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精神衛生日:這些困擾你的事,今天有答案了~

世界精神衛生日:這些困擾你的事,今天有答案了~

(2016-10-10 11:39:00)

轉載

1.現在社會上常說的社交恐懼、密集恐懼症、拖延症等,算是精神疾病的表現嗎?在臨床上,是否有這些疾病命名?---李斌、梁月竹解答

答:現在中國國內常用的精神疾病診斷標準是《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其中確實有「恐怖性焦慮障礙」的診斷條目,其中包含了我們常說的「社交恐怖」和「特定的恐怖」等診斷,而「特定的恐怖」又包括:高空恐怖、動物恐怖、幽閉恐怖、考試恐怖、單純恐怖。其中沒有密集恐怖症。但目前並沒有「拖延症」的診斷,因為所謂的「拖延」是社會中一種通俗的說法,形成「拖延」的原因很多,比如:不良習慣、內心抗拒等等,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目前不能認為所有的「拖延」都是精神科問題。

2.「一直自己有抑鬱症,之前是焦慮,然後現在記憶力嚴重下降,記不住東西,外表上很開心,內心很苦逼。」作為普通人,能否通過自檢判斷自己是抑鬱症還是心情低落?---李斌、梁月竹解答

答:此種表現不能等同於抑鬱發作的診斷。診斷抑鬱發作一般需要有核心癥狀和其他癥狀組成。核心癥狀有心境低落;興趣和愉快感喪失;勞累感增加或/和活動減少的精力降低;倦怠。其他癥狀可以有:集中注意力和注意的能力降低;自我評價和自信降低;自罪觀念和無價值感;認為前途暗淡悲觀;自傷或自殺的觀念或行為;睡眠障礙,尤其是早醒;食慾和/或性慾下降等。抑鬱的診斷不僅需要具有癥狀,還需要癥狀存在一定的時間即病程,才能由具有專業資質的專科醫師進行診斷。一般社會大眾缺乏相應的精神醫學常識,所以無法準確確定癥狀,所以一般自己不能診斷,此處切勿生搬硬套。但可以用漢密爾頓抑鬱自評量表進行自評,如果結果提示抑鬱傾向,那麼最好到專科醫院就診。

3.中國的精神病患者有1600萬,但是接受治療的只佔20%。這個數據是真實的嗎?我們應該怎樣接受治療,感覺進了精神病醫院就再也出不來了。---李斌、梁月竹解答

答:中國的精神疾病患者約1600萬,是根據國際上通用的流行病學結論進行估算的結果,並不是準確的具體數量。根據2010年北京安定醫院所做的一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來看,心境障礙患者的就診率約為20.8%,治療率為20.0%。而不是說所有的精神疾患的治療率都是20%,切勿斷章取義、一概而論,目前還沒有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數據。但某些地區可能有自己地區的流調數據,可以進行查詢。

對於如何接納精神疾病,需要從社會宣傳、輿論導向、民眾知曉率等多個方面入手,使民眾能正確認識和識別精神疾病,從而增加就診和治療率,拋棄那些歪理邪說和歧視事件的發生,這個過程任重道遠。另外,「患了精神疾病就要一直住院治療了」的說法是錯誤的,醫院也沒有那麼多床位啊?!患者達到一定緩解程度就可以出院,絕大部分的患者都生活在社區中。

4.遇到壓力時,我們該通過怎樣的方法疏導最有效? ---李斌、梁月竹解答

答:對於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壓力,一般可以通過自我的心理調節來緩解,比如和好友家人傾訴求得安慰解脫、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轉移注意力等,每個人的方式都不同;如果自己通過一段時間的調節仍無法解決,那麼也可以考慮找心理醫生進行壓力管理的輔導。每個人的方式、方法和需求幫助的途徑都會有所不同,所以需要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那才是最有效的。

5.對於老年痴呆症有什麼早期判定的方法嗎?有什麼辦法可以延緩老年痴呆的發作?---唐利榮、閆芳解答

可以根據老年期痴呆的表現進行早起判定,主要有以下幾點:

(1)記憶障礙:是痴呆早期突出癥狀或核心癥狀,主要累及短時記憶、記憶保存、學習新知識困難。比如有的患者表現忘性大,好忘事,丟三落四,嚴重時剛說完的話或做過的事轉眼就忘記,剛放下碗筷又要求吃飯,或者因遺忘反覆聲稱自己的東西被偷了,並且因此大發脾氣;有的患者做飯時忘記關煤氣或者水龍頭,因此造成嚴重安全隱患;有的患者表現記不住熟人的姓名、電話等,反覆詢問同樣的問題,這種情況看護著反覆提醒或者製作備忘錄有時仍然難以避免。隨著疾病加重,遠期記憶也會逐漸受累,導致他們不記得自己的生日、家庭地址,甚至不認識家人等。

(2)視空間和定向障礙:主要表現患者找不到熟悉的環境,迷失方向,時間定向差,分不清白天黑夜。比如有的患者出門後找不到回家的路而浪跡街頭,有的患者夜晚非要出門遛彎等等。

(3)言語障礙:表現為用詞不當或者張冠李戴,說話不得要領,可出現病理性贅述。也有的患者出現閱讀和書寫困難,以前喜歡讀書看報,現在卻不看了,有的患者叫不出熟悉物品的名字。

(4)失認和失用:有的患者不認識鏡子中的自己,因此感到異常恐懼,有的患者不會穿衣服,分不清里外前後,吃飯時不會用餐具,而採取抓添的方式等。

(5)智力障礙:AD患者為全面性智力減退,包括理解、推理、判斷、抽象概括和計算等。患者常常缺乏邏輯性,比如穿著短袖單衣非要說是冬季到了。

(6)人格改變:額顳葉受累常常出現人格改變,往往與病前判若兩人。比如有的患者病前十分彬彬有禮,待人和善,而病後可能變得懶散、自私、敏感多疑、言語粗俗、不修邊幅、不知羞恥等。比如有的患者出現拒絕老朋友來訪,言行失控,進行冒失的風險投資或色情行為等。

(7)精神癥狀:疾病中期,很多患者可能出現伴隨精神癥狀,從而為治療護理帶來極大困難,比如出現疑心有人害自己,有人監視自己,自己和家人安全受到威脅等,也有的患者認為家人作密探而產生敵意,憑空聽到有人罵自己、威脅自己等,因此出現情緒不穩焦慮、衝動,甚至傷人傷己行為等。

(8)進食、睡眠和行為障礙:病人常出現食慾減退或者不知饑飽、睡眠顛倒的表現。有的患者白天卧床,夜晚到處活動,嚴重影響他人休息,造成護理困難。

以上癥狀並不一定在每一位患者身上同時存在,不同的患者可能突出的癥狀有所不同,如果發現一些相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早期診斷治療。

對於老年痴呆患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呢?

一級預防

對痴呆的預防由於迄今為止病因未明,有些危險因素在病因中已提到過的,有些是可以預防和干預的。如預防病毒感染,減少鋁中毒,加強文化修養,減少頭外傷,預防腦血管病等。老人在離退休後,應積极參加社會活動,廣交朋友,培養興趣,從事力所能及的腦力和體力活動,與子女生活在一起,不脫離家庭,不脫離社會。

二級預防

因痴呆確診困難,故需加強早期診斷技術,早期進行治療。當我們家裡的老人總是丟三落四或者說當老人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老師嘮嘮叨叨的時候,而且老人異常的粘人,常常是他們很熟悉的物體,他們不知道自己放在哪,我們就要考慮老人是不是患了老年痴呆症了。

三級預防

雖然AD的患者的認知功能減退,但仍應盡量鼓勵患者參與社會日常活動,包括腦力和體力活動。尤其是早期患者,儘可能多的活動可維持和保留其能力。如演奏樂器、跳舞、打牌、打字和繪畫等,都有助於病人的生活更有樂趣,並有可能延緩疾病的進展,因為嚴重的痴呆患者也可對熟悉的社會生活和熟悉的音樂起反應。

6.對於身邊的抑鬱症朋友,我們應該怎麼對待和幫助他們?---李斌、梁月竹解答

答:對於身邊患有抑鬱的朋友,應多給予安慰和理解,盡量避免過多談論其不願提及的話題,因為每個人的脾氣秉性不同,所以並沒有一種萬試萬靈的方法,應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波動和反常言行盡量避免自殺自傷的發生。然而,更重要的是:陪伴或通知家屬陪伴這位抑鬱的朋友到專業醫療機構就診,得到及時、準確的科學幫助。

7.專家們可以給出一些老年痴呆病人護理的建議嗎?---唐利榮、閆芳解答

對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屬護理要點:

(1)愛心第一、熱情關心:家屬要關心愛護患者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避免使用呆傻愚笨等詞語。以同情、耐心、慈愛、負責、熱情的態度對待患者,保持幽默感。採用安慰、鼓勵、暗示等方法,給予開導對情緒悲觀的患者。

(2)重視早期調護和智力訓練:鼓勵患者參加一些學習和力所能及的社會家庭活動。一方面能夠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緒和注意力喚起其對生活的信心;一方面經常做手指動作的頭腦體操:經常做只手十指指尖的細緻活動,如手工藝、雕刻、製圖、剪紙、打字,以及用手指彈奏樂器等,可刺激大腦皮質神經,促進血液循環良好,能幫助預防痴呆。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可教他們記一些數字。由簡單到複雜反覆進行訓練;亦可把一些事情編成順口溜讓他們記憶背誦;亦可利用玩撲克牌玩智力拚圖練書法等以幫助患者擴大思維和增強記憶。

(3)仔細照料生活:痴呆老人在衛生、飲食、大小便、起居等日常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差,需要家屬督促或協助。安排病人合理而有規律的生活,要求他們按時起床和就寢,進餐,使之生活接近正常規律,保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時間。要為病人創造入睡條件,周圍環境要安靜,入睡前用溫水洗腳,不要進行刺激性談話或觀看刺激性電視等。對嚴重失眠者可給予藥物輔助入睡,夜間不要病人單獨居住,以免發生意外。另外,親人要手把手地教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掃地、擦桌子、整理床鋪等,以期生活能夠自理。

(4)防止意外發生:應妥善管理家電、煤氣等,防止病人發生意外。病人外出需有人陪伴或把病人姓名、地址、聯繫方法等寫在卡片上讓病人帶在身上,以防意外走失。

(5)避免以下情況發生:突然地改變患者的生活習慣與環境、過於重視照護者自己的權威,如堅持讓患者按照固定的方式做某件事,或讓患者穿特別的衣物;過分地苛求患者,給患者提出超過他能力的要求,忽視患者的要求,過分刻板或循規蹈矩,反覆提出或詢問以「使」患者記住什麼事情;自己有憤怒情緒或對患者抱有厭惡感。

對輕度痴呆的老人,要督促患者自己料理生活,如買菜做飯、收拾房間、清理個人衛生,鼓勵患者參加社會活動,安排一定時間看報、看電視,使患者與周圍環境有一定接觸,以分散病態思維,培養對生活的興趣,活躍情緒,減緩精神衰退。對中、重度痴呆老人,家屬要花一定時間幫助和訓練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如梳洗、進食、疊衣被、人廁,並要求其按時起床。家人或照顧者陪伴患者外出,認路、認家門;帶領患者幹些家務活,如擦桌子、掃地。晚飯後可讓患者看一會兒電視。堅持一段時間後,有些患者生活可以基本自理。當患者出現精神行為癥狀難以護理時,則應及時帶其到精神科門診就診。

8.雙向症檢查確診依據是什麼?重度抑鬱,雙向症和精神分裂的異同在哪裡?在國內什麼樣的醫院才具備確診資格?患者一定要住院觀察嗎?---李斌、梁月竹解答

答:關於雙相情感障礙、重度抑鬱發作和精神分裂症的鑒別問題,因為是非常專業的化和體系化的知識層面,即便是專業醫生也是要歷經若干年才可以掌握,所以在此不能一一詳細講述,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諮詢專科醫師。國內具有精神疾病診療資格的醫療機構都是經過國家資格認證的,不是所有的機構都可以進行診療,可以到當地醫療行政部門進行查詢。如確診為精神疾病,其治療一般可分為門診和住院治療,建議患者及家屬在醫生的指導下有權選擇治療方式。

9. 請問哪些精神疾病是可以根治的?---李斌、梁月竹解答

答:精神疾病是一個大的概念,包含了很多的疾病診斷。根據疾病的不同,其診斷、治療和預後各不相同,所以,最好還是根據具體疾病進行相應的專科諮詢為好。無法一概而論。

10.抑鬱症不吃藥能不能自己調節好?

答:對於抑鬱發作,確實有資料顯示有極少部分患者未經過任何藥物治療,自行痊癒了。業內也曾有過「自然緩解期」的說法,但目前沒有可靠的循證醫學證據提示何種抑鬱發作能不治療而痊癒,更不能以點概面的僥倖認為,自己便是屬於「自然緩解」的類型,以免延誤了治療。另外,抑鬱發作的患者往往有可能會複發,因此,抑鬱的治療在治病的同時也要考慮預防複發。

11.什麼叫輕度抑鬱症?很多網友反饋自己有如下癥狀:緊張總想上廁所,總是疑心病很重,不愛與別人交流,自閉,總是不出門,情緒不穩定,想太多。焦慮,覺得生活沒有意義。注意力不集中,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心情低沉。自卑,沒信心,對任何事情都消極對待。經常性失眠等等是精神疾病嗎?很痛苦,如何調節?---李斌、梁月竹解答

答:參照第2題的答覆。輕度、中度、重度抑鬱僅僅是疾病病情、嚴重程度等的分類不同而已。很多網友反饋自己有:緊張,總想上廁所,總是疑心病很重,不愛與別人交流,自閉,總是不出門,情緒不穩定,想太多,焦慮,覺得生活沒有意義,注意力不集中,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心情低沉,自卑,沒信心,對任何事情都消極對待,經常性失眠等等癥狀在很多疾病(包括軀體疾病)甚至心理衝突都可以見到,不是某一精神疾病的特徵性表現,可能的原因很多,應諮詢專業醫生、明確原因再進行相應治療,不可一概而論。

12.初中生:上課老走神,考試總是想別的東西,控制不住的想,怎麼辦?總是逃避必須要做的事兒,直到最後一刻才漫不經心地完成。寧願做另一件也不願意做的事情拖延。學習壓力大,心情急躁,倍感寂寞,甚至想死。一想到考試上學就要崩潰。---李斌、梁月竹解答

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走神」多久了?是從小就走神還是從近期才走神?「考試總是想別的東西,控制不住的想」又多久了?患兒自己對上述現象是怎麼感受和考慮的?「學習壓力大」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心情急躁」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想死」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這些問題,是需要面對面對於具體查詢的。建議帶孩子先找兒童精神科醫師進行諮詢,然後再行定奪。精神障礙的個體性差異還是很大的,不能一概而論。

專家團隊介紹:李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兒科主治醫師,目前就職於北京市精神衛生保健所。畢業後,一直從事精神衛生專業臨床治療和患者心理治療等工作,對於精神科常見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礙、器質性精神障礙、軀體病所致精神障礙等疾病的診斷治療和相關的心理問題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曾承擔過老年精神醫學、抑鬱症治療中心、成年精神科病房及精神科急診的臨床帶組和多項科研工作;也曾從事過社區精神衛生康復管理工作3年。對於抽動性障礙、多動及注意缺陷障礙、童年期情緒障礙、兒童精神分裂症、廣泛性發育障礙(阿斯伯格綜合征、孤獨症等)具有較為豐富的診療經驗;對於指導兒童青少年期成長過程中的行為心理問題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梁月竹,碩士,主任醫師,副教授,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長期從事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及精神疾病的診治工作,參與臨床診療、科研、教學、科普宣傳及社區預防和康復工作。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兒科救援分會委員;《中國醫藥科學》雜誌社編委;北京市健康教育示範專家;北京市東城區病殘兒醫學鑒定專家;北京市西城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特聘專家;曾任第三屆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學會兒童少年精神醫學委員、北京市昌平區中西結合醫院掛職副院長、北京安定醫院兒科主任、北京安定醫院抑鬱症中心六病區主任。專業特長:目前準確掌握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知識及兒童精神疾病的診療技術。確診率、治癒率或有效率在兒童精神病學範疇居全國先進地位。唐利榮,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臨床心理學,精神康復。擅長抑鬱障礙、精神分裂症等常見精神障礙的心理諮詢、心理康復與藥物治療。目前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主治醫師,已從事精神科臨床、科研工作8年余。主要是在精神專科醫院的門診及病房對常見精神障礙患者提供藥物治療和心理諮詢服務,具有一定的精神動力學取向的心理治療服務經驗。曾參編教材1部、科普論著2部,進行多次院內院外科普講座,發表科普文章多篇。曾參與多項科研項目的申報和實施工作。閆芳,博士,主任醫師,副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社區防治科科長,北京市精神衛生保健所副所長。長期從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和社區精神病學的研究,參與臨床診療、科研、教學和社區管理及康復工作。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社會精神病學學組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醫學保健學會老年認知心理疾病委員會青年委員,北京醫學會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中青年委員,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精神殘疾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衛生雜誌編委、審稿專家。多次參與或主持國際合作項目、國家級、市級、局級課題。已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文章十餘篇,其中SCI四篇。2009年獲「北京市十百千衛生人才」百層次人才資助。 分享:

39

喜歡

0

贈金筆 閱讀(937) 評論 (18) 收藏(41) 轉載(43) 喜歡 列印舉報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前一篇:世界精神衛生日我們在北京為你的精神健康保駕護航
推薦閱讀:

TAG:世界 | 精神 | 衛生 | 生日 | 困擾 | 答案 | 精神衛生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