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記博物館中的陶瓷珍品26
[1251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8-7 06:59龍珠閣海水龍紋罐。
[1252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8-8 06:51天藍均釉八仙獸足爐。
[1253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8-8 14:59鈞釉系鈞瓷器之色釉。「鈞瓷」是宋代「汝、定、官、哥、鈞」五大名瓷之一,窯址在今河南禹縣,古屬鈞州。宋代鈞瓷的器形主要有洗、盤、爐、缽、尊等。其中選入宮廷用器的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數目字,代表器型大小,器身銘文有「奉華」及「省符」兩種。鈞瓷製作一般先將瓷胎進行素燒,上釉後再經過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其釉色主要有天藍、月白、海棠紅、玫瑰紫等,它主要利用釉料中鐵、銅元素在高溫還原氣氛中不同的呈色特點,燒制出藍中帶紅、紫斑或天青、月白的多種釉色,一般以蛋白石光澤的青色為基調,具有乳濁狀不透明質感。宋代鈞瓷的一個特徵是瓷器釉面常出現不規則流動狀的細線,稱「蚯蚓走泥紋」,宋以後仿製的鈞瓷器則往往無此特徵。新中國成立後,在禹縣恢復了鈞瓷的原料配方和燒造技術,發展了很多色釉新品種。
[1254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8-8 15:00玫瑰紅均窯變三足洗。
[1255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8-9 06:57窯變釉即器物在窯內燒成時,由於窯中含有多種呈色元素,經氧化或還原作用,出窯後呈現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於其出現出於偶然,形態特別,人們又不知其原理,只知於窯內焙燒過程變化而得,故稱之為「窯變」,俗語有「窯變無雙」,謂其變化莫測,獨一無二。 窯變早在唐代以前的青釉瓷器上即偶有出現。最初,窯中出現窯變曾被視為不祥,尤其是官窯中出現窯變,往往被砸碎。久之,反而發現其形態極美,或如燦爛雲霞,或如春花秋雲,或如大海怒濤,或如萬馬奔騰,因而被視為藝術瓷釉為人們所欣賞。如宋代河南禹縣鈞窯生產的銅紅窯變,可謂變化莫測,鬼斧神工。清以前景德鎮窯偶爾燒制的窯變釉瓷多被搗毀,至清時則作為著名色釉而專門生產,據《南窯筆記》載,清代生產的窯變釉,雖入火使釉流淌,顏色變化任其自然,非有意預定為某種色澤,但已經能人為配置釉料,較好的控制火候,基本上掌握了窯變的規律。著名的如康熙朝創燒的豇豆紅、蘋果綠等品種。 窯變釉也是一種藝術釉,變化最多,色彩最豐富,形態也最複雜。它的最初出現完全是偶然的,人們按一定的配方,製成某些釉料,施於製品入窯焙燒後,產生了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的顏色和形態:有的象夕陽晚霞,有的象秋雲春花,有的象大海怒濤,有的象萬馬奔騰……人們對此現象無法解釋,就稱之為"窯變"。 早在宋代,就巳出現了窯變釉。《博物要覽》說:官、哥"二窯燒出器皿,有時窯變,……於本色釉外變色,或黃、或紫紅,肖形可愛。"後來的"鈞紅"更是一種聞名中外的窯變釉。到清代雍正、乾隆年間,景德鎮的工匠巳經基本掌握了窯變釉的規律,可以燒造能達到預期效果的產品。
[1256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8-9 06:58紅綠彩帶環象耳尊對瓶。
[1257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8-9 18:50紅綠彩瓷是在高溫白釉或白地黑花瓷燒成後,在白釉上用紅、綠、黃等彩勾畫出紋飾,再入窯以800℃左右的低溫燒成。因此也常稱為「宋加彩」或「金加彩」。紅綠彩瓷器物上常以白釉為主要底色,以潔白的釉色和大面積的紅彩相配合。紅綠彩瓷的色彩主色是紅、綠、黃三色,但每種彩又有深淺不同的色階。紅彩是以鐵為呈色劑的礬紅彩,用青礬加熱、煅燒而成,最大的特點是將彩施於器表之前就已呈現紅色,在施彩時就已知道其燒成後的呈色。紅彩一般為正紅色或稱棗紅色。綠彩則有翠綠、墨綠、褐綠和淺翠綠等不同呈色,這是在配製彩時控制呈色物質而有意造成的。黃色則有淺黃、明黃和金黃等色。紅綠彩瓷常與釉下棕褐彩和黑彩相配合,是宋元時期瓷器裝飾藝術中的特點。紅綠彩瓷屬於釉上彩。方法是在已燒好的白釉成品瓷器上,用筆蘸紅、綠彩料,進行描繪。紋飾一般有花卉、魚藻、鳥雀、詩文等。然後,置於爐中,用800℃左右的低溫進行烘烤,使彩料與瓷釉慢慢燒結,在白釉上顯現鮮艷的紅綠彩。這種新品種首先在磁州窯出現,然後是磁州窯系的河南禹縣扒村窯、新安縣城關窯、山西長治東村窯、臨汾窯、山東淄博窯等普遍效法試燒。所燒成器,既有共性,又各自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紅綠彩瓷在磁州窯首創不是偶然的,有一個發展的必然性。在技術上,綠彩繼承了東漢以來的低溫釉燒制方法,吸取了唐代長沙窯白釉綠斑紋的裝飾技巧,磁州窯在北宋時期已燒出了低溫孔雀綠釉瓷器。宋金時期,低溫綠釉開始用於裝飾白釉瓷,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紅彩雖然是定窯在北宋時創燒,但其技術首先為磁州窯借鑒,獲得白釉礬紅鮮麗的效果。然而,將紅彩與綠彩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對白釉瓷器進行裝飾,低溫二次燒成,則成了磁州窯的創新。 紅綠彩瓷的裝飾風格,吸取了民間年畫的養分,以大紅大綠民間喜慶活動的色彩為其基本色,畫法則直接來自磁州窯自己所創造的白釉黑彩、褐彩和鐵鏽花工藝,故深為老百姓喜聞樂見,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缺點是瓷胎粗而不白,修飾不精,彩色易於脫落。也正因為如此,與皇室、官宦和文人當時的審美情趣大相徑庭。他們所追求的是潤如美玉的汝窯、官窯器,金絲鐵線、開片天成的哥釉器,印花、劃花裝飾,花樣精緻的定窯白瓷,美如雲霞的均釉窯變器以及適於鬥茶之用的兔毫盞之類的黑釉茶具。這大約也就是在宋墓的發掘中,尚未見到紅綠彩瓷的緣故。然而倒是金人更喜歡這種被紅紅綠綠色彩描繪的瓷器,故在金人的墓葬中偶爾可見紅綠彩瓷陪葬品。 由於宋、金之戰連年不斷,磁州地區正處於拉鋸戰的前沿。女真族的奴隸主貴族又嗜大肆搶掠漢人為奴,所以磁州窯工匠紛紛南逃,窯場不能正常生產,甚至斷燒。因此,這種本來就難燒的紅綠彩瓷器就更加稀少。元代統一中國後,蒙古族人似乎對磁州窯的紅綠彩瓷也頗為喜愛。但依然是戰爭頻發的原因,倖存下來的窯工為生計,斷斷續續恢復生產。燒制的紅綠彩瓷除碗、盤外,又出現了瓶、罐、高足杯等器型和瓷塑陳設品。較之宋金時期寫意與圖案相結合的繪畫手法更熟練,胎釉、紋飾、色彩也更可觀,但產品絕少,多流失於國外,國內流傳下來者彌足珍貴。
[1258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8-9 18:51青花雙鳳纏枝花卉紋雙螭耳瓶。
[1259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8-16 10:02清代乾隆霽藍釉梅瓶。
[1260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8-16 15:04清代康熙霽藍釉盤。
[1261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8-16 21:35清代光緒霽藍釉象耳琮式瓶。
[1262 樓] 作者: fionakel 時間: 2011-8-18 00:59做個記號,慢慢看
[1263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8-18 07:02清代同治霽藍釉描金賞瓶。
[1264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8-18 19:21霽藍釉長頸瓶。
[1265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8-19 06:59清代雍正茶葉末釉瓶。
[1267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8-25 08:08清代雍正茶葉末釉梅瓶。
[1268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8-25 18:55清代乾隆茶葉末釉綬帶瓶。
[1269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8-26 07:44清代嘉慶茶葉末釉荸薺尊。
[1270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8-28 06:20清代道光茶葉末釉缽。
[1271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8-30 10:31
原文由 大地旋風 在2011-08-16 10:02發表清代乾隆霽藍釉梅瓶。
霽藍又名祭藍、積藍、霽青等,一種以鈷為著色劑的高溫石灰鹼釉,在1280--1300攝氏度高溫的窯內一次燒成。特點是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呈色較穩定。霽藍釉由元代景德鎮窯創燒,明清兩代一直都有生產。以宣德朝製品最為名貴,被譽為「寶石藍」,並與霽紅、甜白同被列為上品,被用做祭器的釉色,故又稱「祭藍」。霽藍器物除了單色釉外,常用金彩來裝飾,或刻、印暗花。宣德時的產品以暗花居多。清康熙時的霽藍亦頗有成就,霽藍器從康熙至宣德年間均有燒制。[ZHJJUN 編輯於 2011-08-30 10:32]
[1272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8-30 21:13
原文由 大地旋風 在2011-08-16 15:04發表清代康熙霽藍釉盤。
瓷器釉色名。又稱「積藍釉」、「祭藍釉」、「霽青釉」。明、清藍釉習稱「霽藍」,一種高溫石灰鹼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呈色較穩定。其釉色藍如深海,釉面勻凈,呈色穩定,後人稱其為「霽青」,把它和白釉和紅釉並列,推為宣德顏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藝繼承元代傳統,延燒不斷,主要造型為祭器和陳設用瓷。清代霽藍釉瓷器生產歷代未斷,均有精品傳世。有刻暗花紋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見造型仍是宮廷祭器和陳設用瓷。官窯霽藍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細,民窯也有霽藍釉瓷多是廟堂所用的祭器,以爐、瓶最多,均無官款,但有年紀年款的。 霽藍特點是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呈色亦比較穩定。霽藍釉盛於明代宣德朝,《南窯筆記》中把它和霽紅、甜白相提並論,推為宣德瓷器的上品。霽藍器物除了單色釉外,往往用金彩來裝飾,還有刻、印暗花的。宣德時的產品以暗花為多。清康熙時的霽藍亦頗有成就,其薄釉者無開片,釉色較昏暗。
[1273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8-31 08:20
原文由 大地旋風 在2011-08-16 21:35發表清代光緒霽藍釉象耳琮式瓶。
清代霽藍釉瓷器生產歷代未斷,均有精品傳世。常見造型仍是宮廷祭器了陳設用瓷,故多顯霽藍耳瓶或尊類器形。官窯霽藍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細,民窯制霽藍釉多是廟堂所用的祭器,以爐 甁最多,均無官款。有刻暗花紋的,也有描金彩的,在當下市場上為清代官窯霽藍器皿,以乾隆時期的霽藍器最受追捧。清康熙時的霽藍亦頗有成就,其薄釉者無開片,釉色較昏暗。雍正時期的霽藍釉器多數是仿造明宣德的品種,器型,釉面以及款識均與宣德寶石藍釉器類似。此時的藍釉具有釉面光滑平整或布滿桔皮紋兩種特點,釉面色調均勻潔凈,藍中帶紫,發色純正深沉。乾隆時期霽藍釉次品有了新的變化,甁,尊等琢器頸肩部常附有各種裝飾性的雙耳,使器物趨於平衡協調,同時也增添了器物的美感,時代特徵鮮明,有象耳,鳩 耳,螭耳,戟耳,如意耳,龍耳,鋪方首,犧耳,貫耳,蝙蝠耳等。裝飾雙耳的工藝技法影響了乾隆時期以後各朝的器物。早在2003年,中國嘉德推出一款清乾隆霽藍釉描金寶相花如意耳甁,該如意耳甁色彩豐富,圖案細膩華麗,甁外口沿金彩繪畫工藝,使得該甁的整體圖案不僅沒有通常所見的密不透氣之感,反而突出表現了圖案的立體感,以330萬元的價格成疚,在當年屬天價瓷器。2005年,一件由香港蘇富比拍賣公司推出的清雍正霽藍釉菊瓣形花壺535.88萬元成交。當下市場價格最高的是2007年由北京翰海提供的一件乾隆粉彩霽藍描金花卉大甁,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算霽藍釉瓷器,其上六瓣瓜棱框格,共計六組花卉,比北京故宮相同尺寸乾隆粉彩大甁,多出三組花卉圖樣;花卉選擇與圖案設計使它富有特色,最終以2408萬元成交。2007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一件清嘉慶霽藍地描金折技花卉銜枝龍紋雙耳甁,成交價為408萬元港元,2007年香港蘇富比秋拍,編號為LOT1218的清乾隆霽藍地描金折枝蓮「八吉祥」圖綬帶如意耳甁,成交價為1120萬元港元。2009年10月,中貿聖佳拍賣公司十五年秋季大拍上一件清乾隆霽藍描金折枝花卉雙犧耳尊以896萬元成交。這件犧耳尊造型莊重,通體施霽藍釉,釉色均勻,色如寶石,飾以金彩,富麗堂皇。2009香港長風秋拍中,上拍的一件清乾隆霽藍釉描金折枝花福壽紋吉慶雙耳甁為歐洲私人家族舊藏,後轉歸美國知名華人收藏家收藏。該甁敞口,束頸,豐肩,圓腹下收,圈足外撇,飾懸磬雙戟耳,諧音「吉慶」,通體以金彩繪有福壽,蓮花,如意,盤腸等吉慶紋飾。器型烏江,線條流暢,高雅精巧。器身通體所施均潤亮澤的霽藍釉,呈現出藍寶石色法 ,映托著以華美金彩蕃蓮和蝠壽紋,構圖流麗多姿,盡顯皇家氣度,終以103.5萬港幣成交。
[1274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8-31 18:39
原文由 大地旋風 在2011-08-18 07:02發表清代同治霽藍釉描金賞瓶。
清末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所說:古瓷尚青,凡綠也、藍也,皆以青括之。劉子芬《竹園陶說》:「青色一種,常與藍色相混。」霽藍釉與霽紅釉一樣,屬高溫失透釉,以氧化鈷(CoO)為呈色劑。明代霽藍最為後人稱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霽藍釉瓷器多為單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畫暗花的,另有藍釉白花的,多為折枝花及魚藻紋。官窯款有青花和暗款兩種。均為「大明宣德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凡四字款者,均為後仿。宣德霽藍釉主要有以下特徵: 1、里外滿施藍釉和里白釉外藍釉者並存。 2、碗、盤口沿「燈草邊」整齊者少,多數線條彎曲,不規整。 3、圈足施釉到底,平視不足圈足露胎。 4、淺刻花紋多為龍紋,白花者龍紋少見,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製作,為突起的立體花紋,但觀望時,似無立體感。 5、造型碗、盤常見,瓶、壺傳世品中少見。成化、弘治、正德時期,霽藍釉瓷器傳世不多,尤其是成化時期,至今未見一件完整器,但景德鎮御廠出土過書有成化款的藍釉碎片,說明其生產從未間斷。 嘉靖藍釉瓷器較為盛行,一是造型品種豐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種喲新發展。造型除傳統的宮廷祭器、陳設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見藍釉產品。釉色除霽藍外,又新創一種「回青」釉。嘉靖霽藍釉色藍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開細小紋片,個別的有棕色斑點,圈足處施一層醬色釉。嘉靖回青釉多刻暗款,均為六字楷書款,造型有罐、洗、碗、盤、杯、渣斗、香鏟等。有些尚淺刻龍鳳、雲龍及纏枝花紋。這些器物主要藏於台北和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中,均是宮中舊藏。清代霽藍釉瓷器生產歷代未斷,均有精品傳世。有刻暗花紋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見造型仍是宮廷祭器和陳設用瓷。官窯霽藍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細,民窯也有霽藍釉瓷多是廟堂所用的祭器,以爐、瓶最多,均無官款,但有年紀年款的。
[1275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9-2 15:44
原文由 大地旋風 在2011-08-19 06:59發表清代雍正茶葉末釉瓶。
茶葉末釉是我國古代鐵結晶釉中重要的品種之一,屬高溫黃釉,經高溫還原焰燒成。由於釉吐灰綠,儼如茶葉之色, 故名。釉呈失透的黃綠色,在暗綠的底色上閃出猶如茶葉細末的黃褐色細點,古樸清麗,耐人尋味。古人讚譽說:「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艷於花, 美如玉,最美目。」質地細膩、造型新穎、工藝精湛、釉色鮮艷。茶葉末釉是一種無光釉,產生於雍正時期,早在唐代耀州窯及遼金的磁州窯也有類似的釉色。但是,到雍正時,唐英把它和景德鎮的白瓷胎結合到一起,發明了這種釉色。當初唐英定的名稱叫廠官釉。茶葉末是《陶雅》一書中記錄古玩商人的叫法。好的茶葉末釉很值錢,主要藏於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中。從傳世實物看,以雍正、乾隆時期的產品為多,並以乾隆時的燒制最為成功。茶葉末釉中綠者稱茶,黃者稱末。雍正時是有茶無末,乾隆時則茶末兼有。釉色偏綠者居多,有的上掛古銅銹色。因具有青銅器的沉著色調,常被用來仿古銅器,所以又叫「古銅彩」。作為中國傳統的溫顏色釉品種之一,茶葉末釉以其外形頗似茶葉細末而得名,它是釉料中含鐵﹑錳的結晶釉瓷。其釉色黃,而中摻雜著綠,在黃褐色的底色中散布著許多細小的綠色斑點。由於配方和製作工藝的變化,釉色不盡相同,故有蟹甲青、鱔魚黃、蛇皮綠、老僧衣等品種。釉面多數呈半木光。茶葉末釉始燒於唐代,當時的耀州窯曾大量燒制,唐宋時期,山西渾源窯和北方地區一些燒黑釉的窯場也有燒造。常見的產品有執壺、缸、缽瓶、罐、盞之類。而清代景德鎮仿燒則十分成功,一躍成為名貴的色釉品種。景德鎮清代燒成的茶葉末釉多數為琢器陳設瓷。從傳世實物看,以雍正和乾隆時期產品為多見,雍正茶葉末釉偏黃的居多,乾隆茶葉末釉則偏綠的居多。用體視顯微鏡觀察可以看到,茶葉末釉實際上是一種結晶釉,晶體很小,呈黃綠色或黃褐色,主要分布在釉層表面,表面層下面是黑色底釉。X-射線衍射分析和透射電鏡成分分析表明,析出的晶體屬於輝石類型。輝石是一系列輝石族礦物的總稱,其組成很複雜。由於組成不同,燒成後輝石的品種也不盡相同,顏色當然也不一樣。古代茶葉末釉色調的多樣性,主要是由於配方和燒造工藝條件的變化所造成的。
[1276 樓] 作者: booohooo 時間: 2011-9-2 16:29喜歡中國古代瓷器,太美了。
[1277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9-3 15:10
原文由 booohooo 在2011-09-02 16:29發表喜歡中國古代瓷器,太美了。
喜歡就好,歡迎常來指教!
[1278 樓] 作者: 會煮酒的青梅 時間: 2011-9-4 01:27
[1279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9-4 11:31
原文由 會煮酒的青梅 在2011-09-04 01:27發表
青梅兄好久不見,問好!很漂亮的唐三彩駱駝!不過,嚴格來說唐三彩是陶器而非瓷器。
[1280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9-4 16:57
原文由 大地旋風 在2011-08-25 08:08發表清代雍正茶葉末釉梅瓶。
茶葉末釉我國古代鐵結晶釉中重要的品種之一,屬高溫黃釉。以氧化鐵為呈色劑,經1200℃—1300℃之間高溫還原焰燒制而成。釉面呈失透狀,釉色黃綠摻雜似茶葉細末,綠者稱茶,黃者稱末,古樸清麗,耐人尋味。茶葉末釉起源於唐代 黑釉,初似為燒黑釉瓷過火而出現的特殊品種,並非有燒造。明御器廠所產茶葉末釉,釉色黃潤,帶黑色或黑褐色斑點,似鱔於魚皮色,稱「鱔魚黃」。清代茶葉末釉製品多為景德鎮官窯所燒,傳世品中,以雍正和乾隆時期最為多見,並以乾隆時的燒制最為成功。雍正時製品多偏黃,有茶無末,稱「鱔魚皮」;乾隆時則茶末兼有,釉色偏綠者居多,俗稱「蟹甲青」、「茶葉末」等,也有的掛古銅銹色,具有青銅器的沉著色調,常被用來仿古銅器,稱「古銅彩」。
[1281 樓] 作者: 會煮酒的青梅 時間: 2011-9-5 06:30
原文由 ZHJJUN 在2011-09-04 11:31發表青梅兄好久不見,問好!很漂亮的唐三彩駱駝!不過,嚴格來說唐三彩是陶器而非瓷器。
哈哈,問ZHJJUN兄安,雖說三彩是陶器,不過帖子的主題是陶瓷精品,所以打打擦邊球咯。
[1282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9-5 06:53
原文由 會煮酒的青梅 在2011-09-05 06:30發表哈哈,問ZHJJUN兄安,雖說三彩是陶器,不過帖子的主題是陶瓷精品,所以打打擦邊球咯。
甚是,甚是!歡迎,歡迎!
[1283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9-5 09:47
原文由 大地旋風 在2011-08-25 18:55發表清代乾隆茶葉末釉綬帶瓶。
對茶葉末釉的稱讚,最廣為流傳的,是清末寂園叟《陶雅》中的這段文辭:「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嬈而不俗。艷於花。美如玉。笵為瓶。最養目。」此話聽起來頗誘人。但,且不論茶葉末釉是何等風姿,單是細審話中言語,即覺不妥。第一句無疑是對茶葉末釉的描述,這等表述,雖無甚精彩,亦算不得精準,但大體上是不錯的。而後面的幾句,就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既是黃雜綠色,如何嬌嬈?古瓷素三彩中常有此色調的搭配,嬌嬈卻是如何都說不上的。艷於花,就更離譜。茶葉末釉的特點恰恰是「古雅幽穆」,如何艷,且艷於花?好在書中還有對茶葉末釉比較細緻的描述,否則,真要懷疑作者是否見過茶葉末釉瓷器了。只是現今說起茶葉末釉,無不引出此句,如果要評價,這句話恰恰是最大的誤導。對古人之盲從,此見一斑。何為茶葉末釉?比較科學化的說法是:一種失透的鐵、鎂質結晶釉。科學的描述,于欣賞總是無甚助益。對茶葉末釉的考證與分類,對欣賞者而言,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簡單的說,茶葉末的的產生,根據考古的明證,已推溯至唐代。唐時耀州窯,燒制了大量的茶葉末釉,上佳者,近於清代官窯。唐之後,雖然茶葉末釉並未銷聲匿跡。但似乎已淪為一種副產品,甚至是殘次品,是一種工藝上的失敗。這種失敗一直延續,直到清代,搖身一變,成為宮庭秘釉,僅供皇室珍賞。歷史的看,我們不得不佩服清初幾位皇帝的審美品味與眼光,產生出化腐朽為神其的強大力量。雖然在世界範圍內,至今仍未見康熙茶葉末釉傳世器。但古人的記載中,所謂官窯秘釉的清代茶葉末釉出現於康熙一朝。而盛於雍正、乾隆兩朝,傳世的器物中,最優秀的製作都出於這兩個時期。兩朝的茶葉末釉器又各有特點,雍正一朝偏黃,稱鱔魚黃,乾隆一朝偏綠,稱蟹甲青。但有如青釉之定名如冬青粉青等,雖有色調的差別,卻無嚴格的界線,此間,觀者的主觀感受亦是影響頗巨。所以,單色釉之賞,如專註於名稱,全然捨本逐末。對茶葉末釉之賞,仍需從茶葉末釉本身的特點說起。茶葉末釉,總體而言,呈一種暗黃綠色,深沉凝重,極有古意。故茶葉末釉之器形,多仿古制,尤以仿青銅器為多,而無成化青花般精巧輕靈的小件。所謂「古雅幽穆」,是極傳神的表達,一來是釉色,二來是器形,所傳達出來的審美述求,給人深刻的印象。雖則茶葉末釉極為雍正乾隆兩朝皇室所重,亦為文人雅士所賞,卻極少流布民間。一來茶葉末釉歷代謂之「宮庭秘釉」,雖然釉料的配方和燒制工藝得不到嚴格的保密,民窯作坊亦有燒制,但畢竟是屬於頂尖的工藝,一般作坊難以製造。即便當代,亦是如此。二來普通百姓的審美情趣,自是以漂亮熱鬧為宜,單色釉自然不如青花粉彩,而茶葉末更是難以吸引尋常人家的目光。
[1284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9-7 10:01
原文由 大地旋風 在2011-08-26 07:44發表清代嘉慶茶葉末釉荸薺尊。
茶葉末釉還有一種稱呼叫作廠官釉。據文獻記載,廠官釉是雍正時唐英仿明代廠官釉新發明的品種,但明代廠官釉是何品種,又是何產地,至今難有結論。清代廠官釉分為三個品種:鱔魚黃、蛇皮綠和黃斑點,這三個品種現習稱「茶葉末釉」。茶葉末一詞始見於《陶雅》一書,該書記述的是古董商人的叫法,雖不科學,但卻通俗易懂,故沿用至今。實際上這種釉是唐英發明的,他定的名稱是廠官釉,現追本溯源,應該尊重發明人的本意。廠官釉顏色偏青的俗稱「鱔魚青」,實際應是唐英所說的「蛇皮綠」,顏色偏黃的應是唐英所記「鱔魚黃」,而黃色中多斑點的應是「黃斑點 」。如何區分三種釉色,至今沒有統一的標準,但統稱為廠官釉或俗稱為茶葉末釉,應該不會有太大的爭議。從工藝學角度看,這三種釉色均是以氧化鐵為呈色劑的高溫釉,都是無光釉,當屬同一種釉,只是燒成時產生一些窯變,故呈色略有差異。唐代耀州窯曾大規模燒造茶葉末釉,以後遼瓷及宋、金、元磁州窯系中也有此品種,但胎體多為厚重的缸胎。雍正時唐英所創廠官釉,則均為白瓷胎,青褐色釉呈色還真有些像茶葉末顏色,其釉色中則閃現不規則的黃色斑點和絲紋。常見造型以瓶、尊、壺類的陳設瓷居多,做工十分精細,底款均有陰文篆刻官款。乾隆時底足均有小鋸齒紋,道光時有齋堂款,咸豐時有仿雍正款或書成化款的。但咸豐釉色中只有黃絲紋而無星點紋,須仔細識別。廠官釉總體風格是雍正、乾隆時做工精細;嘉慶、道光時胎體厚重,略顯笨拙;咸豐時迴光返照;咸豐以後漸入尾聲,黃絲紋多呈薑黃色。清末民國時有仿前朝官窯產品的,除景德鎮仿品外,山東淄博亦產此種釉料,但山東產品胎質疏鬆,呈黃白色,非細瓷白胎,敲擊時聲音不如瓷胎清脆。現代景德鎮仿官窯產品很有水平,也十分精細,並且多刻官款,但缺點是過於精細,且多有作舊痕迹。鱔魚黃釉色仿者不多,因燒造工藝有一定難度,偶有仿者,均仿得過於精細。古代真品卻是青中閃不規則的黃色,類似窯變,仿品則釉色十分均勻。此外尚有蟹甲青釉一種。此種釉色呈深青綠色,類螃蟹殼色,故而得名。唐英於《陶成紀事碑》中記有「油綠釉」一種,「系內發窯變舊器色,如碧玉,光彩中斑駁古雅」。其特點與蟹甲青釉有相似之處。蟹甲青釉與茶葉末釉不同;一是釉色均勻;二是釉面光澤感較強,在光線的照射下,閃現出雲母片似的五色光澤。雍正、乾隆時有此品種,多為瓜棱罐。瓜棱造型的曲線變化,使均勻的釉色產生視覺上的起伏變化。此種釉比茶葉末釉難於燒造,故乾隆以後,茶葉末釉仍然盛燒,但蟹甲青則較為少見。
[1285 樓] 作者: 避風港 時間: 2011-9-7 20:25
原文由 ZHJJUN 在2009-11-19 22:23發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之前,在位於西單路口的首都博物館舉辦了一個名為《中國記憶——5000年文明瑰寶展》的大型展覽,引起了人們的很大關注。這個展覽從2008年7月29日開始,至10月7日結束,共展出71天時間,參觀人數逾九萬人。當時,我有幸去參觀了這個展覽,並拍攝了一些照片。前不久,也就是展覽結束一年以後,我在整理 ......
要說國寶還是青銅器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銅器。屬於禮器,祭祀用品。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村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1286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9-8 09:47
原文由 避風港 在2011-09-07 20:25發表要說國寶還是青銅器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銅器。屬於禮器,祭祀用品。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村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感謝避風港影友的指教。十分贊同「要說國寶還是青銅器」的論斷!我國銅器的出現,晚於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銅器的使用規模、鑄造工藝、造型藝術及品種而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銅器可以與中國古代銅器相比擬。還深埋在地下的不算,現在博物館館藏的青銅器都是國寶中的重器,算得上是精美絕倫!待有時間時,一定專門開個帖子討論博物館中的青銅器。
[1287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9-9 16:43
原文由 大地旋風 在2011-08-28 06:20發表清代道光茶葉末釉缽。
茶葉末釉其實是一種結晶釉,所結得晶體很小,主要是黃綠色或者黃褐色,集中在釉的上面一層,而在它的較下面一層則是黑色釉。茶葉末釉開始燒制於唐代,如當時的耀州窯就是大量生產茶葉末釉的窯場。茶葉末釉有高鐵、高鈣、高鎂含量的特點。尤其是鎂的含量,一定不能少於2%,這是保證燒成茶葉末釉黃綠色結晶體的重要條件。北方地區多產白雲石,這種白雲石富含鎂,所以茶葉末釉在清代以前多產於北方,南方很少燒造。明、清時它為景德鎮官窯所生產,清代景德鎮仿造的尤為成功。茶葉末釉瓷器的燒制比較困難,不能大批量生產,更不可能大批量出現在同一場拍賣會中。好的茶葉末釉價值極高,主要藏於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中。從傳世實物看,以雍正、乾隆時期的產品為多,也最為精彩。另外,由於配方和燒造條件的變化,茶葉末釉的釉色很難做到完全相同,產生了不同風格。例如雍正製品的釉色偏黃,叫「鱔魚黃」;乾隆朝釉色偏綠,俗稱「蟹甲青」。
[1288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9-28 17:15清代雍正仿官窯盤口瓶。
[1289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9-29 07:57清代雍正仿官窯獸耳尊。
[1290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9-30 06:43清代雍正仿官窯穿帶瓶。
[1291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9-30 20:56清代乾隆仿哥窯四聯瓶。
[1292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10-1 06:45清代道光仿哥窯八方瓶。
[1293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10-1 19:32清代乾隆仿木紋釉碗。
[1294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10-2 06:47清代乾隆仿雕漆釉碗。
[1295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10-3 08:35清代乾隆仿古銅彩出脊方鼎。
[1296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10-3 21:23清代道光仿竹刻山水紋筆筒。
[1297 樓] 作者: 大地旋風 時間: 2011-10-5 06:46清代道光仿竹刻人物紋筆筒。
[1298 樓] 作者: muizidai 時間: 2011-10-24 20:14非常喜歡此帖,幾個月來常常學習、翻看。
[1299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1-10-26 06:47
原文由 muizidai 在2011-10-24 20:14發表非常喜歡此帖,幾個月來常常學習、翻看。
感謝欣賞,歡迎常來。
[1300 樓] 作者: ZHJJUN 時間: 2012-3-11 09:16
大地旋風 發表於 2011-9-28 17:15
清代雍正仿官窯盤口瓶。
雍正時開始仿宋代官窯瓷器。釉面有粉青、天青、灰白、青灰等顏色,或無片紋,或有冰裂紋片,其紋色白或呈鐵色,因胎質色黑,頗有宋代官窯那種「紫口鐵足』』 的效果。器足修胎規整,而真正的宋代官窯器底足不很平整,往往裡出外進;釉子瑩潤,但不及真器肥厚,真器口部釉子較薄,下部逐漸顯厚,而雍正仿的厚薄基本一致。雍正仿官窯瓷器型有天球瓶、梅瓶、貫耳瓶、橄欖瓶、琮式瓶、六方倭角瓶、燈籠尊、雙耳爐、三足洗、花澆、碗等,基本是本朝器,多寫雍正青花六字篆書款。
推薦閱讀:
※四海壺具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三件鎮館之寶
※如果國寶會說話,那一定都在這些博物館裡!
※人物專訪 | 林國水:這座博物館在我心裡建了20年
※咫尺藝苑——旅順博物館藏花鳥扇面集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