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安臣使團——清政府向海外派遣的中國近代第一個正式外交使團
1867年11月下旬,擔任美國駐華公使已達6年之久的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辭職回國。在總理衙門(清廷負責外交事務的部門)舉辦的餞行宴會上,他向奕忻等表示,「嗣後遇有與各國不平之事,伊必十分出力,即如中國派伊為使相同。」
當時,正在開展洋務運動的清政府已深深感覺到與列強之間,不僅要「請進來」,更要走出去。恭親王在給朝廷的奏摺中寫道:「近來中國之虛實,外國無不熟悉,外國之情偽,中國一概茫然,其中隔閡之由,總因彼有使來,我無使往。」
更為緊迫的是,1858年《天津條約》規定的10年修約之期將至,清政府擔心西方列強趁修約之機「索要多端」,急欲事先遣使籠絡各國。可是使臣的遴選和中外禮儀糾葛卻成為兩大難題。
一方面,以中國之大,居然「使才難覓」,即使要找出些精通外文的翻譯人才,都十分困難。另一個擔憂是,中國一直要求外國使節覲見皇帝和太后必須行三跪九叩大禮。這遭到列強的強烈抵制,雙方只好暫時擱置爭議,各國外交官也因此無法按照國際慣例覲見中國元首。如果中國派出使臣,按國際慣例覲見外國元首,那對方的使臣就可以要求對等待遇,「磕頭」的問題必定會成為一個大麻煩。
蒲安臣在餞行宴上的這番話,讓奕不禁靈機一動,何不幹脆請洋人為使呢?這既能取得遣使出洋的實效,又可以避免中外禮儀的糾葛。在獲得蒲安臣的同意之後,奕正式向朝廷上奏:「請派蒲安臣權充辦理中外交涉事務使臣。」
在奏摺中,奕對蒲安臣極盡讚揚之詞: 「其人處事和平,能知中外大體,遇有中國為難不便之事,極肯排難解紛。」而且說明由於中外禮儀不同,「用中國人為使臣,誠不免於為難,用外國人為使臣,則概不為難。」
就這樣,在清廷和蒲安臣的一拍即合中,外交史上堪稱奇聞的「蒲安臣使團」組成了。
為打消英法兩國的疑慮,奕忻等人在使團中加入了英國人柏卓安(時任英國駐華使館中文翻譯)、法國人德善(時任職中國海關)。二人均「通曉漢語文,……兼可以籠絡英法諸國」。柏卓安被任命為左協理,德善為右協理。同時,為了維護清廷的體面,以記名海關道志剛及禮部郎中孫家谷二人,同任「辦理中外交涉事務大臣」,名位與蒲安臣完全相同。
畢竟,蒲安臣是外國人,清政府對其許可權作了某些規定:「凡於中國有損之事,令其力為爭阻;凡於中國有益之事,令其不遂應允,必須知會臣衙門覆准,方能照行。在彼無可擅之權,在我有可收之益。倘若不能見效,即令辭歸。」
更具標誌性的是,在出使期間,蒲安臣設計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一面國旗,樣式為黃底藍鑲邊,中繪一龍,長三尺,寬兩尺。作為中國象徵的黃龍旗飄揚在歐美各國,意味著中國第一次以主權國家面目出現在國際社會之中。在與國際規則接軌的方向上,中國又跨近了一步。
經過一個多月的海上航行之後,蒲安臣使團抵達舊金山。
在華盛頓,蒲安臣代表中國與美國簽訂了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八條,史稱《蒲安臣條約》。
單從字面上來看,這無疑是中國近代史上所簽訂的比較平等的條約。在形式上,中國首次以主權國家身份訂約;在內容方面,其對等性反映在締約雙方均有設領護僑、移民、辦學、宗教信仰自由等權利和義務。這一方面滿足當時美國的需要。同時,清政府則通過這個條約,從形式上獲得了不干涉中國內政的保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第七條規定,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時,美國「需照相待最惠國人民」對待,為首批中國幼童赴美留學打下了法律基礎。其他一些條款對赴美華工、僑民也起了某種保護作用。
在論及這個被後世某些史家指責為賣國的條約時,梁啟超稱讚「彼條約實為最自由最平等之條約也」。這些矛盾的觀點直接關係到中國人對蒲安臣的評價:他要麼是中國人民的友善朋友,要麼是帝國主義的陰險幫凶。
殉職異域的「客卿」
在結束訪問美國之後,蒲安臣使團繼續前行,遍訪英國、法國、瑞典、丹麥、德國、俄國,會見了各國元首。
病勢日加,猶日閱新聞紙,以俄國之事為憂。蓋蒲使長於海面商政,而至俄國,則與中國毗連陸地將萬數千里,而又各處情形辦法非一,恐辦法稍差,失顏於中國;措語未當,貽笑於俄人。乃日夜焦急,致病勢有加無已。
蒲安臣病故後,使團由志剛主持,繼續訪問了比利時、義大利、西班牙等國,於1870年10月回到北京。
在他去世一個月後,清政府深表痛惜,不久便頒布上諭:「該使臣遠涉重洋,不辭勞瘁,辦事諸臻妥協。著加恩賞給一品銜,並賞銀一萬兩。
同時代的美國文豪馬克·吐溫在悼詞中稱他為「一個偉大的世界公民」,因「他對各國人民的無私幫助和仁慈胸懷,已經越過國界」。
推薦閱讀:
※《霜厓詞錄》 [近代] 吳梅
※夢秋詞【中冊】【近代·汪東】
※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將600噸黃金運到美國保管這一說法是否屬實?
※近代學者大家書法
※日本近代的書籍裝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