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聖解(十九)
轉載▼
標籤: 雜談 | 分類: 道門語要 |
第五章
天地不仁,①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②天地之 間,其猶橐籥乎?③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④多言數窮,⑤不如守中。⑥
【注釋】
①《說文》:「仁,親也。」《荀子·大略篇》:「仁,愛也。」不仁,有 「不亦仁乎」意,於物無所偏愛意。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即天 地於萬物,一視同仁,無有愛憎存乎其心也。《文子·自然篇》引此,注云:「天地生萬物,聖人養百姓,豈有心於物?有私於人哉? 一以觀之,有同芻狗。」此解尚當,不以存心為仁而為之,方為大仁也。陳柱云:「不仁,謂任其自然,無仁恩之心也。」胡適謂:「仁即 是人的意思,天地不仁,即天地不與人同性的意思。」誤。或引《詩 .大雅》:「有周不顯,帝命不時。」將「不仁」作「豈不仁乎」解,較胡 適解為上。莊子曰:「澤及萬物而不為仁。」又曰:「大仁不仁。」正可為此註腳。
②自河上、王弼以下各通行本均作「芻狗」,即檀弓芻靈,乃古代祭祀之物,束芻為狗,陳以祀神,用為謝過求福,乃始用而終棄之物 也。《莊子·天運篇》曰:「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綉,尸祝齋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其 言得之。王弼解此二句謂:「地不為獸生芻,而獸食芻;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大誤。釋德清解此四句曰:「芻狗本無用之物,而祭者當 用,不得不用,雖用而本非有也。故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雖是愛養百姓,不是有心要愛,蓋由同體當愛,不得不愛,雖愛而無 心。譬如芻狗,雖虛假之物,而屍之者,當重不得不重,雖重而知終無用也。故曰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此解較精。
③橐籥,或解為二器,謂橐為冶工鼓風以鑄物之器,籥為樂工用之簫管,乃承氣出音之器;或解為一器。後者吳澄主之,其義較深遠。 吳澄云:「橐籥,冶鑄所以吹風熾火之器也。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為轄以鼓扇於內者,籥之。天地間猶橐籥者,橐象太虛,包含周遍之本;籥育元氣,氤氳流行之用。」旨在釋虛無之為用也。
④屈,顧歡本作「掘」,各本作「屈」。王弼曰:「虛而不得窮屈。」河上公曰:「言虛空無有屈揭時。」古義即作「窮」與「竭」解。 勞健曰:「按《說文》,屈,訓無尾,引申為凡短之稱,故有竭義。」孫子曰:「攻城則力屈。」曹註:「屈,盡也。」此三義均通。
⑤多言,遂州碑本及《文子·道原篇》引作「多聞」。數窮,馬敘倫曰:「數借為速。《禮記·曾子問》:『不知其己之遲數。』註:數 讀為速。《莊子·人間世》:『以為棺槨則速腐。』崔譔本速作數。並其證。」叟案:數窮,即作本字解亦得,言次數多也。猶謂多言多 窮,寡言寡窮,不言不窮。道家重默爾無言者以此。
⑥守中,武內義雄曰:「敦、遂二本,『中』作『忠』。」按:守忠無義,誤。或謂「中」亦猶《堯典》「允執厥中」,《盤庚》「各設中於乃心」,蔡仲 「率自中,無作聰明亂舊章」之「中」,或謂即同於佛典之「中」,此雖較 恰,然老子此處所指之「中」,乃系指為宇宙天地萬有之核心之「中」而言,亦可以說系一種「宇宙力」,實亦即道之別名也。
總闡守中之道第一
大道不道,大德不德,大仁不仁,大義不義。以道為道,以德為德,以仁為仁,以義為義者,乃道德仁義之小焉者也。夫由道德行與 行道德,由仁義行與行仁義,均各為二層境界。由道德行與由仁義行,在無心而行。自然而行,乃天道也;行道德行仁義,乃有心而行, 非自然而行,乃人道也。本來如是行,天性如是行;與故為如是行,勉強如是行,雖其行為不二,果亦不二,然其境界實有天壤之別。老 子以自然為宗,以天地為法,一切行概系無心行、自然行,本來如是即如是,非起心生意於其間,故能上與天道合。黃帝《陰符經》謂: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於萬物之生殺,要亦為萬物之自生自殺,何有於仁不仁哉?故曰:即道德而無道德相,斯為大道大德;即 仁義而無仁義相,斯為大仁大義。
夫天地不仁,而大仁生。以萬物為芻狗者,實無心芻狗萬物,而一任萬物自為芻狗也。無心生物而物自生,無心成物而物自成,及 其殺也毀也,亦復如足。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者,聖人體天地無為自然之大道,以治理天下;無心於為仁,而自然大仁至焉,大恩生 焉,大德立焉,大殺存焉!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故其以百姓為芻狗者,乃一任百姓之自為芻狗也。死生得喪,無與焉,當如是則不得不 如是也。當生則生,當殺則殺;當行則行,當止則止;當用則用,當舍則舍;當成則成,當毀則毀。此當然而然,實即自然而然,純為一道之流行,與一氣之流行。聖人之用心,照之於天,亦因是也。
且夫大道之行也,一視同仁;天地運焉,日月明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人處兩間,各遂其生,各適其性,各樂其生,各安其死,各順 其性命之情,而各任其天,不亦為大仁乎?故莊子曰:「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目兼),大勇不忮。」即闡斯旨之微傳也。良 以「我若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芻狗」?
夫天地之間,譬猶橐籥,其中空虛,洞然無物;若鼓之吹之,則不竭不盡;動之撓之,則愈妙愈出。唯此動而愈出,系由其虛而不屈 也。此乃系承上章虛用、用虛之旨,繼而言虛受、虛動之道!其中有密義,千聖不傳玄。夫空虛象宇宙之本體,鼓吹象天地之炁機。不 用則虛靜自處,寂然不動;用之則發其炁機,造作萬千,妙化無窮;而天地生生不已之機,亦純在於是。故「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二語,非 深於《易》者,不能道也。故余嘗有道偈曰:「橐籥之中藏造化,虛無窟里隱乾坤;虛受虛動神為用,忘言守中自有春。」此中聖義,千古來 鮮人見及!
故聖人之以道治天下者,一以「為於無為,行於無行,因任自然,虛心自用」為旨,無心於以仁自為而自仁,則合道矣。若有心於為仁 以要天下,則仁斯下矣。且欲有為矣,則必多方為法,多言為教;多方則違道,多言則數窮,故不如「抱一以為天下式」、「守中以為天下 正」也。中即道體,守中即守道也。本章頭腦,全在此一「中」字。老子心法,亦即儒釋禪心法。中者,虛也;無也。無可名而強名者也。 及乎中亦不立,道亦不立,則唯有會之以心,而無可言說矣!此即所謂「心思路絕,言語道斷」者是。道猶不立,豈有乎仁?雖曰不仁,而 仁自在其中矣。
參證章旨第二
本章主旨,在教人宜效法天地,體天地而行,俾人合於天。天地無心於萬物,萬物之生生滅滅,天地無與乎其間,而萬物各遂其生, 各得其所。人生於天地間,存心行事,處世應物,亦應無心於其間。對世間一切,與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不生心,不動心,不用心,無思 無慮,無欲無念,則心自虛無湛寂。能虛則自不屈,以一止止眾止,不止而止,止而不止,而其用無窮矣;其中消息萬千。動則愈出,以 一動應萬動,動而不動,不動而動,而其應亦感而遂通矣。體同虛空,不但妄心不生,即識心亦不生;不但識心不生,即道心亦不生。 心無其心,則念何由起?欲何由生?情何由長?意何由動?一無所存,一無所著,心源清凈,真性自然顯煥,天道亦自然流行。此心一 動,則善惡是非,紛紛紜紜,無有底極矣。故必忘言體道而守中,洞然常虛,湛然常寂,則近道矣。
世人每好以言為教,老子則戒多言,以忘言為守,以無言為教。故曰多言數窮。言則必失,多言則多失,言必有瑕謫,語必有口過。 默而無言,其誰得而是非之?天地無言,而四時自行,百物自生。天地如是,其況人乎?且一落言詮,則有封有限有義有跡,不若無言之 可妙應無方也。
守中之道,實為入聖功夫,其清息則在橐籥。虛中為用,藏之愈深,則發之愈溥;動之愈妙,則生化愈出。寂然不動,則感而遂應,應 而遂通。守中不紛,則心自寂;抱一不離,則神自全。執一御萬,則可簡事;居中應圜,則可無為。以我之中,應天地之中,則我與天地 合一矣!以宇宙之中,應我之中,則我與宇宙精神共流行矣。至其極也,一亦不立,中亦不立,仍返歸於虛無,浩浩無垠,空空無礙,而 自然自在矣。 天地之道,不仁所以為大仁也,不義所以為大義也,不道所以為大道也,不中所以為大中也;守而不守,不守而守,所以為大守也;運 而不運,不運而運,所以為大運也。凡此,要皆為老子本其天道觀念,以立人道觀念,而為聖人之所守則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