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猶太人的東方諾亞方舟
(P1、上海二戰猶太難民居住區)
(P2、古老和現代並存的上海)
在摩天大樓林立的上海,有一個地處邊緣的角落,它曾經默默見證了數萬猶太人的生存信念。它被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稱為:Hongkew Ghetto(虹口區猶太人居住區)。這是一份難以忘卻的城市記憶,是二戰時猶太人的東方諾亞方舟。
(P3、探訪舊居的老外)
(P4、這對老夫妻在這裡生活了50多年了)
從1933年到1941年,當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拒絕接納猶太人難民時,上海敞開了其大門。有2.5萬名左右猶太難民把上海當作他們的避居地,是當時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南非和紐西蘭接收的猶太難民人數的總和。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600萬猶太人在歐洲慘遭殺害的時候,遷移和逃亡來到上海的2.5萬猶太人,除了病老死亡之外,都奇蹟般地生存下來了。
(P5、沃登卡中華文化游上海站)
(P6、細處依然有上海人特有的精緻細膩)
這次有幸參加沃登卡新浪名博中華文化游上海站的活動。三天時間裡,我們拜訪了外灘、虹口猶太居住區,靜安區的老宅,還有上海博物館。上海的前世今生,就這樣一點點呈現在我們眼前。這真的是個充滿了傳奇的城市,歐陸風情和市井味並存的真實生活就天天在這裡上演著。
(P7、中外文化交融的上海)
(P8、外白渡橋上拍婚紗照的幸福人兒們)
這是我最喜歡的中國城市之一,精緻而時髦。「兩千年歷史看西安,一千年歷史看北京,一百年歷史看上海。」近代的上海,總是生機勃勃活力十射。東西方文明交融造就的海派文化,呈現的是兼容並蓄的開放姿態。上海,猶如一個摩登女郎,總是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P9、當年,這些窗戶都必須塗成黑色的)
(P10、虹口弄堂的市井生活)
這次活動通過遨樂網預定了一晚上海外灘浦華酒店的住宿。這是個位於虹口區提籃橋附近的五星酒店,正好處在當年日本人設置的「無國籍難民區」的中心。此區域西起公平路,東至通北路,南起惠民路,北至周家嘴路,當年這裡曾居住著1.8萬猶太人難民。我姐夫便是猶太人。對於這段歷史,我非常有興趣,自然要去探訪一番了。這裡的簡陋和破敗,完全是光鮮靚麗的上海的另外一面。但歷史就銘刻在這平民的小街小巷裡。
(P11、當年主要的猶太救濟機構JDC舊址)
(P12、原來的猶太教堂摩西會館,現在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舟山路、霍山路都在酒店周圍不到十分鐘步行的範圍內。這些當年猶太人居住過的老屋,現在依然有不少老外前來探訪懷舊。不像靜安區那麼優雅,虹口區的這些老宅破舊而擁擠,是繁華都市陳舊的一隅。當年,匆忙從歐洲逃離的猶太人不知道感觸如何?完全陌生的東方,不同的生活環境。這時候,任何一點善意應該都是銘刻於心的吧。
(P13、Sam Sanzetti先生鏡頭下的上海美女)
(P14、當年的猶太難民是不是每天就這樣穿過漆黑的木梯呢)
「我一生中最愉快、最歡樂的時光都在上海,在上海那段五光十色的歲月,只有我的照片可以見證。」攝影師 Sam Sanzetti 1922年搭乘著一艘小船隻身來到上海,30年中,用兩萬多張照片留下了他對上海的記憶。美國前財政部長布魯門塞爾,13歲時逃難到上海;92歲高齡故地重遊,在曾經居住過的虹口區舟山路59號、曾經做禮拜的西摩會堂、曾經就讀的小學舊址,久久徘徊。
P15、
(P16、曾經埋葬拉賓父母的霍山公園)
一批又一批的猶太人從世界的各個角落來到這裡,緬懷那段難忘的時光。摩西會館成為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而包括以色列前總理拉賓父母下葬的墓地則成為了一個市民健身娛樂的公園。滄海桑田。對我們來說,漫步在這些弄堂里,有一種時光交錯的懷舊感。但也許對這裡的住戶來說,更喜歡的是搬遷到一個亮堂的廚房,寬敞的浴室的新居吧。
(P17、AIG當年就是在這裡成立的)
(P18、舊日上海灘的金融街,今天的東方華爾街)
沿著東大名路,跨過外白渡橋則是有著萬國建築博覽之稱的外灘。當年猶太人被限制在虹口區居住時,必須要許可證才能經過這座橋到達外界。而外灘上的銀行和主要建築,都是19世紀猶太冒險家們修建的,代表著猶太人在上海的輝煌成就。
(P19、是否當年猶太人也是在這樣局促的廚房裡做飯呢)
(P20、他們有沒晾過這樣的「萬國旗」?)
二戰結束後,上海猶太人都紛紛前往以色列、美國等地,但上海依舊深深得刻在他們的記憶中。據說在特拉維夫市郊,有一棟猶太難民修建的房子,名字就叫上海居住區。「在猶太人被納粹屠殺、驅趕而流浪於世界各地之時,猶太人得到了上海人民的庇護,我和以色列人民及政府從內心深處感謝你們的幫助。」--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推薦閱讀:
※菲林格爾響應「上海品質」,用質量詮釋最美的裝修
※在老盧灣的順昌路,吃到百年點心 70年切面 20年排骨年糕…穿越回到老上海!
※我想去上海迪士尼玩,住在哪個酒店比較好?
※上海五角場附近的路為什麼都是國字頭或政字頭?比如國定路、國順路,政通路、政本路。
※除了阿大蔥油餅,上海這些蒼蠅小館也能讓你回到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