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齋大阿訇與山東伊斯蘭教[轉]

王靜齋大阿訇與山東伊斯蘭教

.pcb{margin-right:0}

在中國近代伊斯蘭教史上出現了著名的四大阿訇,這就是常說的「南有哈達、北有王馬」。其中北方的王靜齋和馬松亭二位大阿訇都與山東省回族及伊斯蘭教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馬松亭阿訇參加創建成達師範學校事迹已是家喻戶曉,而王靜齋阿訇的山東情結都是鮮為人知。今天在紀念這位譯經巨匠歸真55年之際,向大家介紹一下王靜齋大阿訇在山東的幾件事,一方面寄託對他老人家的思念。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拋磚引玉。以期挖掘更多有關王靜齋阿訇在山東省活動事迹,豐富民族宗教史料。

一、王靜齋阿訇的譯經生涯始於山東

翻譯《古蘭經》和各種伊斯蘭書藉是王靜齋阿訇一生對中國伊斯蘭文化的最大成就。從1905年穿衣掛幛到1949年歸真40多年裡王阿訇共完成《古蘭經》漢譯本三種:

(1)甲種本(文言文本) 1932年北平出版

(2)乙種本(經堂語本) 1934年寧夏石印版

(3)丙種本(白話本) 1946年上海出版

其他譯著:

(1)《中阿(亞)字典》 1928年出版

(2)《中阿新詞典》 1934年出版

(3)《偉嗄葉》上、下冊 1931年6月和1935年11月出版

(4)《回耶辨真》(又名《回耶雄辯錄》)1914年出版

(5)《中波宗匯》

這些譯著,確定了王靜齋阿訇在中國近代伊斯蘭教史的地位。

在多種譯著中《回耶真辯》是他老人家的處女作。這篇譯文,就是王靜齋阿訇在山東省濰縣宋庄清真寺任教長時完成的作品。

1918年春天王靜齋阿訇應山東濟南鎮守史馬良之邀從天津赴山東濰縣商談翻譯《古蘭經》之事。馬良深知王阿訇學識和為人,意在請王靜齋任翻譯《古蘭經》主筆。王靜齋感到事關重大,自己能力有限,還不足以擔當此重任。就向馬良建議:請河北滄州著名經學家海金老到山東任主筆。馬良犟不過王靜齋帶上他親筆聘書一封去請海金老。王靜齋折返滄州把海金老請到濟南馬良處開始進行《古蘭經》的翻譯工作,後又請山東冠縣著名阿訇人稱「傲沙」的沙錦章阿訇加入譯經行列。經過二年努力完成初稿,系經堂語之作,為原文直譯,後來又請滄縣李正芳(即李五阿訇)進行修改。沒有加註釋。完稿後存於馬良手中,從未發表。

王靜齋阿訇在幫助馬良組織好譯經人員之後,就受聘於濰縣宋家莊清真寺任教長。並開始著手翻譯《回耶真辯》,當時正是盛夏三伏天,天氣炎熱,汗流夾背。王靜齋阿訇每日除五番拜功之外,抓緊一切時間,日夜奮戰,飽受蚊子、臭蟲叮咬之苦,全然不顧,經過五個月的努力。雖然人累瘦了一圈,終於如願以償完成了他的譯經生涯的處女作-——《回耶真辯》。並於當年以《回耶雄辯錄》之名刊行問世,此書為近代伊斯蘭教較早的理論譯著。

在這期間馬良雖多次致函請王靜齋阿訇去濟南協助海金老翻譯《古蘭經》。他都以自己知識不足而惋拒。專心從事《回耶真辯》翻譯工作。一方面不斷積累伊斯蘭知識,另一方面也是初試手腳,為今後譯經大業作充分的準備工作。也就是在濰縣宋家莊這座不知名的小清真寺里王靜齋大阿訇邁出了第一步,從此開始他一生輝煌的翻譯《古蘭經》生涯。是年王阿訇35歲。

二、濟南北大寺的嘆事

1923年王靜齋大阿訇結束了他歷時20個月的新加坡、印度、埃及等國遊學生活攜帶各種經書600多冊回到故鄉天津,資助他外出遊學的濟南回族人士馬雲亭、馬良等人聞訊,立即把王靜齋阿訇介紹給濟南北大寺寺董。北大寺鄉老經過商議,全體通過決議,向遠在天津的王靜齋阿訇發出了聘其為濟南北大寺教長的信。王靜齋阿訇收到聘書後思索了多日:按條件濟南北大寺是山東著名的大寺,有不少著名經師在那裡任教長,且濟南又有許多舊友。但令他不如意的是他深知當年濟南南北兩大寺一直存在新舊兩派矛盾。而王靜齋阿訇生來就對中國伊斯蘭教內存在的各種派別的爭鬥十分反感,不願捲入爭論的旋渦,他經過慎重的考慮,惋言謝絕了濟南北大寺的聘請,繼續在天津從事《古蘭經》翻譯的準備工作。使這一段歷史成為濟南北大寺的嘆事。

三、六營村完成文言文《古蘭經》漢譯草稿

1925年初王靜齋阿訇隻身一人,攜帶在天津準備的翻譯《古蘭經》資料,受聘山東省陽信,六營村清真寺教長之職,在回族聚集的陽信,這是一座不太大的寺,在這裡王靜齋阿訇避開了各方人士的來訪,在認真履行教職的同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翻譯《古蘭經》的工作中去,冬末初春的陽信雖河已開始解凍,但魯北大地的風仍很硬,加上寺小寺內早已沒有了取暖的柴草。每日除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以外,室內終日冰冷,王靜齋阿訇完全不以為然。每天借油燈小亮,通夜從事翻譯《古蘭經》大業。經常是禮邦答的邦克聲響了,他還未曾合過眼。海里凡們笑問:王阿訇,您哪兒來的那麼大精神,幾夜不睡覺也不困。靜齋阿訇回答說:「這是為主的給的。沒有真主的惕惘,我哪能這樣。」又說:「不這樣干,怎麼才能完成譯經大業。」

當年,在中國對《古蘭經》持不可譯論觀點的還有相當人。也有人對王靜齋阿訇的譯經行動提出一些問題。王阿訇一方面嚴肅地指出:「世界各國都已有不少各種文字的《古蘭經》譯本。因而各國穆斯林對《古蘭經》的理解大大優於中國穆斯林。而且中國也出現了漢族人翻譯的《古蘭經》。為什麼別人能譯,我們穆斯林本身卻不能譯呢」?又說:「我們通讀《古蘭經》是為了理解其意,一般穆斯林群眾不懂阿文、波斯文怎麼去理解?只有有了好的《古蘭經》漢譯本一般群眾才能懂得意思,才能提高信仰的深度。穆斯林群眾的認識提高了,也能反過來促進我們當阿訇的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

王靜齋阿訇對自己進行的譯經工作,抱著堅持不懈、堅定不移的態度,不論是冬寒還是酷暑,也不論什麼人反對阻撓,都日夜拼搏,在六營清真寺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終於完成了文言文漢譯《古蘭經》初草稿。為了進一步修改文稿。他帶著在六營村清真寺取得的豐收果實,辭別了當地穆斯林群眾又一次踏上了去濟南的路。

四、王靜齋客座濟南成達師範講席

1925年夏天,王靜齋來到濟南找濟南鎮守史馬良,希望找回當年海金老翻譯的《古蘭經》手稿,交談中馬良向他介紹了設在穆家車門清真寺的成達師範學校和主持學校工作的馬松寧阿訇。王阿訇聽了對這所新型伊斯蘭師範學校產生了極大興趣。他在多年的阿訇生涯中深感阿、漢兩通對發展中國伊斯蘭教的重要作用。從內心佩服唐柯之、馬松亭等人的創舉。特別對馬松亭這樣敢創新的青年阿訇十分看重。決心到校寺參觀學習。不久在馬良的安排下,王靜齋阿訇來到這所新型伊斯蘭師範學校,在那裡兩位現代伊斯蘭巨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王靜齋長馬松亭15歲。他看著眼前這位青年阿訇,聽了他誦讀《古蘭經》和暢談開辦新型伊斯蘭師範學校的思路,心中十分佩服。又見到了唐柯三先生,穆華亭先生等人。看著成師一班十二名學生認真學習的情景,他決心為這所伊斯蘭學校盡一點力。因為這所學校的方向也是他多年追求的方向,他仔細詢問了學校的情況和目前的困難,當聽馬松亭阿訇講「主要是合適的教師缺乏」時,就主動表示願到學校幫忙盡一點微薄之力的心愿。唐校長、馬松亭阿訇聽了十分高興,他們早就仰慕王靜齋阿訇大名,這樣阿漢兩通又致力於翻譯《古蘭經》的大才能到校任教,正是求之不得。當即表示歡迎,第二天王靜齋阿訇就搬到穆家車門清真寺並分擔馬松亭阿訇的一部分阿拉伯語課程。王阿訇教課十分認真,對學生要求嚴格,對個別領會慢的學生,課後還單獨輔導。在他和馬松亭阿訇的教授下成師一班同學的阿文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完成主課的前提下,王阿訇還向同學介紹一些阿拉的國家見聞,成師一班學生馬合鵬生前回憶說:「王靜齋阿訇對麥加朝覲情況的描述使我們有生以來第一次對朝覲活動有了一些了解,並堅定了我們為民族,為宗教學習的信念。」

有時他也給孩子們講一些他在各地當阿訇的經歷、見聞,開擴了學生的眼界,在學生心目中他是一位既嚴厲又有趣的老師,他的到來不但減輕了馬松亭阿訇的壓力,也使他能抽出一些時間去為學校的發展而奔走。

1925年秋,王靜齋阿訇告別了一起朝夕相處四個月的馬松亭阿訇和成師一班同學,應友人之約赴北平西洋牌樓清真寺開始了他正式翻譯《古蘭經》甲種本的工作。

五、王靜齋在青州清真寺

1935年王靜齋阿訇辭去北平教子衚衕清真寺教職,應青州回族名人趙明遠先生推薦,赴青州清真寺任教長,共管城內兩座清真寺教務,歷時二年。在兩年中不僅有力地推動了青州伊斯蘭教的發展,革除了一些不符合伊斯蘭教義的非穆斯林習慣影響,推動青州廣大穆斯林的信仰和學習熱情。在趙明遠先生支持下,在寺內開辦了伊斯蘭小學,招收貧寒穆斯林孩子上學。為提高回族文化打基礎,開辦成人和婦女夜校,講授伊斯蘭知識,進行掃除文盲教育。同時從各地募捐了一些伊斯蘭教書藉,在寺內開辦了圖書館,每天晚間和主嘛日下殿後對回族群眾開放,熱心為有問題的群眾進行解答,一時間使青州城內回族群眾學習風氣日上,成為該地區的佳話。

王靜齋阿訇在青州城的另一項成績是支持回族婦女對經學的研究工作。當年趙明遠先生的母親丁蘊輝女士經過數年努力翻譯了波斯文的《歐母代》(該書是伊斯蘭教教法經典著作之一,主要講述:念、禮、齋、課、朝五功知識)。在舊中國,婦女地位低,受教育機會少,丁老夫人能衝破各方面舊禮教的束縛,努力學習中文、波斯文。達到能翻譯整本經的水平,是十分不容易的。這一方面丁夫人等青州回族世家,受家庭熏染,信仰堅定。另一方面個人發奮努力,也是少有的女中傑出人物。

丁夫人譯完此經歷,一直沒人給審校。王靜齋阿訇到青州後,趙明遠先生請他進行審校,並進行潤飾。王阿訇欣然應允,他對丁夫人能衝破保守思想,首開先河地從事譯經活動的做法十分敬佩。熱情認真地為她審閱並進行潤飾。使譯文能達到適合普通穆斯林婦女閱讀的程度。大大推動了當地回族婦女的學習熱情,對此趙明遠母子十分感激。

二年後,王靜齋返回北平,趙明遠先生出資幫助王阿訇從事《偉嗄葉》第二集翻譯工作。又資助靜齋阿訇購房,成立《中國回教典籍編譯社》開始大量編譯經典工作。

王靜齋大阿訇以終生苦學和翻譯經典而著稱。他的漢譯《古蘭經》丙種本,至今也是漢譯本中公認的最好譯本。他老人家所遵尋的聖訓:「我人求知,始於搖籃,終於墳墓」是留給後人的巨大精神財富。永遠激勵著當代回族青年克苦學習,不斷進取,為科學理解《古蘭經》而不斷探求。

原真主提升王敬齋阿訇在天堂的品級。

阿敏!

主要參考資料

(1)王靜齋著《我的求學之路》、《我之譯經小史》

(2)周仲仁著:《濟南成達師範學校》

(3)賈福康編:《台灣回教史》

推薦閱讀:

盤點山東賞花好去處
山東的兒狼真多
山東戧面饅頭
山東省志·建置志
山東高院回應聶樹斌案延期多次未再審:須確有錯誤

TAG:伊斯蘭教 | 山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