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其實是六層

只要對管理學,心理學稍有接觸的人都知道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很多人還能很快地說出五個層次的需求:生理、安全、愛于歸屬、受尊重、自我實現。

馬斯洛說「超個人心理學是以宇宙為中心,而不只注意人性需求或興趣而已,它超越人性、自我及自我實現等觀念……這一新的發展趨勢很可能為日漸消沉的人們,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受挫的理想主義者」提供一具體有用又有效的答覆……缺乏超越的及超個人的層面,我們會生病、會變得殘暴、空虛,或無望,或冷漠。我們需要「比我們更大的」東西,激發出敬畏之情,重新以一種自然主義的,經驗性的、與教會無關的奉獻自己。」

馬斯洛試用不同的字眼來描述新加的最高需求,例如:超個人、超越、靈性、超人性、超越自我、神秘的、有道的、超人本(不再以人類為中心,而以宇宙為中心)、天人合一等等……馬斯洛將「高峰經驗」及「高原經驗」放在這一層次上。

馬斯洛發現,超越者不僅存在於宗教界人士、詩人、知識界人士、音樂家之中,而且也存在於企業家、事業家、經理、教育家、政界人物中。他詳細訪談和觀察過三、四十人,對另外一、二百人也進行了一般的交談和研究。

馬斯洛在晚年認識到,不能以他需求理論中的『自我實現』為人的終極目標,並進行了修改補充,但若只是專註他早期的需求理論不放,必然導致對人性的盲目認識,助長人的驕傲的同時把人正真的價值貶低!也必然影響對於人自我超越的誤解!

不幸的是,我們心理學和管理學教科書所呈現出來的,始終限於馬斯洛早期的需求層次論(X理論及Y理論),根本不提後期的修正,使得整個新生代都在背誦那過時的需求層次論。

第六需求層次的意義

馬斯洛一開始很讚賞麥格雷戈的理論,但隨著超越自我實現的思想的形成,他就感到這種理論的不足,從而提出了Z理論。Z理論是在X理論和Y理論的基礎上,強調超越性需要。基於這種需要的管理就要考慮到超個人的價值、存在價值或宇宙價值的激勵作用,假設人具有為比自我更大的目標而獻身的需要和自我犧牲的精神。

在工商管理中,X理論水平上的管理是權力取向的,僱員為工資而做被分派的工作。Y理論水平上的管理則是相互尊重的,僱員有權儘可能充分地參與組織的管理,權威被假定存在於每個人的內部。Z理論層面上的管理假設所有僱員都熱心於服務,業務的目的是儘可能地服務客戶或消費者,權威被假定為對每一個體都是超然的和在倫理上顯而易見的。我們在很多卓越的服務型企業(比如麗茲卡爾頓等)中都可以看到Z理論的成功實踐。

西方心理學特彆強調積極的要素,包括投注於認識自我的探究和能量。可惜的是,西方世界缺乏對互補要素(專註和寧靜)的認識。沒有培養專註和寧靜,心靈的力量就會受到局限,認識的廣度也僅止於較小的範疇。

相反地,東方傳統過於強調專註和寧靜,也常常造成難處,這些要素可以產生很棒的狂喜經驗、心靈的平靜,和出神恍惚的禪定狀態,可是少了探究和積極觀察事物真相的平衡力,以至於無法產生更深入的自我認識和開悟的自由。

馬斯洛認為,刻意去尋找高峰體驗是徒勞無益的。自我超越者的精神生活不是由無止境的一系列強烈的、高度興奮的高峰體驗所構成。儘管自我超越的生活包含時而經歷到的高峰體驗,但它更多地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神聖感所構成。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神聖的平和與寧靜,馬斯洛稱為「高原體驗」 ,以區別於高峰體驗,高原體驗在自我實現者的生活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推薦閱讀:

現代女性的心理需求
女人出軌,都是為了滿足哪些需求?
從FM角度看建築設計
子平  運滿足局需求
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的背後,是誰撐起了樓市的需求?

TAG:需求 | 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