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項羽沒套住劉邦 導演套住了自己

影評:項羽沒套住劉邦 導演套住了自己

電影《鴻門宴》試圖利用一個局講述人生一盤棋,但這是一盤很大的棋,導演李仁港沒下明白,故事講到後面就囫圇吞棗,不知其味了。

李仁港的優勢在於對個體之間的描寫,尤其是對決時劍拔弩張的氣氛,他不僅有心得,而且有技巧,可以把現場的緊張感充分表達出來。特別是劉邦、項羽兩個陣營的幾次會面,影片都把握住了角色特質和時局背景,製造出的氣氛令人信服。相比較對決場面,李仁港對於男女之情的描寫,就稍顯遜色了。影片中虞姬和劉項的關係,缺乏史實,劇本杜撰出來的前因後果,完全是香港黑社會的路數,幫派小弟與大哥的女人,這麼搞非常不合適,也不夠嚴肅,倫理上完全亂了。這既不能突出劉邦的狡詐,也不能為項羽的痴情加分,是一筆失敗的編劇創作。

在影片場面的調控上,李仁港則完全沒有優勢可言。長達兩個小時的故事,在一個半小時後,開始渙散。劉邦、項羽身上的光芒,漸漸向范增和張良轉移。對於劇本設下的計謀,影片也開始失去統治力,重心搖擺。究竟是劉邦更險惡,還是謀士更高深,到底哪個才是鴻門宴真正的主角,恐怕連導演本人也說不明白吧。在故事進行到中後部的時候,重點已經落在謀士身上。而作為鴻門宴的主要參與者劉邦、項羽,則淪為配角。假如劉邦是全局的最高操控者,那麼影片讓他自陷棋局,落入范增的錦囊計,影片怎能拍成自己給自己下套的邏輯?假如謀士相爭才是影片的主要線索,劉邦的表現又不夠含蓄,那些感情戲的盤外招就更無必要,喧賓奪主。

《鴻門宴》故事主線在收尾時走偏,是影片的硬傷,僅用「兩者皆輸的棋局」簡單台詞填補,起不到任何釐清頭緒、突出中心的作用,也未能阻止影片草草收場的結局。(天貴)

飯忘了吃 血沒少吐

樊噲還是沒能在鴻門宴上咬上一口那隻著名的生豬肘,反倒是生生地撕掉了自己的一隻手指。看慣了香港的黑幫片,老覺得這是地下社團談判的橋段:甭管東星、洪興,出來混,談判總是難免的。在談判桌上,為了替老大出頭,小弟們拿身體的某個部位斗勇爭狠,也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為了這場彪炳史冊的飯局,《鴻門宴傳奇》已經進行了漫長的鋪墊,劉邦、項羽兩大反秦軍事集團的主要人物悉數登場,鴻門宴也成了張良和范增兩位謀士PK智商的主戰場。劍拔弩張的氣氛一上來就很足,失敗的殺手虯髯客成了項羽給劉邦施加心理壓力的人肉道具,而張良不由分說地就發起了一場圍棋對抗賽——有趣的是,范增似乎也早有準備,一聲令下,幾張棋桌依次排開,張、范二人便開始紋秤論道。

不就是局棋嘛,輸了投子便是,但張良不幹,居然嘔出幾十兩血來,可謂空前絕後。有了血漿掩護,劉邦集團的這場戲果然栩栩如生,張良投靠項羽身邊,成了無間道式的終極卧底,直攪得項羽眾叛親離,還成功離間了項羽和他最出色的軍師範增之間的關係。沒了范增輔助,有勇無謀、兒女情長的項羽哪裡是手下人才濟濟的劉邦的對手?楚漢爭霸幾年之後,便是大家都知道的霸王別姬、烏江自刎的故事。

整個故事脈絡還是符合歷史典籍記述的,不過其間的細節已經被完全戲說處理。當然這是電影人的自由,蘿蔔白菜,有觀眾喜歡就行。但不管怎麼說,鴻門宴可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場飯局,以這場飯局為核心題材,怎麼著也得吃頓飯吧?(圖賓根木匠)

大雜燴怪味 鴻門宴亂燉

雖然網上關於《鴻門宴》的爭論一大堆,但是平心而論,這部影片還算是導演的真誠之作。故事繼承著中國文藝一貫的戲說歷史重構人物宏大敘事的文人情懷,打鬥延續著香港武俠片由張徹導演開創的暴力美學,華麗、冷冽、刀刀見血。典型的日系電玩風格,典型的港片黑幫故事,典型的明星扎堆的中國大片范兒。只是,現在的觀眾胃口已經很高了,要想讓觀眾掏錢進電影院,僅僅奉上這麼一個大雜燴是不夠的。

《鴻門宴》的題材不錯,中國觀眾向來喜歡的是歷史傳奇故事,從《三國演義》到《天龍八部》都是這樣。只是在這個有著5000年歷史的國家,無論怎樣的野史雜說,也得擺出留由後人評說的正經樣子。李仁港從《見龍卸甲》到《錦衣衛》再到《鴻門宴》,他的影片不是依託歷史,而是架空歷史,摻雜了過多的個人喜好和商業元素。加上眼花繚亂的動作場面,幾部影片的故事設定更類似《真三國無雙》《鬼武者》之類的電玩遊戲。《鴻門宴》比《戰國》《關雲長》之類的打醬油影片好很多,但是卻很有可能因此被低估成為炮灰。(李婧)

文戲不出彩 武戲缺章法

《鴻門宴》講的其實不是一個飯局,而是若干個棋局。在李仁港心中,他要的也許就是「解構效應」。

影片似乎是意在傳遞「人生如棋,變幻莫測」。一開始項羽傲慢自大,匹夫之勇;而劉邦忍辱負重,一再退讓。此時影片的情感傾向是偏於弱者。但發展到後來,劉邦的陰險演戲以及登基後屠戮功臣的殘忍做法又讓情感天平傾向了單純的項羽。導演似乎想以此表現政治鬥爭中人性的扭曲和覆滅,但情感認同的錯亂卻有可能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無法獲得自身的位置,也無法通過影片完成價值觀建構。

黎明和馮紹峰飾演的劉邦和項羽,帥則帥已,但性格特徵都不分明,缺乏人格魅力,劉邦的心計和項羽的霸氣都沒有很好地詮釋到位。反而是張涵予演的張良和黃秋生演的范增之間的對手戲頗有棋逢對手的張力,可惜影片畢竟不是以他們作為主角。兩人的表演功力也說明了在劇本不夠紮實的情況下,好演員所能起到的一些補救功能。

「霸王別姬」本是一個讓人蕩氣迴腸、唏噓不已的橋段,但影片對此的表現堪稱孱弱,而這種蒼白無力要歸於之前項羽和虞姬之間的情感鋪墊不足。文戲不夠出彩,就期盼武戲能讓眼睛過過癮。但遺憾的是,幾場戰爭戲拍得凌亂而缺乏章法。相對來說,鴻門宴棋局已算是最好的一個段落,至少在這部分,樊噲的剛烈和忠心得到了較為完整的體現。

相關新聞:

·項羽沒套住劉邦 導演套住了自己·劉邦項羽《鴻門宴》巔峰對決 上演楚漢爭霸·《鴻門宴》主角並非劉邦項羽 且看范增這盤棋·古裝劇井噴題材撞車:劉邦項羽擠破頭 女皇滿天飛《鴻門宴》變「K歌會」「項羽」為「劉邦」唱情歌黎明趕赴「鴻門宴」 只見劉邦不見項羽
推薦閱讀:

經濟獨立才是女人給自己最好的保護傘
改不了男人的渣,你可以改掉自己的蠢
為自己祝福
做人, 要給自己留七張底牌!
做人:累,累,累,累,累,你不疼自己,誰能更疼你!

TAG:導演 | 項羽 | 自己 | 劉邦 | 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