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山東省「兩體系」建設實施指南

前言qianyan

構建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目的是要實現事故的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是「基於風險」的過程安全管理理念的具體實踐,是實現事故「縱深防禦」和「關口前移」的有效手段。前者需要在政府引導下由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後者需要在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的基礎上督導、監管和執法。二者是上下承接關係,前者是源頭,是預防事故的第一道防線,後者是預防事故的末端治理。

構建兩個體系需要一個過程,需要研究研發、需要配套標準、需要配套資源,是企業責任主體和政府監管主體的有效手段。體系建設解決了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能夠有效破解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諸多瓶頸。

根據有關法規及政策要求,EXPERT組織專家力量編寫了本指南,本指南從政策解讀、基礎知識、工作流程及實施具體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性要求。以期為政府有關部門及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指南中有些方法的提出提供了多種方案,供不同管理水平的企業選擇採用。同時給出了系列記錄表格樣表,方便大家推動過程中選擇性採用。

鑒於水平所限,時間倉促,本指南中定有不當之處。誠懇歡迎大家在參考過程中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以確保本指南得到適時糾正和完善。

實施指南主要內容

1概述 1

1.1風險管理認知 1

1.2「雙重預防機制」來源 1

1.3山東省政府要求 3

1.4目的與意義 9

1.5企業主要任務與要求 10

2雙重預防體系實施程序與構建框架 13

2.1風險分級管控程序 13

2.2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編製框架 14

2.3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程序 16

2.4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編製框架 17

3風險分級管控基礎知識 21

3.1基本概念 21

3.2幾個概念之間的邏輯關係 24

4危險源(風險點)辨識方法 27

4.1工作危害分析法 27

4.2危化品企業HAZOP簡表分析法 33

5風險分析方法 39

5.1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法 39

5.2作業條件風險分析法修訂——MES法 41

5.3風險矩陣法 45

5.4作業風險分析法(TRA) 46

6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 51

6.1總體要求 51

6.2事故隱患排查方法 51

6.3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步驟 53

6.4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過程記錄樣表 54

山東省政府魯政辦字〔2016〕36號的通知

為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重大決策部署,強化安全發展理念,創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省政府決定結合全省正在開展的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集中行動,進一步建立完善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並於2016年3月1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制定下發了《關於建立完善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通知》(魯政辦字〔2016〕36號)。具體要求如下:

一、總體目標

全面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集中行動,深入研究重特大事故的規律特點,認真分析安全風險大的行業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快推行隱患排查治理、風險分級管控雙重預防機制,建立完善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生產信息化系統,實現關口前移、精準監管、源頭治理、科學預防。力爭到2018年,在全省構建形成點、線、面有機結合,省、市、縣、鄉鎮無縫隙對接,實現標準化、信息化的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從根本上防範事故發生,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二、責任分工

各市、縣(市、區)政府負責組織推進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市、縣(市、區)政府有關部門負責確定風險管控標杆企業,及時總結標杆企業的經驗做法。企業承擔建立和實施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主體責任。在安全風險辨識、制定管控措施、排查治理隱患、信息技術應用等方面有困難的企業,可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委託相關專家和安全專業服務機構幫助實施。

三、方法步驟

(一)企業層面

1.排查風險點。各市、縣(市、區)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廣泛發動企業,全方位、全過程排查本單位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風險點,包括生產系統、設備設施、輸送管線、操作行為、職業健康、環境條件、礦山採空區、施工場所、城市垃圾堆場、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風險。

2.確定風險等級。對排查出來的風險點進行分級,先確定風險類別(泄漏、火災、爆炸、中毒、坍塌、墜落等危險因素和高溫、粉塵、有毒物質等有害因素),然後按照危險程度及可能造成後果的嚴重性,將風險分為1、2、3、4級(1級最危險,依次降低)。

3.明確管控措施。企業針對風險類別和等級,將風險點逐一明確管控層級(公司、車間、班組、崗位),落實具體的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具體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在線監測措施、視頻監控措施、自動化控制措施、應急管理措施等),形成「一企一冊」於2016年9月底前報當地安監等有關部門備案。

4.風險公告警示。公布本企業的主要風險點、風險類別、風險等級、管控措施和應急措施,讓每名員工都了解風險點的基本情況及防範、應急對策。對存在安全生產風險的崗位設置告知卡,標明本崗位主要危險危害因素、後果、事故預防及應急措施、報告電話等內容。對可能導致事故的工作場所、工作崗位,應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應急設備設施和撤離通道等。同時,將風險點的有關信息及應急處置措施告知相鄰企業單位。

5.排查消除隱患。企業要針對各個風險點制訂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標準和清單,明確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崗位、各設備設施排查範圍和要求,建立起全員參與、全崗位覆蓋、全過程銜接的閉環管理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實現企業隱患自查自改自報常態化。

6.加強應急管理。企業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編製應急預案,並與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有關應急預案相銜接。企業要建立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或與鄰近專職救援隊簽訂救援協議。在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要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重點崗位要制定應急處置卡,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練。經常性開展從業人員崗位應急知識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險逃生技能培訓,並定期組織考核。

7.防控職業危害。企業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明示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後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作業現場要配備職業危害防護裝備,定期檢查更新。要依法為從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防護用品用具,並監督從業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要加強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定期組織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和現狀評價,切實保障職工安全健康權益。

(二)政府及部門層面

1.確定標杆企業。市、縣(市、區)政府組織安監等有關部門根據本地產業結構,選擇一批在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效果較好的企業作為行業標杆企業,於2016年4月底前逐級上報至省安監局等省有關部門進行立項。省有關部門在充分論證、篩選後,統籌確定各行業領域的省級標杆企業,並通知各市政府及有關部門。

2.總結推廣標準。對確定的省級標杆企業,由市、縣(市、區)政府組織安監等有關部門系統總結企業的經驗做法,形成一整套可借鑒、可推廣、可套用的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控標準。各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標杆企業的風險管控標準進行論證、評估、完善和提升。省質監局、省安監局審定後,發布安全生產地方標準。省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在分管行業領域中組織企業開展對標達標活動,在全省逐步建立起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機制。

3.管控城市風險。各市政府要全面強化城市運行風險源頭管控,城市規劃建設中要充分考慮安全因素,加強城鄉發展規劃與城市地下公用基礎設施規劃特別是石油天然氣管道、城鎮燃氣管線等規劃的銜接。建立完善覆蓋城市生產、生活、運營等各方面,貫穿城市規劃、建設、運行、發展等各環節的全方位、全過程城市運行安全預防控制網路。加強車站、地下空間、公園景區、商場超市、人員集聚場所等地點的安全風險管控。加強城市運行風險評估預警工作,健全安全風險信息報送、應急響應、現場指揮、協調聯動、信息發布、社會動員和統籌協作等工作機制,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四、技術支撐

利用安全生產信息化技術,支撐建立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省安監局抓緊建立功能齊全的安全生產監管綜合信息平台,形成全省安全生產監管「一張網」,與企業、與政府及各部門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各級政府和發改、經信、財政等部門要支持配合平台建設,確保2016年底前初步建成使用。

(一)實施風險點信息化管控。在安全生產監管綜合信息平台中建立風險管控分系統,企業利用該系統將排查出來的風險點全部錄入到該系統中,實現對風險點在線監測或者視頻監控,督促企業時時刻刻盯緊風險點,一旦發現異常立即處置,確保風險點萬無一失。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通過互聯網監控手段,隨時掌握企業對風險點管控情況,一旦報警提示出現異常,責令企業立即處置並反饋情況,使風險點始終處於動態監控之中。

(二)加強事故隱患信息化管理。在安全生產監管綜合信息平台中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分系統,企業利用該系統錄入排查治理信息,履行隱患自查自改自報主體責任。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利用該系統對企業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記錄、管理、分析、處置,每一個環節做到痕迹化,實時監控隱患整改情況,對沒有按期整改的重大隱患,根據工作痕迹倒查責任,問責到位。

五、相關要求

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建立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重大意義,突出預防為主、關口前移,把握安全生產工作的主動權。各級領導同志要親自研究部署,分管負責同志要組織研究具體的實施方案,細化分工,明確時限,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抓好落實。

(一)堅持整體推進。各級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集中行動辦公室,要把推進建立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製作為集中行動的一個重要內容,要與企業主體落實情況專項執法檢查等情況同調度、同督導、同檢查、同通報,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主體責任,對排查出的風險點必須嚴密監控,對發現的隱患必須立即消除,牢牢築起雙重安全防線,從根本上防範事故發生。

(二)搞好示範帶動。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制定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培訓計劃和方案,組織企業負責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通過在標杆企業召開現場會的方式進行現場培訓,發揮標杆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把典型企業的標準、制度、管理方法推廣到同類企業中,以點帶面,提高本地區、全行業的安全生產保障水平。

(三)加快平台建設。運用信息化監督管理是創新安全生產監管方式,實現科學、精準、嚴格、高效安全監管的必然要求和有力措施。各級政府和安監、發改、經信、財政等部門要把建立安全生產監管綜合信息平台作為「十三五」時期的一項重要建設內容。要加大投入,制定建設方案,加快推進信息平台建設。系統建成後,各級各部門領導同志和監管執法人員要迅速學習和應用,切實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提高安全監管效能。

(四)加大推進力度。對省級標杆企業探索、創新、積累形成的風險管控標準,給予一定資金獎勵。加強政策支持,不斷推進安全預防控制體系相關政策創新,逐步形成比較完善的地方性法規、標準體系,規範、引導和推動預防控制工作依法運行。支持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組織動員職工依法參與和監督企業風險管控工作,落實職工崗位安全責任,推進群防群治。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大力開展風險意識和風險防控宣傳教育,提高全民安全素質。

(五)嚴格考核問責。建立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是由以事故為重點向以風險為重點的轉變。要改進考核方式,把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從事後問責向事前問責轉變,切實加強對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過程監督和考核問責。對工作被動應付、體系建設落後的市給予通報批評,並在評選安全生產先進單位中「一票否決」。對懶政怠政行為,要嚴肅處理。建立健全事故倒查追責機制,依法依規查處沒有及時發現、管控而引發系統性風險、區域性風險並釀成事故的企業和監管部門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主要任務

開展風險分級管控企業層面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內容見圖1-1:企業層面風險分級管控內容:

工作開展步驟

企業開展風險分級管控是一項系統工作,解決的是長效機制,實現的是事故縱深防禦,企業應確保開展此項工作有組織、有方案、有考核、有論證。具體內容見圖1-2:工作開展步驟示意圖所示。

工作實施方案

為了確保該項工作質量,企業應編製實施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內容見圖1-3:工作實施方案示意圖所示。

風險分級管控程序

企業應制定實施具有實用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較強風險分級管控程序(技術路線),抓好風險分級的過程管理,按照程序有序組織實施,才能確保識別出的危險源(風險點)、風險大小的判定以及風險控制措施的策劃的真實性和科學性。

根據風險管理要求,建議企業構建體系過程中按照以下圖2-1程序執行。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程序

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是企業事故預防的末端環節,通過該體系的建立與實施,打破過去「安全工作就是安全主管部門一家的事情」的管理劣勢,實現事故隱患的群防群治、齊抓共管,在運行過程中,實現「安全專業」(從事安全管理的人員在專業程度上持續提升)和「專業安全」(從事其他專業職能的人員在專業管理領域裡的安全認知與安全知識持續提升)的目標。

根據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要求,建議企業構建體系過程中按照以下圖2-1程序執行。


推薦閱讀:

好人卡,備胎,不會吸引?詳細乾貨手把手教你逆襲贏得女神
10條,職場做好銷售必備能力!(乾貨)
舊房翻新不用愁,一大包「乾貨」送給你!
有了Ta,你的圖片也可以下起雨來
如何從0到1搭建數據運營體系(下)

TAG:山東 | 乾貨 | 實施 | 建設 |