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鑒賞<十三>---1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附近)。出生在中亞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一個商人的家庭里。李白5歲那年,突厥人入侵碎葉,舉家東遷,來到蜀中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定居。他從小聰穎過人,不少書他看一二遍就印在腦海里。但他貪玩,讀著讀著就不肯用功了。據說有一天,他看到一個老奶奶把一根胳膊般粗的鐵杵在磨石上用勁地磨,說是要把它磨成針。李白大吃一驚:「這麼粗的鐵棍,何年何月才能磨成針呢?」老奶奶滿懷信心地說:「只要不停地磨下去,總有一天能磨成針。」這件事使李白悟出了一個深奧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讀書學習不也是這樣嗎?」從此,他刻苦讀書,學問大有長進。除向書本學習外,李白還重視向社會學習。他一生出三峽,入湖北,游洞庭,登廬山,下揚州,
走中原,訪東魯,進山西……走遍了祖國的大多數省份,尋訪名勝古迹,開拓了自己的知識領域,為他的詩篇提供了書寫不完的素材。天寶元年(742),唐玄宗召見李白,並讓他當了翰林供奉,專門在宮廷里寫作詩文。李白本以為他那治理天下的宏偉意願很快可以實現,但腐敗的朝政使他逐漸清醒地認識到,皇帝根本沒有認真聽取過他的治國策,只把他作為「幫閑」文人對待罷了。那些達官顯貴更是把他當作眼中釘,處處與他作梗。李白極為失望,就主動要求離開朝廷,又開始了漫遊和創作生涯,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萬古傳頌的詩篇。李白晚年因參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蒙冤入獄,流放途中遇赦返回。寶應元年(762)中秋,便一病不起,在瑟瑟寒風中,一代詩仙凄涼地離開了人間。李白的詩歌現存九百九十多首,豪邁奔放,別具一格。像著名的組詩《古風》,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展抱負;樂府《行路難》、《梁甫吟》、《將進酒》等,是抒發懷才不遇的悲憤;《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望廬山瀑布》、《夢遊天姥吟留別》等詩篇,以充滿想像的神奇之筆描繪祖國的壯麗山河。儘管李白有的詩歌也隱含著人生如夢、縱酒狂歡的頹喪情緒,但不滿於社會和政治的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的昂揚向上的精神是他詩篇的主旋律。李白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與杜甫並稱「李杜」,對後代的詩歌創作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注釋]行路難:樂府"雜曲歌辭"調名,內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開頭。今存最早的《行路難》是鮑照的十八首。前人認為李白的《行路難》"似全學鮑照"。第一首乃取意於鮑照《行路難》"對案不能食"一首。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十千:形容酒價昂貴。珍羞:珍貴的萊餚。羞通"饈"。直通"值"。箸:筷子。顧:望。垂釣碧溪:《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呂尚年老垂釣於渭水邊,後遇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而得重用。夢日:傳說伊尹在將受到成湯的徵聘時,夢見乘船經過日月邊。安:哪裡。長風破浪:《宋書·宗愨傳》說,宗愨的叔父問他志向是什麼,宗愨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後人用「乘風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負。濟:渡。
[譯詩、詩意]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玉盤中盛的精美餚菜,收費萬錢。胸中鬱悶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劍環顧四周,我心裡委實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象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象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世上行路呵多麼艱難,多麼艱難;眼前歧路這麼多,我該向北向南?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賞析]這是李白所寫的三首《行路難》的第一首。這組詩從內容看,應該是寫在天寶三載(744)李白離開長安的時候。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於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於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設下盛宴為之餞行。「嗜酒見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的。然而,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撂下了。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心的苦悶抑鬱,感情的激蕩變化。接著兩句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徵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不正象遇到冰塞黃河、雪擁太行嗎!但是,李白並不是那種軟弱的性格,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著不甘消沉,而要繼續追求。「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詩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並不順利,而最後終於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呂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呂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裡呢?這是感情在尖銳複雜的矛盾中再一次迴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願在離筵上表現自己的氣餒。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於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相信儘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象劉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這首
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蕩起伏、複雜變化。詩的一開頭,「金樽美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衝擊。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遊千載之上,彷彿看到了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鬱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下的內心獨白,逼肖地傳達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探索追求的複雜心理。結尾二句,經過前面的反覆迴旋以後,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的一天。通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這首詩在題材、表現手法上都受到鮑照《擬行路難》的影響,但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兩人的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統治者對人才的壓抑,而由於時代和詩人精神氣質方面的原因,李詩卻揭示得更加深刻強烈,同時還表現了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和頑強地堅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鮑作相比,李詩的思想境界就顯得更高。(余恕誠)行路難三首之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三首之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行路難,歸去來!行路難三首之三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唐·李白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作者簡介]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於唐武后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使。從二十五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其間曾因吳鈞等推薦,於天寶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受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政治抱負未能實現,使他對當時政治腐敗,獲得較深認識。天寶三載,在洛陽與詩人杜甫結交。安史之亂中,懷著平亂的志願,曾為永王幕僚,因兵敗牽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飄泊困苦,卒開當途。據最早的文獻(唐李陽冰《草堂集序》和唐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記載,李白是五胡十六
國之一西涼國的創建人武昭王李高的九世孫,祖籍是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在隋朝末年,李白的祖先因罪或其他原因流亡到西域的碎葉,隱姓易名,流寓了五世,到了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李白的父親才攜帶家族重新返歸內地,定居於西蜀綿州的昌隆(今四川江油),同時恢復李姓。唐朝皇帝也是李高的後裔,所以李白長大以後在社交中常常同唐宗室子弟聯宗,以從兄弟、叔侄或祖孫相稱謂。不過可能是因為李白這一房人經歷了隋末事故和將近一百年的流亡生活,「難求譜諜」,所以沒有得到唐朝政府掌管皇室親屬的宗正寺的正式承認。現在一部分研究李白的學者,把李白在詩文中所標明的與宗室子弟的世代關係,以李白自稱為李高九世孫作標準加以核對,發現往往自相矛盾,聯繫到當時人們冒稱宗室,相互聯宗,以抬高自己的門第的風氣相當普遍,所以認為李白並不真正是李高的子孫。李白一生活動主要在唐朝中期的玄宗、肅宗時代。玄宗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爆發了一場席捲半個中國的大戰亂——安史之亂。這場戰亂長途八年,到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才算最後平息。戰亂使黃河流域的社會生產遭到嚴重摧殘,廣大人民慘遭浩劫。從此以後,唐朝就開始走向衰落,封建中央集權日益削弱,藩鎮割據勢力相對強大,戰亂不斷。李白一生正處在這個由進入全盛到急劇衰落的歷史時期。他是這個時期許多重大事件的目擊者和見證人,也是這個時代的卓越歌手。
[注釋]宣州:今安徽省宣城縣。謝眺樓:又稱謝公樓,也稱北樓。即謝眺北樓,南齊著名詩人謝眺任宣城太守時所建,在宣城北陵陽山頂,為宣城名勝。校書:官名,校書郎的簡稱。校書叔,指李白的叔叔監察御使李華。云:指寫作這首詩(即云云)。秋雁:喻李雲。蓬萊文章:傳說中的海中神山,藏有仙府中難得的典籍。東漢朝庭的藏書處東觀因藏書豐富,被稱為「道家蓬萊山」。這裡指李雲供職的秘書省。建安骨:建安為漢獻帝年號,當時曹操父子及孔融、陳琳、王粲、徐、阮王禹、應、劉楨等建安七子的詩文剛勁雄健、慷慨悲涼,在文學史上被稱為「建安風骨」。中間小謝:指詩人謝眺。因謝眺時代在後,謝靈運在前,後人為區分稱「小謝」和「大謝」。逸興:奔逸之興。清發:詩歌風格清新秀髮。[譯詩、詩意]
棄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亂我心緒的今日,多叫人煩憂。長風萬里吹送秋雁南來時候,對此情景正可開懷酣飲高樓。你校書蓬萊宮,文有建安風骨,我好比謝朓,詩歌亦清發雋秀。我倆都懷逸興豪情,壯志凌雲,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攬在手。抽刀吹斷江水,江水更猛奔流,想要舉杯消愁,卻是愁上加愁。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稱心如意,不如明朝散發,駕舟江湖漂流。[賞析]首段開頭已表達了李白對生活不如意發出浩嘆,也融鑄了他對污濁的政治現實的感受-心煩意亂,憂憤鬱悒。不妨說:這是李白對長期以來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種藝術概括,憂憤之深、強烈,正反映出天寶以來朝政的愈腐敗和李白個人遭遇的痛處。即表現在「昨日之日」到「今日之日」上。而首段之「棄我去」,又說「不可留」;既曰「亂我心」,又言「多煩憂」都極生動地表現出李白的心緒之亂。三、四句忽作轉折;描寫面對著澄明的秋色,遙望著萬里長風吹送著鴻雁,這壯美景色,不由得激起李白滿腔豪情酣飲高樓。這兩句展現在我們面前,就像一幅畫,顯現出他那豪邁闊大的胸襟,一望無際似的。由李白本身就可了解他素懷遠大的抱負,但因長期被黑暗的環境所壓抑,所以無時無刻都嚮往著廣大的空間可以自由地馳騁。看見「長風萬里送秋雁」之景,感到精神為之一爽,心情舒暢,「酣飲高樓」的興緻也就油然而生了,在我認為,也有一點藉酒消愁的意味吧!下兩句承高樓餞別分別寫主客兩人,這首詩
是天寶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間餞別秘書省校李雲之作,唐人多以蓬萊山、蓬閣指秘書省,李雲是校書郎,故以「蓬萊文章」藉此李雲的文章。上句讚美李雲的文章風格剛健,下句則以李白極力推崇的小謝(謝朓)比擬自己的詩清新峻秀,正流露出對自己才能的自信。這兩句呼應了題目中的謝朓樓和校書。後兩句說明了彼此懷有風起雲飛的壯志,想登上青天去把明月攬收。前面秋空,後卻「明月」可見後者不是實景。「欲上」是詩人酒酣興發的豪語。豪放天真,正是李白的性格。這兩句展現了彷佛現實中的黑暗一掃而光,心頭的煩憂已丟到九霄雲外,把前面所激起的昂揚情緒推到最高潮。然而李白雖是如此想,但身體仍被羈束在污濁的現實中,故更加重了內心的煩憂苦悶,表現在11、12句上。不盡的河水就像無窮的煩憂,為了排除憂愁,引發了抽刀斷水的意念,顯示李白力圖擺脫精神的苦悶。最後結論消極,甚至逃避現實,因他總陷在「不如意」的苦悶中,終究爆發出要和現實世界決裂的吶喊。這整首詩表現他那憤激的呼聲代表多少不能一展鴻圖的志士抗議不平。憂憤苦悶中帶有自然豪邁雄放的氣概。尋隱者不遇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作者簡介]
賈島(779~843),唐代詩人。字浪仙。范陽(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洛陽,始謁韓愈,以詩深得賞識。後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因誹謗,貶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開成五年(840),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唐代張為《詩人主客圖》列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懷民《中晚唐詩人主客圖》則稱之為「清奇僻苦主」,並列其「入室」、「及門」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孫晟等人十分尊崇賈島,甚至對他的畫像及詩集焚香禮拜,事之如神(《唐才子傳》、《郡齋讀書志》)。賈島著有《長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長江集新校》,用《全唐詩》所收賈詩為底本,參校別本及有關總集、選集,附錄所撰《賈島年譜》、《賈島交友考》以及所輯賈島詩評等,較為完備。
[注釋]隱者:隱士,隱居在山林中的人。者,……的人。不遇:沒有遇到,沒有見到。童子:沒有成年的人,小孩。在這裡是指「隱者」的弟子、學生。言:說,告訴。雲深:雲霧迷濛。指林深,因多雲霧,故云。處:行蹤,所在。[譯詩、詩意]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他說,師傅已經採藥去了山中。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裡,可是林深雲密,不知他的行蹤。在山林中的一棵松樹下,我向隱者的小弟子詢問他師父的去向。他回答說師父採藥材去了。隱者師父其實就在這座曠遠的大山裡。但是山上雲霧迷濛,那個小弟子也不知道他師父到底在什麼地方了……[賞析]賞析一:這是一首名作,評者甚眾。蔣一葵《唐詩選匯解》:「首句問,下三句答,直中有婉,婉中有直。」李鍈《詩法易簡錄》:「一句問,三句答,寫出隱者高致。」王文濡《唐詩評註讀本》:「此詩一答,四句開合變化,令人莫測。」全詩只有二十字,又是抒情詩,卻有環境,有人物,有情節,內容極豐富,其奧秘在於獨出必裁地運用了問答體。不是一問一答,而是藏問於答,幾問幾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語「我」。「我」來到「松下」問「童子」, 見得「松下」是「隱者」的住處,而「隱者」外出。「尋隱者不遇」的題目已經交待清楚。「隱者」 外出而問其「童子」,省掉問話而寫出「童子」 的答語:「師採藥去。」 那麼問話必然是:「你的師父幹什麼去了?」「我」 專程來「尋隱者」,「隱者」「採藥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來。因而又問童子:「他上哪兒採藥去了?」這一問詩人也沒有明寫,而是從「只在此山中」的回答里暗示出來的。聽到這一答,不難想見「我」轉憂為喜的神態。既然「只在此山中」,不就可以把他找回來嗎?因而迫不及待地問:「他在哪一處?」不料童子卻作了這樣的問答:「雲深不知處。」問話也沒有明寫,可是如果沒有那樣的問,又怎能會有這樣的答呢?
詩人巧妙地以答見問,收到了言外見意的藝術效果。「我」的問話固然見於言外,「我」與「童子」往複問答的動作、情態及其內心活動也見於言外。比方說,你讀到「雲深不知處」的時侯,只要設身處地,眼前就會出現一幅圖畫:「童子」一邊說,一邊遙指;「我」跟著「童子」遙指的方向望去,東邊是白雲,西邊也是白雲;蒼巒翠嶺,時露林梢,時而又淹沒於茫茫雲海。那麼,「隱者」究竟何處「採藥」呢?四句詩,通過問答的形式寫出了「我」、「童子」、「隱者」三個人物及其相互關係,又通過環境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隱者」隱於「此山中」,則「尋隱者」的「我」必然住在「此山」外。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一般都熱衷於「爭利於市,爭名於朝」,「我」當然是個知識分子,卻離開繁華的都市,跑到這超塵絕俗的青松白雲之間來「尋隱者」,究竟為了什麼?當他佇立「松下」四望滿山白雲,無法尋見「隱者」之時,又是什麼心情?這一切,都耐人尋味,引人遐想。(摘自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詩精選》)賞析二:賈島是以「推敲」兩字出名的苦吟詩人。
一般認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實他的「推敲」不僅著眼於錘字鍊句,在謀篇構思方面也是同樣煞費苦心的。此詩就是一個例證。這首詩的特點是寓問於答。「松下問童子」,必有所問,而這裡把問話省略了,只從童子所答「師採藥去」這四個字而可想見當時松下所問是「師往何處去」。接著又把「採藥在何處」這一問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辭,把問句隱括在內。最後一句「雲深不知處」,又是童子答覆對方採藥究竟在山前、山後、山頂、山腳的問題。明明三番問答,至少須六句方能表達的,賈島採用了以答句包賅問句的手法,精簡為二十字。這種「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間了。然而,這首詩的成功,不僅在於簡煉;單言繁簡,還不足以說明它的妙處。詩貴善於抒情。這首詩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見深沉。一般訪友,問知他出,也就自然掃興而返了。但這首詩中,一問之後並不罷休,又繼之以二問三問,其言甚繁,而其筆則簡,以簡筆寫繁情,益見其情深與情切。而且這三番答問,逐層深入,表達感情有起有伏。「松下問童子」時,心情輕快,滿懷希望;「言師採藥去」,答非所想,一墜而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線希望;及至最後一答:「雲深不知處」,就惘然若失,無可奈何了。然而詩的抒情要憑藉藝術形象,要講究色調。從表面看,這首詩似乎不著一色,白描無華,是淡妝而非濃抹。其實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鮮明,濃淡相宜。鬱郁青松,悠悠白雲,這青與白,這松與雲,它的形象與色調恰和雲山深處的隱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見隱者先見其畫,青翠挺立中隱含無限生機;而後卻見茫茫白雲,深邃杳靄,捉摸無從,令人起秋水伊人無處可尋的浮想。從造型的遞變,色調的先後中也映襯出作者感情的與物轉移。詩中隱者採藥為生,濟世活人,是一個真隱士。所以賈島對他有高山仰止的欽慕之情。詩中白雲顯其高潔,蒼松贊其風骨,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義。惟其如此,欽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悵惘之情了,雁門太守行①唐·李賀黑雲壓城城欲摧②,甲光向日金鱗開③。角聲滿天秋色里④,塞上燕脂凝夜紫⑤。半卷紅旗臨易水⑥,霜重鼓寒聲不起⑦。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⑧。
[作者簡介]在中國文學史上,中唐時期的李賀是一個很有特色的著名詩人,其詩文以意新語麗,幽深奇絕,出入意表為其突出特色,名聞天下,被人們吟詠了一千餘年。而在地方史志上李賀是一個永遠閃爍光輝的名字,其知名度無人可比。他生於昌谷山居,今屬宜陽。中唐以下,人們傳誦李賀詩句,研究李賀生平,宜陽因李賀而添彩出名。《宜陽縣誌》載:「李賀
,字長吉,河南宜陽昌穀人,生於唐德宗貞元六年(公元790年),卒於唐憲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年僅27歲」。賀卒前,將平生所著歌詩去掉自已不願留存的,編為四卷,計二百三十三首,親授友人沈子明。公元831年,李賀死後十五年,沈子明於十月中派人向杜牧求序,《李賀集》始傳於世。杜牧在《李長吉歌詩序》中盛讚賀詩道:「雲煙綿連,不足為其態也;水之迢迢,不足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為其和也;秋之明潔,不足為其格也;風檣陣馬,不足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為其古也;時花美女,不足為其色也;荒國陵殿,梗莽邱壟,不足為其悲愁也;鯨吱熬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幻誕荒也。」這種評價幾乎概括了李賀詩作的所有內容和特色。至於李賀生平身世,史載傳記許多,有代表性的當屬李商穩作的《李長吉小傳》。文中敘道:「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所與游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輩為密。每旦日出與諸公游,未嘗得題然後為詩,如他之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為意。恆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非大醉及弔喪日率如此,過亦不復省。長吉往往獨騎往返京、洛所至或時有著。……」另據傳說,李賀出生時,昌谷之地陰風乍起,竹林紛亂,鬼影幢幢,悲涼之霧瀰漫家居庭園。長吉將死時,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虯,持一板書若太古篆或霹靂石文者,云:「當召長吉」。後長吉死,受上帝命,入記白玉樓,成神仙中人。史載李賀七歲能辭章,作《高軒過》。十五歲遊走四方,嘔心為詩。十七歲,日夕吟詩,且體弱多病,鬢髮即已斑白。有詩《詠懷》:「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又《春歸昌谷》:「終軍未乘船,顏子鬢先老。」十九歲,常居洛,以一首《雁門太守行》謁見韓愈,得到賞識和舉薦。二十一歲就河南府試,作《河南府試十二樂辭》,獲雋被薦赴京舉進士,因父名晉肅,「晉」與「進」犯忌遭毀。韓愈為作《諱辨》,終不能試。賀在《仁和里雜敘別皇甫氵是》中云:「『洛風送馬入長安,闔扇未開逢契犬』」。在《贈陳商》中嘆道:」「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只今道已塞,何必須白首?」二十二歲,入長安,作九品小官奉禮郎。二十四歲,告病辭官歸昌谷。二十五歲以後,南遊吳楚等地,後北上客居潞州友人張徹處。二十七歲冬,卒於
昌谷。在李賀短暫的一生中,無論詩作或是生平都給後人留下了許多不解之謎。但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李賀生於昌谷,卒於昌谷,昌谷何處?今河南省宜陽縣三鄉鄉所轄之地。中唐至今,千百年來,無數學者研究李賀及其詩作,都留下了許多傳記、考證或註解。僅《李賀詩集》善本就有二十餘部。後人評價李賀,把他與李白、李商穩並稱「三李」兼有「鬼才」之稱。一代偉人毛澤東、文學大師魯迅、錢鍾書、余光中等都曾從不同角度推崇李賀詩文。李賀作詩,博採眾長,繼承了楚辭以來包括古樂府、梁代宮體、唐代某些著名詩人的優良傳統,著意創新,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詩風。即「用新奇的語言、濃艷的辭彩,豐富的想像,隱晦的諷諭來反映唐代社會某些側面的浪漫主義手法突出的新詩風(楊其群《李賀研究論集》)。」也有人認為,李賀詩刻意雕琢,晦澀難懂。部分詩作消極低沉,流露出逃避現實,耽好幻想的宿命色彩。筆者認為,李賀詩雕琢字句、諷諭隱晦,既為韜晦,更為藝術審美需要,別具特色;李賀身世坎坷,英年早逝,在詩作中流露出部分悲觀情緒和厭世思想,正是哀嘆自身病樹早衰的現實主義反映,誠不為怪。在李賀的短暫生涯中,遺留二百餘首詩作除了諷世、遊歷、征戎、宮學內容外,大部分詩作表現出了熱愛自然、歌詠家鄉、懷戀故土的濃厚鄉土主義色彩。在他的早、中期詩作中,昌谷、南山、南園、北園等地名多次出現,無論寫景抑或抒情,詩風清新洗鍊,浪漫主義情懷躍然紙上,給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唐代
的東都洛陽是皇親國戚、文人學士彙集的地方,當時,在洛陽通往京城長安的車馬大道上,設置了許多交通驛站,三鄉驛是其中的一個主要站點。由於東距洛陽只有六十公里,李賀從十六歲起,即時常往來於昌谷、洛陽之間,所到之處,觸景遇物,隨意抒情,留下了許多有關洛陽舊事和昌谷附近山川風物的詩章記錄。現摘錄如下:「南山削秀藍玉合,小雨歸去飛涼雲。」「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真珠小娘下青廓,洛苑香風飛棹棹。」「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細煙。」「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遺海水」。「行處春風隨馬尾,柳花偏打內家香」。「旗亭下馬解秋衣,請貰宜陽一壺酒」。「強行到東舍,解馬投舊鄰」。「洛陽吹別風,龍門起斷煙。」……李賀身後,一千多年過去了。透過歷史的重重帷幕,當年的唐都洛陽已洗卻鉛華,煥發新姿。而一度引起學者爭議的昌谷、南山、南園、北園等地究竟在宜陽三鄉何處,至今尚無定論。現代有學者考證,唐代的昌谷是一個風景優美的旅遊景點。李賀的《昌谷詩》為我們描繪出這樣一幅景觀。連昌河和洛水在東南彙集,奔流入黃,遠處女兒山若隱若現。一條從西京長安通往東都洛陽的交通驛道經過這裡,附近的三鄉驛站每天迎來送往,人聲鼎沸,車馬不斷。北面漢山之上光武廟巍然聳立,西鄰的竹閣寺古柏蒼然。通往洛河的纖陌小道栽滿了榆桑,河岸邊的桃樹倒映水面。南園的稻禾生機盎然,北園的竹林隔開了一個喧囂世界。這樣一個優美迷人的地方,吸引著西京的皇帝大臣,東都的學士文人紛至沓來。武后、玄宗在這裡下馬,韓愈、杜牧、白居易、劉禹錫遊歷此地。劉禹錫在《三鄉驛樓伏ji玄宗望女兒山詩小臣裴然有感》中吟到:「開元天子萬事足,唯惜當時光景促,三鄉陌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仙心從此在瑤池,三清八景相追隨。天上忽乘白雲去,世間空有秋風詞。」劉禹錫詩中提到的三清八景,昌谷佔有其中之三。有被稱為「唐宮煙水」的連昌谷,有被稱為「漢山古剎」的漢光武廟,有被稱為「女幾化石」的女幾山。劉詩還提到,唐玄宗當年來到宜陽,在三鄉驛站下馬後,遙望雲霧繚繞中的女幾仙山,神思遐飛,觸景生情,回去後創作了聞名古今中外的「霓裳羽衣曲。」正是昌谷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眾多的人文景觀孕育了李賀這樣一個偉大的詩人,同時,也使人們由詩及人,由人及物,撫今追昔,記住了李賀故里唐時的繁華一世和宜陽人文的源源流長。歲月流逝,繁華散盡,當年的福昌故道已深埋於黃土之下,大唐消失了。遠處的女幾山青黛依舊,而昌谷的李賀故居已無跡可尋。北宋詩人張耒在《春遊昌谷訪李長吉故居》中嘆道:「清溪水拱荒涼宅,幽谷花開寂寞春。」自此以後,宋、元、明清無數名人學者研究李賀,尋根溯源,從四面八方趕赴宜陽,找尋李賀故里,雖無明確答案,卻給宜陽人文憑添了許多佳話。[注釋]①雁門太守行:樂府相和歌瑟調三十八曲之一。②這句以黑雲壓城好象將要摧毀的形象,表現形勢緊急。③這句說,太陽照射在將士魚鱗般的鎧甲上,光芒耀眼。④角:古代軍中的號角。角聲滿天,是描寫戰鬥的激烈。⑤燕脂:即胭脂,指戰士流的血象胭脂一樣紅。這句說,塞上戰士們的鮮血在夜裡和土壤凝結成紫色。⑥半卷紅旗:紅旗不能充分展開,描寫急行軍的樣子。易水:在今河北省易縣。⑦這句說天冷霜重,鼓皮受潮,響聲不大。⑧君:皇帝。黃金台: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戰國時,燕昭王築台,置千金於台上,以招攬天下「賢能」。玉龍:這裡指寶劍。這兩句說,為了報答皇帝的重視,決心手提寶劍,為他戰死。[譯詩、詩意](一):
軍情急,狼煙四起烽火騰空,敵情重,烏雲壓城危城撼動。夕陽下,敵兵的鎧甲閃鱗光,殘陽中,攻城的刀槍在晃動。角聲振,撕裂長空滿天飛揚,怒吼聲,伴隨秋風陣陣悲壯。邊塞上,一場血戰可歌可泣,戰士血,凝成胭脂夜色更濃。紅旗半卷,直逼易水,奇兵飛襲,鼓面凍裂,鼓聲不響,寒霜重重。願報那黃金台上恩情隆,手握寶劍為統一祖國往前沖!(二):戰爭的烏雲翻滾而來,像是要把城樓壓垮,將士的鐵甲在陽光下閃耀,我自巋然不動。號角聲聲,響徹秋夜的長空,塞上戰士的鮮血和泥土凝成紫色,戰鬥慘烈。援軍連夜到達易水,半卷紅旗,冒著霜寒,戰鼓低沉,一場新的鬥爭即將開始。為報答君王在黃金台招賢納士的恩惠,將士拿起玉龍寶劍願為君王決一死戰。[賞析]賞析一:李賀的不少詩向稱難解,這一首解者紛紜,卻莫衷一是。對於詩意的理解也異常分歧。這首短詩,後面寫兵臨易水、提劍誓死?其主題確與戰鬥有關。但前四句 著重寫景,除「甲花」、「角聲」表明此處有兵士而外,圍城、突圍等等全無 明確描寫。因此,解說之分歧,多出於對「言外之意」的不同體會。「言」外 之「意」雖在「言」外,仍然來自「言」。一首詩積字成句,積句成篇,成為 有內在聯繫的整體。這篇詩前四句頗難碓解,後四句卻比較顯豁。說清後四句, 再反觀前四句,通篇的意義便不難領會。先看後四句。「半卷紅旗臨易水」,暗示「臨易水」之前有一段進軍過程。「半卷紅旗」 是為減少阻力,是進軍的特徵,如「紅旗半卷出轅門」 之類。「臨」字也表現行軍的動勢。那麼,「臨易水」之後是否遇上敵軍?如果遇到的話,力量對比如何?形勢對誰有利?這一切,後三句都未作正面描述,而言外之意卻比較明晰:一、「臨易水」表明前進受阻,又令人聯想起《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二、擊鼓為了進軍,而「霜重鼓寒聲不起」通過自然條件的不利暗示出戰爭形勢的嚴峻。三、末尾兩句,寫主將提劍上陣,誓作殊死戰鬥以報君恩,則大敵當前,已不言可知。首句於「雲」上著「黑」字,已感氣氛沉重。而這「黑雲」又「壓城」以至壓得「城欲摧」,明顯有象徵意義。「雲」上特加「黑」字,自然不會用以象徵我軍而是象徵敵軍。敵軍壓境圍城如此兇猛,則我軍只有殺出重圍,才有生路。「甲光向日金鱗開」,在色彩和形相上與上句形成強烈對比,明含欣喜、讚美之情,當然是指我軍。始而黑雲壓城,適度圍逼,既而黑雲崩潰、紅日當空,我軍將士的金甲在日光下猶如片片金鱗,耀人眼目。就是說己經殺出孤城,擊敗敵兵。
一、二兩句寫圍城與突圍,構成一個意義單位。以下八句寫乘勝追殺,直至兵臨易水,是又一個意義單位。「角」,古代軍用樂器。《北史·齊安德王延宗傳》有「吹角收兵」的記載。聯繫上下文看,「角聲滿天秋色里」一句,正是以虛寫實。在讀者想像中展現敵退我追的壯闊場景。「塞上胭脂凝夜紫」中的「夜」字照應第一句中的「日」字,表明從突圍至此,已過了較長一段時間,雙方互有殺傷。「塞上胭脂」,舊注引《古今注》「秦築長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解釋,大致不錯。緊承「角聲」、「秋色」描繪塞土赤紫,已令人想見戰血;於「紫」前加一「凝」字,更強化了這種聯想。由「日」到「夜」,以至夜深「霜重」,追兵已臨易水,敵軍自然先到易水。追兵尾隨,敵軍倘要渡水,便可能全軍覆役,因而只能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想到韓信的背水陣,就知道追兵面臨的形勢何等嚴峻!鼓聲不起,主將誓死,正是這種嚴峻形勢的反映。至於快戰的結果如何,卻讓讀者去想像。詩人運用特殊的藝術手法表現獨特的藝術想像,或用象徵,或用暗示,或用烘托,或以虛見實、以聲顯形、以部分代全體,給讀者留下了過於廣闊的想像空間,所以讀者的理解因人而異。意象新奇,設色鮮明,造型新穎,想像豐富而奇特,這是李賀詩歌的突出特點。在《雁門太守行》里,這些特點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體現。僅以後兩句為例,看看他如何注意設色和造型。這兩句寫主將為報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決戰,卻不用概念化語言,而通過造型、設色、突出主將的外在形象和內心活動。戰國時燕昭王曾築台置千金於其上以延攬人才,因稱此台為「黃金台」。「玉龍」,唐人用以稱劍。 黃金、 白玉, 其質地和色澤, 都為世人所重。「龍」,是古代傳說中的高貴動物,「黃金台」,是求賢若渴的象徵。詩人選用「玉龍」和「黃金台」造型設色,創造出「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詩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將形象便宛然在目。其不借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賢才的美德,都給讀者以強烈而美好的感受。賞析二:「雁門太守行」系樂府舊題。李賀生活的時代藩鎮叛亂此伏彼起,發生過重大的戰爭。如史載,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軍攻打易州和定州,愛國將領李光顏曾率兵馳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衝擊吳元濟叛軍的包圍,殺得敵人人仰馬翻,狼狽逃竄。從有關《雁門太守行》這首詩的一些傳說和材料記載推測,可能是寫平定藩鎮叛亂的戰爭。詩共八句,前四句寫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寫景,也是寫事,成功地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黑雲壓城城欲摧」,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等,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次句寫城內的守軍,以與城外的敵軍相對比,忽然,風雲變幻,一縷日光從雲縫裡透射下來,映照在守城將士的甲衣上,只見金光閃閃,耀人眼目。此刻他們正披堅執銳,嚴陣以待。這裡借日光來顯示守軍的陣營和士氣,情景相生,奇妙無比。據說王安石曾批評這句說:「方黑雲壓城,豈有向日之甲光?」楊慎聲稱自己確乎見到此類景象,指責王安石說:「宋老頭巾不知詩。」(《升庵詩話》)其實藝術的真實和生活的真實不能等同起來,敵軍圍城,未必有黑雲出現;守軍列陣,也未必就有日光前來映照助威,詩中的黑雲和日光,是詩人用來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別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鋪寫陰寒慘切的戰地氣氛。時值深秋,萬木搖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聲嗚嗚咽咽地鳴響起來。顯然,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正在進行。「角聲滿地」,勾畫出戰爭的規模。敵軍依仗人多勢眾,鼓噪而前,步步緊逼。守軍並不因勢孤力弱而怯陣,在號角聲的鼓舞下,他們士氣高昂,奮力反擊。戰鬥從白晝持續到黃昏。詩人沒有直接描寫車轂交錯、短兵相接的激烈場面,只對雙方收兵後戰場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極富表現力的點染:鏖戰從白天進行到夜晚,晚霞映照著戰場,那大塊大塊的胭脂般鮮紅的血跡,透過夜霧凝結在大地上呈現出一片紫色。這種黯然凝重的氛圍,襯托出戰地的悲壯場面,暗示攻守雙方都有大量傷亡,守城將士依然處於不利的地位,為下面寫友軍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鋪墊。
後四句寫馳援部隊的活動。「半卷紅旗臨易水」,「半卷」二字含義極為豐富。黑夜行軍,偃旗息鼓,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臨易水」既表明交戰的地點,又暗示將士們具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那樣一種壯懷激烈的豪情。接著描寫苦戰的場面:馳援部隊一迫近敵軍的營壘,便擊鼓助威,投入戰鬥。無奈夜寒霜重,連戰鼓也擂不響。面對重重困難,將士們毫不氣餒。「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黃金台是戰國時燕昭王在易水東南修築的,傳說他曾把大量黃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攬天下士。詩人引用這個故事,寫出將士們報效朝廷的決心。一般說來,寫悲壯慘烈的戰鬥場面不宜使用表現穠艷色彩的詞語,而李賀這首詩幾乎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紅色,非但鮮明,而且穠艷,它們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織在一起,構成色彩斑斕的畫面。詩人就象一個高明的畫家,特別善於著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輪廓而已。他寫詩,絕少運用白描手法,總是藉助想像給事物塗上各種各樣新奇濃重的色彩,有效地顯示了它們的多層次性。有時為了使畫面變得更加鮮明,他還把一些性質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讓它們並行錯出,形成強烈的對比。例如用壓城的黑雲暗喻敵軍氣焰囂張,借向日之甲光顯示守城將士雄姿英發,兩相比照,色彩鮮明,愛憎分明。李賀的詩篇不只奇詭,亦且妥帖。奇詭而又妥帖,是他詩歌創作的基本特色。這首詩,用穠艷斑駁的色彩描繪悲壯慘烈的戰鬥場面,可算是奇詭的了;而這種色彩斑斕的奇異畫面卻準確地表現了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邊塞風光和瞬息變幻的戰爭風雲,又顯得很妥帖。惟其奇詭,愈覺新穎;惟其妥貼,則倍感真切;奇詭而又妥帖,從而構成渾融蘊藉富有情思的意境。這是李賀創作詩歌的絕招,他的可貴之處,也是他的難學之處。夜雨寄北唐·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作者簡介]李商隱(813—858),唐代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唐文宗年號)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他處在晚唐時期,朝廷內外的大官僚展開了激烈的紛爭,形成了所謂「牛黨」和「李黨」兩個集團。李商隱因受牛李黨爭的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死時年僅四十七歲。李商隱是一位有著獨特成就,對後世有巨大影響的大詩人,擅長律詩和絕句。他的詩構思精巧,委婉含蓄,語言精鍊,富有文采。著有《李義山詩集》。[注釋]夜雨寄北:選自《李義山詩集》,詩題一作《夜雨寄內》。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時在巴蜀(現在四川省),他的親友在長安,所以說「寄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深刻懷念。
君:指作者的妻子。歸期:指回家的日期。巴山:指大巴山,這裡泛指巴蜀一帶。秋池:秋天的池塘。何當:什麼時候才能。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裡形容深夜秉燭長談。卻話:回頭說,追述。[譯詩、詩意]您問我的歸期,但我的歸期沒有定,現在我是獨居在巴山的旅館裡,面對不停夜雨,只見秋天的池水往上漲。什麼時候才能夠與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燭長談,又說起我獨居巴山的旅館中面對夜雨的情景。你問我什麼時候回去,我還沒有確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瀝瀝,雨水漲滿了秋天的河池。什麼時候我才能回到家鄉,在西窗下我們一邊剪燭一邊談心,那時我再對你說說,今晚在巴山作客聽著綿綿夜雨,我是多麼寂寞,多麼想念你![賞析]在南宋洪邁編的《萬首唐人絕句》里,這首詩的題目為《夜雨寄內》,意思是詩是寄給妻子的。從詩中「巴山」一語看來,詩寫於巴蜀之地。李商隱曾經應聘到四川,任東川節度柳仲郢的幕僚,時間是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先於此一年,李商隱的妻子卻已故去。給李商隱詩集作箋注的清代人馮浩,儘管認為詩題不必改作「寄內」(因為「集中寄內詩皆不明標題」),但內容卻是「寄內」的。為此,他把詩的寫作時間,推前至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按馮浩考證,李商隱這一年是在桂州(今廣西桂林)鄭亞的幕府。當年鄭亞由於政敵的誣陷,被貶為循州刺史。李商隱未去循州,由水路經長沙,於次年回到長安。馮浩認為在歸途中李商隱曾經「徘徊江漢、往來巴蜀」,「於巴蜀間兼有水陸之程」。《夜雨寄北》就是寫在歸途中經過巴蜀時。近人岑仲勉、陳寅恪曾經指出關於巴蜀之程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其實,馮浩也沒有說得太死。他含糊地說,李商隱這時到過巴蜀,「玩諸詩自見,但無可細分確指」。可見,通常把《夜雨寄北》,說是李商隱寄給自己妻子的;這一說,似還可再斟酌。李商隱
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剛剛踏入仕途,就被卷進了牛、李的朋黨之爭中。(牛,牛僧孺;李,李德裕。朋黨,官僚集團。)852年隨柳仲郢入蜀,實屬迫不得已。仕途多艱,妻子早逝,心境是悲涼的。幾年以前,當他在徐州盧循正幕府時,他頗為躊躇滿志。「且吟王粲從軍樂,不賦淵明歸去來。」(《贈四同舍》)到四川以後,這種樂觀情緒消失了。「三年苦霧巴江水,不為離人照屋樑。」(《初起》)他斷絕了與外界的交往,甚至與同府的幕僚也沒有什麼交誼。《夜雨寄北》,寫得一往情深,而且詩寄的「君」,關切地問著他的歸期,他也盼著與「君」「共剪西窗燭」。這個「君」,至少具備三個條件。一,以往過從較密;二,此刻仍有詩書交往;三,彼此心心相印。從現存的李商隱的詩文看來,有一個人可以成為這樣的「君」,那就是晚唐的詞人溫庭筠。李商隱在徐州幕時,溫曾有詩「秋日旅舍寄義山李侍御」。李商隱在四川時,也有三首詩寄贈溫。溫的出身較李要名貴些,是唐初宰相溫彥博的裔孫,但他也同樣受到牛黨令狐綯的排擠和壓抑,晚年才做了方城尉與國子助教。如果沒有相反的證據,大概可以說,《夜雨寄北》,是李商隱在梓州幕府時寫給溫庭筠的。這樣,或許能更為精細地品味出詩中蘊含的情感內容。「君問歸期未有期」,詩一開始,就擺出了不可解脫的矛盾。歸期的希望與未有期的失望,兩相對立。悲愴沉痛,籠罩全篇。「巴山夜雨漲秋池」,表面上看,是即景點題。但是這一景象把歸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緒,渲暈得更形象、更濃郁了。獨在他鄉異域的巴山,是秋天,又是深夜,又是夜雨。這一情境本身就是令人傷感的。尤其是「漲秋池」三字,秋雨綿綿,把池水都漲滿了。詩人抓住了這一精細的而又富於生活實感的畫面,調動讀者的想像,似乎秋池裡漲的不是秋水,而是詩人難以解脫的痛苦。絕句雖屬短制,但也講究結構的技藝。
前人有言,絕句大抵起承二句困難,然不過平直敘起為佳,從容承之為是。至如宛轉變化工夫,全在第三句。這首詩的第三句,就顯示了這種工夫。「何當共剪西窗燭」,宕開一筆,從眼前跳脫到將來,從巴山跳脫到北方(長安),用示現的修辭方法,寫出詩人的遐想。「共剪西窗燭」,可能溶化了杜甫《羌村三首》中「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的詩境,但是由夫婦化為友朋,活用了,情味更濃。「何當」二字,意思是「什麼時候才能夠」,照應首句「未有期」,既有熱切地盼望,又有難以料定的惆悵。在情意上,與前兩句,似斷非斷。第四句顯得更為精彩。「卻話巴山夜雨時」,是承「共剪西窗」而來,為順流之舟。在短小得只能有四句的絕句體裁里,毫不可惜地運用了重複句意,不能不謂之大膽。然而,再次出現的「巴山夜雨」,無單調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說,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寫情,那麼這一句的「巴山夜雨」卻是以情寫景。它與「西窗剪燭」,組成一幅溫暖的動態畫面,表現了詩人對於歸期的嚮往,對於「君」的深厚友情。這給詩中增添了歡欣感。這種歡欣只是一種難以卜料的期待,因而示現於將來的欣慰,又加劇了眼前歸期未有期的痛苦。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情感不斷起伏、跳躍,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調又是和諧、統一的。李商隱的詩,特別是他晚年的詩,感傷情緒很濃。這種感傷反映了時代的黑暗,反映了他個人遭遇的不幸。《夜雨寄北》,雖然有些歡欣的折光,總的看來,也是感傷的。只是這種感傷表現得很曲折、很深沉。一句「巴山夜雨漲秋池」,隱含了多少豐富的潛台詞。這裡似乎不是由於夫妻分離而感到的痛苦,實在是深深包含了詩人此時此地回顧一生的哀愁,隱含著對於現實的憤懣與絕望。這首詩即興寫來,寫出了詩人剎那間情感的曲折變化。語言是樸實的,在遣詞、造句上看不出修飾的痕迹。李商隱的大部分詩,辭藻華美,用典精巧,長於象徵、暗示。這首《夜雨寄北》,表現了李商隱詩的另一種風格:質樸、自然,卻同樣具有「寄託深而措辭婉」的藝術特色。已亥雜詩(其五)清·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
(郝治墉作品)[作者簡介]龔自珍
(1792~1841)晚清思想家,史學家。一名鞏祚,字瑟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二十七歲為舉人。道光元年(1821)官內閣中書,任國史館校對官。九年,始成進士。官至禮部主事。十九年,棄官南歸。二十一年,於江蘇雲陽書院猝然去世。龔自珍初承家學淵源,從文字、訓詁入手,後漸涉金石、目錄,泛及詩文、地理、經史百家。受當時崛起的「春秋公羊學」影響甚深。面對嘉道年間社會危機日益深重,他棄絕考據訓詁之學,一意講求經世之務,一生志存改革。青年時代所撰《明良論》、《乙丙之際著議》等文,對封建專制的積弊,進行了揭露和抨擊。他的思想為後來康有為等人倡公羊之學以變法圖強開了先聲。中年以後,雖然志不得伸,轉而學佛,但是「經世致用」之志並未消沉。他支持林則徐查禁鴉片,並建議林則徐加強軍事設施,做好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準備。龔自珍一生追求「更法」,雖至死未得實現,但在許多方面產生了有益的影響。在社會觀上,他指出社會動亂的根源在於貧富不相齊,要求改革科舉制,多方羅致「通經致用」的人才。在哲學思想上,闡發佛教中天台宗的觀點,提出人性「無善無不善」,「善惡皆後起」的一家之談。在史學上,發出「尊史」的呼籲,並潛心於西北歷史、地理的探討。在文學上,則提出「尊情」之說,主張詩與人為一。他生平詩文甚富,後人輯為《龔自珍全集》。
[注釋]浩蕩:廣闊深遠的樣子,也就是浩茫之意。白日斜:夕陽西下的黃昏時分。吟鞭:即馬鞭;作者在途中,一邊策馬行進,一邊吟詩,故言。東指:出城門向東;天涯:原意是天邊,此指遙遠的地方。落紅:落花,作者自況。龔自珍因被迫辭官回鄉,故自比為落花。後一「花」字,當指一代新人。[譯詩、詩意]滿懷離愁而對夕陽西下,鳴鞭東指從此浪跡天涯。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鮮花。[賞析](一)這詩作於1839年(農曆己亥),是詩人的代表作品。是年,詩人辭官南歸故里,後又北取眷屬,就在往返途中創作了這一部堪稱絕唱的大型七絕組詩。這組詩憶述見聞、回憶往事、抒發感慨,藝術地再現與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遊、宦跡、著述的豐富閱歷,標誌著詩人認識社會和批判現實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時值鴉片戰爭爆發的前夜,詩中頗有感時憂國的力作。這首詩則表現詩人辭官的決心,報效國家的信念與使命,以及獻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語氣樂觀,形象生動,極富藝術魅力。(二)這首詩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抒發離京南返的愁緒,二是表示自己雖已辭官,但仍決心為國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豐富的思想感情。詩中的「落紅」、「化作」兩句是歷來傳頌的經典名句,他們一方面是詩人言志抒懷的心聲,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廣泛意義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寫照。詩的開拓為表現自己離愁別緒的豐富感情,詩人用了「浩蕩」一詞來形容「離愁」,既強化「愁」意。又體現出詩人狂放深沉的內心思緒和個性特點,這裡典型的詩人本色。緊接著的「吟鞭」句,對前人詩局的化用也恰倒好處,並形成了兩句相連呼應的藝術效果,彷彿能感受到詩人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中的心情。最後則筆鋒一轉,用形象生動的比喻抒發胸臆,使全詩渾然一體動人肺腑。(三)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洒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雲,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鬆愉快的,畢竟是自己逃出子令人窒息的樊籠,可以到外面的世界裡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愁緒就和回歸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斜暉,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詩的後兩句以荷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這首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複雜的情感。(四)「浩蕩離愁白日斜」寫出了詩人離開京城時的感情。詩人離京時,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願意與封建勢力同流合污,辭官回鄉;但是他仍然為國家的命運憂愁,為封建統治階級的命運憂愁。「浩蕩」本指水勢浩大,在這裡喻「愁」,李煜曾有詞寫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詩人以李煜亡國被囚之愁自詡,可見憂愁之深。詩人為了襯托離愁,特別把離京時間選在了傍晚,馬致遠散曲「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用晚景襯托離愁。詩人通過喻、襯把愁表現得淋漓盡致。「吟鞭東指即天涯」本句雖無愁字,但也能表現詩人離京之愁。天涯是指詩人家鄉——杭州,馬鞭一揮,離京遠去,直至天涯 ,很難再回京城,用誇張的手法,表現離別之愁,傷懷之意,含而不露。「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筆鋒一轉,由抒發離別之情轉入抒發報國之志。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詩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已亥雜詩(其125)清·龔自珍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簡介]龔自珍(1792-1841),近代的啟蒙思想家和傑出的文學家。又名鞏祚,字璱人,號定庵,浙江仁和(現在杭州市)人。出身於一個世代儒學的官僚家庭。少年時期即鄙薄時文制藝,愛好經世致用之學和詩詞。38歲考取進士。前後在內閣中書做了二十年無關輕重的下級官吏。後來借故辭職南歸。死的那一年在丹陽雲陽書院擔任講席。龔自珍具有比較進步的政治理想和主張,對於後來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形成起了先驅作用。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主要在詩歌方面。他善於把詩歌作為武器,大膽地揭露封建社會的黑暗和危機、統治集團的專制和腐朽,熱情地歌頌理想和個性的解放,發出強烈的要求改革的聲音。(胡云翼註:《詩詞五首》,《中華活葉文選》(二),中華書局1962年版)
龔自珍生活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這個時代正是封建社會趨於沒落、解體的時代。一方面是封建經濟體系開始瓦解,一方面是資本主義經濟逐漸得到了發展。這個變動反映在政治思想上,就是開始醞釀和孕育著民主主義對封建專制主義的鬥爭。龔自珍就是這個時期的一位民主主義的啟蒙思想家。他猛烈地揭露和抨擊以皇帝為首的封建統治集團,熱烈地要求改革社會,要求擺脫摧殘人性的專制淫威,提倡平等和民主,提倡個性解放。雖然出於階級和歷史的局限,他沒有也不可能和封建王朝實行果斷的決裂,但他宣傳民主的觀念無異於大戰前的戰馬嘶鳴,在中國的思想史上的影響是巨大的。
他的民主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觀。鑒於統治者對人才的扼殺,龔自珍對人才問題十分重視。他在《上大學士書》中說:「自古及今,法無不改,勢無不積,事例無不變遷,風氣無不移易,所恃者,人才必不絕於世而已。」他對統治者摧殘人才的罪惡大膽予以揭露:「才士與才民出,則百不才督之、縛之,以至於僇之。」(《乙酉之際著議第九》)「不才」指依附於統治階級的幫凶。他們督責、束縛人才,甚至扼殺人才,是為了「去人之廉以快號令,去人之恥以嵩(崇)其身」,是為了維護封建社會那種「一人為剛、萬夫為柔」的統治局面。當然,丟掉人的廉恥,提倡了奴性,使萬民變成了柔順的奴僕,那統治者就更便於統治了。針對這種情況,他大聲疾呼:「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已亥雜詩》)《病梅館記》正是以曲折的筆法反映了龔自珍的「人才觀」,並揭露了統治者扼殺人才的罪惡。江夏等編著:《文言文評點譯釋》,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4年版)
晚清龔自珍
,既是思想敏捷、具有正義感的思想家,又是情感豐富、擁有多種情趣的文化人。他愛賞花,有「青門何有?幾堆竹素,二頃梅花」吟詠。喜交友,豪稱「願得黃金三百萬,交盡美人名士」。僑寓蘇州滄浪亭,與王鵠諸友談藝,作《賀新涼》詞,內有「一棹滄浪水。一行行淡煙疏柳,平生秋思。多謝江東風景好,依舊美人名士。有老衲高談奇字。使我吳天詩料闊」等佳句。喜游山,觀黃山雲海,他發出「千詩難窮,百記徒作」的浩嘆。龔自珍尤喜收藏,文博藏品之富,出乎筆者最初想像,相當驚人。其兒媳婦之弟陳元祿稱之為「不可勝記」。《龔自珍全集》披露,主要有:秦天禽四首鏡、商尊、孝成廟鼎、召伯虎敦、姬大母鬲、有孔之大圭、赤蛟大硯、漢雙魚列泉洗、有丹砂翡翠色之古瓦、漢三十六字鏡,高句麗花瓶、碧玉版蒙古牌、佛紐六朝印、馬湘蘭「惜花弄月」印、漢趙婕妤玉印,還有宋拓歐陽詢皇甫誕碑、羅池廟碑、曹娥碑、漢敦煌太守裴岑紀功碑、宋拓洛神賦十三行、宋拓蘭亭定武本以及明拓石鼓文、唐人雙鉤衛夫人殘字卷、虞集隸書卷、管道山水卷、薛素素蘭花捲等等。龔自珍得趙婕妤玉印時,喜極,稱「入手消魂極」、「引我飄搖思」,又稱「自誇奇福至,端不換公卿」,遂將此印珍藏於「寰中一玉之齋」內。龔自珍高度評價宋拓洛神賦十三行,稱之為「最所珍秘」,為其藏帖「二千種之冠」,特邀林則徐、魏源、何紹基等好友同賞,又有其「晉墨齋」的誕生。龔自珍賞王時敏《九友圖》時,發出「相見便情長」的感嘆,聲稱猶如「身到亭亭九友旁」,又有詞雲「三百年來之文物感,蒼茫」句。其得王應綬所繪精品成扇,常「袖裡珍擎懷裡握」。龔自珍研究藏品所作《說宗彝》、《說刻石》、《說碑》、《說印》、《商周彝器文錄序》、《秦漢石刻文錄序》、《鏡錄序》、《瓦錄序》等專論文章,字裡行間,時出新解,被金石學家吳昌綬譽為「精博絕特」。[注釋]己亥:道光十九年(1839)。這年作者四十八歲,因不滿於清朝官場的黑暗,辭官去京返杭。後因接眷屬又往返一次。這一年往返京杭道中,共作七絕三百一十五首,統名《己亥雜詩》。這裡選錄的一首,原列第一百二十五首。作者自註:「過鎮江,見賽玉皇及風神、雷神者,禱祠無數,道士乞撰青詞。」九州:中國。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恃(shì):依靠。喑(yīn):啞。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語出蘇軾《三馬圖贊序》:「振鬣(馬鬃)長鳴,萬馬皆喑。」究:終究、畢竟。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擻:振作精神。降:降生。[譯詩、詩意]九州內生機勃勃要有風雷激蕩,萬馬齊喑的沉悶局面實在可哀。我勸告天公要重新把精神振作,打破一切清規戒律去選用人才。
中國要有生氣,要憑藉疾風迅雷般的社會變革,現在人們都不敢說話,沉悶得令人可悲。我奉勸天公重新振作起來,不要拘泥於常規,把有用的人才降到人間來吧。[賞析]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是自傳式的大型組詩,是宋末汪元量以後這一詩歌體式的新發展。程金鳳評贊說:「行間璀璨,吐屬瑰麗」,「聲情沉烈,悱惻遒上,如萬玉哀鳴。」這和青喬《咄咄吟》內容集中反映鴉片戰爭甬東之役者不同,也和後來黃遵憲《己亥雜詩》的風格有異。這一首是龔自珍《己亥雜詩》中最突出的一首,最能體現作者的精神及對時代的要求。作者就眼前賽神會的玉皇等形象,巧妙地聯繫到「天公」、「風雷」進行構思,表現了清王朝統治下人們的思想十分壓抑,社會一片死寂的「萬馬齊喑」的現實。這一現實是「可哀」的,作者在召喚著巨大的社會變革風雷的到來,期待著生氣勃勃的新局面的出現。新局面是不可能自動出現的,他要依靠人才去破壞舊世界,締造新世界。而人材需要多種多樣,不應嵌在一個框子里。這首詩的重心,前半提出了「生氣」問題,後半提出了人材的「不拘一格」問題,這是個新問題,作者要求人們去重新考慮,振奮起來,以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這詩的啟蒙意義就在於此,兩詩句當然是健筆拿雲的。(摘自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明清詩精選》)
推薦閱讀:
※玉石鑒賞[45P]
※卞之琳的《斷章》 與你一同鑒賞好詩
※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學案
※古典詩詞鑒賞: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