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詮釋

開國元勛,人民永遠懷念和崇敬的周恩來總理有句名言:「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這富有哲理的名言已成為我人生永立的「座佑銘」。在學習科學發展觀的歲月里,再度使我深深地認知到:「偉大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均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結晶,也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為了高舉旗幟,不辱使命,踐行科學發展觀,我們必須要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簡稱「三觀」)。  「詮釋」是一門科學,即「詮釋學」,尚屬哲學範疇,「詮釋學」實際上也是一種「方法論」。在此,我擬用哲學的方法,對「三觀」內涵,進行科學的解讀。    世界觀——具體實在的指導思想(一)什麼是世界觀?通俗地說,就是人們對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一般而言,任何一個思想健全的人都在其生活實踐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觀。世界觀對每個人來說,不存在有與無的問題,只有系統與零散,自覺與盲目,清晰與模糊,堅定與搖擺,正確與錯誤,先進與落後的區別。  (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科學最先進的世界觀。構成這一世界觀大廈的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科學性、先進性在於它吸收了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成果,揭示了自然、社會和人們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馬克思主義是嚴密而完整的思想體系,也是一個開放的思想體系,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這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我們認識真理開闢了道理,隨著時代前進又引導時代前行。這個科學的世界觀一旦同人民群眾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相結合,就會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中國革命的實踐特別是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都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  (三)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今天,我們確立正確的世界觀,核心是要牢固確立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指導地位,堅持用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科學、可持續地發展我國的各項事業。    人生觀——無法迴避的選擇人活著為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對這些問題的不同認識和態度,就會形成不同的人生觀。  (一)人生是可以選擇的。不同的人生選擇,決定著不同的人生。人的一生會遇到多種多樣的選擇,這種選擇表現出不同的人生態度,體現了不同的人生觀,決定著選擇者是勇敢還是懦弱,是偉大還是渺小,是高尚還是卑劣。如,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威脅利誘,江姐「臉不變色,心不跳」,含笑赴刑場,為創建新中國慷慨就義;相反,甫志高「從狗洞里爬出」,叛變革命,出賣同志,淪為可恥的叛徒。當今世界,有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開拓進取,敬業奉獻,為人民的利益忘我奮鬥;也有陳良宇那樣的敗類,不擇手段,聚斂財富,腐化墮落,身敗名裂。人生選擇的結局,往往就是這樣嚴酷,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二)人生無限,事業無涯。積極的高尚的人生觀,使壯麗青春得以延續,使寶貴生命得到永生。李大釗曾說:「人生的目的,在發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展生命而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因為平凡的發展,有時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翟秋白曾說:「本來,生命只有一次,對於誰都是寶貴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眾的裡面,假使他天天在為這世界幹些什麼,那麼,他總在生長,雖然衰老病死仍舊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業——大眾的事業是不死的,他會領略到『永久的青年』」。人民的事業是常青的、偉大的,為人民利益活著無尚光榮,為人民利益而死,死而永生!  (三)我們應始終一貫地堅持正確的人生觀。當人們在批評或指責一些人時,常使用「沒人格」、「不是好人」的話語。而要夠人格,做好人,就要堅持自我修養,長期磨鍊,要做一個真正的人。做人需講求「做人之道」。這裡,沒「機」可投,無「巧」可取。唯有辨清方向,鍥而不捨,千錘百鍊,奮力攀登,方能不斷提高人生的境界。  (四)中華民族歷來有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人生格言,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這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中國共產黨人繼承了這筆財富,創立了純潔、高尚、嶄新的人生觀。這種人生觀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寫進黨的章程;作為黨員的人生宗旨,深得群眾擁護。這是我們黨的凝聚力、戰鬥力所在。在改革開放中,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中,每個共產黨員都應該在人生的征途上,作出合格的答卷。經受住種種考驗,當前特別是金融海嘯的挑戰,我們的黨定會戰勝一切困難,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五)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人們,必然會碰到許多現實問題。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會碰到一些不公正、不公道、不合理的問題。堅持原則,埋頭苦幹的人,可能會遭到非議;有才華、有創見的人,可能會受到埋沒;見義勇為,有時可能會得不到理解和尊重;以致「英雄流血又流汗」。面對一些官僚主義嚴重,專橫跋扈的國家公務人員,群眾有些合理的要求,也可能遭遇「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儘管這些現象,不是我們生活中的主流,但確實難以消除。對於這些問題,我們應以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去對待它,喚起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以公正、公道、合理的行為去改變它,切不可遇到坎坷就消沉、悲觀和失望,更不應怨天尤人而墜入玩世不恭、遊戲人生。要相信正義的力量、群眾的力量、歷史的公正和實踐的公正……    價值觀——時刻發揮作用的準則價值觀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是時時要遇到的問題。我們在讚美傑出人物的高貴品質時,常常說「比金子還珍貴」;我們指責某些人不道德時,常說:「真不值錢」,「金」和「錢」是一種價值判斷。毛澤東同志讚揚張思德「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還要重的」。這也是價值判斷。  (一)從價值觀的由來、實質和運用來說,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認識:它是對人的社會實踐行為和活動的評價與判斷。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多次反覆的實踐和評價過程,使人們逐漸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判斷人的行為與活動的好壞、美醜、利害、善惡、榮辱、得失等觀念。價值觀是由世界觀和人生觀決定的。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  價值觀具有多樣性。不同的階級、不同的階層、不同的群體、不同的利益主體所處的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價值觀,價值觀具有群眾性。某種價值觀一旦形成,往往不是少數人所具有,而是為某一階級、階層、群體所共有。價值觀具有社會性和歷史性。不同社會、不同時代,人們需求和利益不同,價值觀也就有差異和變化。價值觀還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某種價值觀一旦形成,只要形成它的客觀條件沒有改變,它也不會輕易改變。價值觀決定著人們對價值目標的追求,人們對目標是有取捨和選擇的,選擇的是能夠滿足他們的需要,被認為最有價值的目標;捨棄的是被認為沒有價值和價值不大的目標。  (二)馬克思主義價值觀是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為取向,由此產生了自己的價值評判標準;凡是推動社會生產力向前發展的物質創造和精神創造,都是有價值的。凡是符合最廣大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群眾真心擁護的,都是有價值的。  (三)價值觀念的形成和變革,往往要經歷一個曲折複雜的過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諸多價值觀得到升華,但也出現了各種價值觀的衝撞,引起了價值坐標的震蕩。恥言理想,蔑視道理,躲避崇高,告別革命,拒斥傳統,不要紀律的言論時有出現。在我們這樣一個大國,又處於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出現這樣一些錯誤扭曲的價值觀點,是不足為怪的。應加強教育,積極引導,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融入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洪流中,在國家需要的交叉點上,找到自己有價值的生存位置,變消極為積極。    結束語:  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世界觀是我們對世界的總體看法,具有決定性作用。世界觀的轉變是一個根本的轉變。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表現是為誰服務」。人生觀和價值觀又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觀與價值觀緊密相連,人生觀決定價值取向,價值觀引導人生走向,人生觀和價值觀又豐富著世界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會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勞永逸。周恩來同志說:「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可謂至理名言,可謂人生真諦,影響深遠,意義無限!
推薦閱讀:

假如沒有限制,中國將會有多少人去移民呢?
世界名畫欣賞121-220
張兵:世界正在狠狠懲罰,不會使用軟體的人
【世界睡眠日】寶寶頻繁夜醒影響神經發育,不妨改變這些不良睡眠習慣
世界公認最強四大黑幫,一個敢到美國囂張,中國的三百年無人敢惹

TAG:人生 | 世界 | 世界觀 | 價值觀 | 價值 | 人生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