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華商聖

第1節:序

   相傳,在殷商的先祖之中,有一個人名叫王亥。他馴服了牛,發明了牛車,使畜牧和運輸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他帶領著其部落的人遠足,與其他部落以物易物,使大家都感到非常便利。在當時,他的部落被稱之為「商」,並且很快便富裕了起來,到王亥的七世子孫成湯宣威中國的時候,便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王朝——商。後 來,由於從事以物易物的人大多是商朝人,其他地方的人便都稱呼他們為「商人」,久而久之,「商人」一詞也便成了經商之人的專用名詞,並且一直沿用到了今天。也就是因為這些「商人」的出現,才使得華夏文明更加璀璨。同時,我國古代的商聖們猶如史冊上的一顆顆明珠,照耀著如今商人不斷前進的腳步。商聖們的經商睿智、做人哲學、擇財手法等,都成了現代人經商中奉行的圭臬。自20世紀80年代起,東南亞、歐洲、北美等地就已經掀起了一股學習「漢學」的熱潮,他們 研究中國的政治、經濟、法律、科技、教育、文學,並學習、借鑒中華民族的思想精華。有一位外國學者曾做出這樣的結論:「中國古代聖人的管理思想造就了世界 當代的企業家。」當世界商人都在探討我國古代商聖們留下的為人之道、用人之道、經營之道等「財富」時,很多中國商人卻在大肆地仿效國外企業的經營之道,對 自己前輩走過的道路並不重視,這實在是一些中國商人的一大誤區。其實,中國古代商業精英們的為人處世、擇財謀富的技法非常高明,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在過去,中國是一Preface序言個重農輕商的國度,經商被人們視為「賤業」。古代有「士農工商」四大行業,「商」被排在了最後,甚至有時一提起商 人,人們便會想到「無商不奸」、「為富不仁」等貶義詞。由於中國古代人們對商業和商人的極度歧視,使商業發展受到了極大阻礙,因而中國古代的商品經濟也一 直居於弱勢地位,無法與自然經濟相抗衡。有趣的是,儘管古代的人們重農輕商,商賈在社會上的地位較低,可是商業仍然是致富最快、極富有魅力的一個行業,以至於每朝每代都會出現幾位傳奇性的巨賈,他們腰纏萬貫、富可敵國。譬如,戰國時期飲譽古今的陶朱公范蠡、被稱為儒商鼻祖的子貢、商祖白圭、堅信奇貨可居理 念的呂不韋、為朱元璋造了半個南京城的「活財神」沈萬三以及徽商的代表人物胡岩等,他們所經歷的財富故事都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值得品味、值得思索、值得借鑒、值得發揚的東西。為什麼范蠡做官、種田、經商樣樣都能夠成功?為什麼商人伍秉鑒居然能夠成為當時著名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為什麼胡岩能做一行 成一行,處處有人幫?……他們這些「商聖」背後都經歷了一個個傳奇性的財富人生,他們所經歷的發家史一定能給我們帶來積極的啟發和借鑒。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如今回顧一下這12位「商聖」的故事,總結一下他們的經驗,對現在的商人亦有啟迪。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因此,我們精心搜 集了12位中國「商聖」的財富故事,並一一呈現給讀者。這些人不乏在政商遊刃有餘的「大紅人」,被民間廣泛傳誦的「財神爺」。細心感悟他們在為人處世中、在經商致富中超常的智慧、敏銳的眼光、從容的心態和果敢的決策,然後再把它們融合為一體,這或許就是中華商聖教給我們的「中國式商道」。俗話說:「小商道 做事,中商道做市,大商道做人。」所以,我們研究中國「商聖」的經歷,不是醉心於頌揚他們的輝煌業績,也不是要沉溺於煩瑣的歷史細節,而是要實事求是地總結前人的得失成敗,並和現實結合,指導今天的實踐者。因而,「剖古人致富之謎,開今人創業之智」是我們這本書的宗旨,「師古長技以自強」是本書的最終夙願。希望本書能給讀者帶來智慧,在人生中能夠從容自得,在商戰中能夠遊刃有餘!編著者2006年12月

第2節:1.范蠡的傳奇一生

   知斗則修備,時用則知物。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薄利多銷,無敢居貴。務完物,無息幣,財幣欲具行如流水。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時勢必有盛衰,順其自然,待機而動。農商兼顧,去末取實,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善治生者,擇人而任時。樂善 好施,好行其德。  范蠡的經營理念  在歷史上,范蠡不僅是春秋末期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還是創造了無數財富且富可敵國的古代商人,他被歷代經商者頂禮膜拜,是人們所公認的「商聖」。  1.范蠡的傳奇一生   范蠡(約公元前518年~前445年),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國宛邑(今河南南陽)人,生於宛郡的內鄉縣,出身貧苦,但素有大志,見識高卓。范蠡在青年時就已經學富五車、滿腹經綸,而且聰敏睿智、胸藏韜略,頗有聖人之資,再加上他精通劍法,可以說是文武雙全。然而,他卻懷才不遇,只好每日修身養性,過著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隱居生活。終於有一天,楚國宛令文種到各地訪求名士,才發現范蠡這匹「千里馬」。據《史記》記載:「文種為宛令,聞其賢,得蠡而悅。」兩人一見如故,縱論天下大事,高談富國強兵之道,十分投機。於是,文種把他推薦給楚王,范蠡從此開始步入仕途。但是後來,楚國忠臣伍奢被楚王殺害的事件給范蠡的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他認識到了楚國的衰落和政治的黑暗。最後,他找到文種,說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兩人一同棄楚國而去,投奔了越 國。在當時,南方的吳、越兩國同時崛起,常年戰事不斷,越王允常正求賢若渴。范蠡和文種的到來,使越王甚為高興,與兩人縱論天下大事,深契於心,隨後越王便封范蠡和文種為大夫,成為越國的重要謀士。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駕崩,其子勾踐即位。吳王闔閭聽說了允常的死訊之後,便趁越國人心不穩之際興師伐越,交戰於樵李(今浙江嘉興)。兩軍對陣,勾踐用死囚做死士,在吳軍面前叫陣,然後這些人就在吳軍陣前自殺。吳國軍士見狀,大驚失色,人心浮動。勾踐率領 越軍趁機發起攻擊,原本強大的吳軍瞬間潰散,一敗塗地。吳王闔閭在混戰中也身負重傷,只好退兵,返回姑蘇城內。沒過多少時日,吳王闔閭的傷病惡化,生命岌岌可危。臨終前,吳王闔閭把其子夫差叫到床前,叮囑他一定不要忘記與越國的仇恨。夫差即位後,日夜操練軍隊,秣馬厲兵,準備消滅越國。勾踐見狀,決定先發 制人。范蠡和文種認為時機不利於越國,極力勸阻,但勾踐求勝心切,根本聽不進任何不利之言,於公元前494年率兵進攻吳軍守地——夫椒(今浙江紹興),吳 越大戰就這樣開始了。夫椒一戰,越軍大敗,勾踐的軍隊只剩下了殘兵敗將五千餘人,無奈之下,只好退守會稽山。會稽山雖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夫差率軍只圍不攻,不久,缺水少糧的越軍支持不住了,傷殘兵士的哀號遍布山野。見此情形,勾踐欲拔劍自刎,吳王闔閭再次竭力勸阻,並設法用重金賄賂了吳王夫差身邊的 寵臣,才得以保全勾踐的性命。從此,文種回國主持政事,范蠡則隨勾踐及妻室來到吳國,住進石屋,開始了忍辱負重的人質生涯。勾踐在吳國寄人籬下,受盡了吳王夫差的嘲諷和欺凌。但范蠡足智多謀,終於使勾踐取得了吳王夫差對他的信任。范蠡對夫差說,當初勾踐只是心浮氣盛,所以才膽敢進攻夫椒,但如今他對吳王的 謀略心服口服,願意回國對吳王每年納貢稱臣。現在越國無人治理,一片混亂,連年饑荒,倒不如放勾踐回國,每年可以進貢更多的財物。在范蠡的努力之下,勾踐在作了3年人質後返回越國。歸國後,范蠡向勾踐提出了一整套休養生息的政治主張,他說:「廣天下,尊萬乘之主;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者,惟兵。兵之要在於 人,人之要在於谷。谷多,則兵強。王而備此二者,然後可以圖之也。」這一主張得到了勾踐的贊同。在范蠡與文種的鼎力輔佐下,勾踐大赦天下,減收稅賦,使人 民得以還田勤耕,充實了國庫和糧倉。隨著生活的日益殷實,越國人丁日趨興旺,皆具「帶甲之勇」,國力迅速恢復和發展,一躍成為東方強國。在公元前473 年,勾踐終於滅掉了宿敵吳國,報了會稽之恥。接著,范蠡又協同勾踐北渡淮河,在徐州大會齊、晉等諸文種侯,使周元王不得不封勾踐為伯,號令中原,被諸侯稱為「霸王」。在范蠡的輔佐下,勾踐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此時,勾踐欲封范蠡為上將軍,把越國分一部分給他作為酬謝,但范蠡深知「狡兔死,走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沒有接受越王的封賞,並執意棄官從商。據說,范蠡從商之後,曾經更換過三個地方,但是他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是天下名流,名垂後世。特別是在陶邑(今山東定陶)的時候,其資產由「十萬」到「千金」,再至「巨萬」,成為當時排名第一的富賈。由於當時范蠡自稱為「朱公」,因此在民間也 就有了「陶朱公」之稱。

第3節:2.鳥盡弓藏,功成身退

  2.鳥盡弓藏,功成身退   提起范蠡棄官從商,可謂是大勇大智,堪稱明智之舉。文種和范蠡雖然都是足智多謀之人,但是兩人的個性卻截然不同。范蠡認為,勾踐剛愎自用,野心巨大,是一個只可同患難而不能共富貴的君王。自從勾踐滅吳稱霸之後,他的野心開始急劇地膨脹。在置酒大宴群臣、軍民歡慶之時,勾踐卻面無喜色,范蠡看出了勾踐貪婪 的性格,即使霸業已成也永無滿足之日。如今國富兵強,自己也該功成身退了,否則就會有性命之憂。於是,他便去找文種相商,想告訴他「兔死狗烹,敵國滅、謀 臣亡,功高震主」的道理,勸說文種和自己一同隱退。當范蠡來到文種府上,將這一切向文種闡明時,文種卻不以為然,對他的話半信半疑。文種從一個小縣令到復國的重臣,名利之心很重。他認為,他們既然替越王收復了失地,理應享受榮華富貴。因此,他眷戀著高官厚祿不肯離去。范蠡見他如此,只好嘆了口氣,搖了搖 頭,離開了文種的府邸。道不同,不相為謀。范蠡回府後兩天,就做好了一切準備,決定向越王辭行。他上書給勾踐:「吾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是年大王受辱於 會稽,吾之未死,只圖今日。如今應為吾為會稽之辱死時。」勾踐看出范蠡欲離他而去之意,懇切地對范蠡說:「吾臣是年輔佐王於吳國,卧薪嘗膽,如今國興人旺,實為功臣,可免其死。」但范蠡去意已決,他說自己從師計然,從他那裡學到了治國之計七策,只用了五策就使越國富強了。如今功成名就,國富民旺,他想把計然之策用在自己的家業上,為子孫積下一份產業。勾踐聞言,再三挽留道:「汝若留下,吾將分一半國土予汝作為酬謝,另將會稽山賞賜予汝作為奉邑。若不留,吾將殺掉汝妻及家人。」范蠡依然堅定不移地說:「吾聞君子以適勢,有計不急於成功,死後不被人猜疑,內心也不自欺。今吾執意離越出走,吾妻何罪之有?」勾 踐含淚說:「若汝離去,以後吾靠誰治國?」范蠡知道此時不走就會錯失良機,所以越王勾踐的這些威脅和裝可憐並沒有使他改變想法。但是,勾踐以范蠡全家人的 位中國著名商人的財富傳奇12性命相逼,范蠡也只好唯諾著答應下來,趕忙離開了越王的宮殿。從宮中出來,范蠡的心情特別沉重:前車之鑒,不可不看;警鐘鳴 響,不可不聽。想想吳國的伍子胥和一代大將軍孫武功成名就後的悲劇下場。伍子胥、孫武這兩個人,都是為吳國開創霸業的功臣,但夫差卻容不得他們,伍子胥落了個賜劍自刎,而孫武也只好選擇棄官隱居。這些活生生的血的教訓,使他的頭腦變得更加清醒。當初,勾踐在「卧薪嘗膽」的逆境中,自然需要有人輔佐,如今登 上霸主之位,他必定會千方百計地防範這些功高蓋主的臣子。范蠡清楚勾踐和夫差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君臣只可同患難,不可能共富貴。於是,他下定決心效仿一代名將孫武,選擇棄官隱退。但是,天下之大,他又能上哪裡去呢?再回到楚國,楚王肯定不會放過他。考慮再三之後,范蠡決定去齊國。齊國在北方,隱居生活相 對比較安定,而且齊國的政治、經濟也比楚國優越。再者,去齊國所經過的路線是當時吳越貿易的海上通道,比較安全;而去楚國則要走陸路,勾踐為了攔截自己,肯定會設下伏兵。因此,相比之下,由越奔齊選擇海道應該是最安全的。當晚夜深人靜之時,范蠡帶著愛妻西施及家人、奴僕等,攜帶了一些金銀細軟,乘著濃重的 夜色,駕一葉早已準備好的伍子胥扁舟,由海路直奔齊國。范蠡是一個重感情的仁義之人,在臨行之際,心中仍然惦念著曾經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恩師兼義友文種,他真希望文種能看透這一切人間世事。於是,在離開的前一刻,范蠡又一次派人給文種送去了一封加急信函。文種接到書信後,大驚失色。只見信中寫道:「良友文 種,見函如斯,此時吾已踏上離越之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享樂,子待何不去?汝若執迷不悟,不早做準備,蒙害之日將不遠矣。」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想一想,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帝王,無不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利益成了他們唯一的追求。過河拆橋,飲水塞井,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當遇到災難時,他們可以與臣子患難與共,但有朝一日奪得了江山,卻又處處加以防範,甚至殘害,根本沒有真情,更談 不上知恩報德的「良心」。范蠡真可謂一代智者,他洞察風雨春秋,清醒地意識到功高震主是十分危險的,以過人的膽識超越了功名,在朝野上下的一片讚揚聲中,終於跳出了君臣間殘酷無情的權力之爭。駕舟東去。後來,被范蠡不幸言中,一直對高官厚祿執迷不悟的文種遭到了他人的誣告,說文種權高勢強有謀逆之心。勾踐 聞聽,甚為惱怒,於是便賜給文種一把劍,令其引頸自殺。在越王的逼迫下,文種只好舉劍自刎。後人對范蠡和文種曾有這樣的評價:「文種善圖始,范蠡能慮 終。」文種最終成為帝王專制的犧牲品、殉葬品,而范蠡則能適時掌握進退之法,顯示出其超乎常人的智慧之光。自然界無比複雜,人類情感的變化也是奧妙無窮。今天認為是美的東西,明天就有可能認為是醜惡的;今天認為是可愛的東西,明天就有可能認為是可恨的。所謂「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也就是「人情反覆,世路 崎嶇」的道理,就像轉動不休的陀螺一樣來回輪迴。所以,所有高明的賭徒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離開賭桌,一旦獲得足夠的成功——即使沒有更多的成功,他們也會 見好就收,因為他們知道接踵而來的好運永遠都會伴隨著更大的危險。當你還在那份幸運中悠然自得時,你很可能會摔倒並把所有的東西撞得七零八落。最高明的歸宿,就是光明正大地適時收手。因此,知退也是一種成熟,一種眼光,一種睿智。

第4節:3.經商治產,獲利千萬

  3.經商治產,獲利千萬   范蠡離開越國後,憑藉著一葉扁舟,出三江,逐五湖,歷經了無數的艱難和險阻。終於,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水鄉北上,來到了一片有河、有海、有山林、有草甸的齊國海畔。在這裡,范蠡怕自己的名氣太大惹上麻煩,於是隱姓埋名,自稱「鴟夷子皮」。「鴟夷」的意思是「用生牛皮製成的袋子」,從字面上理解是說自己像 牛皮袋子一樣,能容納世間一切。這個名字很不起眼,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相對比較安全。另外,范蠡給自己起這樣一個名字還另有原因。他在吳國輔佐越王勾踐時,曾經多次用計離間伍子胥和吳王的關係,吳王在殺死忠臣伍子胥之後曾將屍體裝入「鴟夷」之中。因此,范蠡自覺對不起這個楚國的同鄉伍子胥,自稱「鴟夷子 皮」也有「帶罪流放」的意思,是說他的命運其實和伍子胥一樣,是對伍子胥的一種敬重和紀念。在這裡,海鹽成為范蠡最大宗的商品之一。大海無垠,曬鹽、煮鹽的海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擁有魚鹽之利」是這片土地最出色的地方。在神州華夏,諸侯各國之間,范蠡的鹽業市場很快就打開了。一天下來,在一家人收拾完鹽場後,范蠡擦了一把汗,看著晒成的鹽堆成了一大堆,亮晶晶光閃閃的,他舒展開了面容,捋著鬍子,笑了。古語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大海,給了人類無 數的恩澤,海中有魚蝦、海帶,能讓人食用養生;無邊無際的海水可以煮鹽,內地食用的鹽無不出自海畔。而且,大海能行船,交通便利,與各國間的交易自不成問題。常言道:天能生物,地能載物,人乃萬物之靈。凡能成就事業者,非得天時、地利、人和不可,而范蠡在齊國佔盡了所有各項。提起范蠡從商,就不得不重新提 起一個人物——計然,我們知道,范蠡理政是受其師計然影響,其實范蠡經商也是。計然是道家先祖老子的弟子,他博學多才,無所不通,尤長計算。早年曾為勾踐出謀劃策,是越國有名的戰略家、思想家和經濟學家,主要管理越國的生產與經濟。但計然並不是他的真名實姓,而是善於計算運籌的意思。對於理政和經商來說, 雖然從表面來看是兩回事,但其中的道理卻大有相通之處。據《史記·貨殖列傳》記載,計然曾教給范蠡《貴流通》、《尚平均》、《戒滯停》等七策,這些大約也 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商業理論。范蠡學習完計然七策之後,只用了其中的五策,便使越國變得強盛起來,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精明的范蠡把握住了其中的精髓所在,使其同歸於一,從而能夠左右逢源,經商理論深刻於心。除了受計然的指點,范蠡還善於思考,總結出很多經商之道。他的一個重要的經商思想就是「農末兼營」。除 了販賣魚鹽之外,范蠡還聘請了木工、絲工以及一些各具專長的男女奴僕,並把他們分成多個不同工種的小組。女僕主要負責桑麻紡織,由西施監管,男僕則負責耕種、漁獵等,由他自己和兒子統帥。他們先後建造了房舍、糧倉,開墾了農田,並在山坡上種植了桑樹,開闢出了一大片桑園。就這樣,他們在這個窮困的海濱之 地,很快就建立起了一個集農、工、漁、商為一體的海濱大家園。自從家園建好之後,范蠡便帶領家人及奴僕到附近的蓬萊及齊魯以東各地考察年景和商業貿易情況。每到一處,他都要了解那裡的社會現狀、歷史、地理、風俗、人情、物產、物價、商品產地及供需量。回到海濱後,他根據在各地掌握的市場信息,把自家生產 的各種皮貨、絹、紗、綢、緞、食鹽等,用車運往各地銷售。說起做蠶絲生意,其實范蠡很早就有這個念頭。因為生在楚國,他自然不會不知道浙水生絲的好處,也不會不知道生絲生意有錢好賺的道理,只是此前他沒有資本和條件來涉足這一行。在一次浙水旅行之後,他更加堅定了自己做蠶絲生意的決心。旅途中,朋友與他在 船上的一夕交談,使他大開眼界,他細緻地了解到了一些有關養蠶繅絲的常識,比如土法綴絲是怎麼回事、絲分三種等。並且他也知道了專做生絲生意的繭行、絲行的一些門道,比如帶了現金到產地去買絲的人叫「絲客人」,在產地開絲行收購新絲從中取利的人叫「絲主人」,在當地買當地用的小戶叫「用戶」,專做中間轉手 批發生意的叫「劃庄」等。除此之外,他還知道了做絲生意其實也沒什麼深奧的訣竅,歸根到底就是一要懂得絲的好壞;二要懂得掌控蠶絲市場的行情。雖然絲價每年有起有落,但最有賺頭的就是收購當年的新絲。在當時,絲價的行情多半都是人為制定出來的,價格的起落往往掌握在幾個大戶手裡。比如主要做蠶繭生意的繭 行,同行有「繭業公所」,新繭上市,哪一天開秤收繭,哪一天封秤停收,甚至蠶繭價格,都是同行公議,不得私自變更,蠶農出賣蠶繭,無論在哪裡都是一個價格。對於這些,范蠡相信自己無疑已成了一個行家。了解這些情況之後,范蠡馬上在浙水一帶開了一家絲行,自己做起了「絲客人」。另外,范蠡還大量經營人們生 活生產所必需的鐵器、木器、陶器、糧食等。當遇到農業豐收之年,糧價跌落時就大量地收購儲存糧食。等到農業受災之年,再把儲存的糧食,以平價出售給周邊的國家或平民。這樣一來,在經商贏利之餘,還平抑了物價、打擊了奸商、解了國家的燃眉之急,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聲譽。在這裡,范蠡一家一天到晚地勞作忙碌,一 分汗水、一分收穫,經過無數個風雨黎明、無數個沙舞黃昏和不眠之夜的苦心經營,幾年的時間,范蠡就在這茫茫無邊的浩瀚大海之畔,積資達數十萬,成為當地的巨富。再加上范蠡向來憐貧恤苦,仗義疏財,所以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置業奇才鴟夷子皮」的美名就這樣傳遍了齊國大地,他的事迹還被一些藝人編成了《鴟 夷》十篇來歌頌。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齊國王庭,齊王十分震驚,於是決定立即派人親授相印,要拜鴟夷子皮為相。

第5節:4.謝還相印,棄官散財

  4.謝還相印,棄官散財   人才在任何時代都會受到重視,吸引著知人善用、唯才是舉的開明人士。此時,財富不僅給范蠡帶來巨大的聲望,同時他的賢明也商聖范蠡引起了齊王的注意。齊王看到范蠡從貧到富甚至有超過齊國財富的勢頭,便產生將他推舉為相的念頭。齊王喟嘆道:「吾以國家之財力,施仁德於百姓,止於臨淄。而鴟夷子皮,以一家之財力,施仁德於百姓,且大於齊國,足見其賢能。」於是,齊王經過再三思索,決定委派最寵信的三公子子玉,帶上他為范蠡準備的相印,前去請范蠡出任相國。這一日,子玉的車隊經過數日奔波,來到了海畔。他看到這裡繁榮富裕,百姓安居樂業,從心裡對范蠡嘆服不已,遂決定次日去府上親見范蠡。第二天清早,子玉沐浴 更衣,整理好冠帶,便帶家僕馬良等人前往范蠡的莊園。子玉拜過范蠡之後,對范蠡說道:「齊王治國已有十餘年,但齊國國力並不見增強,反而有逐漸衰落之勢。 因而,鄰邦常常以武力相脅,使齊國只能居於他國之下,齊王也因此惶惶終日,不得安寧。今聞先生賢能,齊王特此招賢,願鴟夷先生就任相國一職。」范蠡逃離越 國為的就是不居於高位,如今到了齊國,齊王卻又一心招納為相,他心中自然不願擔此責任。於是,范蠡回稟子玉說:「鄙人鴟夷子皮,乃是一介草夫,實無舉國為 相之材。齊王招賢納士,應前往大學府尋求高人為是。」子玉是一個有學識的人,看出范蠡誠心不願位居高官,也只好就此作罷,帶領著家人和手下離開了范蠡的庄 園。可是,沒過幾日,范蠡在家中聽到外面鼓號齊鳴,而且還有開道的大鑼聲。范蠡從院中翹首向外望去,只見離他家不遠的大道上來了一隊官兵模樣的人馬,正向他家的方向開赴而來。原來,在子玉離開范蠡的海灘鹽場之後,齊王得知子玉在這裡所見的一切,范蠡並非如自己想像的是一個喜好求官發財拜謝相印的人,而是賢 明達理、富餘知足的居士。因而,齊王決定擇日親自拜訪。此時,齊王已經來到了范蠡的莊園之外,正帶領著家人忙碌的范蠡,知道已經無法躲藏,只好出門前去迎駕齊王。齊王從馬車上下來,面容和藹地走到范蠡面前,施以一禮。范蠡見狀,忙以禮相迎,把齊王請入家中。齊王此次來拜訪范蠡,主要目的就是勸服范蠡出任齊 相,自然范蠡也不好再次推脫,只好答應齊王以三年為期,幫助齊王出謀劃策,使齊國國富民興,重振雄風,以使齊王建下千秋功業,樹萬年豐碑。就這樣,曠世奇才范蠡,又一次被歷史的潮流推上了政治舞台。日月荏苒,轉瞬間,范蠡出任相國已有三年,如今的齊國上下已經是一片興隆,國富民旺。而此時,范蠡向齊王許諾 的任相期限也日趨逼近,因而范蠡也開始著手準備辭官還鄉,重歸往日經商治家的生活。可是,當他拜見齊王,並向齊王告知自己準備辭官回鄉時,齊王卻出爾反爾不讓他離去。范蠡感嘆地說:「居家則擁有千金之產,居官則達到卿相之位,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老百姓來說,這已經是到了極點了。如果一個人長久地處於尊貴的位置上,只怕不是吉祥的徵兆啊。」於是,范蠡執意將相印歸還給齊王。為避免齊王再次找上門來,范蠡回家之後便把錢財分給了至交好友以及在海邊墾荒時的那些老鄉們,自己則帶著妻兒、奴僕,悄悄地從小道離開了海畔,向西而去了。從此,「鴟夷子皮」便在齊國這片土地上銷聲匿跡了。

第6節:5.知地取勝,擇地生財

  5.知地取勝,擇地生財   離開海濱之後,范蠡一行人向西而行,來到了一個叫做陶邑(今山東定陶)的地方。范蠡之所以來到陶邑,自有他的一番道理。首先,范蠡認為,選擇一個對做買賣非常有利的地點,如交通便利之處、居民集中之點、物產豐盈之地,都可使經營業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范蠡眼中,陶邑就是這三點的匯合之處,因為在當 時陶邑東北是商業發達的衛國,正東是齊國和魯國,向西則是魏國和韓國。所以,陶邑是各國人往來的必經之地,因此商品交易頻繁,能夠輕易獲得有利的信息,從而能自如地掌控商品轉運買賣的時機,在這裡經商必能財源茂盛。其次,陶邑正東的齊國多產布帛和魚鹽等,而北面的趙國則盛產魚、鹽、棗、栗,而南面的鄒國和 魯國,是桑麻產業發達的國家。因此,這些在當時比較富強的國家,所生產的豐富多樣的商品便為范蠡經商提供了充足的貨源。再加上,陶邑的道路四通八達,與各國經商以及往來聯繫都非常方便。他利用南北各地之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差異,待時而動,轉運,將南方商品賣到北方,將北方產品倒運南方,只要從中贏利 十分之一,便可成為積資巨萬的大富翁。最後,陶邑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氣候適宜,既為經商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又可為商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經過一番觀察和思考之後,范蠡便在陶邑居住了下來,與家人開始由耕畜起家,繼而再積聚貨物,據時而買或賣,從商品交易中獲取豐厚利潤。經過短短几年的打拚,范蠡終 於又一次「致貨累至巨萬」,成了當地名副其實的大富翁,人稱「陶朱公」。聰明的商人總能將他們的智慧與外界優勢充分地結合在一起,而且,這也是他們總能夠立足於商戰制高點的關鍵所在。因為自然條件、地理條件及各種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因素對於各種經營的成敗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對於企業經營來說,非常 有必要加強地理優勢的觀念。在可能的條件下,經營要盡量運用地利,不管是建設工廠,還是開辦商店,首先就是選擇理想的位置。對於地利的考察和鑒別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捧著金碗討飯,住在寶地喊窮」就是不識地利的表現。所以,在選擇地利優勢時要從大處遠處著眼,看是否有利於商品的流通,是否有利於商品信息的獲得。但是,對於大部分商人來說,地理條件常常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為一個企業不可能經常遷來遷去,四處遊盪,而且一個商家每一次遷址往往會損失大量的 原有客戶,即使到了一個有利的地方也沒有多大的成效。所以,這時就要學會發揮當地優勢。比如,當時居住在猗氏城南王寮村的鹽商猗頓,因為大雨連綿,鹽池中鹽花不生,販鹽業陷入窘境。於是,他上門請教陶朱公,尋求新的致富途徑。陶朱公看到涑水河兩岸沃野無際,草盛水聚,就勸猗頓發展畜牧業,農、牧、商結合起 來發展。後來,猗頓也成了當時的巨富。因此,立足當地,善於發現優勢,正確運用地理條件,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在陶邑,范蠡利用當地信息和交通的便利,大力發展商業,不斷地從中獲得豐厚的利潤,以至於積聚了巨資家產。後來,范蠡年老力衰,其子孫便繼承了他的事業和經商經驗。陶朱公死後,人們為了紀念 他,將他居住的村莊命名為陶村,並為他修建了墓地,蓋起了碑樓。另外,在猗頓的故里王寮村,人們也修建了廟宇,廟內供奉的陶朱公和猗頓兩位富商的塑像,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從此之後,世上便有了「富比陶朱」的說法,「陶朱公」已經成為財富和富有的代名詞,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財神」。

第7節:6.天地圓道,萬物反覆

  6.天地圓道,萬物反覆范蠡的經營理念,植根於中國古代道家思想和《周易》的圓道思想,主要經營思想之一就是「極而復反」的規律。范蠡認為:天、地、人三者之間是不斷變化的。萬 物生於土地,大地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它總攝萬物,是一個整體。禽獸、莊稼等始終不能離開大地,而萬物不論美惡,大地都一視同仁,使之生長,同樣人類也依賴大地得以養生。但是,萬物生長又各有定時,不到一定的時機,就不可能勉強生長,而人的變化也一樣,不到最後的轉折點,也是不可能勉強成功的。因此,應該 順乎自然以處當世,等到機會到來的時候,就可以把不利於自己的局面扭轉過來。范蠡善觀大局,他把自己的「積貯之理」放在自然環境、社會,乃至整個經濟系統 的圓道循環中來看待。這樣,通過研究事物內部的循環運動與外部自然環境中各要素的相互影響,就能有效地預見和利用事物發展的規律。范蠡深知農業生產具有很強的季節性,他認為每年的氣候不同,產量也就不同,從而對市場價格的漲落也會有很大影響。所以,遇到豐年,范蠡就大膽收進農產品,而遇到歉收的年景,收進 的貨物就不發愁沒有機會賣出去了。同樣,在這種歉收的災年裡,物價會大幅上漲,也不必擔心沒有進貨的機會而吝惜貨物,所以儘可能地拋售出去。就這樣,他在致富的同時,也為平抑物價、調節商品流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事物的發展並不總是簡單的由小到大、再到消失的拋物線,而是一個複雜甚至曲折的過程。所 以,僅僅意識到以積蓄儲備來應對客觀規律帶來的影響是不夠的。在深入了解了事物的發展規律以後,還要利用這種規律進行反向投資。也就是說,當大多數人不想投資的時候,你去投資;而大多數人都急於投資時,你則賣出。因為市場上的某種貨物價格上漲,就會刺激人們生產出更多的這種貨物,生產這種貨物過多,供過於 求,價格就會跌落下來。相反,如果價格太低,就打擊了積極性,人們不願生產,市場的貨物供不應求,又為價格上漲創造了條件。此時,就要利用「有餘」和「不 足」與價格的高低之間的關係,決定賣出買進。但要實踐反向策略,其困難度遠比「隨時買」要大。反向策略一般認為,當大眾對未來的看法趨於一致時,大部分的 時候是錯的,同時反轉的力量也會很大。比如,乾旱的年景眾人一窩蜂投資造車時,使用反向策略就應該一反眾人的投資方向去製造舟船。因為乾旱時節眾人造車,車的供給量大增,必然造成價格下跌,造車的利潤有限。而水災的年景來臨時,船的需求量大增,眾人來不及造舟,船的價格勢必高漲,利潤也相當可觀。反之,在 水災的年景里,眾人見舟船的利潤高漲,又必定會一窩蜂地投資製造舟船,此時你就要理智地反眾人投資方向而行,該投資製造車子了。以上可見,范蠡是一個比較善於捕捉商機的人,他能在複雜多變的市場形勢下,十分細緻地觀察市場行情的變化,揣度商品供求和價格的變化,以便採取有針對性的對策。無疑,范蠡是一位運 用反向投資的高手,深謀遠慮,搶佔先機,如此一來,賺錢就唾手可得了。值得一提的是,范蠡提出的「賤取如珠玉,貴出如糞土」,是說在採購貨物時,要像重視 珠玉那樣重視降價的物品,儘可能地買進並儲存起來,等到市場需要這種商品的時候,價格自然會上漲,這時就要像拋棄糞土那樣,毫不吝惜地儘可能地拋售出去,切不可貪圖過高的利潤而延誤了時機。司馬遷曾說:「貪賈三之,廉賈五之。」意思就是,貪圖厚利的商人只能獲利30%,而薄利多銷的商人卻可獲利50%。這 也是范蠡的主張,即「薄利多銷,不敢居貴」。他認為「薄利」是手段,「多銷」是目的,以「薄利」促「多銷」,使資金加速運轉,才是制勝之道。在經商者手 中,閑置的資金就是無用的資金,如果整個腦袋都鑽在錢眼裡,為一時的價格而斤斤計較,這樣的商人成不了大氣候。只有根據貨物的「一貴一賤,極而復反」的規 律,適時買入或賣出,使錢幣像流水一樣運轉流通起來,才可以從賤買貴賣的經營中獲取豐厚的利潤

第8節:7.協同競爭,合作雙贏

  7.協同競爭,合作雙贏   「范蠡販馬」可謂是歷史上最早協同競爭、合作雙贏的商業案例。范蠡最初舉家來到陶邑時,由於本小利微,生意根本無法做大,平日里只好做一些當地的糧鹽買賣。但是,陶邑居於天下之中,是商賈往來的必經之路,范蠡自然也從這些商人那裡了解到了很多信息。其中,一條有關吳越一帶需要好馬的消息,讓他心動不已, 頗想從事販馬生意賺些大錢。他知道,在北方收購馬匹並不難,而且馬匹到了吳越地區也不難賣掉,但問題是把馬匹運到吳越卻很難:千里迢迢,人馬住宿費用且不說,最大的問題是當時正值兵荒馬亂,沿途有很多強盜,一些經商的人往往是血本無歸,有時還會搭上性命。范蠡一時想不出良策,但他是個有心的人,時刻不忘探 聽有關販馬的信息。終於有一天,他通過市場了解到北方有一個很有勢力、經常販運麻布到吳越的鉅賈——姜子盾。姜子盾常年販運麻布到吳越一帶,在商道上早已 用金銀買通了沿途的強人。於是,范蠡想出了一條運送馬匹的妙計。這一天,范蠡寫了一張榜文,張貼在城門口,內容是:范蠡新組建了一批馬隊,時值開業酬賓,可以免費幫人向吳越地區運送貨物。不出所料,姜子盾很快就主動找到了范蠡,希望范蠡幫他把北方的麻布運到吳越。范蠡見狀,喜不自禁,爽快地答應了。就這 樣,范蠡與姜子盾一路同行,貨物連同馬匹都安全到達了吳越地區。范蠡在吳越很順利地賣掉了馬匹,賺了一大筆錢。如果僅憑范蠡一人的力量,他的馬匹可能早就被強盜搶走了,但他借用姜子盾的勢力,不但平安賺了錢,而且還幫了姜子盾的忙,姜子盾從此也和范蠡成了商場上的好朋友。做生意要學會借勢,學會協同競爭, 合作雙贏,這就是「范蠡販馬」給我們的啟示。勢,就是力量,就是走向,這種「勢」是由時、事、人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種可以助你「畢事功於一役」的合 力。而競爭又對人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是超越自我、提高工作效率、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基礎。如果只依靠個人的力量,創造的價值必然是非常有限的,而如果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依靠團體堅不可摧的力量去努力,所能創造的價值一定會多得多。利與勢是分不開的,有勢就有利。做生意先不要求利,而要先學會借勢。對 於現代的經營者來講,要想成就大事業,就不得不考慮與環境、社會、國家和其他競爭者的開放式合作。只有在某些方面佔盡了優勢,才能獲得豐厚的利潤,成為最精明的贏家。

第9節:8.范蠡救子,商智盡顯

  8.范蠡救子,商智盡顯   錢財乃身外之物,只有懂得如何利用,錢財才具有它特有的價值,如果不能充分地利用自己擁有的錢財,那麼錢財也會如同糞土一樣變得一文不值。在陶邑,范蠡的小兒子出世了。由於是老年得子,他對這個小兒子寵愛有加,生怕他受苦。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兒子逐漸長大成人。有一天,范蠡的二兒子在楚國殺了人,將要被 處死。范蠡聽到後,說:「殺人償命,理所當然。但據傳千金之家,其子可免死於市井。」隨之,他讓小兒子帶上大量的黃金前去營救。為了避人耳目,范蠡將黃金裝進一個舊罈子里,放在牛車上,讓小兒子趕車前去楚國。臨行在即,范蠡的長子卻生氣地一路跑過來,因為他聽說父親讓自己最小的弟弟去楚國而沒有讓他去,便 產生了強烈的嫉妒之心。他來到范蠡面前,說道:「父親,我是您的長子,家中出現了此等大事,理應由我出面去營救才是。而如今,您卻讓不諳世故且從小揮霍成 性的三弟去,父親您是不是認為我是一個不值得信任的孩子?」說完,就準備拔劍自殺。范蠡的妻子——西施,在一旁見到大兒子的這種舉動,也感覺大兒子說得有理,於是勸說范蠡讓大兒子前去營救。范蠡見夫人也這樣說,只好答應讓大兒子去。范蠡親筆寫了一封書信,交給大兒子,讓他到楚國去求見從前的好友庄生,並叮 囑大兒子道:「到了楚國之後,把禮金和書信一併奉交給庄生前輩。而且,一切事情都要聽從庄生前輩的安排,萬萬不可與他爭辯。」大兒子點點頭,接過書信,趕 著載有黃金的牛車,就去了楚國。到了楚國,大兒子見到庄生,按照父親的叮囑奉交了黃金和書信。庄生看過書信之後,對大兒子囑咐道:「賢侄,你父親的書信我 已看過,一切事情都交付於我就是。你現在必須趕快回家,不要再繼續留在這裡。即使你的弟弟已經被放出來了,也不要去問是什麼原因。」但是,大兒子見到庄生 家裡一貧如洗,心中不免有些生疑。西施聽著庄生對他說的話,只是點頭稱是。他離開庄生家之後,並沒有即刻離開楚國,而是留了下來,想在暗中窺測庄生的行動。第二天,庄生便進宮覲見楚王,說他夜觀天象,對楚國不利,勸說楚王施行仁政,大赦全國。庄生是楚王重要的謀士,楚王對他非常信任和敬重,當即便答允了 庄生的提議。次日,便封存國庫,準備大施仁政。大兒子聽說楚王要大赦天下,而庄生一直沒有動用他送來的黃金,便認為他送來的黃金做了「無用功」。思來想 去,最後他居然找到了庄生家裡,對庄生說:「我聽說楚王要大赦天下,二弟也就有救了,故而前來向您告辭。」庄生心中自然知道他話中有話,於是把黃金還給他。大兒子見到黃金「完璧歸趙」,心中得意萬分,自以為人財兩全了。但是,大兒子哪裡知道,庄生雖然很窮,但他一直以廉潔耿直著稱,就連楚王都尊其為師,非常尊重他。對於這些黃金,庄生本來就沒有動用的意思,而是準備在事成之後再悉數歸還給范蠡。但被大兒子這一番耍弄,庄生感到羞辱難當。於是,他再次覲見 楚王,對楚王說:「在下聞聽百姓議論,說是楚王身邊的大臣受了陶邑富翁陶朱公的賄賂,大赦天下只是為了他的一個兒子,而非為了楚國民眾。」聽庄生這麼說, 楚王大怒,當即下令將陶朱公的兒子先行處斬,然後再發大赦令。庄生最終,大兒子只好帶著黃金和弟弟的屍首回到了陶邑。回到家中,母親及鄉親見狀都哀傷不已,唯獨范蠡仰天發笑。他對大兒子說道:「我已經聽說了你在楚國的行為,就知道你一定會害死你的弟弟。這並不是你不愛他,而是因為你從小與我一同創業,備嘗生活艱辛,所以對錢財捨不得。如果是你的三弟則不會如此,因為他自幼生活富足,從不知錢財的來之不易,所以他能一擲千金。當初,不讓你去就是這個原因, 如今你為了錢財而害了弟弟,這也是我早就預料到的,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了。」范蠡「居官則至卿相,居家則致千金」,其智慧絕非常人所能及,自然也比常人看得更遠、想得更深。大兒子將事情辦砸,也是他預料之中的事情,但如果不讓大兒子前去楚國,他便會自刎;而大兒子在經商治家方面,更勝另外兩個兒子。所以,范 蠡心中也沒有什麼遺憾。不過在現在看來,遺憾的是,范蠡智慧超人,不應聽之任之,坐而待斃。以廉潔耿直聞名、就連楚王都尊其為師的庄生也不應該與晚輩過於計較,而應該大度一些、寬容一些,因為這終歸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不過,殺人者抵罪也理所當然。總之,「范蠡救子」確實富有哲理性、戲劇性,因而也給後人留 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東西,希望人們能夠借鑒。「月滿則虧,物盛則衰」,「盈而不溢,勝而不驕」,這些都是自然的法則。如果人們只執迷於眼前的利益,不知道放棄,才是最愚蠢的行為。

第10節:9.富甲天下,好行其德

  9.富甲天下,好行其德   兩千多年來,人們一直奉范蠡為商業鼻祖,其中的原因除了他經商治產「富甲天下」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富好行其德」。在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中,「士農工商」 就是社會的等級觀念。幾千年來,從政治家到學者,在評價「商」的時候,幾乎都異口同聲帶著貶義,認為商人是逐利階層,唯利是圖是他們的天性。所以,歷史上向來都有「無商不奸」的說法。范蠡卻不然,他捨棄了越國的高官厚祿,到齊、陶艱苦創業,孜孜不倦地從事農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商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目的不在於賺錢而在於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也就是向世人表明他不僅能幫助越王勾踐打敗吳國,而且還能親自從事商業活動,經營致富。正是基於這種思 想,他並沒有為金錢所累,在離齊至陶之際他「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黨」。後來,他在陶邑經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而再次「分散與貧交疏昆弟」。 更可貴的是,范蠡經商從不搞壟斷,他曾慷慨地傳授經商治產的經驗給齊國國君,幫助他治理國家,發展經濟,只用了三年便使齊國國富民旺。後來,他在陶邑指導猗頓發展農業、畜牧業和商業,使猗頓成了當時的巨富。司馬遷深為范蠡這種超然物外的境界所折服,故稱其為「富好行其德」。另外,范蠡在手工業和水產養殖業 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據說,他曾經發明制醬技術,而且還改進了陶器的製作技術,是造缸的能手,太湖地區的工匠們都尊稱他為「造缸先師」。在范蠡死後,族人 將他葬於陶山主峰西麓(今山東省肥城市湖屯鎮幽棲寺村),後世的人們來此憑弔他和西施,緬懷他的業績及人品,汲取他的思想和智慧。如今,在陶山南麓的范庄,仍居住著范氏的後人,他們每逢節日必到范蠡墓前洒掃祭奠。范蠡不是吳國人,但他也在無錫留下了不少傳說。相傳,在他隱居無錫五里湖畔時,曾教會了人們 養魚種竹的方法。無錫有好多地名都與范蠡有關,如蠡河、蠡橋、蠡園等。在太湖邊至今還流傳著這樣兩句民謠:「種竹養魚千倍利,感謝西施和范蠡。」按照現代 人的觀念來看,范蠡確實實現了世上男人所有的夢想:在事業上,他進能立國興邦,退能富濟天下,位極人臣後能急流勇退,富貴滿堂敢散盡千金;在愛情上,他能贏得天下第一美女西施的芳心,兩人互敬互愛,長相廝守,高遠飄逸。由此可見,范蠡的智慧和才能並非單一地反映在經商方面,而是多方面的,可謂是全才型的一 代名家。

第11節:10.陶朱公商訓十二則

  10.陶朱公商訓十二則   一、能識人。知人善惡,賬目不負。二、能接納。禮文相待,交往者眾。三、能安業。厭故喜新,商賈大病。四、能整頓。貨物整齊,奪人心目。五、能敏捷。猶豫不決,終歸無成。六、能討賬。勤謹不怠,取行自多。七、能用人。因才四用,任事有賴。八、能辯論。生財有道,闡發愚蒙。九、能辦貨。置貨不苛,蝕本便 經。十、能知機。售寧隨時,可稱名哲。十一、能倡率。躬行必律,親感自生。十二、能運數。多寡寬緊,酌中而行。

第12節:1.端木子貢家世

  子貢的經營理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內儒外商,為富當仁。以仁為本,以和為貴。與時逐而不責於人。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從善如流,嫉惡如仇。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子貢儒商鼻祖:1.端木子貢家世在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子貢列在了中國歷代富翁排行榜的第二位,緊隨范蠡之後。另外,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里,有關子貢的傳記在孔門眾弟子 中也是耗費筆墨最多、篇幅最長的一個。由此可見,在司馬遷的眼中,子貢確實是一個極不尋常的人物。子貢(公元前520年~前456年),春秋時衛國人,本 姓端木,名賜,亦稱衛賜,又名子贛,到了立字時方取名為子貢。子貢曾在衛、魯、齊等國做過官,他博學多才,洞察時勢,能言善辯,是春秋時期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外交家和商業貿易家。他的思想作為、識見功業對後世影響深遠,是一位很有社會影響力的歷史名人。端木氏源出黃帝。其先祖是黃帝的後裔鬻熊,周國人,曾 經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謀師,祖居於河南大梁之酸棗門。鬻熊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做熊麗,次子叫做端木。端木又生了典,典以黃帝父親的名字為姓,取名為「端木 典」,也就是「端木」姓氏的始祖。端木典及其後世子孫世代為周朝大夫。一直到了西周末年,其後裔端木舒才隨周平王東遷。幾代之後,子貢的曾祖父端木廣單被衛國聘為客卿,自此端木家族遷居到了衛國。之後,父親端木巨又輔佐衛靈公,因「匡君澤民」被稱作「衛之賢大夫」,母親蘧氏「天性善良,仁慈端莊」,在懷有 子貢的時候曾夢見有神靈賜予寶玉。因此,子貢在降生後被取名為端木賜。子貢18歲的時候,到魯國遊學,拜於孔子門下求學6年。24歲時,回到原籍,娶句氏 為妻。完婚後,子貢開始隨孔子周遊列國,至公元前482年返回魯國。這一年,子貢38歲。之後,他又曾受命出使齊、吳、越、晉等國。在公元前479年,孔 子去世,子貢開始為恩師守墓。這一守又是6年,公元前473年,48歲的子貢回到衛國,繼續他的治學經商生涯。50歲時,他再一次去魯國拜祭孔子墓,並且 再度受聘於齊國,任大夫一職。公元前456年,子貢在齊國逝世,享年65歲。他的兒子端木炅將其靈柩運回衛國,葬在了今天的河南浚縣大徑山東南東張庄村 北。子貢死後,其孫端木叔繼承了祖業,但這個孫子樂善好施,不久便將萬金家資散給宗族國人,以至於後來「病無藥石之儲,死無瘞埋之資」。由此可見,端木家 族自端木叔這一代已經開始衰落了。孔子一生收了3000多個弟子,「賢者72人」,其中有10人成績最為卓著,他們分別是:德行科的顏回、閔子騫、冉伯 牛、仲弓,政事科的冉有、季路,言語科的宰我和子貢,文學科的子游和子夏。在這10個人中,又以子貢最喜愛經商。據《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其「廢著鬻財 於曹、魯之間」,竟至於「家累千金」,因此他經常「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到之處「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甚至越王勾踐還曾「除道郊迎,身 御至舍」。可見子貢當時富有的程度。由於子貢是中國歷史上文人經商的第一人,並且對後世的影響之大、作用之巨,在孔門弟子中無人企及,因此,子貢也被後世人尊奉為「儒商鼻祖」。

第13節:2.尊師重教,儒商楷模

  2.尊師重教,儒商楷模在孔子的門徒中,子貢是非常出色的一個,與孔子的關係也甚為密切。子貢敏而好學,「聞一知二」。在《論語》中,有關子貢向孔子請教的內容是眾弟子中最多的 一個。其中,有子貢「問政」(即如何施政),有如何能成為「士」,有如何交友等。這些問題,孔子都一一作了回答。孔子說:施政要「足食、足兵、子貢辭行民 信」可也;做「士」上者使於四方而不辱使命,次者宗族稱孝鄉黨稱悌,再者「言必信,行必果」;「交友」則要在得到教誨後,時時給朋友一些忠告,以幫助友人進步。在《論語》中,子貢的名字出現了37次,居眾弟子之首。陳蔡困厄,派子貢使楚;魯國危難,命子貢往救;孔子病疾,有子貢探視……可以說是事事皆有子 貢出現。由此可見,子貢是一個處處用心、無所不問的人,並領會深刻,觸類旁通。連孔子也禁不住讚揚子貢聰慧過人,說他「告諸往事而知來者」。子貢對孔子更 是欽佩和崇敬。孔子生病了,子貢前來探視,但孔子卻埋怨他說:「汝來何其晚也?」後來,孔子去世,眾弟子皆服喪3年,相訣而去,唯獨子貢結廬墓旁,6年方 歸,足見師徒情深和子貢對孔子的敬重。子貢還是孔子及其學說的重要傳播者。司馬遷說:「夫使孔子名布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清代崔述也在《洙泗考信余 錄》中說:「子貢之推崇孔子至矣,則孔子之道所以昌明於世者,大率由於子貢。」子貢不但是孔子學說的傳播者,而且還是其堅定的捍衛者。一次,齊景公向子貢詢問孔子的賢能,子貢馬上回答說:「聖人也,豈直賢哉。」意思就是說,孔子不止是賢人,子貢守墓處簡直是聖人。接著子貢又用天地稱頌孔子,他說道:「賜終 身載天,不知天之高也;終身踐地,不知地之厚也;賜之事仲尼,譬猶渴操壺勺就江海而飲之,腹滿而去,又自知江海之深乎!」在這裡,子貢竟然將孔子與天、地 以及江海相比,時時處處維護著孔子的尊嚴,宣傳孔子的思想,絕不允許任何人毀謗孔子的聲譽。孔子對子貢也非常器重,他把子貢譽為「瑚璉器」、「達人」、 「辯人」。故而,後世才有了「十二哲中瑚璉器、三千英內達聖稱」之說。孔子周遊列國,遭遇陳蔡之厄,吃了不少苦頭。如果沒有善辯的子貢為其解圍,沒有富有的子貢為其提供財力上的支持,孔子周遊列國之行恐怕會更加艱難。《論語·先進》中,孔子說:「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意思就 是說,顏回安貧樂道,生活窮困;子貢則與命運抗爭而經商,行情看得很准。孔子的這些話並無責貶之意,可見那時對經商並不賤視,雖然在口頭上常說「罪子貢善 居積」,但內心還是偏愛他的,只要你仔細品味《論語》中孔子所說的「億則屢中」那句話,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到了後世,子貢不斷地被歷代帝王祭祀和封爵,並且他的後裔子孫也受到了恩澤。唐玄宗封其為十哲之一,後追封黎侯。北宋則加封黎陽公,到了南宋又改封黎公。到了明朝的時候,又一次改封為「先賢端木 子」。至清康熙帝時,康熙帝賜子貢七十世後裔端木謙「賢哲貴遺庥」匾額一塊,並封其為翰林院五經博士,且後代世襲。乾隆封子貢為十二哲之一,並塑其像於孔廟大成殿內。至今,在河南一帶仍流傳著「既在黎陽學子貢,何必南越法陶朱」的說法。在《河南日報》上,曾有一篇文章稱子貢為「學者型富翁第一人」。 1997年,在「馬來西亞第二屆世界儒商學術研討會」上,中國曲阜孔子文化學院路承烈教授也發表了一篇論文,稱子貢為「自古儒商第一人」。子貢開闢了文人 經商的先河,以其齊家治國之氣魄,勤奮好學之精神,博濟廣施之胸懷,謙遜至孝之美德,垂名後世。他與孔子的關係堪稱尊師重教的楷模,使儒家思想在商業中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發展,不愧為儒商之鼻祖,商界之楷模。

第14節:3.內儒外商,文行忠信

  3.內儒外商,文行忠信如今,「儒商」似乎已經成了一個流行的恭維詞。如果一個人做生意發了財,你稱他為「儒商」,就像你給別人一個笑臉,總會讓人覺得十分舒服。「儒商」表示不 但有錢,而且還有文化的意思。在相當一部分現代人的語言中,如果說一個人「沒錢」,那是中性的,但如果說一個人「沒文化」,那就有點罵人了。那麼,什麼才 是真正的「儒商」呢?簡單地說,儒商就是儒與商的結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和商是兩個被嚴格區分開來的稱謂。儒乃秉承儒家學說的文士之謂,其天職在於求道求義;商乃通貨之民,其本性在於求利求財。由於中國傳統文化以重義輕利、修身齊家治國、成賢成聖為基本價值取向和最高追求,故尊儒而賤商。然而,在商業 活動中,儒商卻自覺地把儒家倫理、精神文化同商品經濟行為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商業文化。子貢就是這樣一個儒商,他是孔子的高徒,是七十二賢中的佼佼者,有著純正的儒家文化背景。子貢與具有早期道家思想的范蠡比較,似乎更具有典型的意義,就如《論語·述而》篇所講到的:「子以四教:文、 行、忠、信。」所謂「文」,就是指歷代保存下來的文獻,亦即我們現在所說的《詩》、《書》、《禮》、《易》、《春秋》五經。所謂「行」,就是指一個人的社 會經驗。孔子認為,豐富的生活閱歷是人生寶貴的財富。所謂「忠」,就是下級對上級的忠誠。所謂「信」,就是指人際交往中的「信用」和「信譽」。也就是說, 在子貢的觀念里,一個真正的「儒商」,不僅要有學問,懂得書面知識和社會經驗,而且還要有「道德」,也就是「忠」和「信」。至於學問和道德的關係,孔子教導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可見,道德是第一位的,如孝、悌、信、仁等,其次是社會經驗,然後有了「余 力」,再去學習文化。道德在先,學問次之,也就是做人重於做學問。作為一個商人,求富取利無可厚非,但要符合道德原則,並且要把道德放在前面。孔子說: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可見孔子對道德仁義的看重程度。孔子的教導對子貢的人生髮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他把學和行有機結合在一起,在他的言行舉止上,無不體現著儒家思想,精神上有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所以他不但有錢,而且也有了精神 上的獨立和滿足。從子貢的創業經歷、所作所為中,可以得出現代儒商應具備的基本特徵:具有積極進取、勇於開拓的競爭意識,為了事業的成功,不怕挫折,始終如一,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儒家自強不息的精神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遵循儒家以誠信為本的道德規範,注重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鄙視假冒偽劣,堅持以 信取勝,視名譽為生命,力求做到名與利的統一。注重自身素質修養,以人格魅力影響部下,以儒家「仁者愛人」的人性觀增強全體員工的凝聚力。一言以蔽之,即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愛財」,即是要發展經濟,追求貨幣增值,這是商人的本性;「有道」,即是要講人性、守道德,這是做人的起碼要求。兩者相結合, 就是儒商經濟倫理的本質。有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常懷民族憂患意識,他們通過贊助文化、教育、體育、衛生事業為國分憂,通過扶貧救災為民解難,是儒家「治國平天下」思想在經濟領域落實和擴充的執行者。具有高層次的文化程度,廣博的知識結構,熟悉政治、經濟、法律和現代科技,有較高的駕馭市場能力,善於審時度勢作出正確的決策,把儒家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運用得得心應手。

第15節:4.誠信為本,一諾千金

  4.誠信為本,一諾千金言必信,行必果,以誠信作為人生的準則,這是對儒商的根本要求,也是儒家先哲子貢所提倡的美德。誠信是立身之本,也是經商之本,是商業活動順利進行和企業穩步發展的必要前提和條件。一個人如果講信用講到了眾所皆知的程度,樹立起了信譽,他就享有了一種無形的資產,這樣的人做事情總比一般人多幾分可靠性。在 《論語·顏淵》篇中,子貢與孔子有這樣一段對話,叫做「子貢問政」,也就是子貢向孔子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子貢問政時,孔子說:「一個好政府應該有充足的糧食,充足的軍備和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子貢問道:「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項,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又問:「如果迫不得已還 是要去掉一項,兩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人都難逃一死,但如果沒有人民的信任,那就什麼都談不上了。」在這段對話中,孔子強調了一個「信」字。「信」是本,沒有「信」,一個政府立不起來。再具體地說,沒有「信」,一個人也立不起來,那麼一個企業無信自然也會沒有商家孔子和他合作。把誠信二字分開來解釋,誠就是真誠、誠實、虔誠之意,信就是信用、信譽、守信之意。誠偏向於內在,偏向生命主體,而信則偏向於外在,偏向行為表現。誠為體, 信為用,以誠為本,方能有信用和信譽,方能言行一致,一諾千金。提到「一諾千金」這個成語,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它的出處。據《史記·季布列傳》記載,「一 諾千金」的典故來自於春秋時期的季布。當時,季布是楚國人,為人重義氣、重承諾,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完成。因此,在楚國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得黃金 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季布原本是項羽麾下的一名將軍,曾經多次圍困劉邦,後來項羽大敗,退至長江岸邊舉劍自刎;劉邦得到天下後,貼出告示懸賞千金捉拿季布,並且向世人宣告:「若有膽敢在家中藏匿季布者,則罪及連誅三族。」但是,人們都敬重季布,無論季布走到哪裡都有人冒著連誅三族的危險保護他。後來,季布來到了河南濮陽的周氏和魯朱家,周氏和魯朱便千方百計找人勸服劉邦,使季布得到了特赦,並且還任用季布做了郎中,後來又升任中郎將、江東太宗。由此可 見,言出如山,重言諾,得到的回報是多麼的巨大。有了信譽的保證,人們就覺得你說的話值得信賴,也就多了一份成交的可能,少了一分疑慮和不安。而且,擁有這樣的好名聲,各行各業的人都願意與你打交道,願意與你交朋友,就會在無形之中多出了很多條可以走的路。反之,如果一個人不重承諾,言而無信,則難以在社 會上「立身」,連腳跟都站不穩,要成大事豈不成了空談?值得注意的是,誠信又必須與行動相結合。《論語·先行》中記載,子貢問:「如何做才能成為君子?」 孔子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意思就是說,先為人們做出語言上的保證,然後再按照自己所說的去做,意即君子必須做到言行一致。所以,檢驗一個人是否講究誠信,只要從言行是否一致判斷便可以得出結論。言出如山,一諾千金。在商品經濟的今天,不僅人人都必須講信用,而且要把信用講好、講出名氣,所以誠信還 要與智慧相結合。現實生活中,常常存在正直者遭到陷害,真心者受到欺騙,誠實者受人利用的現象。為了避免這些悲劇的發生,就應當將誠信與智慧結合起來。一個有智慧的人,懂得智謀,善於權變,善於知人察人,有一定的警覺,方能正確運用誠信之道。因此,如果一個人能珍惜自己的聲譽,發揚誠信的美德,美名一定會 越傳越廣,越傳越大,利潤也會隨之見長,而且會越長越高。

第16節:5.以和為貴,以仁為本

  5.以和為貴,以仁為本子貢不僅講求信譽,而且還特彆強調寬恕和仁愛。子貢曾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講求「仁」也代表了儒家的另一思想——「尚和」。作為 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子貢深受這一思想的陶,並且把這一思想貫徹到了他的經商過程中,即「以仁為本,以和為貴」。「和」即和諧、團結、融洽的意思。孔子 說:「君子和而不同。」孟子也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追求「和」的理想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和諧、家庭和睦、性情和順、糾紛的和解與和好、協作中要和衷共濟、國家之間要和平相處等,這都是儒家文化的「和」在社會生活各個層面的目標與追求。由此可見,「和」是何等的重 要,只有「天時」和「地利」不見得就能取勝,「人和」才是最關鍵的因素。自古以來,儒商非常重視「和」的思想,並把它運用到商業活動中。他們提倡「和氣生 財」,「和為貴」,認為「老闆與僱員之間的和諧,商家與商家之間的和諧,商家與顧客之間的和諧,商家與社會之間的和諧,都是實現管理目標和市場有序運行的基本條件之一」。如果沒有「和」的存在,過於爭強鬥勝常常會導致兩敗俱傷,而合作卻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共創利益,在「存異」中求發展和進步。那麼,要想達 到「人和」的效果,就應該在人與人之間建立一種情感橋樑,就是「仁」。「仁」與「和」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所謂「仁」,就是「仁者愛人」,愛人即尊重人、愛護人和幫助人。「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紐帶,古語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在仁愛端木子貢之心的統領下,人 們之間才能和諧相融,才能緊緊地團結在一起,上下擰成一股繩,同心協力,情同一家。換個立場來講,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相通的,在你擁有一顆「仁」者之心的 同時,別人也會對你懷著一顆「仁愛之心」,你也獲得了他人的尊重和關懷,從而能更好地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懂得如何做人。現代的商人應該以現代人的眼光去更好地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對傳統倫理和現代法治有一個透徹的了解,把傳統儒學「仁者愛人」的胸懷和法治社會「人人平等」的觀念有機地融合為一體。現代商人所要做的就是,更好地發展自己,完善自己,擔當起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使命及責任。在管理上施行仁政,交易之際也時刻保持一個「仁」字。當你以一顆仁愛之 心與人交往,由此換來的就是他人對你的忠誠、理解和支持,從而增強了凝聚力,使眾人合成一個堅不可摧的整體。

第17節:6.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6.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儘管如此,作為一個現代商人一定要懂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理。儒 家並不是從根本上反對經商,而是強調正義之道是經商之道的前提。儒商所講究的是在商不唯商,求利不唯利。儒商的價值觀包括仁愛善良的道德觀、強國富民的目的觀、取財有道的價值觀、以民為本的服務觀、見義勇為的責任觀、公正平等的權益觀等。儒商推崇「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愛財」即發展經濟,追求貨幣增值,這是商人的本性;「有道」即講人性、守道德,這是做人的基礎。兩者結合,就體現出儒商的本質。所以,商人除了金錢之外,還應該有更高的精神境界追求,也就是對「義」的追求。作為一名儒商,子貢繼承了中國最傳統的文化精髓,捍衛並使之發揚光大,這些思想直到今天對於經商者仍然有很高的現實意義。在他看來,追求金錢只是實現人生目的的一種條件,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積極以自己的優勢服務於社會的一種活動。因此,他時刻都保持著「見利思義,見危 受命」,「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的經營信條,其內心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猶如清澈的湖水足可見底。賺錢必須用正當的手段,取得正當的利潤,或者說賺 錢必須「義利並重」、「合義取利」,所以通過勤儉致富、智慧致富、信譽致富、互利致富才是儒商的基本準則。這種思想反映到經營理念中就是內斂與外張,就是 義利相生。在「義」和「利」不可兼得時,要舍「利」而取「義」,絕不可以損害他人、社會和國家利益去致富。「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是人類不斷發生的悲劇, 也是以「利」為目的的商人應該警惕的。只有在不失德、不違法的前提下,才可以光明正大地講利益,理直氣壯地賺大錢。《論語·述而》中說:「富而可求也,雖 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意思是,如果是值得追求的則富,就是我給人趕車作仆也願意干;如果是不可取的不義之財,那麼還是做自己喜歡的 事情好了。由此看來,從事商業經營活動,取之有道是不可或缺的前提。作為一名現代儒商,應該從注重自身的角度來發掘潛力,強調向內用功——使自己具有 「義」的品格,讓「義」促進「利」的產生。根據「見利思義」原則,即要求經營者必須遵守國家政策法令,不能搞邪門歪道,商人在經營中賺取利潤應該合法合理,不能以假冒偽劣產品去搞不正當競爭,或者以違法行為來獲取利潤。這些都是作為一個現代儒商應嚴格遵守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

第18節:7.研究規律,把握商機

  7.研究規律,把握商機在商場上,機遇總是轉瞬即逝,在機遇面前是否能果敢地進行科學決策,對企業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中國儒家講求「天時、地利、人和」,兵 家講求「勢」,道家講求「道」,這些都是在說成功者必須順應規律,抓住機遇。《史記》中說「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貲」,就是指子貢在經商時能夠估計到市場 的變化,從而獲得有用信息,抓住機遇。所謂的「廢舉」,在南朝裴駰的《史記集解》中是這樣解釋的:「廢舉謂停貯也。與時謂逐時也。夫物賤則買而停貯,值貴 則逐時轉易,貨賣取資利也。」《戰國策·趙策》中也指出:「夫良商不與人爭買賣之賈而謙司時。時賤而賣,雖貴已賤矣;時貴而買,雖賤已貴矣。」從這裡來 看,作為一名「良商」最基本的素質就是「司時」,用現代的話講就是善於捕捉機遇。機遇是企業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但要抓住它,就必須了解機遇的特 性:普遍性。只要有市場,有經營活動,從客觀上來講就存在著經營機遇。偶然性。「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就是最好的說明。消逝性。機會的出現與 客觀條件具有一定的關聯,當客觀條件變化時,經營機會就會隨之消失或流逝,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開發性。當今世界上一些大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研究 開發資金,研製新產品,創造機會,引導消費,佔領市場。機會創造的豐厚利潤,就是充分利用了機會的可開發性。子貢所處的時代是春秋末期,已出現了鐵器牛耕,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商品經濟也盛極一時。作為「達人」、「哲人」的子貢從對社會現實的觀察與思考中,悟出了社會經濟與個人致富之道。再加上子貢見多識廣,反應敏捷,具有經商的頭腦,善於掌握市場信息,對預測物價的漲落總是非常準確,所以他能成為家累千金的鉅賈。現代的商場亦是如此,一個成功的儒商不僅是有道德、有文化的商人,更為重要的是應有適應時代變化和發展的智謀和遠見。他們既不同於那種鼠目寸光且斤斤計較於毫釐得失的小商小販,也不同於那種腰 纏萬貫卻除了錢什麼都沒有的暴發戶,而是一個能夠反映時代精神,滿足現代市場需求,推動社會經濟和人類文明進步的現代儒商。微軟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準確地預見了人們對新科技的需求。在當時,計算機是用於工業和軍事的「大傢伙」,而微軟卻在那個時候開發出了用於個人計算機 (PC)的操作系統。隨著PC技術的日益成熟和發展,計算機逐漸走進人們的工作與生活,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工具,因而微軟也越來越賺錢,成了世界500強 企業,比爾·蓋茨本人也成為當今的世界巨富!俗話說:「處處無心處處空,處處有意常有金。」要想獲得有價值的信息,要想做一個成功的商人,那麼你首先就必須做個「有心人」。

第19節:8.仗義疏財,回報社會

  8.仗義疏財,回報社會一個商人的發展和他的心懷、責任感成正比。只有具有博大胸懷而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商人,才能真正成就一番大事業。作為儒商,掙錢不是最終目標,治國平天下才是最高的理想,而其他的一切則都應該為此目標鋪路。儒家思想積極倡導入世,而儒商在經商實踐中也應該始終貫穿這一儒學理念,重視道德自律,提倡愛國愛民, 明理誠信,對社會具有深重的責任感。在這一點上,儒商鼻祖子貢可謂是先行者。子貢躬行儒學,克己自律。他追求做人要表裡如一,「文猶質也,質猶文也」,既 要「貧而樂,富而好禮」,更要「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他經常散發家財救濟困窘,連孔子也自嘆不如。《呂氏春秋》中,記述了一個「子貢贖人」的故事。根據當 時魯國法律規定,如果魯國人在國外淪為了奴隸,有人出錢贖回來,事後可以找國家報銷贖金,並且國家還要給予精神上的表揚。有一次,子貢到別國做生意,就贖了一個同胞回來,事後卻拒絕了魯國支付的贖金。其人道主義的博大胸懷可見一斑。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齊國大將田常欲舉師伐魯,地微人寡的魯國危在旦夕,孔子為了拯救自己的祖國,派子貢說齊救魯。子貢不辱師命,先後多次周旋於齊、吳、越、晉、魯之間,大智大勇,憑其三寸不爛之舌,使「十年之中, 五國各有變」,成功地製造了「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的千古佳話。他後來長期擔任魯、衛二國宰相之職,成為儒家第一代弟子中至富與至貴 者。後來,有人稱讚子貢賢於孔子,他則謙遜地說:「我好比是砌著矮牆的院落,人們站在牆邊一眼就能看清屋內所藏;先生則是那高牆深宮,只有走進去,才知富 麗堂皇。」同樣,子貢並沒有超出儒商的發展規律,即拼搏、成功、奉獻三個階段。在剛一開始追求金錢的時候,他也是「窮則獨善其身」,把金錢當成一種實現其 人生目的的條件,而在他「家累千金」之後,他也不忘「兼濟天下」。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在回報社會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回報。這就是子貢遵循的經商和做人 的原則,也是留給我們後世人的精神財富。堅信這一點的儒商,都恥於獨富獨貴,而喜於樂善好施、捐助公益,因為只有時刻保持這種信念,才能對社會上存在的諸種不正之風,如拜金主義、金錢至上等起到強烈的抵製作用,才可以使商業的運行更加純凈化。

第20節:9.儒商的精髓儒商定義

   9.儒商的精髓儒商定義:信奉儒家,修升素養,事業有成,內儒外商。子貢石像儒商精神:以義取利,以利濟世,以和為貴,以儒興商。儒商人格:仁愛立人,見利思義,講信修睦,樂於施善。儒商生活:博學儒雅,亦文亦商,以商養儒,以儒促商。儒商之道:重守誠信,謀利有度,寬厚圓融,內聖外王。

第21節:1.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白圭的經營理念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夫歲熟取谷,予以絲漆;繭出取帛絮,予之食。樂觀時變,趨時若猛獸鷙鳥之發。欲長錢,取下谷,長石斗,取上種。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能薄飲食,忍嗜欲,節衣服,與用事僮僕同苦樂。「智」、「勇」、「仁」、「強」,誠信為本。白圭人棄我取的商 祖:  1.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商祖白圭,祖籍初周(今河南洛陽),是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人。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由於白圭對經商的重視,他的一套 理論及成就,後世商人把他尊為本行業的祖師爺。白圭是戰國時期經營農產品的商人,因擅長經商致富而名滿天下。晚年他總結出一套經商理論,為後世經商者所師法。白圭的經營之術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他一生仁義豁達,備受周圍人乃至後來的史學家的肯定,是天下商賈效法的楷模,其中有不少親身實踐的行商經驗都具 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因此,後世商人把白圭稱作「治生祖」或「人間財神」,宋真宗曾封他為「商聖」。作為一個商業理論家,白圭留下來的商業理念聚集了經營之道的精華,非常值得後人學習。白圭經商理財,常從大處著眼,通觀全局,在經營上從不貪圖小惠小利,也從不靠詭計進行欺詐。據《史記·貨殖列傳》記載,白圭 「樂觀時變」,擅長經商,在「善為商賈」、「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的周人中,稱得上是最典型的人物。他一貫把「人棄我取,人取我與」作為自己的經營宗 旨。棄者,無用也,遺棄之物;取者,購進、收購之物。也就是說,人們認為沒用的東西,就將其收購過來;或者,在人們認為某一些商品沒有什麼價值或是已經貶值,為防止更大的虧損而大量拋售時,就想方設法把這些商品收購進來。有一次,商人們都在一窩蜂地拋售棉花,有的商人為了儘快把棉花拋售出手,而不惜把價格 壓得極低。白圭見到這種情況,於是便吩咐手下的僮僕掛出收購棉花的招牌,一概收盡商人手中所有現存的棉花。後來由於收購的棉花太多,白圭只好派人從其他商人那裡花錢租地方來存放棉花。此時,賣完棉花的商人都又擁在了一起,搶著購進皮毛。原來,不知從哪個商人那裡傳出消息,說最近皮毛成了搶手貨,冬天人們有 可能從市場上難以買到皮毛。此時,白圭的倉庫里正保存著一批上好的皮毛,但他聽到這個消息後並沒有將皮毛壓在手中,而是把所有庫存的皮毛賣了個精光,從中賺到了不菲的一筆。沒過多久,由於連綿不斷的陰雨,棉花嚴重歉收。於是那些手中已經沒有了棉花存貨的商人開始到處尋找棉花。這時,白圭便以高出收購價的價 格賣出了全部庫存的棉花,再次發了一筆大財。又過了一段時間,由於某種原因,滿街的皮毛突然賣不出去了,價格降得越來越低,其他商人後悔不迭,血本無歸。很多人認為,在商品貶值之機大量購進是愚蠢之舉,是將白圭經商石雕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無底洞之中。但是,他們哪裡知道,白圭所遵循的「人棄我取」的關鍵在 於,購進「無用商品」不是無原則地購進一切已經貶值的商品,對於那些已經喪失了使用價值的商品當然不能購進。這裡的「人棄我取」是指由於市場變化而出現的 商品滯銷的局面,一些商家不得不壓低價格向外拋售,而白圭從中看到這種商品潛在的熱銷可能性,從而開始大量地購進。在這一時期,商家可能要一直處在投資時段,利潤的回報周期可能會變得相當長。但是,「人取我與」的時機一旦來臨,商家從中獲取的回報將會很豐厚,因為當這種商品重新熱銷時,其他商家已經沒有庫存,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將商品投放到市場上。而對於已經囤積已久的商家來說,此刻卻掌握著完全的市場主動權,因此價格也會因供求失衡而上漲很多,此時想不賺 錢都不可能。值得一提的是,白圭與一般的貪賈奸商投機倒把、走歪門邪道的生意經不同。他說:「夫歲熟取谷,予之絲漆;繭出取帛絮,予之食。」這套做法,白 圭稱之為「仁術」,而且也是實行「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目的所在,因為這樣一來全國的貨物就得到了流通,既有利於人民的生活,又能從中賺取利潤,可謂一 舉兩得,利國利民。所以,從商業道德角度看,白圭確實是一位優秀的誠賈良商。「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這種商業理論自白圭提出並實踐以來,已經成為不同時 期商界高手一種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在明代,山西浦州有一位商人叫王海峰,他和其他商人一同外出經商。剛開始,他和其他商人一樣,多是西到秦隴地區、東到淮浙一帶,或者深入到西南方的蜀地。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買進和賣出,他發現贏利並不多,去除掉必要的車馬費用,基本上已經所剩無幾。於是,王海峰改變了自 己的經商路線,他改走青滄地區,也就是今天的山東青州和河北滄州一帶。當時,青州和滄州一帶是長蘆鹽區,屬河南彰德、衛輝二府管轄,由於當地官吏和一些奸商劣紳上下勾結,使鹽業運銷無法正常進行,一些沒有勢力的商人便紛紛離開了這裡。但在王海峰看來,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認為當年陶朱公和管仲在這裡 收取魚鹽之利時都家致千金,如果今天他也像兩位前人一樣來做魚鹽生意,使用「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方法,定可致富。後來,經過他的努力,再加上他獨特的經營方法,終於成為一位非常出色的魚鹽商人。據記載,在他70歲準備離開鹽商界,回歸故里時,大學士張四維曾這樣評價他:「蒲州雖多豪商巨賈,但少見王海 峰如此雄才大略之人。」由此可見,此時王海峰的名氣已經非同凡響了。人是社會性動物,很容易受到外界輿論和多數人選擇的導向影響。作為一個經商之人,不應該盲目地跟風,人云亦云。王海峰在經商擇地上首先就運用了「人棄我取」的方法,使自己永遠保持著對各種事物的警惕和預見。在別人貪婪的時候謹慎一些,在別人恐懼的時候大膽一些,不斷開拓進取,最終成為一個真正縱橫商場、事業有成的經營高手。這對於如今的經商者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值得大加借鑒的經商之道。 所以,與其說「人棄我取,人取我與」是一種經商的手段,不如說是一種智慧更為恰當,只有這樣才能想常人所不想,做常人所不能,從而獲得巨大的成功和財富。

第22節:2.樂觀時變,果斷出擊

  2.樂觀時變,果斷出擊白圭的治生之術——「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給了現代經商者諸多的啟示,也概括了商人經商的諸多方面。但有一點疑問就是,商人是否只要掌握了這一要領就可以萬事大吉呢?下面我們就根據「治生祖」白圭的治生之術再做進一步的分析。在市場經濟中,物品、價格和消費者是形成市場交易的三大要素,這三者缺少任何一個都無法形成交易,而其中價格又是關係到物品和消費者利益的關鍵因素,如果價格過高消費者沒有能力購買,物品的銷售量自然會降低,但如果價格過低,物品的 成本佔有率便會上升,商家就沒有了利潤。所以,在以價格機製為主導的市場經濟的今天,「人棄我取」就意味著一種風險,意味著商家可能要一直處在投資時段, 如果沒有機智的頭腦和充足的資金,在使用這一招時一定要慎之又慎。基於白圭的經營理念,一般的經商者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要知時,「時」就是時勢、時機。 在司馬遷看來,成功的商家都是知時的行家,他說范蠡「以陶為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乃治產積居,與時逐而不責於人」。也就是說,范蠡因為知地知時,所以才能治國,又能發家,而白圭也是因為知時所以才大膽地實行了「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經營戰略,被後人奉為研究經營術的祖師。另外,漢代關中的 富商大賈也是因為「與時俯仰」,即根據市場形勢隨機應變,才成為了司馬遷筆下的「賢人」。所以,只有知時才能成為最成功的行家。白圭的「知時」主要表現在 他善於從事物自身發掘其內在規律,進而預測未來商業行情的發展方向,使他在經商決策上減少了盲目性,更客觀地把握住了商品要何時買進和賣出。白圭認為,商家知時就是要「樂觀時變」,即根據對年景豐歉的預測,實行「人棄我取,人取我與」,譬如他所提倡的「歲熟取谷,予之絲漆」等。白圭很重視研究氣候的變化, 從中掌握糧食生產豐、災的規律。他指出:「太陰在卯,穰,明歲衰惡;至午,旱,明歲美;至酉,穰,明歲衰惡;至子,大旱,明歲美,有水;至卯,積著率歲倍。」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十二年的一個周期內,有若干發展變化的規律可循,一般每隔三年將會出現較大的變化。比如,前三年中有了一個好年景,那麼此後的第三年往往就是大旱之年,而大旱之後又是澇年,澇年之後又是好年景。而在好年景和荒年之間,穀物的價格也往往會有一倍的差異。對於商業流通,更要把握商機, 預測市場前景,適時地「取與以時」。「取」和「與」雖說是兩個對立的方面,但只要處理得當,就可以使無利向有利的方面轉化。因而,在實行「人棄我取,人取 我與」的經營方法時,一定要把握好正確的「取與觀」,因為這才是適時制勝的關鍵所在。二是要果斷,出手快,不要猶豫。白圭強調,一旦出現機遇,就要迅速把握,果斷出擊。司馬遷曾稱讚白圭「趨時若猛獸鷙鳥之發」,意思就是說白圭在捕捉商機時就像兇猛的鷹撲向獵物一般果斷,毫不猶豫。機會是一個美麗而又性情古怪的天使,她總在不經意間突然降臨到你的身邊,稍有不慎,她就會飄然而去,不管你如何扼腕嘆息,她都不會回來。所以,當機會到來時,必須適時、果斷地出 擊,成功地把握好降臨的機會。因為在經商活動中,一個人是否能抓住機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全決定他會不會有所建樹。但是,我們有時總是覺得機會太小、太渺茫,不以為然地抱以觀望的態度,從沒有想過要通過主觀的努力去改變機會。正確的做法是,機會哪怕再渺小,也要果斷、勇敢地出擊。要想把握住機會,首先,我 們要有長遠的目標,鼠目寸光是不行的,不能看到了一棵樹而忽略整片森林;然後,要有勇於進取的冒險精神、持之以恆的毅力和必勝的信心,像白圭一樣為達到強家富國的目的,通觀全局,樂觀時變,一遇行情變化,就「趨時若猛獸鷙鳥之發」,立即做出決定,絕不輕易錯過任何一次良機;繼而,再乘勝追擊,實現既定目標。這才是經商的成功之道!

第23節:3.薄利多銷,積累長遠

  3.薄利多銷,積累長遠據《史記·貨殖列傳》記載,白圭一直主張「欲長錢,取下谷;長石斗,取上種」的經濟思想。什麼是「欲長錢,取下谷;長石斗,取上種」呢?意思就是,如果為 了使自己的經濟利益增長,應選擇下等的穀物,不僅是在經營時這樣選擇貨物,而且在自己吃飯時也需要選取差一些的下等穀物。而如果是為了做種子,使來年豐收,那就買上等的種子,因為只有上等的谷種才能使穀物的產量增加,賣更好的價錢。一些商人為了利潤,往往熱衷於囤積居奇,一味在抬高價格上打主意。他們一 般會搞一些比較上等的貴重奢侈商品,銷售給那些手裡拿著大把金錢的貴族和大地主。但這些商人卻沒有想到,這些貴族和大地主們只會偶爾購買這樣的商品,而且大地主和貴族畢竟是少數,他們所購買的數量也非常有限,何況他們一般都擁有自己的手工業作坊和商隊。這樣,銷售面的減小也相應地使銷售數量減少。由於經營 的數量有限,收益自然就非常有限了。在白圭生活的時代,糧食穀物是市場上最大宗的商品,消費者也都是一些平民。穀物是平民日常生活的三餐所需,至於吃好吃差沒有過高的要求,只要能夠填飽肚子就行,所以人們為了省錢,往往會買差一些的穀物供自己食用。對於商人來講,所要配備的貨物自然也就是下等的穀物了。因 此,白圭在經營上就給商人提出了「欲長錢,取下谷」的指導思想。另外,白圭還反對在糧食緊缺時蓄意哄抬物價,他認為「薄利多銷、積累長遠」才是商人經營的 基本原則,那些只注重眼前利益的商人肯定賺不了大錢。糧食是人們賴以活命的必需品,雖然經營「下種」的利潤不高,但成交量大,在薄利多銷中亦能獲得可觀的 利潤。在農業種植上,白圭則提倡「長石斗,取上種」的主張。也就是說,要想來年豐收,必須挑選上等種子。種子的好壞關乎莊稼以後的收成,有好收成,才能賣好價錢,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財富,所以優質的好種子是庄稼人獲取財富的基礎。再進一步,好種子結出的果實必然也會優良,從而確保了商家貨源的質量,促進了 商業經營。所以,白圭所提出的經營理念既照顧到農民的利益,又體現了商人的長遠眼光。有這種經營思想和真誠為顧客著想的人在如今也是很少見的。商家如果真要把顧客當作上帝來對待,就應該處處為顧客著想,而且要像白圭那樣想在前邊,這才是最有效、最讓人欽佩的經商策略。「欲長錢,取下谷;長石斗,取上種」是 商家的經營理念,而如果將這種理念運用到個人生活中,又何患不左右逢源!在生活上,我們除了滿足自身的基本需求之外,最好是能省則省,不能只貪圖眼前享受,一定要保持一種長遠的目光,多為將來考慮。

第24節:4.智勇仁強,誠信為本

  4.智勇仁強,誠信為本白圭不愧為商界偉大的實踐者,他認真鑽研古往今來的經商知識,總結自己實踐中的經商經驗。因此,司馬遷對他也有很高的評價:「白圭其有所試矣,能試有所 長,非荀而已也。」在戰國時期,政治、軍事的地位遠遠高於經濟,但白圭卻把經濟提高到了等同於政治和軍事的地位。他說:「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 武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疆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意思就是,要做一名成功的商人,必須 具備智、勇、仁、強四個條件。如果你沒有那麼高的素質,即使想向我請教這些經營之術,我也不會告訴你其中的訣竅。什麼是「智、勇、仁、強」?智,即機敏靈 活,能夠隨時應付各種變化;勇,即判斷果決、當機立斷,絕不可坐失良機;仁,就是取與適當,不要一味地與人爭利;強,則是說要意志堅定,時機不成熟絕不能輕舉妄動,就如同治國統兵一樣。雖然白圭說「終不告之」或許有些過分,有不外傳之嫌,但這或許是因為白圭感覺到,那些不仁不義、無勇無謀的人,即使學會了他的經營之術,也不能用好,反而會壞了他的名聲吧。比如,在當時,由於荒災、戰爭、賦斂加重,投機倒把、囤積居奇、殺價抑買的現象很盛行。糧食收穫的季節 正是政府徵收賦稅的時候。一般來講,政府的戶口稅是收錢的,還有各種苛稅,如房屋稅、牲畜稅、農具稅等,都催得很緊,要得很多。一些農民為了應付燃眉之急,不得不忍痛拿出糧食甚至口糧來換錢繳稅,或者用錢購買自己並沒有生產而官府又要索納的物品。因而,一些「為富不仁」的商人就趁機大殺其價。但是,農民 因貧困借了債,為償還債務,也不得不忍痛以低價賣出糧食,其中所遭受的剝削也不言而喻了。另外,那些放出債務的人大多是商人,他們在貸出貨幣、收回實物時,已經在折價上預先壓低了實物的價格,取得了高利。而那些餘糧不多的農民,此時出售糧食只是為周轉急用,在來年新谷上場之前,白圭塑像他們還不得不再次 出售其他的副業產品,甚至借債,買回口糧。此時,這些商人又會施展其另一手段——抬價。農民為了糊口,又不得不拼了血本去借高利貸。因此,碰到荒年的時 候,農民往往沒有糧食吃並且還負債纍纍,而商人們卻囤積居奇,等待糧價的暴漲。如果有人學了白圭的經營訣竅之後,用來做一些損人利己的欺詐事情,這恐怕就與他先利國利民然後再取財的道理相違背了。但是,誠賈良商並不是沒有,白圭就是這一時期誠賈良商的最著名代表。他以講求誠信為基礎,操縱著自己獨有的經商 之術,在奸偽之風瀰漫的商界里馳騁縱橫。在生活生產上,他指導人們「欲長錢,取下谷;長石斗,取上種」,在經營上實施「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經營謀略。 就這樣,他一邊指導著農民選擇優良品種作為種子,以增加穀物的收穫量,一邊不失時機地掌握買賣,發揮了平抑物價、調節商品流通的作用,充分展示出謀略家的頭腦。當大量的新谷登場入市時,白圭就出比其他商人高一些的價格購進,而當遇到了歉收的年景他則大量地賣出穀物,此時他所出售的價格又比其他商人低一些。 因為白圭在購進和賣出時間上的差異,所以他的購進價格相對於歉收的年景「人取」之價而言,還是便宜了很多,而「我與」的價格,也比「我取」時高出了一些,因而還是很有賺頭的。這就叫做「時賤而買,雖貴已賤,時貴而買,雖賤已貴」。如此一來,白圭雖然不能取得最大限度上的利潤,但從長遠來看這種有計劃的大量購銷,其實能獲取更大的收益。並且,他的這種做法客觀上還對市場起到了調劑作用,對農民以及普通消費者都有好處。這也是白圭對自己這套經商之術引以為豪的 關鍵。白圭認為商人需要有獨到的眼光,鼠目寸光的人做不成大商人。做人做事眼光要放長遠,推己及人。為他人著想也就是為自己著想,只顧眼前利益的人,貪圖享受,滿腹私心,長久下去必定吃虧。一個商人要想有更大的發展,就需要保持長遠的眼光,從誠信做起,進行合理規劃,制定出長遠之計。另外,要時刻謹記,人 永遠是最大的資本,包括自己和別人。只有別人在你這兒買東西,你的貨物才會出現流通,才會贏利。質量要有保證,價格也要公道,這樣人們自然會記住你的好,以後才會再到你這兒來。同時,受益者也會將這一好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你自然就會財源滾滾了。在兩千多年前,白圭能夠懷著一顆如此的仁慈之心做買賣,實在 是難能可貴,也無愧於「誠賈良商」這個美稱。

第25節:5.關心下屬,重視團隊

  5.關心下屬,重視團隊白圭在經商上,講究經營策略和藝術,時斷與智斷相結合,隨時隨地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進行正確的決斷,把生意做活了。我們知道,他在經商中十分強調「智」、 「勇」、「仁」、「強」。其實,在生活中他還有「智」的另一種表現,就是他「能薄飲食,忍嗜欲,節衣服,與用事僮僕同苦樂」。白圭認識到,勞動者的工作效 率同他們的情緒、心理有著重要的關係。因而,他在用人時不是一味地靠強壓和利誘,而是與自己的僱員打成一片,在僱員內心引起一種「激發動機」,這樣不僅提 高了僱員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勞動效率,並且清除了與僱員之間的主僕隔閡,使主僕之間的感情更加融洽。白圭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只有懷疑和索取,那他一定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相反,如果對別人充滿了熱愛和體貼,他就會受到很多人的愛戴,這個人也會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白圭深諳其中的道理,並把它運 用到經商與管理中。眾人拾柴火焰高。富商大賈除了靠個人的努力之外,一個很好的團隊也是至關重要的。那些能夠體察下情,與僱員同甘共苦的人才能得到員工的愛戴,僱員才能有一個好心情用心地為顧客服務,自然人們對商家和商人也就會有了一個很好的口碑。白圭在經營管理中,能放下鉅賈富賈的架子,常常「與用事僮 仆同苦樂」,也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關心員工、解決員工的後顧之憂是調動員工積極性的重要方法。領導要善於摸情況,對於員工,尤其是生活較困難的員工要多給他們安慰、鼓勵和幫助。特別是要把握幾個重要時機,如員工或家人生病了要及時探望、批假或適當減輕其工作負荷,必要時還可以發動大家給予幫助。這樣做會 感染周圍所有的人,從而有利於團隊的和諧。民諺有「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和「三人齊心,黃土成金」之說,這都是在讚頌團隊的巨大力量。一個人的能力和 才華畢竟是有限的,在商戰中僅僅靠個人的努力就取得輝煌的成就,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那些孤芳自賞、恃才傲物、自以為是,不與別人協作的人,註定是個失敗者。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那就不妨學習一下白圭放下「尊貴」的架子吧,從今天開始,善待每一個員工,讓主雇之間多一些交流和溝通,使自己早日成為一位優秀的領導者。白圭從事商業活動是一個很能吃苦的人,即使成了巨富,他也是把錢投資於擴大再生產,而他自己的生活卻是「薄飲食,忍嗜欲,節衣服」,常常 「與用事僮僕同苦樂」。白圭的成功是在不斷實踐、探索、創新中獲取的,而不是從苟且偷安中求得。作為歷史上有名的一個巨富,這的確是難能可貴的品質。需要注意的是,當時的戰國還有個叫白圭的,名丹,字圭(又作硅),系中山山國將領,為魏惠王大臣。這與我們這裡講的商祖白圭不是同一個人。

第26節:1.商業奇才呂不韋

  呂不韋的經營理念敢於冒險,善於投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風險投資帶來豐厚回報。助人成功,己也成功。助人貴在雪中送炭。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呂不韋志在謀國的風險投資家:  1.商業奇才呂不韋呂不韋,大約出生於公元前290年至公元前280年之間,卒於公元前235年,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人。呂不韋出生之時,衛國已經日漸衰敗。呂不韋 為求發展,在公元前265年來到嚮往已久的趙國國都邯鄲。邯鄲城的繁華,讓呂不韋眼花繚亂。他一邊花天酒地,流連於歌樓舞榭之間,一邊也沒忘記他是為獲取財富而來的,是要搜索一種能大大贏利的商品。很快,這種一本萬利的貨物就被呂不韋發現了。當時,秦國的王孫嬴異人正在趙國當人質。呂不韋經過多方探聽,把 嬴異人的身世、家庭關係、目前處境等了解得一清二楚。當他見到這位落魄的王孫時,憑他多年的經商經驗,一眼便看出:多方尋覓的寶貝就在這裡!所以,他不由得脫口而出,留下了一句經商名言:此奇貨可居。為了這件事,呂不韋專程回到家中與父親商量。呂不韋問父親:「耕田能獲幾倍的利?」父親說:「十倍的利。」 呂不韋又問:「經營珠玉能贏幾倍的利?」父親說:「百倍的利。」呂不韋再問:「幫助立一國之主,能贏幾倍的利?」父親說:「無數的利。」於是,呂不韋得出結論說:「現在努力耕田,只能保證吃飽穿暖,而幫助立一國之君,得到的好處,可以傳之後世。這種有厚利可圖的事,何樂而不為呢!」呂不韋想到做到,果真將 嬴異人當作了商品來投資,以期在幫助嬴異人登上秦國王位後收穫「立主定國」所帶來的無數倍收益。但是,作為商人的呂不韋卻有所不知,搞政治絕非如同經商做 生意那般簡單。在那個專制時代,如果經商失敗頂多是傾家蕩產,而搞政治失敗則會家破人亡,甚至株連九族。因此,雖然呂不韋掌控了一段時間的秦國事業,也撈到了不少財物,但最終還是賠了,而且賠得個乾乾淨淨,落了個飲鴆自殺的結局。對於經商來講,呂不韋善於賤進貴出,懂得奇貨可居,但是他經商成功後的輝煌和 從政失敗後的悲慘卻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照,這也是他給後人留下的最大遺憾。而他在進行風險投資時的言行,卻非常值得後人進行一番品味、思索、借鑒和揚棄。

第27節:2.奇貨可居,志在謀國

  2.奇貨可居,志在謀國善於包裝自己的呂不韋,為了使自己的商業達到頂峰,與達官貴族聯繫密切,呂府迎來送往的大多數都是趙國的高官貴人,各國的外交使節也是呂府的常客,這就使他的商業與官場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擴大了自己知名度的同時,也為自己的商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良機。但是,作為一個商人,如果想在從政上取得成功,單純 靠拉關係,賄賂官員是很難取得重大成功的。因此,他決定把奇貨可居的經商理論應用於政治權謀,直接從高層入手,孤注一擲,以投機商業的手段來投機政治,由經商而開始從政。這樣的時機終於來了。秦昭王四十年時,秦國太子去世,過了兩年,秦昭王決定立次子安國君為太子。安國君有子女二十餘人,其愛姬被立為正夫 人,賜號華陽夫人。華陽夫人膝下無子。安國君有一排行居中的兒子嬴異人,異人的母親叫夏姬,不受寵愛。因此,嬴異人也備受欺凌,被當作秦國的人質送到了趙國,又因為秦國屢次攻打趙國,所以趙國對嬴異人也很不禮貌,使他經常遭受侮辱。呂不韋來到邯鄲時,聽說有一位秦國貴族——秦昭王的孫子嬴異人困居在此,一見之後,呂不韋便萌生了「奇貨可居」的念頭,他要把秦國的人質嬴異人作為自己進入政壇的階梯。嬴異人在趙國舉目無親,不僅經濟拮据而且日子過得也很不稱心,正想找個人聽他訴說苦楚,替他設想將來的政治路途。呂不韋的到來使他感激涕零,就把羈旅異鄉的苦衷向呂不韋一一傾訴,促膝密語,說了很多肺腑之言。呂 不韋說:「我能讓您富有天下,貴為天子。」嬴異人聽後笑著說:「您還是自己先富貴,然後再讓我富貴吧。」呂不韋說:「您有所不知,我的富貴只有待您富貴後 才能實現啊。」嬴異人心知呂不韋所指,心中萬分的感激,忙下席跪拜奇貨可居說:「若先生的謀劃真得以實現,願平分秦國與先生共享。」經過一番推心置腹的交 談後,呂不韋把五百斤金送與嬴異人,供日常用度及結納賓客賢達之需,自己則西去秦國開始了為嬴異人準備回國奪權的活動。從此,呂不韋一段「前無古人,後無 來者」的經商歷史便拉開了帷幕。時至今日,呂不韋所說的「奇貨可居」,已經成為風險投資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呂不韋的氣魄之大、信心之強、眼光之遠、心計之深、創意之妙、謀劃之秘、辦法之多、預見之准、收益之豐……都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說他是「古今中外第一風險投資商」,當不為過。因此,也就有了 這「奇貨可居」四字,使他的策劃和行為毫無疑問地成為後世風險投資業的「鼻祖」。

第28節:3.助人成功,己也獲利

  3.助人成功,己也獲利當陽泉君聽後,甚是驚喜,因而也對嬴異人產生了好感。呂不韋看到時機成熟,就讓華陽夫人的姐姐去勸說華陽夫人。陽泉君也對華陽夫人說:「我聽說以美色而得 寵幸的,等人老色衰時,寵幸也就不在了。現在夫人侍奉安國君,若趁時選出繼承人,則安國君在位時尊寵,安國君百年之後,使夫人所舉薦之子為王,則會永不失尊寵之勢。這真是一句話而得百代之利啊!倘若不在得幸時為身後事做好準備,那麼等到色衰愛弛,雖想進一語,而安國君還能如此言聽計從嗎?現諸公子中,數嬴 異人最為賢孝,但自知排行居中,而且按照國律,次子又不得立為繼承人,其母亦不見寵幸,故想依附夫人。夫人如能在此時立嬴異人為繼承人,那夫人將終生得寵於秦國啊!」這套說辭經過呂不韋指點,直接針對華陽夫人的心病,再讓陽泉君說出來就十分入情入理。華陽夫人聽後,猶如大夢初醒,下決心要收嬴異人為嗣子。一次,在侍奉安國君時,華陽夫人便從容地說起嬴異人,誇他雖身在趙國為人質,實是諸公子中最為賢孝者,從趙國來的人都稱頌他的智慧。接著,她又哭泣著說 道:「我得大王錯愛以服侍左右,卻不幸膝下無子,我想請大王立嬴異人為繼承人,以減賤妾無後之過。」安國君見夫人為了國家如此悲切,於是滿口答應了下來。華陽夫人見時機成熟,為防日後生變,又讓安國君以刻玉符為據,立嬴異人為繼承人。從此,安國君和夫人開始厚待嬴異人,並請呂不韋做了嬴異人的老師,侍其左 右。當呂不韋再次回到邯鄲,告訴嬴異人這個消息時,他興奮得像一個小孩子一樣手舞足蹈起來。而呂不韋為了籠絡嬴異人,不僅給了嬴異人很多金錢,甚至將自己的愛妾送給了嬴異人。貪杯好色的嬴異人,在落難中能得到如此好的待遇,自然是感恩戴德,對呂不韋更是言聽計從。此時,嬴異人在諸侯中名聲大振。既然地位變 了,當然也就不能再當人質了。於是呂不韋再次施展了他遊說的本領,使趙國同意送嬴異人回國。但是,正當嬴異人和呂不韋歡天喜地打點行裝準備回國之際,不料秦國和趙國之間的長平之戰發生了。於是趙王改變了主意,禁止嬴異人回國。秦趙交戰,趙軍慘敗。趙王大怒之餘,想拿秦國在趙國的人質嬴異人開刀恨。不過這早 已在呂不韋的意料當中。自從秦趙交戰開始,呂不韋就很關心這場戰事,因為這關係到嬴異人的命運,而嬴異人的命運又關係到他這樁空前絕後的「大買賣」。當呂 不韋一聽到趙軍戰敗的消息,就立即開始想辦法讓嬴異人逃出趙國。但是,此時的嬴異人已經在趙國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名政,一個名成嶠。因為擔心路上遇到盤查,呂不韋只好先將嬴異人掩護出了趙境,而將母子三人留在趙國。呂不韋向嬴異人保證,他們母子三人絕對不會有事。因為嬴異人一旦逃出了趙國,很有可能就是 未來的秦王,而嬴政則是未來的太子。趙王不可能笨到給秦國一個進攻自己的理由。所以,嬴異人先逃回秦國,也是特殊情況下最好的辦法。終於回到秦國的嬴異人,按照呂不韋的吩咐首先拜見了自己的「母親」——華陽夫人。因為華陽夫人為楚人,於是呂不韋就叫嬴異人穿楚服進見。華陽夫人見了非常高興,當場叫他改名為子楚。子楚,即為楚女之子。從此,嬴子楚便在秦國住下,對華陽夫人早晚問安,格外殷勤。13年後,秦昭王病逝。嬴子楚的父親登基,為秦孝文王。但孝文王登基當夜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孝文王死後,嬴子楚即為秦王,史稱庄襄王。庄襄王一登基便封呂不韋為相國、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至此,呂不韋的這筆政 治投資終於獲得了極大成功。他開始掌管秦國軍政大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成了名副其實的商人政治家。一位名人曾說過:「全天下最成功的人士都不會吝惜為 他人伸出援手,協助別人更上一層樓,並且達到他們都意想不到的境界。」成功就是要創造被別人利用的價值,幫助別人得到他想要的,也會得到自己想要的。雖然 呂不韋幫助嬴異人登上王位,人們對此的說法褒貶不一,但呂不韋確實達到了他的目的,他確實獲利巨豐。有一個有關「釣魚」的故事與呂不韋的經歷如出一轍,而 且將幫助別人成功的道理闡述得更明白、更透徹,也更容易理解。有兩個釣魚高手相約到河邊垂釣,他們的本事都很好,不一會兒就釣上了好多魚。這時來了十多名遊客,看到他們這麼輕鬆就能把魚釣上來,不免感到幾分羨慕,於是都到附近去買釣竿,也想試試自己的運氣。沒想到,這些遊客怎麼釣也是毫無成果。這時,兩個 釣魚高手中的一個對遊客說:「這樣吧!我來教你們釣魚,如果你們學會了我傳授的訣竅,每釣十條就分給我一條,不滿十條就不必給我。」這兩個釣魚高手的性格 相當不同。另外一個人孤僻,不愛搭理別人,只是享受獨釣之樂;而這個說話的人卻是一個熱情、豪放、愛交朋友的人。一天下來,這位熱心助人的釣魚高手,把所有時間都用來指導別人,卻收穫了滿滿一大筐魚,還認識了不少新朋友。而那個比較孤傲的人,雖然釣了一整天的魚,竹簍里的魚卻遠沒有這個同伴的多。看完這個 故事,是不是感覺成功其實很簡單?似乎有些讓人難以置信?成功不僅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還要學會適時地幫助別人成功。如此一來,在別人成功的同時,自己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第29節:4.不拘一格,求賢若渴

  4.不拘一格,求賢若渴呂不韋當政時,不僅使秦國的經濟、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軍隊的戰鬥力也不斷增強,在對外的戰爭中取得了很大的勝利。這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呂不韋重視人才。在呂不韋還沒有來到秦國之前,各國的諸侯已經開始大力地招攬人才,供養食客,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數「四公子」,即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魏國信陵 君、楚國春申君。呂不韋也認識到了名士的重要作用,開始大規模招攬賓客,並大批吸納其他國家的名士和政客。呂不韋任相國之初,就在相府內建造了數以千計的高堂廣捨,聘請了眾多名廚,並在咸陽的城牆上掛起告示,歡迎各方士人來相府做客。再加上呂不韋本人也並非秦國人,卻在秦國做了丞相,這對那些渴求功名的人 士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誘惑。並且,呂不韋的權勢極大,養賢納士不會遭到別人的反對和嫉恨。另外,秦國在軍事上節節勝利,統一六國已成定局。因而,當呂不韋的告示剛一發出,便有很多有識之士紛紛前來。很快,呂不韋門下的食客就達到三千多人。呂不韋不僅重視人才,還發現、引薦了不少人才。其中,最有名的就 是後來當上秦朝宰相的李斯。李斯原本是楚國上蔡的一個平民,在戰國末年來到秦國,成為呂不韋的門客。呂不韋發現,李斯極具才幹,便委任他為郎官(宮廷侍衛)。從此,李斯就有了出入宮廷的機會,向秦王獻上「滅六國、成一統」的計策,從而受到重用。因此,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呂不韋「招致賓客游士,欲以並天 下」,說出了問題的實質。《呂氏春秋》中有一篇《慎行論》,其中就說到人才對治國、平天下的重要性。他說:「身定,國安,天下治,必賢人。古之有天下 者……其所以得之,其術一也。得賢人,國無不安,名無不榮;失賢人,國無不危,名無不辱。」這些都說明了人才對得天下的重要意義。《呂氏春秋·士容》篇中 還講了一則「狗乃取鼠」的故事,說有一個人為了讓一隻能捕獐麋豕鹿的好狗去執行貓的任務——捕鼠,就用夾子夾住這隻狗的後腳。這篇文章嘲諷了一李斯些當時 君主壓抑人才的社會現象。呂不韋不拘一格、化眾為一的思想主張,突破了當時各學派的狹隘界限,從而得以「借人之長,補己之短」。對此,《呂氏春秋·用眾》篇中有一個生動的比喻:「天下本來是沒有純白的狐狸的,但是卻有純白的狐裘,這是從許多較白的狐狸皮里挑取來的。能夠向眾人吸取長處,這就是三皇五帝建大功成大名的原因。」其實,呂不韋所主編的《呂氏春秋》也正是按照這一指導思想,博採眾長,形成了新的思想體系。比如,《呂氏春秋》中承繼了儒家「德政」、 「重民」的思想,卻摒棄了儒家一些不切實際的說教;吸收了法家「變法」、「耕戰」的主張,卻反對法家一味強調「嚴刑峻法」;它批判墨家「非攻」、「救守」 之說,但主張「節葬」、「尊師」等卻又源自於墨家。有人說《呂氏春秋》其實就是諸子學說的隨意湊合,但用科學的方法去理解,其實它是有取捨的,取捨的標準 就是如何有利於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的建立。在用人的不拘一格上,最有名的當屬奇才小甘羅,甘羅12歲就已經能負擔出使他國的重任。他首先幫助呂不韋勸服了張 唐接受出使燕國的命令,之後自己又單獨出使趙國,讓趙國心甘情願割五城給秦國。接著,他又聯合趙國攻打燕國,掠奪燕國屬地作為趙國的獎賞,於是趙王再次獻出十一座城池報答秦國。因此,甘羅也被封為上卿。甘羅說趙呂不韋登上秦國丞相之位雖晚,但他絕無一般暴發戶政客嫉賢妒能的通病,他對元老重臣甚為器重。最 突出的就是對老將蒙驁,這位老將在呂不韋執政的十多年中,從不居功,不傲上,而是繼續帶兵為秦國爭城奪地,雖然已經年邁但威風不減當年。對元老毫無成見,也是呂不韋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呂不韋還認為,對人才委以重任後就要賞罰嚴明。賞罰要不憑關係親疏、個人好惡,而要考其實績,做到因功授爵,賞 罰得當。儘管事實上他不可能真正做到事事賞罰嚴明,但提出這些主張,對整頓秦國吏治,增強國力是有積極作用的。所以,在「誰擁有人才,誰就擁有一切」已成 為管理者共識的今天,企業要發展,要創新,就必須要選好人才,用好人才。

第30節:5.一字千金,志在留名

  5.一字千金,志在留名對於許多當王的人來講,都有兩個想法:一是長命百歲,永遠做王;二是留名青史,讓後世人永遠記住他。做了丞相的呂不韋,要權有權,要財有財,是一個無冕之王,但因為自己學問太淺,雖身為丞相,他仍然怕被以後的文人學者瞧不起,毀掉自己的一世英名,這是他最不願看到的事。於是,他想到了著書立說。由於自己腹 中墨水不多,想靠自己的力量著書立說絕非易事,但這難不倒一向精明的呂不韋。很快,他就找到了留名的好方法。為了進入文化圈,成為文人學士,他高薪聘請了上千名滿腹經綸的文人學者。但是作為商人出身的呂不韋,看著他門下的三千賓客做不產生實際效益的投入,這是他作為一個商人絕對不願乾的事情。於是,他便把 門客們召集在一起,讓他們編著《呂氏春秋》,並署上自己的名字流芳百世。而這本以後流芳百世、千金難改一字的經典之作,也沒有令他失望,真正使呂不韋的事業達到了頂峰。這本書既保持了各派學者的觀點和風格,又有一定的體系,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它形式統一,內容多樣,如雜樹生花,群鶯亂飛,開創了「雜家」的 新體例。為了提高作品質量,防止抄襲,呂不韋又想出了一條妙計。在書稿完成後,他把《呂氏春秋》的書稿掛在咸陽城的城門之上,並且貼出告示:如有人能對《呂氏春秋》改動一字者,即可以得到千金的賞賜。這一天,咸陽城比往日熱鬧得多,人們紛紛趕往城門,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可是,時間一天天過去,好奇的觀 眾越來越少,站在城門前閱讀《呂氏春秋》的人也逐漸散去,終無一人將千金取走。呂不韋千金懸賞改動《呂氏春秋》一字的舉動,幾千年來一直被人們所誤解,以為他是為了表明此書的精湛,其實這種看法是大錯特錯。並非書中不可改動一字,而是人們不敢改動,害怕招來殺身之禍,告示只不過是呂不韋宣傳的一種手段罷 了。作為商人出身的呂不韋,不但明白宣傳的重要性,還深知炒作造勢的巨大作用。且不說他如何包裝嬴異人,使窩窩囊囊《呂氏春秋》的嬴異人成為一國之王,單是他在《呂氏春秋》成書後的炒作宣傳,就讓後人欽佩,就是如今的廣告大師,也一定會佩服呂不韋在廣告業上的超前意識。呂不韋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向世人宣 告:「這本書就是我編出來的,我呂不韋也是一位文士,雖然出身商人家庭但也是一個真正的貴族。」所以,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呂不韋此舉完全是為《呂氏春秋》這本書做的炒作宣傳行為。幾千年前的呂不韋就有如此超前的意識,被尊為廣告業的「老祖宗」也是名副其實。

第31節:6.後宮淫亂,東窗事發

  6.後宮淫亂,東窗事發雖已是位極人臣,但他並沒有罷手。他要的是整個大秦江山,他要把整個大秦江山改姓呂!庄襄王即位兩年後,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再加上他本來就貪杯好色,身體便一天不如一天,最後終於在極度的虛弱中死去。庄襄王一去世,年僅13歲的太子嬴政便繼承了王位。但是,嬴政此時還是一個尚未成年的孩子,在威嚴的典禮過程中,丞相呂不韋始終伴其左右,指示他該如何做。由於嬴政年幼,繼位後由太后趙姬聽政,國事則都委任於呂不韋。此時,呂不韋除了丞相、文信侯外,又被加 封了一個特殊封號——仲父。從此,呂不韋就坐到章台宮大殿秦王御座的右側,開始處理朝政了。從秦王嬴政即位的公元前246年開始,到公元前237年,都是 呂不韋直接掌權。此時的庄襄太后——趙姬年紀還不到30歲,耐不住深宮寂寞,孤枕難眠。於是,呂不韋便經常隨意地出入宮闈,再次與趙姬秘密地恢復了兩性關係。後宮的宮娥彩女大都是太后的心腹,自然守口如瓶。這時嬴政還是個少年,不知其中隱秘,所以兩個人暗地往來與夫妻完全沒有什麼兩樣。隨著日月的推進,嬴 政漸漸長大,呂不韋在和趙姬的房事上也因年老力不從心,而趙姬卻淫亂不止,時常宣召呂不韋入宮貪歡。呂不韋恐事情敗露,私下便找到了大陰人嫪毐,任為舍人。他把嫪毐獻給了太后趙姬,並令人故意誣告嫪毐有罪,要受腐刑。在私底下,呂不韋則偷偷地對太后說:「可讓人詐施腐刑,這樣就能常在宮中了。」太后用重 金賄賂了主刑的官吏,讓他們只是拔掉其鬚眉以充太監,來內宮服侍太后。太后與之私通後,非常喜歡嫪毐,不久就懷孕了。由於兩人恐怕別人發覺,故謊稱占卜結果當避出宮,於是就遷宮於雍,嫪毐跟隨左右。嬴政不知有詐,就請趙姬徙往雍宮,並且給了嫪毐非常豐厚的賞賜,事無大小皆聽嫪毐,以致嫪毐的家僮就有上千 人,門人食客也有達千餘人。由於母子不在一處,已不必顧忌太多。趙姬與嫪毐日夜淫亂,並且接連生嫪毐下兩個男嬰,嬴政也都不知。後來,嬴政反而在母親的要求下,還封嫪毐為長信侯,賜數千奴婢,食邑山陽。此時,當了長信侯的嫪毐,爵位、食邑的待遇及地位完全可以與呂不韋相抗衡了,而且還大有超過呂不韋之勢。 隨著羽翼的豐滿,他也想謀權奪位,便私下與趙姬密謀,打算將他們的私生子立為嗣王。因為他也預感到了自身的危機,一方面是與呂氏集團的對立已趨於白熱化,更重要的是現在的秦王嬴政已經21歲了,完全可以親政了,若不能在秦王親政之前控制住局勢,不僅要敗在呂不韋手下,而且還有被秦王剷除的危險。但嫪毐畢竟是市井小人,難免會忘乎所以,與太后縱慾之後,就在宮外為非作歹,引起滿朝上下的不滿。有一天,他與大臣飲酒,喝得酩酊大醉,起了口角,嫪毐叱罵說:「我 是秦王的假父,你敢與我鬥口?你難道有眼無珠,不識高下么?」大臣不甘心受辱,便將這些話告訴了秦王嬴政。嬴政聽到這樣的消息,不禁大怒,當即就下密令一定要調查出個虛實來。後來,嬴政得到密報,說嫪毐本不是閹人,的確與太后有通姦且生子的醜事。事情發展到這個時候,嫪毐、太后、呂不韋、秦王嬴政都在緊張 地籌劃著個人的事,一場生死存亡、你死我活的鬥爭即將在秦宮內展開。公元前238年,當秦王嬴政在雍城舉行加冠典禮時,嫪毐知道自己與太后的穢行及叛亂的 圖謀已被發現,便偽造詔書調發衛兵縣卒對付秦王。嬴政早有準備,嫪毐的叛軍還沒出咸陽就遇到了由雍城開來的秦軍,嫪毐帶領的一群烏合之眾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嬴政下令將嫪毐以五馬分屍處死,誅三族。並派將士搜查雍宮,捕殺了趙姬私生的兩個孩子,趙姬也被驅往嫚陽宮拘禁起來。而呂不韋則因送假太監進宮伴太 後,犯下欺君之罪,本當連坐,因念他侍奉先王有功,功罪相抵,免去相國職銜,勒令去河南鄉下閑置。但是呂不韋在河南封地並沒有韜光養晦,而是廣交賓客,各國諸侯使者絡繹不絕,都來拜訪他。公元前237年歲未,秦王看到呂不韋一直沒有停止發展勢力,怕他會謀反,便賜信給他說:「先生您對秦有什麼功勞?秦封您 於河南,食俸十萬戶。先生您和秦有何親緣?而號稱仲父。」於是,命呂不韋和其家屬遷居蜀地。呂不韋想,照此日奪月銷,恐怕最後還是會被誅死,晚死受的苦會更多,倒還不如趁現在富貴死了。想到這裡,呂不韋便轉移了自己的資產,飲鴆自殺了。呂不韋的一生,充分體現了其作為商人的特點——精明,他做每一件事都是為利益所驅使。但也正因如此,一旦他的利益受到損害,便會奮起反擊。結果,在他與嫪毐的爭鬥中,最終還是招來了殺身之禍。聰明一世的呂不韋,由於利慾心太 重而沒有像范蠡那樣,在事業達到頂峰時急流勇退,最後落了個自殺身亡的悲慘結局。這也是呂不韋給當今一些成功人士留下的最大教訓,也是最值得人深思的地方。

第32節:1.沈萬三其人

  沈萬三的經營理念勤勞:每件事都要親力親為,力不到不為財。誠信:做生意不是一次性的。智慧:大智大勇,獨具慧眼。機遇:運氣。  沈萬三周庄巨富,江南財神:  1.沈萬三其人在600多年前,中國商界出了一位曠世奇才,他就是元末明初的首富——沈萬三。在「商聖」的行列中,沈萬三可是一個響噹噹的名字。沈萬三大約出生在元大德 末年,即1307年前後,大概比朱元璋大21歲。沈萬三原名沈富,字仲榮。他在兄弟中排行老三,後來發達了,於是人們都叫他「沈萬三秀」,在《明史》中又 被叫做沈秀。為什麼叫「秀」呢?因為元明時期的社會稱呼是由姓氏和排行組成的,或加「哥、畸、郎、官、秀」表示五個等級,「哥」最窮,「秀」最富。比如,《水滸》中稱武植為武大或武大郎,「三言」中也稱王金龍為王三官,而沈富是當時最有錢的上等人,並且在兄弟中又排行老三,所以人們就尊稱他為「沈萬三 秀」。其中,「萬」字按照《左傳》記載:「萬,盈數」,也就是富餘無比的意思。在漢代銅器中,就有「日利大萬」的吉語。然而,據《宋平江城坊考錢萬二橋 街》記載,這種稱謂卻不流行於士大夫之間。由此可見,加「萬」字相稱是當時市俗中人對富人的一種禮貌稱謂。不過,時間久了,也就不再叫他「沈萬三秀」,而 是直呼「沈萬三」了。說白了,所謂「沈萬三秀」或者「沈萬三」,就是近代人稱呼的「沈三爺」,如果放在今天,排行已變得不再重要,其稱呼也就是「沈老闆」 了。如今,凡是去過古鎮周庄的人都知道滿鎮飄香的「萬三蹄」,這道叫「萬三蹄」的名菜就是從沈萬三家宴中發掘出來的。在當時,沈萬三遷居周庄致富後,他入鄉隨俗,熱情待客,廣邀地方名廚,選用水鄉時令鮮蔬,精心配料,烹制出了各式風味獨特的菜肴。比如,萬三蹄、清蒸鱖魚、蒓菜鱸魚羹、薑汁田螺、百頁包肉、 雙味豆乾、焐熟河藕、三味圓等,都是沈萬三家宴上的常見菜肴,所以人們也把這些宴席冠以「萬三家宴」的美稱。如今,這些菜肴早已名滿海內外,成為周庄富有 地方特色的菜品。相比之下,鮮為人知的是,沈萬三和南京也有著相當深厚的淵源。沈萬三曾在南京居住,並出資修建了中華門一段的明城牆。但是,最後卻落了個流放雲南、家破人亡的下場,讓後人感慨不已。

第33節:2.苦心經營,生財有道

  2.苦心經營,生財有道沈萬三究竟是怎樣發家致富的?萬三蹄有人認為沈萬三發家致富最科學的應該是來自於「分財說」。有傳言說,沈萬三年輕的時候結識了一個叫陸道源的南方巨賈。 這個陸道源不僅富有,而且喜歡交友,樂善好施。當時,沈萬三正為他管賬治財。後來陸道源看破紅塵,將萬貫家財慷慨地拱手送給沈萬三。由此,沈萬三便一躍成為「江南富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論?主要是因為在楊循吉的《蘇談》中有一篇有關《陸道判捐資》的記載,文曰:「元時富人陸道源貨甲天下,為甫里書院 山長,一時名流咸與之游處。莫年,對其治財者二人以貲歷付之」,「所謂二者,其一即沈萬三秀也」。而且,在《周庄鎮志》第六卷的《雜記》中也記載有:「沈 萬三秀之富得之於吳賈人陸氏,陸富甲江左……盡與秀」等語。於是,人們便得出這樣的結論:沈萬三之所以能夠發家致富,緣由就是分到了富家的巨財。事實果真 如此嗎?在明都穆輯錄的《吳下冢墓遺文》中,有一篇墓志銘,上面是這樣說的:陸德原字靜遠,長洲甫里人。家資千萬,良田千畝。曾捐資修建了長洲縣學,並且在家鄉興辦了甫里學院。官方曾將其提升為山長,後調任徽州教授儒學。而後,他又在徽州出資修建了州學。後來,陸德原在回蘇州購置木材時,不幸病逝。其有一 子二女,子八歲,長女待嫁,次女不足百天。根據歷史學家考證,陸德原也就是陸道源。由此可見,陸道源不但沒有出家當道士,而且還有幼小的子女,更無分財贈人的跡象。所以說,沈萬三的財產來自於「分財說」,很可能是一種謠傳。與「分財說」相比,「墾殖說」、「通番說」和「高利貸說」似乎更可信一些。說得通俗 一點,也就是沈萬三是通過勤勞、膽識、智慧的三結合才發家致富的,這才是最科學、最合理的說法。大部分的歷史學家都同意這種說法,並認為這三種方面相互結合,缺一不可。根據許多史料上的記載,元代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是個荒年,自然災害遍及大半個中國,而且江浙一帶又流行起了瘟疫,恰恰沈萬三就在這個時候降生了,真可謂生不逢時。但是,沈萬三的父親沈佑頗具眼光,他看到東垞人少荒地多,政府又獎勵開荒。沈佑便舉家從湖州的南潯遷到了蘇州的東垞,即現 在的江蘇省崑山市周庄鎮。在這裡,全家人經過十多年的辛勤墾殖,終於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地主,莊田廣達一千三百多畝。東垞西邊的周庄原本是小村落,後來經過沈家的開發逐漸形成了集鎮。於是,沈佑全家就由「農」轉「商」了,成了地主兼商人的富戶。但田種得再多也只是個土財主,所以一直也沒有成為真正的巨賈富商。沈佑去世後,兒子們分了家。老大不見記載,估計是早早亡故了,老二沈真遷往嘉定安定,老四沈貴搬到白蜆江北的黃墩。沈萬三的兄弟從小就隨父種田,沒有 文化,卻都生財有道,日後也都成了當地的首富。兄弟遷居之後,排行老三的沈萬三(即沈富)留在了周庄的銀子浜,他一方面管理著東垞的莊田,另一方面則開始經營鎮上的買賣。在兄弟中,沈萬三最富有經濟頭腦,他對自己分得的莊田進行精心的經營管理,使得財富有了更大的積累。此時朝廷又開放了私人對外貿易,主要 貿易對象是高麗、日本和南洋等地。於是,沈萬三便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憑藉天然便利的交通,將江浙地區深受海外歡迎的絲綢、茶葉、瓷器、工藝品等源源不斷地販運出去,獲得了豐厚的利潤。據《吳江縣誌》記載,至正十九年,元朝向張士誠徵糧,張士誠於次年海運11萬石糧米北上,沈萬三協助張士誠從海道運送糧米到了燕京。當時,張士誠舉兵起義,做上了大周國的皇帝。但是,張士誠成立的大周國實在是太小了,只有蘇州一帶的一些州縣。因此,只好依附於元朝的袒護,每年 都要向元朝進貢大量的糧物。雖然此時沈萬三正在巴結張士誠,但張士誠大批地運糧北上,必然也會劃撥給沈萬三一些銀兩作為舟船費用,這足以讓沈萬三大賺一筆。從張士誠選用沈萬三大批運糧北上一事,可見當時的沈萬三對海運已是熟門熟路的了。此時擁有了巨額資財的沈萬三,又開始做起了放貸收利這一資本經營的新 項目,使自己富上加富,迅速成為「資巨萬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人稱「江南財神」。在現代社會,經營者就是企業的靈魂,他的決策往往直接決定 企業的命運。沈萬三可謂是一個經營的奇才,他從土地墾殖開始,苦心經營,機智行商,這充分顯示出了他出色的「經營管理」才能。並且,在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 後,他又大膽開始了「競以求富為務」的對外貿易活動和放貸收利,這更加速了他財富的積聚。因此,沈萬三不僅僅為我們展現了一位古代名商的經營風範,還為現代的經營者提供了一個傑出的典範和先例。

第34節:3.富可敵國,縱情聲色

  3.富可敵國,縱情聲色沈萬三是明初首屈一指的「大款」,他富可敵國是人所共知的。董谷在《碧里雜陳》里說:「故集慶(元代稱南京為集慶)富家也。貲巨萬萬,田產遍於天下,余在 白下聞故老言。」另在《五雜俎》中也說:「國初金陵有沈富者,字仲榮,富甲天下,人呼為沈萬三。」在整個明朝,「沈萬三」這三個字是響噹噹的,就像今天的「福布斯排行榜」一樣,是財富的代名詞。在嘉靖年間,嘉興有一個人用13000兩黃金去向竊國貪天的嚴嵩捐了一個朝中的大官,使得明朝的官場烏煙瘴氣。因 此,這個官也被老百姓笑稱為「沈萬三官」。另外,在中國著名的世情小說《金瓶梅》中,潘金蓮也常跟人說這樣一句民謠:「南京的沈萬三,北京的槐樹灣;人的 名兒,樹的影兒。」可見沈萬三的名氣是多麼的大!那麼,這個被稱作「財神」的沈萬三到底有多富呢?據有關史料記載,當年沈萬三把蘇州作為重要的經商之地。他在周庄鎮東的東垞建造了千畝糧倉,在銀子浜的盡頭建造了堆放銀子的府庫,每天都有很多小船進出銀子浜,運送銀子。致富後的沈萬三,首先廣置了田宅萬頃, 以至於有了「蘇州府屬田畝三分之二屬於沈氏」的記載。並且,在沈萬三家的後院,有一個叫做「綉垣」的後花園,這個花園走一圈就要差不多半個小時,在園外還 有十多頃的田地。這個「綉垣」內有山有水,有橋有亭,園中心是一個十多米高的土垣,分為上中下三層,遍植了芙蓉、麗石菊、香蘭等四時花木。這些花會在不同季節次第開放,花團錦簇,芳香遠播,近居四鄰不植花草便可四時馨香滿庭。但是,這個雅緻的園林還只是沈萬三財富的冰山一角。沈萬三開始大肆地迎娶妻妾,在 這個園子里供他隨處娛樂,縱情聲色。據說,他一生共娶了13房妻妾,把她們分置於各地,如盛澤妝樓就是小妾九娘的居處。說到這個九娘,可是沈萬三最鍾愛的 女人。九娘不光聰明過人,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還特別善解人意,頗有見地。比如,當時沈萬三要幫助朱元璋修建城牆,九娘早就覺得這樣的事情是做不得的,並多次對沈萬三加以勸阻。可是,沈萬三卻被財富沖昏了頭腦,愣是聽不進去,不料這一著卻真是為自己埋下了禍根。沈萬三不光喜歡娶妻納妾,他還在這個園子里 嫖狎名妓,什麼蜀錦衾、毳綃帳、觀音床、沈香膽、象牙格、八寶欄、金留殿,一應俱全,極其奢侈。據說有一次他嫖娼玩得開心了,居然一下子就送了人家小姐鞍馬四匹,四時的金衣各一身,金玉首飾更是無數!自古到今,色與酒總是兩個相提並論的事物,縱情聲色之後總想來一點酒,而有了酒刺激更促進了情色,所以酒與 色總是「相輔相成」。據說,沈家的日常開銷是相當的驚人,僅因喝酒之需,就專撥出良田數十頃。在沈家的酒宴上,光是擺的那些器皿各個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比如,席間用的一隻瑪瑙酒杯,就質地透明,猶如水晶一般,而且中間還有一個像葡萄大小的墨點,因而被沈萬三稱之為「月下葡萄」。還有放筷子用的筷架,也是 用一尺來長的羊脂玉做的。另外,盛放水果的是白瑪瑙盤,盤子上面有天然形成的「五猿爭果」圖案;飲酒的酒杯是用紅瑪瑙做的,色澤天然,流光溢彩。凡去過沈 家吃過酒席的人,都會大為感嘆總算開了眼界。沈家迎來送往接連不斷,一些官員和見過世面的大人物都被沈萬三請了過來,他們有地方上的州府、縣令,甚至還有一些小吏也被請過來。大地主出身的沈萬三,在暴富之後也開始附庸風雅,經常與文人名士在這個後花園裡舞文弄墨,吟詩作對。並且,每次的書畫他都會出重金買 下,據《堅瓠集》載,沈家「藏古今書畫無算」。有一次,他聽說蘇州城有一個叫王行的名士學富五車,經常和文人墨客來往。於是,沈萬三也非要請人家到鄉下去給他當家塾先生,調教他的孩子。到家後,不管人家的文章到底是好是壞,只要一寫出來,他就連口稱讚,並且拿出大量白銀作為酬謝。倒是王行心知肚明,看到這 么豐厚的酬金居然被嚇得連連辭謝,臨走低聲嘀咕了一句:「如此的炫耀財富,早晚是要倒霉的!」果真,後來應了王行的話,露富終於讓沈萬三落得了一個流放雲南、家破人亡的下場!

第35節:4.資助起義,埋下禍根

  4.資助起義,埋下禍根財富永遠是人們嚮往的東西,有了錢可以不對別人低三下周庄沈廳四,可以與高官達貴平起平坐,可以大快其意指點江山。但是,人們只羨慕沈萬三的富豪,卻忽視了沈萬三也就是因錢財而遭到了流放,直至喪身。元代末年,是一個群雄四起、動蕩不安的時期。江蘇的泰州出了一個叫張士誠的小混混,此人不務正業,一直靠販 賣私鹽過日子。販私鹽在歷朝歷代可都算得上是大罪。因此,張士誠也多次被官兵抓入牢中,吃了不少苦頭,於是便和官府結下不共戴天的怨仇。有一次,獄中的牢犯因為受不了獄卒們的虐待,發生了動亂,動亂中官兵和牢犯死傷都達到了上百人。但張士誠十分幸運,他趁著動亂終於逃了出來。逃出牢獄的張士誠,一直不敢在 社會上拋頭露面,整日過著東躲西藏、度日如年的生活。終於,這時候機會來了——紅巾軍揭竿而起,一時間亂世英豪各霸一方。此時,張士誠三兄弟便瞅准機會, 在1353年也開始起兵反元。正應了那句老話:牆倒眾人推。張士誠帶領的隊伍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佔領了大半個江蘇——泰興、高郵、常熟、湖州、松江、常 州、平江(今蘇州),一路殺來,勢如破竹。1365年,張士誠把平江府改名為隆平府,並起國號大周,成為大周的開國皇帝。定都蘇州後,張士誠倒也為老百姓做了一些好事。他開始鼓勵人民開荒挖礦,提倡養蠶煮繭和興修水利,並可免收賦稅一年。因此,蘇州雖然經歷了元末的戰亂,但經濟很快又得到了新一輪的恢復。 所以,至今仍有一些蘇州的老百姓會常常提起此時的這些故事。當然,張士誠建立大周之後,也頒布了一系列的新政策,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像沈萬三這樣的富商大賈。因為張士誠心中明白,如果沒有這些江南富豪強紳的大力支持,他這個小小的大周王朝也是難以維持下去的。當時,張士誠領兵起義需要大量的財物,作為首富 的沈萬三是出了不少力的,他帶領江南的富商大量地捐錢捐物,資助張士誠起義,從而使張士誠的軍隊越來越壯大,最終取得了豐碩的戰果。所以,張士誠也一直信守著他的承諾,不管大地主大商人有多富都不去動他們一根毫毛。然而,這些鉅賈富賈卻都是洞明世事的人,他們為了能延續自己的財富夢想,對這個草頭霸王自然 也是馬屁有加,經常送上金銀或者物資。沈萬三作為當時的江南首富,更不能置之不理,他就做了三樁讓張士誠很是愜意的事情,而且每次出手都是十分大方,從不吝嗇。第一樁,沈萬三率領銀子浜的船隊,多次為張士誠的官兵發放犒賞,從而解決了巨大的軍費開支。第二樁,沈萬三利用自己從事過海外貿易的航海經驗,以實 際行動支持張士誠暗中投靠元朝,每年都幫張士誠偷運十多萬石糧食到北方元朝的國都。而且,有一年元朝的特使——兵部尚書伯顏來到蘇州,沈萬三也是極力拍馬 溜須,大擺宴席,盛情款待。事畢,還專門花了大價錢進行刻石記功。第三樁,沈萬三為鞏固自己在張士誠眼中的地位,不惜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張士誠做老婆,使張士誠徹底地和自己拴在了同一條船上,因此張士誠也給了老丈人沈萬三很多斂財的特權。從此,沈萬三便一躍成為海外貿易、房地產、地租、高利貸、絲綢業等方 面的大鱷,金銀更是多不勝收。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埋下了朱元璋對蘇州城和沈萬三秋後算賬的伏筆。

第36節:5.露富燒身,禍及後輩

  5.露富燒身,禍及後輩「錢,有時不是什麼好東西!」對於這一點,江南巨富沈萬三是在他60歲那年才悟出的。元至正十六年,張士誠割據平江,沈萬三、顧瑛等當地大富戶為求得庇護,都曾獻金輸糧,以示擁戴。不過幾乎是與張士誠同時,朱元璋也參加了同鄉郭子興的起義軍。和張士誠的出身差不多,朱元璋出生在安徽鳳陽的一個小村子裡。 在張士誠冒險販私鹽的時候,朱元璋來到了廟裡當了一個小和尚。雖然,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不一樣,但都是出於一個原因:窮。四年之後,朱元璋憑著自己過人的勇謀獲得了軍隊的統帥權,並帶領義軍攻打到了蘇州城下。為了保住自己的庇護神張士誠,沈萬三及其蘇州城內的鉅賈大賈個個都鼎力支持張士誠。但是,蘇州終究只 是一個小小的城池,1368年,朱元璋的大軍終於滅掉了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珍等人的軍隊,開始登基稱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稱帝後,他極度憎恨這些為張士誠出力的江南富豪,於是便對江南一帶格外加重了稅賦,每畝稅糧定成了七斗五升。朱元璋但沈萬三是個精明的商人,便主動拍朱元璋的馬屁,想以此換得太平。在一番審時度勢之後,他得出結論:「這年頭甭管是誰,都認一個錢字。我沈某人最不缺的也是個錢字。錢能逢凶化吉,錢也能帶來更多的財富!」於是,在朱 元璋大局已定的當口,沈萬三決定洗心革面、故技重施,趕緊做出效忠新皇帝的表示。他率領江浙大戶向朱元璋的軍隊繳納了稅糧萬石,以示忠心。此外,沈萬三還偷偷地往朱元璋的小金庫里打了5000兩白金以備他不時之需。雖然朱元璋看沈萬三不爽,但「清官不打送禮人」,加上江山還沒坐穩、前方打仗和後方建設也要 花錢,朱元璋也就欣然笑納了。看到這一招很靈,沈萬三自然是滿心歡喜。接著,他還以龍角貢獻,並獻上白金二千錠,黃金二百斤,甲士十人,甲馬十匹,建南京廊廡、酒樓等。不久,他又發現朱元璋雖然定都南京,但建造城牆卻面臨著嚴重的資金不足。於是,沈萬三突然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上書自請「助築都城三之 一」,也就是聚寶門(今中華門)、水西門、西水關在內的這一段共約10公里的工程。為了讓朱元璋龍顏大悅,沈萬三自然是傾盡了全力。他不僅捨得花錢,注重 質量,還日夜堅守在工地上,和僱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在他的帶動下,工程終於提前三天完成了。看來他這步棋沒走錯,朱元璋終於面露喜色。在完工慶賀的那天,明太祖朱元璋親自為沈萬三斟了酒,並話中帶刺地說:「古時候就有個白衣天子,號稱『素封』。在我看來,說的也許就是您老人家啊!」沈萬三聽後,受寵若驚, 只顧自地在那裡使勁地謝主龍恩,他哪裡知道這「天子」並不是那麼容易隨便當的啊!於是,沈萬三的頭腦就愈發地發熱起來。當他又聽到朱元璋要犒賞三軍時,便上前請求,由他來出巨款代為勞軍。可他沒想到,這一記馬屁卻實實在在地拍到了皇帝的馬腳上。朱元璋想:「當初如果不是你極力支持張士誠,我何苦用得了八個月才攻下蘇州城?如今你又在我的面前露富,真是不把我放在眼裡。」於是,朱元璋勃然大怒,拍著桌子大叫道:「一個老匹夫不把我皇帝放在眼裡,居然還膽敢替 我犒勞天下之軍!簡直是個亂民,給我拉出去砍了!」不過還好,當時「大腳」馬皇后正在朱元璋的身旁。馬皇后勸說朱元璋:「如今大明初建,如果再隨便殺人, 就會落下一個濫殺無辜的罪名。沈萬三是一個不祥之人,自然也就由上天來處置了,不如免掉他的死罪,改為其他的懲處。」朱元璋聽後,感覺有理,於是便把沈萬 三全家發配到了雲南。從此,沈萬三名下20億貫家當也就都歸了皇帝。除了沈萬三流放雲南之外,他的第二個女婿也被流放到了潮州。沈萬三被趕到雲南時,他已經是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人了。在這富與貧、榮與辱產生巨大反差的一瞬間,他從心理上和身體上都難以接受,江南與雲南的生活習性、水土氣候的差異實在太大,簡 直是從天堂跌到了地獄。沒過多久,沈萬三便支持馬皇后不住,一命嗚呼了。據說,後來他的子孫曾將他的屍骨運回家鄉,葬於周庄的銀子浜下,總算沒有把屍骨落在異處他鄉。然而,沈家的災難並沒有就此結束,後來還經歷了無數次的折騰。這次打擊不僅使沈家失去了沈萬三這個當家人,而且富氣也減去了大半,可謂人財兩 空。不僅如此,沈萬三當時被捕時,周庄鎮上株連甚多,有「盡誅周庄居者」之說。幸虧鎮人徐民望不避斧鉞,告御狀至京城,才救下周庄全鎮老小。沈萬三的長子沈茂,因為父親曾捐過重金也謀得了一個管理倉庫的小官。但是,在後來執行任務時出了紕漏。此時,正是朱元璋看沈萬三不順眼的時候,於是被扣了頂「藍黨」的 帽子,腦門上刻了字被發配到了東北的遼陽。提起「藍黨」不得不說藍玉,藍玉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妻弟,被封為涼國公。但是,在朱元璋江山坐定後,藍玉因為素來與朱元璋不和,隨之被朝廷定了個謀叛大罪,滅了九族。如今,沈茂被扣上「藍黨」的帽子當然也必死無疑。沈茂還有個弟弟叫沈旺,曾經官居戶部員外郎,是個不學周庄銀子浜沈萬三周庄巨富,江南財神:無術、品行不正的歹人。據史書記載,他經常巴結寵臣紀綱為虎作倀,幹了不少的壞事。雖然他沒有受到什麼懲處,但報應卻降臨到了他的子孫頭上。沈旺的大兒子沈至和二兒子沈庄的為人都還不錯,性格也謙遜敦和,不倚富自矜。但是,這兩人在洪武十九年,也就是1386年,竟 然同時獲罪,被打入大牢。後來,兩位兄弟在京城的大牢里意外相逢,他們撫今追昔,感慨萬千,於是抱頭痛哭。出獄後不久,老二沈庄就得了重病,很快便一命嗚呼了,這一年他才40歲。之後,沈家的成年男子都被凌遲處死,而且在被處死前都還要經過嚴刑拷打,逼出沈家財產的下落。而沈家的小孩則充軍到了南丹衛(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女發配到了浣衣局(明朝為宮廷服務設八局:兵仗局、銀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此局唯一不在皇 宮中,由年老及有罪退廢之人充任。)世代為奴。沈萬三露富招致禍患從洪武二十六年一直到洪武三十一年才平息下來。沈氏家族因此徹底地衰落下去了。

第37節:6.財神興衰,可嘆可鑒

  6.財神興衰,可嘆可鑒沈萬三家族的崛起和衰落確實令人噓唏。我國台灣的一位經濟學家曾這樣評價他:「沈萬三憑藉經營上的傑出才華,運用誠信的操守、敏銳的洞察力、機智過人的膽略和變化多端的經營策略,白手起家,打造出了一個超一流的『企業帝國』。」但是,正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最終財富給沈氏家族帶來了災難。 沈萬三一生用錢開路,一擲千金,奢侈無度。從他自己的立場來講,也許是為了討好皇帝,好讓自己平安地掘取更大的財富。這在張士誠時代他是成功的,的確斂聚了更多的錢財,而在朱元璋時代卻失敗了,敗得家破人亡。究其原因,還是由於沈萬三有了錢財就自認為可以藐視一切,錯誤地認為錢是萬能的。在歷史記載中,這 種事件還有很多,只是朱元璋與沈萬三的較勁是唯一的一次大政治家與大商人的角斗。從這點來說,沈萬三的遭遇確實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在當代中國官場和經濟生活中,在中國走向市場化進程中,這樣的例子也是屢見不鮮的。看看曾被列入財富榜的那些落馬富商,他們的叱吒風雲哪一個不是與官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 們的鋃鐺入獄又何嘗不帶出一大批腐敗的官員?權力與經濟的結合,商人與官員的勾結,一個電話就可以換幾百萬、幾千萬,這樣收財斂財確實很爽很愜意。可是,作為沈萬三後人,他們的結果又是如何呢?一個「富」字雖然人見人愛,可這其中又包含了多少教訓啊!沈萬三給我們的一個重要的啟示就是:靠權錢交易,固然可以從中牟利,但是發腐敗財也是很危險的,往往得手之時便是傾覆之始,古今概莫能外。  伍秉鑒的經營理念要有超前意識,嘗試投資新領域。多方投資,做大蛋糕。恩威並用,駕馭身邊的人。誠信,信譽是最大的財富。以質取勝,才是經商的高手。

第38節:1.世界首富伍秉鑒

  伍秉鑒天下第一大富翁:  1.世界首富伍秉鑒200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亞洲版)刊登了一個《縱橫一千年》的專輯,統計出了上幾個世紀世界上最富有的50個人。其中,有六位中國人入選,他們分別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和坤、劉瑾、宋子文和伍秉鑒。這六個人中,又唯獨伍秉鑒是以純粹的商人身份出現,所以伍秉鑒也是人們最關注的焦點。伍秉鑒 (1769~1843年),字成之,號平湖,別名敦元、忠誠、慶昌,祖籍福建。其先祖於康熙初年定居廣東,開始經商。到伍秉鑒的父親伍國瑩時,伍家開始參與對外貿易。1783年,伍國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成立怡和行,並為自己起了一個商名叫「浩官」。該商名一直為其子孫所沿用,成為19世紀前期國際商界一個響亮的名字。1801年,32歲的伍秉鑒接手了怡和行的業務,伍家的事業也開始快速崛起,伍秉鑒成為了廣州行商的領頭人——總商。在經營方面,伍秉鑒同 歐美各國的重要客戶都建立了緊密的聯繫,並依靠超前的經營理念在對外貿易中迅速崛起。伍秉鑒不但在國內擁有地產、房產、茶園、店鋪等,而且他還大膽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進行鐵路投資、證券交易並涉足保險業務等領域,同時他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東印度公司有時資金周轉不靈,常向伍家借貸。正因為如 此,伍秉鑒在當時西方商界享有極高的知名度,成了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曾被一些西方學者稱之為「天下第一大富翁」。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儘管伍 秉鑒曾向朝廷捐巨款換得了三品頂戴,但這絲毫不能拯救他的事業,他不得不一次次向清政府獻出巨額財富以求得短暫的安寧。1843年,伍秉鑒在中國的動亂中 病逝於廣州,享年74歲。伍家所積累的財富是驚人的。據1834年伍家自己的估計,他們的財產已有2600萬銀元,按照國際銀價換算,這個數目相當於今天的50億元人民幣。而且,伍家在珠江岸邊的豪宅,據說可與《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媲美。

第39節:2.跨國財團,出自廣州

  2.跨國財團,出自廣州提起伍秉鑒,不得不提起廣州十三行。當你翻開任何一幅清末以前繪製的廣州城坊圖,雖然能見到城裡頭的街名、建築物名稱密密麻麻,好似螞蟻橫道,但你廣州十三行會發現西關卻幾乎是乾乾淨淨白茫茫的一片大地。但如果翻開任何一幅近代繪製的廣州街道詳圖,你就會發現——荔灣區的內街比哪個行政區都要密集,而且迂迴曲折有若迷宮,一不小心陷進去,就很難走出來!這裡面就是世界首富伍秉鑒所在的街區——廣州十三行。在17世紀後期,康熙皇帝暫時放寬了海禁政策,來華 從事貿易的外國商人也日益增多。於是,廣東地方政府於1686年春,由廣東巡撫李士禎頒布了一項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實」之人,只要每年繳納一定的白 銀,就可作為「官商」包攬對外貿易,並且可以代表政府征繳海關關稅。公告宣布後,廣州的13家較有實力的行商進行了捐銀授批。於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 「廣州十三行」便誕生了。到了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鴉片戰爭前期,清政府再次採取了閉關鎖國政策,對外貿易上只開放廣州一個口岸,史稱「一口通 商」。而且開始實行洋行制度,又稱公行制度,也就是外國商人到中國來進行貿易或外事交涉一概都由廣州的十三行行商進行經管,即由行商充當中介人來溝通中外政府的關係,以限制地方政府和海關官員與外國人直接接觸。這一制度的執行,使行商具有對外交往的重大權力和方便,他們憑藉這種特殊地位,壟斷對外貿易,使 廣州十三行成為當康熙時中國唯一合法的「外貿特區」,給十三行的行商們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據清宮檔案記載,1754年,洋船到港27艘,稅銀僅52萬兩。 1790年,洋船增至83艘,稅銀達到110萬兩。鴉片戰爭前,洋船每年到港多達200艘,稅銀也突破180萬兩,單單一個廣州十三行就向清朝政府繳納了 全國40%的關稅。因此,當時的十三行也被世人稱作清政府財源滾滾的「天子南庫」。在以後的發展中,這些行商們更是因為辦事效率高、應變能力強和誠實守信 而深受外商的歡迎。隨著財富的積累,廣州十三行中不僅湧現出了一批以怡和行、同文行、廣利行、義成行為首的著名商行,而且還湧現出一大批豪商巨富,如伍秉鑒、潘振承、潘有度、盧文錦、葉上林等,以至於當時就流傳出了「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的說法。據歷史記載, 當年瑞典的商船「哥德堡」號就與廣州十三行有著密切的商業來往。如今,在瑞典哥德堡圖書館仍保存著一張1742年1月17日「哥德堡」號第二次離開廣州時 廣東海關發放的船牌。在這張船牌上,詳細地記載了「哥德堡」號離開廣州時的裝備情況,上面記錄著:「番梢」即船員120人,劍刀30口,大炮30門,「鳥 槍」30支,火藥10擔,以及彈子300顆。同時,在這張船牌上還寫明了「哥德堡」號應該繳納的一切稅款,並且註明這些稅款已經繳納完結,假如在離開廣州港後遇到風浪等特殊情況,漂流到其他省份,憑著這張牌照各「關津要隘汛防處所」也不得「重徵稅餉,留難阻滯」,而且「其隨帶防船火炮器械」已經「按照舊例 填注牌內」。據說,當時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八位數遺產的「千萬富翁」——約翰·雅各布·阿斯特,靠的就是與廣州十三行做生意發了大財。後來他在曼哈頓囤 積地皮,成了美國首富。當時,偌大一個中國,只有廣州一處對外開放口岸,故而廣州港每天都會商雲集。十三行隨著外貿往來的逐步發展,也越來越壯大。十三行並非只有十三家,多時可達幾十家,少時只有四五家。所謂的「十三行」,實際上是人們習慣性的稱謂。由於十三行享有壟斷海上對外貿易的特權,凡是外商購買茶葉、絲綢等國貨或銷售洋貨進入內地,都必須經過這一特殊的組織,所以廣州十三行也逐漸成為與當時兩淮的鹽商、山西的晉商並立的行商集團。在今天看來,廣州 十三行的行商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第40節:3.橫空出世,總商之魁

  3.橫空出世,總商之魁當初,廣東巡撫李士禎頒布公告,宣告解除海禁,使廣州十三行迅速崛起。但是,令李士禎意想不到的是,這一公告在以後的歲月里,還為中國催生出了一位世界首富——伍秉鑒。在十三行中,行商的共同組織稱為公行,其首領稱為總商,一般都是由最富有的行商擔任。鴉片戰爭之前,廣州十三行的行商以「潘盧伍葉」最為著 名,即同文行和同孚行的潘家兄弟、廣利行的盧文錦、怡和行的伍秉鑒以及義成行的葉上林四大行商。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也就是鴉片戰爭前夕和戰爭期間, 伍家似乎要比其他行商更精於投資之道,很快就積累了巨額財富,成為廣州行商的領頭人。據記載,伍氏家族原籍福建,康熙初年進入廣東。剛入廣東時,伍氏曾經從事過商業活動。到了伍國瑩這一代,伍國瑩在一家行商當起了賬房。當時,商戶的賬房不僅要做會計工作,也參與資產的管理,並且作為商行的成員還可以進行投 資貿易。因此,伍國瑩在這裡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與豐富的經商經驗,並且在他還沒有成為行商之前,就已經與英國東印度公司有了商業往來。1783年,伍國瑩終 於脫離了這家商行,在海關的監督和要求下成為行商,成立了怡和行。在伍國瑩的經營下,怡和行已經很有起色,並且在國際商界也取得了一定的地位。當時,伍國瑩在商界的商名叫「浩官」,而且這個名字也一直為其子孫所沿用。以「官」作為名字的一部分,在十三行時期的廣州本是一種尊敬的稱謂,代表的是這個人的社會地位。但是,初來乍到的洋人卻誤認為這就是真實的名字,結果約定俗成,以後行商都被稱為某某官。1801年,伍國瑩去世,兒子伍秉鑒便繼承了伍家怡和洋行的業務。在伍秉鑒手中,怡和行的事業開始快速崛起,同歐美各國的重要客戶都建立了緊密的聯繫。當時,中國最著名的出口貿易產品就是茶葉,而且歐洲人對茶葉 質量十分挑剔,但伍秉鑒所供應的茶葉卻被英國公司鑒定為最好的茶葉,並標以最高價出售。此後,凡是裝箱後蓋有伍家戳記的茶葉,在國際市場上都能賣出很高的價錢。到1807年,怡和行已成為了廣州的第二大商行。隨著行務的發展和貿易額的激增,伍家的資財也逐步上升,成為廣州諸行商中首屈一指的巨富。1813 年,怡和行終於被列為總商之魁,登上首席商行的位置,取代同文行成為廣州十三行的領頭人——總商。此後數十年,伍秉鑒一直居於行商的領導地位。直到 1826年,他將怡和行行務處交與第四子伍元華掌管,自己退居幕後,但他仍掌握怡和行和公行的實權。伍秉鑒父子兩人,都是工於心計、多財善賈的大行商,他們一方面與外商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另一方面又通過賄賂、捐輸和報效,同清政府和廣東各方面的官吏接觸密切,官商結合,怡和行的財富也迅速上升。作為封建特 權商人,而且清朝又實行捐納制度,因此伍秉鑒也捐資買了一個三品頂戴的官銜,成為亦官亦商、上通朝廷、下連市廛的名副其實的官商。同時,伍家父子又憑藉中外交涉中介人的有利條件,與外國的外交代表、軍政官員保持密切的關係。英國駐華第一任商務監督、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散商和美商都與伍家有直接的通商關係。 而且,英國馬地臣行的中文行名就是採用了伍家怡和行老字號的號名,稱作了「怡和洋行」。在清代,中國共出現過三個商業群體,他們分別是兩淮的鹽商、山西的晉商和廣東的行商。兩淮的鹽商經營鹽業,晉商經營票號,行商的主業則是外貿,但有所不同的是,行商的資產更為集中。在伍秉鑒的經營下,伍氏家族使行商的資 產達到了歷史的頂峰,成為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

第41節: 4.慷慨富有,享譽海外

4.慷慨富有,享譽海外據《華爾街日報》(亞洲版)說:「出生於1769年的清朝行商伍秉鑒繼承父業與外商從事買賣,又進一步貸款給外商並以此獲得巨額財富。他在西方商界享有相當高的知名度。」伍秉鑒的富有自不必說,在當時他是中國首屈一指的富豪,家院堂皇氣派,是一處大型的園林建築。因而伍家庭院也成了欽差大臣、總督巡撫及外國使節常常會晤的地點。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商人眼中,伍秉鑒卻是「誠實、親切、細心、慷慨、富有」的結合。據說,當年伍秉鑒在洋人眼裡是一個值得尊敬的 人物,他們都稱他為伍浩官老爺。有關伍秉鑒的趣聞逸事,在當時的外商中流傳著很多。其中,有一個故事表現了以伍秉鑒為代表的中國商人慷慨大方的一面。當時,有一個美國波士頓的商人和伍秉鑒合作經營了一項生意,由於經營不善,欠下了伍秉鑒7.2萬銀元的債務。這個波士頓商人一直沒有能力償還這筆欠款,所以也一直無法回到美國。伍秉鑒聽說後,馬上叫人把借據拿了出來,對這個波士頓商人用英語說:「你是我的第一號『老友』,是一個最誠實的人,只是運氣不好。」 說著他就把借據撕掉了,繼續說,「現在債務一筆勾銷,你回國去吧。」要知道,7.2萬銀元在當時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就是在如今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相當於今天300萬元人民幣。在當時,一艘遠渡重洋的中型海船所攜帶的貨物總價也不過10萬銀元左右,而伍秉鑒當著波士頓商人的面把借據撕碎,宣布賬目結清,可見其富有和慷慨。因此,「伍浩官」的名字也開始享譽美國,被傳揚了半個多世紀之久,以至於當時美國有一艘商船下水時竟以「伍浩官」命名。伍家除了和美國 商人關係密切以外,同英國行號也有著緊密的聯繫。由於美國商人把伍秉鑒看成了行商中最可靠的人,所以英國商人也對伍秉鑒萬分的信任。儘管伍秉鑒的生意比較多,而且收費也較高,但他們仍然樂意同他交易,因為他在時間和質量上都有保證。他能夠從存放在英商行號的百餘萬元期票中,算出利息是九百多元,與英商兌付 時的數目不會相差分毫,這讓當時的外商極為驚訝。1834年以前,伍家與英商每年的貿易額就達到了百萬兩白銀,而且伍秉鑒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銀行家」 和最大債權人。東印度公司負責人在每年結束廣州的交易,前往澳門暫住時,總是將大量的存款和金銀交給伍秉鑒保管。他在外商中的信譽可想而知。

第42節:5.多方資助,恩威並用

  5.多方資助,恩威並用與其他行商不同,伍秉鑒很願意嘗試新的投資領域,他有時投資並不單單是為了獲得利益,還為了得到一個好的名聲和心理上的滿足。19世紀初期,隨著外國商人 在廣州口岸的日益增多,歐美基督新教的傳教士也看上了中國這片土地。1835年,第一位美國傳教醫生伯駕來到廣州,但由於中國曆來是一個以道教為主的國 家,所以基督教一直以來都受到人們的排斥。伯駕看到在中國的傳教效益甚微,便轉而利用醫學途徑作為傳教的輔助手段,創辦了廣州眼科醫局,開始了以醫療活動為手段,以傳教為目的的「醫學傳教」歷程,同時也開始了美國醫學在中國的傳播。伯駕只是個剛從耶魯大學醫學系畢業的博士生,要想創辦一個相當規模的眼科醫局並非易事,所以他找到了當時號稱「世界第一富翁」的伍秉鑒。面對伍秉鑒,伯駕把創辦眼科醫局,並以此作為拯救中國人民的途徑向伍秉鑒講述了一遍。伍秉鑒念他處處急中國人之急,想中國人所想,便答應捐出10萬元銀元建立醫局。在當時,伍秉鑒的這一舉動實屬首例。因為伯駕來中國的目的是傳教,所以為了博得中國人民的信任,他所創辦的醫局不收取任何醫療費用,那麼伍秉鑒的這10萬銀元也就相當於一個沒有任何收益的投資。1835年11月4日,伯駕終於開設了 「眼科醫局」,但由於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對西醫這個舶來品總保持著一種懷疑和恐懼的態度,因此眼科醫局的開業並不是一帆風順。開業第一天,整個醫局根本無人問津,直到第二天才來了一位患青光眼的婦女就診,第三天又來了六個病人。而後,醫局的情形才慢慢地轉好。在伯駕的治療下,隨著病人病情的好轉,人們的恐 懼和疑惑逐漸消失,開始認同這個西方人主持的西醫醫局,就醫人數也逐漸多起來。伯駕經營廣州眼科醫局長達20年之久,一直到他從政,醫局業務才由另一位美 國傳教士嘉約翰主持。在嘉約翰的主持下,醫局逐漸成為初具規模的西醫院,並正式命名為博濟醫院,此名沿用至今。雖然伍秉鑒的這次投入沒有任何利潤,但他因此獲得了極高的聲譽,使他在以後的商業活動中更加順利,並載入了中國的史冊,這也使他成了一個比較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伍秉鑒的投資活動並不僅限於中國,更 能表現其膽略和風範的是參與美國的證券和鐵路建設的投資。1837年,24歲的美國商人約翰·穆瑞·福布斯回到美國。8年前他前往中國時,還是一個不名一 文的學徒。在中國,福布斯以販賣茶葉為生,並認下了一個義父——伍秉鑒。而就是因為這層關係,在他回美國時口袋裡竟多出了50萬墨西哥銀元的資金,他在美國利用這筆錢開始了一門新生意——修鐵路,而後福布斯成了橫跨北美大陸最大的鐵路承建商。另外,伍秉鑒還獨立購買了美國的證券,並且向美國的鐵路建設進行了多次投資。在他多方面投入的同時,也為自己換來了更多的收益,使他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跨國財團首領。另外,伍秉鑒還憑藉自己雄厚的財力籠絡其他行商。在 當博濟醫院時,十三行雖然是由官方組織起來的社會團體,可是行商的內部關係錯綜複雜,常常因生意產生激烈的競爭,甚至相互傾軋。於是,伍秉鑒便對這些行商恩威並用,就在英商公司要求伍家獨立擔任羽紗銷售代理人時,他則要求將利潤按比例分給全體行商。後來,老行商劉德章因得罪英商公司失去了貿易份額,伍秉鑒 出面斡旋,恢復了他的份額。行商黎光遠破產充軍伊犁,伍家又同外商籌款捐助他在流放地的生活費。從1811年起,伍家就利用其雄厚資金,協助英商公司向瀕 於破產的大多數行商進行放債,其債款數額就高達二百餘萬元,使大多數資金薄弱的行商都願意聽從伍家的安排。因而,怡和行也逐漸成為了一個令人敬仰和羨慕的大型跨國財團。

第43節:6.接觸鴉片,走向沒落

  6.接觸鴉片,走向沒落前面提到,17世紀初,康熙帝為了清政府的國家財政,下令廢除明朝以來施行的禁海令,在東南沿海設立了粵、閩、江、浙四大海關。然而,在開關不久,就因為西方商船在港口的停泊問題極其混亂,每當遇到大量的商船到來時,海關的官員常常無力招架。因而,在1685年春,廣東官府便招募了13家較有實力的行商成 立了「十三行」,以此代替官府管理外商。在外商中,英商是其中最大的一支貿易隊伍,貿易量已超過其他各國的總和。英國人處事十分敏感,常常不能接受中國官府對商船的控制。1792年,在東印度公司的資助下,英國政府派遣馬戛爾尼使團出訪中國。馬戛爾尼對這次出訪充滿信心,在談妥了金錢、爵位和權利三項條件後,就踏上了來華之旅。第二年,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得到了清政府的熱情款待。但是,中國曆來是一個貢國宗藩的國家,就在馬戛爾尼朝見時,乾隆要求其下 跪,而馬戛爾尼卻拒絕下跪,這使乾隆帝極為不快。當馬戛爾尼再次提出通商貿易的六項要求時,乾隆終於恍然大悟。他盛怒之下,便下達了諭旨,重新頒布了閉關條令,只留下廣州一處口岸。這次訪問的失敗,使慘遭經濟損失的英國人意識到,要用外交手段打開中國的大門已經沒有多大的可能。於是,英商便用一種來自於印 度殖民地的商品——鴉片,來換取自己失去的商業利益……一時間,中國上下人人面黃肌瘦,精神萎靡不振。1801年,伍秉鑒繼承了父親伍國瑩怡和行的業務。 伍秉鑒是一個善於鑽營、工於心計的人,他與英商的關係甚為密切。後來,清政府意識到了鴉片的危害,派林則徐來到廣州,開展禁煙活動。由於伍秉鑒和英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他也曾多次遭到了林則徐的訓斥。對於和英商來往已久的伍秉鑒來說,斷絕了和英商的往來也就相當於斷絕了他的經濟來源。所以,儘管在一 次次的訓斥馬戛爾尼之後,伍秉鑒的商館仍是英商們樂意光臨的場所。據有關資料記載,伍秉鑒及其他中國行商雖然沒有接觸鴉片生意,但在1817年美國商船私 運鴉片被官府查獲時,伍秉鑒還是不得不向政府交出了16萬兩的罰銀,其他行商被罰5000兩,相當於鴉片價值的50倍。可是,就在東印度公司用鴉片打開中 國市場的時候,英商公司在中國的通商權也被取消。面對如此遼闊、利益如此巨大的中國,英國商人自然不甘屈服,中英貿易摩擦開始進入白熱化階段,戰爭一觸即發。1840年6月,第一次鴉片戰爭終於爆發了。腐敗的清政府無力抵抗,1842年8月29日,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廣州條約》和《南京條約》。在這兩項條約中,清政府分別向英國賠款600萬銀元和2100萬銀元。這兩次賠款中,伍氏家族獨自就出資110萬銀元和100萬銀元,同時在條約中還取消了廣州行商 管理港口的權力,並且開放口岸由「一口通商」變為了「五口通商」。隨著「五口通商」的實行,廣州十三行所享有的特權也隨之結束,行商們紛紛從廣州去了上海。廣州十三行的勢力開始逐漸沒落,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逐漸被上海、香港取代。就在這一年,伍秉鑒也因病在廣州去世。但是,十三行作為中英矛盾衝突的焦 點,作為人們指責的對象,卻沒有隨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束而消失。1856年,由「亞羅」號事件引發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廣州十三行成為了中外交鋒的戰場。12月15日深夜,中英兩方的炮火將這個具有170多年歷史的商館化為了灰燼。從此,以伍秉鑒為首的十三行便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推薦閱讀:

《中華易》第二期
【中華文化】曲阜孔廟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草案)條文及說明
明朝,中華之脊樑
中華珍瓷

TAG: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