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大德索達吉堪布在中山大學演講

主持人致辭:  大家好!我謹代表中山大學哲學系管理哲學博士研修班同學會,歡迎各位前來參加第三屆博研論壇。  一入中大門,就是中大人。首先,是我們中大最傳統的一項:唱中大校歌。請全體起立,我來起頭唱校歌:  白雲山高,珠江水長,吾校矗立,蔚為國光。  中山手創,遺澤余芳,博學審問,慎思不罔,  明辨篤行,為國棟樑。莘莘學子,濟濟一堂,  學以致用,不息自強。發揚光大,貫徹主張,  振興中華,永志勿忘。  好,請坐!下面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恭迎索達吉堪布入場——  我們管理哲學博士研修班同學會,成立於今年元月。成立之初,得到了學校的密切關注、系裡的高度重視,以及博研同學的大力支持。  為了搭建博研同學長期學習交流、後續終生學習的平台,我們在成立之初,就確定了每年會不定期地組織大型專家論壇。  在大家的大力支持、努力下,第一屆論壇我們有幸邀請到中央黨校原教育長王瑞璞教授,也就是現在胡錦濤總書記的班主任,主講「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及風險」,解讀「十二五」規劃。  隨後的第二屆論壇,我們邀請到中山大學哲學系元老、著名近代史學家、八十歲高齡的袁偉時教授,主講「辛亥革命與20世紀的中國」,帶我們重溫辛亥記憶。  此次第三屆論壇,我們有幸結緣藏傳佛教大德索達吉堪布,給大家開示「佛教消除煩惱的理論與方法」。今天雖然外面下著大雨,但大家都濟濟一堂,就足以證明堪布的影響力和魅力。  近年來,堪布曾應邀前往北大、清華、復旦、浙大。昨天剛從華中師範大學過來,到我們中山大學進行佛學講座。堪布所做的這一切,為佛教與科技文化界的友好交流,開啟了新的篇章。  下面,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恭請堪布開示——  你們剛才唱的中大校歌,很好聽。我剛才進來時,看到整個校園也非常美麗,覺得名校確實有名校的福分,也有它的特色。  一、結合中大校訓,闡明學以致用的重要性  今天我很榮幸來到這裡,與同學們一起交流。中山大學,是孫中山先生一手創辦的,他還親筆題寫了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個理念來自於《中庸》。這治學的五個步驟,與我們藏傳佛教的聞、思、修,完全可以對應。  記得我講《弟子規》時也提到過,「博學」就是不管學習什麼知識,都要廣聞博學,否則,不能全面掌握它的精要。這相當於藏傳佛教中的「聞」,即要先依止具德相、有學問的善知識,然後在他面前廣泛聽法,以免自己盲修瞎煉。  「審問」,是指聞法之後,對不懂的地方詳細詢問,以斷除疑惑。像我們藏傳佛教,歷來就非常重視辯論,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可將自己的懷疑、不解遣盪無餘。接著要「慎思」,對這個道理反覆推敲;然後是「明辨」,明確地分辨孰真孰假、孰取孰舍。這三點,相當於聞思修中的「思」。  最後,只懂了道理還不夠,還要將其付諸於實踐,而不是一種空談,這叫做「篤行」,相當於「修」。  所以,藏傳佛教的聞、思、修,與中大的校訓完全一致,只不過是世間、出世間的側面不同而已。大家對任何一個真理,都要先了解,再思維,最後落到實處。  今天我講的「佛教消除煩惱的理論與方法」,實際上也包括了這幾方面的內容。消除煩惱的「理論」屬於聞、思所攝,「方法」則為修行的範疇。大家通過今天的交流,希望以後能將聞思修這三者結合起來,真正將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  現在很多大學生,從六七歲上小學開始,學了二十幾年,結果許多知識在生活中卻用不上,這是相當可惜的。我認為,知識學了一定要會用,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口頭上,或者換一張文憑就夠了,而應當結合它的意義,在現實生活中體會、檢驗,這一點非常重要!  二、基督教與佛教之間的淵源  孫中山先生,生平對佛教相當推崇,跟許多高僧大德也素有來往——不知道在座的知識分子能否理解,但我作為一個佛教徒,不但關心社會,同時也關心歷史人物對佛教的看法。比如,1912年,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太虛大師在南京組織了「佛教協進會」。後來他們兩人見面時,孫中山先生對太虛大師的佛教改革運動讚嘆不已。  還有,孫中山先生跟虛雲老和尚有過一番對話,我以前看過馮馮寫的《空虛的雲》,是介紹虛老事迹的一本書。書中就講了,孫中山先生覺得,基督教與佛教在精神上是很接近的。虛雲老和尚告訴他,佛教與基督教本是同源,耶穌18歲以後曾往印度研究佛教,跟馬鳴菩薩的弟子學過法。在印度呆了十幾年後,才經由波斯、土耳其,回到以色列傳教濟世。這段經歷,在耶穌首徒大彼得寫的《水上門徒行傳》中有記載,可惜此書在一千多年前為教廷所禁,以至於並沒有公開流傳。  孫中山先生聽後極有興趣,問哪裡可以找到此書。虛雲老和尚回答:「聽外國人說,此書仍有少數留存於教廷圖書館與大英圖書館等處。」孫中山先生說:「下次我若去倫敦,可得好好找出來讀一讀。這本書若再出世,相信對兩教的團結合作必有很大貢獻,就是對世界和平也會有貢獻!」  此外,虛雲老和尚在跟蔣介石的對話中,還說過:基督教的天堂極樂,實際上就是佛教的極樂世界。  這種說法,基督教的有些人不一定承認,但從歷史來看,這確實值得人們探索。像虛雲老和尚這樣的大德,沒有確鑿依據的語言,不可能隨便講出來。  而且,北京大學的季羨林教授,在一篇文章中也說:佛教未來的彌勒佛,與基督教的救世主彌賽亞是同一個。他認為,彌勒與彌賽亞都被稱為未來的救世主,名字的發音非常相似,而且彌賽亞被視為慈悲的象徵,彌勒也叫慈氏,是慈悲的意思……他還列舉了其他方面的很多證據。既然兩教的未來救世主是一個,那認為佛教與基督教之間素有因緣,這應該也沒什麼大的矛盾。  另外,德國學者凱斯頓(Holger Kersten)在印度、土耳其、伊朗等國研究考察十多年後,1983年出版過《耶穌在印度》一書,後來還拍成電影。裡面也講了,耶穌在12歲前往印度學佛,10年後返回故鄉以色列。  俄國歷史學家諾托維奇早在1894年,也曾於研究著作中表示,他在喜馬拉雅山腳下的一所寺院里,親自讀到兩卷西藏經書,記載了耶穌在14歲時因為逃婚,隨同商人來到印度地區,在此學習6年。後以種種原因,輾轉到尼泊爾,繼續學習佛法6年。  有些歷史還說,耶穌之所以開創基督教,是因為他覺得釋迦牟尼佛的教義相當甚深,直接傳給世人的話,他們一下子很難接受,於是就以特別淺顯、不違佛陀教義的博愛精神,作為弘法的立足點,讓世人普遍奉行。  無獨有偶的是,基督教四位聖徒所寫、被教廷視為正統的四大福音書中,耶穌從12歲到32歲之間的事迹,竟然不約而同完全是空白。之所以這段經歷全部被刪除,有人猜測是教廷不願承認耶穌與佛教有關,否則,就會有損基督教的權威地位。  其實,基督教的《聖經》,也並不是耶穌本人所造,而是以四大福音書為基礎,由不同時代的40多位作者,經1600多年的時間編輯而成。所以,在某些方面,大家還是值得思考。  當然,我今天講這些,並不是想證明什麼,只不過剛才提到孫中山與虛雲老和尚,就想起了他們之間的對話。其實,好的宗教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利益人類、利益眾生,除了行善利他以外,絕對不會給整個社會帶來不安。如今基督教在西方國家十分興盛,上至國家總統,下至平民百姓,90%以上的人都信奉基督,這對他們行為等各方面,起到的約束作用不可思議。試想,假如沒有基督教的導人向善,大多數人都唯利是圖,只盯著眼前利益不放,那人類的道德肯定越來越下滑,整個世界也會動蕩不安。所以,人類應當向真善美的方面發展,倘若拋棄了宗教的道德約束、古代的優良傳統,到了最後,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可想而知。  當今物質發展得實在太快,十幾年前有一輛車的人,現在已經有了兩輛;過去很多人住的是平房,如今都搬進了高樓大廈。然而人們的內心,並沒有因為物質的高速發展,感到真正的安寧和快樂。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道德觀念沒有相應提升。  要知道,發展,不僅僅指物質上的發展。當物質達到一定程度時,對有些人來說,錢財就成了一堆數字,而不是快樂的源泉,甚至會隨著財富越來越多,自己的幸福感越來越少。所以,外在的物質財富,並不能彌補精神上的空虛。一個人的價值觀如果出了問題,忙忙碌碌了一輩子,結果也不會得到幸福。  那麼,我們有了錢以後,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呢?應當用它去幫助別人,行善積德。現在不少人有財力、有權力、有能力,但從來也不做善事、關心身邊的人,這樣的話,這些錢有了也跟沒有一樣,體現不出來它的真實價值。  當然,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沒有這麼多錢,但即便如此,你至少也應有一顆善心。昨天比爾?蓋茨在北大演講時,有同學就問:「大學生有熱情,但能力有限,可以為慈善事業做些什麼?」當時他就回答:「並不是人人非要用錢來做慈善,但一定要有做善事的理念。只要你有了這顆心,多多少少都會有這個能力。」  這些問題,大家需要好好思考。其實我講一堂課,也講不了很多內容,只不過是拋磚引玉,給你們一個提示罷了。  三、佛教中如何對治貪嗔  回到主題上來,我們在人生中如果有了煩惱,生起猛烈的貪嗔之心,此時應該如何對治呢?佛教中有許許多多的方法。我們身體上的疾病,可以到醫院去治療,而心裡的這些疾病,就需要藉助佛教的心靈妙藥了。  我本人研究佛教多年,從心坎深處覺得,佛教中治療心病的方法,世人不得不了知。現在有太多人身心疲憊、苦不堪言,看到這種情景,我們作為佛教徒,不能自己獨享佛法甘露,而應當盡量分給有緣的人。  那麼,佛教中如何對治我們的煩惱呢?  1、對治貪心  按照小乘的觀點,當你生起強烈的貪心時,最好是修白骨觀。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國的修行人,大多都採用這種方法。我1999年去泰國時,還專門到森林裡看過,那裡擺放著人體解剖模型和死人的骨架,旁邊有些長老為來者講解:我們人體是怎麼構成的?它值不值得貪?……  剛開始,不懂的人覺得有點可笑:「這是死人,我們是活人,怎麼會沒有差別?」但靜下心來去思維時,就會慢慢明白,自己特別執著的任何人,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具臭皮囊,對其皮膚、肉、骨頭、內臟一一剖析,值得貪戀的一點一滴也沒有。最後就會領悟到,所愛之人的身體,還不如一張白紙乾淨,自己對其無比貪執,完全是一種顛倒執著。  現在很多人口口聲聲說你愛我、我愛你,為了愛可以死去活來,大家也覺得這樣天經地義,卻從來沒有想過:這個身體值不值得愛?自己愛的,到底是這個人的哪一部分?  我在泰國曾遇到一名政府官員,他短期出家時,修持過白骨觀——泰國的情況跟我們不同,那裡的男子在二十歲左右,必須要短期出家,包括國家總理也不例外,此舉既可種下解脫的善根,又可對民眾的行為有所約束。他一開始看到人體的不凈時,可能因為他的環境不同,所以特別嗤之以鼻。但後來慢慢地,通過聽受長老的講解,他就開始接受了,並在很短的時間裡,生起了很大信心。他驚訝地說:「我原來實在太愚痴了,不應該執著這個身體,我的也好、別人的也好,實際上只是一團血肉,有什麼好貪的?人為什麼這麼迷茫?」  如今,你們也有不少人貪愛自他的身體,實際上這都是因為從小所受的教育不同,沒機會接觸這些真理。如果有機會的話,「人之初,性本善」,大家都可以恢復自己的善根。  以上從小乘不凈觀的角度,簡單講了對治貪心的方法。當然,在大乘佛教中,也有很多這方面的道理。  2、對治嗔心  至於嗔心,《入菩薩行論》專門有一品用來對治它。比如,當你正在發怒時,可以觀察這個嗔心的顏色、形狀、本體是什麼樣的?它是從外在的敵人身上來的,中間的虛空中來的,還是自己體內的某一處來的?它到底在哪裡?這樣一剖析就會發現,嗔心猶如虛空,當下便消失了。誠如《凈業障經》所言:「諸煩惱即是佛法……一切煩惱同虛空性。」  這是上等修行人對治煩惱的方法,以此可將煩惱轉為菩提,《六祖壇經》也說:「煩惱即菩提。」當然,貪心、嗔心的現象並不是菩提,認識它的本體才是菩提。假如沒有認識它,那你產生多少煩惱也只是煩惱,永遠不會變成菩提。這是佛教中特別甚深的道理,只要你能稍加了解,面對煩惱時就會非常管用。  在這個世間上,不管是什麼人,沒有煩惱、痛苦是不可能的。當你遇到這些時,用金錢或改變環境的方法,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它來自於你的心,無論躲到哪裡,心始終是躲不掉的。所以,若想對治這些煩惱,必須要運用佛教的方法,調伏自己的心。

 

分頁: 9 1 2 8 :

推薦閱讀:

我有一些資產,學佛修行以後就應該沒有貪念,都捐出去嗎?
認識佛教(連載48)
「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出家人總愛重複這句話?
哪裡有白文殊菩薩的法脈傳承?
為什麼感覺佛教用語很美?

TAG:大學 | 佛教 | 藏傳佛教 | 演講 | 中山 | 中山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