眼內開始循行人體背面部位,此時,身上的水分進行代謝,體內雜質準備有效排出,不少人容易在下午過後水腫,或是肢體膨脹,原因就是膀胱經和腎經循行不順,體內水分代謝不佳。若在此時感到疲勞,也表示氣血明顯不足,健康狀況已經亮起紅燈。當膀胱經氣往下走接上腎經時,身體也開始貯存能源,欲使腎氣充足,因此,腎上腺素分泌最為旺盛,生命現象也最為旺盛,晚餐進食適合在此時進行,但不適合吃太多,俗話說:"晚餐要吃少。"因為接下去的心包經、三焦經可以進行較劇烈的運動。 第9節:正確地使用我們的身體(7) 晚間七點至晚間九點:心包經運行 此時,身體已經補充夠營養,多氣多血,氣血循行全身和身體末梢,是最適合運動的時候,運動的效率可達到最高。不過不建議進行激烈運動,而應以和緩的散步和簡單的關節體操等來調和,以免過於亢進,影響接下來的氣血收納。 註:心包經和心經不同。 晚間九點至晚間十一點:三焦經運行 此時體內廢物更有效排泄,氣血也將開始收納、貯存,以備明日所需。很多人常常納悶,三焦到底是什麼?因為人體當中根本找不到名為三焦的臟器。其實三焦泛指包在各種臟器外的"外膜",功能即保護各大臟腑。三焦又分為上焦、中焦、下焦,指的就是上中下三處體腔的保護膜。此外,三焦主的是內分泌,對人體的生長與修復有極大影響。免疫力不好的人,在此時應該就寢;成長中的孩童,更應於此時好好睡覺,才不會錯失生長的黃金時間。 晚間十一點至凌晨一點:膽經運行 一天活動下來,身體開始疲勞,該是休息的最佳時刻。由上一段時辰的發散而開始收斂,身體應進入休息狀態,特別是肝膽功能不佳的人,這段時間應該進入睡眠狀態,以備身體進行下一個時辰的造血、濾血以及新陳代謝。 凌晨一點至凌晨三點:肝經運行 肝進行藏血、存肝醣的動作,將血液、體液酸性降低,並促進內分泌正常代謝,許多人過度疲勞,就是在此段時間未能充分休息(熟睡),故造成血糖過高,肝功能耗損,健康也往往因此拉響警報。 第10節:動動手指,保健康(1) 第二章 動動手指,保健康 與健康息息相關的四指幅 不管是針灸、推拿、按摩、整脊、指壓等傳統理療,還是關節運動、肌肉鍛煉等運動教學,都可發現人體所有關節前後的四指幅處(也就是同身寸三寸,中醫針灸所說的三寸),有許多穴位點、運動點,電阻較低,也容易產生粘連、氣結、結晶和橘皮組織,造成體液流動不順暢,以及氣血循行異常。 這些四指幅同時也是人體肌腱與肌肉相連接之處,由於肌肉與肌腱兩者在中醫氣血的特性上是相反的:肌腱是"多氣少血",肌肉是"多血少氣",身體的氣血也在此處交換。因此二者相連處的氣血必須相當流暢,否則容易造成循環不順甚至阻塞,導致氣血失調。因此,關節前後四指幅,是人體最容易受傷、累積疲勞、氣血不順之處,有必要進行適當的保養與調整。 許多疼痛或是疾病,通過對四指幅的按摩和調理,都可以得到改善。其中的原理也在於四指幅是人體肌腱與肌肉相連接之處,按壓和針灸可以提高體溫,使關節和肌腱柔軟,肌肉充血,造成經絡"多氣多血"的均衡現象,身體才能在此狀況下得到最佳的"自療"與"強化"的機會,從關節打開瓶頸,由四指點暢通並清除體內垃圾。 四指幅與人體的關係 人體其實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從人體結構來看,一般而言,人體從頭到腳恰巧可以分為22個四指幅。 頸部(1個四指幅) 、上臂(2個四指幅) 、前臂(3個四指幅)、小腿(4個四指幅)、大腿(5個四指幅)、軀幹(6個四指幅),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定數。 若想以此預測身高,也可歸納出:頭部(3個四指幅)+頸部(1個四指幅)+軀幹(6個四指幅)+髖部(1個四指幅)+大腿(5個四指幅)+膝蓋(1個四指幅)+小腿(4個四指幅)+腳掌(1個四指幅)=22個四指幅(依個人四指幅寬度×22即可)。 其中每一節人體區段的四指幅、八指幅、十二指幅,經常是穴位與氣血阻塞之處,若以十二經絡的手與足四指幅點(手3×6=18;足7×6=42)計算,單側共為60點。 知道這一點,在自己進行保養或治療時,不需記憶穴位名稱及準確位置,即可輕鬆且準確地找到需要按壓的點。 四指按壓DIY 按壓工具 1以手指、手掌、手肘等人體可動關節為主要工具。 2若條件允許,也可使用一些輔助器具如彈性繃帶。 輔助材料 用嬰兒油或精油等先行塗抹於按壓處,以免按摩時造成皮膚疼痛或破損。 操作方式 利用手部關節:"按"(指定點)→"扣"(垂直往下)→"揉"(順時針或逆時針)。 如果是利用彈性繃帶等輔助器具,可針狀,圈繞於適當關節前或後四指幅處,鬆緊兩根手指可以插入繃帶內為原則,圈捆的位個人需要進行調整。 按壓時間 1以四指點的軟硬虛實程度而定,四指點軟者(虛)需要"補",四指點硬者(實)則需要"泄"。"補"即是手勢往心臟方向推進,"泄"則是手勢往心臟的反方向推進。 第11節:動動手指,保健康(2) 2以經絡來看,保養應以時辰、節氣與季節為基準來進行,一般按壓時間為每個單點三十秒至一分鐘,如果感覺不夠,可再反覆兩至三回。 3子時(午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午時(中午十一點至一點)不建議進行,若一定要操作則不宜"泄",可以"補"。 按壓注意事項 1有皮膚癥狀者,不宜按壓。 2有出血性癥狀者,不宜按壓。 3有不明急症者,不宜按壓。 4.初期孕婦不宜按壓(初期是指五個月內,但為安全起見,孕婦最好不要按壓)。 5.按壓前手掌或手指要先摩擦生熱,效果更為明顯。 使用輔助性器具的注意事項 1在非睡眠時間皆可使用,圈捆的時間依照個人需要來進行調整。 2.每次捆綁時間最多不宜超過半小時,半小時後將繃帶稍微放鬆l~2分鐘,之後即可重複加壓。 3.繃帶可以圈捆於皮膚上或衣物外。 4. 勿圈捆過緊(空隙在兩個指頭以下緊),如此反而易造成血液循環不良。 5.有傷口或出血不建議使用。 第12節:從頭到腳擺脫疾病困擾(1) 第三章 從頭到腳擺脫疾病困擾 頭頸肩部 頭疼 還有一位30多歲的女性病患,也是長期被劇烈的偏頭痛所困擾,有時甚至痛到想吐。為了能緩解疼痛,她使用的頭痛藥劑量已經從一般劑量吃到加強量。每到月底比較忙碌時,她的頭痛就會變得更為嚴重。 與她對話時,我發現她的肩膀一邊高一邊低,而且有習慣性聳肩的毛病。她的肩頸處同樣有結晶點。 我給她按摩了兩個四指按壓點,同時提醒她要隨時注意放鬆肩膀,放鬆心情,並每日進行肩頸關節運動。很快地,她的頭痛葯使用劑量越減越少,堅持一段時間後就可以不再使用頭痛葯了。 現代人生活和工作壓力大,營養不均衡,熬夜如家常便飯,因此,十個人當中,八九個都有過頭痛的經驗。從西醫來看,除了疾病造成的頭痛,大部分的頭痛都是因為肌肉緊張所引起。中醫則認為,頭痛多半是由血虛和氣虛引起。 為了治療頭痛,人們第一反應都是吃止痛藥。但其實利用簡單的四指理論進行按摩,活絡氣血,可以達到不吃止痛藥立即止痛的效果。容易因為緊張或勞累而產生頭痛者,平日也可經常按揉四指按壓點進行保健,持之以恆可見到明顯效果。 ●四指按壓點 ●平日保養 多做頸部、手腳關節運動,經常按揉手腕關節及足踝關節上下四指幅處。中醫有保健歌訣"頭頸尋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心胸取內關,腰背委中求,婦科三陰交,阿是不可求",可清楚看出頭頸的問題首先就是要按摩列缺、合谷兩穴。 平日需要背背包時盡量選擇雙肩背包,而不是單肩包,以免造成肩頸肌肉用力不平均,引發頭部疼痛。女性朋友穿內衣時不要穿得太緊,並且經常提醒自己不要聳肩和閉氣。 頸部僵硬疼痛 有位將近30歲的女性美術編輯,經常為頸部酸痛困擾。詢問之下,發現她和大多數上班族一樣,大部分的疼痛都是拜計算機所賜。 因為工作的緣故,她必須整日坐在辦公桌前盯著屏幕、手握滑鼠,有時為了趕工作進度,加班熬夜也是家常便飯。長久下來,頸部酸痛如影隨形,兩手不工作的時候,便是拚命地往頸部敲打。 檢查之後,我發現她的頸部結晶點甚多,年紀輕輕,轉動脖子時已經不斷發出"喀喀喀"的聲響。此外,她的手肘和四指、尾指也出現無力的狀態,這種狀態意味著她的三焦經氣血不足,連帶造成肩頸氣血循環不佳。 利用四指按壓點進行理療之後,她的問題得到了很大改善。 一般而言,女性的手肘和手指的力量較弱,較男性更容易出現肩頸酸痛的問題,因此更應加強平日的保養,必須經常利用運動強化三焦經氣血以及肩頸肌肉。 自從人類進化為直立動物之後,頸部僵硬似乎就成為人體的通病,頸部肌肉也容易因為保持同一個姿勢太久、疲勞、精神緊張以及脊椎異常等原因,造成氣血不順而發生酸痛。此外,眼鏡配戴不良和牙齒咬合不正,手部酸痛無力也都可能引起頸部僵硬或疼痛。而有這類癥狀的人通常會出現中指與無名指靠得很近或貼在一起的情況。 ● 四指按壓點 ●平日保養 經常按摩上述兩處四指點,按摩三焦經循行部位(可參見第15頁圖);每日按摩兩手的無名指和尾指,並進行頸部關節運動。但在運動中不能大旋轉頸部,尤其是老人家更應緩和地進行鍛煉,以免造成頭暈或椎間盤磨損。 第13節:從頭到腳擺脫疾病困擾(2) 肩周炎 一名50多歲的婦女因為長期照顧癱瘓的老母親,積勞成疾,一直被肩周炎所困擾。到醫院檢查,醫生卻找不出原因何在。到處求醫未果之後,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到我這裡看病。當她攤開雙手給我看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她的病根在哪裡了。 氣血不足,其實是可以從手掌上看出來的。而這位婦女手背上的骨頭明顯可見,很顯然她是因為氣不足而導致肩周炎。 從手背上看,她的手部後三指指縫都相當窄,表明大腸經、三焦經和小腸經存在問題。她自己也說她的腸胃功能不佳,吸收不良,經常有手腳無力感覺。 而且她平時早餐除了喝果汁之外,不吃其他食物,也不常喝水。正因為此,她的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等三條經絡的氣全部不足。 找到癥結所在,我給她施以相應的調理,並輔以手腳關節運動,沒過多久,她就跟我說情況已經明顯好轉。 肩周炎又叫五十肩。之所以名為五十肩,主要是大部分的患者年紀都在五十歲以上,但隨著環境壓力增加,三四十歲罹患五十肩的大有人在。 若從運動醫學來看,通常罹患五十肩的人的肩關節都沒有問題,而是周圍肌肉、筋等僵硬,導致壓迫肩關節或引起收縮而疼痛。 若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五十肩患者通常是因為氣血不足,特別是小腸經(沿著頸部、肩部、手臂外側走到小指)、三焦經(沿著頸部、肩部、手臂內側走到中指)和大腸經(沿著頸部、肩部、手臂內側走到食指)循行不順暢,導致肩膀無力而產生。 ●四指按壓點 ●平日保養 經常按揉上述四指點,手掌經常做握緊放開的動作,經常運動肩頸關節以及手肘和膝關節。平常也可以沿著肩膀、手臂、手肘、手掌一一按摩;或者也可到中藥房買艾草條,以"灸"的方式熏上述四指點,有極佳的補氣功效。 面部 眼睛疲勞 在臨床治療中,我曾經遇過一位30多歲的科技工程人員,他的食指因為長期按滑鼠而出現僵硬酸麻現象,手腕也有計算機族身上常見的腕管綜合征。 最嚴重的是,每天一到下午四五點,他的眼睛便開始乾澀模糊,撐不到下班就想要逃走。經過四指點的按摩理療之後,很快有了明顯改善,但我也提醒他,平日必須多多保養食指,因為食指為大腸經循行路徑,大腸經又與主眼睛功能的肝經互相影響,食指僵硬酸麻,肝經自然不通暢,眼睛當然會模糊不舒服了。 第14節:從頭到腳擺脫疾病困擾(3) 另外有一位50多歲的男士,從30多歲就有腎臟方面的疾病,加上從事工程工作,長時間熬夜喝酒,作息不正常,因此才50多歲,就因為糖尿病導致眼睛幾近失明。 他剛開始求診時,必須由家人攙扶。許多醫生都告訴他,他的眼睛只會越來越惡化,改善的概率微乎其微,因此他對於接受治療並不抱太大的希望。但是每次予以針灸和補氣理療之後,他的眼睛能見度就會進步一點,他的信心不斷增加。(其實人體的自愈能力是很神奇的,即使是被判為不可逆的重症,只要自己不放棄,積極配合治療,都有復原的希望。) 理療的過程中,我發現他的髮際上緣四指幅處有一整條的結晶,而且膝蓋也有嚴重退化的現象。因此,我也提醒他要經常走動,多多運動下半身,如此才能增進治療效果。 十多次的治療之後,他的眼睛雖然仍然無法達到一般人的視力,但是很明顯地已經有了極大的改善,並且還在持續進步中。 拜文明所賜,眼睛疲勞已經成為現代人經常要面對的問題。中醫說肝開竅於目,肝膽相照,肝經又與大腸經相互影響,因此眼睛(內部)的問題大多來自肝經和膽經氣血不足,也來自大腸功能不佳。 患者常常會有流眼淚或是眼睛乾澀、酸痛,或是視線模糊等癥狀,偶爾也會引起肩頸酸痛或是頭痛等毛病。 ● 四指按壓點 ●平日保養 忘加強下半身的肌耐力訓練,特別是膝蓋退化的人,往往會影響肝、脾、腎等經絡,連帶往上影響眼睛功能。平日可多多步行、站樁或蹲馬步,以強化下半身的氣血循環。 耳鳴眩暈 有一天,家族的一位大哥突然劇烈嘔吐,站也站不穩,一站起來就感覺天花板一百八十度旋轉。旁人見狀全都嚇壞了,以為他年紀輕輕就中風了。後來發現他是眩暈,就醫並補充營養之後慢慢痊癒,家人才鬆了一口氣。 有位60多歲的長輩因為長期耳鳴頭暈選擇提早退休,但是睡不好和容易操勞的習性,讓他的癥狀始終揮之不去。因此,他開始靠安眠藥助眠,只是葯越吃癥狀越嚴重,最後不得不求助於我。在我給他實施了四指點的理療之後,他的情況馬上得到大幅改善,加上平日遵照醫生建議服用適合個人劑量的葡萄糖胺,現在幾乎不再犯病了。 第15節:從頭到腳擺脫疾病困擾(4) 經常耳鳴的人,通常都是氣不足或是不通暢,導致耳內血液循環異常,嚴重的話,引起腦內血液循環異常,就會出現眩暈想吐的現象。 從經絡來看,耳朵有小腸經、膽經、腎經以及三焦經通過,耳內功能不佳,象徵這些經絡氣血循環都受到影響。因此容易耳鳴的人往往也伴有消化系統的毛病,常常會感到膽怯、畏懼、情緒容易緊張。特別遇到緊急狀況或是壓力大時,如果又睡不好、休息不夠,肝膽勞累,眩暈症就會跟著發作了。 ● 四指按壓點 ● 平日保養 多聽輕柔音樂和緩心情,保持輕鬆愉快的生活態度,照季節飲食,注意腸胃保健;可以利用艾草條以灸的方式補氣(灸背部的肚臍對應點,即命門穴;腎俞穴和丹田,即關元穴)。盡量少吃安眠藥,以免血液變酸導致氣行不順。 過敏性鼻炎 由於現代外在環境的驟變,不管是天氣、空氣還是日常生活所接觸的物品,都潛藏著引發過敏性鼻炎的因子,所以鼻子過敏的人多如雨後春筍。 我個人也是一個"大過敏",從小就有嚴重的鼻過敏現象。在台灣地區,容易因為黴菌或是塵蟎而感到不適;在加拿大,則容易因為花粉而引發過敏。二三十年來,我幾乎是天天起床就開始打噴嚏、流鼻涕,連平日講話也都帶著濃濃的鼻音。我也曾經長期服用抗組胺等藥物,但結果是吃藥才有效,葯一停便又複發,癥狀始終沒有徹底改善。 直到學習經絡理療之後,我才發現自己過敏的很大原因是氣血阻塞,加上休息不夠,終日因為失眠而精神恍惚,所以才會導致嚴重的過敏性鼻炎。 現在,我每天起床便開始按摩手肘關節下的四指點(即喙突穴,打噴嚏時肌肉用力最厲害之處,也是最易阻塞之處),另外再加喝一點溫熱開水,讓氣血循環更為暢通。至今,已經將近十年,我的過敏性鼻炎幾乎很少再犯。即使偶感不適,應用相應的四指點的按摩也能立刻緩解。 一二十年前,有些醫院耳鼻喉科或是小兒科經常高掛牌子,強調有效治療過敏性鼻炎。眾所周知,過敏性鼻炎或是其他的過敏都不是藥物可以根治的,因此標榜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診所也就越來越少了。 第16節:從頭到腳擺脫疾病困擾(5) 過敏癥狀通常是因為抗體為了保護身體,而對外界物質產生的激烈反應。過敏性鼻炎多半是因為鼻黏膜為了抵抗花粉、黴菌或是塵蟎等外來物,因而引發流鼻涕或是打噴嚏等反應。西醫的治療方式往往是利用口服或是噴霧性藥物予以脫敏,長期下來,不免有傷害肝腎以及造成鼻黏膜鬆軟無法復原的副作用。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過敏是因為七情(精神緊張)、六欲(外在環境壓力)、飲食不當以及過勞等原因引起,特別是關節淤塞的人,往往更易因為氣不順而導致過敏。 ● 四指按壓點 ● 平日保養 保養方式以補氣為主,應經常進行正確的深呼吸;多進行關節運動以及全身關節按摩,平日可多按摩上述兩處四指點,特別是清晨起床或是感覺過敏發作時,按壓手肘關節下四指點(即三焦經沿在線非正經穴位之喙突下四指點,見上圖)可明顯見效。 氣喘 我的氣喘病史長達二三十年,打從我出生幾個月開始,父母就常常被我的氣喘嚇到。年幼時,每次打預防針,不消半個鐘頭,我便會開始氣喘。甚至曾經因為氣喘而呈現意識不清的狀態,所幸當時有精通經絡理療學的舅舅在,硬是用穴位按摩的方法把我從鬼門關救了回來。 之後的成長過程中,我偶爾也會因為外在環境引發氣喘,狀況始終不見好轉。但是練了氣功和學習經絡理療之後,靠著平日的保養和運動,氣喘幾乎不再找上我。 和過敏性鼻炎一樣,氣喘來自精神層面、飲食以及環境、氣候等。此外,疫苗也是引發氣喘的原因之一,特別是現今的孩子打的疫苗越來越多,不僅造成幼兒自體免疫能力下降,同時也造成越來越多氣喘兒。 若是家中有孩童氣喘發作,建議先不要緊張,搓揉或熱敷大椎穴以及脊椎第十七節(即督脈之命門穴,大椎穴往下六個四指幅位置),加上按壓定喘點(參見第74頁),通常就會止喘了。 從中醫角度來看,有氣喘毛病的孩子通常造血能力比較差,掌管身體能源的腎經也較為虛弱,因此遇到外來物質時,便容易引發氣喘,打了疫苗之後,也易因為腎虛而造成氣喘。 第17節:從頭到腳擺脫疾病困擾(6) ● 四指按壓點 ● 平日保養 若沒必要,盡量少給孩子打疫苗,特別是多種藥劑混合的疫苗。平日多進行些舒緩的運動,例如關節體操等,並且不要在冷風中奔跑尖叫。早睡早起,好好吃早餐,空閑時可多多搓揉上述四指點。 打鼾 有一天,一位朋友在諮詢經絡理療時,突然吞吞吐吐地問我:"晚上睡覺打鼾怎麼辦?」 這位朋友的體型略胖,生活壓力大,經常熬夜,加上工作性質必須時常動腦,因此偶爾還藉助安眠藥才能入睡。他說老婆常常抱怨他的鼾聲,但事實上他自己也睡不好,即使睡眠時間足夠,也感覺昏昏沉沉。 我教朋友如何進行睡前自我四指按摩。後來他夫人打電話來感謝我,說朋友打鼾的癥狀已經有明顯改善,他們夫妻之間的關係也因此增進不少。 確實,打鼾是許多人的煩惱,不過若認真論起,更困擾的往往是打鼾者的枕邊人。 引起打鼾的原因很多,鼻炎、鼻塞、鼻竇炎、扁桃腺肥大、懸雍垂肥厚等都可能造成鼾聲連連。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因為鼻腔和口腔的機能退化、肌肉鬆垮,較易在夜晚高奏交響曲;肥胖者則容易因為扁桃腺肥大及口咽肥大,導致呼吸道受阻而在睡眠時鼾聲大作。 要改善打鼾,首先就是要先學會放鬆,外加改變生活習慣。有兩處四指點可以放鬆身體,特別是頭部最有效的地方。頭部放鬆了,睡眠自然有好質量,也就不會再有如雷的鼾聲了。 此外,睡前喝酒、抽煙、服用安眠藥或是過於疲倦都可能導致喉部肌肉鬆弛,繼而加入打鼾一族。 ● 四指按壓點 ● 平日保養 多運動,特別是頸部關節運動,但禁忌三百六十度大旋轉,可利用前後左右點頸來代替;避免在睡前飲酒、抽煙、服用安眠藥,或是白天過於疲累。體型肥胖者,應控制體重,運動是最有效且健康的減肥方式。 咳嗽 我曾經在臨床上遇到一位60多歲的婦女,她長期為咳嗽而苦,只要一吹到風,很容易就會咳嗽。嚴重的時候,彷彿五臟六腑都要咳出來似的。 這位婦女抱怨自己常常在快天亮時咳醒,而且只要開始進入秋季,癥狀也會變得嚴重。根據我的觀察,她的咳嗽夾雜濃濃的痰音,很明顯是因為肺濕,因此當凌晨三點至五點,身體血液流注到肺經時,她便開始排山倒海地咳,連帶造成睡眠質量不好。 第18節:從頭到腳擺脫疾病困擾(7) 經過一段時間的四指點經絡理療之後,該婦女的癥狀明顯改善,她很開心地向我道謝。但是我卻認為要感謝的是她自己,因為她是個相當勤奮的患者,除了學習利用四指點止咳化痰,同時也非常認真地於每日睡前進行乳房根部下按摩,因此才能收到暖肺功效,改善凌晨咳嗽的癥狀。 咳嗽是身體的一種防衛作用,多半是因為氣管或是支氣管受到刺激而引起,偶爾也可能是因為心臟病或是肺部疾病。 若從經絡來看,咳嗽常是因為"腸燥肺濕"(亦即身體水分代謝不正常,使水分聚集過多於肺,肺自然以咳嗽方式來疏導,此時與肺經互為表裡的大腸經水分就會不足),肺經(呼吸道系統)有痰,調理時必須從大腸經調起。 此外,咳嗽也跟季節變化有關。特別是秋天氣候乾燥,肺經很容易在此時受到刺激,因而引發咳嗽或是痰多等癥狀,因此養生之道也常提醒我們秋季潤肺的重要性,尤其是老人家更應注意。 ● 四指按壓點 ● 平日保養 經常按摩運動大腸經經過的部位;睡前可將雙手搓熱,再搓揉兩側乳房根部下方;秋季可配合個人體質多食用潤肺食物,例如梨、橄欖、洛神、蘋果等具滋潤功效的食物,另外可配合季節與五行的方法,比如吃蒸或生花生來培土(脾胃)生金(肺)。 牙痛 有一回參觀展覽時,巧遇一位朋友及其友人。朋友見到我喜出望外,急急忙忙地問我:"牙痛怎麼處理?"原來是她的那位友人從前一天晚上開始牙痛,時好時壞,相當困擾。當場,我請他伸出左手(他的牙痛在右側,治療疼痛需在對側進行,疾病則在同一側治療),在兩處四指點進行按摩和指壓。大約五分鐘過後,他很驚訝地望著我說:"奇怪!好像不怎麼痛了!"我告訴他:"如果你的問題不是因為牙齦發炎,而是蛀牙,那麼這隻能暫時止痛,你必須先去檢查有沒有蛀牙或是其他牙齒的毛病。」 我又問他最近是不是經常熬夜或是工作壓力大。他笑著說,那段時間他為了看球賽,經常熬夜或是在凌晨兩三點起床。我心想,難怪他說起話來明顯氣力不足。要知道,牙齒是很會挑時間出來興風作浪的呢。 第19節:從頭到腳擺脫疾病困擾(8) 因此,我在教他利用四指點進行按摩減輕疼痛之外,也提醒他避免晚睡,若是逼不得已一定要晚睡,也應多多喝醋或是飲用菊花茶以降肝火,並且降低患病風險。 牙痛的成因最主要是蛀牙或發炎,若是蛀牙,經絡治療只能暫時止痛,根本方法還是需要請牙醫診治。 不過,從牙痛或牙周病倒可推斷患者的腎氣不足。因為從中醫觀點來看,牙齒屬腎,腎屬骨,牙齒是人體骨骼末梢。腎氣不佳,骨骼不好,首先就是從牙齒開始出現狀況,又因為腎氣代表人體能源,因此,老化現象往往也從牙齒開始。想要擁有一口美麗健康的牙齒,還是要從養腎氣開始。 ● 四指按壓點 ● 平日保養 注意口腔清潔,定期進行口腔檢查;避免過度勞逸,或是熬夜。經常進行下肢關節運動,強化身體底盤,可收補腎氣之效。緊急疼痛,或是半夜突然疼痛時,可應用按壓上述四指點緩和,若是恰有低周波電子穴道刺激器,效果更佳。 面神經麻痹 有一位男士因為面神經麻痹來找我,他告訴我,之前感覺頭昏不適,直覺應該是感冒。前往看醫生,吃了兩天西藥,頭昏癥狀沒有改變,半邊臉反而變得僵硬,不太有感覺了。 所幸,這位男士的癥狀並不嚴重。詢問之後,發現他的問題是由於長期勞累,發病前連續多日熬夜,才導致氣血不順,造成面神經麻痹。經過幾次的經絡理療和四指點理療,很快便恢復健康了。 不過我也提醒他,除了要經常按摩外,日後應盡量避免熬夜。特別是熬夜或是過度勞累,若是伴隨有腸胃失調更應特別注意。一旦發生上述現象,表示身體已經發出警訊,很容易引發急性面神經麻痹,嚴重者有可能引起中風,不可不慎。 面神經麻痹患者會感覺半邊臉突然不聽使喚,甚至會有口水沿著嘴角流下來的現象。 從西醫來看,面神經麻痹是因為面部肌肉神經末梢發生障礙,導致腦部中樞異常。在中醫又稱為"面癱",病因大多是因為臉部血管神經受到風寒而引起痙攣,根本問題則出在心經(主血) 、小腸經(主氣)以及脾經(主血)。因此患者在發病前多半有心神不寧或是腸胃失調的毛病。 第20節:從頭到腳擺脫疾病困擾(9) ● 四指按壓點 ● 平日保養 進行關節轉動及按摩(不僅要按還要摩)。不要熬夜,多做臉部經絡的按摩,加強下盤,否則容易中風。另外,也要清除身體結點,避免氣阻,否則光是進行運動,氣血依舊無法暢通,這也是為何有人天天運動,卻仍突然間中風或是猝死的原因之一。 腹部 胃痛 我遇過的胃病患者不計其數,不僅臨床上經常可見,平日和朋友聚餐或是開會,也都可以看到抱著肚子喊胃痛的人。 有胃病或是被胃痛困擾的人,通常都有共同點:壓力大、情緒緊張外加飲食不正常。其中不乏因為趕工作進度而捧著便當在計算機前用餐者;當然,每天因為忙碌而早午餐一起吃,或是下午兩三點才吃午餐者,更是大有人在。久而久之,從急性胃痛演變為胃炎,再演變為胃潰瘍,最後演變為十二指腸潰瘍,對身體的影響相當嚴重。 胃痛的原因很多,其中緊張性胃痛最為常見。胃有"人體第二腦"之稱,當情緒緊張時,胃部的太陽神經叢會直接反映腦部的思慮,造成胃部肌肉僵硬,疼痛"由表入里",造成胃炎。時間一久,便形成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 治療胃疾,要從情緒調整做起,再者飲食和作息習慣也要學會在正確的時間內進行,如此再配合四指點和經絡按摩調理,才能慢慢改善胃痛的毛病。 ● 四指按壓點 ● 平日保養 放鬆心情,凡事不要看得太嚴重;經常按摩胃經(參見第8頁),運動丹田,提升胃的功能。多按摩上述四指點,可逐漸改善慢性胃炎。 便秘 糞便長時間滯留在腸中的狀態稱為便秘,必須注意的是,即使天天排便但排便量少,並不表示沒有便秘,因為腸中仍有大便滯留;相反的,若是兩三天才排便一次,但是排便量充分,那就不構成便秘了。 根據我的臨床觀察,罹患便秘的比例男女一樣高,但引發的原因大部分是因為精神緊張或是生活習慣不良,因此便秘可說是一種精神官能症,也可說是一種生活習慣病。而且,便秘不僅會發生在成年人身上,小朋友因為好玩或是運動流汗,纖維和水分補充不足,也容易發生便秘現象。 第21節:從頭到腳擺脫疾病困擾(10) 便秘與飲食的關係多半是纖維攝取不足導致,但也可能是慢性腸炎或是腸病變造成,目前筆者的臨床研究經驗中發現多數有便秘的人都很容易緊張,而且多半水喝得太少,所以若是有長期頑固性的便秘,應及早接受檢查。 值得一提的是,便秘患者的大腸經循環不暢。而大腸經密切地影響到肝臟、直腸和肺臟(因為肝靜脈與大腸有關) ,肝臟、直腸和肺臟的相關疾病恰巧又都是當前十大死亡疾病的前幾名,可見許多重大疾病都與大腸經有極大的關係,因此平日對於大腸經的保養絕對不能忽略。 便秘和牙齒的衰敗一樣,都是大腸經亮起紅燈的警訊,也是人體是否健康的重要依據,有此困擾的人不可不慎。 ● 四指按壓點 ● 平日保養 盡量養成早起飲食,早上排便的良好習慣。清晨五點至七點是大腸經運行時間,每日若能於此時內吃完早餐,排泄就會變得容易而且有規律。此外也要多多食用纖維,特別是應該從當季的蔬果中攝取,將有助於改善排便問題。 性功能障礙 有一位40歲左右的男性患者。由於工作壓力大,工作量也很多。每次與妻子親熱時總是力不從心,不是無法勃起就是持續時間不長,朋友介紹許多偏方也都沒有什麼效果。他的癥結在於他過度疲勞,缺乏休息與保養,使得性功能每況愈下。在治療期間,我發現他的雙腿膝蓋內側(腎經沿線)有退化型的凹陷,而且他經常在坐下或蹲下來時感覺膝部很緊又無力,經由對相關四指幅點針灸與按摩之後,他的癥狀大幅改善,尤其是退化的部分不再凹陷也不會僵硬無力。他遵循我的建議,加強了下半身的腿部運動,現在情況大大好轉! 性功能障礙以男性為主,中醫認為性功能障礙即是"敗腎"。但"敗腎"的成因很多,年齡大而退化是最常見的。此外,現代男性工作與生活壓力大或工作時間過長時,最容易使性功能下降與精子數減少。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晚睡、運動不足、飲食不節(如挑食、煙酒過量等)也會造成性功能障礙。另外還有因受傷造成的性功能減退。 所以,性功能障礙與氣虛血虛有關,在我的臨床經驗中更發現,患者通常在腎經沿線的肌肉、肌腱與韌帶部位有僵硬或退化的現象,甚至目視即可發現。 第22節:從頭到腳擺脫疾病困擾(11) ● 四指按壓點 ● 平日保養 性功能是一種運動表現,所以平日就需要保養與強化相關的經絡與肌肉,以養生方式來進行,例如以氣功來強化下半身雙腿經絡氣血的循行,而一般運動則建議多做"強化腹肌與腿部肌肉"的運動,比如仰卧起坐、負重走路、蹲跳、半蹲等。 下肢 關節疼痛 有一位60多歲的女性患者,長年因膝蓋關節疼痛而行動不便,經過骨科醫師的關節鏡手術依然沒有改善,甚至造成關節變形使雙腿呈O形,站、坐、卧、行都不方便。 後來,她也抱著病急亂投醫的態度來到我的診所就診。經過檢查,我發現她的膝關節前後經絡退化(尤其是腿內側肝、脾、腎經),氣血虛衰,於是我每周給她進行兩次針灸治療與膝關節前後四指幅的經絡點指壓按摩,漸漸地將其變形部位回復,並強化膝關節周圍軟組織,約三至四個月就痊癒了。 由於這位患者除了關節退化之外還伴隨著經絡軟組織退化,所以,治療過程中我還特別交代患者要多補充膠質、鈣質,這也是許多關節疼痛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關節是由肌肉、肌腱、韌帶、軟骨、骨頭和滑液膜等構成的,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部位,因此一不小心就容易受傷或是產生疼痛。人體老化經常先由關節退化開始,因此關節疼痛也是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 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可能是睡眠不足(工作或生活習慣)、睡眠質量不佳(個性、體質的差異或事情想太多)、慢性風濕性關節炎,也可能是關節因為接受過大的負荷而變形受傷或磨損,平日保養(經絡保養)若是做得好,關節就會強健有力。 ● 四指按壓點 疼痛關節的上下四指幅處(依個人自我經絡檢查所找出的經絡沿線四指幅點為主,參見圖)。 ● 平日保養 先把手掌搓熱,搓揉全身上下的關節;每日規律關節運動,保持關節柔軟,利用洗澡時,做全身按摩。 足踝扭傷 我有位老朋友的女兒是一位擊劍選手,她在比賽中突然發生急性足踝扭傷,當場無法站立,癱坐在地上。她的母親連忙打電話請我前往幫忙處理,當我到達現場時,她的左腳踝已經有兩個小時不能動彈,疼痛讓她不斷地哀號,教練為她做的處理似乎效果不大。 由於現場沒有冰敷器具,因此我用最簡單的方法--雙手搓熱,用力搓揉她的左腳踝上四指幅處,將此處軟組織迅速放鬆,然後再用彈性繃帶綁在同樣的地方。經過十幾分鐘的治療,她就已經可以在親友的攙扶下自己行走,慢慢步出賽場。 當天晚上,我再一次為她按摩治療,並且教她如何保護膝蓋以及使力的方式。隔天,在眾人的驚訝聲中,她再次上場比賽,而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名次。 意外傷害發生時,正確的緊急處理是最為重要的。足踝扭傷是常見的關節問題,原因通常是足踝所承受的外力超過限度,造成急性組織內傷,導致原本多氣少血的肌腱突然過度充血,導致傷處因疼痛使軟組織急速收縮難以放鬆而造成扭傷處腫大或是疼痛。 很多人都以為足踝受傷要趕緊處理足踝,事實上,足踝受傷,最要緊的是讓該處的血液循環恢復正常,以免造成充血導致腫脹,因足踝關節受傷側往上四指幅處,足踝關節受傷側往上八指幅處,也也可以使用繃帶來加壓按摩。可以使用繃帶來加壓按摩。 ● 四指按壓點 ● 急救方法 在我準備出版此書時,我的太太腹中恰巧孕育著我們期待已久的孩子。夜晚時,她也常常會因為腿抽筋而從夢中痛醒。每一次我都會先讓她慢慢吐氣,然後再幫她按摩膝蓋下四指幅處和陰陵泉穴、陰谷穴及三陰交穴,不消幾分鐘,抽筋的癥狀就消失了。 第23節:亞健康人群保健訣竅 第四章 亞健康人群保健訣竅 搶救過勞族 過勞是現代人常見的現象,過去工作時間是"朝九晚五",但現在工時為"朝九晚九",甚至"朝九晚十"或"朝十晚十"者大有人在,過度勞累致死的案例也經常可聞。 過度勞累者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大椎穴(即頸後髮際下四指幅處)在頭部往前傾或是頭往下看時,會有明顯的突起點。而且從側面看起來,脖子會有往前沖的模樣,肩膀也往往會有"水牛背"傾向。由於頸部氣血循環差,導致全身上下氣血循環不佳,特別容易造成視神經衰弱,眼睛容易累,也容易有黑眼圈,就算睡很久,也總是覺得睡不夠。 ● 四指按壓點 ●過度疲累時的保養 改善睡眠質量,睡前不要過度思慮或是用腦,放鬆心情,緩緩按摩上述兩處四指點--手三里穴和足三里穴。唐朝藥王孫思邈曾說:"若要常安,三里常不幹。"指的就是人體要常保安康,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手三里穴和足三里穴兩處的滑潤。此兩處保持滑潤暢通,氣血循環功能相對能夠提升,肝腎功能也能跟著提升。 勞累時也可多喝薑茶和補充維生素以及鈣質,提供身體能源。再者,平日一定要運動,過度疲勞者的肌腱韌帶往往較一般人的松,容易有全身肌肉僵硬的現象,因此一定要靠運動,特別是關節運動來活絡關節與肌腱,如此才能讓身體的氣較為飽滿,勞累時較不會過度損耗體力。 搶救失眠族 失眠的人通常都是身體較虛,而且容易緊張;在工作上相當賣力,自我要求多,而且有完美主義傾向。不過,許多臨床觀察可以發現,很多人以為自己沒睡著,其實卻是睡著的。之所以訴苦睡不著或失眠,大多是因為沒有熟睡,或是剛就寢時難以入眠,以及容易提早蘇醒,而非真正沒有睡著。 因此要解決失眠的問題,就是要從徹底放鬆心情和丟掉煩惱開始,加上調整虛症,漸漸就可改善了。 ● 四指按壓點 ● 改善失眠的方法 按摩上述四指幅點,放鬆心情,努力讓心變得安定,多做深呼吸。 此外,睡前(不要超過十一點)可泡澡,促進血液循環。不過泡澡應采"半身浴",許多人認為泡澡就是要泡全身,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要安全有效地加熱全身是半身浴,為什麼呢?因為身體表面在被加熱之後,體表微血管會大量擴張,身體五臟六腑與腦部容易缺氧缺血,如果有高血壓病、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就會有極高的健康風險,所以採用半身浴,雖然只是加熱下半身,但全身都會加強循環,也更容易消除疲勞。
推薦閱讀:
※菩薩教你神奇的三世諸佛的心要法門,每日持誦,福慧雙增!有求必應!
※神奇!這塊墓誌里竟齊集了篆、隸、楷,竟然無違和感!
※神奇的周易預測
※神奇圖片大全2
※時光都變得溫柔?魔都的這些情調咖啡館,每一家都有神奇的治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