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智慧:漢朝第一謀士張良的陰謀
縱橫智慧:漢朝第一謀士張良的陰謀
中華鬼谷子學院阿信
漢高祖劉邦即帝位之後,封賞了建立大功的臣子二十多人,還沒有封賞的將領,為了爭奪獎賞而爭相表功,沒完沒了。漢高祖住在洛陽南宮的時候,看到將軍們常常聚在一起竊竊私語,於是召見張良詢問,張良說:「陛下由平民的身份而取得天下,今天已貴為天子。但是所分封的對象都是自己的舊友,而往日和陛下有仇怨的都遭到了誅殺,將軍們擔心自身的安危,因此聚在一起密謀造反。」漢高祖感到十分不安,問張良:「該怎麼辦呢?」張良說:「陛下生平最討厭的,而大臣也都知道的人,是誰?」漢高祖說:「雍齒曾經多次讓我難堪,我一直想要殺他,但是他功勞頗多,因此不忍心。」張良說:「現在情況緊急,臣認為陛下首先要封為侯的就是雍齒,那麼其他大臣就不會再心存疑慮了。」於是漢高祖封雍齒為什邡侯,群臣高興地說:「連雍齒都能封侯,我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鬼谷子思維評析:
張良精通謀略,善於逆向思維。這個故事也正是一個絕妙的鬼谷子反應思維的案例,天下初定,功臣無數,官職是有限的,但是功臣是何其之多。如果因為封賞問題讓功臣叛亂就適得其反了。所以張良之計是反向思考,正如鬼谷子說「欲聞 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欲開情者,象 而比之,以牧其辭。」讓雍齒獲得封賞,一方面阻斷了功臣們的口舌,在安慰了功臣之時,也顯得劉邦心胸寬廣。當然這也同樣也給了劉邦後來對功臣進行肅清的行動獲得了時間。
反與正正對,正如陰謀與陽謀相對,正謀與奇謀相對,鬼谷子反應篇里的反是反向,逆向思維,設問,反問,奇謀的概括。隨意鬼谷子說善於逆向思考的人,就如鬼神一般能知道事情的本來本質,是因為變化得當,而且應用管理細緻周密,如果不周密,則情況不明,情況不明,則根基不穩。靈活運用象比之術,就要說反話,以便觀察對方的反映。想要講話,反而先沉默;想要敞開,反而先收斂;想要升高,反而先下降;想要獲取,反而先給與。要想了解對方的內情,就要善於運用模仿和類比的方法,以便把握對方的言辭。同類的聲音可以彼此響應,合乎實際的道理會有共同的結果。或者由於這個原因,或者由於那個原因;或者用來侍奉君主,或者用來管理下屬。這就要分辨真偽,了解異同,以分辨對手的真實情報或詭詐之術。活動、停止,應該說、沉默都要通過這些表現出來,喜怒哀樂也都要藉助這些模式,都要事先確定法則。用逆反心理來追索其過去的精神寄託。所以就用這種反聽的方法。自己要想平靜,以便聽取對方的言辭,考察事理,論說萬物,辨別雄雌雖然這不是事情本身,但是可以根據輕微的徵兆,探索出同類的大事。
鬼谷子原文賞析
故善反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其變當也,而牧之審也。牧之不審 ,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審。變象比必有反辭以遠聽之。欲聞 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欲開情者,象 而比之,以牧其辭。同聲相呼,實理同歸。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 上,或以牧下。此聽真偽,知同異,得其情詐也。動作言默,與此出 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皆以先定為之法則。以反求復,觀其所託, 故用此者。
己欲平靜以聽其辭,觀其事、論萬物、別雄雌。雖非其事,見微知類 。
推薦閱讀:
※這個三國頂尖謀士的箭術無人能比,可惜《三國演義》里根本沒寫
※這才是兵仙:戰略戰術全能,身兼謀士與統帥,三萬兵掃平半個中國
※歷史上有哪些功高蓋主確得善終的謀士
※不吹不黑,陳平和張良誰厲害,誰才是劉邦的第一謀士?
※曹操送來一盒食物,謀士打開一看空無一物:我命休矣!服毒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