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留學四年,我學到五樣東西 | 吳迪

導讀

最近有個論調頻頻出現在朋友圈:學區值錢而學歷不值錢。北大清華畢業的年輕父母都買不起北京的學區房,由此推導出「讀書無用論」,辛苦一世不如有房兩套。跟去年很火的帖子《逃離北上廣》《我上了985211依然一無所有》一樣,衡量讀書值不值的邏輯是:花錢讀了高學歷,必須儘快盡多地變現,必須比學歷比我差的人/比老家沒有出來的人掙錢多混得好。如果你是這麼計算讀書性價比的,那麼不用往下看了,你跟我不是一國的,雞同鴨講瞎耽誤功夫。

在心理諮詢這個行業有了一點名氣,我經常接受媒體採訪,每次都會被問到同一個問題:「你的思想很超前,這跟你早年在美國留學有沒有關係?」我說那是肯定的。在美國短短的四年,我學到了五樣東西:

之一:探測到我的生存底線,鍛造活下去的能力。

我1992年留美,和比我再年長一點的留學生被戲稱為「洋插隊」的一代,除了少數拿到全額獎學金的幸運兒,學費生活費全靠自己打工掙錢。我是上海人,雖說一直到本科家境都是同學中最好的,可是父母能給的也僅僅是去美國的單程機票,還有縫在我牛仔衣口袋裡的200美元現鈔。我的行李箱里,有一套去中餐館打工的標配:白襯衫黑褲子+平底黑鞋,一下飛機就要去中餐館求職了。

我去的是休士頓大學,在洛杉磯轉機的時候口渴,看到1美元的大杯可樂,捨不得破開我那兩張百元美鈔,飲水機上喝了點涼水了事。頭兩年,我完全就是赤貧,傢具都是街上撿的,中餐館打工的時候把客人盤子里剩下的沒咬過的點心打包帶回家吃……我是如此頑強的小強一枚,如果不來美國,我是不知道的。有這碗酒墊底,後來經歷的很多挫折,都是小菜一碟。

之二:人生可以有很多種活法,從來都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唯一成功標準

在美國最讓我大開眼界的,就是怪人太多了!他們安然自得地活著,也沒有人對他們指指點點。我經常聽到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it』s none ofmy business(不關你的事,不關我的事)。30歲單身女人被譏為「剩女」,這種事在美國是不可能的。

我後來在外文系的中文課做助教,有個白人學生,四十幾歲了,他一直領救濟金,不想工作,賴在大學不肯畢業,修完了好幾個不同專業的學位。這不,又來學中文了。我問他,你學那麼多幹嘛用?他盯著我不解地問:「學,就是學,幹嘛要用」?好吧,我們不是一國的。他也讓我反思我在中國一直被教育的「有用」哲學,什麼都要有用,要變現,不然就是浪費。

我在美國認識一個做鐘錶的瑞士人,祖傳的手藝,看到他在那裡慢悠悠地做表,我想,以後自己如果有一門手藝,當個體戶(匠人)也蠻好的。沒想到2011年我實現了此願,離開了大公司這個系統,成了獨立的心理諮詢師,也是個手藝人了。

之三:人唯有保持終身的學習力、好奇心和創造力,才能保持年輕的心態

中國的高考是一考定終身,到了美國看到他們的大學學制驚呼:天啊,這簡直是天堂啊!本科一二年級是通識教育,不分專業,這就避免了中國高中學生填高考志願的迷茫;學分制,可以隨意跨系選課,修滿了學分就可以獲得學位;轉系轉校很方便,不需要像中國學生退回原籍重新高考;讀了一半想出去工作,想出國旅行,可休學,學分保存;什麼年紀都可以考大學;一門課有幾個老師教,一天不同的時間有幾次課,晚上也有,方便白天上班的學生……

我讀碩士的時候基本選擇晚上上課,因為白天要打工,同學裡好多比我年長十幾歲二十歲的公司職員,他們本科畢業就去工作了,有了需要再來讀碩士,不像中國一路讀到博士再工作。我還在加油站碰到一個臨時工,他是博士,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先來打工。

我很喜歡隨時背上雙肩包坐在課堂里的感覺,回國後的這20年,我也經常當學生。我本科碩士都不是心理專業,獲得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書後也一直在做專業學習;還學習了我感興趣的戲劇舞蹈,投入了很多時間和金錢。

之四:我們的教育體系對人的衡量標準太單一

我高中一女同學A,除了英文好,其他科目都不好,老師說她考本科都困難。後來她跟著父母移民美國,父母收入低,她一直靠打工補貼學費。畢業後她盤下了一個倒閉的西餐廳,經營得很盈利,後來申請哈佛MBA被錄取。她也能讀哈佛?我想我們的高中班主任知道了眼鏡都要掉下來了。A說,哈佛喜歡有傷疤的人。在中國,只有10%的孩子是牛娃,90%都是普娃,因為衡量標準只有一個。在美國,普娃也都可能是牛娃。

之五:三觀跟你不同的人,少跟他們廢話

96年我決定回國發展,這在當時屬於非常奇葩的決定,而且是身無分文回去找工作的。這可不就是沒混好嗎,逃回去的。

回到上海見到一個跟我同齡的男熟人,已經混得很好了,知道我依然是個窮光蛋,還要找工作,很拽地對我說:「你看你們這些出國留學的,有什麼用啊,錯過了這幾年發展的好機會,現在也沒有什麼人脈……」我笑笑不說話,就再也沒見過。後來偶爾在新聞中聽到他的名字,他確實混得很好,成功人士。我沒有羨慕嫉妒恨,我只知道,我們不會是朋友。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人跟人價值觀的距離。

(摘自《大家文摘報》,並收錄於《讀者參考》136期)

吳迪婚戀金句

1、戀愛結婚是兩個成年人的行為,如果你至今還是個在心理上、生活上、經濟上不能斷奶的女人,你就不要期望什麼美滿的愛情婚姻了。幼稚的人怎麼能進行成熟的遊戲呢?

2、就算你百里挑一,那也得先有那個「百」的基礎啊,不然你怎麼挑?你得先學會怎麼交朋友,然後才能學會怎麼交男朋友。男朋友不就是從朋友里來的嗎?

3、很多女人到了25歲、30歲,還不能從童話公主夢裡醒過來,她們對愛情沒有體驗,只有想像。一旦初戀失敗,就痛不欲生,然後徹底否定男人,否定對愛情的追求。

4、「你以為我窮,不好看,就沒有感情嗎?」——2011年《簡愛》被第19次搬上銀幕,她是文學史上被拍電影最多次的小說。長得不理想能妨礙你什麼呢?表達真摯的情感,那遠比長相更動人。

5、當我們戀愛時我們會變得很溫柔,我們對另一個人的興趣也會為我們帶來許多煩惱。只有把目標設為「我決不能軟弱,我決不能讓人家知道我的底細」的人,才會躲開愛情,他們用這種方式逃避軟弱的感覺。

6、自卑感來自於我們非理性的認知——我一定是不好看的、我一定是笨的、別人一定不喜歡我、我一定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然後我們把自己封閉起來,不嘗試,不讓自己有一點接觸未知的可能。

7、人跟人的不同,不是我們經歷過的事情有多麼不同,而是我們對這些經歷的解釋和感悟非常不同。你的痛苦來自於你對生活經歷的解釋,這樣的解釋孕育出嚴重的痛苦的感覺。

8、在年輕的時候,連個戀愛都沒談明白,連個班也沒上明白,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就在父母的催促下趕著點結婚了,結果把戀愛談成婚姻,把失戀搞成離婚。

9、結婚首先是兩個人的事,其次才是兩家的事。結了不合適的婚,能被傷害到的只有兩個人——你和他。父母頂多有點難過,親朋好友就更不相干了,他們只是來趕一場派對送一個紅包,有什麼傷害可言?

10、男性「情感磚家」說女人過了25歲在婚姻市場上就掉價了,他還畫了個拋物線圖,最高點就是25歲,過了25歲一路下滑。把女人的價值定位在是否嫁得出去,把嫁得出去的要素定位在年輕,如此腦殘惡毒的價值觀,污衊全體男人的智商,恐嚇沒有戀愛經驗的年輕或者不年輕的女人,居然能大行其道受到追捧,可見中國人在男女關係上還停留在古代。「情感磚家」沒有告訴女讀者的是,在離婚率年年高漲的今天,25歲成功結婚後如何HOLD住婚姻?如果男人只喜歡25歲的女人,那麼如何讓自己永遠25歲不被嫌棄,如何防止老公繼續在婚外喜歡25歲的女人?「情感磚家」賣書是否還搭賣「永遠25歲」的神仙水?

11、男朋友只是男朋友而已,不是爸爸,更不是上帝 。

12、你是父母的心肝小寶貝,你受不得苦,苦難就不找你嗎?你父母能活到200歲永遠健康,永遠保護你?有個腦殘的歌叫《我們可不可以不勇敢》,你不勇敢,困難就不上身嗎?

13、有兩樣東西常常披著愛情的外衣迷惑我們:依賴和控制。你在感情受傷的時候嚴重地依賴他,誤以為那就是愛情了,有點飢不擇食的意思。

14、你想要的男人是個蘋果,為什麼偏要跟個梨過不去?非要他變成蘋果呢?很多女人的誤區是「如果你愛我,就要變成我想要的樣子」,為什麼不直接去找你想要的男人呢?

15、80後的父母之所以那麼喜歡干涉子女從工作到婚姻的所有的事情,原因是因為有些子女從來沒有做過一件事能證明「我能」。在父母眼裡,他們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

16、我聽過最雷的年輕女孩的嘆息就是「我不相信愛情了,找個富豪或者老實人嫁了算了」,好像富豪和老實人只配領取愛情失意的女人,只配替她們買單當冤大頭,不配享受真摯的感情;好像她們家門口有富豪和老實人排隊等著迎娶她們。

17、中國人有種奇特的現象:父母干涉兒女婚姻,等父母七老八十要再婚,兒女又拚命干涉他們的婚姻,所持的理由都驚人的一致——我是為你好。

18、很多單女的父母告訴她:第一,婚姻是沒有幸福可言的,是很苦的;第二,你一定要結婚,不結婚就是不正常,父母會沒面子。這樣的邏輯你聽得懂嗎?

19、有選擇的人生才幸福,選擇單身也是幸福。如果是你選擇了單身,而不是無可奈何地被單身,那就是幸福。


推薦閱讀:

輝煌中國:我在海外漂泊數百日夜,有一種驕傲,叫「我是中國人」
【荷蘭留學乾貨】萊頓大學本碩項目介紹及獎學金申請
大陸學生如何申請香港學生簽證?
祖國的花骨朵,你們還能順利長大嗎
美國大學的「死亡詩社」

TAG:美國 | 留學 | 東西 | 吳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