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家智慧

道家智慧

產生背景:老子比孔子早三十年左右 負責周朝的國家檔案圖書資料

春秋末期是一個危機時代。

虛無主義盛行 一種是價值虛無主義 由於善無善報惡無惡報導致善惡價值混淆價值失落形成價值虛無主義

另一種是存在上的虛無主義 反正活者都是要死死了什麼都沒有了 活者還要受苦 為什麼不自殺呢

儒家孔子同老子不同,孔子致力於解決價值虛無主義 他無法看到老百姓無法分辨善惡以至於無法行善避惡 儒家認為一個人要行善避惡有三個理由,第一是社會規範,但當時禮崩樂壞,社會規範已經沒有用了,因而其不能讓人行善避惡;第二是信仰宗教,但當時宗教信仰已經慢慢模糊,只剩下祖先崇拜,而祖先對於子孫一定是偏袒的,因而照樣缺乏正義;第三是儒家的貢獻,訴諸於良心,接受教育讓自己自覺自己的良心,讓人能夠在良心引導下真誠的行善避惡,快樂有內而發。

道家認為做到在良心指引下行善避惡是不夠的,因為如若你做到行善避惡而外在社會規範引導下的社會對善惡已混淆,你行仁義而別人卻假仁假義,不仁不義。因而儒家往往被道家批評為虛偽。道家認為儒家要解決的價值上的虛無主義是相對的,最終要解決的是存在上的虛無主義。由此來看道家的度量超過儒家,它要從根本上來化解虛無。

如何化解?道家提出找到一個最真實的叫做道。

何為道?老子認為道就是就近真實,就近真實不是相對真實,我們見到的真實充滿變化,而道本身是不變的。從一下幾方面理解:一是把它當作一個整體,道就是這個唯一的整體,宇宙萬物都在道裡面,道無所不在,但道並非無所不是,意即萬物毀滅了道不會受到影響,老子的道比天地還要早出現,他有兩個特色,第一,獨立而不改,即它是一個整體且從未改變過,萬物生滅變化道不受影響;第二,周行而不殆,即道無所不在且永遠不會消失,道是永恆的,稱作就竟真實。

比較道家和儒家:第一,儒家以人為中心,顯示一種社會性格。而道家顯示一種自然性格,不以人為中心,而是將人還歸於大自然;第二,儒家將天當作最高的存在,所以帝王稱為天子是合理的,即儒家接受歷史性,儒家有很強的歷史性格。道家認為天子只是萬物之一,提出道是最高的,即道家具有宇宙性格;第三,儒家認為人生最高的修養境界是天人合德,即一定要修養德行才能達到天的要求。道家認為天人合一,因為道和人本來就是合一的。

道家具有革命性?道為最高,而不是天。

只有三種人適合學道家,第一種是年紀老的人,老子,已看透人生,有智慧、覺悟了,不再執著;第二種人是失意的人,莊子,他是一個智慧極高的人,但是才華越高對照處境就越顯失意;第三種人是普通大眾。

老子思想:老子思想的出發點是如何讓宇宙萬物恢復和諧。他認為一切問題根源於人類的認知能力。何為認知能力?首先表現在區分上,人的理智使人能夠區分從而辨別好壞利弊,但另一方面區分後就會產生比較之心,比較之心就產生爭奪的願望,爭奪便會造成社會混亂。因此區分有其必要性,區分使人類能夠活下去,但區分又產生慾望,以至於造成各種壞的結果。因而人類光區分是不行的,要提升認知能力,稱為避難,即避開預先知道的災難,學習歷史的意義就在於這裡。這一階段常被一些兵家,陰謀家,厚黑學利用以避開災難,但僅僅這樣是不夠的。第三階段是啟明,知人知面不知心,只有閉上眼睛回想其言行舉止,才能知道其用意是什麼。老子認為啟明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從道來看萬物,而非從自己來看。

老子第一步是提升認知,第二步是修鍊,那麼如何修鍊呢?應當做到虛和靜。何為虛,例如一個水杯空的即為虛,裝了東西即為實,裝了水就不能再裝其他東西。心也是一樣,心裡裝了很多相對的東西(相對的東西就是各種現實的利益、關係)就難以裝入絕對的道了,因而很難覺悟。後來莊子講虛室生白,一個空的房間才會顯得光亮;人靜下來才能像水一樣,水靜則成鏡,人心靜了可以照出所有外在東西的原型。

老子認為能夠做到虛和靜,人將會有三寶。一慈,道是萬物之母,要悟道就要從母親的角度來看世界,從母親的角度來看世界是天下萬物沒有物是廢物,沒有人是廢人;二儉,世間萬物皆相似,關鍵在人怎樣去用它,分配要均,物盡其用,從而每個人都能活下去;三不敢為天下先,即讓。此三寶讓人長生久視。

道家並不追求活的快樂,因為無所謂快不快樂,情緒變化要小心,太快樂容易樂極生悲。對道家來說情緒是不必要的,因為喜怒哀樂代表了得失成敗,而在整體裡面沒有得失成敗的問題。如何理解呢?以人生來說,有些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大器晚成,只是時間不同而已。人的一生能量是固定的,只是分配不同。

老子的無為,指無心而為,意即你可以做所有應該做的事但不應有刻意的目的,有目的就會有比較,因此有心而為的人總是不快樂的。春秋時期天下將亂,如何讓自己平安,老子主張虛與靜,保持距離。

莊子時期轉亂四起,虛與靜已經不可能了。莊子主張化,即與萬物一起變化。莊子了解人性險惡,人生的困難。莊子的思想充滿一種活潑的力量,逍遙遊寫一隻魚變成鳥展翅高飛,其目的是說明人生命的可貴在於可以不斷的轉化,若不可轉化則人生變得無趣,一眼看透,喜怒哀樂,生老病死,恩怨情仇,悲歡離合將不復存在。

莊子認為人生有很多層次。莊子言: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他認為這是一個的開始,因為身體身體沒有了慾望的衝動,心沒有了各種複雜的念頭,稱為心齋。莊子認為人的三個層次,身,心,精神。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後才會提升為精神,精神來自於道,人經過修鍊將身心自然的衝動和慾望化解之後,變得不再執著,進而和道有一種契合,這種契合表現在人生命中就是精神。精神可以自由逍遙。

莊子其人及其聰明,例證如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知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主張外化內不化。外在與別人一樣,內在與道結合在一起,感覺到生命的真實和喜悅。如同一滴水要想永不幹涸,就將其丟到海里,人如同一滴水,海則為道,學道悟道,就竟真實,生命永不會幹涸。

道家不提善惡,強調從真實到美感,萬物源自道,則萬物可以欣賞,可以欣賞即為美,從而生在宇宙任何事物都可以欣賞並從中找到一種快樂。後現代社會最需要道家,價值瓦解崩潰的社會,已經存在的一切都面臨重新質疑的社會,道家講在這樣的社會不去理會善惡而朝向另一條道路,去尋找真實和美感,即道。

莊子曰:「未始有物」,即從來不曾有物存在過。無得無失,無來無去,一切回歸於道,生命根本上就是一個安頓和安詳。

老子的和光同塵,緩和光芒混同塵垢,即莊子所言外化內不化。修鍊道有內無外。

如何找到道家所言的道呢,萬物都在變化,變化有什麼理由存在呢,沒有理由存在,但居然存在,因而必須承認有個力量使他存在,那個力量就是道。

道家的無為與儒家的中庸不同,中庸實際上是擇善固執,儒家講求喜怒哀樂但應當恰到好處;道家無為,不爭目的是避難。

推薦閱讀:

根宋上師:如果身心互換能實現的話
古代善與智慧故事
蘇格拉底的大智慧與人格魅力
《哲學與智慧》
智慧重要,還是經驗的積累重要?

TAG:智慧 | 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