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中長期走勢及其對我國的影響(一

世界經濟中長期走勢及其對我國的影響(一)2009-12-25 09:39:00 中國產業安全指南網 訪問次數: 2266國家發改委外經所曲鳳傑博士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已使發達國家陷入衰退,使發展中國家經濟大幅減速。金融危機是全球經濟失衡的結果,而金融危機的爆發及經濟復甦都是對失衡的調整和矯正。未來5~10年,全球經濟將繼續這個再平衡的過程,進入低速調整期,經濟增長方式和動力也將發生深刻變化,不同經濟體會面臨不同的制約和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世界經濟格局也將發生變化,發展中國家地位上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內部進一步分化。一、世界經濟將進入低速調整期2003~2007年世界經濟五年累計增幅18%,年均增速為3.4%,是近30年來增長較為快速和平穩的時期。推動這一時期世界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是經濟全球化使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深化,勞動力豐富的發展中大國、轉型經濟國家以及資源豐富的國家各自的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世界貿易持續增加,2003年全球貨物貿易佔GDP的份額為42%,2007年則達到51%。跨國直接投資也連續迅猛增長,由2003年的5611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8330 億美元,2007年增長30%,遠遠高於2000年創下的歷史最高水平。雖然大宗商品價格猛漲,但許多發展中國家奉行緊縮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遏制了國內的通貨膨脹。發展中國家加快融入全球市場,且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上升,都有效地遏制了通脹。2003~2007年全球通脹率維持在4%~6%之間。但是,伴隨著經濟持續增長,全球經濟失衡狀況加劇,美國通過利用高儲蓄國家的儲蓄剩餘支撐其負債消費的模式導致其信用過度膨脹,並最終引爆全球性金融危機。預計世界經濟2010年以後將恢復增長,在「十二五」期間增速將明顯放緩,直到形成新的內生增長動力以後,經濟才能恢復平穩增長。在新一輪的增長周期中,世界經濟進入再平衡過程,將呈現「去全球化」和「去金融化」的趨勢特點,由於內生增長動力不足,經濟可能進入低速調整期,存在「滯漲」的風險。第一,儘管全球化進程還將繼續發展,但步伐將有所放緩。在國際貿易方面,全球金融危機導致高收入國家同時進入經濟衰退,高收入石油輸出國的收入也大幅度減少,導致高收入國家的進口需求大幅減少。世界貿易量預計將在2009年出現自1982年以來的首次下滑。此外,金融危機還使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國匯率劇烈波動,也對貿易產生不利影響。儘管2010年以後可能恢復增長,但是全球貿易增速也必將因全球失衡的調整而明顯減慢。經濟再平衡過程中與發達國家的經常項目逆差減少相對應,高收入石油輸出國和發展中國家的經常項目順差也將減少。2007年發展中國家經常項目順差達到5000億美元,佔GDP的3.7%。若讓經常項目順差佔GDP的比重維持在2%左右的水平,發展中國家必須大幅減少向發達國家出口。而發展中國家內部很難在短時期找到轉移出口的新的增長中心,發展中國家出口將出現非短暫地減少。從全球失衡的「兩極」看,美國負債消費模式的轉變以及東亞出口導向發展模式逐步調整也可能使世界貿易出現持久的減少。在國際投資方面,2008 年上半年的併購交易金額比2007 年下半年下降了29%。但對占國際資本流動大部分份額的證券投資和銀行貸款的影響已經非常明顯。在2008年10月以前一年時間裡,跨境銀團貸款承諾下降3150億美元,低於一年前創記錄的4000億美元。此外,隨著股票價格下降,同期股票發行量也在下降。流向發展中國家的私人債券和股票資本凈值,預計將從2007年創下的歷史記錄10003百億美元(占發展中國家GDP的7.6%),下降到2009年的5300億美元(佔GDP的3%)。金融危機之後,發達國家金融監管的加強以及金融業的收縮、高儲備國家儲蓄剩餘的減少以及對金融開放更趨謹慎,都會影響國際資本流動的規模和流向。尤其是,伴隨高儲備國家減少順差和儲蓄剩餘,官方資本流出也會相應減少。美國長期負債消費模式下形成的美國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的脆弱的資產負債結構需要逐步改善,也將增加儲蓄、減少消費,從而減少對別國儲蓄剩餘的佔用。在這個調整過程中,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將繼續下降,直到失衡調整到可持續的水平。此外,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以及多邊貿易體系的不穩定性,可能使全球化受阻。金融危機暴露了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的種種弊端,也為構建多極化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創造了契機。但是,「多極化」為特徵的新秩序必然要求加強「地區化」或「區域化」:加強區域經濟貿易合作、加強區域金融合作、建立區域金融中心替代全球金融中心、建立區域貨幣基金,並期望通過完善區域金融市場將區域內儲蓄轉化成投資。這些「去全球化」的要求和舉措不可避免地與當前建立全球性的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以及多邊貿易體系發生衝突,對國際貿易規則、國際金融監管規則以及國際金融組織的權威構成挑戰。第二,世界經濟需要尋找新的產業支撐和增長動力,這可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過去的20多年裡,全球經濟金融化趨勢明顯,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動下,金融創新層出不窮,金融資產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實體經濟的發展。全球金融衍生交易合約從2002年的100多億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516萬億美元,相當於世界所有國家的GDP總和的10倍。1990年美國廣義金融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8%,首次超過製造業,此後金融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始終在20%左右,而製造業比重逐步減少,到2007年達到12%。2006年,全球金融資產規模達到167萬億美元,是全球GDP的3.4倍,比2005年增長17%,增長速度也遠遠快於實體經濟增長。其中,美國金融資產規模佔全球的1/3,達到56.1萬億美元。2006年、2007年,美國股市的市值佔美國GDP的比超過150%;美國債市市值接近27萬億美元,佔到美國GDP的比重超過200%。2000年以來,美國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住房抵押貸款等相關資產的證券化成為金融市場的新熱點。次貸危機爆發時,美國房地產市場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達創紀錄的72%,而此時美國人均債務已是人均收入的4.6倍。正是在經濟金融化的作用下,美國建立了金融資產不斷膨脹支撐的過度消費型經濟增長模式。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經濟正在經歷一個去金融化的過程,以往金融過度發展支撐的經濟增長方式也必然進行調整。雖然各國以人為的製造需求來緩解過剩的刺激方案短期可能發揮一定的作用,但經濟增長的持續的動力還必須依靠科技創新,通過供給來創造需求。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可能成為拉動下一輪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全球能源競爭的趨勢增強,面對有限的能源資源,開發新能源和新環保技術已經成為世界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發達國家在能源和環保相關領域投入大量資金、人力,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商業儲備。面對金融危機,加大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可以起到提振經濟的作用。但是,新能源技術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的運用很多是有利於改善外部性,市場誘導技術創新的動力不足,技術轉化並投入市場也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而且應用領域也不像信息技術那樣具有廣泛的滲透效應,不可能在短期內帶動世界經濟強勁增長。第三,世界經濟有陷入的風險。儘管短期內世界經濟衰退的緊縮效應使發生通貨膨脹的可能性降低,但未來發生「滯漲」的風險卻在增加。首先,根據經驗,長期來看,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呈現明顯的反向變動關係(5年移動平均值)。由於世界經濟增速放緩,通貨膨脹的可能上升;其次,世界各國以刺激需求為目的的低利率政策已經使主要經濟體面臨著負利率局面。美國已經陷入流動性陷阱,美國為轉嫁危機損失而繼續濫發貨幣,必然導致美元泛濫和各國貨幣的競爭性貶值,各國都試圖向外輸出流動性的結果必然為通貨膨脹埋下隱患;此外,從全球範圍來看,引發能源和初級產品價格上漲的需求因素和金融因素仍然存在。亞洲新興經濟體加速工業化、城市化造成能源、原材料需求繼續擴大,而資源產品的供給彈性小,供給體系脆弱將使國際市場價格持續在高位波動,可能產生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並進一步導致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二、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趨勢(一)發達國家在全球經濟總量中的比重持續下降但仍居主導,新興和發展中國家比重逐步提高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經濟體在全球GDP中的份額呈逐步降低趨勢。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1990年至2005年比重下降5個百分點,2007年下降到56.4%。按照現價計算,1990年至2005年下滑1個百分點,2007年為72%。發展中經濟體佔全球經濟總量的比重則持續提高。在發展中經濟體內部,亞洲發展中國家的比重上升明顯,按照購買力平價15年間比重提高8.3個百分點,2007年佔全球的20.1%,按照現價提高4.1個百分點,2007年佔全球的10.5%(見表1、表2)。表1 基於現價的發達和發展中經濟體佔全球GDP的比重(單位:%)199019952000200520072005與1990的差發達經濟體77.181.679.876.272.0-1.0G762.866.466.060.456.0-2.4新興工業化國家2.43.53.43.23.10.9歐盟31.431.026.730.631.0-0.8發展中經濟體22.918.420.223.828.01.0中東歐2.41.92.12.93.40.5亞洲發展中國家4.86.17.38.910.54.1中東國家0.00.00.00.00.00.0資料來源:world economy outlook database,IMF表2 基於購買力平價的發達和發展中經濟體佔全球GDP的比重(單位:%)199019952000200520072005與1990的差發達經濟體63.763.862.758.656.4-5.0G751.150.749.245.643.5-5.6新興工業化國家2.63.43.63.73.71.0歐盟27.426.325.323.522.8-3.9發展中經濟體36.336.237.341.443.65.0中東歐4.33.83.74.04.1-0.3亞洲發展中國家10.013.415.118.320.18.3中東國家3.23.43.53.73.80.5資料來源:world economy outlook database,IMF在發達國家內部,1990~2000年美國經濟佔全球中的份額均處於上升過程,此後開始下滑。按現價2005年美國佔世界經濟的比重是27.7%,比1990年提高了2.7個百分點,2007年則下降到25.5%。2005年歐元區在全球GDP的分別達到16.8%和22.4%,按照購買力平價和現價,分別較1995年下滑2.5個和2.1個百分點。2007年,歐元區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16.1%和22.4%。日本經濟處於持續下滑的態勢,按照購買力平價和現價,2005年的比重分別是7.0%和10.2%,較1995年下滑1.8個和7.7個百分點, 按照購買力平價和現價,2007年分別佔世界經濟的6.6%和8.1%。發展中國家的「金磚四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有所提高,按照現價由1995年7.3%增加到2007年的12.8%。其中,中國的經濟實力提高迅速,巴西所佔比重下滑,印度和俄羅斯經濟總量增加速度較慢(見表3、表4)。表3 基於現價的主要國家GDP佔全球份額(單位:%)199019952000200520072005與1995的差美國25.3625.0430.8527.7025.492.67日本13.3417.8614.6710.168.07-7.70歐元區-24.5319.5922.4322.39-2.10中國1.692.463.775.005.992.54巴西2.222.612.021.962.42-0.64印度1.371.201.451.742.020.55俄羅斯-1.060.821.702.370.64資料來源:world economy outlook database,IMF表4 基於購買力平價的主要國家GDP佔全球份額(單位:%)199019952000200520072005與1995的差美國22.7523.0623.6022.3521.36-0.71日本9.068.777.716.966.61-1.81歐元區-19.2618.5016.7616.11-2.50中國3.575.717.239.5910.833.88巴西3.063.202.962.852.81-0.35印度2.833.253.674.214.580.96俄羅斯-2.972.693.053.180.08資料來源:world economy outlook database,IMF(二)世界經濟格局變化的主要特點1、美國仍然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居霸主地位美國在經濟總量、全球貿易、投資、科技等領域中居全球主導地位。2007年美國GDP總量佔全球的25.5%,貿易額佔全球的11.4%。美國在技術方面也處於引領地位,美國國際專利申請總量始終排在第一位,2008年,美國仍是世界上申請國際專利最多的國家,申請了503萬多件。日本和德國分列第二和第三,分別申請了2.8萬多件和1.8萬多件,中國的專利申請量為6089件。美國擁有金融貨幣霸權。2007年的數據看,美國吸納了全球85%的資本凈流入, 美國股票市場市值佔全球的三分之一。全球80%的資本流動是在美國、英國和歐元區之間進行。美元擁有霸權地位。1945年根據布雷頓森林協議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雖然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但美元霸權的影響和勢力範圍卻因美國主導的全球化而大大拓展了。許多國家仍然無可奈何地選擇盯住美元,使美元成為穩定本國貨幣的名義錨。在多元化的國際儲備體系中,全球美元儲備資產快速增加,從1995年到2007年的12年間,美元儲備增長3倍多。美元獨大的地位也沒有根本動搖,目前在IMF成員國官方持有的外匯儲備中,美元約佔64%,美元在全球外匯交易和貿易結算中的份額也近70%,在國際債券的發行中占近50%。此外,美國在國際經濟規則制定中擁有主導權。美國在國際金融組織中擁有主導地位,擁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7.1%的份額,對重要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美國是最大的股東,擁有16.41%的投票權。2、歐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歐元區成為能與美國制衡的力量,日本地位明顯下降歐盟的經濟增長率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維持在中低速的水平上(只有英國等少數國家除外),與美國經濟的差距在不斷拉大,但是歐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使歐盟在國際經濟事務中的作用上升。1993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簽訂標誌著統一大市場的建立。1999 年歐元誕生,形成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超國家貨幣。2004年6月30日歐盟第一輪東擴正式完成,從原先的15 國擴展為25國,到2007年已經有27個成員國。歐元區也不斷擴大,從開始的10國擴大到2009年的16國。歐盟區域內部開放程度非常高,實現了商品、資金和人員的自由流動,區域內政策協調力度日趨增強,在法規與標準的統一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建立了歐洲議會、歐盟理事會、歐洲委員會、歐洲法院、歐洲審計署等超國家機構。歐元區已經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逐步成為能與美國抗衡的重要力量,從經濟總量上看,2000年以後美國有所下降,歐元區卻呈現升勢。歐元區在全球貿易、全球FDI流入和流出中的份額更是遠遠超過美國。歐元的誕生也打破了美元獨霸世界的格局。自2003年以來歐元在國際儲備中的份額基本穩定在25%左右,2007年上升為26.5%。歐元2007年還成為最大的發債貨幣和流通量最大的貨幣。而與此同時,2007年美元在國際儲備中的份額則由2006年的65.5%下降到64%。日本在全球GDP、貿易和投資中的份額都明顯下降,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明顯下降。日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也趨於下降,從1999年到2007年,在儲備貨幣中的份額右6%下降到3%。3、新興和發展中國家是世界經濟的增長引擎,但內部出現分化20世紀八九十年代,新興市場國家加總的實際增長率從未超過5%,甚至常跌到2%以下,整個周期的年平均增長率不足3%。但2000年以後,新興經濟體合起來的增長率攀升至逾7%,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增長級。但發展中國家內部出現嚴重分化,一部分發展中國家,東亞新興工業化經濟體、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沙特等在全球化中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其中「金磚四國」更是創造了增長奇蹟,2007年「金磚四國」的GDP總額佔世界GDP總額的12.8%,按照購買力平價達到GDP總額的27.8 %。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被邊緣化,與發達國家間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三)未來5~10年各主要經濟體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變化趨勢「十二五」時期到2020年,世界經濟在調整過程中,格局也將發生變化,力量對比將繼續發生變化。未來5~10年經濟增長速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仍然是中、印、俄、巴、美、歐、日,預測到2020年世界經濟將演變成美、歐、中三足鼎立的格局,日本、印度、俄羅斯、巴西作為第二梯隊。到2020年歐元區和日本在全球的份額下降,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額上升(見表5)。

表5 主要國家在全球GDP的份額預測2015年2020年2007年份額按照長周期速度預測按短周期速度預測按照長周期速度預測按短周期速度預測中國5.9910.010.313.714.3巴西2.422.32.52.32.5印度2.022.63.03.13.8俄羅斯2.371.93.11.73.6美國25.4925.624.325.723.6歐元區22.3921.219.820.418.3日本8.077.27.16.86.6美國繼續保持「霸主」地位,但由於美國經濟再平衡的壓力比較大,支撐美國增長模式的金融貨幣地位削弱等因素的影響,美國短周期內在全球經濟的地位有所弱化,但長期美國以其領先的科技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在全球化中的主導權和國際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以及美元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繼續保持其在世界經濟中仍然會保持優勢地位。金融危機使歐元區經濟受挫嚴重,成員國之間利益協調難度大、歐元匯率不穩定、東歐宏觀經濟金融局勢等制約經濟復甦。歐元經濟前景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如果不出現極端情況(如單一貨幣制度受到衝擊),歐元區仍將佔20%左右的份額。短周期內,在全球的份額下降,但長期可能有所恢復。日本受人口下降和老齡化等因素的影響,世界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下降,成為二類國家。到2020年,其經濟總量可能只是中國的1/2,在亞洲區域將完全喪失區域主導權。隨著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加入到全球化,發展中國家對全球經濟中的份額會提高。發展中國家內部繼續分化,「金磚四國」尤其是中國經濟實力明顯提升,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凸現。發展中國家的「金磚四國」到2020年佔全球GDP的份額接近25%,中國2020年在全球的份額可能達到
推薦閱讀:

一念繁華、誰的世界誰的城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建議禁止俄參加奧運會 普京駁斥
我的世界誰能懂
《超人:鋼鐵之軀》最複雜世界的標杆
【西歐:法國巴黎】貪戀美攝逛歐洲之三: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盧浮宮

TAG:經濟 | 世界 | 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