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學(5)
(1) 四神聰 Sìshéncōng
[定位] 在頭頂部,當百會前後左右各1寸,共四穴。
[解剖] 在帽狀腱膜中;有枕動、靜脈、顳淺動、靜脈頂支和眶上動、靜脈的吻合網;布有枕大神經、耳顳神經及眶上神經分支。
[主治] 頭痛,眩暈,失眠,健忘,癲狂,癇證,偏癱,腦積水,大腦發育不全。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2) 魚腰 Yúyāo
[定位] 在額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解剖] 在眼輪匝肌中;有額動、靜脈外側支;布有眶上神經、面神經的分支。
[主治] 目赤腫痛,目翳,眼瞼動,眼瞼下垂,眶上神經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禁灸。
(3) 上明 Shàngmíng
[定位] 在額部,眉弓中點,眶上緣下。
[解剖] 在眼輪匝肌中,淺層有眶上神經分布,深層有面神經顳支和額動脈分布。
[主治] 目疾。
[操作] 輕壓眼球向下,向眶緣緩慢直刺0.5~1.5寸,不提插。
(4) 太陽 Tàiyáng
[定位] 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解剖] 在顳筋膜及顳肌中;有顳淺動、靜脈;布有三叉神經第二、三支分支,面神經顳支。
[主治] 偏正頭痛,目赤腫痛,目眩,目澀,牙痛,三叉神經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禁灸。
(5) 耳尖 Erjiān
[定位] 在耳廓的上方,當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處。
[解剖] 有耳後動、靜脈;布有耳顳神經。
[主治] 目赤腫痛,上目翳,偏正頭痛,喉痹,以及麥粒腫。
[刺灸法] 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
(6) 球後 Qíuhòu
[定位] 在面部,當眶下緣外四分之一與內四分之三交界處。
[解剖] 在眼輪匝肌中,深部為眼肌;淺層有面動、靜脈;布有面神經顴支和眶下神經、結狀神經結和視神經,深層有眼神經。
[主治] 目疾。如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青光眼,早期白內障,近視。
[刺灸法] 沿眶下緣從外下向內上,向視神經孔方向刺0.5~1寸。
(7) 上迎香 Shàngyíngxiāng
[定位] 在面部,當鼻翼軟骨與鼻甲的交界處,近鼻唇溝上端處。
[解剖] 在上唇方肌中;有面動、靜脈之支;布有篩前神經、眶下神經分支及滑車下神經。
[主治] 頭痛,鼻塞,鼻中瘜肉,暴發火眼,迎風流淚。
[刺灸法] 向內上方斜刺0.3~0.5寸;可灸。
(8) 內迎香 Nèiyíngxiāng
[定位] 在鼻孔,當鼻翼軟骨與鼻甲的粘膜處。
[解剖] 在鼻腔底部粘膜上;有面、動、靜脈的鼻背支;布有篩前神經的鼻外支。
[主治] 目赤腫痛,鼻疾,喉痹,熱病,中暑,眩暈。
[刺灸法] 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有出血體質的人忌用。
(9) 夾承漿 Jiáchéngjiāng
[定位] 在面部,承漿穴旁開1寸處(見圖3-111)。
[解剖] 在口輪匝肌中,淺層有頦神經分布;深層有面神經下頜緣支和下唇動脈分布。
[主治] 齒齦腫痛、口喎。
[操作] 斜刺或平刺0.3~0.5寸。
(10) 金津、玉液 Jīnjīn、Yùyè
[定位] 在口腔內,當舌系帶兩側靜脈上,左為金津,右為玉液。
[解剖] 穴區淺層有舌神經(發自下頜神經)和舌深靜脈干經過;深層有舌神經、舌下神經和舌動脈分布。
[主治] ①口瘡、舌強、舌腫;②嘔吐、消渴。
[操作] 點刺出血。
(11) 牽正 Qiānzhèng
[定位] 在面頰部,耳垂前0.5~1寸處。
[解剖] 在咬肌中,淺層有耳大神經分布;深層有面神經頰支、下頜神經咬肌支和咬肌動脈分布。
[主治] 口喎、口瘡。
[操作] 向前斜刺0.5~0.8寸;可灸。
(12) 翳明 Yìmíng
[定位] 在項部,當翳風后1寸。
[解剖] 在胸鎖乳突肌上,穴區淺層有耳大神經和枕小神經分布;深層有副神經、頸神經後支和耳後動脈分布;再深層有迷走神經干、副神經乾和頸內動、靜脈經過。
[主治] ①頭痛、眩暈、失眠;②目疾、耳鳴。
[操作] 直刺0.5~1寸;可灸。
(13) 安眠 Anmián
[定位] 在項部,當翳風穴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
[解剖] 同翳明。
[主治] ①失眠、頭痛、眩暈;②心悸;③癲狂。
[操作] 直刺0.8~1.2寸;可灸。
奇穴 二、胸腹部穴
(1) 子宮 Zǐgōng
[定位]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
[解剖] 在腹內、外斜肌中,穴區淺層有髂腹下神經和腹壁淺動脈分布;深層有骼腹股溝神經的肌支和腹壁下動脈分布;再深層可進入腹腔刺及小腸。
[主治] ① 陰挺;②月經不調、痛經、崩漏;③不孕。
[操作] 直刺0.8~1.2寸。
(2) 三角灸 Sānjiǎojiǔ
[定位] 以患者兩口角之間的長度為一邊,作等邊三角形,將頂角置於患者臍心,底邊呈水平線,兩底角處是該穴。
[解剖] 在腹直肌中,穴區有腹壁下動、靜脈和第10肋間神經分布。
[主治] 疝氣、腹痛。
[操作] 艾炷灸5~7壯。
奇穴 三、背部穴
(1) 定喘 Dìngchuǎn
[定位] 在背部,當第7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
[解剖] 在斜方肌、菱形肌、上後鋸肌、頭夾肌、頭半棘肌中,穴區淺層有頸神經後支的皮支分布;深層有頸神經後支的肌支、副神經和頸橫動脈、頸深動脈分布。
[主治] ①哮喘、咳嗽;②肩背痛、落枕。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2) 夾脊 Jiájǐ
[定位] 在背腰部,當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兩側,後正中線旁開0.5寸,一側17穴,左右共34穴。
[解剖] 在背肌淺層(斜方肌、菱形肌、胸腰筋膜、後鋸肌)及背肌深層(豎脊肌)中。穴區淺層有胸或腰神經後支的皮支分布;深層有胸或腰神經後支和肋間後動脈、腰動脈分布。
[主治] 適應範圍較廣,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療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療胃腸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療腰腹及下肢疾病。
[操作]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針叩刺;可灸。
(3) 胃脘下俞 Wèiwǎnxiàshū
[定位] 在背部,當第8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 在斜方肌、背闊肌中,穴區淺層有第8胸神經後支的皮支分布;深層有第8胸神經後支的肌支和肋間後動脈分布。
[主治] ①胃痛、腹痛、胸脅痛;②消渴。
[操作] 斜刺0.3~0.5寸;可灸。
(4) 腰眼 Yāoyǎn
[定位] 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凹陷中。
[解剖] 在背闊肌、腰方肌中,穴區淺層有第3腰神經後支的皮支分布;深層有第4腰神經後支的肌支和腰動脈分布。
[主治] ① 腰痛;②月經不調、帶下;③虛勞。
[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5) 十七椎 Shíqīzhuī
[定位] 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5腰椎棘突下。
[解剖] 在棘上韌帶、棘間韌帶中,穴區淺層有第5腰神經後支的皮支分布;深層有第5腰神經後支的肌支和腰動脈分布。
[主治] ① 腰腿痛、下肢癱瘓;②崩漏、月經不調;③小便不利。
[操作] 直刺0.5~1寸;可灸。
(6) 腰奇 Yāoqí
[定位] 在骶部,當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間凹陷中。
[解剖] 在棘上韌帶,穴區淺層有臀中皮神經分布;深層有骶神經後支和骶中動脈分布;再深可進入骶管裂孔。
[主治] ①癲癇、頭痛、失眠;②便秘。
[操作] 向上平刺1~1.5寸;可灸。
奇穴 四、上肢穴(1) 肩前 Jiānqián
[定位] 在肩部,正坐垂臂,當腋前皺襞頂端與肩髃穴連線的中點。
[解剖] 在三角肌中,穴區淺層有鎖骨上神經外側支分布;深層有腋神經、肌皮神經和胸肩峰動脈分布。
[主治] 肩臂痛、臂不能舉。
[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2) 肘尖 Zhóujiān
[定位] 在肘後部,屈肘當尺骨鷹嘴的尖端。
[解剖] 穴區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肘關節動脈網分布。
[主治] ①瘰癧;②癰疽;③腸癰。
[操作] 艾炷灸7~15壯。
(3) 二白 Erbái
[定位] 在前臂掌側,腕橫紋上4寸,橈側腕屈肌腱的兩側,一側各1穴,一臂2穴,左右兩臂共4穴。
[解剖] 在指淺屈肌、拇長屈肌(橈側穴)和指深屈肌(尺側肌)中,穴區淺層有前臂內、外側皮神經分布;深層有橈動脈干、橈神經淺支(橈側穴)和正中神經(尺側穴)經過,並有正中神經肌支和骨間前動脈分布。
[主治] ① 痔疾、脫肛;②前臂痛、胸肋痛。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4) 中魁 Zhōngkuí
[定位] 在中指背側近側側指間關節的中點處。握拳取穴。
[解剖] 有橈、尺神經的指背神經和指背動脈分布。
[主治] 噎膈、嘔吐、食欲不振、呃逆。
[操作] 針刺0.2~0.3寸;艾炷灸5~7壯。
(5) 腰痛點 Yāotòngdiǎn
[定位] 在手背側,當第2、第3掌骨及第4、第5掌骨之間,當腕橫紋與掌指關節中點處,一側2穴,左右共4穴。
[解剖] 在橈側腕短伸肌腱(橈側腱)和小指伸肌腱(尺側穴)中,穴區淺層有橈神經淺支的手背支(橈側穴)和尺神經手背支(尺側穴)分布;深層有橈神經肌支和掌背動脈分布。
[主治] 急性腰扭傷。
[操作] 由兩側向掌中斜刺0.5~0.8寸;可灸。
(6) 落枕穴 Luòzhěnxué
[定位] 在手背側,當第2、第3掌骨間,指掌關節後約0.5寸處。
[解剖] 在第2骨間背側肌中,穴區淺層有橈神經手背支和手背靜脈網分布;深層有尺神經深支和掌背動脈分布。
[主治] ①落枕、手臂痛;②胃痛。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
(7) 外勞宮 Wàiláogōng
[定位] 左手背側,當第2、第3掌骨間,指掌關節後約0.5寸處(指寸)。
[解剖] 在第2骨間背側肌中,穴區有橈神經淺支的指背神經、手背靜脈網和掌背動脈。
[主治] ①落枕、手臂腫痛;②臍風。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8) 八邪 Bāxié
[定位] 在手背側,微握拳,第1至第5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左右共8穴。
[解剖] 在拇收肌(八邪1)和骨間肌(八邪2、3、4)中,穴區淺層有橈神經淺支的手背支、尺神經手背支和手背靜脈網分布;深層有尺神經肌支和掌背動脈分布。
[主治] ①手背腫痛、手指麻木;②煩熱、目痛;③毒蛇咬傷。
[操作] 斜刺0.5~0.8寸,或點刺出血。
(9) 四縫 Sìfèng
[定位] 在第2至第5指掌側,近端指關節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共8穴。
[解剖] 在指深屈肌腱中,穴區淺層有掌側固有神經和指掌側固有動脈分布;深層有正中神經肌支(橈側兩個半手指)和尺神經肌支(尺側一個半手指)分布。
[主治] ①小兒疳積;②百日咳。
[操作] 點刺出血或擠出少許黃色透明粘液。
(10) 十宣 Shíxuān
[定位] 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遊離緣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解剖] 有指掌側固有神經(橈側三個半手指由正中神經發出,尺側一個半手指有尺神經發出)和掌側固有動脈分布。
[主治] ①昏迷;②癲癇;③高熱、咽喉腫痛。
[操作] 淺刺0.1~0.2寸,或點刺出血。
奇穴 五、下肢穴(1) 環中 Huánzhōng
[定位] 在臀部,環跳穴與腰俞穴連線的中點。
[解剖] 在臀大肌、股方肌中,穴區淺層有臀上皮神經分布;深層有坐骨神經乾和股後皮神經干經過,並有臀下神經、坐骨神經肌支和臀下動脈分布。
[主治] 坐骨神經痛、腰痛、腿痛。
[操作] 直刺2~3寸;可灸。
(2) 百蟲窩 Bǎichōngwō
[定位] 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3寸,即血海上1寸。
[解剖] 在股內側肌中,穴區淺層有股神經前皮支分布;深層有股神經肌支和股動脈分布。
[主治] ①蟲積;②風濕痒疹、下部生瘡。
[操作] 直刺1.5~2寸;可灸。
(3) 鶴頂 Hèdǐng
[定位] 在膝上部,髕底的中點上方凹陷處。
[解剖] 在股四頭肌腱中,穴區淺層有股神經前皮支分布;深層有股神經肌支和膝關節動脈網分布。
[主治] 膝痛、足脛無力、癱瘓。
[操作] 直刺0.8~1寸;可灸。
(4) 膝眼 Xīyǎn
[定位] 屈膝,在髕韌帶兩側凹陷處。在內側的稱內膝眼,在外側的稱外膝眼。
[解剖] 淺層有隱神經分支和股神經前皮支分布;深層有股神經關節支和膝關節動脈網分布。
[主治] ①膝痛、腿痛;②腳氣。
[操作] 向膝中斜刺0.5~1寸,或透刺對側膝眼;可灸。
(5) 膽囊 Dǎnnáng
[定位] 在小腿外側上部,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陽陵泉)直下2寸。
[解剖] 在腓骨長肌中,穴區淺層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分布;深層有腓深神經乾和脛前動、靜脈經過,並有腓淺神經肌支和脛前動脈分布。
[主治] ① 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膽道蛔蟲症;②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2寸;可灸。
(6) 闌尾 Lánwěi
[定位] 在小腿前側上部,當犢鼻下5寸,脛骨前緣旁開一橫指。
[解剖] 在脛骨前肌、小腿骨間膜、脛骨後肌中,穴區淺層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分布;深層有腓深神經乾和脛前動、靜脈經過,並有腓深神經肌支、脛神經肌支和脛前動脈分布。
[主治] ①急慢性闌尾炎;②消化不良;③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5~2寸;可灸。
(7) 內踝尖 Nèihuáijiān
[定位] 在足內側面,內踝凸起處。
[解剖] 有隱神經的小腿內側皮支的分支、脛前動脈的內踝網、內踝前動脈的分支和脛後動脈的內踝支。
[主治] ①牙痛、乳蛾;②小兒不語;③霍亂;④轉筋。
[操作] 常用灸法。
(8) 外踝尖 Wàihuáijiān
[定位] 在足外側面,外踝凸起處。
[解剖] 有脛前動脈的外踝網,腓動脈的外踝支和腓腸神經及腓淺神經的分支。
[主治] ①腳趾拘急、踝關節腫痛;②腳氣;③牙痛。
[操作] 常用灸法。
(9) 八風 Bāfēng
[定位] 在足背側,第1至第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一足4穴,左右共8穴。
[解剖] 有趾背神經(八風1為腓深神經終末支,八風2、3、4為腓淺神經終末支)和趾背動脈分布。
[主治] ①足跗腫痛、趾痛;②毒蛇咬傷;③腳氣。
[操作] 斜刺0.5~0.8寸,或點刺出血。
第四章 刺灸法
一、毫針刺法
(一)毫針的構造和規格
毫針分為五個部分:以銅絲或鉛絲緊密纏繞的一端為針柄;針柄的末端多纏繞成圓筒狀稱針尾;針的尖端鋒銳的部分稱針尖;針柄與針尖之間的部分稱針身;針柄與針身的連接之處為針根。毫針的長短、粗細規格,是指針身而言(其規格見表10-20,21)
表10-20 毫針的長短規格
寸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4 |
4.5 |
5 |
毫米 |
15 |
25 |
40 |
50 |
65 |
75 |
90 |
100 |
115 |
125 |
表10-20 毫針的粗細規格
號數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直徑(毫米) |
0.45 |
0.42 |
0.38 |
0.34 |
0.32 |
0.30. |
0.28 |
0.26 |
0.23 |
0.22 |
(二)針刺練習
針刺練習,主要是指指力和手法的練習,是初學針刺者的基本技能訓練。
1.紙墊練針法
用鬆軟的紙張,折迭成長約8厘米,寬約5厘米,厚約2-3厘米的紙塊。用線如「井」字形紮緊,做成紙墊。練針時,左手執墊,右手拇、食、中指前後交替地捻動針柄,穿透紙墊,反覆練習。(圖10-64)
2.棉團練針法
用棉花做襯,用布將棉花紮緊, 成直徑約6-7厘米的棉團,練針方法同紙墊練針法。所不同的是棉團鬆軟,可做提插、捻轉等多種基本的練習。(圖10-65)
(三)針刺前的準備
1.選擇針具
選擇針具,應根據病人的性別、年齡肥瘦、體質、病情、病位及所取腧穴,選取長短、粗細適宜的針具。《靈樞·官針》篇說「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也」如男性,體壯、形肥、且病位較深者,可選取稍粗稍長的毫針。反之若為女性,體弱、形瘦、而病位較淺者,則應選用較短、較細的針具,臨床上選針常以將針刺入腧穴應至之深度,而針身還應露在皮膚上稍許為宜。
2.選擇體位
為了使患者在治療中有較為舒適而又能耐久的體位,既便於取穴、操作,又能適當留針,因此在針刺時必須選擇好體位。臨床常用的有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仰卧位,側臣位等。對於初診、精神緊張或年老、體弱、病重的患者。有條件時應晝取卧位,以避免發生暈針等意外事故。
3.消毒
包括針具消毒、腧穴部位的消毒和醫者手指的消毒。針具可用高壓蒸氣消毒或75%酒精浸泡30分鐘消毒。同時應注意儘可能做到一穴一針。腧穴部位可用75%灑精棉球拭擦消毒,或先用2.5%碘酒棉球擦試後再用灑精棉球塗擦消毒。至於醫者手指,應先用肥皂水洗凈,再用75%灑精棉球擦拭即可。
(四)刺法
1.進針法
在針刺時,一般用右手持針操作,稱「刺手」,右手爪切按壓所刺部位或輔助針身,稱「押手」。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指切進針法 又稱爪切進針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旁,右手持針,緊靠左手指甲面將針刺入。此法適宜於短針的進針。(圖10-66)
②夾持進針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夾住針身下端,將針尖固定在腧穴表面,右手捻動針柄,將針刺入腧穴,此法適用於長針的進針。(圖10-67)
③舒張進針法 用左手食、拇指將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膚向兩側撐開,使皮膚繃緊,右手持針,使針從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間刺入。此法主要用於皮膚弛部位的腧穴。(圖10-68)
④提捏進針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將針刺部位的皮膚捏起,右手持針,從捏起的上端將針刺入。此法主要用於皮肉薄部位的進針,如印堂等。(圖10-69)
2.針刺的角度和深度
在針刺過程中,掌握正確的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增強針感,提高療效,防止意外事故發生的重要環節。同一腧穴,由於針刺角度、方向、深度的不同,所產生的針感強弱、方向和療效常有明顯差異。
①角度 指進針時的針身與皮膚表面所形所的夾角。它是根據腧穴所在位置和醫者針刺時所要達到的目的結合而定,一般有:
直刺 針身與皮膚表面是900角左右垂直刺入。此法適於大部分腧穴。
斜刺 針身與皮膚表面呈450角左右傾斜刺入。此法適用於肌肉較淺薄處或內在重要臟器或不宜於直刺、深刺的穴位。
平刺 即橫刺、沿皮刺。是針身與皮膚表面呈150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適於皮薄肉少的部位,如頭部的腧穴等。(圖10-70)
②深度 指針身刺入人體內的深淺程度。每個腧穴的針刺深度,在腧穴各論中已有詳述,在此僅根據下列情況作介紹。
體質:身體瘦弱淺刺,身強體肥者深刺。
年齡:年老體弱及小兒嬌嫩之體宜淺刺;中青年身強體壯者宜深刺。
病情:陽證、新病宜淺刺;陰證、久病宜深刺。
部位:頭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處宜淺刺,四肢、臀、腹及肌肉豐滿處宜深刺。
針刺的角度和深度關係極為密切,一般來說,深刺多用直刺;淺刺多用斜刺或平刺。對天突、啞門、風府等穴及眼區,胸背和重要臟器如心、肝、肺等部位的腧穴,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針刺角度和深度。
3.行針與得氣
行針也叫運針,是指將針刺入腧穴後,為了使之得氣而施行的各種刺針手法。得氣也稱針感,是指將針刺入腧穴後所產生的經氣感應。當產生得氣時,醫者會感到針下有徐和或沉緊的感覺,同時患者也會在針下有相應的酸、麻、脹、重感,甚或沿著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擴散傳導的感覺。若沒有得氣,則醫者感到針下空虛無物,患者亦無酸、脹、麻、重等感覺。正如竇漢卿在《標幽賦》中所說「輕滑慢而示來,沉澀緊而已至……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餌之浮沉;氣未至也,如閑處幽堂之深」。
得氣與否及氣至的遲速,不僅直接關係到療效,而且可以供以窺測疾病的預後。《靈樞·丸針十二原》載:「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刺之要,氣至而有效」這充分說明了得氣的重要意義。臨床上一般是得氣迅速時,療效較好;得氣較慢時效果就差;若不得氣,則可能無效。《金針賦》也說「氣速效速,氣遲效遲」。因此,臨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氣時,就要分析原因,或因取穴不準,手法運用不當,或為針刺角度有誤。
深淺失度。此時就要重新調整針刺部位、角度深度、運用必要的手法,再次行針,一般即可得氣。如患者病久體虛,以致經氣不足,或因其他病理因素致局部感覺遲鈍,
而不易得氣時,可採用行針推氣,或留針候氣,或用溫針,或加艾灸,以助經氣的來複,易促使得氣,或因治療,經氣逐步得到恢復,則可迅速得氣。若用上法而仍不得氣者,多為臟腑經絡之氣虛衰已極。對此,當考慮配合或改用其他療法。
行針手法分為基本手法和輔助手法兩類。
①基本手法有以下兩種:
提插法:是將針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後,使針在穴內進行上、下進退的操作方法。把針從淺層向下刺入深層為插;由深層向上退到淺層為提。(圖10-71)
捻轉法:是將針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後,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針柄,進行一前一後的來迴旋轉捻動的操作方法。(圖10-72)
以上兩種手法,既可單獨應用,也可相互配合運用,可根據情況靈法運用。
②輔助手法。是針刺時用以輔助行針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循法:是以左手或右手於所刺腧穴的四擊或沿經脈的循行部位,進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攝的方法。此法在未得氣時用之可通氣活血,有行氣、催氣之功,若針下過於沉緊時,用之可宜散氣血,使針下徐和。
刮柄法:是將針刺入一定深度後,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針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下而上的頻頻刮動針柄的方法。此法在不得氣時,用之可激發經氣,促使得氣。(圖10-73)
彈針法:是將針刺入腧穴後,以手指輕輕彈針柄,使針身產生輕微的震動,而使經氣速行。
搓柄法:是將針刺入後,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針柄單向捻轉,如搓線狀,每次搓2-3周或3-5周,但搓時應與提插法同時配合使用,以免針身纏繞肌肉纖維。此法有行氣、催氣和補虛瀉實的作用。
搖柄法:是將針刺入後,手持針柄進行搖動,如搖檐或搖轆轤之狀,可起行氣作用。
震顫法:針刺入後,左手持針柄,用小幅度、快頻度的提插捻轉動作。使針身產生輕微的震顫,以促使得氣或增強祛邪、扶正的作用。
4.針刺補瀉
針刺補瀉是根據《靈樞·經脈》:「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的理論原則而確立的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是針刺治病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毫針刺法的核心內容。
補法:是泛指能鼓舞人體正氣,使低下的功能恢復旺盛的方法。瀉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進的功能恢復正常的方法。針刺補瀉就是通過針刺腧穴,採用適當的手法激發經氣以補益正氣,疏泄病邪而調節人體臟腑經絡功能,促使陰陽平衡而恢復健康。補瀉效果的產生主要取決於以下三個方面:
功能狀態 當機體處於虛憊狀態而呈虛證時,針刺可以起到補虛的作用。若機體處於邪盛而呈實熱、閉證的實證情況下,針刺又可以瀉邪,而起清熱啟閉的瀉實作用。如胃腸痙攣疼痛時,針刺可以止痙而使疼痛緩解。胃腸蠕動緩慢而呈弛緩時,針刺可以增強腸胃蠕動而使其功能恢復正常。
腧穴特性 腧穴的功能不僅具有普遍性,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對特性,如有的適於補虛,如足三里、關元等;有的適宜瀉實如十宣、少商等。
針刺手法 是促使人體內在因素轉化的條件,是實現補虛瀉實的重要環節。
5.留針與出針
留針。是指進針後,將針置穴內不動,以加強針感和針刺的持續作用,留針與否和留針時間的長短依病情而定。一般病症,只要針下得氣,施術完畢後即可出針或酌留10-20分鐘。但對一些慢性、頑固性、疼痛性、痙攣性病證,可適當增加留針時間,並在留針中間間歇行針,以增強療效。留針還可起到候氣的作用。
出針。出針時,是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針孔周圍皮膚,右手持針輕微捻轉並慢慢提至皮下,然後迅速拔出並用干棉球按壓針孔防止出血,最後檢查針數,防止遺漏。
(五)異常情況的處理及預防
1.暈針
[原因]患者精神緊張、體質虛弱、飢餓疲勞、大汗大泄大出血後,或體位不當,或醫者手法過重而致腦部暫時缺血。
[癥狀]患者突然出現精神疲倦、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噁心欲嘔、多汗、心慌、四肢發冷、血壓下降、脈象沉細或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脈微細欲絕。
[處理]首先將針全部取出,使患者平卧,頭部稍低,注意保暖,輕者在飲溫開水或糖水後即可恢復正常;重者在上述處理的基礎上,可指掐或針刺人中、素髎、內關、足三里,灸百會、氣海、關元等穴,必要時應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預防]對於初次接受針刺治療和精神緊張者,應先作好思想工作,消除顧慮;正確選擇舒適持久的體位(儘可能採取卧位),取穴不宜太多,手法不宜過重;對於過度飢餓、疲勞者,不予針刺。留針過程中,醫者應隨時注意觀察病人的神色,詢問病人的感覺,一旦出現暈針先兆,可及早採取處理措施。
2.滯針
[原因]患者精神緊張。針刺入後,局部肌肉強烈收縮,或因毫針刺入肌腱,行針時捻轉角度過大或連續進行單向捻轉而使肌纖維纏繞針身。
[現象]進針後,出現提插捻轉及出針困難。
[處理]囑患者消除緊張狀態,使局部肌肉放鬆。因單向捻轉而致者,需反向捻轉。如屬肌肉一時性緊張,可取針一段時間,再行捻轉出針。也可以按揉局部,或在附近部位加刺一針,轉移患者注意力,隨之將針取出。
[預防]對精神緊張者,先作好解釋工作,消除緊張顧慮,進針進避開肌腱,行針時捻轉角度不宜過大,更不可單向連續捻轉。
3.彎針
[原因]醫者進針手法不熟練,用力過猛,或碰到堅硬組織;留針中患者改變體位;針柄受到外物的壓迫和碰撞以及滯針未得到及時正確的處理。
[現象]針身彎曲,針柄改變了進針時刺入的方和角度,提插捻轉及出針均感困難,患者感覺疼痛。
[處理]如系輕微彎曲,不能再行提插捻轉,應慢慢將針退出;彎曲角度過大時,應順著彎曲方向將針退出;如因患者改變體位而致,應囑患者恢復原體位,使局部肌肉放鬆,再行退針,切忌強行拔針。
[預防]醫生進行手法要熟練,指力要輕巧,患者體位要舒適,留針時不得隨意改動體鎂,針刺部位和針柄不能受外物碰撞和壓迫,如有滯針及時正確處理。
4.斷針
[原因]針具質量欠佳,針身或針根有剝蝕損壞;針刺時,針身全部刺入;行針時,強力捻轉提插,肌肉強烈收縮或患者改變體位;滯針和彎針現象未及時正確處理。
[現象]針身折斷,殘端留在患者全內。
[處理]囑患者不要緊張,不要亂動,以防斷端向肌肉深層陷入。如斷端還在體外,可用於指或鑷子取出;如斷端與皮膚相平,可擠壓針孔兩旁,使斷端露暴體外,用鑷子取出;如針身完全陷入肌肉,應以X線下定位,用外科手術取出。
[預防]認真檢查針具,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應剝剔出不用。選針時,針身的長度要比準備刺入的深度長5分。針刺時,不要將針身全部刺入,應留一部分在體外。進針時,如發生彎針,應立即出針,不可強行刺入。對於滯針和彎針,應及時正確處理,不可強行拔出。
5.血腫
[原因]針尖彎曲帶鉤,使皮肉受損或針刺時誤傷血管。
[現象]出針後,局部呈青紫色或腫脹疼痛。
[處理]微量出血或針孔局部小塊青紫,是小血管受損引起,一般不必處理,可自行消退。如局部青紫較重或活動不便者,在先行冷敷止血後再行熱敷,或按揉局部,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
[預防]仔細檢查針具,熟悉解剖部位,避開血管針刺。
(六)針刺注意事項
1.過於飢餓、疲勞、精神高度緊張者,不行針刺。體質虎弱者,刺激不宜過強,並儘可能採取卧位。
2.懷孕三個月以下者,下腹部禁針。三個月以上者,上下腹部、腰骶部及一些能引起子宮收縮的腧穴如合谷、三陰交、崑崙、至陰等均不宜針刺。月經期間,如月經周期正常者,最好不予針刺。月經周期不正常者,為了調經可以針。
3.小兒囪門未閉時,頭頂部腧穴不宜針刺。此外因小兒不能配合,故不宜留針。
4.避開血管針刺,防止出血;常有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後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針刺。
5.皮膚有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不宜針刺。
6.防止刺傷重要臟器。《素部·診要經終論》說:「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臟」。
(1)針刺眼區腧穴,要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轉或長時間留針,支防刺傷眼球和出血。
(2)背部第十一胸椎兩側,側胸(胸中線)第八肋間,前胸(鎖骨中線)第六肋間以上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傷心、肺、尤其對肺氣腫患者,更需謹慎,防止發生氣胸。
(3)兩脅及腎區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傷肝、脾、腎臟、尤以肝脾腫大患者,更應注意。
(4)對於胃潰瘍、腸粘連、腸梗阻患者的腹部和尿瀦留患者的恥骨聯合區,必須注意針刺的角度、深度、如刺法不當,也可能刺傷胃腸道和膀胱,引起不良後果。
(5)針刺頂部及背部正中線第一腰維以上的腧穴,如進針角度、深度不當。易誤傷延髓和脊髓,引起嚴重後果。針刺這些穴位至一定深度如患者出現觸電感向四肢或全身放散,應立即退針,節忌搗針。
附:創傷性氣胸
凡刺胸骨上窩,胸骨切跡上緣及第十一胸椎兩側,側胸(胸中線)第八肋間,前胸(鎖骨中線)第六肋間以上的腧穴,如針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不當,都有刺傷肺臟,使空氣進入胸腔,導致創傷性氣胸。其臨床表現,輕者感胸痛、胸悶、心慌、呼吸不暢;重者則出現呼吸困難、心跳加快、紫紺、出汗和血壓下降等。體檢時可見患側胸部肋間部肋間隙增寬,觸診可見氣管向健側移位,患側胸部叩診呈鼓音,心濁音界縮小,肺部聽診呼吸音明顯減弱或消失。X線胸透可進一步確診。
為了有效地防止發生氣胸,針刺以上部位時,醫者思想必須高度集中,正確為患者選擇體位,熟悉解剖部位,掌握好針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一旦有氣胸發生,輕者可作對症處理,如咳嗽者給予鎮咳葯等。同時給予抗菌葯,防止感染。一般休息5-7天後,即可自行吸收痊癒。重者需及時採取一系列搶救措施,如胸穿抽氣、吸氧、抗休克等。如因條件限制,處理有困難時,必須及時轉送有條件醫院進行救。
二、灸法灸法是用艾絨為主要材料製成的艾炷或艾條點燃以後,在體表的一定部位熏灼,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種療法,也是針灸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靈樞·官能》篇指出「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醫學入門》也說,凡病「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均說明灸法可以彌補針刺之不足。
(一)常用灸法
1.艾炷灸
將純凈的艾絨放在平板上,用手指搓捏成圓錐形狀,稱為艾炷(圖10-75)。每燃燒一個艾炷稱為一壯。艾柱灸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兩類。
(1)直接灸 將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稱直接灸(圖10-76)。分為瘢痕灸和無瘢痕焦。
無瘢痕灸:將艾炷置於穴位上點燃,當艾炷燃到2/5左右,病人感到灼痛時,即更換艾炷再灸。一般灸3-5壯,使局部皮膚充血起紅暈為度。
瘢痕灸:又稱「化膿灸」,施焦前用大蒜搗汁塗敷施焦部位後,放置艾炷施焦。每炷必須燃盡方可繼續加炷施焦,一般灸5-10壯。因施灸時疼痛較劇,灸後產生化膿並留有瘢痕,所以灸前必須徵得患者的同意。對施灸中的疼痛,可用手在施灸部周圍輕輕拍打,以緩解灼疼。在正常情況下,灸後一周左右,施術部位化膿(稱「灸瘡」),5-6周後,灸瘡自行痊癒,結痂脫落,留下瘢痕。
(2)間接灸 艾炷不直接城皮膚上,而用藥物隔開放在皮膚上施灸稱之,有:
隔姜灸:用鮮生薑切成約1分厚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置於施術處,上面再放艾炷灸之。
隔附子餅灸 用附子粉末和酒,做成小硬幣大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孔,置於施術處,上面放艾炷灸之。
隔鹽灸:用食鹽填敷於臍部,上置大艾炷連續施焦,至證候改善為止。
2.艾條灸(圖10-78)
艾條是取艾絨24克,平鋪在26厘米長,20厘米寬,質地柔軟疏鬆而又堅韌的桑皮紙上,將其捲成直徑芍1.5厘米的圓柱形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絨中摻入其他藥物粉末的,稱葯條。
葯條處方:肉桂、乾薑、丁香、木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蒼朮、沒藥、乳香、川椒各等分,研為細末,每支葯條在艾絨中摻葯6克。
艾條灸分溫和灸、雀啄灸兩類。
(1)溫和灸: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施灸處,約距0.5-1寸左右進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一般每處灸3-5分鐘,至皮膚稍起紅暈為度。
(2)雀啄灸:艾條燃著的一端,與施灸處不固定距離,而是象鳥雀啄食一樣,上下移動或均勻地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覆旋轉施炙。
3.溫針灸
是針刺與艾灸結合使用的一種方法,適應於既需要留針又必須施灸的疾病,方法是,先針刺得氣後,將毫針留在適當深度,再將艾絨捏在針柄上點燃直到艾絨燃完為止。或在針柄上穿置一段長約1-2厘米的艾條施灸,使熱力通過針身傳入體內,達到治療目的(圖10-79)。
(二)灸法的作用
《本章正》指出「艾葉,能通十二經,……善於溫中,逐冷,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因此,艾灸的應用範圍比較廣泛,尤其對慢性虛弱性及風寒濕邪為患的病證為適宜。
1.艾灸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散寒的作用。可用來治療風寒濕邪為患的病證及氣血虛引起眩暈、盆血、乳少、閉經等證。
2.艾灸有溫補中氣,回陽固脫的作用。可用治久泄、久痢、遺尿、崩漏、脫肛、陰挺及寒厥等。
3.艾灸有消瘀散結的作用。對於乳癰初起、瘰癘、療腫未化膿者,有一定療效。
4.常灸大信、關元、氣海、足三里等腧穴,可鼓舞人體正氣,增強抗病能力,起防病保健的作用。《千金方》說:「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 毒氣不能著人」。
5.隔姜灸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的作用,可用於外感表證、虛寒性嘔吐、泡瀉、腹痛等。
6.隔蒜灸有清熱、解毒、殺蟲的作用。可用於療腫瘡瘍、毒蟲咬傷、對哮喘、臍風、肺癆、瘰癘等也有一定療效。
7.隔附子餅灸有溫腎壯陽作用。可用於命門火衰而致的遺精、陽痿、早泄等。
8.隔鹽灸有溫中散寒、扶陽固脫的作用。可用於虛寒性嘔吐、泄瀉、腹痛、虛脫、產後血暈等。
9.溫針灸具有針刺和艾灸的雙重作用,一般針刺和艾灸的共同適應證均可運用。
(三)注意事項
1.施灸的程度
《千金方》指出「凡灸當先陽後陰……先上後下。」臨床操作一般先灸上部、痛部、後灸下部、腹部;先灸頭身,後灸四肢。但在特殊情況下,必須靈活運用,不可拘泥。
2.施灸的禁忌
(1)施灸時,應注意安全,防上艾絨脫落,燒損皮膚或衣物。
(2)凡實證,熱證及陰虛發熱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3)顏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炎。
(4)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3.灸後的處理
施灸後,局部皮膚出現微紅灼熱的,屬正常現象,無需處理,很快即可自行消失。如因施灸過量,時間過長,局部出現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較大,可用消毒毫針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再塗以龍膽紫,並以紗布包裹。如行化膿灸者,灸皰化膿期間,要注意適當休息,保持局部清潔,防止污染,可用敷料保護灸瘡,待其自然癒合。如因護理不當並發感染,灸瘡膿液呈黃綠色或有滲血現象者,可用消炎藥膏或玉紅膏塗敷。
[附] 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罐吸附於施術部位,產生溫熱刺激並造成鬱血現象的一種療法。火罐種類有竹罐、陶罐和玻璃罐。現臨床常用廣口罐頭瓶代替。
1.操作方法
(1)投火法:將酒精棉球或紙片點燃後,投入罐內,然後速將火罐罩在施術部位。此法適於側面橫拔,否則會因燃物下落而燒傷皮膚。
(2)閃火法:用鑷子或止血鉗挾住燃燒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內壁中段繞一圈後,迅速退出,然後將罐罩在施術部位。此法較安全,不受體位限制,節約棉球。
拔罐後,一般留罐10分鐘左右,待局部皮膚充血,瘀血呈紫紅色時即可取罐。取罐時,一手扶罐身,一手手指按壓罐口的皮膚,使空氣進入罐內,火罐即可脫落,不可硬拉或拖動。
2.適應範圍
拔罐法有溫經通絡、祛濕逐寒、行氣活血及消腫止痛作用。臨床多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1)風寒濕痹:如肩背痛,腰腿痛。
(2)胃腸疾病:如胃痛、嘔吐、腹瀉。
(3)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
(4)刺血拔罐適於急性扭傷有瘀血者,瘡癘和部分皮膚病如丹毒、神經性皮炎等。
3.注意事項
(1)患者要有舒適的體位,應根據不同部位選擇不同口徑的火罐。注意選擇肌肉豐滿,富有彈性,沒毛髮和骨骼凹凸的部位,以防掉罐。拔罐動作要做到穩、准、快。
(2)皮膚有潰瘍、水腫及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拔罐;高熱抽搐者,不宜拔罐;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拔罐。
(3)常用自發性出血和損傷性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法。
(4)如出現燙傷,小水泡可不必處理,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較大或皮膚有破損,應先用消毒針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然後塗以龍膽紫,並以紗包敷,保護創口。
三、空位注射療法
穴位注射,是在穴位中進行藥物注射,通過針刺和藥液對穴位的刺激及藥理作用,從而調整機體功能,改善病理狀態的一種治療方法。
(一)常用藥物
根據病情需要,選用各種供肌肉注射的中西藥物。常用的有5-10%葡萄糖溶液、生理鹽水、抗菌素、維生素B1、B12、阿托品、0.5-1%普魯卡因、各種組織液及當歸、川芎、板蘭根等多種中藥注射液。
(二)操作方法
根據注射部位的具體情況和藥量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注射器和針頭。常規消毒局部皮膚後,將針頭按照毫針法的角度和方向的要求迅速進入皮下或肌層的一定深度,並上下提插出現針感後,若回抽無血,即將藥物注入。
注射劑量:因藥物及注射部位不同而有差異,如四肢及腰部肌肉豐厚處,可注入5-10%葡萄糖液10-20毫升,而頭面及耳部等處,一般只注0.3-0.5毫升;中藥浸出液可注入1-2毫升;抗菌素或其他藥物,以原藥物劑量的1/5-1/2為宜。
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三)適應範圍
多用於咳嗽、哮喘、痹症、胃痛、腰痛、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軟組織扭挫傷、神經衰弱、腸炎、菌痢等。
(四)注意事項
1.注意藥物的性能、藥理作用、劑量、配伍禁忌、副作用和過敏反應。凡能引起過敏反應的藥物(如青黴素等),必須先作皮試,副作用較嚴重的藥物,應謹慎使用。
2.一般藥液不宜注入關節腔、脊髓腔和血管內。這些藥液誤入關節腔,可引起關節紅腫、發熱、疼痛等反應;誤入脊髓腔,有損害脊髓的可能。
3.在主要神經干通過的部位作穴位注射時,應注意避開神經干,或淺刺以不達到神經干所在的濃度為宜。如針尖觸到神經干,患者有觸電感,要稍退針,然後再注入藥物,以免損傷神經。
4.注射軀幹部,不能過深,防止刺傷內臟。孕婦的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陰交等穴一般不宜作穴位注射,以防引起流產。
四、耳針療法耳針療法是用針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具有操作簡便,奏效迅速等特點。
(一)耳廓表面解剖
1.耳輪:耳廓最外圈的捲曲部分。
2.耳輪腳:耳廓深入到耳腔內的橫行突起部分。
3.耳輪結節:耳輪後上方稍突起處。
4.耳輪尾:耳輪末端與耳垂的交界處。
5.對耳輪:在耳輪內側,與耳輪相對的隆起部。其上方有兩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稱對耳輪上腳;向下分叉的一支稱對耳輪下角。
6.三角窩:對耳輪上、下角之間的三角形凹窩。
7.耳舟:對耳輪上、下角之間的三角形凹窩。
8.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狀突起,又稱耳珠。
9.屏上切跡:耳屏上緣與耳輪腳之間的凹陷。
10.對耳屏:對耳輪下方與耳屏相對的隆起部。
11.屏間切跡:耳屏與對耳屏之間的凹陷。
12.屏輪切跡:對耳屏與對耳輪之間的稍凹陷處。
13.耳垂:耳部下部無軟骨之皮垂。
14.耳甲艇:耳輪腳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稱耳甲窩。
15.耳甲腔:耳輪腳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稱耳甲窩。
16.外耳道開口:在耳甲腔內,為耳屏所遮蓋處。
(二)耳穴的分布
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規律,與身體各部相應的穴位在耳廓的分布象一個倒置的胎兒。一般說來,與頭面部相應的穴位在耳垂;與上肢相應的穴位在耳舟;與軀幹和下肢相應的穴位在對耳輪和對耳輪上下、腳;與內臟相應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圖10-81,82)。
五、頭針療法頭針是針刺頭皮的刺激區(大腦皮層功能在頭皮上的相應投射區),以治療腦源性疾病為主的一種療法。
《素問·脈要精微論》中指出:「頭者精明之府。」明代張介賓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升於頭」。由於「頭為諸陽之會」,人之手足三陽經以及督脈,均上行頭部。因此,針刺頭部的有關刺激點,通過經絡的傳導,可以調整臟腑、軀幹和四肢的功能。
1.刺激區的部位及主治
為了準確地掌握刺激區的定位,首先要確定以下兩條規定線。
前後正中線:是從兩眉中間至枕外粗隆下緣的頭部正中連線(圖10-83)。
眉枕線:是從眉上緣中點至枕外粗尖端的頭側面連線(圖10-83)。
(1)運動區:位於前後正中線中點向後移0.5厘米處:下點在眉枕線和鬢角髮際前緣相交處,上下兩點連線即為運動區。運動區上1/5是下肢軀幹運動區,中間2/5是上肢運動區,下2/5是面運動區,亦稱言語一區(圖10-84)。
主治:運動區上1/5治療對側下肢及軀幹部癱瘓;運動區中2/5,治療對側上肢癱瘓;運動區下2/5,治療對側中樞性面神經癱瘓,運動性失語,流涎,發音障礙。
(2)感覺區:位於運動區後移1.5厘米的平行線。上1/5是下肢、頭、軀幹感覺區,中2/5是上肢感覺區,下2/5是面感覺區(圖10-85)。
主治:感覺區上1/5,治療對側腰腿痛、麻木、感覺異常,及後頭部、頸頂部疼痛和頭鳴:感覺區中,2/5,治療對側上肢疼痛、麻木、感覺異常:感覺區下2/5,治療對側面部麻木,偏頭痛,顳頜關節炎等。
感覺區配合內臟區(胸腔區、胃區、生殖區)可以用於有關部位外科手術的頭針麻醉。
(3)舞蹈震顫控制區:位於運動區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線(圖10-85)。
主治舞蹈病,震顫麻痹和震顫麻痹綜合征(一側的病變針對側,兩側都有病變針雙側)。
(4)暈聽區:位於從耳尖直上1.5厘米處,向前及向後各引2厘米的水平線(圖10-85)。
主治:耳鳴,聽力減退,眩暈等症。
(5)言語二區:位於頂骨結節下方2厘米處引一平行於前後正中線的直線,向下取3厘米長直線(圖10-85)。
主治:命令性失語。
(6)言語三區:位於暈聽區中點向後引4厘米的水平線(圖10-85)。
主治:感覺性失語。
(7)運用區:位於頂骨結節起分別引一垂直線和與該線夾角為40度的前後兩線,長度均為3厘米(圖10-85)。
主治:失用症。
(8)足運感區;位於前後正中線的中點旁開左右各1厘米,向後引3厘米長的水平線(圖10-86)。
主治:對側下肢疼痛、麻木、癱瘓、急性腰扭傷,皮層性多尿,夜尿,子宮脫垂等。
(9)視區:位於在枕外粗隆水平上,旁開枕外粗隆1厘米,向上引平行平前後正中線的4厘米直長線(圖10-87)。
主治:皮層性視力障礙。
(10)平衡區:位於在枕外粗隆水平上,旁開枕外粗隆3.5厘米,向下引平行於前後正中線的4厘米長直線(圖10-87)。
主治:小腦疾患引起的平衡障礙等。
(11)胃區:位於從瞳孔直上的髮際處為起點,向上取平行於前後正中線2厘米長直線(圖10-88)。
主治:胃痛及腹部不適等。
(12)胸腔區:位於胃區與前後正中線之間,髮際上下引2厘米長直線(圖10-88)。
主治:支氣管哮喘,胸部不適等症。
(13)生殖區:位於額角處向上引平行於前後正中線的2厘米長直線(圖10-88)。
主治:功能性子宮出血,配足運感區治療子宮脫垂等。
2.適應範圍
頭針主要適用於治療腦源性疾病引起的癱瘓、麻木、失語等症。此外,還可治療眩暈、腰腿痛、夜尿 等。目前,在頭針治病的基礎上又創造的頭針麻醉,已經應用於多種外科手術。如感覺區配合內臟區(胸腔區、胃區、生殖區)可以用於有關部位外科手術等。
3.操作方法
按照病情刺激區,採用坐位或卧位,局部進行常規消毒,用26-28號、1.5-2.5寸長的不鏽鋼毫針,針與頭皮呈30度左右夾角,用夾持進針法刺入帽狀腱膜下,達到該區的應有長度後,要求固定不提插,捻轉時用與拇指掌側面夾持針柄,以食指掌指關節連續伸屈,使針身左右旋轉,每次2-3轉,每分鐘要求捻轉200次左右,捻轉2-3分鐘,留針5-10分鐘。捻針時或間隔時都要囑咐患者或其家屬協助活動肢體,加強對患肢功能的鍛煉。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再捻兩次即可起針,起針後用於棉球按壓針孔,以防止出血。癱瘓病人一般每日或隔日針一次,連續10-15次為一療程,休息3-5天後再開始下一療程。
4.注意事項
(1)對腦溢血患者,須待病情及血壓穩定後方可進行頭針治療。
(2)如患者並發高熱、心力衰竭等症時,不宜立即採用頭針。
(3)由於捻轉時間較長,要時刻注意觀察患者的表情,以防止暈針。
(4)頭部針刺易於出血,起針時須用干棉球按壓針孔,並注意局部常規消毒,以防感染。
(三)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作用
解剖分部 |
穴名 |
定位 |
主治 |
耳輪腳 |
膈 |
在耳輪腳上 |
呃逆、黃疸 |
耳輪部 |
直腸下段 |
在與大腸穴同水平的耳輪處 |
便秘、脫肛、里急後重 |
尿道 |
在與膀胱穴同水平的耳輪處 |
尿頻、尿急、遺尿 |
|
外生殖器 |
在與交感穴同水平的耳輪處 |
陽痿等外生殖器病症 |
|
耳尖 |
將耳輪向耳屏對摺時,耳廓上面的尖端處 |
目赤腫痛、發熱、高血壓 |
|
耳舟部 |
指 |
在耳輪結節上方的耳舟部 |
相應部位疾病 |
腕 |
在平耳輪結節突起處的耳舟部 |
||
肩 |
與屏上切跡同一水平線的耳舟部 |
||
肘 |
與腕與肩穴之間 |
||
鎖骨 |
在尾輪切跡同水平的耳舟部、偏耳輪尾處 |
||
肩關節 |
在肩與鎖骨穴之間 |
||
對上耳腳輪部 |
趾 |
在對耳輪上腳的外上角 |
相應部位疾病 |
踝 |
在對耳輪上腳的內上角 |
||
膝 |
在對耳輪下腳上緣同水平的對耳輪上腳的起始部 |
||
對下耳腳輪部 |
臀坐骨 |
對耳輪下腳外1/2處對耳輪下腳內1/2處 |
相應部位疾病 |
交感 |
在對耳輪下腳與耳輪內側交界處 |
消化、循環系統疾病 |
|
對耳輪部 |
腹 |
在對耳輪上,與對耳輪下腳下緣同水平處 |
腹腔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痛經等。 |
胸 |
在對耳輪上,與屏上切跡同水平處 |
胸、脅部病症 |
|
頸 |
在屏輪切跡偏耳舟側處 |
落枕、頸部扭傷、癭氣 |
|
脊椎 |
對耳輪的耳腔緣相當於脊柱,在直腸下段和肩關節同水平處分別作兩條分界線,將脊柱分為三段,自上而下分別為腰骶椎、胸椎和頸椎。 |
相應部位疾病 |
|
三角窩 |
子宮(精宮) |
在三角窩耳輪內側緣的中點 |
痛經、帶下、不孕、陽痿、遺精 |
神門 |
在三角窩內,靠對耳輪上腳的下、中1/3交界處 |
失眠、多夢、煩躁 |
|
盆腔 |
在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 |
盆腔炎、腰痛 |
|
耳屏部 |
外鼻 |
在耳屏外側的中央 |
鼻療、鼻淵 |
咽喉 |
在耳屏內側面,與外耳道口相對處 |
咽喉腫痛 |
|
內鼻 |
在耳屏內側面,咽喉的下方 |
鼻淵、感冒 |
|
屏尖 |
在耳屏上部外側緣 |
炎症、痛症 |
|
腎上腺 |
在耳屏下部外側緣 |
低血壓、昏厥、無脈症、咳嗽、氣喘 |
|
高血壓點 |
在腎上腺與目穴中點稍前 |
高血壓 |
|
屏輪切跡 |
腦幹 |
在屏輪切跡正中處 |
頭痛、眩暈 |
對耳屏部 |
平喘(腮腺) |
在對耳屏的尖端 |
哮喘、咳嗽、痄腮 |
腦點 |
在對耳屏上緣,腦幹與平喘穴連線的中點 |
遺尿、崩漏、失眠 |
|
皮質下 |
在對耳屏內側面 |
失眠、多夢、炎症、痛症 |
|
睾丸(卵巢) |
在對耳屏的內側前下方,是皮質下穴的一部分 |
生殖系統疾病 |
|
枕 |
在對耳屏外側面的後上方 |
神經系統病、皮膚病、昏厥 |
|
額 |
在對耳屏外側面的前下方 |
頭痛、頭昏 |
|
太陽 |
在對耳屏外側面,枕與額穴之間 |
偏頭痛 |
|
耳輪腳周圍 |
食道 |
在耳輪腳下方內2/3處 |
噁心嘔吐、吞咽困難 |
賁門 |
在耳輪腳下方處1/3處 |
噁心、嘔吐 |
|
胃 |
在耳輪腳消失處 |
胃痛、呃逆、嘔吐、消化不良 |
|
十二指腸 |
在耳輪腳上方處1/3處 |
胃痛、嘔吐 |
|
小腸 |
在耳輪腳上方中1/3處 |
消化道病、心悸 |
|
大腸 |
在耳輪腳上方內1/3處 |
痢疾、腹瀉、便秘 |
|
闌尾 |
在大腸與小腸之間 |
腸癰 |
|
屏間切跡 |
目1 |
在屏間切跡前下方 |
青光眼 |
目2 |
在屏間切跡後下方 |
近視 |
|
內分泌 |
在屏間切跡底部 |
生殖系統病婦科病 |
|
耳甲艇部 |
膀胱 |
在對耳輪下腳的下緣,大腸穴直上方 |
淋證、癃閉、遺尿 |
腎 |
在對耳輪下腳的下緣,小腸穴直上方 |
泌尿、生殖、婦科、腰痛、耳鳴 |
|
胰(膽) |
在肝、腎穴之間,左耳為胰,右耳為膽 |
胰腺炎、糖尿病、膽病 |
|
肝 |
胃和十二指腸的後方 |
眼病、脅痛 |
|
脾 |
肝穴的下方、緊靠對耳輪 |
脾胃病、血症 |
|
耳甲腔部 |
口 |
在耳甲腔、緊靠外耳道口的後壁 |
面癱、口腔潰瘍 |
心 |
在耳甲腔中心最凹陷處 |
心悸、癔病等 |
|
肺 |
心穴的上下外三面 |
肺系病、皮膚病 |
|
氣管 |
在口與心穴之間 |
咳喘 |
|
三焦 |
在口、內分泌、皮質下和肺穴之間 |
便秘、浮腫 |
|
耳垂部 |
牙痛點1 |
在耳垂1區的外下角 |
牙痛、拔牙止痛 |
牙痛點2 |
在耳垂4區的中央 |
||
上頜 |
在耳垂3區正中處 |
牙痛、下頜關節痛 |
|
下頜 |
在耳垂3區上部橫線之中心 |
||
眼 |
在耳垂5區的中央 |
眼病 |
|
面頰 |
在耳垂5、6區交界線的周圍 |
面癱、三叉神經痛 |
|
內耳 |
在耳垂6區正中稍上方 |
耳鳴、耳、聽力減退 |
|
扁桃體 |
在耳垂8區正中 |
乳蛾 |
|
耳廓背面 |
降壓溝 |
在恥廓背面,由內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的凹溝處 |
高血壓 |
上耳背 |
在耳背上方的軟骨隆起處 |
腰背痛、皮膚病、坐骨神經痛 |
|
中耳背 |
在上耳背與下耳背之間最高處 |
||
下耳背 |
在耳背下方的軟骨隆起處 |
||
耳背部 |
耳迷根 |
在耳廓背與乳突交界處(相當於耳輪腳同水平)的耳根部 |
(四)耳針的應用
耳針除了用於臨床防治疾病以外,還應用於輔助診斷及針刺麻醉。這裡主要介紹在防治疾病方面的應用。(表10-21)
1.選穴處方原則
(1)根據病變部位選穴:如胃痛選胃穴;腸瀉選大腸、小腸穴;肩痛選肩穴等。
(2)根據中醫理論選穴:如皮膚病選肺穴是根據「肺主皮毛」的理論;心律不齊用小腸穴,因「心與小腸相表裡」;偏頭痛選膽穴,是因膽經循行時,「上抵頭角」循行於側頭;目赤腫痛選肝穴,是因「肝開竅於目」等。
(3)根據現代醫學知識選穴:如月經不調選內分泌穴;輸液反應選腎上腺穴等。
(4)根據臨床經驗選穴:如高血壓病用高血壓點;目赤腫痛用耳尖穴等。
以上方法可單獨使用,亦可兩種或兩種以上方法配合使用,力求少而精,一般每次應用2-3穴左右,多用同側,亦可取對側或雙側。
2.操作方法
(1)尋找反應點:根據疾病需要確定處方後,在選用穴區內尋找反應點。尋找方法可用探針、火柴頭、針柄按壓,有壓痛處即為反應點。亦可用測定耳部皮膚電阻(耳穴探測儀)的方法,其皮膚電阻降低,導電量明顯增高者即為反應點,反應點就是針刺的部位。
(2)消毒:用75%酒精,或先用2%碘酒,後用75%酒精脫碘。
(3)針刺:根據需要選用0.5寸短柄毫針或用特定之圖釘型撳針。亦可行穴位注射和電針。毫針進針時以左手固定耳廓,右手進針。進針深度以穿破軟骨但不透過對側皮膚為度。穴位注射不透過軟骨,藥液注射在軟骨與皮膚之間。目前臨床多用磁石、菜籽、冰片、王不留行等作壓迫刺激。
多數病人針刺後,局部有疼痛或熱脹感;少數人有酸、重甚至有特殊之涼、麻、熱等感覺沿經絡線放射結導,一般有這些感覺者療效較好。
(4)留針:毫針一般留針20-30分鐘,慢性病可留針1-2小時或更長,留針期間可間隔捻針。
(5)出針:出針後用消毒干棉球壓迫針孔,防止出血。必要時再塗以酒精或碘酒,預防感染。
(6)療程:一般每天或隔天1次,連續10次為一療程,休息幾天後,再行下一療程。
3.注意事項:
(1)嚴密消毒,預防感染。耳廓凍傷和有炎症的部位禁針。若見針眼發紅,病人又覺耳部脹痛,可能有輕度感染時時,應及時用2%碘酒塗擦,或口服消炎藥。
(2)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孕婦禁用。對年老體弱的高血壓、動脈硬化病人、針刺前後應適當休息。
(3)耳針亦可發生暈針,需注意預防處理。
(4)對扭傷及肢體活動障礙的病人,進針後待耳廓充血發熱後,宜囑其適當活動患部,或在患部按摩、加灸等,可增加療效。
第五章 其他療法
一、按摩療法
按摩療法是運用醫護人員的雙手,在病員身上推穴道,循經絡,並結合有關部位進行按摩,使機體內部產生髮散、宣通、補瀉等作用,從而達到散寒止痛、健脾與胃、消積導滯、疏通經絡、滑利關節、強筋壯骨、扶正祛邪的目的。
(一)適應證
發熱畏寒頭痛、咳嗽氣喘、腹脹泄瀉、脘痛納呆、痿證、痹證、跌打損傷、筋骨不利等。
(二)操作方法
1.推法 用拇指指腹或指側面貼於治療部位,通過有節律的腕關節的活動和拇指關節的屈伸,使力作用於患處;或用食中二指著力於治療部位來回有規律地推動;或以手掌或大小魚際緊貼體表作迴旋推轉的動作。適用於全身各個部位。(圖10-89,90)
2.拿法 用大拇指或其他手指作對稱使勁,拿捏治療部位之肌肉或筋腱關節的方法。此法是強刺激手法之一。適用於四肢、肩、頸、腋下,一個部位拿1-3次即可(圖10-91)。
3.按法 用拇指或掌根、肘關節鷹嘴突按壓治療部位而稍留片刻的方法。適用於全身各部。(圖10-92)
4.摩法 用拇指或掌根、魚際貼於患部,作不斷的,盤旋動作的方法。快速法每分鐘120次左右,慢速法每分鐘50次左右。適用於全身各部(圖10-93,94)。
5.揉法 將大魚際或掌根或拇指指腹著力於患部,微用力左右不停地移動。要求腕關節轉動旋迴。全身各部均適用。(圖10-95)
6.搖法 用兩手在病關節上下或前,托住或握住,左右旋轉搖動,緩緩而行。適用於四肢、頸部及腰關節。(圖10-96,97)
7.磙法 手法微曲,以手背指掌關節處接觸患部,前臂作連續內旋、外旋動作,帶動指掌關節滾動。一般用單手或雙手交替操作,也可用雙手同時操作。適用於頸、腰、背、臂、四肢部。(圖10-98)
8.搓法 用雙手掌挾住患處,相對用力作快速搓揉,並同時作上下往返移動。手法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適用於四肢、腰背、胸腹部。(圖10-99)
9.掐法 以拇指和食指上下對稱地掐取某一部位或穴位,並用力內收的方法。適用於四肢、頭面部,有開竅提神的作用。(圖10-100)
10.捏法 用拇、食二指或五指將患者皮膚,肌肉,肌健按走向或經絡循行方向,作連續不斷向前提捏推行。適用於全身各部。
(三)注意事項
1.根據病員的年齡、性別、病情、病位,選定施術的部位,採用合適的體位和手法。
2.施術前應剪修指甲,將手洗凈,避免損傷病員皮膚。
3.為減少阻力或提高療效,術者手上可蘸水、滑石粉、石蠟油,薑汁、酒等。
4.在腰、腹部施術前,應先囑病員排尿。
5.治療中要隨時遮蓋不需暴露的部位,防止受涼。
6.手法應熟練,並要求柔和、有力、持久、均勻,運力能達組織部,時間一般每次15-30分鐘。
7.嚴重心臟病、結核病、出血性疾病、癌症、急性炎症及急性傳染病者,以及皮膚破損部位均禁止按摩。孕婦的腰腹部禁止按摩。
二、發泡療法用藥物敷於患處或一定的穴位,使局部皮膚紅、灼、起泡、叫做發泡療法。具有祛邪通絡、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一)適應證
痹證、黃疸、哮喘、瘧疾、水腫初起等。
(二)操作方法
1.將中草藥(如靈仙葉、毛茛、大蒜等)適量洗凈,切碎,搗爛。
2.將藥物敷於一定部位。一般痹證敷於關節腫脹處;坐骨神經痛敷於承山、環跳穴;瘧疾敷陶道穴;黃疸敷一側內關穴(病情發轉再敷另一側);哮喘敷天突或膻中穴。上覆蓋紗布、塑料紙,用膠布固定。
3.待局部自覺有蟻行感,皮膚紅、灼、疼痛時,即將葯取下。幾小時後皮膚起泡脹滿。經常規消毒,用消毒針刺入水泡下方,抽出泡內液體。上覆以無菌紗布並固定。若有液體滲出,可繼續抽吸。
(三)注意事項
1.施術前要向病員說明該療法的作用、操作過程及可能發生的反應及變化情況。
2.葯餅不宜過濕,敷的範圍不宜過大。敷藥後要密切觀察局部皮膚反應。
3.發泡後囑患者注意休息,切勿碰破水泡,抽液時要做到無菌操作,防止感染。若已感染、按感染傷口處理。
4.體弱者慎用本法,皮膚有病變的部位禁止發泡。
三、熏洗療法將藥物煎泡並趁熱熏洗患處的方法,叫做熏洗療法。因所用藥物不同,故分別具有疏通腠理、行氣活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風除濕、殺蟲止癢等作用。
(一)適應證
目赤腫痛、筋骨疼痛、皮膚病、陰癢帶下、肛門疾病等。
(二)操作方法
1.四肢熏洗法
①將煎好之藥液倒入盆內,加熱水至所需量。
②將橡皮單墊於盆下,患肢架於盆上,用浴巾圍蓋患肢及盆,使蒸汽熏蒸患部。待藥液不燙時,將患部浸入藥液中泡洗。
2.坐浴法
①將煎好之藥液倒入坐浴盆內,加熱水至所需量,蓋上有孔木蓋。
②患者暴露臀部坐木蓋上,使患部對準蓋孔進行熏蒸,待藥液不燙時,拿掉木蓋,坐入盆內泡洗。
3.眼部熏洗法。
①將煎好的藥液用腕盛好,碗口蓋上紗布,中間露一個小孔,患眼對準小孔,接受熏蒸。
②待藥液不燙時,用鑷子夾紗布蘸藥液輕輕擦洗患眼。
(三)注意事項
1.注意保溫,室內應溫暖避風,暴露部分儘可能加蓋衣被。
2.注意掌握藥液溫度,防止燙傷皮膚。
3.被包紮的患部,熏洗時應揭去敷料,熏洗完畢,應更換敷料,重新包紮好。
4.孕婦及月經期禁用坐浴法。
四、敷藥法將藥物敷佈於患處或穴位的方法,叫做敷藥法。因所敷的藥物不同,故分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止血、促使腫毒消散或潰破等作用。
(一)適應證
癰、疽、瘡、癤、跌打損傷、哮喘、高血壓等。
(二)操作方法
1.根據病情需要,選用合適葯末倒入碗內,用水或蜜、麻油、飴糖、凡士林等調成糊狀;或將鮮葯搗爛,平攤於棉墊上。
2.取一塊大小相等的棉紙或紗布覆蓋在藥物上,將四邊住里摺疊整齊。
3.清潔局部,將藥物敷貼於患處,用膠布或繃帶固定。
(三)注意事項
1.敷藥時溫度要適中,以0.2-0.5厘米厚為宜,圍敷時藥膏要超出腫塊2厘米左右。
2.用水或葯汁、醋調配的敷藥,容易乾燥,須經常加原調的液體濕潤,以免降低藥效和引起不適。用飴糖調敷的葯,熱天容易發酵,可加適量新潔爾滅防腐。
3.敷藥後應注意觀察,如皮膚過敏,應立即洗去敷料。
五、熱熨法利用吸熱的物體,或拌上某些藥物,加熱後熨在局部或特定穴位上,適當地移動位置,以達到行氣活血、散寒定痛、祛瘀消腫的方法, 叫做熱熨法。
(一)適應證
痹證、腰腿痛、腕腹痛、泄瀉等。
(二)操作方法
將坎離砂放治療碗內,加2%醋酸或食醋適量,拌勻,裝上布袋,待溫度升至45-50度後熨敷患處。或將鹽、麩皮、晚蠶沙等炒至60-70度,裝入布袋熨敷患處,每次15-30分鐘。
(三)注意事項
1.熱證、實證、局部無知覺者禁用。
2.熱熨前局部可塗層薄油脂保護皮膚。坎離砂溫度過高時,在砂袋下加布墊,並注意病員的感覺反應,避免燙傷。
3.隨時觀察皮膚有無潮紅、水泡;燙傷,應立即停止熱熨,局部塗以燙傷的藥物。
七、吹葯法將葯末均勻地吹到患處的方法,叫做吹葯法。因葯不同,故分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腐生肌、芳香開竅等作用。
(一)適應證
口腔、咽喉、耳、鼻等疾病。
(二)操作方法
1.吹口腔、咽喉時,囑病員洗漱口腔後,端坐靠背椅上,頭向後仰,張開口,查清病位,左手將壓舌板壓住舌根,右手持吹藥物迅速均勻噴入患處。
2.吹耳、鼻時,先清洗、拭凈耳道或鼻腔,觀察病變部位,用吹葯器將葯末吹入患處。
(三)注意事項
1.動作要輕柔敏捷,葯末要均勻撒佈於整個病變部位。
2.吹葯時囑病人暫時屏住呼吸,以免葯入氣管,引起嗆咳。
3.口腔、咽喉吹葯後半小時不要喝水、進食和吞咽,以提高療效。
第六章 常見病證的針灸治療
一、中風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語言不利為主證。其發生多由肝陽偏亢,氣血上逆所致。中風包括腦溢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等腦血管意外疾病。
1.閉證:神志昏沉,牙關緊閉,兩手緊握,面赤氣粗、喉中痰鳴、二便閉塞、脈弦滑而數。
治法:取督脈和十二井穴為主,平肝熄風,開竅啟閉,用毫針瀉法或點刺出血。
處方:水溝、十二井、太沖、豐隆、勞宮。
加減:牙關緊閉加頰車、合谷;語言不利加啞門、廉泉、通里、關沖。
2.脫證
主治:目合口張、手撒遺溺、鼻鼾息微、四肢逆冷、脈象細弱等。
治法:取任脈經穴為主,用大艾炷灸之。
處方:關元。神閼(隔鹽灸)
附註:(1)凡年高形盛氣虛,或肝陽亢越,自覺頭暈、指麻者,宜注意飲食起居,並針灸風市、足三里等穴作為預防措施。(2)指導病員進行癱瘓肢體的功能鍛煉,並配合推拿、理療。(3)腦血管意外急性期應採取綜合治療措施。
二、感冒1.風寒感冒
主證:頭痛、四肢酸楚,鼻塞流涕,咽癢咳嗽,咯稀痰、惡寒發熱(或不熱)、無汗、脈浮緊、舌苔薄白。
治法:取手太陰、陽明和足太陽經穴為主,毫針淺刺用瀉法;體虛者平補平瀉,並可用灸。
處方:列缺、風門、風池、合谷。
2.風熱感冒
主證:發熱汗出、微惡寒、咳嗽痰稠、咽痛、口渴、鼻燥、脈浮數、苔薄微黃。
治法:取手太陰、陽明、少陽經穴為主。毫針淺刺用瀉法。
處方:大椎、曲池、合谷、魚際、處關。
三、中署
1.輕證
主證:身熱少汗、頭暈、頭痛、胸悶、噁心、煩渴、倦怠思睡、舌苔白膩,脈濡數。
治法:取督脈和手陽明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
處方:大椎、曲池、合谷、內關。
2.重證
主證:壯熱口渴、唇燥膚熱、煩躁神昏、甚至轉筋、抽搐、苔黃、舌紅、脈洪數;氣陰兩脫,則見面色蒼白、汗出氣短、血壓下降、四肢抽搐、神志不清、舌淡、脈細數。
治法:取督脈和任脈經穴為主。署熱蒙心針刺用瀉法;氣陰兩脫可用灸法。
處方:百會、人中、十宣、曲澤、委中、陽陵泉、承山、神閼、關元。
轉筋者,近取筋會、陽陵泉和承山穴以舒筋解痙。氣陰兩脫急取神閼、關元艾灸以回陽救逆。
加減:渴飲加金津、玉液以清熱生津。
四、哮喘1.實證
風寒外襲,證見咳嗽、咯吐稀痰、形寒無汗、頭痛口不渴、脈浮緊、苔薄白;因痰熱者多見咯痰粘膩色黃、咯痰不爽、胸中煩滿、咳引胸痛,或見身熱口渴、大便秘結、脈骨數、苔黃膩。
治法:取手太陰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風寒可酌用灸法;痰熱可兼取足陽明經穴,不宜灸。
處方:膻中、列缺、肺俞、尺澤。
風寒加風門;痰熱加豐隆;喘甚加天突、定喘。
2.虛證
主證:病久肺氣不足,證見氣息短促、語言無力,動則汗出,舌質淡或微紅,脈細數或軟無力。如喘促日久,以致腎虛不能納氣,則神疲氣不得續,動則喘息、汗出、肢冷、脈象沉細。
治法:調補肺腎之氣為主。毫針用補法,可酌情用灸。
處方:肺俞、膏肓俞、氣俞、足三里、太淵、太溪。
附註:(1)哮喘伴有支氣管炎者,應在哮喘發作緩解後,積極治療支氣管炎。(2)發作發嚴重或持續不解者,應配合藥物治療。(3)須注意預防。氣候轉冷及時添衣;過敏體質應注意避免接觸致敏原和過敏食物。
五、嘔吐(附:呃逆)主證:寒客胃脘、時吐清水或稀涎、進食則吐、苔白脈遲、喜暖畏寒、或大便溏薄。熱蘊則為多食即吐、嘔吐酸苦熱臭、口渴、喜寒惡熱、便秘脈數苔黃、痰飲蓄,多見胸痞眩暈、嘔吐痰涎、或見心悸、苔白脈滑。宿食不消,則見脘腹脹滿或疼痛、食入更甚、曖氣食臭、便秘矢氣、苔厚膩脈滑實。肝氣橫逆,多見脅痛嘔酸、脈弦。胃氣虛弱,則嘔吐時作。食不甘味,納少,便溏、神疲、脈弱、苔薄膩。
治法:取足陽明經穴為主。寒者留針多灸;熱則疾出不灸;肝氣犯胃、瀉足厥陰經穴,補足陽明經穴;中虛宜兼補脾氣。
處方:中脘、內關、足三里、公孫。
熱吐加合谷、金津玉液;寒吐加上脘、胃俞;痰飲加膻中、豐隆、食積者配下脘、璇璣;肝逆則加太沖;中氣虛者兼用脾俞、章門。
附:呃逆
呃逆多由邪氣與積滯中阻,或暴怒氣逆,胃膈氣失宣降所致。主證為呃感連續,聲短而頻。如偶發者不治自愈。如發作不止,則宜寬膈和胃、降逆調氣,可取內關、足三里、或加巨閼、膈俞。
六、瀉泄瀉泄又稱腹瀉,是指大便次數增多,便質稀溏或呈水樣而言。包括急慢性腸炎,腸結核等疾患。
1.急性瀉泄
主證:若偏寒濕則糞質清稀、水谷相雜、腸鳴腹痛、口不渴、身寒喜溫、脈遲、舌苔白滑;偏於濕熱則所下黃糜熱臭、腹痛、肛門灼熱、尿短赤、脈濡數、舌苔黃膩或兼有身熱口渴等。
治法:以疏調腸胃氣機為主。偏寒者可留針,並用艾條或隔姜灸;偏熱者用瀉法。
處方:中脘、天樞、足三里、陰陵泉。
2.慢性泄瀉
主證:如屬脾虛則面色萎黃、神疲肢軟、納差、喜曖畏寒、便溏、脈濡緩無力、舌嫩苔白;腎虛則每日黎明前,腹微痛、痛即欲便,或腹鳴而不痛,腹部與下肢畏寒、脈沉細、舌淡、苔白。
治法:以健脾胃與溫腎陽為主。針用補法,可多灸。
處方:脾俞、中脘、章門、天樞、足三里、腎虛者加命門、關元。
七、痢疾本病為常見腸道傳染病。臨床以腹痛、里急後重、痢下赤白膿血為主證。一般分為濕熱痢、寒濕痢、噤口痢、休息痢等。
主證:濕熱痢主證為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後重,併兼見肛門灼熱、尿短赤、脈滑數、苔黃膩或惡寒發熱、心煩口渴等。寒濕痢則下痢粘白凍、喜暖畏寒、胸脘痞悶、口淡不渴、苔白膩、脈濡緩或遲。噤口痢主證為痢下赤白飲食不進,食則嘔惡。休息痢則久延不愈,屢發屢息,或輕或重,發則下痢膿血、腹痛、里急後重,休止則大便時干時稀。
治法:取手足陽明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偏寒者加灸;久痢宜兼顧脾腎。
處方:合谷、天樞、上巨虛(或足三里)。濕熱痢加曲池、內庭;寒濕痢加中脘、氣海;噤口痢加中脘、內庭;休息痢兼用脾俞、胃俞、關元、腎俞。
八、便秘
糞便常在腸內滯留二天以上,糞質堅硬,排便時艱澀難下者,稱為便秘。分實秘、虛秘。
1.主證
實秘:便次減少,常須三、五日量次或更長時間。便則努爭,堅澀難下。如屬熱邪壅結,則身熱、煩渴、口臭、喜涼、脈滑實、苔黃燥;氣機郁滯者,每見脅腹脹滿或疼痛、噫氣頻作、納食減少、脈弦、苔薄膩。
虛秘:屬氣血虛弱者,則見面色唇甲光白無華、頭眩心悸、神疲氣怯、舌淡苔薄、脈虛細等。如陰寒凝結,可有腹冷痛、喜熱畏寒、脈沉遲舌痰苔白潤等證。
2.治法:取大腸經俞、募穴及下合穴為主。實秘用瀉法,虛秘針用補法,寒秘可則灸。
3.處方:大腸俞、天樞、支溝、上巨虛。熱結加合谷、曲池;氣滯加中脘、行間;氣血虛弱加脾俞、腎俞;寒秘灸氣海、神閼。
九、癃閉本病以排尿困難,甚或小便閉塞不通為主證。病勢緩,點滴而下者謂之「癃」;病勢急小便不通,欲溲不下者稱為「閉」。
1.腎氣不足
主證:小便淋瀝不爽、排尿無力、面色晄白、神氣怯弱、腰膝酸軟、舌淡、脈沉細而尺弱。
治法:以取足少陰經穴為主,輔以膀胱經背俞穴,針用補法或用灸。
處方:陰谷、腎俞、三焦俞、氣海、委陽。
2.溫熱下注
主證:小便量少、熱赤、甚至閉寒不通、小腹脹、口渴、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以取足太陰經穴為主,針用瀉法、不灸。
處方:三陰交、陰陵泉、膀胱俞、中極。
3.外傷
主證:小便不利、欲解不下、小腹脹滿、有外傷或手術病史。
治法:以通調膀胱氣機為主,針灸酌選。
處方:中極、三陰交。
十、淋證淋證是指小便頻數、淋瀝刺痛、溲之不盡等證而言,包括現代醫學的泌尿系感染和泌尿繫結石等病。
1.主證
排尿時莖中澀痛、淋漓不盡;或見小腹脹滿,點滴難下;甚或突然腰痛;有兼尿中見血;或尿時挾砂石;或小便渾濁、粘稠如膏。亦有不耐勞累,遇勞而發作者。
2.治法:以疏利膀胱氣血、利尿定痛為主,針用瀉法或平補平瀉。
3.處方;膀胱俞、中極、陰陵泉、行間、太溪。
加減:如尿血加血海、三陰交;小便如膏加腎俞、照海;少腹痛滿加曲泉;尿中結石加委陽、然谷;遇勞即發者去行間加灸百會、氣海。
十一、遺精可分夢遺和滑精。凡有夢而遺精者名夢遺;無夢而精自滑出的為滑精。
1.主證:夢遺每在睡夢中發生遺泄、睡眠不安、陽事易舉。如久遺而又頻繁者,可有頭暈、精神不振、耳鳴腰酸等證。滑精則不拘晝夜,動念則常有精液滑出,形體瘦弱,脈細軟,甚至心悸、陽萎等。
2.治法:夢遺以交通心腎為主,針用平補平瀉法;滑精以補腎為主,針用補法或針灸並用。
3.處方:關元、大赫、志室。
夢遺加心俞、神門、內關;滑精加腎俞、太溪、足三里。
十二、陽痿1.主證:陰莖痿軟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堅。常伴頭暈目眩、面色晄白、神疲腰膝酸軟、脈細弱等證。
2.治法:以補腎氣為主,針用補法或針灸並用。
3.處方:腎俞、命門、三陽交、關元。
[附註]本病多屬功能性,因此在治療時可加強作思想工作,治療時停止房事。
十三、不寐指以經常不易入睡或睡不深熟為特徵的一種病證。
1.主證:難以入寐,寐而易醒,醒後不易再睡,亦有時寐時醒甚或徹夜不寐等。病因不同,各有兼證;如屬心脾虧損,則為多夢易醒、心悸、健忘、易汗出、脈多細弱;腎虛則頭暈、耳鳴、遺精、腰酸、舌紅、脈細數;心膽氣虛則見心悸多夢、喜驚易恐、舌淡、脈弦細;精志抑鬱肝陽上擾則為性情急燥易怒、頭暈、頭痛、脅脹脹痛、脈弦;胃中不和則見脘悶曖氣或脘腹脹痛、苔厚膩,脈滑等證。
2.治法:以安神為主。根據辯證選穴,針用補法或平補平瀉法,或針灸並用。
3.處方;神門、三陰交。
心脾虧損加心俞、厥陰俞、脾俞;腎虧加心俞、太溪;心膽氣虛加心俞、膽俞、大陵、丘墟;肝陽上擾配肝俞、間使、太沖;脾胃不和配胃俞、足三里。
十四、癲狂
1.癲證。多由思慮太過、情懷抑鬱,以致肝失條達、脾氣不運、津液凝滯為痰、痰濁上逆、神明失常、發為癲證。
主證:沉默獃滯、精神抑鬱、表情淡默、或喃喃自語、語無倫次;或時悲時喜、器笑無常,胡思亂想,多疑易驚,不思飲食,舌苔薄膩,脈弦細或弦滑。
治法:取背俞穴為主,佐以原、絡穴。針用平補平瀉法。
處方:心俞、肝俞、脾俞、神門、豐隆。
2.狂證。多由所求不遂、肝胃火盛,挾痰上擾,致使神志逆亂、心神失主而致。
主證:病起急驟、吵擾不寧、兩目怒視、毀物打人、不分親疏、氣力逾常、不思飲食、舌紅絳、苔黃 膩、脈弦滑。
治法:取督脈穴為主,兼清痰火、針用瀉法。
處方:大椎、風府、水溝、內關、豐隆。
十五、癇證癇證是一種發作性神志失常的疾病,俗稱羊癇風。
1.主證:本病一般多屬實證,但反覆發作可致正虛。發病之前,可有頭暈、胸悶、神疲等先兆,旋即昏仆、不省人事、面色蒼白、牙關緊閉、雙目上視、手足抽搐、口吐涎沫、甚則二便失禁。發後頭昏、肢軟、神疲、苔薄膩、脈弦滑、久病則脈細。
2.治法:取任脈、督脈為主、佐以豁痰開竅。
3.處方:鳩尾、大椎、腰奇、間使、豐隆。
十六、眩暈
眩是眼花,暈為頭暈。輕者平卧閉目片刻即安;重者如乘坐舟車,旋轉起伏不定,以致站立不穩。本證可見於高血壓、動脈硬化、貧血、神經官能症、耳源性疾病及腦部腫瘤等。
1.氣血不足
主證:頭暈目眩、兩目昏黑、泛泛欲吐、四肢乏力、面色光白、心悸失寐、怯冷倦卧、脈微細。
治法:以培補脾腎兩經為主,用補法、可灸。
處方:脾俞、腎俞、關元、足三里。
2.肝陽上亢
主證:頭暈目率、泛泛欲吐、腰膝酸軟、舌紅脈弦。
治法;取肝膽兩經為主,針用瀉法。
處方:風池、肝俞、腎俞、行間、俠溪。
3.痰濕中阻
主證:頭暈目率、胸痞欲嘔、納差、心煩苔厚膩、脈滑。
治法:和中化濁為主,針用瀉法。
處方:中脘、內關、豐隆、解溪。
十七、頭痛頭痛系患者的一種自覺癥狀。常見於高血壓、顱內腫瘤、神經機能性頭痛、感染性發熱性疾病等。
1.風襲經絡
主證:發時痛勢陣作,如錐如刺、痛有定處,甚則頭皮腫起成塊,一般無其他兼證。治法:按頭痛部位分經取穴。毫針刺用瀉法、留針。
處方:巔頂部:百會、通天、阿是穴、行間。
前頭部:上星、頭維、阿是穴、合谷。
後頭部:後頂、天柱、阿是穴、崑崙。
2.肝陽亢逆
主治;頭痛目眩,尤以頭之兩側為重。心煩善怒、面赤口苦、脈弦數、舌紅苔黃。治法:取足厥陰、少陽經穴為主。用瀉法。
處方:風池、百會、懸顱、俠溪、行間。
3.氣血不足
主證:痛勢綿綿、頭目昏重、神疲無力、面色不華、喜曖畏冷、操勞或用腦過度則加重,脈強弱,苔薄白。
治法:取任、督經穴和背俞穴為主。毫針刺用補法、可灸。
處方:百會、氣海、肝俞、脾俞、腎俞、合谷、足三里。
[附註]
頭痛如針灸治療多次無效或繼續加重者,應考慮有無顱腦病變,需及時治療原發病。
十八、痹症外邪侵襲經絡,氣血閉阻不暢,引起關節、肢體等處出現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癥狀,名為痹證。可包括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纖維組織炎及神經痛等。
1.主證:
(1)風寒濕痹。關節酸痛或部分肌肉酸重麻木,遷延日久可致肢體拘急,甚則關節腫大。又可分為以下三型:
行痹:肢體關節走竄疼痛,痛無定處,有時兼有寒熱,舌苔黃膩、脈浮。
痛痹:遍身或局部關節疼痛,痛有定處,得熱稍緩,遇冷則劇,苔白脈弦緊。
著痹:關節酸痛、肌膚麻木、痛有定處,陰雨風冷每可使其發作,苔白膩,脈濡緩。
(2)熱痹。關節酸痛、局部熱腫、痛不可近、關節活動障礙、可涉及單或多個關節,併兼有發熱、口渴、苔黃燥、脈滑數等癥狀。
2.治法:以循徑與患部穴為主,亦可採用阿是穴。行痹、熱痹用毫針瀉法淺刺;痛痹多灸,深刺留針,如疼痛劇烈的可隔姜灸;著痹針灸並施或兼有溫針和拔罐等法。
3.處方:
肩部:肩髎、肩髃、肩臑。
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關、尺澤。
腕部:陽池、外關、陽溪、腕骨。
背脊:水溝、身柱、腰陽關。
脾部:環跳、居髎、懸鐘。
股部:秩邊、承扶、陽陵泉。
膝部;犢鼻、梁丘、陽陵泉、膝陽關。
踝部:申脈、照海、崑崙、丘墟。
行痹加膈俞、血海;癰痹加腎俞、關元;著痹加足三里、商丘;熱痹加大椎、曲池。
十九、痿證
痿證,是指肢體痿弱無力、不能隨意活動或伴有肌肉萎縮的一類病證。常見於多發性神經炎、小兒麻痹後遺症、早期急性脊髓炎、重症肌無力、癔病癱及周期性癱瘓等。
1.主證:四肢筋肉弛緩無力,失去運動功能。初起多有發熱。繼則上或下肢,偏左或偏右,痿軟無力;重者下肢完全不能運動肌肉日漸瘦削,但無疼痛癥狀。
(1)肺熱;兼有發熱、咳嗽、口渴、尿黃、舌紅苔黃、脈細數。
(2)濕熱:兼有身重、小便混濁、胸悶、或兩足發熱、得冷則舒、舌苔黃膩、脈濡數。
(3)肝腎兩虧:兼有腰脊酸軟、遺精早泄頭暈目眩、脈細數、舌紅。
2.治療:以取陽明經穴為主。上肢多取手陽明,下肢多取足陽明。(參閱中風治法)。屬肺熱及濕熱者,單針不灸用瀉法;肝腎陰虧者,針用補法。
3.處方:上肢:肩髃、曲池、合谷、陽溪。
下肢:髀關、梁丘、足三里、解溪。
肺熱者加肺俞、尺澤;溫熱型加陰陵泉、脾俞;肝腎兩虧者加肝俞、腎俞、懸鐘、陽陵泉;發熱者加大椎。
二十、面癱即面神經麻痹。臨床以周圍性面癱為多見。
1.主證: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來時,發現一側面部板滯、麻木、癱瘓,不能作蹙額、皺眉、露齒、鼓頰等動作。口角向健側歪斜、露晴流淚、額紋消失、患側鼻唇溝變淺或消失。少數病人初起時有耳後、耳下及面部疼痛。嚴重者可出現患側舌前2/3味覺減退或消失,聽覺過敏等。
2.治療:以手足陽明經為主,手足少陽、太陽經為輔,採取局部取穴與循經遠取相結合的方法。近取諸穴酌予淺刺、平刺透穴或斜刺。
3.處方:風池、陽白、攢竹、四白、地倉、合俗、太沖。
鼻唇溝平坦加迎香;人中溝歪斜加人中;顏唇溝歪斜加承漿;乳突部疼痛加翳風。
二十一、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是指在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的疼痛,可由多種病因引起。
1.主證:一側腰腿部陣發性或持續性疼痛。主要是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或外側及足部發生燒灼樣或針刺樣疼痛,行動時加重。直腿抬離試驗陽性。
2.治法;取足太陽和足少陽膽經穴為主。一般均用瀉法,亦可配合灸治或拔罐。
3.處方:腎俞、大腸俞、腰3-5、夾脊、秩邊、環跳、殷門、委中、承山、陽陵泉、絕骨。
二十二、痛經
婦女在行經前後或行經期間,少腹部出現較劇烈的疼痛稱痛經。
1.實證:經行不暢,少腹疼痛。如腹痛拒接,經色紫而夾有血塊,下血塊後痛即緩解,脈沉澀的為血瘀;脹甚於痛,或脹連胸脅,胸悶泛惡,脈弦的為氣滯。
治法:取任脈、足太陰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酌量用灸。
處方:中級、次髎、地機、三陰交。
2.虛證:腹痛多在經凈後,痛勢綿綿不休;少腹柔軟喜按,經量減少;每伴腰酸肢倦、納少、頭暈、心悸、脈細弱、舌淡。
治法:取任、督脈,足少陰和足陽明經穴。毫針刺用補法,並灸。
處方:命門、腎俞、關元、足三里、大赫。
二十三、胎位不正指妊娠30周後,胎兒在子宮體內位置不正,常見於經產婦或腹壁松馳的孕婦。產婦本身多無自覺癥狀,經產科檢查後才能確診。
治法:選至陰穴,以艾條灸兩側至陰穴15-20分鐘。每天1-2次,至胎位轉正為止。據報道,成功率達80%以上,以妊娠7個月者成功率最高。
附註:胎位不正原因很多,須詳細檢查。如因骨盆狹窄、子宮畸形等引起,應作其他處理。
二十四、腸癰即闌尾炎。多由闌尾腔梗阻或細菌感染引起。
主證:初起脘部或繞臍作痛,旋即轉至右下腹。以手按之,其痛加劇,痛處固定不移。腹皮微急,右腿屈而難伸,並有發熱惡寒、噁心嘔吐、便秘、尿黃、苔薄膩黃、脈數有力。甚則痛勢劇烈,腹痛拒按,壯熱自汗;脈洪數。
治法;取手足陽明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留針20-30分鐘。一般每日刺1-2次,重證可每隔4小時針刺1次。
處方:足三里、闌尾、曲池、天樞。
二十五、扭傷指四肢關節或軀體部的軟組織損傷,如皮膚、肌腱、韌帶、血管等,而無骨折、脫臼、皮肉破損的損傷證候。
主證:主要表現為受傷部腫脹疼痛,關節活動障礙等。
治法:以受傷局部取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陳傷留針加灸或用溫針。
處方:肩部:肩髎、肩髃、肩貞。
肘部:曲池、小海、天井。
腕部:陽池、陽溪、陽谷。
腰部:腎俞、腰陽關、委中。
髀部:環跳、秩邊、承扶。
膝部:膝眼、梁丘、陽關。
踝部:解溪、崑崙、丘墟。
二十六、耳鳴、耳聾多由暴怒、驚恐、肝膽風火上遞,以致少陽經氣閉阻或因外感風寒、壅遏清竅,或因腎虛氣弱、精氣不能上達於耳而成。
1.主證:
實證:暴病耳聾或耳中覺脹,鳴中不斷,按之不減。肝膽火逆多由面赤、口乾、煩燥、善怒、脈弦。外感風邪多見寒熱頭痛、脈浮等證。
虛證;久病耳聾、或耳鳴時作時止,操勞時加劇,按之鳴聲減弱,多兼頭昏、腰酸、遺精帶下、脈虛細。
2.治法:取手足少陽經穴為主。實證針用瀉法;虛證兼取足少陰經穴。針用補法。
3.處方:翳風、聽會、俠溪、中諸。
肝膽火盛加太沖、丘墟;外感風邪加外關、合谷;腎虛加腎俞、關元。
二十七、牙痛牙痛為口腔疾患中常見證狀,其發生主要與胃經鬱火和腎陰不足有關。
1.主證:牙痛甚劇、兼口臭、苔黃、口渴、便秘、脈洪等,乃陽明火邪為患,痛甚齦腫兼形寒身熱,脈浮數等者為風火牙痛;如隱隱作痛,時作時息,口不臭,脈細或齒浮動者,屬腎虛牙痛。
2.治法:取手足陽明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循經遠道可左右交叉刺。
3.處方:合谷、頰車、內庭、下關。風火牙痛加外關,風池;陰虛者加太溪、行間。
推薦閱讀:
※慢性咽炎來襲?針灸之道平息您的咽喉之痛!
※糖尿病治療針灸有特效
※針灸心得漫談
※若干針灸治療痤瘡法
※自學按摩針灸博客
TAG: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