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第103期——21世紀的非洲奴隸制:茅利塔尼亞1/5人口是奴隸

世界觀策劃 No.1032011.7.12

轉發至:在21世紀的地球上,仍然存在著奴隸制度,這恐怕出乎很多人的預料。非洲西北部國家茅利塔尼亞有約50萬奴隸,占這個國家人口總數的20%。從1981年起,西北非國家茅利塔尼亞曾三次試圖廢除奴隸制度,但均以失敗告終。不僅在茅利塔尼亞,在蘇丹、尼日等非洲國家,奴隸制度同樣盛行。[調查:以前是否知道非洲的奴隸制?]茅利塔尼亞1/5人口是奴隸茅利塔尼亞有約50萬奴隸,占這個國家人口總數的20%。只要生於奴隸家庭,便終生為奴,世世代代承襲下去。永遠不會改變。廢奴、反奴法案落空 奴隸不敢反抗在主人眼裡,奴隸們就像是一頭頭會說話的家畜,沒有早飯和午飯,晚上只有殘羹冷炙。奴隸制依然盛行的非洲大陸奴隸制度不僅在茅利塔尼亞存在,在非洲其他一些國家也曾廣泛存在,如蘇丹、尼日等國。在尼日,買賣奴隸的傳統已經持續了上千年。

茅利塔尼亞1/50人口是奴隸

一代為奴,代代為奴在21世紀的地球上,仍然存在著奴隸制度。非洲西北部國家茅利塔尼亞有約50萬奴隸,占這個國家人口總數的20%。800年前,當阿拉伯人馳騁撒哈拉掠奪非洲黑人的時候,茅利塔尼亞就開始了其奴隸制社會的歷史。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肆虐的旱災迫使茅利塔尼亞許多農民進入城市。但在這個靠天吃飯的農業國,城市並不能給這些背井離鄉的農民提供太多機會,很多人賣身為奴,其中包括許多孩子——他們的父母養活不了他們,只能把他們賣為奴隸。成為奴隸的人沒有任何權利,也不被允許擁有任何財產。在茅利塔尼亞嚴酷的種姓制度下,只要生於奴隸家庭,便終生為奴,世世代代承襲下去。該國「國際反奴隸行動組織」主席布巴爾卡?馬蘇德說:「若女性是奴隸,她的後代亦是如此。」從1981年起,茅利塔尼亞曾三次試圖廢除奴隸制度,最近的一次是在2007年,但均以失敗告終。儘管2007年該國制定了嚴厲的法律——擁有奴隸者將被判處10年監禁;宣傳奴隸制度的,將被判處兩年監禁——但在現實生活中,奴隸依然隨處可見。

「在等級森嚴的社會裡生存很難」茅利塔尼亞「國際反奴隸行動組織」主席布巴爾卡?馬蘇德也曾是一名奴隸。他的父母都是奴隸,他自然也成了奴隸,從五六歲起便在主人的田裡幹活。一位有正義感的校長破例讓馬蘇德上學,才讓他幸運地成為家族中第一個上學讀書的人。時至今日,馬蘇德仍記得身為奴隸時做過的事情。「我得下地幹活、播種、割樹膠、築籬笆……即使上學了,我也得在放學後幫忙做這些事情。」由於來自低種姓,他時常被班上一些調皮的同學欺負。「在這樣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裡生存是一件艱難的事情!」馬蘇德說。後來,靠著爭取到的獎學金以及開肉鋪的叔叔的資助,馬蘇德上了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建築師。1995年,馬蘇德成立了反奴隸制度組織「SOS奴隸」,和在巴黎一家畫廊工作的阿卜杜勒?納瑟爾一起,致力於營救奴隸的行動。[網友說兩句]廢奴、反奴法案落空 奴隸不敢反抗

奴隸被視為會說話的家畜2004年,20歲的奴隸馬塔拉在為主人放牧駱駝時,遇到一群士兵。「士兵首領問我想不想離開,我說想。我告訴士兵,主人虐待我,毆打我的兄弟姐妹。我說,『我情願你們開槍打死我,也不願留在這裡。』」馬塔拉對記者說。在主人眼裡,馬塔拉就是一頭會說話的家畜,從不給他吃早飯和午飯,晚上只給他殘羹冷炙。馬塔拉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還展示了他身上的累累傷痕。「這些傷疤都是主人的子女留下的,因為我丟了一隻家禽。」1981年頒布法令廢止奴隸制度後,茅利塔尼亞政府便宣稱:那些自稱是奴隸的人實際上已經獲得了自由。對此,馬蘇德有不同的看法。「你可以一眼看到沙子,可你不能一眼就分辨出誰是奴隸。」 聯合國廢奴顧問卡馬拉說:「茅利塔尼亞當然有很多奴隸,那裡的部落很喜歡蓄奴,雖然他們不會被用鐵鏈鎖起來,但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被主人視為私有財產。」

奴隸為何不敢反抗在民間廢奴的呼聲下,2007年茅利塔尼亞議會以全票通過了新的反奴隸法案。法案規定,擁有奴隸的人將被判處10年監禁,將被處以一定數額的罰金,必須向受害者提供高額賠償。不過,該法案沒能根除奴隸制度。時至今日,蓄奴依然在該國盛行。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除了政府不願正視問題、執法人員執法不力、傳統的影響太過深遠外,與奴隸自身的不覺醒也有很大關係。很多奴隸不敢反抗不公的制度,一些人害怕逃跑會導致肉體懲罰,更多的人被種姓制度限制在原地。此外,一些茅利塔尼亞有些奴隸主對奴隸很好,如同家人;一些奴隸主搬到城裡後主動把奴隸遣散;也有一些奴隸主,像對待動物一樣對待奴隸。因為沒有謀生手段,奴隸被遣散後不得不回到主人身邊,他們的子女也被主人隨意處置。[網友說兩句]奴隸制依然盛行的非洲大陸

蘇丹:每個奴隸售價15美元奴隸制度不僅在茅利塔尼亞存在,在非洲其他一些國家也曾廣泛存在,如蘇丹、尼日等國。在蘇丹,從古埃及時代起就有奴隸貿易。後來阿拉伯人入侵埃及,並溯尼羅河南下,襲擊蘇丹境內的黑人村莊,殺死成年男子,搶掠女人和兒童為奴,開啟了蘇丹延續至今的奴隸制度。蘇丹擺脫殖民統治後曾試圖廢除奴隸制度,但在上世紀80年代初爆發第二次內戰後,喀土穆政府要依靠阿拉伯游牧部落作戰,因此默許了他們劫掠女性和兒童為奴的行為,奴隸貿易在蘇丹死灰復燃。聯合國人權事務官員1994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1988年的蘇丹奴隸市場上,一支自動步槍可換六七個少年奴隸;1989年,尼羅河畔,一個女性或兒童奴隸標價90美元;1990年,由於劫掠奴隸的事件頻發發生,供大於求,每個奴隸的價格跌至15美元。為防「虧本」,奴隸販子把一些兒童運到利比亞等國販賣。

尼日:買賣奴隸傳統上千年尼日的奴隸制度由來已久,在這裡,買賣奴隸的傳統已經持續了上千年。法國人在19世紀進入尼日後,曾承諾廢除這裡的奴隸制,後來卻沮喪地發現,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大奴隸主擁有很大的權力,沒有他們的合作,無法廢除奴隸制度。2003年,尼日政府通過法令,禁止奴隸主無端懲罰奴隸,這一法令最終成了一紙空文。[詳細][網友說兩句]
推薦閱讀:

歡迎來到東非
學一門非洲小部落語言是怎樣一種感受?
過半非洲國家使用中國武器 美國戰略崩盤(3)
扉頁故事
經濟增長率接近8.5%,衣索比亞已是「非洲的中國」

TAG:世界 | 非洲 | 世界觀 | 人口 | 奴隸制 | 奴隸 | 世紀 | 21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