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拾貝·人性善惡之辯
學海拾貝·人性善惡之辯
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爭論了兩千多年,似乎還沒有結論。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性本惡,同是儒家,結論卻大相徑庭。細讀孟子和荀子的文章,好象說得都有道理,但從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荀子的性惡論應該更接近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孟子所說的人性,只是人性的一部分,即人的動物性,對人的社會屬性並沒有涉及。他們都強調對人的後天教育,孟子強調「保善」,荀子強調「去惡」。這樣他們的出發點雖然不同,可殊途同歸。因此,對人的社會屬性的認識是基本相同的。孟子曾說:「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每個人也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見小孩將要掉入井中,並不因為交情、聲譽等利害關係而救人,而是因為內心「善」的本質自然流露而救人。孟子認為「善」的本質分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是為「四端」。「端」是起點的意思,孟子認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擴充,即道德實踐,就可成就德性。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還有人行惡,孟子認為人之所以不善,是因為受到私慾所蒙蔽,孟子認為人應該放棄私利,保存仁義。與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則具有更多的現實主義傾向。《荀子·性惡》中,荀子認為人性有兩部分:性和偽。性是人先天的動物本能,是惡;偽是人後天的禮樂教化,是善。性(動物本能)的實質是各種慾望,如果順從性,人就會為滿足慾望不擇手段,導致道德淪喪、天下大亂。聖人知道性是惡的,所以創製禮義道德,「化性起偽」,用偽取代性,使人變善。
達爾文進化論證明了「性惡」這一點,因為生物在進化歷程中,只有進化出生存欲、佔有慾才能存活。為了自己的生存犧牲他人,佔有儘可能多的生存資源,消滅競爭者。這就是生物的本性,也就是荀子所說的是惡。
關於人在後天社會性的善於惡《荀子·王制》中說:論力氣,人不如牛;論速度,人不如馬,然而人卻馴化了牛馬為己所用,這是為什麼?因為人能組成社會,團結一致,而牛馬等獸類不能。人為什麼能組成社會?因為人有道德,有了道德,就能組成牢固的社會,使人的力量大增,人類繁榮發展,幸福生活。道德的作用就是維持社會內部秩序,構建「和諧社會」。 這就是「偽」的作用。偽(禮義道德)能維持社會的正常秩序,保證人類的生存。
荀子思想雖然與孔子、孟子思想都屬於儒家思想范籌,但有其獨特見解,自成一說。荀子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孔子、孟子在修身與治國方面提出的實踐規範和原則,雖然都是很具體的,但同時又帶有濃厚的理想主義成分。孔子竭力強調「克己」、「修身」、「為仁由己」等。而孟子則以「性善」為根據,認為只要不斷擴充其「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復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實現「仁政」理想。
由於孔子孟子的思想過於理想化,因此在以後的兩千多年封建社會中,並沒有真正的實行過,他們雖然被後世稱為「至聖」「亞聖」也不過是為統治階級和讀書人裝裝門面而已。整個階級社會的歷史,充滿著血腥和鎮壓,用魯迅的話說就是一個字「吃人」而荀子的性惡論,則由於在強調教育的同時,也強調了政法制度的懲罰作用,因而成為歷代統治者鞏固政權利器。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法家思想的開創者,他的高足韓非和李斯,後來都成了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
筆者認為,人類在本性方面應該和動物一樣,既不是「善」也不是「惡」,而是本能。有滿足本我七情六慾的「惡』』,也有天性中存在的「善」。母親對子女的愛就是這種天性。母親愛子女是無條件的,她可以忍飢挨餓,把自己口中的食物給孩子,在子女遇到危險時捨生忘死。這種天性是人類和動物共有的,連最殘忍的狼也不例外。至於人的社會性,的的確確是通過後天的教育、環境的影響形成的。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與之相關的倫理道德品質。
歷史發展到今天,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和諧社會的進程中,無論孔孟的理想主義,還是荀子的務實理論,都可以借鑒。在只認金錢、物慾橫流的社會濁流中,光靠思想教育是不行的。一方面要加大思想教育的力度,讓更多的人堅守精神家園,自覺抵制行行色色的誘惑,守善或去惡;另一方面,要完善法律體系,依法治國,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使違法犯罪行為無可乘之機,把亂象叢生的社會真正治理成政通人和,人人向善的社會。2011.3.25.
推薦閱讀:
※關注人性培養:瑪莎· 納斯鮑姆的詩意哲學
※人如何擺脫獸性,增強「人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哪些人性滅絕事件?
※去吧皮卡丘~開啟你人生的財富之門
※為什麼女人壞起來比男人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